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都督,有一件事和锦衣卫够关系的,就是我们江东近来出现了好几拨的鬼卒探子!”这时候,李涅的面容有些严肃起来,开始说正事。

  锦衣卫是孙权建立的,但是孙权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能把握大致发展的方向,可是就是少了一丝的狠辣,如今锦衣卫到了李涅这个狠人手中,发展的更加壮大的,仅仅半月的时间,内部给他硬生生的清理的一遍,收复的好几个千户。

  他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当着几个千户的面前,把他们手下的人抽丝剥茧,直接清理的一批有异心,各方势力埋藏在锦衣卫内部的探子。

  如今的李涅,已经算是在锦衣卫站稳的脚步,稳当当的二把手,莫从还有韩涛也动摇不了他的位置。

  “曹操的鬼卒?”孙权眯眼。

  “对!”

  李涅点头,眸子之中充斥冷芒,低声的禀报,道:“目前我们所发现的鬼卒探子,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各大世家,江东四大世家之中,都有鬼卒的身影,此事若是明查,可大可小。”

  “曹操想要利用江东世家来弄成我们的内乱?”孙权闻言,脑海之中灵光一动,一针见血的点出的曹操的意图。

  “应该是!”

  李涅点头,道:“毕竟主公性格强势,将军府对江东世家的打压一直以来都是不留余力的,也就最近讨逆将军和周使君的联姻,才让双方的关系平和的一点,但是不可否认,江东的世家和士族对将军府还是有一股怨气的,鬼卒应该是想挑拨离间。”

  “鬼卒的统领是谁?”孙权沉默的一下,问道。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是戏志才的师弟,颍川郭嘉,郭奉孝!”李涅道:“此人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鬼卒在他手中紧紧一年的时间,居然能发展到我们江东腹地,不简单。”

  “鬼才郭嘉,的确是一个难搞的人,对了,我们锦衣卫体制之内,有没有鬼卒的影子。”孙权面容有些冷漠,目光之中一抹杀意浮现,道:“我们在鬼卒体制内插人,不要让人家也进入我们老巢,如果是这样,我们锦衣卫就太失职了!”

  “大都督放心,我已经把锦衣卫清理了一遍,这方面暂时没有发现,毕竟我们锦衣卫宁缺毋滥,想要进入锦衣卫都要经过层层的考核。”李涅肯定的回答道。

  “对于鬼卒,绝对不能放松,要记住,未来曹操将会是我们江东最大的敌人,知己知彼,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孙权眯着眼,面容萧杀。

  “诺。”

  李涅点头,孙权对曹操的重视已经超乎他的意料之外,但是,他相信孙权的判断。

  “这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如果有证据,找到一个,杀一个,任何事情,我来扛,但是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就是心中肯定那个是鬼卒的探子,也不能动。”

  孙权叹了一口气,目光看着李涅,嘱咐的道:“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将军府和江东世家的关系变的僵硬。”

  “属下明白!”

  李涅自然也明白这其中重要性,沉吟的一下,他目光闪烁了一下,突然问道:“大都督,还有一个问题,这几天我研究的锦衣卫在许县的计划,属下有些不明白,一个小县城,为什么浪费锦衣卫的这么人力物力。”

  “这个地方未来很重要!”

  孙权淡淡的回答道。

  “未来很重要?”李涅不解。

  “嗯!”

  孙权点头,嘴角翘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道:“这里能提前布局,对我们来说,未来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计的,你按照原计划去做的就行了,暗子埋深一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移都许县,后世就称为许都。

  “诺!”李涅虽然不解,但是还是照做了。

  “老李,锦衣卫还有很多秘密是你不知道的,多点和韩涛交流,你就明白锦衣卫在这个天下布下的多少局。”孙权知道李涅心中的疑惑,谁能想到曹操会把这么一个小县城弄成一个都城呢,他笑了笑,把话题转移开了,道。

  “属下明白了!”

  李涅心中微微一动,他明白的自己始终才刚刚进入锦衣卫,锦衣卫成立好几年,布下了多少探子,除的孙权,恐怕就只有韩涛这个孙权的死忠心腹知道。

  ……

  初平五年,四月三十。

  这一日,江东书院祭酒,大儒蔡邕亲自为孙家二公子孙权举孝廉,随后,征东将军府下达任命状,直接任命孙权为秣陵县令,即日上任。

  a

  a

  

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任县令


  秣陵县,隶属丹阳郡,位于长江下游,濒江临海。

  这里最早是属于西周时期,周章的封地,最早的建城在周灵王元年,楚国设棠邑,置棠邑大夫,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修筑金陵邑,这是金陵这个名字最早的来由。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曾经五次出巡,第五次出巡回归之时,至金陵,身边的几个望气术士言:金陵龙盘虎踞,有天子气。秦始皇闻言,大怒,直接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贯通金陵,泄去王气,然后把金陵改名为秣陵。

  秣,就是草料的意思,秦始皇的意思就是,这里不是金陵,只是一个牧马场而已。

  一年前,秣陵大概有三万多户,仅仅十万人口左右,虽然是一个大县城,但是无法和苑陵,山阴这等治城相比,更无法和吴县这个大城池相提并论。

  不过仅仅一年的时间,因为九江之战和徐州之乱,使得不少的流民渡江而过,不断的涌向江东,秣陵的地理位置首当其冲,再加上县丞徐庶来者不拒的态度,整个秣陵现在的人口已经接近的江东第一都城吴县。

  当然,秣陵还是秣陵,仅仅是人口增加,城墙的不断加大,但是始终是无法和吴县的繁荣相提并论的。

  而且因为涌进大量的流民,无法安置,整个县城之中都有些乱糟糟的。

  城东,县衙。

  县令范林已经在三天之前卸职,去了丹阳郡守府任职,此时此刻的大堂之中,只有三个当家人,县丞徐庶,县尉徐牧,主簿赵洪。

  三人算是如今秣陵县衙之中官位最高的三人,领导秣陵,三人跪坐竹席之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目光互相对视而坐。

  静静的县衙大堂,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徐县丞,传闻新任县令乃是将军府亲任的,并不是从郡守府任命下来的,不知道新任县令到底是何人呢?”徐牧四十来岁,面容看起来有些瘦弱,目光有些阴柔,看着一袭白色长袍的徐庶,淡淡的开口问道。

  徐家是秣陵最大的一个地方豪强,昔日孙策讨伐秣陵的时候,徐家也出的点力,徐牧是徐家当家人,一跃身便成为的秣陵县尉。

  “徐县尉,新任县令的事情,某身在秣陵,又如何得知。”徐庶面容平静,摇摇头,劝告的道:“三日之后,新任县令便上任,到时便可知道了,何必着急呢。”

  “徐县丞,汝乃是蔡祭酒的高徒,凭借汝师的关系,难道还不能再将军府打听出来这点消息吗?”徐牧眯眼,气息有些冷冽的问道。

  徐庶进入秣陵县衙的这一年,显得无比的强势,定民生,收流民,修筑城池,连县令范林都对他言听计从,这让徐牧这个县尉显得有些愤然和嫉妒。

  徐牧认为,徐庶年纪轻轻,好高慕远,能当秣陵的县丞,不过是依靠他的老师蔡邕的名声而已,所以对徐庶向来不服。

  所以他在徐庶收拢流民的事情上不断地扯后腿,联合城中不得好的本地乡绅和地方豪强,抵制流民的进入。

  “吾师性格刚强,岂可为如此小事儿劳驾!”徐庶闻言,目光凝视着徐牧,嘴角勾勒起一抹蔑视的寒意。

  “好了,好了,二位皆然是秣陵的官吏,当和气生财。”

  主簿赵洪今年已经是五十有五,从一个小官吏一步步熬上这个秣陵主簿的位置,有才能,但是性格温和不争,以和为贵,经常调和徐庶和徐牧之间的矛盾。

  “哼,新县令即将到任,若是看到一个乱糟糟的秣陵,必定会怪罪我等,徐庶,再过三日,秣陵粮仓殆尽,若是你拿不出粮食,莫怪本县尉心狠,立刻领兵驱除流民出城。”徐牧双眸之中一抹冷冽的寒芒划过。

  徐庶这一年在秣陵收拢的不少流民,开仓放粮,已经让秣陵的粮仓出现的赤字,上任范林对他支持,如今范林不在的,他不相信新的县令能够无条件的支持他这种浪费的行为。

  “汝敢?”

  徐庶面容铁青,身上散发出煞气,这一年的时间,有县令范林的支持,他早已经掌控大半的秣陵,就是徐家是秣陵第一豪强,也奈何不了他。

  虽然他出入官场,很多事情都不适应,但是以他的智慧,不要说徐牧,就算是县令范林也根本就压不住他。

  “你看我敢不敢!”徐牧猛然的站起来,双眸瞪大,这一次他也变的强硬起来的,没有范林支持的徐庶,他不介意斗上一斗。

  “赵主簿,汝的看法呢?”徐庶深呼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为了秣陵的建设,徐家还有大用,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他眯着眼,看了看身边的主簿赵洪,赵红是一个老好人,但是他一辈子都在秣陵县衙任职,经历数次动乱,依旧屹立不倒,他在秣陵的影响力不比秣陵第一豪强徐家低。

  “徐县丞,这一年,你一共收拢了将近八万的流民,修筑的秣陵至石头城城墙,已经耗尽秣陵所有的财政,这三个月的财政,还是郡守府支持的,若是你没有办法补充秣陵的粮仓和财务,这一批流民我们保不住,不赶出去,只能送去治所苑陵。”

  赵洪沉吟了一下,伸手抚了抚颌下的山羊胡,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道。

  他不想得罪两人,但是如今的秣陵动乱已经传到了郡守府,想要秣陵豪强和乡绅把土地拿出来,那是根本不可能,只能把流民送出去。

  “哼,今日某就告诉你们一件事,无论是收拢流民还是修筑城墙,都是新任县令之前给某的布置,谁敢破坏,就是和新上任的县令过不去,你们自己想好的再做。”

  徐庶沉吟的半刻,嘴角勾勒起冷冽的笑容,淡淡的留下的一句话,然后直接拂袖而去。

  这时候留在大堂之中的两人闻言,面色猛然惊变,对视了一眼,特别是徐牧,他的面容铁青,嘴里喃喃的道:“这怎么可能?”

  “没有不可能的,不要忘记的,徐庶这一年所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很荒唐,可是都得到的县令,正是郡守府的支持。”

  赵洪想了想,提醒的道:“现在我才明白,他是为新任县令来探路的,这个新任县令恐怕来头不少。”

  “哼!”

  徐牧咬咬牙,道:“秣陵是我们徐家地盘,就算是条龙,只要来了秣陵,他也要盘着!”

  ……………………

  一个青衣少年,腰佩长剑,头发髻起,身边跟着两个布衣青年护卫,走在秣陵城的大街之中。

  “秣陵怎么这么乱的?”

  这个少年就是提前到达的秣陵县令孙权,孙权进城之后,没有直接去县衙,而是在城中走的一圈,发现秣陵城看起来乱糟糟的,大街小巷三五成群流民挤在一起。

  “这位大叔,秣陵怎么看起来像一个乱市集一样的啊?”孙权走到一个烧饼摊上,掏出几个铜钱,买的一个烧饼,然后对着卖烧饼的大叔,随意的聊起来了。

  “公子是外地人?”卖烧饼的大叔也很健谈。

  “嗯,我从吴县来的,来走亲戚,一年前来过,那时候的秣陵还是挺好的,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孙权大口的咬了一口烧饼,笑嘻嘻的问道。

  “唉,还不是咱们县衙做的好事,他们斗,却连累的我们这些老百姓。”

  卖烧饼大叔叹的一口气,目光有些谨慎的扫了扫四周,没有什么人,才放心的道:“我偷偷告诉你,咱们县衙的县丞也算是一个好人,他收留的不少渡江而过的流民,想要让他们在秣陵安家立业,可是秣陵的土地大部分都掌控在徐家为首的本地豪强手上,徐家的家主是秣陵的县尉,掌控秣陵兵,可是我们秣陵的土霸主,他不松口,这些流民自然没地可耕,自然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原来如此!”

  孙权琥珀晶莹的眸子之中一抹冷意划过。

  “贱民,滚开!”

  这个时候,远处的街道上,一个青年嚣张的声音突然传的过来,孙权抬头一看,只看远处,已经被围成了一个圈子。

  “公子,你千万不要过去,这声音是徐家的公子徐明的声音,徐明仗着徐家的势力,在秣陵城之中没人敢惹,他向来嚣张,而且对这些流民非打即骂,我们秣陵的人看到他都要绕路。”烧饼大叔看到孙权想要过去凑热闹,好心的提醒。

  “哦,还有比我嚣张的人,我倒是要看看。”

  孙权一听,心中有一股怒气,在江东,比纨绔,还有谁能和他孙权比啊,他倒是要看看秣陵城有谁比他嚣张的,带着两个护卫,直接走的过去。

  “贱民,居然还想问我要钱,我没有把你们赶出秣陵已经是你的福气了,给我立刻滚出秣陵。”孙权走上前,只看到两个街道交汇的路口出,一个蓝衣青年带着十几个护卫,一脸厌恶的看着四五个流民。

  “徐公子,可是你说的,我们五人给你们徐家干活,十天,一共十石大米,现在活已经干完了,你可不能不认数啊。”一个老汉指着蓝衣青年,浑身颤抖,愤怒的道。

  “哼,莫老头,说我徐某人欠你粮食,你可有字据。”蓝衣青年斜睨的一眼,嚣张的道。

  “你?”

  莫老头他们几个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字不认识一个,带着一家老小从徐州逃难江东,好不容易才在秣陵安生,他们给徐家干临时活,就一个口头交易,哪懂得什么字据。

  几家人现在都等着粮食下锅,却没想到徐家翻脸不认人,没有粮食下锅,就等着饿死。

  “没有字据,就算你告到衙门,也告不了某家,滚。”蓝衣青年看着几个苦兮兮的男子,一脸的厌恶,一脚把莫老头,踢开。

  a

  a

  

第二百三十七章 谁才是秣陵的王法?


  东汉末年,世家以家学传世,家中子弟,读书致仕,对于整个天下和朝野有第一流的影响力,而所谓的豪强家族,则是以掌控土地和人口而立足一个地方之上。

  在秣陵,徐家作为秣陵豪强的领头羊,它就是秣陵最大本地豪强,联合这几十家豪强势力,形成的秣陵的本土势力,这群联合起来的本地豪强势力,掌控着秣陵七成以上的的土地。

  征东将军府已经在江东人口方面已经对各地的豪强开始动手了,初平四年,江东征战海外,送去夷洲二十来万的佃户,就是这各地的本地豪强手中强行征募而来的。

  在土地方面,自然就不能逼得太紧张,不然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在江东各地就造成了一个显现,七成的土地,掌控在不到一成的人手中,自然就会造成有人有田地而没人耕,而有些人想要耕田而无田可耕。

  秣陵是最特殊的,因为秣陵收缴了来自九江和徐州的大量流民,让这种对比更加的明显。

  春耕时分,各户忙碌,徐家麾下田地多,但是佃户不足够,自然只能从外面的找些人来做,秣陵这一年多的是流民,莫老汉一伙人来自徐州。

  昔日曹操为报父仇,攻入徐州,麾下之曹兵更是戾气冲天,从彭城攻入下邳,数次屠城,泗水河之中,尸堆如山,堵塞河流,血流如河,冲垮河流,一堵一冲,鲜红的河流之中怨气冲天。

  莫老汉就是当初的下邳人,本是一大户麾下的佃户,不过这个大户在曹军破城的时候也被斩杀,他幸运,逃过一难,自然不敢在逗留在徐州,带着一家老小,还有姻亲女婿的一家,十几口人,一路南下,渡江而过,进入秣陵。

  进入秣陵之中,虽然县衙一开始是开仓发粮,只要去帮忙修筑城墙,一家人就能吃饱,可是好景不长,从上个月开始,秣陵县衙已经粮食告急。

  他们这些人只要另外找活,莫老汉连同长女的婆家,两家人,五个壮力男丁,替徐家干了十日的活,虽然只有十石的粮食,但是省一点也够他们一家人支撑半个月了,可是到头来,活干完了,粮食却没有。

  “字据?”

  莫老汉五十来岁,穿着一身有些破烂的麻衣,人不高,不过有些精精壮壮,脸庞有些愚厚,眉头皱成一团。

  昔年他们为大户做佃户或者做长工才会立下字据,按下手印,以为凭据,但是这些几天,十几天的短工,基本上都是以口头为约。

  “徐公子,我们这些庄稼汉,又不懂字,那会什么立字据,你就当可怜我们一家老小,把欠了我们的粮食还给我们行吗?我们家十几口人还等着这粮食救命呢!”

  莫老汉知道不能和这些家族公子硬着上,只好低声下气的求饶,希望能得到粮食,不然不出两日,他们一家老小就要断粮了。

  “哼,没有字据,你凭什么说本公子欠你的粮食啊?大家评评理,是不是这个理啊!”蓝袍青年有些得意洋洋的看着周围在看热闹的人群,一副我才是道理的模样。

  “这位大叔,这明看就是徐家的不对,怎么没有人敢说啊?”周围的人群之中,一个琥珀碧绿眸子的少年,看着这场景,眉头死死皱起,转过头来,看着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中年,低声的问道。

  “小兄弟,谁看不出来是徐家的不对啊,可是在这秣陵,谁敢得罪徐家啊?”中年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

  “就是啊,徐家也不是第一回的,徐家就是想要把流民赶出秣陵,原来还算是有些收敛的,可是自从县令离职之后,徐家公子就嚣张起来的。”这时候又一个男子凑过来,目光看着莫老汉一家,惋惜的道:“就是可惜这一家子啊,辛辛苦苦十天,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县衙也已经粮食殆尽,不发粮食了,不知道他们如何度日!”

  “秣陵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少年眯眼。

  “有啊!”

  身边一个路人轻声的回答,道:“徐县尉掌控着上千的县兵,他就是秣陵的王法。”

  “呵呵呵,原来是有兵就是草头王!”少年冷笑的看着不远处的蓝袍青年徐明,心中有了一抹杀意。

  这时候莫老汉面色大变,他只能咬咬牙,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说一句公道,但是一个个却敢怒不敢言的,让他失望了。

  “徐公子,今日你要是不给我们粮食,我就告上县衙,让徐县丞来评评理。”莫老汉的心思有希望变成的失望,但是一想到家中的老小,就顾不上那么多了,面色变的狰狞,指着蓝袍青年,凶狠的道。

  进入秣陵大半年,他也清楚的知道,只有徐县丞才是算是站在这些外来的流民这一边,而且徐县丞本来就和徐家不对,也不怕徐家,已经好几次为外来的流民做主了。

  “嘿嘿,拿徐庶来压我们徐家,你一个贱民也配,没有字据,你就是在讹我们徐家吗?本公子今日心情好,放你一马,滚!”

  蓝袍青年闻言,心中大怒,嘴角勾勒起冷笑的笑容,目光斜睨,流露出一抹蔑视的光芒,直接一脚把莫老汉踹出一米之外,冷笑的道:“莫老头,你最好带着全家,立刻滚出秣陵,不要本公子再看到你,小心本公子把你们这群贱民送去县衙,让你们尝尝牢狱之灾,我看徐庶那个东西能不能帮你。”

  徐明是徐牧的嫡子,自然不志在这点粮食,这是他特意的设的局,用来对城中的那些流民的,他父亲一直不喜欢秣陵城中的流民,他就想方设法想要把城中的流民赶出去。

  之前徐明不敢嚣张,因为县令范林在,有范林压着,无可奈何,可是如今范林不在,新的县令还没到,徐庶和他父亲徐牧,大家那么高,那么大,况且徐家还是秣陵第一的豪强,他就自然嚣张起来,开始杀鸡儆猴,然后把这群流民一一赶出秣陵。

  “爹?”

  “你们怎么打人啊?”

  莫老汉身边的两个儿子赶紧走上前,把莫老汉从地面上拉起来,女婿和女婿的弟弟也走上来,几人眼睛瞪大,愤怒的看着徐明。

  “王八蛋,你居然敢打我爹,我和你拼了。”

  莫老汉的小儿子莫二牛只有二十来岁,体型壮硕,性格暴躁冲动,之前一直在忍让,如今一看父亲被徐明一脚踢的嘴角都溢血,怒火涌上心头,直接冲了上来。

  “一个贱民,打死他!”

  徐明身边十几个徐家护卫直接走上来护着徐明,莫二牛空有一身力量,不懂的用,凭借蛮劲,打到的两个护卫之后,就被四五个徐家护卫围着殴打。

  “徐公子,住手,先住手!”

  莫老汉几个人立刻冲上来,几个都是民夫,有些力量,但是不善打架,况且徐家的护卫还有几个是腰佩长剑的,不到一刻钟就被放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