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瑾之失笑。

彦颖的确是很爱玩水,洗了半天也不肯出来。顾瑾之要拉他,他就耍赖,说:“娘,洗干净了再出去。”

顾瑾之又抱不动他,只得抬出朱仲钧,道:“你爹爹说。小孩子不能玩水。已经洗干净了,快起身。”

朱仲钧的话,彦颖都奉若圣旨。

他非常崇拜朱仲钧。

这种崇敬,让彦颖喜欢模仿朱仲钧的言行举止。

果然,听了顾瑾之的话,彦颖就从浴桶里爬出来。

顾瑾之替他擦拭身子,他咯咯笑。

他怕痒。

前世的儿子榕南也怕痒。

顾瑾之知道彦颖一直很怕痒。可今天很奇怪,都会情不自禁想起榕南来。

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过榕南了。

她帮彦颖穿好衣裳,带着他在正院里等朱仲钧。

到了黄昏,晚霞斜披下来。将庭院染成了璀璨金色。

朱仲钧从外头快步回来。携带了一身的热浪。

他衣衫的后背都汗湿了,鬓角也被汗水浸润着。

彦颖兴奋叫起来,奋力向朱仲钧冲去,大叫爹爹。

朱仲钧站在那里。眼睛微润。一把抱起了冲过来的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长高了。”朱仲钧把彦颖抱进了屋子,才放开了他,仔细打量着儿子。对顾瑾之道,“这才不过四个多月,他长高了不少。”

彦颖是长高了些。

做夏衫的时候,母亲宋盼儿知道孩子会长个子,给孩子们做的裤子,特别是燕山和彦颖的,都有几件是长几分的。

彦颖最长的那件裤子,已经不长了,而是刚刚好。

在这些细节方面,宋盼儿非常的仔细。

“许是习武的缘故。”顾瑾之道。

彦颖就拉着朱仲钧的胳膊,打断了他和顾瑾之的聊天,问朱仲钧:“您给我带了什么好玩的?”

朱仲钧带了。

他给孩子们带了不少的玩具,都在外院侍卫那边。

昨日急匆匆回来看顾瑾之,又因为疲惫,从黄昏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早晨,都忘记了拿进来。

“带了,带了。”朱仲钧哈哈笑,让人去拿给彦颖。

彦颖高兴极了。

朱仲钧带回来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有木制的微型小兵器,刀叉弓箭俱全;也有小的泥塑兵将,还有张沙盘。

这是带给彦颖的。

另外带了些墨盒和书籍给燕山。

就老三彦绍,就带了些精致有趣的玩物。

彦颖看到了,果然喜欢不已,不肯放手。

他抱着小礼物,一边玩得起劲,就不再顾朱仲钧了。

朱仲钧摸了摸儿子的头,在一旁看了半天,才进来和顾瑾之坐下说话。

“回庐州了吗?”顾瑾之问他。

朱仲钧点点头,道:“回了一趟,庐州很好。你这些日子在京里,没什么事吧?”

顾瑾之摇摇头,道她也很好。

朱仲钧又问起燕山:“燕山和林先生到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上次林先生来信,说去了山东,拜了孔庙。他们要南下,估计年底才能回来。”顾瑾之道,“有林先生跟着燕山,我是很放心的。”

她似乎在刻意强调她很放心。

朱仲钧就明白,顾瑾之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他轻轻握住了顾瑾之的手,道:“林先生常在江湖走,他的经验是很丰富的。男孩子嘛,他应该多见见世面。林先生这个提议深得我心。你不必担心燕山……”

顾瑾之点点头。

她转移话题,问朱仲钧:“汛期严重不严重?”

朱仲钧摇摇头,道:“还好。黄河决堤了几处,好在早有预料,死伤不多,赈灾也及时。”

顾瑾之颇为欣慰,对朱仲钧道:“你都忙得瘦了……”

朱仲钧看了她一眼。

他目光灼灼,愣是把顾瑾之看得有点不好意思。

晚上夫妻俩歇下,朱仲钧和顾瑾之在帐内说起了一件隐秘事。

“我在庐州的时候,就盘算一件事。在京里那些日子,也算是摸透了,这次回去,就吩咐章叔和去办了。”

章叔和是庐州的一位谋士,朱仲钧的众多谋士之一。

顾瑾之想了想,悄声问朱仲钧:“可是钱币的事?”

这件事,朱仲钧多次提及,顾瑾之也曾多次劝他。不要轻举妄动。

朱仲钧点点头。

顾瑾之一时间没说话。

沉默须臾,顾瑾之才继续道:“要是闹大了,查到了咱们身上,怎么办?这可是大事。”

“如今战事起,国库花销多少,都算在战事头上。”朱仲钧声音很轻,“这是极好的机会。顾瑾之,这件事要是闹大了,咱们就能偷了大半的国库,还能把这天下的吏治。弄得不堪。别说太子那么任性无能。就是皇帝也收拾不了了……”

“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顾瑾之叹了口气。

顾瑾之总是下意识想到道德二字。

哪怕她也做过不道德之事,她却是不能像朱仲钧这般轻松。

朱仲钧觉得,再深谈下去。顾瑾之心里的抵触感会更强烈。

他就轻轻把顾瑾之搂在怀里。吻了吻她的鬓角。

顾瑾之这一夜。没怎么睡好。

朱仲钧却是睡得很甜。

他已经在着手处理钱币的事情。

顾瑾之就睁只眼闭只眼。

她心里仍是难安。

朱仲钧这么闹下去,这天下迟早要被他搅得浑浊一片。他就是想靠着这浑浊,来建立他的大业。

他的大业。是和顾瑾之通过气的。

顾瑾之也表示支持。

半途而废,不仅仅会前功尽弃,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顾瑾之如今的悲天悯人,都显得可笑又无用。

她的手,轻轻放在胸口。

久久的,她心头的郁结,才能缓缓褪去。

朱仲钧回京之后,每日都要上朝。

太子依旧看他不顺眼。

朝中依旧无甚大事。

三公主择婿的事,已经提交到了礼部。

京城附近,非文武官员家的子弟,相貌清秀、家世清白者,都可以到礼部报备待选。

礼部会做出初步的筛选,再向皇帝请旨,由皇帝命司礼监的太监,在诸王馆会选。

司礼监的太监,会选出三人。

这三人要接受教育,再等一个良辰吉日,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选择一人,为驸马。

落选者,待遇也不错,可以在当地儒学得到一个贡生,还有另外的奖赏等。

如今皇帝不在京,这件事便由太子做主。

三公主的生母顾德妃忧心忡忡。

她知道,司礼监的太监,会掌控她女儿未来的命运。去诸王馆做第二次筛选的太监,至关重要。

德妃却不知道会派谁。

她也不敢贸然去贿赂。

所以这些日子,她挠心挠肺,片刻都不安,然后装病,想把顾瑾之请到了宫里,让她给顾家传话。

这个当口,顾家和德妃是不得干预的。

德妃也不好公然要见顾家大夫人,这样目的很明显。

如今的德妃,步步谨慎,不敢有半点嚣张。

太后听闻了德妃生病,又非要点名请顾瑾之,太后心里也是明白几分的。

她也没有阻止德妃,帮她请了顾瑾之。

太后也想常见见顾瑾之。

顾瑾之就挺着大肚子,要进宫去。

朱仲钧对此很不高兴。

“天气热,你又是这么重的身子,要是中了暑,小病成了大事。”朱仲钧道,“你又不图德妃什么,这样替她操劳,不值得。”

“到底是我姐姐。”顾瑾之笑着道,“走几步路,热不着什么。再说,多活动活动,我和孩子都健康……”

朱仲钧知道这是借口。

他也没有勉强顾瑾之,只是叮嘱她:“别答应德妃什么为难之事。你说不定哪天就要临盘,到时候也帮不上忙,还添了她的怨气。”

顾瑾之点头:“我知道……”

朱仲钧陪着她进宫去了。

顾瑾之先去给太后请安,而后就去了德妃那边。

德妃消瘦了些。

夏日清减几分,也没什么大碍。

“……礼部已经下了榜文,听闻待选子弟已经多达五十人之众。礼部会选出二十人,送到诸王馆会选。”德妃一口气道,“你让大伯父留心,礼部应该有大伯父的人。这初选出来的二十人,定要个个严查,却不可要了那鱼目混珠之辈。”

“好,您放心。”顾瑾之答应,“我出了宫,就去告诉大伯母,让她和大伯留心。”

德妃仍提着心。

第453节意外

顾瑾之以为,三公主的婚事,可能会需要费些功夫,却不会棘手。

哪里知道,没过几天,大伯派去礼部打听,才知道有大问题。

袁裕业大哥的长子袁珣今年十六岁,他也要参加。

袁珣是袁裕业的侄儿,父亲没有官职。他家世清白,教育良好,容貌清俊,外在条件很适合。

大伯顾延韬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背微凉。

这是太子的主意吧?

太子这是极力想抬举袁家。

顾瑾之也关注这件事,时常派人去问大伯母,事情怎样了。大伯母便亲自登门,把这件事告诉了顾瑾之,又道:“你大伯正在想法子,你暂时别告诉娘娘,免得她忧心。”

顾瑾之点点头。

她表情有点沉,道:“这纯粹是恶心人。”

大伯母却笑了笑,轻轻拍了拍顾瑾之的手,道:“这事,要成也不容易。你也放心。”

“袁家既然有了这个打算,只怕是谋定而后动,想要阻止,只怕也要费些功夫。”顾瑾之道,“咱们也要万分小心才是。”

“这些事,家里有人操心,你就不用管,安心养胎。”大伯母道。

顾瑾之颔首。

大伯母也没有多坐,起身要告辞。

顾瑾之留她用膳。

她推辞了,说:“下次吧,我还有些其他事。”

顾瑾之就不再勉强。

她亲自送大伯母出门。

晚上朱仲钧回来,顾瑾之也把这件事。和朱仲钧说了。

“这纯粹是恶心顾家。”顾瑾之道,“三公主虽然非顾氏女,却是德妃所出。袁氏和顾氏的恩怨,曾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袁氏尚了三公主,到时候又是一番流言蜚语。”

这是站在顾家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

袁家曾经那么对顾珊之,顾家是不可能再愿意和袁家沾亲带故的。

德妃也不愿意。

顾珊之是德妃最亲近的亲人了。

要是德妃知道这件事,非要气死不可。

当然,这也并不能说,三公主嫁给袁氏就一定不幸福。

“袁家并不是冲着恶心顾家去的。”朱仲钧道,“尚了公主。就是平步青云。这是极大的荣耀。顺便恶心下顾氏,袁家也是乐见其成的。

按说,袁裕业如今这般得势,少不得有人奉承。刻意夸大袁氏子弟。要是皇帝在朝。定会避嫌。让袁家子弟落选。但,这件事是太子主谋,掩耳盗铃的事。太子和袁裕业是做得出来的。

顾家要是真想较劲,少不得要有点牺牲。”

顾瑾之赞同朱仲钧的话。

她的眉头锁了起来。

“可要我也帮忙打点打点?”朱仲钧问顾瑾之,“若是袁氏真的尚了三公主,京里的闲话,少不得要让你们顾氏颜面扫地。”

闲言碎语是很可怕的。

顾家和袁家是撕破了脸的。

三公主虽然不是顾家的孩子,却也拥有顾家一半的血脉。

这件事,必然会波及顾家。

“嗯。”顾瑾之道,“你尽量隐晦些。”

朱仲钧说好。

顾宅这些日子,忙得人仰马翻。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顾煊之娶亲的吉日。

修葺庭院、粉刷墙壁、准备喜宴等事,让宋盼儿忙得脚不沾地,人也眼瞧着瘦了。

顾瑾之隔三差五去坐坐,也顾不上说几句话。

有日正巧碰到了宋盼儿得空,就拉着顾瑾之:“今日的中秋节,还是你们姐弟仨的生辰。咱们一处过。”

“这可说不好。”顾瑾之道,“太后娘娘若是不宣我们进宫,定跟着你们一起过的。但我瞧着那意思,太后娘娘是巴不得有个时机,让我和孩子们都进宫去陪她老人家。”

宋盼儿眼眸微黯。

也许明年的中秋,顾瑾之就要回庐州了。

再想过个团圆节,就难了。

“那另说吧。”宋盼儿叹了口气。

顾瑾之转移话题,问她:“煊哥儿的新房,安置好了不曾?”

“都安置好了。”宋盼儿愉悦道,“可要去瞧瞧?”

自从立秋后,又下了几场雨,京城一改盛夏难耐的酷热,添了几缕凉意。吹在脸上的风,不再是烫的。

顾瑾之也热衷于到处走走。

肚子大了,她虽然经常会腰酸,荷尔蒙也面临失控的状态。但到处走动,能转移她的注意力,人也舒服些。

“好啊。”顾瑾之答应了母亲。

顾煊之的新房,在内院后花园的东边,和正院东西相隔。

宋盼儿觉得,隔得比较远,婆媳关系会更加融洽。

非要住得那么近,孩子们不自在,宋盼儿也不自在。

这点,顾瑾之很赞同。

两人去了煊哥儿的院子。

院子取了个名字,叫双羽阁。

双羽阁三个字,遒劲有力,银钩铁画,顾瑾之的父亲和弟弟都没有如此笔力。

她便问母亲:“这块牌匾,是谁的手笔?”

宋盼儿笑,道:“属你眼尖。这是你爹爹托秦梅卿写的。秦梅卿的字好,给皇上开方子,皇上看了便说,这满朝文武的字,秦梅卿的字能入他的眼,还让秦梅卿给晋王校校笔锋呢。”

顾瑾之倒不知道秦梅卿的笔力,已经如此长进了。

从前她见过秦梅卿的字,并没有这么好。

“秦叔叔是越来越好了。”顾瑾之感叹。

她想到了当年在延陵府遇到的那个中年人。

他有点憨厚,不够自信。他饱读医书。一身好医术,却从来不敢大胆用药,得个了医术平常的名声。

如今,他的医术在京城声名鹊起,一声神医也当得起。有了自己的药堂,更苦练了一手好字,更得皇帝的喜欢。

“他如今在皇上跟前当红,太医院的提点,迟早是他的。”宋盼儿笑道,“他也有良心。逢年过节。少不得来看我们。这么多年。从未落下过。到了你祖父的忌日,他也要去上杯薄酒。”

宋盼儿颇为唏嘘。

顾瑾之笑了笑,道:“当年和他来往,便觉得他是个有良心之人啊……”

母女俩说着。就进了院子。

院子迎面是面两人高的油彩壁影。稳稳矗立。挡住了视线。

绕过壁影,才是五间正房。

两面的厢房,都是红漆大门。落了重重的铜锁。

道路两旁,种了矮矮的冬青树。

而正屋的檐下,养了几只雀儿,小丫鬟正在投食。

在屋子里打扫的丫鬟婆子们,纷纷过来行礼。

“都忙去吧,我这里不用服侍。”宋盼儿满面堆笑,心情极好。

她和顾瑾之屋前屋后看了遍。

“怎样,和我那边相比如何?”宋盼儿问顾瑾之。

“各有千秋。”顾瑾之笑道,“这院子别致得紧,又紧挨着南花园,很是有趣,煊哥儿媳妇一定会喜欢的。”

南花园种了各种花树和果树。像桃树和梅树就各占了一大半。

剩下的,还有几株丹桂树、几株槐树、几株梨树。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不是硕果满枝,就是花蕊飘香。

宋盼儿就笑,对自己的安排很是得意。

煊哥儿的亲事,是宋盼儿心头第一件大事。

她现在整日盼着儿媳妇早点进门,好抱孙儿。

回去的时候,顾瑾之也把三公主择婿的事,说给了宋盼儿听。

宋盼儿一听,就怒从心中起,道:“这袁家,真是痴心妄想,居然打起了尚公主的念头。他们家是什么门第?若不是出了个袁裕业,就是个低贱的商户。如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而这么不知足。”

顾瑾之安慰母亲:“肯定成不了。大伯那边正在使劲呢,娘娘要是知道了,也是不依的。”

宋盼儿依旧生气。

她冷哼了声。

她也觉得袁家是故意在给顾家难堪。

袁家的主要目的,是尚公主,从而改变门庭。和顾家作对,并未他们的最终目的。

过了三日,礼部已经将初步筛选出来的二十人,送到了诸王馆会选。

这二十人的名单和背景,也送到了宫里。

袁珣赫然在列。

太子叫人先拿给了太后和皇后瞧。

德妃就去求太后。

她知道太后对人伦亲情比较通情达理。

看到了袁珣,德妃心里顿了顿,然后再仔细看下去,看到了袁珣的父亲叫袁宁业,德妃心里一顿。

她把袁珣的名字指了出来,问太后身边的成姑姑:“姑姑,这位袁珣,是哪户人家的?怎么入选的?”

成姑姑咳了咳,有点不自然,上前道:“德妃娘娘,这位袁珣,乃是吏部尚书袁裕业的侄儿……”

太后愣了愣。

德妃也惊愕,愣在当场。

“袁家子弟啊?”太后冷冷反问了句。

太后很不喜欢袁裕业。

德妃惊醒,连忙后退两步,噗通给太后跪下,声泪俱下:“太后娘娘,您给永淳做主啊!陛下不在宫里,永淳的终身大事,就托付在您手里。您要救救永淳。”

三公主的封号叫永淳公主。

陛下特别喜欢她,她生下来就赐了封号。

太后眉头蹙了蹙。

她觉得德妃有点鲁莽。

有话慢慢说就是了,动不动就哭,有点招太后烦。

“你起来。”太后不紧不慢道,“这是二十个备选的,怎么说起救救永淳的话?”

“太后娘娘,谁不知道如今最得太子爷宠的,就是袁尚书?别说二十个待选的,就是两百个,定是袁家子弟无疑了。”德妃不起身,哭得更加厉害,“太后,当年我的胞姐,差点死在袁家手里。袁家先诬陷她不育,而后不知哪里来的野种,自己弄掉了,又诬陷我胞姐杀人。这龙潭虎穴,永淳断乎是趟不过的。太后娘娘,你疼疼永淳吧!”

第454节不顾

凡事都未定,德妃就在太后跟前恸哭不止。

太后有点头疼。

她觉得德妃小题大作。

她几欲发火。

转念间,太后又想到了当年德妃的胞姐顾氏,在袁家的遭遇。太后想起那些事,至今仍觉心寒,为顾氏不值。

所以,德妃如此抵触袁氏,觉得袁氏子弟皆非良人,也是情有可原。太后能理解她。

但是,这件事轮不到德妃做主,甚至太后也只能帮忙参详,不能指手画脚。

公主择婿,非普通人家选女婿,内宅也能说三道四。公主择婿,这是朝政大事,后宫是不得干预的。

心疼归心疼,规矩是规矩。

太后硬下心肠,板起脸孔。

德妃并不是一味的哭,她还时不时留意太后的动静。

哭,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见太后不语,半点动静也没有,德妃大胆抬头,打量了太后一眼。她泪眼迷蒙中,也能瞧见太后神色冷峻。

德妃心口微紧,哭声就低沉了下去,慢慢变成了细细的呜咽。

好半晌,太后才慢慢叹了口气,对德妃道:“你心疼永淳,哀家是知晓的。且不说事情没有定论,哪怕是定了,也是从大局着想。你在这里哭,传了出去,就是不知轻重了。”

这是叫德妃谨记规矩。

德妃的手,就紧紧攥了起来。

她的心思。快速转动着。

她忙给太后磕头赔罪:“是臣妾轻佻。只是,臣妾心里着实放不下。太后娘娘,永淳的婚事,臣妾全凭您做主……”

“糊涂话!”太后声音微提,打断了德妃,“公主择婿,乃是朝廷的大事,哀家做什么主?”

德妃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太后不是不想管,而是不便管。

自己这么哭,要是闹起来。传了出去。太后连暗中插手都变得不方便。德妃明白了这个道理,立马停住了哭,又给太后磕了头:“是臣妾出言鲁莽,求太后责罚。”

太后看到了。也松了口气。

德妃这么一点就通。让太后挺意外的。这些年。德妃倒是长进了不少。

“起身吧。”太后对德妃道。

德妃道是,站起身来。

太后让成姑姑扶着德妃坐下。

德妃就顺势坐了。

这时,太后才压低了声音。对德妃道:“这宫里的孩子们,属聪明机灵,谁也越不过永淳去。别说皇上,就是哀家,也满心眼里疼她的。择婿之事,也不是一日就能成的。哀家放在心上,你先宽心……”

德妃又恭敬道是。

太后这是答应管了。

可是德妃的心,并未放下。

她觉得事情有点蹊跷。

她可是千叮嘱万叮嘱,让顾家在礼部初选的时候就要留心。大伯如今也算权倾朝野了,难道连个新得势的袁裕业也斗不过?

怎么就让袁珣混过了初选?

德妃想见见顾瑾之。

如今能替她传话的,就是顾瑾之了。

回到景和宫,德妃就开始装病,要请顾瑾之,明天进宫来看她。

这次,太后没有同意。

顾瑾之也时刻关注着三公主的事。

原本她也不想多操心的。

可袁家参与其中,让顾瑾之重视起来。

然后,她就从朱仲钧那里,听说袁家的孩子过了初选。

顾瑾之的反应,跟太后和德妃差不过,很惊讶,又觉得意外蹊跷。

大伯怎么连这点事也没有办好?

太子虽然监国,可在朝中根基浅。大伯在朝盘踞多年,这点小事都挨不过,让人觉得反常。

“……我大伯是不是故意的?”顾瑾之陡然问朱仲钧。

朱仲钧神秘一笑,没接话。

顾瑾之心里就肯定了三成。

“我大伯根本没有出手?”顾瑾之追问。

朱仲钧终于开口道:“人各有打算。你大伯出手了,但是他和德妃,并不是一条心,他并未尽力。”

顾瑾之就知道自己猜测的方向没有错。

“……你大伯他,巴不得袁家能尚了三公主呢。”朱仲钧意味深长道。

顾瑾之微微沉吟,也明白过来。

她在心里,默默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