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果-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道”字显然和道门不同,有种平静、坦然的气息,但在陈家老祖身上神通气息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可能消失。
不过,此字却也衍生出一道光芒,疾飞出屋。
………………
噼啪!噼啪!
城外,一处庄园地底,密室之中。机括跳动的声音接连不断,一身穿墨衣的男子正拿着一块脸谱,细细探查,那脸谱扭曲了一下,探出一道道肉芽,朝男子的脸上冲去,却被男子用气息镇住。
咔嚓!
脸谱发出清脆声响,竟而石化。
墨衣男子摇了摇头。
“还是不够完善,没有彻底将空白神力驯服。嗯?”他自语着,倏地一愣,抬头向上看去。
咔!咔!咔!
旁边,机括弹动。几道金铁零件飞出,在空中急速变化,齿轮互相卡住,最终形成一个闪烁寒光的“墨”字。同样分出一道寒光,冲天而起!
………………
城外农田中,一名正在弯腰插秧的老人身子一僵。浑浊老眼中透露出震惊之意,正好额头上一地汗水滑落脸颊,从下巴滴落。
汗水落在田里,慢慢渗透,最终化为一个“农”字,亦有光辉升腾出来,向北而去。
………………
更远的一座村镇里面,一座简陋的医馆中,打扮邋遢的大夫正在给人抓药,但那一味药落到纸包中的时候,其人却骤然一愣,随后嘴角上翘,眼珠子一动,视线落在纸包里面。
就见那药材的粉末颗粒跳动着,排列组合,最终变作两个字——
方技!
这两个字同样生出光芒,无声无息的离开医馆,朝北边飞去。
………………
同一时间,城中城外,包括在太虚书院在内的几座儒家书院,在这一刻同时震动,太虚先生、马老相国等人神色各异,身边文思汇聚起来,化作一个个儒字,但字里各有乾坤,此字就好像是一个框,承载不同思想,分出各色光芒,升腾而去。
不只兴京,那东都、四方,亦有类似事情发生,一道道光辉冲霄而起,直指北方草原!
大瑞四疆。
一名名兵家大将同时心有所感,他们各自坐镇的军镇、兵营里气血急变,凝聚出一个个“兵”字,接连分出一道道气血狼烟,从各处疆升腾过去,直指北边!
………………
兴京文馆,大堂中。
曾与邱言有过论战的贺书长立于馆中,周围气氛凝重,在他的身后,跟着几名从东都而来的书生。
其中一人正在开口问道:“我等远道而来,为的就是与白兄印证所学,何故避而不见。”
文馆的当值乃是名中年男子,穿着儒服,气度儒雅,闻言便道:“诸位不要误会,白兄闭关多日,不是有意要避战。”
这文馆当值的后面还坐着不少书生,看向贺书长等人的目光中充满了蔑视之意。
自京城传出白昭元论战时输给邱言的消息后,就不断有人过来想趁火打劫,想也踩上一脚,后来听说白昭元闭关不出,让不少人动起了心思,都挑在这个时候出面,别人问起来,就说白昭元因为畏惧,避而不见。
在文馆众书生看来,这贺书长一行人,应该也是这个目的。
听了回答,贺书长神色不变,倒是他身后的几人出面道:“既然白兄不能出面,那也不好逼迫,只是贺兄这次过来,不能轻易离开,不然传出去,反而对贵馆和白兄的名声不利。”
“嗯?”文馆众人听他这么说,都觉意外,随后就明白了其人的打算。
就见那人继续道:“依我看,不妨由各位与我等切磋所学,相互印证,你们看如何?”
“这……”那文官当值闻言为难起来。
这时,贺书长开口:“贺某于反身格物上有些看法,听闻贵馆在格物致知上也有独到见解,不妨切磋一下,互相促进。”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个略显刻薄的声音响了起来——
“以为我等不知道你的打算么?”
说话的人。居然是冯召。
此人曾与周贯等同住藏书客栈,那文枝桢在客栈中开讲时,他还曾泼过冷水,言语刻薄,为人却算正直,不偏不倚。
自从科举之后,其人就没了消息,不知为何会出现在文馆中。
贺书长背后一人立时反问:“这位兄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冯召冷笑一声,“这位贺书长贺公子。最近半年,在京城几大书斋中与人论战,只要赢了,就会在那里开讲自己的一套反身格物,倒也颇有名声,依稀有当初文枝桢的势头。”
“你!”贺书长身后众人都忍不住喊出来。
文枝桢如今已经因为舞弊案被遣返原籍,终生不得再考,冯召说贺书长像文枝桢,可不是夸赞的话。
倒是贺书长挥挥手。阻止身后几人,又示意冯召继续。
冯召也不领情,直视贺书长道:“听说贺公子在东都时,与邱言有过论战。并未得胜,邱言曾在东都城外耕读,很多人慕名过去,或论战、或请教。都收获不小,传为佳话,想必贺公子是想效仿一二吧?”
半年时间。邱言状元之名传播四方,他在各地所为之事也就流传起来,那东都的事本就充满传奇色彩,很快传播天下,林中耕读隐隐有要成为典故的趋势,要化作一个“邱生耕读”的成语来。
但听了这话,贺书长一眯眼,低声道:“你说我是模仿邱言?”
“在下没有这么说,只是阁下这般作态,不免让人误会!”冯召的话一如既往的冷硬,话中的含义很容易理解。
贺书长打量着冯召,也不说话,就有无形威压笼罩周遭,越发蔓延,有点见识的,都不由惊讶。
“文心威压?贺书长这般年纪,居然就凝聚文心了!”
文心,乃书院传承的关键,成就文心之人,可见不凡,至少对人道之理是有了自身见解!
这一明白过来,众人看向贺书长的目光就明显不同。
注意到四周目光的变化,贺书长暗自点头,便要开口教诲冯召两句,可话未出口,整个人忽然僵住!
随后,一阵奇异雾气从文馆深处蔓延过来,缥缥缈缈,引人心神恍惚,赫然都是文思构成,内里更有股秩序之力流转!
虚空中,一道闪电闪过,秩序涌动!
包括贺书长在内的众人悚然一惊,被那雾气笼罩,隐约看到了人道秩序的显现,如何还不知道缘由!
“白公子成功了!”
立时就有人欢呼起来,却是文馆中人。
“这是……念合秩序了?是何人所为,难道是白昭元?他念合秩序?成为大儒一样的人物了?”贺书长的脑袋里陡然间一片空白,他这次过来,未尝没有借机聚集民望的想法,以此作为直通大儒的捷径,却没想到会碰上这样的事情。
不过,几息过去,吸纳了诸多雾气的众人,便都神情恍惚起来,难以言语。
雾气一个抖动,朝一处汇聚,一身穿白衣的身影缓缓走来,身下仿佛有匹若有若无的白马,其人胸口的衣衫上,文思雾气凝聚成字。
这时,虚空闪电袭来,景象再变,隐隐约约间,贺书长的意识飘动起来,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本书。
那书被一只手拿着,如黑洞般吞纳文思,有重要将贺书长的意识、文心也吸摄其中的倾向!
“人道反馈?没想到这个时代,也有人能做到这个地步,邱言又快我一步……”
白昭元的叹息响起,才算将贺书长恍惚的意识惊醒。
ps:感谢“珑武”、“六翼天魔王”、“小烁”、“无限无线”、“决不投票”、“面子椒”、“weiloveting”、“xihj”投出的月票!
感谢“沧海之子001”、“壹玖道長”、“书友140715183321431”的打赏!
上午的半张因为wps罢工,损失一半,所以这张更新晚了。
第六百五十九章八方来贺,魂成第四境
一清醒过来,贺书长浑身登时冷汗淋漓,却下意识的自语着:“人道反馈?邱言?”
不过,白昭元的话,虽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但能够听得清楚的,在这屋里,却只有贺书长一人,其他人则依旧恍恍惚惚,被文思烟雾弥漫,心绪随着神思游荡。
贺书长这位江南才子、理宗高徒,在被邱言论败之后,痛定思痛,没有在失败中沉沦,而是总结教训,沉下心思游走民间,发现了反身格物的道理。
最近的一段时间,其人之所以四处寻找兴京书斋论道,乃是遵从了大陈先生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他或者和人切磋文法,又或传授自身所学,心头念头渐渐有了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他机缘巧合的见到了名神秘人物,得了套以讲学聚集人望的法子,有望成就大儒之位,这才违反了大陈先生循序渐进的告诫,直接将主意打到了文馆上。
文馆最为出名的人物,就是白昭元。
如今看来,这个主意却让他接连受到了打击。
文比不必武斗,靠的不是身躯体魄,而是意志、学识等内在品质,贺书长之前对文馆众人的说法,其实就是在蓄势,想要建立必胜信心,在气势上奠定优势。
可这信心还未建立起来,就被白昭元念合秩序的一幕直接破碎,这令贺书长意识到对方与自己已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了。
但这还不算结束,白昭元刚才的一句话,又让贺书长记起了之前的那次论败,忍不住就问道:“你说邱言?你成就秩序,和他有什么关系?”
白昭元看了他一眼,缓缓摇头:“你虽成就文心,但眼界停留在书本中与凡俗上,不能得见更深处的奥秘。今生所成有限。”
这话一说,贺书长的面色立时阴沉下来,任谁被这么贬低都不会好受,更何况是他这等人杰?但贺书长到底胸有城府,知道轻重,便生生忍住,等待白昭元的下文。
果然,白昭元抬起手来,朝着上面指了过去。
正有一本书册悬浮其上,虚幻飘渺。不似真实,但贺书长顺势看去,依稀能从里面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意境,除此之外,似乎还有阵阵喊杀声,飘忽不定,好像从远方传来。
“这是什么幻象?难道是你念合秩序所致?里面似乎藏有一点秩序之力。”贺书长皱起眉头,他师从名师,自己也有背景。经过邱言之事后,也曾询问大贤,得知了人道秩序的事情,才会这番说法。不过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细节还是无法得知,只能猜测。
“这本书乃是人道典籍,我现在尚且没有能耐写出。”白昭元感叹一声。收回目光,喃喃说着,不知是在给贺书长解释。还是在自语,“这书出自邱言之手,凭着此书,他已然能够名垂青史,与历史上著书立说的大贤并肩!”
“荒谬!”贺书长立时呵斥,“邱言虽然有才有运,念合秩序、金榜题名,可终究是个后生,你这话等于是将他放在火上烤,不说旁人,就算是我理宗书院的两位陈先生,被人称为在世圣贤,那也是由于著作了几本书,开创先河,他邱言何德何能……”
“白某不是要与你争辩。”
白昭元还是摇头,眼中却绽放一点光彩。
“大小陈著书立说,这不假,可邱言著书立说,也未必就不真,你能看到此书,是因为白某正好念合秩序,异象相随,你又身具文心,才能不受影响,换了其他时候,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不妨仔细看一看,说不定能有感悟,说起来,我这异象本该惊动京城,却由于邱言成书,要有回应,反倒无法扩张,当真算是天意了。”
说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注过去:“这书,对我也有帮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随后,竟是不在言语,专注的观看起来。
“异象?这白昭元也引起了异象?不过,那邱言真的写出人道典籍了?”
说话间,贺书长再次朝那本虚幻缥缈的书册看去,因为心有所想,这一看,便细致了许多,果然从里面体会到诸多信息,那信息锋利如刀,一下就刺破心房,在心中酝酿感悟。
不过,这也让贺书长生出复杂情绪,回想当初论败不敌邱言,人生遭遇挫折,当然会有恨意,便有心要闭眼、抽身,不去看对方,也想自欺欺人的不去承认不如邱言,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性,他反而凝神静心的观看起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有这个机会,能摸一摸邱言的根底,又何乐而不为呢?白昭元说的不错,我贺家的典籍上,也曾经提到过,若有足以阐释秩序、促进人道的典籍诞生,那念合秩序之人,又与典籍紧密相连的人或者事物,就会有所感应,其他人并不能有所感应,我之所以能看到这书,应该是因为身处白昭元合念范围里的缘故!”
意识到碰上了难得的机遇,贺书长随即转念一想,又冷笑起来。
“不过,记载上也曾提到,人道典籍的原本,晦涩难明,但最是珍贵,蕴含有最根本的奥秘,所以文字稀少,一两本书就能概括,日后流传世间的,往往是经过稀释、注释的长篇大论,几十册才能成一部典籍,为的是让寻常人也能理解,我现在见到了邱言书就的原本,潜心感悟,说不定真有可能学到真谛,日后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念头渐落,书中玄奇,让贺书长很快就与白昭元一样,沉浸到了对书中含义的解析、记忆之中,不过,他并没有发现,随着持续阅读,了解的不断深入,一颗种子缓缓在他的心底浮现,如同心魔般飘忽,催发念想,朝虚空寄托出近似于香火的念头,不知何去。
倒是白昭元眉头一皱,有所感应,从沉浸感悟的状态中恢复过来,随后摇了摇头,暗道:“这邱言倒是好算计,但若没有这种谋身之举,又如何谋国、谋道,不过终究是被凡俗侵染了,渐渐与真背离,不过,白某既然得了你这原本的一点感悟,却不妨做个顺水人情!”
话落,他一挥衣袖,胸前的那个字上便有白光飞起,好似一匹天马,放开四蹄,狂奔起来,化作光芒,向着北方急冲过去!
这道光芒疾飞出去,跨越诸多距离,深入草原,在呼啸的狂风中,来到了一处狂风激荡的天空。
这片天空,早被各色光芒占据,能见到那一道道光芒徘徊各处,显露出各个学派的沉浮变动,透露出勃勃生机,就像是八方亲友聚集过来,等待与人贺喜。
锋利、严峻、平和……诸多意境此起彼伏。
天空下,黑白参差,龙气所化飓风已然式微,大部分都被吸入了一本书册里面,连带着那国师、尊者与天狗,都被拉扯着,有要汇入书本的倾向,但兀自挣扎着,不愿屈服。
在这一刻,无论是血肉、还是元婴、又或者是阴灵,都被一股奇异之力笼罩,无视各自特性,有要化作书上字句的倾向。
这书被邱言拿在手里,正是武经总要的第一部原本。
就在邱言不远处,那道人宁三手的额头上,竟然也有文字浮现,却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纵横”两字,另外则是一个“名”字。
不过,前者已经暗淡,后者却散发光辉。
两部分同时散发光辉,也朝天上汇聚,但却能看出宁三手的眼神一片孔洞,整个人的气势有了变化,好像是变了个人一般。
“住手!住手!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本尊坐下……”狂风中,依旧能听到尊者的叫喊声,但邱言并不理会,只是发现单凭原本的力量,并不能彻底平息狂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他忽然一抬头,朝着天上各色光华看了过去,扬声道:“诸位远道而来,要与邱某庆贺,邱某却之不恭,便再次谢过!”
此话落下,那天上的诸多光华仿佛生出灵性一样,各自徘徊,随后猛然落下,竟是汇聚在邱言的身边,徘徊起来。
转眼间,邱言的身影就被五光十色包裹,那光彩仿佛组合成一根柱子,密不透风。
种种景象、意境蔓延过来,融入邱言心头。
这意境里面到没有什么感悟、心得流传出来,但那个字坚守的意境,却让邱言在瞬间有种穿越时间长河,重回中古,经历百家争鸣的感觉!
意境绕身,感悟自生,神识相连,光辉蔓延!
邱言的魂中传出“噼啪”一声,万民心火里面,陡然间多出了诸多色彩,随后猛然膨胀起来,与阳火相容,竟是把整个神魂都包裹进去。
神魂燃烧,血色尽褪,大放光明!
性修第四境,灵光!
紧跟着,那神魂内阳外阴,一下子从天灵上跳出来,其光亮甚至令周围的阳光黯然失色,接着往书上一扑!
那《武经总要》猛然一涨,好像一张血盆大口,一下子就把最后一点飓风吞入,国师、尊者与天狗的气息彻底消失在天地间!
ps:感谢“一根烟走遍天下”、“摘花劫色”、“timespace”投出的月票!
感谢“啊去你妈的”的打赏!
因为上午意外失稿的关系,所以晚上的一张也推迟了,还请见谅。
第六百六十章三士入书,原书衍真本
风暴平息。
朴素的封面上,多了几道花纹,画着三道身影,左上方是两个人形,右下则是个昂首的大犬。
在这三道身影脚下,有用线条勾勒出来的云彩。
通观封面,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异感受,隐有威压,无形气浪从封面上缓缓扩散。
至此,这本武经第一部算是彻底完成了。
“三名超凡者,便给这《武经总要》做个护卫吧。”阴灵归窍,邱言周围徘徊旋转的五光十色略有消散,他看着手中书册,低语一句。
这两人一犬,单论战力,都在血肉身之上,就算邱言三身合力,想要一下子拿下三人,不让任何一个逃跑,却也不易,但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后,却是直接拿下!
这战绩如果传扬出去,不知要惊爆多少眼球。
不过,邱言并不在意自己在修行界的名声,抬手将书翻开来,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默然不语。
这字不是如今流行的楷书,而是源自上古的篆字,一字一字,流转奇异气息,每一道笔画,都蕴藏着难以表述的奥秘。
这并非错觉。
“这就是武经总要的原本了,单凭眼睛去看,难以尽数理解,还要靠感知去探究、去感悟,只是普通的书生、官员、民众,不修神通,拿到这书,一旦用心去看,就会被字里行间的玄妙之力迷惑心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不要说探究武经真意,要全部通读都不容易。”
邱言作为作者,自然能够观通无碍,但在看的时候,一样从那书上得到了诸多启示、感悟。
原因就在于,他在书写这本典籍时。是用自己的感悟、经历、心得为引子,引动诸多外力,汇聚成册,主干和核心精神为其所铸,但细节与枝叶便有分别,千姿百态。
除了源自两个部洲的概念外,还有两道秩序汇聚,有诸多精神融合,又得了人道反馈,有百家光辉环绕。传递光影,引发思绪,汇聚书中,内容当然也就有了变化。
另一方面,这么多的因素聚集起来,也使得此书颇为玄妙,每个字都蕴含大量信息,一般人的根本难以阅读。
眼为心之窗,骤见到这书上的变化。立时就会被海量信息冲入心中,心志不坚定、底蕴不够深厚,一下就会被冲击的心灵混乱,更不要说从中获得什么收获了。
实际上。便是古代圣贤、大贤著书立说,刚刚书就的典籍,也是如此书一般,被称为“原本”。这样的书,蕴含作者心血,包含诸多信息。没有一定的造诣或者修为,根本就看不了。
不过,正因为如此,原本才显得重要,被很多人争夺,时间久了,甚至有一定几率,能自发的孕育出一点圣贤精神。
邱言从前得到过的、承载着圣贤精神的竹简,大部分都是篆字书写,其实都属于原本的范畴。
只是,原本碍于特性,对顶尖的儒者、宗师和修士而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可对于普通求学之人、求知之人而言,却是难以承受。
所以,除了原本之外,又衍生出了“真本”的概念。
所谓真本,就是将原本中精粹的文字,稀释出来,把一个字内蕴含的诸多内容,分摊到几句话、几百字,乃至几页纸上面。
这样一来,旁人看书的时候,就能循序渐进,看到高深的地方,也不会被雄浑的信息冲击的心灵混乱,可以掩卷沉思,等理解了,又或直接跳过了,不会影响阅读。
不过,一本原本,往往会衍生出几卷真本。
原本中内容越多、越深,真本的数目也就巨大,如邱言手中这本《武经总要》的第一部“制”,至少都能衍生出十五卷的真本。
不过,文字本就象形衍意,一个字中融汇的精神,在经过稀释和详解之后,难免会有所流失,和原本相比,真本就会失了些精妙,但一般而言,原本衍生多数出自作者本身,可以保留大半奥义。
另一方面,邱言手中这册原本,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兵家之理外,还隐藏有神通之道的内容,很多道理更是两者皆通,这些东西都很隐晦,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悟性,根本看不出来,日后稀释成真本,一样会潜藏在里面。
不过,这一举动,却在很多年后,造就了诸多故事,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却说邱言看着原本,迅速翻看,眼眸转动,把里面的诸多内容尽收眼底。
这第一部,主旨是“制”,但并不是指制|度之意,而是代指一些特定的、在沙场交战之外的事情,多数不涉及临场决断,但若一项项的做出来,却能提高胜率。
其中包括了选将料兵、讲武教习、一般战法、奇兵制胜、车骑应用、行军宿营、下营择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