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兄弟又能如何呢?皇帝是不相信他们俩的。庐阳王是痴傻的,要是南昌王想犯事,鼓动庐阳王,庐阳王根本没有判断力,傻傻的,肯定会借兵。

皇帝其实内心最忌惮的,还是南昌王。

庐阳王……到底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皇帝对太后的感情很深,他从心里,对庐阳王也偏爱几分。

能用顾瑾之和庐阳王的亲事,光明正大把庐阳王和南昌王“囚禁”在京师,然后派人去解决南昌王府和庐阳王府的护卫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皇帝心里也是高兴的。

他唇角有笑。

总算有桩事情定了下来。

接下来,他就只需要抬举顾延韬,网就撒好了,等着时机成熟。收网。

只是,怎么抬举顾延韬,既不打草惊蛇引起谭家和元平侯的怀疑。又能功效卓著呢?

皇帝也苦恼。

可惜啊,只有一个顾瑾之,不够他使两处的。

顾瑾之能给庐阳王做妃子,太后是很高兴的。

她知道,这桩婚事虽然皇帝金口许诺的。却是交给礼部去办。

程序繁琐,只怕也折腾一年半载。

庐阳王也能在京里再住上一年半载,太后高兴得眼角有泪。

仲钧娶了顾瑾之,又能多陪太后几日,太后为这个小儿子提着的心,也缓缓放了下去。

她把成姑姑叫来。让她去坤宁宫的库房翻,翻出二十八盒礼品,明日顾瑾之回家时打发她。

“哀家又要娶儿媳妇了!”太后笑着道。“去把哀家的首饰盒子拿来,就是当年哀家进宫时带的……”

太后当年进宫时,她娘亲给了一对和田羊脂玉镯。

一只,太后给了皇帝的先皇后;令一只,她一直留着。准备给仲钧的王妃。

她以为,还要等三五年。哪里知道。如今就能给出去了。

太后是非常开心的。

成姑姑也高兴,忙去找了出去,又去请了顾瑾之来。

太后就很慎重,亲自替她带上:“当年哀家进宫,只拿了这一对玉镯。虽然不是最极品的好东西,却是哀家的心意。一只给了先皇后,这一只是你的,好好戴着。你给哀家做儿媳妇,哀家心里最是喜欢……”

顾瑾之就道了谢。

她半点也没有嫌弃仲钧的神态,让太后更加感动。

仲钧其实没什么不好,他只是……到了十三岁,还像个六七岁的孩子而已。举止幼稚,却也不失善良,知好歹,不是那蠢的、愚的!

这世上总算有人懂仲钧的。

太后拉着顾瑾之说了半日的闲话,想着她明日又要家去,就让她先去睡了,然后继续让成姑姑和宫人们收拾礼物。

“明日,哀家特准你出宫,送瑾之回去。”太后对成姑姑道,“到她家里瞧一瞧。我依稀记得,顾国公说,他们家还在三元坡胡同。那地方的宅子,都紧巴得很。倘或住的不好,回来告诉哀家。哀家的儿媳妇,可不能委屈了。”

成姑姑道是。

二月初三,春雪未化,反而又添了雪色。

鳞次栉比的街道,全部白皑皑的,整个京师都纯洁一片,眼界也宽阔了些。

坤宁宫的总管太监,一大清早就派了小太监出宫,通知顾家,今日他们家七小姐要回来了,让清道迎接。

顾家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顾瑾之进宫去做什么,他们不知道;如今又是怎么回事,他们更不知道。

大伯顾延韬吩咐下人,扫尽道路。

晌午雪停,巳正刚过,就有佣人来禀告顾延韬,说七小姐回来了,太后坤宁宫的总管太监常公公和成姑姑亲自送回来,后面抬了二十多抬东西,皆是绫罗绸缎、珠宝玩物,满满当当的,把三元坡胡同堵住了。

顾延韬常在宫里行走,自然知道常公公是什么分量。

他一下子跳起来,衣裳都顾不上换,也没有穿木屐,踩着雪地,健步如飞去了大门口。

第083节嫉妒

顾瑾之已经下了轿,成姑姑亲自扶她。

常公公站在她们面前。

顾延韬急匆匆跑来,忙不迭给常公公作揖。

常公公也笑着还礼。

没过片刻,大夫人、二老爷、二夫人和顾延臻夫妻,大堂哥堂嫂,全部迎了出来,大家脸上带着惊愕。

顾老爷子没来。

顾延韬让家人都给常公公和成姑姑行礼。

常公公连忙阻止:“奴婢和成姑姑是送王妃回府的,若是收了礼,回去太后娘娘不会饶了奴婢两人。快免了。”

大家都半蹲了身子,或者作揖,总不好半路停下来,还是纷纷行了礼。

常公公和成姑姑只得又笼统还礼。

宋盼儿透过人群,仔细打量着女儿。才二十天不见,女儿好似长高了些,不知是错觉还是真的,也瘦了不少。

在宫里服侍太后,定是处处小心。

宋盼儿心疼不已,眼眸里噙泪。

顾延臻看着顾瑾之回来,心境触动,眼眸有些涩。他一个大老爷们,要是落泪,岂不叫人笑话死?他忙把眼睛撇开。

只是,王妃……

什么王妃?

宋盼儿眉头微蹙。

她不在京中六年多,很多事她不知道。皇帝的兄弟们,自从皇帝登基,陆续派去了封地;而皇帝的儿子们又太小。皇帝的叔伯,有几个没有封地的闲散王爷……

什么王妃,到底是哪里来的王妃?

二老爷和二夫人也相视一眼,彼此眼底皆有惊诧:顾瑾之去了趟宫里,这么风光回来……

大老爷顾延韬迎着,把众人往里头请。

他本想请常公公和成姑姑去正厅的。

怎奈成姑姑是受命而来,她要帮太后看看顾瑾之住的地方。

太后赏赐的东西,并不是给顾家的。而是给顾瑾之的。

一群人又簇拥着,往三房去。

顾延韬心里大急:三房那院子,虽然精致,却小巧得很。那原是老三顾延臻成亲时用的,小两口住的,的确不错。可是一家人,就显得太紧巴。

到了静园,大家都相拥而来,又是成姑姑等三十几个坤宁宫的宫人,又是顾家的人。又是院子里服侍的丫鬟婆子,居然满满的近百人。

静园一时间水泄不通。

成姑姑眉头重重锁起来。

太后娘娘果然有先见之明,让她来瞧瞧。

这么小的地方。住着也太委屈了!

成国公顾家,整个园子就很小巧。

当年赐给成国公,是个极大的恩典。

如今呢,成国公一家人变成了四代同堂,能不拥挤吗?

偏偏外头贵族们的规矩。父母尚在时,轻易不愿意分家。

“王妃,奴婢就先回去了。”成姑姑放下东西,见满屋子人都转不开手脚,茶也没喝,笑着要告辞。

顾延韬忙给大夫人使眼色。让她挽留成姑姑多坐一会子。

大夫人却看顾瑾之的脸色。

顾瑾之笑着对成姑姑道:“辛苦姑姑了。太后那边,片刻离不得您,我就不虚留姑姑。”

然后又跟常公公行礼。

顾延韬让顾辰之去长房封些银子来。

等坤宁宫这群宫人离开的时候。顾延韬每个人都打点到了。

那些宫人就都在心里赞顾阁老大方。

送走了坤宁宫的人,顾家众人还在静园,纷纷问顾瑾之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位姑姑是太后身边管事的?她叫你王妃,瑾姐儿是得了什么富贵?”

顾瑾之笑了笑,不知该捡哪一句回答。

外头的小厮又连忙来通报。圣旨到了,乃是礼部尚书亲自下旨。请七小姐接旨。

顾瑾之刚刚坐下,又跟着大伯和父母,往前头正厅去接旨。

圣旨赐婚,把顾瑾之赐给太后的幼子庐阳王为正妃。

庐阳王……

二夫人眼睛都红了:庐阳王最受太后的宠爱,比皇帝还要疼爱几分。他的封地在庐州府,乃是当今众王里,封地最富饶的。

他又是众位王爷里,唯一和皇帝是同胞的王爷。

而且庐阳王俊美,天下皆知。

三房的姑娘,怎么这样好运?

宋盼儿却眼睛微转,她想到了坊间传言,说庐阳王是个半傻子,心就揪了一下。

旁人想到的只是富贵名声,宋盼儿想到的,却是女儿的幸福。

除了宋盼儿,大家都是或高兴,或羡慕,或嫉妒。

顾瑾之平静上前接了圣旨。

大家的目光恨不能在她身上钉出个洞,七嘴八舌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顾瑾之都是一概笑笑,一副不愿多谈的模样,让大家既生气又挠心挠肺的。

圣旨后,大夫人道:“太后赏了瑾姐儿那么些东西,都放在静园。那边也够乱的,咱们就散了吧。明日再去给瑾姐儿道贺。”

众人都道是。

大家散去之后,大夫人吩咐小厮们,把方才接旨摆的香案撤下去。

结果,又有门上的小厮来通禀,说又有圣旨,请七姑娘接旨。

大夫人嘴巴只差合不上了。

她脑袋都晕了。

这一整日,她的心上上下下的。

这次亲自传旨的,乃是户部尚书。

顾瑾之被赐给庐阳王,所有婚事都由礼部办理,顾家不得插手。

户部,乃是才天下财粮,他们又干嘛来了?难道赏钱?

封了王妃,还有赏钱?

大夫人一边琢磨着,一边又让下人去请了顾延韬和三房的人来接旨。

下了两日的雪,庭院泥泞不堪,唯有腊梅越发浓醇,旖旎香气萦绕。

二夫人跟着三房那边跑了两趟,裙裾微湿。虽然穿了木屐,雪还是伏在上头,湿了绣花鞋。

二老爷的裤脚和长袍衣摆。也都被雪染湿。

夫妻俩各自更衣。

二老爷在内室床上歪了歪。他昨夜没怎么睡好。

二夫人则在东次间的炕着也歪着,捧着手炉暖和。

还没有清净一刻,就听到了外头的脚步声。帘栊挑起,她的三个娇美似花的女儿相继进来。

“娘,怎么回事?”五姑娘坐到了二夫人身边,问母亲,“我方才听到静园那边动静不小,丫鬟说什么太后娘娘赏赐了七姑娘好些东西?”

二夫人点点头。

“不止东西,还封了王妃呢。”二夫人嫉妒道,“庐阳王妃!这天下。除了进宫做皇后和一品贵妃,怕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尊贵的!宫里的二品妃子都不及呢。庐阳王的封地,那是这天下最富饶的封地。又是太后娘娘亲生的……。你们是没有见到,赏了多少东西!”

五姑娘眼睛都红了。

她手指狠狠攥了起来。

为什么一样的出身,七姑娘却有这样的好运气?

都是因为祖父,把她送到宫里去了!

四姑娘也露出羡慕的表情。她长得中人之姿,自幼就有自知之明。她不可能成为人上人的。所以,她不觉得失落。

不像五姑娘,自幼就是比人强。

姑娘总是自认为应该是她样样抽头。有人比过了她,她就妒火中烧。

“……我听人说,庐阳王长得很俊美!”六姑娘一脸向往,“那模样。简直是潘安再世。这普天之下,再也没有比他更好看的男子了。”

四姑娘也点点头,她也听说过。

五姑娘更是气不过:“运气好罢了!要不是祖父让她进宫去。她能有这般成就?当年要是咱们跟了祖父南下,如今也是咱们的富贵。哪里轮得到那个小蹄子?乡下来的丑丫头,都是托了祖父的福!”

然后,她对二夫人道,“当年。您和爹爹为什么不跟着去延陵?”

居然怪罪起父母来。

二夫人气得一阵变脸。

“生了你一场,养了你一场。如今还要吃你的排揎!”二夫人怒喝,“你且出去,只当我没你这个闺女。将来你发达了,娘也不沾你的光!”

五姑娘突然灵光一闪。

唉?

七姑娘进宫不是做贵人去了,而是封了王妃呢?

那么,进宫的那个份额,还在不在啊?

“娘,娘!”五姑娘好似没看到自己被母亲气得半死,一脸兴奋上前又挽住了二夫人的胳膊,“娘,七妹不是做了贵人呢。当初大伯说,我可以进宫的。如今七妹没去,那个份额,还在吧?”

二夫人也是一心盼着女儿进宫。

她的心情,甚至比五姑娘的心更加急切。

她没有儿子,总是别人瞧不起,她急需一个女儿替她张脸,让她能在人前抬得起头来。

而她的三个女儿中,独数五姑娘最美艳,将来她能嫁王侯的机会大,所以二夫人从小就宠爱她,什么都她最好的,就是希望将来女儿有个最好的前途。

为了培养这个女儿,二夫人甚至不顾四姑娘和六姑娘。

以至于四姑娘和六姑娘,既跟母亲不亲,又跟五姑娘不亲。

“让你爹爹去问!”二夫人也兴奋,“进宫的名额,定是还在!这回,可不能再折腾没了!”

她自己进了内室,去喊二老爷起来。

二老爷刚刚睡熟,一下子被二夫人推醒,气愤坐起来:“又是闹什么!”

二夫人就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二老爷一听,睡意全无。

怎么他们都没有想到呢?他们一家人因为失去了送女儿进宫的机会,对大房和三房恨之入骨,也消沉。

如今,五姑娘的话,似在这谭死寂的湖水里,投入了巨石,涟漪阵阵。

二老爷忙起来穿衣,想去大伯那边问问。

结果,在前头探听消息的小厮跑了进来,对二老爷和二夫人道:“……户部奉旨,赏了咱们家七姑娘黄金五百斤!”

二老爷和二夫人豁然就定住了,嘴巴张得老大,震惊不已!

感谢enya2013、戰霸王等亲们的打赏。

第084节商议搬家

五百斤……五百斤金子!

二老爷反复问了那小厮三遍:“是五百斤,五百斤的黄金?不是五百两?”

“是五百斤。”小厮道,“三老爷也是这般问的。户部的大人说,皇上是赏赐七小姐黄金五百斤!”

二老爷就倒吸了数口凉气。

当初顾家老爷子封爵的时候,也只上了黄金一百斤。

本朝开朝的有两位侯爷,跟着高祖出生入死,封爵的时候,才赏赐了黄金五百斤。

顾瑾之只是被老爷子送进宫去,她也不知道干了什么,先是封了庐阳王妃,如今又是黄金五百斤。

二夫人听了,心里酸酸的。

五百斤黄金啊,够两辈子吃喝无忧的。

二房要是有这些钱,早搬出去,谁跟着大房挤在这个小小的地方?

当年二老爷管着顾氏百草厅,拼命敛财,不就是二夫人鼓动他,存下银子,和大房分家,然后搬出去吗?

家里的田产、店铺都在大伯手里,每年算账,全部都是算好了,再给二房过目,中间的黑道儿,都被大房贪去了。

二老爷不爱读书,还不如有了举人功名的三老爷顾延臻呢。

“这些钱,应该是放在公帐上吧?”二夫人突然道,“不如趁机和大伯说,把隔壁几间房子都买下来,咱们也住的宽敞些。”

三元坡胡同,除了成国公顾家,还有卫国公李家,其余都是林散的。有些是其他大族添置空闲,有些是本地官员外迁之后留下来的。

顾家左右的两三家,都无人居住,租了出去。

要是买过来,把院墙打通。就是顾家的。

他们也会这样窄小,彼此看不顺眼了。

“……按说,应该是入公帐的。”二老爷道,“可皇上圣旨只说赏七姑娘。要是七姑娘是大房的,那定是入账的。可七姑娘是三房的,老三媳妇……。只怕难。”

二夫人就冷哼了一声。

上次她被宋盼儿泼了一脸的热茶,脸上虽然没有起泡,却让她丢尽了颜面。

大嫂却说,宋盼儿是客居,没有处罚她的道理。只让宋盼儿给二夫人陪个不是,说自己不小心。

宋盼儿就笑盈盈的,跟她陪了不是。

那模样。简直得意神采飞扬,又把二夫人气得够呛。

要是宋盼儿不情不愿赔礼,二夫人心里还好些,偏偏她一张狂的笑脸,二夫人受了她的礼。心里憋屈得要死。

她算是和宋盼儿的梁子结大了。

只是,大房那边坐镇,二夫人再也不敢闹了。

她没有资本和底气啊!

“……皇上赏了那多钱,明日就要传遍了京城。”二夫人醋溜溜说,“又封了庐阳王妃!我说怎么好心上京,给晴哥儿送礼?原来是惦记着前程。

瑾姐儿要是不来。这些,还不都是我们珀姐儿的?瑾姐儿能进宫哄太后开心,我们珀姐儿不成吗?”

越想。越觉得心里一口气透不出来。

二夫人气得心口疼。

五姑娘听说皇帝赏了大批的金银给顾瑾之,又想起顾瑾之是被祖父送到宫里的。

明明该她去的,都被顾瑾之占了,气得又骂了一回。

宋盼儿住在静园,听得一清二楚。心情却好极了!

顾延臻去带着小厮们,用大马车。去户部拉银子。

顾瑾之则坐在宋盼儿的对面,替她把脉。

“娘,快三个月了。”顾瑾之号脉完之后,忍不住笑,“我又要添个兄弟姊妹了!”

提起这个,顾盼儿有点尴尬。

“娘,再添个妹妹吧?”顾瑾之笑着道,“姑娘家知冷知热的。我出了门,有人在娘身边呢。”

其实宋盼儿想要个儿子。

顾家男丁单薄,大房只有一个;二房的继室生了三个女儿,只有原配留下了的晴哥儿;三房虽然还有琇哥儿,可他是庶出,到底跟煊哥儿不是一个娘肚子里的。

多个兄弟,将来相互帮衬。

可听到女儿说出门,宋盼儿眼眸微黯。

她给屋子里的人使眼色,让她们都出去。

关了门窗,母女俩说悄悄话。

“进宫是给太后娘娘瞧病?”宋盼儿问。

其实她心里已经肯定了。要不是治好了太后,能封了王妃,又赏了五百斤金子吗?

五百斤金子,价值远远不止这些金子,而是个名声。

宫里赏东西,素来有旧例可查。

除了开朝元勋封侯的时候赏了两位,其他近百年,再也没有过的。

而皇帝,居然破天荒让顾瑾之成了第一人。

不出今日,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家,大概都要猜测顾瑾之的身份和作为吧?

“是。”顾瑾之坐到母亲身边,把头靠在她肩膀上,“太后娘娘咳嗽了整整十八个月呢。我治好了她老人家。”

宋盼儿狂喜。

她根本不怀疑顾瑾之的本事。

顾瑾之的本事,延陵府的百姓用了十几座生祠就证明了。

宋盼儿用力把女儿搂住:“真厉害!你这回,可算是没有把功劳推给旁人,替娘争了一口气!”

顾瑾之总是把功劳让给别人,宋盼儿虽然惊叹她小小年纪的平淡心智,却也替她不值。

如今,这丫头终于为了自己争一回了!

顾瑾之就笑了笑。

她道:“祖父医术高深,太后又信任他。他再治几个月,也是能治好的。可他让我们上京,大约就是看爹爹念书总是不长进,想替我们谋个出头的机会。我怎能让他失望?”

宋盼儿微愣,她倒没这么想。

原来老爷子闷声不响的,看着冷漠薄情,实则处处为了他们打算呢。

老爷子也是很信任顾瑾之的医术吧?

“难为你祖父一片苦心。”宋盼儿感激道,“你祖父整日在书房,白日不准打搅。到了酉时,派个小厮去问问歇了没有。倘若歇了。娘带你去磕头。”

顾瑾之道好。

“你二伯一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既怪老爷子让你进宫,又怪大伯的。”宋盼儿提起二房,不由好笑,“还说什么,他们家姐儿进宫去,也是一样的,是你占了她们的好处。

你若是不来,进宫的就是他们家五姑娘。哼,让她们去试试喽!真当皇上和太后面前。说几句好话就能得了泼天的恩赏吗?”

顾瑾之又笑了。

“娘,您没少生气吧?”她道,“住得近。那边几位太太小姐,又是些长年累月关在内宅的,不通世俗,您跟着受些愚气。说也没用,争辩更是没用的。不如离得远远的,咱们搬了出去吧?”

宋盼儿的心,一下子就热了。

人说女儿是娘贴身的小棉袄,果然不差的。

二房的人,可不就是顾瑾之说的那样?

跟她们说道理,白费唾沫。生气又不值得;不生气吧,她们说的话,又叫人上火。

宋盼儿几次跟顾延臻嘀咕。顾延臻还说宋盼儿容不得人,在延陵府嚣张惯了,应该压压性子才好,又把宋盼儿气了一顿。

顾延臻更是不愿意说搬出去的话,怕大哥大嫂觉得他们轻狂。

如今。顾瑾之一回来,就把话说到了宋盼儿心坎里去。比顾延臻强百般!

“正是呢。”宋盼儿喜欢道,“这宅子原本就紧巴,咱们又只是上京送礼的,什么也没带,样样用他们的,岂不叫人背地里说道?我另外去买,又惹闲话。

我怀着身子,无奈也要住上一年半载,等孩子落地。难道彼此就委屈着一年半载的?你瞧瞧,这还没一个月呢,闹得不可开交。”

顾瑾之点头,同意母亲的话。

宋盼儿也越发觉得自己的主意靠谱。

搬出去住有什么关系?

他们原本就只是上京探亲的,另外置办处宅子,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就算是分家,也不丢人。

满家子挤在这么小的地方,才叫人看不过眼呢。

“您不用和爹爹商量,他定是没主意的。”顾瑾之又笑着给母亲出主意,“直接问祖父。祖父住在这里,比你们还要难受。分家不分家,与咱们家不相干的,咱们不是早就去了延陵府吗?”

宋盼儿点头笑,连连说正是正是。

这桩大事,算是从她心头落了。

她这个女儿,事事都能体会到她的心。

宋盼儿就拉着她的手,想起她如今是庐阳王准妃,心里就有些难过。

她一直没提,一来是户部赏了银子,顾瑾之高兴,宋盼儿也高兴;二来是,也不知如何启齿。

婚姻是皇帝赐的,抗旨是大罪,宋盼儿又能如何?

再不满意,也不是她能决定的。

“……瑾姐儿,你见着庐阳王了吗?”宋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