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掌柜听丰穗这样说,反而犯难了。

他皱眉道:“那我们这生意,还要给他们吗?”

“给,当然给。”丰穗虽气,但答得却坚定,“一则是咱们家的生意,不能便宜了珍宝斋,二则既然小姐上心,不如靠近了看看,也好回去当个话,给小姐说说。”

韩掌柜忙道:“是,韩某明白了。”

丰穗此刻,已经抬步向医馆内走去:“韩掌柜也不用犯难,她不是说自己有本事吗?那就拿了本事来说话好了。”

韩掌柜道了一声“是”后,就跟着她,进了医馆不提。

……

突然看见了这么两个人,又听了丰穗说的话,李花儿就要先去铺子里看看了。

待到了南北杂货铺,甫一进门,她就见柯掌柜满脸堆笑地坐在柜台后面,正拨着算盘。

不止如此,柯掌柜还哼着时新的小调儿,抖着腿,和前几天那个忧心忡忡的人,完全不一样了。

看见李花儿进来,柯掌柜先开口道:“哎呀大侄女,好事情,大大的好事情。”

笑得脸颊上的肉,都颤了两颤。

李花儿见状,掩口玩笑道:“掌柜的,这是发了财,还是要发财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生意

柯掌柜畅快地笑道:“大生意,着实是大生意,那韩掌柜孝顺,要给自家老干娘新盖个屋子,只说不计钱财,当真是大手笔。””

说着,柯掌柜打着算盘给李花儿看:“我算了一下,怎么也要起个六屋三进的宅子才好,这一盖,少说也要七八千两银,我们能赚好些。”

李花儿看见柯掌柜算计得正好,不由笑问:“掌柜的,这生意咱们已经确定拿下了?”

柯掌柜听见这话,方才的兴奋之意,又有些散了。

“我听韩掌柜的意思,还是想把生意给我们的,不过珍宝斋也想要这个生意呢。”柯掌柜一脸期待地看着李花儿,“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定然不比那京里来的匠人差。”

说罢,柯掌柜还加了不太确定的一句:“是吧?”

李花儿浅笑:“个人看个人的本事吧,就算是两家来争,我也不怕,只有一点,还请柯掌柜帮忙。”

柯掌柜听她说得自信,心情更好了,忙问道:“你说,你说。”

李花儿道:“最好能提前让我们见一下韩掌柜的干娘吧,毕竟是给老太太做屋子,还得摸清楚人家的脾性喜好才是。”

柯掌柜听说,将算盘收了起来,问道:“这……盖屋子嘛,还得先看了人才行?”

李花儿笑道:“这个自然,人家从京城来的,是韩掌柜的干娘,又不在意钱财,那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得让老太太十分满意,才是韩掌柜的孝顺意思。”

此时,铺子里的伙计端了茶水来。

李花儿方才在医馆说了不少的话,也确实口干,就端茶碗喝了一口,才继续道:

“不然人住进去了,院子逛得不舒服了,廊子上的画儿不好看了,花草树木不喜欢了,地席编得不对了,榻错了木料了,陈设不合意了,桩桩件件,那就不是孝顺,是惹气了。”

柯掌柜一拍巴掌,道:“是是是,还是花儿你想得周道。这样,我现在就去再请韩掌柜的落脚处,再说说这事情。”

说罢,柯掌柜已经站起身,开始招呼人了。

李花儿忙道:“掌柜的不用急的,韩掌柜刚才去了医馆。”

她将之前在医馆门口看见韩掌柜的事情,简单一说。

只不过,将丰穗的一些话隐去了。

“我也是听见了那个穗姑娘说的,知道还有这生意,才特意过来的。”她道。

柯掌柜听说,抚掌笑道:“你这丫头,既然都知道了,还来问我。”

李花儿道:“这段日子难得见掌柜的高兴,所以自然要让您高兴尽了才好。”

柯掌柜果然更高兴了些,却又感慨道:“韩掌柜身边那个姑娘,也不知道什么身份,我看着韩掌柜还很尊重这位穗姑娘呢。”

李花儿想着丰穗,端起了茶碗却又放下,道:“许是韩掌柜背后大老板的家人吧。”

柯掌柜也同意她的这个说法。

“如此想来,这屋子,穗姑娘怕也是要住的,所以我们盖的,当也合她的心意才是。”他揣测道。

李花儿浅笑:“这个,到时候再说吧。”

按理说,依着丰穗的身份,她这次来平水州,大可以当成是柯掌柜的妹子。

而那盖的屋子,也不会只说是给老干娘住的。

所以可见,老干娘当只是个幌子,而丰穗来此的目的,才是最主要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能给丰穗当幌子、还能让韩掌柜称一声干娘的人,只怕也相当不一般。

起码得是外人看着,能压住丰穗的人。

李花儿想了几个前世丞相府的老家人,却推测不出会是谁来。

也因为如此,她才给外好奇这老干娘的身份了。

而见一见,除了能让自己知道来人是谁之外,还能让她投其所好,设计的屋子,更合心意。

柯掌柜又和李花儿说了些细节,事情就算是定下了。

而李花儿则自怀中掏出了一摞纸,递给了柯掌柜。

“韩掌柜的生意若是真个下来,除了木料要备下之外,那工坊也得多改改,这个是我前段时间做出来的,掌柜的先遣了人,照此上面,或少的、缺的,都备上,免得生意定了,我们却忙脚乱,不成样子。”

柯掌柜早就听见齐伙计说过这事情,忙接过纸,细细看去,这才将纸收好,道:

“这是大事,就算不为这次生意,也当为以后生意计。”

李花儿称了是,略一踌躇,这才又开口说道:“还有一个事情,我还得请掌柜的帮忙。”

柯掌柜甚少听见李花儿对自己开口相求,便问道:“是什么事情?”

李花儿又将医馆的事情,细细地和他说了。

“床铺是现成的样子,钱我来出,药匣子我去工坊,拿些现成的木料,回去做了就是,只是这个金针,还得托掌柜的帮忙。”

柯掌柜听说,道:“哎呀,既然是章太医的事情,哪里能都让花儿你出钱?木料都是现成的,床铺和药匣子也不用许多钱,那金针你设计出来给我,我寻人做了就是,不用你拿一个子儿。”

李花儿忙道:“这怎么好,毕竟是我欠下的人情。”

柯掌柜一摆手:“我不也欠了章太医好多的人情吗?只是这点子银钱的事儿,还不够还呢。”

李花儿听见如此,也不再推脱了,而是起身道:“那我先回工坊拿些木料了,掌柜的议定,遣人来家里叫我就好。”

柯掌柜道:“好,那就如此定下吧。”

……

李花儿自工坊,背了些木材回家后,就将医馆的事情都给张氏说了。

张氏听说那医馆中的人不但能护住李锦儿,竟还能让李大贵重新开口说话,不由喜出望外,还念了一声佛。

“阿弥陀佛,还有这样的好事情?”

李花儿笑道:“是呀,也亏得今天带了大贵哥一起去。”

李果儿听罢,夹了一筷子菜,放在了李花儿的碗中。

“姐姐今天辛苦了,快多吃些。”她卖乖地说道。

李花儿对她做了个鬼脸,却发现李果儿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有话同她说,却又不好说的样子。

李花儿留了心。

不过因为张氏在侧,所以她并没有立刻问,而是想着等饭后,再同李果儿细说。

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疑

待一家人与愉快地吃了晚饭之后,李花儿便回到了屋中,铺开纸,开始给章太医设计药箱。

还没等她画上几笔,李果儿就蹭了进来。

李花儿只当没注意她的奇怪反应,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

李果儿看见李花儿又在画图,便坐在了她身边,捧脸看着。

只是看了半天,她也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便笑问道“姐姐这是在画什么?”

李花儿笑道:“药匣子,答应了要给章大夫做一套药匣子,再给医馆做一些床铺。”

李果儿最喜欢看李花儿写写画画的样子,又觉得她画的东西有趣,便丢开了心事,问道:“新的活计吗?”

“这个是我要做来送医馆的,新的活计还得再等两天。”李花儿说着,把章太医的要求,还有韩掌柜的事情都说给了李果儿听。

李果儿听罢,直咋舌:“果真是好大的手笔呢。”

李花儿点头:“是呀,毕竟是京里来的大客商,所以得早日准备呢。”

李果儿一瘪嘴,笑道:“我是说章大夫,还要金针呢,姐姐,什么是金针?和平常大夫用的针,不一样吗?”

李花儿忍不住,笑喷了出来。

她点了一下李果儿的额头,道:“金针就是金针,只不过比寻常灸针软一些,治目病的时候常用吧。还有,人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你却说这个话,被人听了,要说你不晓事了。”

李果儿靠在李花儿肩上,笑道:“我知道的,只在姐姐面前我才玩笑的。”

李花儿由她靠着,手下则继续画着。

李果儿又看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姐姐,爹在渡口上的差事,是不是好难?”

李花儿手下的笔尖微顿。

难道这丫头方才那样神情闪烁的,是在担心这个事情?

李花儿问道:“是难,但也不用很担心,我还是觉得,南面的水匪,跑不过来的。”

李果儿张张口,又闭上了,闷闷地不再说话。

李花儿见状,这才放下笔,问她:“果儿,今天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给姐姐说说?”

李果儿犹犹豫豫了半天,才道:“姐姐,陶大少爷是坏人。”

李花儿一脸莫名地看着她,好半天,才反问了一句:“这个,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说罢,两姐妹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花儿拉着她的手,关切地问:“难不成他欺负你了?”

李果儿嘟着嘴,说道:“白天和玉儿姐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看见他了。开始吧,他就瞪着我,等我们洗完了衣服要回家,他突然嚷嚷什么‘不过一个兵贼之女,有什么好嚣张的,就算查出东西来,也是要死的。’玉儿姐气不过,就要和他吵,不过当时有军士过来,我怕吵到爹,就拉着玉儿姐姐跑了。”

李果儿憋了一天的气,却不敢给张氏说,怕她也惹气。

如今对着李花儿,自然要都倾诉出来,所以和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话说了。

李花儿听完,眉头也皱得紧紧的,低头思量了一会儿,才问道:

“果儿,他说的,是‘查不出东西来’?”

“他就是那么说的,我一句话都没改呢,”李果儿嘟着嘴,“我讨厌他,姐姐。”

“谁不是呢。”李花儿顺着李果儿的话,抱怨了一句,心中却在犯嘀咕。

她自己也数不清楚,这是陶大少爷第几次,对她们姐妹说“早晚都要死了”之类的话了。

可是这次,陶大少爷的话,却有些奇怪。

什么叫“查不出东西来”?

说好的可是查南面来的水匪,他又怎么会说是“查东西?”

李花儿突然有种奇怪的错觉。

听起来,怎么像是陶大少爷知道了什么事情,所以刻意来叫嚣的一样。

但是这和通风报信有什么差别?

陶大少爷虽然是个很令人讨厌的人,但绝对不是傻子。

李花儿思来想去,总没有个定案,未免烦躁了。

“以后再看见他,连话都不用听,转身就走。”李花儿叮嘱李果儿道。

李果儿依旧不高兴,却听话地点头:“肯定要走的,我不想理他。”

李花儿说了一声“果儿乖”,本想抛开这事情,继续画图,却怎么都觉得不安。

这事情里,一定有古怪。

查出东西来,也是要死的。

这要命的东西,能是什么呢?

思前想后,李花儿果断决定,这段日子,还是多去渡口看看才好。

……

既然拿定了主意,李花儿匆匆地设计好了金针的图纸,给铺子里送去之后,便将那药匣子,做到了清水河岸边。

李大初看见她的时候,只觉得奇怪,但是因为自己也忙,又见李花儿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在岸边支了东西干活,就没很在意。

倒是李果儿,每天也跟着李花儿一起,将书、缝补针线活之类,都带到了河岸边上。

带得张玉儿、孙小小等一群小女孩儿,也都跑来,和她们一起玩儿。

李果儿兴起,和她们一起针线、玩闹之余,还教她们念书。

如此一来,这河岸上的热闹,有些和往常不一样了。

一面渡口处,一群军士严阵以待;一边是河岸上,一群村里的小丫头,或干活或念书,玩得很开心。

在清河村,识文断字是个挺上等的事情,而女娃子识文断字,则是个非常稀罕的事情。

毕竟一本书就要一两多的银子,纵然是如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对寻常人家而言,也是大项。

要不吴家怎么显得那么金贵呢?

“果儿这以后,也是要去考状元的吧。”张氏和人搭伴洗衣服的时候,有妇人笑问。

张氏笑道:“她爹也说了,读书不是坏事。”

还有一次,刘杏花来岸边看人摸鱼的时候,看见她们那样子,撇着嘴道:

“天天在那儿看书、干活,生怕人不知道李家姑娘识字、会些匠人的玩意儿吗?”

李家姐妹没理她,不过挺着肚子的冯二囡听见了,立时堵了一句:

“你不还常在河边洗衣服吗?人说你什么了不成?”

气得刘杏花跺跺脚,也不看摸鱼,转身跑了。

也因为在河岸边待的时间久了,李花儿“碰见”陶大少爷的次数,也更多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渡口检查

除了和那群狐朋狗友一起玩之外,陶大少爷如今只要逮到机会,就会瞪着李花儿看。

看到连那些那些女孩子们都看出端倪了。

甚至有一次,陶大少爷的眼神,还吓哭了孙小小。

听说孙小小哭的原因,孙家虽然生气,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还得拦着要去揍陶大少爷的孙三贤。

陶家毕竟有些势力,若是打架了,孙家还能去说一说,但是这盯着看给吓哭了……

说出去倒显得他们无理取闹了。

而张氏听说,却吓坏了,当夜就做了噩梦,高声喊着金宝的名字。

而这时候,渡口的事情经过了最初几天登记造册的麻烦之后,都已经步入了正轨,这些军士也只要每天在渡口上,将来往的船只核人对物地查检就可以了。

既然清闲了些,所以李大这晚,是回了家过夜的。

听见张氏的叫喊,再看着张氏醒来之后,嚎啕大哭的样子,李大吓得脸色苍白,就要去县城寻大夫。

张氏说自己不要紧,只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了李大听。

李大听说,第一次气得脸都红了,就要去陶家寻事。

李花儿忙拦住李大,道:“爹去说什么呢?那河岸人人去得,又没动手,去说了,反而遭他们的话。”

李大双拳紧紧地握着,怒道:“一次两次,踩在我们头上,再不计较,岂不是全家都要死在他们手上了?如今我既然回了家,断不能之前的事情才发生。”

李花儿安慰道:“是呀,所以他不是也没敢做什么,只是眼睛看了看吗?难不成,他眼睛还能杀人不成?那也太拿他当个人物看了。”

李大也知道为了这个去寻陶家,是给他们话柄。

再者,如今他军务在身,也不好节外生枝。

定是要拿到陶家偷运军饷的证据,才能真正算报了仇。

是以,李大在心中默默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便对李花儿道:“你也莫要再去河岸了,避开他,爹有办法的。”

李花儿笑道:“刚才还说,这河岸人人都能去,不去还真成怕他了。况且天渐热了,河边凉快,爹又有办法,我也不怕。”

她因着知道军饷的事情,所以才想留在那儿,帮着李大看看。

李大哪里能说说得过李花儿?所以这第二天一早,李花儿还是如常地去了岸边。

孙小小昨天虽然被吓到了,但是她年纪小,忘性也大,看见李花儿等又要去,就也要跟着。

孙三贤自告奋勇,要来保护一众女孩子。

……

因着这样的小插曲,所以李花儿格外关注那渡口上的状况了。

而渐渐地,李花儿也摸出了规律。

比如那南面来的船,查得会严格一些;北面来的船,查得会松一些。

有几次也遇见了陶家的船,不过都是正常检查之后,也就放行了,未见其他事端。

可见对于船商姓什么,这些军士还真是不在意。

唯一让李花儿心中惴惴的,就是自那天之后,李大看着陶家商船时候的眼神中,那不易觉察的怨恨,更深了。

李花儿不由开始想入非非了。

李大不会是打算……栽赃陶家些什么吧?

只是这个念头一上心头,就被李花儿否决了。

一则是李大其人是个正直憨厚的人,这样的手段,实在不合他的性子;二则嘛……

李大真有那样的算计,之前也不至于惨成那样了。

倒是李大,忙着渡口事情之余,还偷偷地关注着自家女儿,连着看了几天,见陶大少爷再没出现,就也略微放心了。

这天近中午的时候,李大趁着自己无事,就下了渡口,过到她们这边来。

李果儿正和张玉儿翻花绳,孙小小则在玩着李花儿给她做的一套案几图,看见李大过来,几个人都仰着头笑着打招呼。

“李大伯。”

“爹。”

李大说了一声乖,因着甲胄在身,有些不便,就将李花儿做的药匣子拿了起来,看着。

半臂之长见方的匣子,里面分了三层,每层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匣底有抽屉,匣板有夹层,还设计了几处暗格。

李大一边看,一边笑问:“你这丫头,这类东西总想得这么巧妙。”

李花儿抬头对着他一笑,手下却不停,道:“要做,自然就要做最好的。”

李大嘿嘿笑着,反反复复地看了半天,又看李花儿正在做的一个榫头,指着里面的一处暗匣,问:“你做的这板,是安在这里的?”

李花儿点头。

李大比量了一下:“那这卯眼留空可能大了些,用久了要散,你再看看。”

李花儿听见,忙接过来,仔细对了一下,吐舌道:“还是爹厉害。”

她心中想的事情太多,所以做东西的时候,自然就要走神。

李大憨厚地笑着:“所以嘛,天天在这儿,人多嘈杂的,怎么能做好东西。”

李花儿笑道:“这才练人呢。”

李果儿听见,忙道:“是了,爹,我最近念书都更快了些呢。”

李大这次,连李果儿都说不过了,只得憨憨地笑着。

父女几个人正说着,又有一艘商船,自南面而来,靠在了渡口之上。

那商船,李花儿这几天在这儿,也常看见,便不以为意。

而李大见有船来了,立刻回到了渡口。

刚靠了岸,船上就走下来了一个精瘦,有些驼背,身上衣服的料子却是极好的男子。

李花儿知道此人姓蔡,就是这商船的船主,因为驼背,所以人送外号蔡驼子。

其中有军士性格活泼的,就开口问道:“你这蔡驼子生意倒是不错,南面打得那么凶,你倒是还能一船一船地,来来往往。”

蔡驼子弓着背,陪着笑脸道:“不过是图个糊口罢了。”

李花儿听见这话,抬头看了一眼那蔡驼子。

只见他的眼中,带着只有商贾才会有的精明光芒。

这些军士不通这些道理,但是李花儿却明白。

就是这等打仗时节,所及之处物资匮乏,才是赚钱的大好时候呢。

这个蔡驼子如此行为,自古有之的事情,也不至于批判否定,只不要哄抬物价,祸害百姓,也是各自本事。

众人正说着话,忽然由远而近,又有商船靠了岸。

船身上写着个陶字,而那船头之上站着的,正是陶家二老爷。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大不小的冲突

李花儿看见有陶家的船靠岸了,便放慢了手中的活计,留意看着渡口上的事情。

陶家的船夫们下了船,其中的大管家陪着笑脸,引军士们查船。

而那陶二老爷自船上下来,正了正头上戴的冠子,也不看那些军士,而是对着蔡驼子道:

“哟,蔡驼子,最近可发财了?”

神态带着倨傲。

蔡驼子连忙作揖施礼,依旧是陪着笑脸,道:“陶二老爷发财万安。”

陶二老爷仰着头,受了这礼,又笑问:“上次让你帮我送去北面的东西,可送到了?”

李花儿一怔。

陶家的商船,可也是经常往北面去的,怎么还要蔡驼子帮忙送去?

留意到他二人说话的,不只是李花儿,还有李大。

虽然李大是背对着自己,但李花儿留意到,李大按着腰刀的手,明显紧了一下。

只听蔡驼子忙道:“是,幸不辱命,这是回单,二老爷看看。”

说着,他自怀中掏出了几张纸来,递给陶二老爷。

陶二老爷接过来,将其中的几张银票看也不看,就揣在了怀里,再粗粗扫了一眼那回单,也放入了怀中,笑道:“你办事我放心,不用看了。”

蔡驼子又拱手道:“不敢,不敢,还是二老爷帮衬小人。”

陶二老爷心满意足地捋着胡须,斜眼睛,就见李大站在离着他们二尺有余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陶二老爷提着嘴角,露出了一股子看不起的嘲弄笑意,尖着嗓子道:“是了,就算我不看,军爷们也要看的。”

说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了那张单子,拎着一角,在李大面前抖落着:“李督卫,要不然您过过目?”

渡口之上,除了几个船家之外,还有些等着渡河的村民。

而清水河这一侧的,无人不知李陶两家的恩怨。

是以一瞬之间,整个河岸上,都安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