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果-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随着邱言迈步其中,轻轻在门边一拍,那厅堂之中立刻就传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声音遍布各处,顿时就见那本来关闭的窗子,一个接着一个打开,光线不受阻碍的落在堂中,登时就让里面的景象清晰无比。
这明显是机关术的手段,也引得周围人注意,只是下一刻,他们的心思就都被堂中之景所牵引过去,这里面呈现出来的景象,却让所有看到的感到诧异、意外,再也顾不得其他了。
“怎么回事?这圣贤堂中,没有泥塑,都是画像,而且这画像的数目,和上面所列之人……”
便是跟在邱言身边的四名学生弟子,在见到圣贤堂中景象后,也很是意外,心神摇曳。
原因就是这圣贤堂中的景象,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他们这四个人,除了孙逊之外,其他人并没有真正走进哪一家圣贤堂过,但早就有所听闻,也都知道圣贤堂中的布局,传闻中的布局,和眼前的这座圣贤堂,有着天壤之别。
就见着颇为空旷的厅堂中,立着一张张的画像,上面所绘之人各异,有的庄重、有的儒雅,但也不乏穿着粗鄙,但眉目不凡之人……
而在这些人的下面,往往还贴着一幅字,上面是蝇头小楷,写着的乃是其人生平,来历,所属学派,主张为何。
“这些,莫不是将那诸多圣贤的画像,都给挂在这里了?不对!”
门外的人群中,很多贵胄子弟,都是见多识广的,自然能看出分明,那画像上的一个个人形,栩栩如生,若非悬在上,又有纸张背景,乍然一看,还会以为是真人复苏,隐隐能捕捉到血肉气息,显然是笔触不凡,只是和他们记忆中的许多身影重合,就显得非同一般了。
“这些画像里面,不光有儒家先贤,似乎还有其他各家的身影,这人一身老农装扮,但气息俨然,莫非是那许圣……”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百家画像一堂,弟子心得一典
“这是做什么?将百家画像都悬于此地?”
“那其他诸家早就已经没落,此举很有可能激怒儒家。”
“不仅如此,其他几家听说还有隐秘传承,这样的人知道了此事,一样不会善罢甘休吧?”
“不光是那些隐秘门派,就算是百家怕是也不会轻易放过此事,这画像虽然与泥塑不同,不具备聚集香火供奉之能,只能用来瞻仰,但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多……”
“可不是么?普通人家或许只是悬挂一幅两幅,那世家大族或许会多悬几张,但往往都有渊源,可定国侯此举,可不一般,将这么多百家圣贤聚集在一起,本身就颇为值得玩味,更不要说这定国侯本就引人注目,没有的事,经过他,也要变成事。”
“就不知道其他书院如何看待这件事了,我听说之前文网之事,就有不少大儒和宗师对定国侯不满,之前世家的事情,之所以发酵的那般厉害,也和不少大儒、宗师的默许有关。”
……
堂外,不少人隐隐讨论着,一时之间甚至是忘记了这圣贤堂的本来作用,反倒关心起那诸多书院的反应起来。
这泥塑可以聚集香火,而画像一般只能用来缅怀先人,算是一种折中之法,如果是一般的世家悬挂,那也就罢了,可将这么多圣贤都悬挂在一起,其中还包括了早被罢黜的其他各家先贤。
到了后来,更有人忍不住嘲笑:“这定国侯怕是得势之后,给权势冲昏了头脑,不知道此举有何下场,就要触怒其他诸多大儒,之前就有大儒过来寻他不是,若不是文网撑腰,早就遭殃。那文网可不是定国侯的本事,乃是身外之物,若是文网有主,那背后之主一日念动,这定国侯怕是就要遭殃了。”
这说话的人,同样也是贵胄之后,见多识广,知道很多平常人不知道的消息,而且这次过来的很多人,本不是真心求学。这个时候见了这一幕,难免就要真情流露,觉得邱言这般作为有狂妄自大的嫌疑,而且人在人群之中,感念法不责众,方有这般言语。
只是,此人的话音刚刚落下,有嗤笑在边上响起,这声音来的突然。并且满含嘲讽之意,一下子就将说话那人激怒,更引得周围几人循声看去,入目的却是一名少年道士。不知何时到来,在众人的记忆中,都寻不得此人的身影。
这年轻道士的脸上,带着一抹邪魅笑容。看着那说话的男子,继续道:“你不要这样看贫道,贫道乃是水祸道观水子。来这里也是观礼的,只是听了你们的一些言语,忍不住感慨,这也没什么,阁下刚才不也是真情流露?”
那人有些恼怒,便道:“少说废话,你什么意思?一个方外之士,来到此处嚣张,莫非是以为我大瑞无人?”他刚才说话,有些情不自禁,是震惊之下的肺腑之言,而今回过神来,也意识到不妙,又听到面前道士之言,害怕对方拿来要挟,是以言语中带着一丝着紧与威胁的意思。
“无须恼怒,也不用着紧,你之前的话,不也是发自心底么?只是因不明局势,所以才会说出,放心,定国侯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在意的,到了他的那个位置,又怎么会因为区区小事,就降罪于你?再说了,你的话、你的念头、你的想法,还有你的推测,本来也都在定国侯的算计之中,那些百家学派不来也就罢了,一旦过来理论,就不是轻易能结束的,只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少年道士说话间,身子微微一动,就要往外走去。
“想逃?”之前说话那人见状,眯起眼睛,露出一丝寒芒。
“莫误会,莫误会,只是贫道要走,不能继续留下来了,因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对贫道的修为道行,还是有点影响的,不得不防啊。”说话间,此人好似一条泥鳅,在那人群中穿行起来,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消失在人群中,让那说话的人想找也找不到,只能低声暗骂。
不过,周围人却也在思索着,这突然到来的道士,那话中的意思到底有什么玄机——
尽管贬斥方外,但他们终究不是真正的圣人门徒,对于很多超凡神通之事,这心里面终究还存着一丝敬畏与相信,这就好像有的皇帝、勋贵,也会寻道问玄一样。
不过,不等他们的念头平息,突然就有一股奇异波动,在他们的心底升起,而后隐隐有光芒在视野中浮现,循着光亮看去,赫然是那圣贤堂中的一幅幅画像,正在闪烁光辉!
另一边,在那观天台上,正在远远观察的飞犼等人,在刚才也发现了少年道士的身影,恰好他们对这道士有些熟悉。
“观水子怎么出现在这里?”飞龙心念一动,认出来人,知道是随自己一同归来东华的外洲道士,“不过之前捕捉五行之灵的时候,我与他便分开,此人去自行寻找五行之灵了,如今却出现在这里,不知缘由所在,嗯?”
他正在说着,忽的心头一震,发现了一丝端倪,却是那心里也生出阵阵波动,不过比之那下方的诸多书生、学子、勋贵子弟,飞犼、飞龙、阴阳道主这般的修士,就感受的更为清晰。
“这波纹是从文网中延伸出来的,看来是文网将要降临的先兆。”飞虎道长这时微微一顿,脸上露出凝重之色,“这般强烈的人道波动,莫非是要将人道至理从文网中剥离出来,灌注在那圣贤堂内?这样倒也说得通了,想来有文网这般神物,根本不需要圣贤泥塑,便可以打开士林通道了,甚至更加便捷,因为那文网之中,着实汇聚了诸多圣贤精神,只是……”
飞龙接过话来,便道:“只是这般浓烈的人道气息和信息,连我等的心境都被干扰,一个不小心就会令心境受到侵染,说不定就会影响道行,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但现在明显是那定国侯主导,这就不得不小心了,也难怪那观水子跑这么快。”
“不用担心,这观天台所在,本就与众不同,不会被人文之念彻底沐浴。”飞犼这般说着,竟是前行两步,来到了那楼阁边缘,双目中凝结出两道光辉,仿佛凝结了实质,想要直接刺到圣贤堂中,但还未离开几丈,就被一股人文之力阻挡,然后缓缓软化、同化。
“好厉害!根本不需要龙气和城池意志,那文网垂落之地,超凡之力便要退避、消散,若是真的发展起来,简直是超凡之道的末日!”在这一瞬间,飞犼的心里生出一丝担忧,他虽然为邱言所镇,但并没有真的丧失自我、完全归顺,所以想的事情比较长远。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阴阳道主,忽的道:“这文网背后到底是谁人的手笔?似乎与那定国侯关系不浅,要借他之手传播、扩散,但定国侯的背后,还有那位坐镇,乃是分属神道,同样也是超凡之道,这两边应该是冲突了,里面必然是有着隐秘的。”
话音落下,不等旁人回应,那圣贤堂里又有变化,那堂外的众人正在出声哗然!
“这……士林之路已经打开?”
“没有圣贤泥塑,也没有奉上圣贤纸,士林之路是如何打开的?”
“我只是看到那武蒙和孙逊,将自己最近的感悟奉上去,落在中间的台子上,便生出这般变化。”
却说之前,邱言领着几名弟子入内,其他人则知道轻重,都等在外面,只能从外向内探查堂中之景,并且被那一幅幅圣贤画像所惊,没有注意到更多,不过,现在回过神来,才发现在堂中有一座台子,上面摆着一本好似书典一样的物件,让武蒙与孙逊将对知行之道的感悟放上去。
二人早在几日前,就接到过指示,早有准备,如今依言而动,便各自取出一本册子,放了上去。
之前的文网变化,正是因此而生,甚至那视野中的光辉,也是从两本册子中绽放出来的,但并不是真正的光辉,而是意识与思想的光芒,虽然微弱,但不可忽视,没有圣贤精神那么耀眼,但却有着自己的光辉。
这般变化,自然引得门外之人心中波澜,而邱言仿佛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时候又道:“日后,我知行之道的门徒弟子,不管是不是知行书院之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心得拿来,放入这知行论中,总结起来,无论对错浅薄深厚,只要心中有一点知行精髓,便能联动文网之中的百家圣贤精神,开启士林门户,入得其中。”
“什么?难道只要领悟了知行之道的一点精髓,就能有机会入得士林?”
这一说法,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便是那些心中怀着其他念头的官宦、贵胄子弟,也免不了震惊起来,盖因邱言这话口气太大,而且足以改变如今的书院格局!
“难道这边世家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这定国侯又要挑起书院争斗?他这是要成天下公敌?”
ps:感谢“玄元极圣天帝”、“书友140224224943329”的打赏!
感谢“童子轩”、“玄元极圣天帝”、“我姐姐是萱萱”投出的月票!
杂事缠身,一直没时间码字,所以晚了好些时间,在此致歉,晚上还有点事,但会尽量赶在离开前更上。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知行两分,支系雏形
有人在想此话带来的影响,有人则是在思考这话中的利益,但终究没有人会觉得邱言是在信口开河。
“如果真的能够这般轻易就进入士林之中,那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要知道那圣贤堂、圣贤纸,一般的读书人可拿不到、得不到,被诸多书院管辖,轻易不会示人,更不会无故交与他人。”
“但话虽如此,可想要领悟知行之道的精髓,又谈何容易?这可不是读书背书,而是要有所理解,好在知行之道并不与其他学问冲突,甚至掌握了之后,还有助于去学习其他学派的知识、道理和学问。”
“这知行之道,就好像是钥匙一样,而且自从文网降世,需要知行之道的感悟作为钥匙,去打开道路,念入网中之后,这学习知行之道,早就成了风潮,哪怕之前世家反扑,定国侯局面不妙,这知行书院人马稀疏,可学习知行之道的人也没有减少,为的就是入那文网。”
“刘兄此言差矣,一听你的话,就知道你其实并没有掌握知行知道的精华,只将知行之道当做是打开文网的钥匙和敲门砖,没有细细品味,这才会说出这样言语。”
“哦?听王兄的意思,显然是对知行之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莫非是得了神髓?”这话一回,已经有些火药味了。
但先前那人似乎并不在意,从容应答:“在下不才,最近心中生出一点光辉,算是对知行之道稍有造诣。”这话便就引起旁人的阵阵低声惊呼,这才知道此人为何要有意无意的维护邱言,原来是利益相关,日后有可能借助此地,入那士林!
可以说,士林对读书人的吸引力之大。远超想象,能来到京城的人,多多少少都听过传闻,只是还是有许多人,轻易难有资格能步入其中,现在邱言说出这样的话来,无疑是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对这读书之人的冲击,不亚于新法对朝政的改变!
要知道,那诸多书院的圣贤堂。乃是正统象征,更由于掌握着进出士林的通道和路径,具有一定的神圣地位,是书院吸引诸多求学之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种被垄断了的资源,并且在诸多学派中,隐隐有默认、默许的味道,彼此之间心照不宣,同时也受制于圣贤纸的数量。成为稀缺资源。
可邱言现在的一番话,隐隐就要打破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令人担忧。
那人群中不少人见识广博,更是深谋远虑。分析此言,立刻得到利弊,权衡起来。
“如果是悬挂百家圣贤的图像,只是面子和名声方面会与其他学派生出冲突。那么这士林通道的开启之举,无疑就涉及到切切实实的利益了,对诸多书院的刺激可想而知。那么一场大‘辩论’,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了,也不知道此事是福还是祸?”
众人的担忧和猜测,终究只是心思,在念头中流转,不会在瞬间就直接影响到现世,所以在这一刻,现世中所体现的,还是那位于堂中的一典中,两册心得的变化——
之所以说是变化,那是因为这两本书册,在落到台上之后,不光是引动了文网思线的波动,在众人心中引动光辉,本身也有变化,那装订书册的线接连断裂,一页页的纸张飞出,然后燃烧起来!
这一幕,立刻就将堂外众人的心思,给扰乱,将注意力吸引过来。
“怎么回事?这是有人纵火?”
“超凡之力?”
“在京城城郊,居然也有这般事情发生?”
一个个猜测再次泛上他们心头,让他们惊疑不定。
而作为当时之人的武蒙与孙逊,却是在这一刻有不同感受,感到自身的念头,竟是被牵引过去,融入了那火焰里面。
人文之火!
此火在锤炼他们的意志和念头,同时引动一丝心念,融入其中。
顿时,那挖空心思,将自己在这段时间中所得感悟写出的景象,在心里浮现出来,但与回忆不同的是,这种浮现不是虚幻,而是真实,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清晰可见,并且好似生出了灵性,在他们的心头流转,将他们的心思沉淀进去,好似嵌入了语句里面。
顿时,那字与句子之中的奥秘、道理,就都分明起来,越发清晰,衍生出一片虚幻世界,让他们在内里经历沉浮、轮回!
这两个人的来历不同,所擅长的也有不同,他们跟在邱言身边之后,观邱言的言行举止,各有所得,同时又有不同。
孙逊来自江南大家,祖上还有称王过往,那身家气运之中,甚至掺杂着一丝衰败的龙气,自幼所学就与众不同,诗书传家,家学渊源,都是远超常人的,所以他在观看邱言的知行之道的时候,关注的是一件事、一句话背后所代表的奥秘,对自己未来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在识图从中找到解析天地之理的诀窍,时常会与一些记述邱言言行的书中语句做对比,从而一步一步的探究,步步为营。
所以,如今心思沉淀,在那衍生出来的虚幻世界中,他所经历的,也是归于文事,体验的是风华绝代、诗词歌赋,纵然也有刀兵,但往往是谈笑间,敌人便灰飞烟灭。
相比之下,那武蒙可就没有这么细致了,此人的父亲,当年乃是大盗出身,武艺高强,纵横无忌,等那武四平成了武将,受了管制,一些草莽气息一样没有能改掉,也就不可避免的会让自己的子嗣继承。
所以,武蒙的言行中,既没有贵胄世家的背景,也没有官宦人家的底蕴,显得豪迈不羁,跟在邱言身边,被其人折服之后,这武蒙也很关注邱言的言行举止,但更注重现实意义和影响力,甚至有心模仿,同时也关注邱言在兵家上的造诣,对于邱言那练兵与调兵之举,很感兴趣。
所以,如今在这虚幻世界中的轮回,武蒙所经历的,则是一种沙场饮血、马革裹尸的经历。
这种轮回快速无比,好似心魔引动了一丝念头,然后衍生出无数变化,只是身处其中的人并不会感觉到多少异样。
但随着幻境演变,到了后期,这孙逊、武蒙两人在心得感悟上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分别,很快就浮现出来——
孙逊这边,对知行之道的领悟,明显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凡是先要心中明了,要读书明理,要记在心中,然后在日常的行为上加以印证,或者特别注意。
反观武蒙,则是以“行”为本,先是自己做了什么,然后按照知行之道中的总结、归类之法,将这些做的事,在事后总结得失,提炼关键,和邱言的言行举止作对比,从而来掌握和了解知行之道,不断的更正、规范自身言行。
这两种方法,隐隐就要体现出两个知行之道的分支,只是如今二人还都在学习中,更为真正凝结出知行之道的文心、道心、拳意。
值得一提的是,那武蒙在行动的同时,不断参考知行之道,就像是练武的时候,在对照秘籍一样,自身的武道隐隐有了知行之道的痕迹,这也是一种隐藏的支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最多是在当前的气运中稍有分别,但更多的气运,还是要汇聚到整个学派的气运团中,和其他诸家的气运交相辉映。
“唔……”
这般的虚幻世界体验,很快结束,二人的思绪重新归来,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漫长时光,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短短一瞬。
不过,二人对视一眼,再识图回忆,也只能得到模模糊糊的记忆片段,并不真切,只是在虚幻世界中所得的感悟,并没有消散,帮助他们在知行之道的领悟上更进一步。
“刚才那是……逐字逐句的对我等的心得,进行虚幻反馈?这样的体验,当真是难得。”孙逊稍微沉吟,就明白了缘由,同时生出遗憾,“可惜,因为时间太短,我之前对知行之道的心得领悟,并不深刻,如果时间长一点,再放入此典,那么收获必然更大,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
他自然明白,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多,就算自己已经是邱言的弟子,怕也没有几次,况且这种事情,一般也就在第一次的时候最为震撼,得到的收获最大。
这样想着,他的目光落在台子上,这才发现,自己与武蒙的两个册子,赫然消失,其中的纸张燃烧殆尽,而语句则是化作几枚字符,漂浮在那书典的上方,并缓缓向内渗透。
边上,邱言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出声道:“这《知行论》用来收纳知行心得,但放入一次之后,五年之内,不得再放。”
这话让孙逊和武蒙都颇为遗憾,却听得旁边的孟三移、郑云有些纠结,难以取舍,他们因距离关系,感受到了孙武两人的变化,有心效仿,但也有同样担忧,想要积累更多。
这时,邱言话锋一转:“好了,先不要管这些,你们两人该决定了,是否现在就入士林。”
ps:安全上垒!闪~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千金买马骨,一入乱百家
士林之地,对读书之人的影响巨大,内里的诸多机遇,足以让人突飞猛进,只是其中性质特殊,一人一生不能进入太多次,因为每次进入,魂魄中都会沾染士林信息,一旦积攒太多,就会丧失自我意志,与士林融为一体。
便是侥幸能保持自我,意志坚定的,也难以摆脱士林的侵蚀,无法归于现世。
正因如此,在能够进入士林的时候,邱言才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只是对于从前的人来说,魂入士林乃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哪里还要思考这么多,这样的机会砸过来,立刻就要迫不及待的应下。
所以,那堂外的众人听了此言,立刻也就明白,邱言确实是掌握了随时进出士林的方法,但就是不知道,是否只是对自家的学生、弟子,才有优待。
不过,这些人的念头,并不在武蒙与孙逊的考量之中,这两人面对邱言的询问,还需要做出抉择,不过只是瞬间,那武蒙就有了决定。
“老师在上,弟子也是早就听说过这个士林了,从来没想到这种事,还能轮的上咱,既然机会来了,那可就不能放弃!”武蒙的决定,一如既往,显得冲动,但却坚定。
他的话,明显也给了孙逊许多启发,后者顿时也下了决定。
“老师,弟子也愿往。”
在这一刻,孙逊想了很多,不是单纯的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与武蒙竞争,没有受到其人的情绪影响,这个决定,是经过权衡与深思熟虑的。
因为孙逊已经意识到,若是在自己的文心没有形成之前,就前往士林世界,其实是一个难得的体验。反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