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截了当至极。

暮风觉得丢人极了。

她那样的身份,昔日便是京城相府内,自老相爷老夫人往下,真没人会如此不给她脸面。

暮风不是拿大的人,又因为自家小姐很喜欢李掌柜,所以不会为一句话撂脸走人。

是以,她忙笑道:“掌柜的说得这是什么话?我们昔日在京城的时候,也是听贵店的,您要是做不了我家的生意,总不能让我们小姐,等着京城往这面送家具吧?”

这句玩笑话,略微缓解了铺子里的气氛。

“哦,是吗?”李花儿缓缓放下茶碗,“往城南走有一家珍宝斋,工匠都是京城来的,姑娘可以去看看。”

半开玩笑的语气。

暮风一笑,坐在那儿端起了茶碗,道:“我累了,已经进了姑娘的铺子,便就在这儿买了,哪儿都不去。”

而这时候,暮风才发现李花儿的这套茶具,还蛮有趣的。

红泥的小陶杯,大小适中,触手温润,杯身是山水图,画的甚是细致,一看就是这位李掌柜的私藏。

暮风突然想起了后来落在京城的一套蟋蟀罐,有些出神了。

而李花儿却看向丰穗,口中笑道,“暮风姑娘说我在京中有名气,只怕这名气不太好吧?不然怎么同是京城来的丰穗姑娘,对我总是好大脾气呢?”

第三百零八章 说生意

暮风一时无法接话。

这李掌柜说话,还真是直白。

丰穗脸更红了,柳眉倒竖,怒道:“李掌柜说的这是什么话?”

“字面的意思,丰穗姑娘听不明白吗?”李花儿笑道。

“你!”丰穗被她堵得,又说不出话了。

郎伙计和小学徒干脆跑到了门外,坐在石阶上。

这铺子如今,生人勿进呀!

倒是对面茶铺的平三看见他们愁眉苦脸的,以为又出了事情,就蹭了过来要看热闹。

被郎伙计他们拦住了。

最后三个人一起坐在石阶上,仿佛三尊木雕一样,听铺子的动静。

……

这还是李花儿第一次当面,给丰穗如此下不来台。

丰穗是关三小姐身边的大丫鬟,不管前世今生都对关家非常忠诚。

只为这一层,李花儿都会敬着丰穗的。

只不过吧,这事情总有个限度的。

比如说刚才的事情。

关大小姐身边还跟着几个老妈妈,但她却让身边第一得用的大丫头来选家具,甚至没有个妈妈跟着。

不合规矩。

关大小姐做出这等不合规矩的事情,还不知道在家费了多少心思呢。

所以暮风今日来,肯定还有别的事情。

偏生丰穗一定要打岔。

她甚至想到,只怕来之前,丰穗还反对她们和自己接触的。

出来了两年,丰穗少了昔日大家仆的谨小慎微、也有了些野心,在李花儿看来并不算错。

毕竟这两年,丰穗照顾乔妈妈,帮着韩掌柜打理生意,想要事事妥帖,自然要别有一番心肠才是。

但是,李花儿却不能允许有人想要以地头蛇的姿态,压在关大小姐的头上。

那本来就是个温柔的大小姐,脾气也是一等一的好,容易被人诓骗。

是以,李花儿才会当着丰穗的面,就发了脾气,将彼此的不和睦,摊开给暮风知道。

而李大掌柜只要发起脾气来,从来都是让别人无话可说。

“李掌柜说的,我就更不懂了,我还觉得,咱们相处得不错呢。”当着暮风的面,丰穗本就觉得下不来台,可又不好在外面吵架给人看,就压着火气,似笑非笑地说。

“丰穗姑娘要是觉得我们处得不错,那我也只能说,姑娘心中想的不错,和我这等俗人想的不错,差得太远了。”李花儿说得毫不客气。

“你——”丰穗眼睛都睁圆了,脸上的酒窝都被气平了。

她一拍桌子,就要发作。

偏偏李花儿又端起了茶碗,看也不看她。

一副“不想理你”的样子。

丰穗气坏了。

暮风见状,生怕丰穗真个发作起来,坏了自家小姐的大事,连忙起身推了推她,笑道:“妹子先喝杯茶消消气,去马车上等我吧,我和李掌柜说会儿话,便出去。”

说罢,还对她使了个眼色。

丰穗本想拉着暮风一起走的。

李花儿和柯掌柜是一线的,而柯掌柜还要求着韩掌柜那商队的事情呢,她就不信,李花儿真敢如此待她。

但是如今李花儿已经彻底压制了她,暮风又不肯走,她再要强,也只能吃这个亏了。

没办法,她一跺脚,也不吃茶,起身就出门了。

门口坐着听的三个人,忙不迭起身让路。

丰穗气冲冲地丢下一句:“挡着路做什么?”便上了自家的马车。

李花儿在铺子里听见,心中叹惋。

人要变起来,一世之隔,两年之差,就够了。

而暮风这才舒了一口气,起身对李花儿屈膝施礼,恭敬道:

“李掌柜莫怪。”

来清远县之前,三小姐还特意嘱咐过,说是这李掌柜是个有趣的人,做东西也好玩,还让她们对她要恭敬些。

来了之后的所见,暮风也明白了关三小姐的意思。

再看这套茶具。

就好像之前的那套蟋蟀罐一样,其上的画,看着总有些老相爷的风格。

她是关大小姐最得用的人,又是关家世仆,有些关于大老爷在平水州的事情,还是知道三分的。

李花儿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受了她的礼,开口笑道:“暮风姑娘坐吧,我不怪她的。”

语气很是温和,仿佛刚才的事情没发生过一样。

暮风再次无言,只能坐下。

她也更明白,为什么乔妈妈坚定认为,这个李掌柜像三小姐了。

瞧瞧这说话的语气,神采,甚至吃茶的动作,都和三小姐一模一样嘛!

“那我先说说我家小姐的要的东西吧。”暮风重新坐下,笑道。

李花儿也寻回了今日的正题,笑问:“姑娘请说。”

暮风也不用看什么单子,张口就道:

“得要一张绣床,还有一张贵妃榻,两张矮塌,一条长椅;地席分春夏秋冬四样,方席十二件;两个衣箱,四个博古架,两个书架,一张书桌,四把椅子,要夏冬两样的;两张几案、四张圆几;两个衣架;两幅四扇的屏风,我家小姐喜欢人物或者典故的画面;八张圈椅,还要一张大圆桌,两个浴盆,两个澡桶,姑娘先给个样子,我拿去给小姐看了,定下样子后,就可以做了。”

她一气说完,换了一口气又道:“还有两个兵器架,我们小姐好弓弩。”

关家子弟不论男女,在六艺上都不敢荒废,所以就算是大家闺秀如关舒鸿,骑射也是过关的。

到这里,话才说完,她又笑道:“掌柜的莫嫌弃琐碎,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小姐要用的,等小姐的东西置办好了,还有我们这些人的呢。”

要的,是不是太多了?

李花儿虽然疑惑,但还是应道:“生意上门,我怎么会嫌弃琐碎?姑娘给我两日的功夫,我画好了后,亲自送过去,定不会误了小姐用。”

暮风点头,踌躇了一下,又道:“李掌柜,我家小姐好竹、好荷、菊、梅三者,最爱典故图,木头的话,更喜欢鸡翅木或者花梨的,尤其形制上,我们小姐不喜欢花纹繁复的。”

她说着,看了一眼那被郎伙计放在铺子中央,还盖了层棉布的圈椅,直言道:“像是那把椅子,我们小姐看一眼就要嫌弃烦了。”

方才她在外面的时候,就看见李花儿车上的椅子了。

好精致的做工,好漂亮的形状,好复杂的花饰。

第三百零九章 来信

自家大小姐在家的时候就说,不管何物,要紧的还是用得舒心、顺手。

器具就是器具,不是画纸,一味追求繁复装饰,失了本意,反倒不成物件了。

所以她一看那把圈椅就担心了。

都说李花儿是平水州第一木匠,但她做的东西,可千万别都是这个调调。

不过也难说,这富饶商路,商贾居多,真喜欢这样花色繁杂的东西,也是可能的。

虽然手边的茶具让她略微放心,但还是要嘱咐一声。

李花儿熟悉关舒鸿的喜好,所以一看暮风这纠结的表情,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姑娘放心,我知道小姐喜欢什么样的东西了。”她轻轻笑着,“小姐既然好古,那么我们就照着那样子的来。”

暮风微微一愣,没想到李花儿竟然如此快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笑道。

“是,我们小姐就喜欢古意质朴的。”暮风笑道,“李掌柜通透。”

李花儿回以微笑。

此时,外面夕阳的余晖已经洒入铺子中。

因着今天是二十日,而自开了南商路之后,每个月的这天,就是县中夜市时分,而木头大街上也是夜市的一个点儿。

是以,外面已经渐渐起了不一样的热闹。

连平三都跑回了茶铺,开始将茶摊摆在了屋外。

暮风也听过清远县的夜市热闹,如今事情既然说完了,听见外面喧哗,就好奇地看了两眼。

李花儿见状,笑道:“我们这儿的夜市着实不错,小地方没有京城的物华天宝,但是那南面来的新奇的小玩意儿,却是有的。”

暮风坐正身子,摇头笑道:“今日怕是赶不上了,我们小姐还等着我回去问话呢。”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了几张银票,双手递了过来,看着李花儿的眼睛笑道:“都是隆丰钱庄的银票,五十两一张,这是二百两,姑娘点点看,可够吗?”

话中,意味深长的。

李花儿微顿,将银票拿在手中。

果然就就见两张银票之间,夹着个薄薄的信封。

她不动声色地看着暮风,言道:

“如今东西的样子、用料都没定下来,我还真不好说价格几何,不若等我两天,我画好了样子送去,小姐点头了,再说价格吧。”

暮风听说,便起身笑道:“既然如此,那这些就算是定钱了,李掌柜只管好生做,事后我家小姐定还有重谢。”

李花儿点点头,将银票收进怀中,也站起了身,道:

“是,姑娘放心,敝店一定用心做。”

……

事情已毕,李花儿就送暮风到了铺子外。

丰穗坐在马车上,将车帘打开,双目如刀瞪着李花儿。

李花儿并没有理会她。

而暮风生怕她们再吵起来,就站在石阶上对李花儿道:“李掌柜留步吧。”

说罢,自己款步下了楼梯,上了马车。

何叔也松了一口气,赶忙赶车离开。

李花儿则站在铺子口,看着马车走远了,这才重新到铺子里。

郎伙计和小学徒也跟着进来,笑道:“掌柜的,生意成了?”

李花儿自怀中将银票拿了出来,对他二人笑道:“齐兄弟那天说得还真没错,可不就是大生意来了?”

郎伙计结果银票看了看,立时惊叹道:“竟然给了这么多?”

李花儿笑道:“这是定钱。”

郎伙计听见,奇道:“要了多少东西?”

李花儿笑着,找出纸笔,将暮风方才说的东西,列了一张单子。

郎伙计和小学徒在旁边看着李花儿越写越多,不免都呆住了。

“真难为掌柜的好记性,这么多东西,都能记住?”那小学徒羡慕道,“我要是有掌柜的这记性,就不会挨师父骂了。”

郎伙计也道:“那姑娘也是好记性,怎么记住的?”

李花儿写好之后,放下笔道:“暮风姑娘是大家仆,自然有个好记性的,不然主家吩咐个事情,还能自己先找纸笔记不成?”

郎伙计和小学徒听得哈哈一笑,都说极是。

李花儿写好了单子后,就将银票放进匣子里,问他们两个:“我累了,关铺子吧,你们要去逛夜市吗?”

小学徒今年十三岁,正是好热闹的时候,忙说想去。

李花儿便对郎伙计道:“既然这样,你带着他去吧,别遇见拐子。他的工钱都在齐兄弟那儿,买了什么,明儿给他销账就好。只是你防着些,别让人诓骗了,尤其是吃酒赌钱的地方不许去。回来的时候从侧门回来,我在院子里煮茶吃,到时候给你们开门。”

郎伙计应了声,带着小学徒去夜市了。

……

李花儿又将铺子里的东西再收拾了一会儿,拿了自己的画本子,依旧袖着弩箭,在后院的回廊之下,摆了泥炉桌案,点了烛灯,边煮茶吃,边画图。

待茶水开了之后,李花儿才撂了笔,自怀中将那封信掏了出来,打开来,看了看。

待看见信中的内容,她很是愣了一阵子,旋即笑了。

而后,她将信纸并信封都扔在炉火中,烧了。

看着将那封信烧成了灰烬的炉火,李花儿也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

……

这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铺子还没开门的时候,齐伙计就先到了。

他还没来得及问郎伙计昨夜是否有事呢,就见李花儿掀开帘子,从后面进来了。

齐伙计吓了一跳,连忙紧张地问道:“你昨夜没回?出什么事情了?怎不让人来工坊寻我?”

李花儿忙笑道:“没出事情,而是来生意了。”

说着,她将昨日暮风来的事情,说给他听,还将那张单子递给他看。

齐伙计接过去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又递还给她,抚掌笑道:“好好好,我就说吧,是有大生意要来了。”

李花儿将单子放入画本子里,笑道:

“已经付了二百两的定钱,约好了后天就出图样。”

齐伙计皱眉道:“时间紧些。”

“是,”李花儿道,“所以我先将圈椅送去,就回家画图了,后天直接送到关小姐处,顺便看看那房子,看看有什么需要重修的,这两天铺子的事情,交给你了。”

齐伙计笑道:“好,就找你说的办。”

第三百一十章 来传话的人

李花儿因笑道:“你再看看铺子里的花梨木、鸡翅木并竹篾等物剩多少吧。”

齐伙计道:“我昨儿刚去看过,料都是足的。”

李花儿既然放了心,又安排妥当铺子里的事情,便赶着牛车,向城外去了。

而今天,着实是今年自春以来,难得一见的艳阳天。

老天爷一扫那阴雨连绵、愁眉不展的样子,给了个不错的笑脸。

这路上的行人,感觉兴致都高涨了很多。

要一直是这样的天气就好了,可千万莫要再下雨了。

行人多,连那走街串巷的货郎、商贩也多,叫卖声此起彼伏的,好不热闹。

李花儿还顺手买了些小玩意儿、干果、肉脯等物,才驱车到了城门。

往常这等时候出城,那城门口除了来往的人,人并不多。

但是今天,越向着城门去,人仿佛更多了的样子。

只见十多个货郎、县民,背着货架、拐着篮筐,站在城门口不远的地方,小心翼翼张望。

而城门口,则有那么二十多个人,正在和城门军说着什么。

李花儿驱车过去,停在人群之外,再一看,就笑了。

她就说,自己每次出门,总要见几个熟人才对。

只见吴大县令,穿着官衣,站在人群最前面,其后面还有崔捕头、唐师爷、高县丞,还有一班衙役,最后面跟着的,是抱着个包袱,身后还背了个书箱的小仆从篆儿。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也不知是要往哪里去。

未到一盏茶的时候,已就见又有两个穿着粗布衣服,肤色黝黑,身材精瘦的人,自城内方向跑了过来,一直到了吴灵均的身边。

崔捕头看见,叱了一声:“怎个这么晚?”

那两个人弯腰弓背得,一个劲儿地赔不是。

倒是吴灵均,制止了崔捕头,对那两个人语气温和地问了两句话。

那两个人恭恭敬敬地答了。

李花儿是认识这二人的。

其中一个方脸的汉子,是清远县专门负责揽活干的,不管是铺子、大户需要寻个短工,或者那暂时闲下的人想要找个活计,甚至外乡人想在这里找活计,找到他,定然错不了的。

今次李花儿要给关舒鸿做家具,就曾想过若是人手不足,也要请他帮忙,寻些会点儿木工的人帮手。

而另一个长脸的汉子,则是个泥瓦石工,手下还有一班人,往年县里修堤的时候,也曾找过他。

而如今吴县令会找这么两个人,自然还是为了修堤的事情了。

如今县令老爷一伙人既然齐了,也不多耽误,便出了城门,往清水河边去了。

聚在城门边,正小声议论县老爷行事的百姓,也一哄而散,或进城、或出城,各干各事去了。

李花儿也是趋着车,走到了城门。

……

李花儿刚出了城,还没走出半里地,刚过了一个岔路口的时候,忽然就见篆儿自前面跑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把伞,拦在了李花儿的牛车之前。

“李掌柜安。”篆儿声音清脆,孩子气十足地作了个揖。

“篆儿哥安,”李花儿停了牛车,在车上回了礼,笑问,“寻我有事情?”

篆儿先将手中的伞,直接塞给了李花儿,道:“我们大人让我还你的!”

李花儿刚接了伞,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见篆儿又将背后的书箱取了下来,也是那样直挺挺地塞给她,道:“还有,大人本想在书箱上多加隔个格子放东西的,不过在家捣鼓的时候,给捣鼓坏了,所以请掌柜的帮忙修一下。”

说完了之后,才发觉李花儿腾不出来拿东西,就过来将伞接了过去,把书箱放在了车边。

而后,站在车边,抬头看着她。

说话口齿伶俐,做事情却毛躁,但也有些眼色。

篆儿是个浓眉大眼的孩子,长得很是讨人喜欢,尤其是这样一番举动,更让人忍俊不禁了。

李花儿笑着将书箱拿了起来,认真地打开来看了看。

果然,里面单放笔墨的格子之下的暗格机窍,被人掰成了两截。

但也好修理。

只不过李花儿心中有些奇怪。

就算吴大县令心血来潮想要加暗格,那也是寻木材“安”进去,怎么还破坏了之前的机关?

想着,李花儿将书箱都放回到车后,问篆儿:“你们大人怎么想着捣鼓这个了?要加什么样子的机窍?装什么用的?说出来我也好做。”

篆儿性格耿直,听问,立刻背书一样地直爽道:

“我们大人说,也不拘什么样子的,做了就好。他也是李掌柜做东西的样子很好看,所以才想要捣鼓的。”

李花儿没坐稳,差点儿从车上掉下来,更是很难得地红了脸。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找个小厮穿这种话,这县令大人原来是个也不正经。

而篆儿也不会看这样的脸色,只觉得自己找到机会说这个话了,一脸完成任务的喜悦,又问道:“李掌柜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李花儿很想说几句骂吴灵均的话,让篆儿带回去。

可是再看看篆儿那纯真的样子,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孩子只是个跑腿的,看样子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别自己再骂了两句,他反而觉察出来些事,张扬出去,就不好了。

是以,李花儿摇头笑道:“没有了,只是烦请篆儿哥回去告诉你们县令大人,修这个书箱,要二两银子,加一个暗格,也要二两银子。”

说“二两银子”的时候,李花儿刻意加重了语气,显得咬牙切齿。

篆儿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这么贵呀?”

李花儿笑道:“这个不算贵了,你去和你家大人说了便是。”

篆儿抓抓头,道:“好,我知道了。”

说罢,转身跑开。

只留李花儿在那儿肚子生了会儿闷气,旋即又笑了出来。

自己也是的,生什么气呢?

只不过吴灵均今天的这番举动,着实太令人奇怪了,也不知这县令大人,也不知道搞什么鬼。

只是这个念头一起,她忽然想起了关三小姐给自己的信。

难道……

她想着,立刻重新拿起书箱,仔细搜查。

果然就在那坏了的暗格旁边的格子里,找到了一张纸条。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船见人

李花儿拿出了那张纸条,打开看时,就见上见写着四大八小十二个字。

四个大些的字写着“防备祈王”。

而八个小些的字,则是“渡口之上,万事当心。”

四个大字是很陌生的字体,并不是吴灵均所书。

而祁王……李花儿看着,心中很是奇怪。

又与祈王有什么关系?前世的时候,这位祈王那才是真正的闲王,万事不管的。

这千头万绪的事情,又有哪一头,是和祈王相关的?

李花儿愣怔片刻,想不通。

而那八个小字,是很工整的楷书,正是吴灵均写的,显然是写给她的。

显然是这位吴县令也知道了自己要去见那个杜爷,才有此一说。

李花儿会心一笑,将纸条叠折,放进了随身的荷包内,又将荷包系得紧了些。

而后关上暗格,将书箱放在车后,这才继续往前走。

……

刚到清河村,还没等入村呢,就看见李果儿兜着些果子,坐在村口的井沿上,边吃边张望。

李花儿见状,吓了一跳,忙道:“果儿快起来!”

而李果儿看见她,早就将果子收拾了,兜着裙摆跑过来道:“姐姐昨夜怎么没回来?娘担心坏了,让我来这儿等着。”

“昨天来了个大生意,说得久了些,错过了城门。”李花儿将她拉到车上,埋怨道,“你这丫头也不找个好地方,怎么坐在井边?一旦掉下去怎么办?”

李果儿吐了吐舌头,伸手递了个果子给李花儿:“刚采的,姐姐吃一个。”

语带讨好。

李花儿见她这样,也没办法发脾气了,只是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年纪越大,越淘气。”

李果儿嘿嘿一笑,因着车上绑着那张椅子,所以她只是挂角坐在边上,将车后的棉布掀开一角看了两眼,问道:“这就是那杜爷要的圈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