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长声啸天,魁梧的身影跃出。

  “荡山将军贺齐,率领江东精兵,今已经荡平丹阳境内,作乱犯上之山越,俘虏五十万山越贼寇,今日中郎将黄忠,奉上丹阳山越首领穆加之人头,为吴国立国而贺,为大王而贺!”

  此将的气息凶猛无敌,一往无前,长啸天际,一字一言之中,蕴含的强大的力量,浩瀚的声波在九天之上回荡。

  “数百年肆虐江东山越居然被铲平了,是好消息!”

  “主公立国,果然是承天而授,此乃征兆。”

  “这又是一员大将,好凶猛的气息!”

  “绝对是练罡境界的超级武将!”

  吴国的文武百官听着这一道响亮的声音,这时候心中都稳定下来了,看着这一员魁梧而矫健的身影,瞳孔微微有些凝视。

  大将潘凤这时候让开了路,一匹烈马越过文武百官,落在天坛之前,黄忠跳下马,越过的潘凤的身影。

  “恭请大王,此乃贼将之首级!”

  他一步步的走上天坛,直接三十三层台阶,双膝跪地,手中的锦盒举过头顶。

  “哈哈哈,今天乃是吴国当立的大好日子,苍天来贺之,此乃吾吴国之福,呈上来!”

  孙坚也不知道今天居然还有这一幕,原先以为有人捣乱,面色阴沉,现在顿时有一种豪气丛生,哈哈哈大笑,长啸而叫。

  山越,江东肆虐的几百年的山越,一直都是江东的心腹大患,最主要的在会稽和丹阳,本来太史慈把会稽的山越完全平定,他已经够惊喜了。

  现在贺齐居然把山越最的势力,丹阳山越给平了,这让他心中大为惊喜,而且还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上报,自己都忍不住有一种天命所归的感觉。

  “诺!”

  台阶上的两个宦官,走上前,恭敬的把锦盒呈上了,锦盒之中一个人头,正是丹阳山越第一部落的首领穆加。

  “仲谋,这是你安排的吧?”孙策微微眯眼,看了一眼身边若无其事的孙权,今日这个场景,若是没有人安排,黄忠就算在强大,恐怕就连金陵城都进不了。

  这一幕太精彩了。

  “天意,这是天意!”

  孙权微微一笑,打了个哈哈,回答道。

  其实贺齐和黄忠,在六天之前,就已经结束的和山越战役贺齐的策略,黄忠的勇猛无双,苍狼军精通山地章,徐盛和潘璋的车下虎士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数万兵马联合作战,十万兵马,步步为营,在深山野林这个山越的主要战场上决议死战。

  这一战,黄忠算是绽放了他绝世武将的风采,百步穿杨的箭发,两军阵前,射杀敌军首领,贺齐迅速的出击,把山越最精锐的兵马荡平,一举俘虏将近五十万的山越百姓。

  这一战永除后患,江东的山越,算是彻底的平定,而且还多的几十万的人口,绝对是大喜之中的狂喜。

  这个消息贺齐本来第一时间是呈报给孙坚,不过他八百里的加急却让孙权半路给截了下来。

  他就等着这个机会。

  这个时候,这个场景,然后这个消息突然爆发出来,不仅仅让孙坚惊喜,让吴国文武皆然惊喜,足够能让新建立的吴国声威再上一层楼。

  “恭喜大王,此乃吴国天命所归,国运浩瀚之征兆也!”

  张昭长身而出,拱手的道。

  “恭喜大王!”

  文武大臣,躬身的道。

  “哈哈哈,同喜!”

  孙坚心中狂喜,目光栩栩的凝视着这一方天地,朗声的道:“今日,吴国当立,天命所归!”

  a

  a

  

第三百零五章 吴国当立 三


  奉天大殿。

  这一座宫殿是整个皇城之中最宏伟的一座殿堂,也是日后吴国的朝会大殿。

  大殿之巅,九阶台阶之上,孙坚一袭龙袍,盘坐在龙椅之上,王者威严,压迫苍生,他的右侧下一位的位置,是一张凤椅,坐着王后吴婉。soudu!org

  整座大殿的装饰,宽敞而空洞,金辉辉煌,恢弘之中显得大气的大殿之中,一个个文武官员,左右而列,目光皆然恭敬的看着大王孙坚。

  “孙策,孙权,上前!”

  孙坚俯视众臣,这是最鼎盛的一次朝会,各方臣子,汇聚一堂,数百臣子巍然而立,气势磅礴,他的目光一扫而过,看着大殿之下的一个个官吏,最后落在的站在最前面的两个最出色的儿子身上。

  众人这时候也开始激动起来,目光带着灼热的光芒,凝视着大王的身影,如今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下面就是排位位分果果的时间了。

  立国,就是一国之政权,权力分明,可不是昔日一个将军府政权能相提并论,今日能站在此的都是从龙之臣,开国元老。

  一个个位置,让他们人血沸腾。

  “儿臣在!”

  孙策和孙权对视了一眼,分别从文官和武将的阵型大步的走出来,走到大殿中间,双膝下跪,恭敬的道。

  “孙策,字伯符,孤之长子,年幼便随孤南征百战,逢战比先,勇猛作战,骁勇无敌,讨丹阳,战辽东,征交州,为吴国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今日,孤封其为万户侯,赐侯名,江,封地夷洲高山郡!”

  一个宦官,站在台阶之上,摊开一份金黄黄的圣旨,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

  “儿臣领旨!”

  孙策目光一动,俯首而下,双手举头,恭敬的道。

  这一份圣旨一下,孙策一系的人,面色明显不太好,基本上都显得有些失望的面容,一个万户侯的侯位根本达不到他们的心中的所求。

  在他们的心中,孙策是应该封为太子才对。

  难道太子之位还有变故?

  不管是孙策一系还是其他大臣,这时候心中都猛然的动起来。

  “孙权,字仲谋,孤之次子,年幼便随孤南征北战,智谋超然,心性沉稳,建海军,贯东海,开疆拓土,立书院,建讲武堂,建城金陵,为我吴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今日,孤封其为万户侯,赐侯名,东,封地夷洲东越郡!”

  这个宦官的话刚刚落下,大殿之中,一个个文武官吏的面色都有些惊骇起来,目光落在在孙策和孙权的身影之上。

  众人闻言,有的感叹,有的悲愤,有的欢喜,目光复杂多了。

  “儿臣领旨!”

  孙权闻言,面色微微一愣,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的,恭敬的领旨。

  孙权一系的人,皆然露出的欢喜的面色,目光灼热的看着孙权的背影,孙坚这一个决定,就是宣告吴国,孙权也有权利继承他的王位。

  江侯,东侯,合起来就是江东的意思,这两人的侯位,其实就是吴国的前身,孙坚这也是为了纪念吴国起源的江东大地。

  至于封地,这就是蕴含的东西就多了。

  东越和高山是夷洲的两郡,孙坚把这两个郡域封赐给孙策和孙权,这个意思大了去了。

  不过站在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都是聪明人,基本上都懂。

  孙坚这是要公平。

  他这个意思就是,作为吴国的君王,他必须一视同仁,孙策和孙权都有竞争太子之位。

  但是作为父亲,他又得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自古东宫之争,都是生死之争,夷洲,悬于海外,谁输了,最后一条后退路就是去夷洲立足。

  虽然他也知道,这么做的效果不大,毕竟如今江东海军纵横海域,即使海上也不是安全之地,但是,作为父亲,他总要为自己的孩子留一条路。

  这个时候,众人的目光皆然放在了孙策和孙权的身上,并没有看到一个人群之中少年的妒忌目光。

  “为什么?”

  “难道就是因为我生的晚?”

  大殿之中,武将的阵列之中,一个身披铠甲的少年,目光越过一个个大臣,死死的盯着前面的两道身影,眸子之中充满了不甘心和妒忌。

  “张昭!”

  这时候,孙坚又大喝了一声,道。

  “臣在!”张昭走出队列,目光凝视着孙坚,拱手的道。

  “张子布,汝自进入将军府以来,为孤克克业业,数年如一日,奠定江东基础,吴国的根基,吴国有今日,汝功不可没,今日,孤封汝为文官之首,丞相之位,秩万石!”

  “臣领旨!”

  “潘凤。”孙坚继续叫喝,

  “臣在!”

  “自汝加入的江东,为江东屡屡奋战,为吴国立国,立下赫赫功劳,今孤封汝为武将之首,吴国大将军,秩万石!”

  “臣领旨!”潘凤拱手领旨。

  文武百官之首,张昭和潘凤的位置一点都没有出乎意料,毕竟吴国始于征东将军府的政权,虽然有变异,但是资历不可少。

  如今江东论资历,论能力,根本没有人能让他们让位。

  “张纮!”

  “臣在!”

  ……

  “太史慈!”

  “臣在!”

  ……

  “顾雍!”

  “臣在!”

  ……

  新国建立,官职之事,必须要弄好,排位位分果果的事情在奉天大殿之上,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从白天弄到天黑。

  其实吴国的体制和汉朝是差不多了,基本上是承受着汉朝的官职体制而设立的,这么短的时间,他们也无法弄出自己的一套体系。

  文官以丞相为首,后面是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武将以大进军为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府……

  不过无论是在汉朝,还是现在新建立的吴国,基本上还是循着儒家治理天下,所以丞相之位,是百官之首,凌驾在武将之尊的大将军位置之上。

  张昭作为奠基江东的功臣,孙坚的头号谋士,夺取此位置,再正常不过,如今他就是孙坚之下,第一人,典型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太尉之位让程普拿下了,御史大夫的名头被张纮这个后来居上的人夺取,几大世家也捞到的不少位置,魏腾,虞翻,顾雍,陆俊都位列决策的高层,算是不错了。

  周瑜倒是没有进步,还是交州刺史的位置,毕竟现在是孙坚时代,不是孙策时代,也不是孙权时代,他们两个的嫡系文官其实都没有捞到什么好位置。

  武将之首,潘凤夺冠,不过骠骑大将军之位,太史慈却输给了赵云,赵云在寿春一战成名,威名天下通传,仅仅这一战,足以凌驾太史慈这些年的努力,太史慈只能屈居军部第三位,拿下的车骑大将军的位置。

  然后是卫将军周泰……贺齐一战平山越,夺下前将军的位置,黄忠凭着天坛的献功之功劳,加上他在山越的一战,勉强夺取一个后将军的位置。

  吴国建立,尘埃落定。

  ————————————————————

  夜色深邃,星空灿烂,金陵城中,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人流不息,拥簇而动,久久难平。

  新朝初立,普天大赦,大王与臣同喜,与民共乐,皇城喜庆,大广场上的酒宴成一席一席的流水大席。

  这一夜的狂欢,让吴国在喜庆之中屹立而起,雄霸东南。

  一直到夜色悄悄的过去,东方浮起一抹鱼肚白,太阳初升,这一场喜兴才渐渐的沉寂下来,一个个大臣,喝了不少酒,有的歪七竖八,有点扭扭曲曲,鱼贯而出,离开皇宫,在宫门前的护卫的接应,一个个返回自己的宅子。

  能上朝的,都已经得到的孙坚在金陵城赐予了一座豪宅,最新落成的金陵东城,成为的百官的府邸集中地。

  承天门,这是皇宫大广场的一道小门户,也是皇城对外最直接的门户,不算雄伟,比不上皇宫四门,孙策喝的有些醉醺醺的,歪歪倒倒的站立的城门之下,依靠着城墙,抬头看着天际。

  孙权这一夜也喝了不少,也有点醉意,同样依靠着宫城的城墙,站在孙策身后不超过的一尺的地方。

  一抹朝阳的光辉之下倾洒在兄弟二人的身上,甚是璀璨,周围一个个文官武将从身边走过,却不敢靠近,等到他们都离开,周围一片静悄悄的,两兄弟对视了一眼,才开口。

  “仲谋,你看,这一座皇城雄伟壮观吗?”孙策看着天际的朝阳,突然问道。

  “大兄,你不该问我这个问题,这是我亲自设计的皇城,所有的建立草图都是经过我的手,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孙权琥珀晶莹的目光流淌着一抹复杂的光芒。

  “你想成为这里的主人吗?”孙策冷不丁的问道。

  “现在这里的主人是父王,父王正值壮年,太遥远的事情,我不会去想。”孙权如是的道。

  “那里是什么地方?”孙策神情很平静,沉默了半响,突然伸出手指,指了指东侧的一片宫殿,问道。

  “东宫!”

  孙权目光湛然,沉吟了一下,道。

  “你想住进去吗?”孙策转过头,眼睛看着他,锐利的目光之中,有一股压迫力。

  “大兄,如果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进驻东宫,你会相信吗?”

  孙权心中清楚明白,今天的事情,已经触及了孙策的心底,孙坚的态度,让孙策有一种强烈的威胁感。

  如果之前孙策还没有下定决心把孙权逼上战场。那么,这一刻,他已经下的决心,要和孙权决裂。

  “以前的想法,已经不重要了!”

  孙策叹了一口气,目光之中流淌着复杂的光芒,轻轻道:“仲谋不管你以前想还不想,如今父王已经把你我的战场给摆好的,太子之位,我孙伯符是绝对不会放手的,而你,恐怕也没有选择了。”

  “战场?大兄,我们是亲兄弟,从汜水关到现在,你我的每一步都紧密无比,合作无间,一起经历生死,一次打拼辽东,现在你是打算和我斗一个生死吗?”

  孙权哑然一笑,神情之中却有些嘲笑之中的无奈,孙策的话没有错,孙坚既然下的如此的圣旨,孙策也好,他也好,逃不了。

  “仲谋,怨不得,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孙策沉吟了半刻,眸子之中流淌着一抹悲哀,看着生气勃勃的朝阳,留下的一句话,便拂袖而去,迈着萧瑟的步伐,一步步的离开的皇宫。

  “太子之位,某家志在必得,你成为了我的敌人,我就是全力以赴,吴国需要一个最出色的君主,我自信,我有能力做的最好,所以我不需要你的退让,如果你把我当成兄长,尊重我,那就让我看看你的实力,若是败了,某死而无怨。”

  孙权闻言,沐浴在朝阳之下的身影明显有些僵硬。

  吴国的大势之下,他们的两个的命运,原来一早就已经是对立的了,就算他愿意放弃,也做不到。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大兄,我不相信,一个太子之位一定要你你死我活。”

  孙权依旧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他的心中有一抹果决,琥珀晶莹的眸子,死死的看着这一条消失在阳光之下的身影,喃喃的道:“我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但是现在,我最少愿意再退一步,只为了这一份兄弟之情。”

  “二哥!”

  这时候,突然一个少年从后面跳出来,拍了一下孙权的肩膀。

  “老三,你小子什么时候在这里偷听我和你大哥说话啊?”孙权回过头,目光微微一动,这个少年便是孙家老三,孙翊。

  孙翊脸上挂着笑容,笑吟吟的看着孙权,道:“我只是经过而已,刚好听到,小弟恭喜二哥封侯!””

  孙权的目光凝视着孙翊,这个少年虽然年纪比他小几岁,但是长的虎背熊腰,体型随孙策,昔日第一次随他上战场,血战吴县的时候虽然有些幼嫩,但是能坚持到底,算是不错的表现。

  几年过去的,当年的小毛头,如今落落少年,也是一方将领,他从讲武堂出身,随着孙策征战交州,在孙策的有意纵容之下,立下不少功劳,麾下也算集结的不少讲武堂的将领。

  同为讲武堂出身,同窗之谊,算是一个不错的结交桥梁,让他招揽的不少将士,在如今的吴国,自然比不上孙策和孙权的威望,但是也算是少年一辈杰出骄子。

  孙策和孙权早已经脱离的所谓的辈分,自立一系,如今朝堂之上的巨头人物。

  “怎么,你看着大哥和二哥被父王封侯,自己连个将军之位都没有捞到,是不是心里不平衡了啊?”

  孙权看着这个英气逼人的少年笑吟吟的脸庞之上明显挂着一抹落寂,微笑的道。

  “有点!”

  孙翊目光微微一动,坦然的点头,道。

  “老三,你大哥和我不过是早生几年而已,你不比我们差,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得到你自己想要的,千万不要灰心,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你不比任何人差。”

  孙权拍拍孙翊的肩膀,安慰的说了一句,然后迈着踉跄的脚步,一步步的离开的皇宫,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这一句话,差一点让日后的吴国面临分裂,迈入内乱。

  “二哥,是不是只要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孙翊目光湛湛,看着孙权的背影,一抹充满野心的眸光在他的眸底有些疯狂的旋转。

  a

  a

  

第三百零六 战国时代,重现天下!


  孙坚立国,吴!

  吴国建立,这一则惊人消息,不足三日的时间,已经一一的传遍了整个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就算远在西凉的两大诸侯马腾韩遂都已经知道了。

  大汉江山虽然是名存实亡,但是毕竟拥有几百载底蕴,即使是天子驾崩,依旧有不少的声望,和士林的拥护。

  吴王孙坚成为的第一个葬送了大汉四百载江山的诸侯。

  这一下子,炸锅了。

  天子驾崩不过仅仅半年的时间,江东匆匆就立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不少人的眼中,吴国就是叛逆,就是反贼,一份份讨伐吴国的缴文从各方诸侯的手上纷纷的发出。

  第一个发文讨伐吴国的是曹操,曹操明显对孙坚立国十分的不满,所以他发出的不仅仅只是有声音而已,还有动作,曹军十数万精兵直逼合肥逍遥津兵,蠢蠢欲动。

  第二个想要讨伐江东的是刘表,刘表其实才是心中最着急的那一个,毕竟他可是汉室宗亲,刘氏最有资格继位的人,如今吴国的建立,就是名正言顺的反抗大汉,推翻大汉的政权,也就是把他未来的帝位推翻。

  所以他也不惜下的重兵,想要灭的吴国,他的兵马基本上都是水军,顺着长江水道,也开始不断逼近了庐江柴桑。

  这时候,刘氏的另外一个诸侯,成都的刘璋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露一下自己的汉室宗亲的身份,一份大义凛然的讨伐缴文从成都发出迅速的传遍天下。

  当然,他不仅仅是缴文的讨伐,兵马也动了起来,虽然益州和江东隔着荆州,但是交州现在可是属于吴国,益州想要出兵讨伐吴国,还有交州的路。

  一时间,吴国仿佛成为众怒而讨之的目标,兵戈连连,不断的逼近,吴国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大将军潘凤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镇守柴桑,骠骑大将军赵子龙率领十万兵马,镇守合肥。

  曹操,刘表,刘璋,这三方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大的诸侯,三方兵力,数十万的兵马,兵围江东,整个天下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一个个诸侯迅速的把目光放在的吴国,他们都在猜想,吴国到底有什么能力抗住三方兵马的进攻。

  可是就这个时候,天下的形势却在悄然的发生的变化起来。

  冀州,袁绍称王了。

  其实袁绍本来是想要成为第一个踩着的大汉朝的名头,踏上王位的人,但是就在他还在紧张的筹备的时候,吴国居然一下子建立起来。

  吴国的这一记闷棍把他打的可真够狠的,迅速的就把他打愣了,让他怒火三丈。可是如今立国之事情在冀州已经传遍,木已成雕,他想要退缩都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所以他提前的脚步,就在吴国建立不足三天时间,六月九日,袁绍迅速的在邺城祭天,立国,晋!

  晋国建立,掌控冀州并州青州三州大地,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北地,算是一个庞然大物,实力比江东还要强大,迅速的改变的吴国独立支撑天下的局面。

  众人开始从讨伐吴国的事情上回过神来,一个个的蠢蠢欲动起来。

  当然,如果仅仅是袁术的支援,也难以打消曹操和刘想要讨伐吴国的决心,毕竟吴国是第一个立国的诸侯,踩着大汉上位的王国,只要打掉了吴国,给天下一众诸侯一个狠狠的教训,其他的还能慢慢讨伐。

  可是随着吴,晋两国的建立,天下的诸侯彻底的失去的对汉朝的最后一丝忌惮,一个个的开始动作起来,而且越来越快。

  六月十五,公孙瓒在蓟城祭天,立国,燕!

  六月十八,吕布在下邳城祭天,立国,鲁!

  燕国和鲁国的建立,一下子把吴,晋的大势个逆转过来的。

  四国屹立,他们加起来的疆域已经占据着大半壁的江山,天下这一下子完全就崩溃了,大汉不再是名存实亡,而是彻底的灰飞烟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