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连远方的林中,都传出几声闷哼。

邱安眼眸微动,视线扫过阵阵林木,知道发出声音的,其实是暗中派来,保护太子的供奉高手,并不说破,随后便收回目光,将视线投注在李炎身上。

此刻的李炎,也被这两个字那莫名意境所摄,但本身并未表现出多少异状,反倒是那身体表面浮现出阵阵气流,初看无色,但细观之后,则有明黄之感,正是显形的龙气——

这赫然是龙气现身,护持其形与神,方能使得李炎不受两字影响。

有此基础,李炎便能稍显从容的观看两字,品味其中妙处。

渐渐的,两个字在他的视野中迅速变化,那一笔一笔的墨迹,好似活过来一样,分离流动,在冥冥之中,投影其意念深处,构成了乾、坎、艮、震、中、巽、离、坤、兑九字,并各领一处,排列组合,构成奇妙痕迹,不时有阴影落下,就像一人行走,脚步不断落在地上似的。

“这九宫步当真玄妙,在那易理之中,潜藏人道精华,同时又贯穿武道玄奇,当真是一部奇功,却也只是邱先生随手写下,如此看来,先生当真可称为学究天人!”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两个字了,半年之前,李炎派去与邱言两名徒弟论道的人尽数失手,他自然不会甘心,就算知道自己是被李英连利用,也将那小人惩治,可事情已经发生,若是退去,他总觉得会被世人看轻。

于是,李炎遂豁出面子,去求助了一名当世大儒,言说厉害,并拿出知行之道不断扩张,吞食其他学派地盘的种种迹象和证据。

那名大儒自身并非坐镇书院,所以没有参与东华争夺气运一事,正是空闲,但他本人也有道统学说想要传承,便就心动,同时也是听闻了知行之道的名号,有心要去切磋,是以答应下来,与邱言论道。

这一次,邱言没有派出自己的弟子——这是为了表现尊重,亲自出面,双方论道来去,最后的结果,竟是邱言借机整理思绪,将那“事”部完善许多,并且爆发出惊人之能,辐射四周,使得在场观论的众人,沉浸其中,体会到诸多将领、战事、战役、战争的过往。

最终,邱言从中凝结出一点“战事”精华,归于心中,那诸多幻景也随之消散,可那位论战的大儒,却主动认输,接着二人又探讨起来。

与之相比,第一次有此经历的太子李炎,沐浴了典籍光辉,心中念头才有变化,并随后研读邱学书籍,慢慢有所明悟,这对待邱言的态度,自然是急速变化,最终显露出诚心求学的姿态。

不过,面对太子李炎的变化,邱言在其人过来致歉,并且求教的时候,却没有答应。

至此,李炎却没有气馁,居然显露出些许韧性,他见邱言一点也不给情面,同时经过这一段时间,不断网络各方去与邱言挑战,无形中增长了见闻,也知道了邱言如今的地位,并非是依靠官职,自然不会想要用强。

于是,这位未来的皇帝,居然选择了与那只猴子一样的做法——示之以诚!

不过,猴子的心思没有多少弯弯道道,有如赤子,最后只想到了在山门外长跪不起,可李炎到底经历众多,再加上他的地位摆在那,真要是给邱言下跪了,立刻就要风起云涌,牵扯出一大堆事情,更会让邱言的政敌欢欣鼓舞,再展雄风。

所以,李炎所选的,是迂回路线,算是一种投其所好,他知道邱言打算建起一座书院,来传播邱学,便主动接过了这差事。

邱言因在朝为官,能抽出的时间不多,加上种种原因,书院的地址虽然定下来了,可这工程的进境一直颇为缓慢,原因就是这书院的构造颇为繁杂,各种布置都有讲究与深意,单纯去看设计图纸,普通的工匠很难领会里面的奥秘,须得有人在边上点醒。

这个人,除了邱言,也就还有他的两名弟子,至于其他有着类似水平的人,邱言就算能叫动,也不会这么做——你让一个有着不错文道造诣的人,整日里去那工地上来回,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就显得大材小用了。

就算邱言的知行之道,其实倡导这种身体力行,从细微之处见真章的事情,可如今的京城,正处于各方角力的关键点,委实不便于节外生枝。

这个时候,太子突然出面,接过了差事,更是透露出自己要拜邱言为师的架势,然后拿着图纸,找到了工部,直接调用起王朝之力。

一个王朝,何等广博,人才济济,就算邱言的图纸很是深奥,但只要每日过去请教一刻钟的时间,也足以维持一日进度。

而太子出面,也和臣子出面不同,若是邱言动用工部之力,自然是弹劾的奏章连绵不绝,可太子李炎既然说要拜邱言为师,而不久前皇帝,也正式给邱言加上了太子少师的头衔,这样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况且,皇帝重病,变天在即,这种时候谁又去触太子的霉头?

可即便由工部出马,进境依然不快,好在大的轮廓很快确定,只是细微处要多花功夫,是以这书院的院落,早已成型,正是李炎眼前的这座。


第一千九十二章五修寻墨

随后的时日中,李炎几乎每隔几天就会过来一趟,查看这工程的进度,并且试着与邱言联系,让他收下自己,但收效甚微。

不过,李炎到底是帮了邱言的忙,邱言不可能真的一面不见,所以在这期间,实际上还是有所接触的,并且每次都要被那李炎纠缠,说是从前少不更事,才会犯下那些错误。

只是,在邱言看来,这太子的性子着实异变,不可能轻易就被对方说服,但被缠的多了,难免还是要拿出一点办法的,遂在这院外的空地上,拿笔虚划,在地上留下了这“九宫”两字。

两字一成,异象顿生,但凡观字之人,无不被其中的种种变化所染,无论是心念又或是五感,都备受冲击,但稍微有些修为的人,都知道这两字的价值所在。

也就是李炎这样,天生就有龙气护体的,才能无视其中种种异象压力,拨开云雾,细细观察,然后窥得一丝奥秘。

只是,在邱言询问李炎从中看到什么的时候,李炎回答的乃是“其中似有一人踏步行走”,邱言一听,就道“既然如此,那太子不妨就当这两字乃是一部步法,就叫做九宫步吧,若是能有小成,邱某便与太子细言。”

这番话中的潜意,李炎自然也听出来了,只是既然自己没办法看到更深层次的事物,自然也就不能奢求太多,也就顺着邱言的话说下去,说是要学会这九宫步。

不过,李炎身为太子,从小便是锦衣玉食,而今看似成熟,其实年龄还是不大,从前最多是舞刀弄剑,连正式的武学都没怎么修行过。现在骤然间要掌握这九宫步法,实乃不易。

但李炎倒也有些韧性,又有皇宫藏书中的些许武道典籍作为引导,这些天下来,终究还是有所成就,再加上时而向周围侍卫、大内高手请教,进境倒也算不上缓慢。

而且,邱言也知道太子的大概情况,就派出家中的邱安过来,偶尔指点一下。以示公平,当然,这邱安其实也是在监工,时时注意书院的建设,因为他虽然没有成系统的学习知行之道,不能主动指点工匠,但只要感悟过邱言所需要的境界,那么只要稍有偏差,就会察觉到意境的扭曲。从而加以制止,待邱言过来修正。

时间长了,李炎和邱安也熟悉许多,对邱安的态度也就有了变化——邱安时常都是家丁打扮。开始的时候并不为太子重视,只当是一般的家丁,只是李炎碍于邱言的面子,才表现出一定的尊重。

但很快。他就注意到邱安非凡的身手和修为,在京城这样的龙气镇压之地,都能有这般程度。那么实际修为如何,李炎虽然估算不到,但也知道非同小可,便就真心结交起来,更时常请教他有关武学与九宫步的道理。

如今,听到李炎所说,邱安沉吟了一下,就道:“太子殿下,我家老爷留下两字,您虽然从中看到的是九宫之步,但若想真正掌控习得,还是不能将思绪单纯的停留在步法与武道之上,当开拓视野,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或许能有意外收获,也能帮助您更好、更快的掌握。”

“原来是这样,”李炎听了,若有所思,“多谢邱师傅的提醒,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邱安的话中含义,李炎从前并非没有察觉,但这些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尝试之后,才能有所领悟,进而加以探究。

邱安见了李炎的回应,点点头,不再多说,跟着便又抬手一抓,将周围飘散的尘土汇聚过来,再次将九宫两字遮盖。

这两个字中蕴含有邱言的一丝意志,寻常人根本承受不住,而这院里院外无论是工匠还是运送石头的商户,都只是肉身凡胎,即便是李炎时常带来的随从与护卫,也未必就能承受,所以要将两字盖起来,以防影响了他人心智。

待做完这些,邱安便与李炎一同走入院中,观看工程进度。

几个时辰之后,大约到了午时,李炎便就拜别了邱安,回去宫中。

跟着时间流逝,太阳在天上移动,最终西沉,落入那地平线中,再不可见,月上中天,淡淡的月光洒落在各处。

白日里热火朝天的院落里,此时也安静下来,不过那些工匠大部分都没有离去,而是搭起了帐篷,在院子里划定的一片区域安眠,等待明日东方泛白,就要第一时间起来继续工作。

这倒不是太子压榨他们,而是邱言给予了很高的报酬,他们想要尽快拿到余下的钱。

待最后一名工匠闭上眼睛,陷入梦境,这一片地方顿时寂静下来。

但很快,这股寂静被一阵奇异声响所打断——

沙沙沙……

那是草丛被拨开时的声音,声音尚未落下,几道身影就从附近的一片林子里冲出,约莫五人,个个身手矫健,都穿着深色的紧身衣,将那口鼻蒙住,裹着头,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们在现身之后,就安静的立于原地,看那样子似乎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观察着四周。

待几息之后,或许是觉得没有危险了,这五道身影才再次行动,就听这细微的破空声中,五道身影已然抵达院门跟前,但并未有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停留在那院门前的空地上。

“就是这里了,邱侯爷留下的墨宝,就在此处!”其中一人这般说着,然后就有人从怀中取出一块铜镜,小心翼翼的对着月光一晃。

就听“蹭”的一声,那铜镜表面沾染了月光,但没有将那光线散射出去,而是收敛在镜面之上,使之越发明亮。

这时,又有人问道:“师兄,你说的可是真的?这地下的两个字,能助我等参悟大道?”

那手持铜镜之人保持动作不变,口中却道:“不会有错的,师父尚未去世之前,就吩咐我留意邱侯爷的动向,当年侯爷在关外书就人道典籍,中土道门中的不少人就都闻风而动,去往那塞外草原,我也是其中之一……”

他的说话声音很低,细若蚊呐,一般人就算凝神去听,怕也是听不清楚几个字,但这周围的四人,却都是凝神倾听,似乎不受丝毫影响。

“……草原上早就没了侯爷的踪影,但侯爷书就典籍的地方,却有异常的灵气波动,就有不少修士前往,当时那七大门派的人都曾到场,经历种种探查,跟着发现了端倪,竟从侯爷曾经立过土地中,寻得了一点功法奥秘,当时还没有名声,后来则称之为‘翰林残篇’,也就是我之前传授给你们的用来奠定根基的功法。”

立刻就有一人惊呼起来:“真的假的?我等筑基功法,竟然是这种来历?这也未免太过传奇了!”这件事情,此人显然是头一次听说,从他的声音判断,其人年岁不大。

不过,其余三人倒是没有多少异样,似乎是早就知道。

那举镜之人继续道:“这事千真万确,师父去世之后,我等被门派排挤,几位师弟连功法都拿不到,要不是师姐稍有威名,我等说不定都会被赶出山门,而咱们门中的筑基之法,那是需要用特殊的药膳配合的,但这配方我可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为兄又不忍心看着你们几个空入道门而不得功法,只能出此下策。”

其他人纷纷低语安慰,同样是声若蚊吶,不过就比之举镜之人稍显痕迹了,从此也能看出,这实际上是一种传音之法。

那举镜之人又道:“各位师弟师妹不必安慰为兄,当时我是一时冲动,但随后才知厉害,这邱侯爷的筑基之法虽然玄妙,能让我等进境神速,但却要配合知行之道的道理才能不断境界,可虑的是,那市面上流传的基本手稿、经义,终究偏向于人道,与我等求仙之路偏差太大,往往一本书看下来,只能得到细微的收获。”

“如今,我等借助那筑基之法,在师门中创出了名号,甚至在门中大比中大放异彩,但终究是有着隐患的,过些时日,七大门派的弟子要共同试炼,危险异常,其中不乏那步入第二境,乃至炼化了三魄、四魄的顶尖青年高手,若是我等不能尽快提升修为,在接下来的试炼中,不要说有所斩获,或许都难以存活!”

“毕竟,那被咱们得罪了的门中长老之子,早就虎视眈眈,时刻想要将我等置于死地!这次试炼,他必然是要下定决心的!”

听着这些话,那稍显年轻之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原来是这样,难怪师兄你这次让我等上京,然后处处打探邱侯爷的消息!”

这话还未说完,那举镜之人这时收回了一只手,在胸前掐动了一个印诀。

顿时,那铜镜表面的光辉猛然膨胀,接着散落开来,落在四周的土地上,登时那尘土之上显露出些许光泽,这光辉逐渐蔓延,循着某种痕迹,似乎是有人在起笔书写!

ps:今天有事出去,结果没能按时回来,先发一张,第二章正在赶,感谢名单放到下章一起统计。


第一千九十三章武经藏四武

余下几人这时也将注意力集中过去,看着那光辉不断变化,一笔一笔的凝结成型,赫然是一道道笔画,最终组成了“九宫”两字。

不过,这两个字中的神韵,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便是修士,面对其中诸多变化,也有些难以承受,尤其是最年轻的那个,更是闷哼一声,身子晃动,仿佛要不支倒地。

就在这个时候,举镜之人的手上印诀连续变化,光辉构成的笔画登时暗淡了许多,跟着就听他道:“就是现在,抓住机会,各自据守一方,布阵!”

话音一落,余者尽数做出回应,就算是那最年幼的一人,也强撑着身子的不适,运转气血、劲力,凌空翻转之后,落在一处。

顿时,五人各立一方,彼此间的距离相同,各自掐着不同的印诀,跟着筋骨震颤,将身上气血灌注于手上印诀之上。

而五人的脚下,更是尘土飞扬,那地面上生出阵阵波纹,彼此相连,气息相接,连那劲力与气血,都有融合的趋势!

那为首之人见状,知道时机到来,心中念转,口中则传出一阵细微的口诀,好似人之梦呓,而后将那铜镜当空一抛!

嗖!

铜镜升空之后,居然不再落下,那镜面的背面乃是一片浮雕,赫然有月光之貌,与月光相合,而正面更是光彩变幻,将一缕缕月光释放出去,落在地上。

下一刻,五人同时低喝一声,汇聚在印诀上的心念、元气、气血居然破体而出,好似五道血色烟气,呼啸着与那铜镜撞击在一起。

哗啦!

一连串的破碎声中,铜镜表面的一层月光竟是破碎开来,点点散落。落在地上,有如雪花一样,将那地上泛光的两个字给遮盖起来。

于是,这两个字中所蕴含的奇异意境,略有衰减的趋势,这时表面被一层气血之力结合信念,化作屏障给隔绝些许。

紧接着,地上那光辉构造的笔迹,被星星点点的粉末带动着,朝铜镜汇聚过去。似乎是要将那光泽倒影在铜镜里面,深深的刻印其中。

“成了!”

直到此刻,五人才算是稍有喘息的机会。

那为首之人长吐一口气,传声道:“诸位师弟、师妹,如今算是略有所成,只等这月华镜将这两个字的倒影,收入镜面之中,就可退去,我等也可得一段时日的安稳。并且提升修为。”

就有人问道:“师兄,这两个字,真的能当做功法来修行?我记得那太子从字中所得到的,不过只是一套步法。单纯的步法,对我等并无多大帮助。”

“此事无须怀疑,这九宫两字的奥秘,我在伪装成工匠。混入这院中的时候,就有深刻感应,即便远隔几丈。又有那高手邱安灌注了真元的尘土遮盖,依旧无法彻底掩盖里面的深意,太子李炎之所以只能学得一套步法,实乃他本身眼界、修行、心志的限制所致,我等境界本就不同,所求的也不是什么治国安身之道,而是单纯求取里面的神通根本,必然能够剥去繁复,只得神通!”

“师兄所言极是,”这个时候,有一道女子之声响起,“邱侯爷的修为,听说已抵整个部洲最顶尖的层次,但因心念人道追求,才毅然决然的将之舍弃,而修为可弃,但这心境却不会倒退,反倒是不破不立,更有精进,听说不久前就有高手想要谋害侯爷,最终却被侯爷的眼神惊退,由此可见一斑。更何况,侯爷当年所著的一套《武经总要》,早就被证实是暗藏玄机,那道门中的不少前辈高人,都被吸引。”

“嗯?”那最年轻一人,疑惑起来,“师姐你说的这些,我为何从前没有听过?而且那武经总要又藏有那些玄机?”

“你们没有听过也是正常,”女子声又道,“这些年师傅仙去后,门中内外都在打压我等,这等秘辛如何会告知?我这也是最近与那仗剑门的少主有了交情,共去一处遗迹,才能听他说起,至于这武经总要的机密,师兄自是清楚的很,还是让他来说吧。”

这女子话音落下,为首之人便再次说道:“此言不假,要知道,那武经总要传闻**分三部,可我当日出塞之后,随同诸位前辈高人探究痕迹,事后又有各种传闻,收集综合,然后反复比对,才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

说到关键的地方,这人却是突然停下了话语,不由令那年轻人心中焦急,想要一问究竟。

可他的话,却没有得到回应,就见为首的那人忽的神色凝重,手上印诀不变,可目光则从铜镜上,转移到了不远处的树林中,口中则道:“阁下藏于林中,不知是何居心?”

这话一说,其余几人都是一愣,随后那各自的眼神中,就流露出惊讶、震惊、担忧、恐惧等种种情绪。

只是林中却无半点声息。

“看样子,阁下是想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只是既然被刘某探得,那这事情可不会如你所愿了!疾!”

言语落下,凌空悬浮的那面铜镜猛然旋转,镜面急速变幻之间,将那月光给反射出去,光辉如同利箭,径直刺入那一片林子。

不过,那林木却未受半点影响,倒是其中的一道身影,被一下子弹了出来!

“好家伙,这月华上人的月华镜,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直指心神,能以命修而对性修,难怪被誉为你们日月道的一件至宝,只可惜此物通灵,据说乃是上品法宝跌落品阶而成,强行夺去也是无用,否则不知多少人会动那心思争夺,想必你们门派之内,都会兴起诸多心思。”

这人被弹出来之后,口中说出话语,语气轻松,随后伸手一抓,就有诸多纤细的丝线爆射出来,在月光的照射下,显露出阵阵寒芒!

“唐家的穿云丝!居然是河北道唐家之人,为何会出现在此处!”那无名修士见了这些个丝线,个个心惊,都认出了这赫赫有名的神通,更意识到丝线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势力!

不过,心惊归心惊,他们也没有打算坐以待毙,便同时掐动印诀,将身上的气血元气,不计成本的灌注过去,透过五位一体的阵势,尽数融入那月华镜中,绽放出一道道冷冽光辉,如同几道冰冷的剑刃,朝着那人疾刺过去!

“知道我是唐家之人,却还敢这般动手,胆子真是不小,小心激怒了我,让我改变了主意,你们一个个都要不得好死!”这自称唐家之人说话间,从半空中落下,立于月下。

没了那树林的遮挡,终于露出了清晰面孔,赫然是一名看上去年约二十许的男子,星眉朗目,唇红齿白,比之那女子还要俊俏几分,但整个人却给人以阴森、寒冷之感,他抬着一只手,手指微微勾动。

“我这次过来,其实也是为了那传闻中的武经第四部,既然你们这几个月华遗徒知道线索,那就老老实实的说出来,如今偏偏生出警觉,便要受些皮肉之苦了。”

他的话音尚未落下,周围就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宛如丝线在皮革上扯动时的声音,跟着那以月华镜为中心,构成了阵势的五名修士,已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周围,不知何时被一根根纤细丝线所包围。

这一根根丝线层次交错,交叉来回,从不远处的林中穿出,一直延伸到更远处的院落,那五修心头一动,知道自己只要稍微一动,哪怕只是动动指尖,都会触碰到细丝。

而这些个细丝,看似纤细脆弱,但从表面的寒光来看,不难明白其锋利本质。

“呵呵,”见五修不敢妄动,这唐家男子笑着勾勾食指,顿时那五人的身上,都是鲜血炸裂,出现了一道道细长的血口子,遍布浑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