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该如此。”邱言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回去。

东都的酒馆,有正店、脚店之分,正店为佳,如白玉楼阁就是其中之一,为东都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

本来听齐白介绍,邱言还以为略有夸大,可等他真正抵达之后,才知所言不虚。

这白玉楼高有三层,分五栋,楼间有飞桥、珠帘,规模之大,足令剑南道所有酒楼相形见拙。

这种飞桥,不是邱言设计的那种虹桥,而是为了美观,生生在楼身上雕刻、开辟出来,桥边配有彩灯,因还未入夜,不见华彩。

“好家伙!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胡起、戴国见到面前的庞然大物,已然呆了。

邱言也是略有惊讶,论规模,这白玉楼与前世的一些建筑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边上,齐白见邱言面不改色,只在最初露出些许惊容,不禁佩服起对方的养气功夫,要知道,单论繁华,连兴京都比不上东都,很多关中子弟来到这里,见了此楼,一样要惊叹许久。

收回思绪,齐白上前引领,口中道:“邱公子,请!”

邱言也不客气,带着还在惊讶的胡起、戴国,步入楼中。

这一进来,感官又有不同,布置极尽奢华,却不流于表面,混合着文气和古朴,别有韵味。

沿途豪奴不绝、美女如云,一声一声,或恭敬异常,或千娇百媚,人走在其中,不自觉的就会生出尊贵之感。

楼内极大,邱言随齐白一路而行,上梯转角,走了不短的时间,才到了间雅房门外。

门上写着一个“秋”字,虽不见神韵,但卖相极佳,写字的人显是沉浸此道。

“公子稍候,”齐白说了声,然后敲门,香木房门应声而开,走出一人,国字脸,面有胡须,中正平和。

一见此人,邱言的面色就有了变化。

“姬先生?”

此人,正是那姬正。

ps:感谢书友“窝是小号”和“水木天下”的打赏!

感谢“窝是小号”、“火山1889”投出的月票!

感谢“墨笑狂”的评价票!


第二百七十五章昔日画中魂,今朝面前人

几个月前,邱言从青昌返回远宁,被张府邀请,在府上见了这姬正,那张家老爷说此人是杏坛门人,不见半点怀疑,想来是见过了什么信物。

姬正说是受人所托,给了邱言一封写有神韵请柬,就从容离去,不见踪影,没想到在这白玉楼里再次遇上。

“如此想来,那委托人应该就在东都了。”

不过……

“齐白不是说,是他家小姐宴请么?怎么反倒见到了姬正?”

带着疑问,邱言看了过去,那姬微微一笑,拱手道:“公子可算来了,不知这一路上,可有收获?”

邱言回礼道:“收获不浅,先生劝我游走民间,确实是金玉良言。”

姬正点点头:“那就好,还请入内一叙。”

“也好!”邱言想了想,点头应下,迈步入内。

他虽心有疑惑,却知道,在这白玉楼中,不会出现什么掀桌厮杀、埋伏刀斧手的事情,不然就是酒楼自砸招嫖,能在东都有这么大的产业,背后势力肯定不小,不会容忍有人在店里闹事。

另一边,齐白引着胡起、戴国,去了其他房间。

三人一走,屋里只剩下邱言、姬正和几名丫鬟、仆从。

这些丫鬟仆从,都是白玉楼专门训练的,见微知著、察言观色的本事非比寻常,此刻都默然不语。

房间里宽敞明亮,嵌着漏窗,红木雕花,透过窗子一看,能将小半个外城收入眼底,但见楼台相连,连绵不绝,街巷内人流涌动。繁花至极。

邱言正看着,一道柔和之声从旁传来——

“东都繁华,非同一般。”

“嗯?”邱言闻声一愣,转头看去。

屋里的仆从丫鬟都已被挥退,姬正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名身穿儒服的女子!

此女虽是儒生打扮,但腰肢纤细,胸脯高耸,张吹弹可破的面庞未施粉黛。但肌肤雪白,眼眸黑白分明,眉儿弯弯,琼鼻樱唇,让人一看就知是女扮男装,没有半点遮掩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此女衣着,与姬正一般无二,只是个头略矮。但比起寻常女子,还是要高挑许多。

她在邱言惊愕目光的注视下,迈步走来,步子平稳。到了窗前,缓缓道:“当年朱大将军战败,曾想将东都付之一炬,他的相国冯道出面劝诫。方能保全,后来草原铁骑叩关,兵临城下。先有隐士郭郢孤身出城劝阻,被胡汗威逼出仕,从容就义,后有周溪公独骑闯关,引太祖兵至,最终解围。”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邱言,淡淡一笑:“世人只道东都好运,繁华常驻,却不知在这兵不血刃的背后,又有几多曲折。”

朱大将军,是前朝崩溃时,割据河洛的军阀,也是世家出身,为与大瑞太祖对决,不惜引胡兵入关,后来兵败后,回城自刎,冯道则是他当年的谋主。

这些事情,邱言本在史书上读到过,但现在看着窗外景象,听身旁佳人娓娓道来,难免生出感慨。

“姑娘高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了这里,才知百年史官弹指、繁华将帅转念。”话落,他直视对方,“只是,不知姑娘邀请邱某来此,到底有何打算?何故易容装扮?”

邱言自然看得出来,那姬正,是此女易容所扮。

“百年史官弹指,繁华将帅转念?此话别有一番滋味……”

女子见邱言直入正题,就不再兜圈,拱手道:“小女子在此设宴,一为给公子接风洗尘,二是为了答谢公子当年的相救之恩,先前多有隐瞒,是有苦衷,还请见谅。”

“相救之恩?”

邱言闻言皱眉,在他记忆中,对面前女子并无印象,对方为何说自己曾救过她?

不过,看着面前人的打扮,邱言不禁想起在宣口镇碰上的那名“翩翩佳公子”,不禁生疑:“这离东都越近,越是能碰上女扮男装的女子,莫非是种风潮?”

当时在宣口镇,邱言在见到那名“公子”的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女儿身,只是与自己无关,当然没必要询问。

这时候,对面女子,微微一笑:“公子是不记得了,这也难怪,因为当时你我并未照面。”

“没有照面?”邱言越听越糊涂,他三魂半步融合,如今更立了道心,距离凝聚神魂只有一步之遥,翻看心底的记忆,就像翻书一样,事无巨细,都能清晰浮现,可对比面前女子的面容,却没有一条记忆能够对应。

女子没有继续打哑谜,见邱言想不起,眼底闪过一道异色,直接道:“公子可还记得上灵道唐仪?”

“唐仪?”听到这个名字,邱言神色一变,目光凌厉起来,顿时,整个房间里的气氛陡然变化,好似风雨欲来。

他与上灵道间的恩怨,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化解的,就算邱言想要化解,也没得选,在与唐莱一战后,更是步步小心,不留因果,没想到在这里,却被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给叫破了。

女子见状,生怕弄巧成拙,赶紧就道:“公子切莫误会,我与唐仪并无交情,恰恰相反,我和他乃是仇人,他曾以法器拿过我魂,差点令小女子魂魄断裂,亏了公子入画,破灭幻境,才让我得以脱魂归身。”

“哦?你是说,曾被封灵图摄过魂?”邱言微微一愣,凌厉的气势稍减,心里终于有了点眉目。

女子点了点头,然后吸了口气,浑身一颤,生魂从天灵上一跃而出!

见到这一幕,邱言瞳孔一缩,他没有料到,面前的这个女子,竟是名修士!

就见那道生魂表面经义流转,居然不惧阳光,凌空一转,散发出阵阵波动,里面有着记忆片段。那是片烟雾缭绕的空间,漂浮着两道意识、魂影,被镇压其中,连念头都难以转动。

时间流逝,突然!

整个空间突然震荡,烟雾飘荡,又有八道魂儿落了进来,但没过多久,空间中出现了一道裂缝,一名儒生一脚踏了进来。赫然就是邱言!

邱言进来之后,先是扫视一眼,沉吟了一下,接着抬手一指,指尖冒出丝丝缕缕青烟,扩散开来,将十道女魂笼罩,将那魂儿从四周烟雾中剥离出来。

最早的两道魂儿立刻就恢复了些许意识,意念流转。将周遭的情形、因果收入魂中,最后,十道魂儿都化为光影,破空而去。

记忆至此戛然而止。

随后。半空生魂重新归窍,女子急喘了两声,面露疲惫之色。

另一边,邱言微微沉思。明白了前因后果,问道:“你是那恢复意识的两魂之一?这倒也说得通,只是。报恩为人道正理,何必要假姬家之名?”

两年多前,唐仪以一张百美图摄魂锁女,那图最后落在了邱言手上,他仗着心有经义,要根绝后患,就趁夜入图,刚才那段记忆,正是其中片段,足以证明女子身份。

“小女子正是两魂之一,被唐仪拿魂之后,镇压里面,难以动念,若非公子,后果堪虞。不过,我不是冒名顶替,而是确确实实的姬家之人,真名姬筝,为至圣先师后人,给公子的那张请柬,却是我自作主张写的。”

“请柬是你写的?不愧是圣贤后人,字成神韵。不过,既是你自作主张,那杏坛论道一事,看来要有波折”邱言先是夸赞,随后摇头叹息,既然读书,恰逢盛会,总归是有念想的,他并不遮掩想法。

至于姬筝身为圣贤后人,为何会被唐仪摄魂,邱言并不多问,但心里难免感慨唐仪太过大胆,拿人不分轻重,有精虫上脑的嫌疑。

姬筝却摇头道:“公子不必妄自菲薄,你的学识足以杏坛论道,如今成就文心,入了哪家书院,他们都要扫榻相迎,让公子入士林,须知这杏坛论道,文呈圣贤,可不只是个人的事,还涉及到书院存续。”

“哦?还有这等事情,”听到这里,邱言来了兴趣,“愿闻其详。”

姬筝也不啰嗦,衣袖一摆,袖里滑出细长画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

有香气飘散。

邱言顿时色变,感知从盒中捕捉到一股纯粹至极的浩大精神!

“这是?”他凝神看去,这才发现,盒里竟放着一卷纸,洁白光滑,没半点瑕疵!

“此物名为圣贤纸,杏坛论道,魂入士林,所需之物主要有三。”

姬筝将那卷纸从盒中取出,另一只手则抬起,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需入圣贤堂。”

“其二,需有圣贤纸。”

“其三,文能动圣贤!”

每说一句,姬筝就收回一根手指,最后握紧了拳头,一字一顿的道:“这三者,缺一不可!我既要报恩,当助公子一臂之力!”

………………

与此同时,剑南道南疆,一处偏僻的山谷中。

轰隆!

突然,爆发出爆裂声响,登时地动山摇,山间岩石接连滚落,林中野兽受惊四窜。

随后,长啸自谷底而起,一道魁梧雄壮的身影疾飞上来,竟是那那豹头环眼的飞豹道长!

他举着铜炉,赤着上身,筋骨泛金,好像铜皮铁骨一般,周围还环绕着颗颗通红珠子,晶莹剔透,好似珍珠一样。

“好宝贝!好宝贝!没想到炉兄你还有这等本事,有了这地元大丹相助,就是神灵,我也丝毫不惧!走也!”

话落,人如电芒,片刻就到天边,再飞不见踪影。

ps:感谢“小白熊”、“网灵科技”、“喜欢只是开始”投出的月票!

感谢“舞月櫻”的打赏!


第二百七十六章泥塑圣像,传承精神

“圣贤堂?圣贤纸?文动圣贤?”

听着姬筝所说三点,邱言沉吟了一下,直接问道:“这圣贤堂我倒是听说过,每座书院里都有建造,是纪念圣贤的场所,体现儒道传承,有不忘先贤事迹和精神之意,意味着不断探索人道。”说话间,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一卷洁白的纸上。

这张纸,只用眼睛去看,就能感到光滑感,隐隐泛光,其中还隐含精神,纯粹、博大,但并不张扬,邱言若不是离得近,恐怕还难以察觉。

而且,这张纸只有一张,但被卷起来之后,不见半点窝折痕迹,散发出一股韧性。

“不错,”注意到邱言的视线,姬筝含笑点头,“圣贤堂体现传承和精神,每一座里面都立有圣贤泥塑,只是,单纯的拜祭、怀念,如何能体现出承前启后之意?又如何去探索?”

“哦?莫非圣贤堂还有其他效用?”邱言自是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姬筝回道:“圣贤之道,浩浩荡荡,深入人心,为世间秩序之源头、根本,世人为学,都想要发扬光大,但众家学说,不可能做那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想要发扬,先就要继承,了解经史典籍,在心中感悟,而那圣贤堂中的泥塑圣像,却可以带动天地秩序,化为感悟,融入人心!”

“嗯?化为感悟,融入人心?竟有这般效用?这岂不等于是圣贤直接做自己的老师,言传身教?如此一来,读书为学、理解典籍的时候,定然会事半功倍,能省下时间和精力。”邱言面色微变,隐隐想到一事,遂问道,“只是应该有着限制吧?”

姬筝点了点头:“不错。圣贤像能带动秩序,化为感知,但泥塑好寻,可秩序不好招引,想要建得起圣贤堂,至少要有拿得出手的学说,以此为引,再配以浓郁文思,用经堂约束一处,才能让相应的圣贤秩序降临。”

邱言对此深以为然。他身负两本圣贤手稿的精神,对此深有感触,要是随便什么人建立圣贤泥塑,都能引动秩序,那天下早就大乱了。

“以学说为引,这就说明,对经义典籍要有一定的见解,甚至能开创学派,这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配以浓郁文思,有经堂约束,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最起码要开坛讲学,聚拢人文之气,这样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书院。难怪圣贤堂都在书院中。”

这么一想,邱言就明白了里面的玄虚,意识到了书院的意义所在。

“书院供奉圣贤泥塑。泥塑又反馈秩序感悟,如此一来,自然是人杰地灵,越发兴盛。”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随后,又听姬筝道:“不过,世上的事,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就算立了学说,开了书院,门人弟子成群,日后依旧要不时拿出能让圣贤精神认可的文章,供奉在泥塑前,如若不然,这圣像中所依附的精神,就会缓慢流逝,最终回复凡土,这也是历史上,学说、书院兴衰交替的缘故所在。”

“哦?原来如此。”初听此言,邱言还觉得奇怪,但随即一想,知道是正理,这个世界神道、性命之道现世,超凡之力并不稀缺,可也有着一定的规律,不会无缘无故的停驻。

开始的时候,有宗师开宗立派,建立学说,大兴学院,聚拢人气、人文,其实就已经涉及到了气运,随着学说流传,越来越多的人遵守、运用,就涉及到了因果,如果不能时常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单是因果牵扯,世道变迁,就足以让一个学派步履维艰,最后僵化覆灭。

到了这个时候,邱言大致已经猜出了,在杏坛论道时,这圣贤堂的作用。

“看来,圣贤堂是人与圣贤精神沟通的桥梁,想必也是魂入士林的关键。”

“不错,”姬筝露出一丝钦佩之色,没想到邱言从只言片语中就能推测出关键,“我虽未入过士林,但也知道士林不是凡俗,要透过圣贤泥塑才能前往。”

说到这,她略显遗憾的摇了摇头,道:“可惜,你若能入一书院,以公子的才华,肯定可以文动圣贤,提前在士林中留下痕迹,这样在杏坛论道之时,就会方便许多。”

说着说着,她不断摇头。

邱言也听出一些端倪,不禁问道:“文动圣贤,指的是写出让圣贤精神认可的文章?”

姬筝点点头:“不错,但必须言之有物、有理,如果单纯堆砌辞藻,文章再锦绣,都是白费力气,这种文章,重要的是与圣贤的精神相合,而且写完后,还要供奉在泥塑圣像前,不然也是无用,文震泥塑,生出感应,那写文的人也会有一定收获,并且在士林中留下痕迹,没有加入书院的话,就没法做到这一点,除非……”

说到这里,她指了指桌上的那卷洁白纸张:“用一般的纸张,写出来的文,能动圣像,就可得到感悟反馈,却不如这种圣贤纸,在圣贤纸上写出来的文章,能直接精粹书写者的文思,让心神融入其中,单凭一张纸就能有所感悟!”

“那岂不是凭着一张纸,就有了泥塑圣像的效果?”邱言早就发现了这纸的不凡,趁势问道,“这纸到底有何不同之处?竟能冠以圣贤之名?”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熟络了许多,这也是二人所学接近,谈话的时候就少了些隔阂。而且,邱言还从这姬筝的身上,感受到一股为学者的意境,不似寻常女子。

“圣贤纸的制造工艺,与寻常纸张相同,但原料却不树皮、敝布,具体是什么,就连我也不甚清楚,只是知道,这种纸做好后,要在圣贤堂的泥塑圣像座下放置经年,让圣贤的精神渗透到里面,所以耗费时间很久,十分难得。”

邱言眯起眼睛,聚精会神的打量着圣贤纸:“原来有圣贤的精神侵入其中,难怪能有这等效用,蕴含博大、纯粹的精神意境,只是杏坛论道时,此物又有何用?”

“魂入士林,圣贤堂是通道,这圣贤纸就是门户,至于文章则是开门的钥匙,缺一不可,”姬筝说着,双手捧住卷圣贤,纸递了过去,“这一张,是我从家中带出来的,就赠送给公子,以此报答救魂之恩吧。”

看着那张纸,邱言却没有伸手去接,反而沉吟了一下,摇头道:“虽说我对你有些小恩,但这张圣贤纸涉及重大,就算给了我,没有圣贤堂,一样无法使用,白白浪费了一张,我听你的言语,应该也是有志此道,何不留着自用。”

听到此言,姬筝并没有将手收回来,而是道:“圣贤堂的事,邱公子不必担心,我既然写了那封请柬,就不会无的放矢,我也不瞒你,将这张纸赠与公子,一方面是为了报恩,但也有其他考量,想要让公子相助。”

“哦?还请将事情说明白,邱某才好做决定。”邱言并不着急,走到桌前坐下,捧起一杯茶,轻缀一口。

姬筝见状,只好先将纸张收回,同样上前坐下,道:“以圣贤纸叩开士林大门后,还可惠及他人……”说到这里,她就住口不言,只是看着邱言。

“姬姑娘的意思是……”邱言弹了弹手指。

姬筝从座位上起身,对邱言行了一礼,说道:“小女子是想请公子,带着我一同入那士林。”

邱言脸露不解:“姑娘写得一手字,字出神韵,中正平和,显是对经义文章有着领悟,便是自己去写,未必不能入士林,何必舍近求远。”

姬筝叹了口气道:“我化名‘姬正’四方游学,是有些缘故的,不然也不会一时不查,让那唐仪摄魂,我虽是姬家后裔,却也因此受制,想入士林,就需借助外力,公子若想知道,小女子也可如实相告。这次献纸,乃是出于真心,还请公子成全。”

邱言听了这话,沉思了一下,正要回应,突然面色微变。

………………

剑南道南疆,九灵山中央。

灶山。

自邱言神道扩展,覆盖山河后,这里就越发平静,不过周围山民打猎,林中弱肉强食的局面并未改变,邱言也无意干涉,这就像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强行变动,反而适得其反,还要牵扯精力、时间。

当然了,对于有了修为的妖类,还是要加以约束的。

山上河中的妖洞、妖府一切如故,只是被划分了所属,上下统领,责任连带,下属犯错,一并处罚。

而灶神麾下,统领所有妖魔的,却是三妖,为金毛大将、鹤将军、豪将军,都是灶山上的守山兽。其中,金毛大将炼化了五魄,余下两妖则是四魄大妖。

这三妖,有统领和监管整个九灵山、大雪河区域妖类的职责,涉及的事项非常繁琐,不过,它们却是乐在其中——

有权有兵的日子,比在天上时,不知要好上多少。

所以,为了彰显威仪、权柄,三妖时常会让手下的妖兵操练,便如今天,大大小小的妖魔就聚集灶山脚下,分成两方,要演练兵法。

只是,他们刚摆开了架势,周围却突生异变!

就听一声长啸从天边而来,震若雷霆,将不少只炼化一魄、两魄的小妖直接震得脚下不稳!

转瞬而至!侵入了神灵法域!

ps:感谢“闪电”投出的月票!


第二百七十七章豹拱炉,气成柱

“什么人!敢侵神尊之地!”

立在土丘上金毛大将怒吼一声,浓密的金发飘荡起来,他猛的抬头,目光如箭,循着长啸声看了过去,捕捉到天边一点。

起先只是一个黑点,但转眼就成人型!分明是有人正疾飞过来!

顿时,金毛大将眯起眼睛,眼底流露出阴冷之色,吼道:“儿郎们,与本大将结阵!以气寓邸!”

他这一声中气十足,出口即化为气浪,扩散开来,蔓延丘下群妖!

“得令!”

群妖齐声应喝,声震天响!

那妖群中,也有区分,炼化三魄者居于前列,其后依次降低,最末为一魄小妖,维持人形尚且艰难。

但随着这声喝响,个个爆发气血,有强有弱,被军阵之法牵引,升腾起来,朝半空汇聚过去,最后拧成一股,破空而出!

气血成剑!

灶山前,长有三十丈的气血长剑瞬间成型,血气滚滚,热息腾腾,搅动气流,挟着狂风呼啸而出!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