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郁洲山。

  海面之上一阵阵徐徐的海风,呼啸的吹拂而过,让整个郁洲山的空气之中都带着一股浓浓咸涩的味道。

  数年之前,孙权和孙策带着江东的海军,北上辽东,为了斩杀曹操,从这里上岸,突袭了东海,后来战败,退出东海。

  但是吴国的海军就一直占据郁洲山这个进驻徐州的桥头堡,把这里原来的人口迁移江东,然后改造成一个严密的吴国海军的大基地。

  这几年下来,虽然徐州的主人从陶谦换到刘备,然后再换成了如今的鲁王吕布,几经转变,可是郁洲山依旧不变。

  作为连接江东和辽东的一个转折点基地,这里常年驻守上万以上的吴国海军,如今海军十四个舰队之一的郁洲山舰队的基地。

  郁洲山舰队只是恪守郁洲山,没有上岸进入东海作乱,而徐州麾下也没有能披靡的战船,所以即使鲁王吕布明明知道这里有一股很强悍的吴国兵力,也没有选择来攻打。

  数年来的不断建设,如今的郁洲山已经环境大变,完完全全的蜕变成的一座坚固的海上堡垒,随处可见,都是海军的军事设备。

  南北两侧的入港港口之上,都布满了一座座高达十米,长达数十米的大型床弩,弩箭竖立,锋芒闪烁,周围还有不少固定的大型投石机耸立,武装到牙齿,完完全全的一个刺猬,戒备深严。

  今日,海风徐徐之中,一万多的郁洲山舰队海军将士。站立在南侧港口,在郁洲山的战旗之下,队列整齐。

  “将军,东侯的船到了,是锦帆舰队!”

  众人抬头。猛然的看到了远处的海面之上,上百艘战舰徐徐的浮现在眼眸之中。

  远处的舰队之上,一面‘东’字大旗,迎着海风而飞扬,甚至显眼,除了东字大旗之外。还有一面‘锦帆’竖立旁边。

  锦帆舰队,承载着孙权的主力部队,到达了郁洲山。

  “擂鼓!”

  郁洲山舰队主将黄林,他数年前不过是薛州麾下的一个海贼,如今可是海军十四将之一。统帅上万海军,固守郁洲山。

  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年孙策和孙权突袭的郁洲山,他的心中对孙权很感激。

  咚咚咚!

  郁洲山之上,一阵阵响亮的擂鼓声响起,鸣响天际。

  “某,又回来的了!”

  远处,锦帆的甲板之上,孙权听到这一阵擂鼓声。露出的笑容。

  今日的他,和平时的儒雅不一样,他身披玄武甲。身披朱雀披风,腰佩一柄七星龙渊宝剑,一柄白虎战枪耸立在旁边,威风凛凛。

  孙权身上的装备乃是四象装备,当今最出色的装备,玄武甲。朱雀披风,白虎战枪。都是会稽郡龙泉县的几个铸造武器的大家族,集合了龙泉地域数十精锐的铸造大师。根据孙权这几年提供的比这个时代先进数倍的淬铁工艺,四处寻找最特殊的矿石,不断的改进,足足耗费一年光景,几经磨难铸造出来的装备。

  孙权大婚的时候,这几件龙泉出产的宝贝,被已经加入江东商会的龙泉铸造业佼佼者,四大家族联合当成贺礼,送了给孙权,本来还有一柄青龙剑,只不过孙权比较喜欢自己的七星龙渊宝剑。

  “君侯!”

  这时候,魁梧的甘宁走出了船舱,出现在孙权的背后,低声的叫唤了一声。

  “兴霸!”

  孙权转过头,微微一笑。

  他统帅的三万海军,其中以锦帆舰队和郁洲山舰队为主,甘宁进入海军,鱼跃龙门,大展拳脚,锦帆舰队如今算是海军的一个主力将军。

  不过这一次,海军的将士必须要当成步卒来使用。

  数年前江东连水军都没有几个,辛辛苦苦才训练出来的几个海军自然昂贵无比,所以一直不愿意那他们当成步卒使用,因为这样浪费。

  如今情况就不一样了,吴国海军已经占据吴国最大的兵力,长江水道之上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海军,而海上一直风平浪静,只不过都是探索南洋,但是现在是南洋荒无人烟,无人能当海军的锋芒,自然也不需要这么多的海军了。

  海军没有裁员,只不过适当的时机,当成的步卒使用,徐州境内虽然河流不少,但是并不合适海军的战舰进驻,没有长江河流的大规模,战舰就是河流上的靶子。

  所以这一次,三万海军都会放弃战舰,步行上岸,激战魏军。

  “君侯,东海郡传来了一份战报,夏侯惇率领的数万魏军已经兵临泰山,对泰山藏霸发起了攻击。”甘宁面色有些凝重,躬身的禀报的道。

  “什么?”

  孙权闻言,面容凝重起来,迅速的离开的甲板,走回了船舱里面,目光凝视着其中的沙盘。

  “魏国好快的速度,夏侯惇居然已经开始攻打泰山了!”

  他对着正在看着地形的军师庞统问道:“士元,如今我们的先锋军徐盛和潘璋两路兵马,推到了了哪里?”

  徐盛和潘璋如今都是一方大将,正规重号将军,自然不宜留在孙权嫡系车下虎士,早已经在山越之战结束的时候,就调出来的车下虎士。

  两大猛将属于孙权这一路大军的先锋军,各自领着五千兵马,已经提前数日进入的东海郡,南上北下,而徐盛的目标是拿下兰陵城,固守兰陵,等候大军。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现在徐盛应该已经到了东海治所,郯城,从郯城到兰陵城不远。”

  庞统站在船舱之中,目光烔烔,凝视着沙盘,面容露出了一抹忧色,轻声的道:“但是探子的消息,郯城之中驻守有鲁国的数千兵马,不算精锐,可是战斗力也不弱,徐盛有可能会被拦住,一旦他们被牵住,泰山的藏霸支持不了多久,夏侯惇的魏军必然长驱直入,到时候他会比我先一步拿下兰陵,没有兰陵关隘,一马平川之后的东海,我们的兵力挡不住夏侯惇的冲劲!”

  “潘璋呢?”

  “还在曲阳!”

  “兰陵城绝对不能放弃,潘璋不用去武原了,立刻让人去传令,让他掉头!”

  孙权一双碧绿色的双眸死死的看着沙盘,神情之中划过一抹果决,甩了甩披风,大声的道:“集合潘璋和徐盛上万兵力,一举击溃郯城的鲁国兵力,务必在夏侯惇拿下泰山之前,夺取兰陵!”

  “那我们南下的任务呢?”庞统抬头,目光闪烁了一下,潘璋的任务是打通南路,让孙权的兵力直达彭城。

  “汉升将军!”

  “在!”

  “下船之后,黑甲精骑立刻出发,立刻赶赴武原,为我夺取彭城而做好准备!”孙权沉吟了半响,心一横,一拳打在沙盘的横边上,抬头,目光栩栩的看着黄忠,朗声的道。

  “诺!”

  黄忠站立起来,双眸一亮,急忙点点头。

  “士元,如今大王的主力兵力推到了哪里?”孙权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的问道。

  “禀报君侯,一天前的消息,大王的主力已经到达了淮阴,淮阴周围几个城池的所有鲁国兵力,已经被大将军潘凤和先锋大将太史慈率兵全数扫平,大王的主力,三日之内,可兵临下邳!”庞统道。

  “君侯,船靠岸了,可以上岸了!”

  甘宁走了进来,拱手的禀报,道。

  “好,士元,传令下去,各部准备,下船上岸之后,不做任何的休整,立刻赶路,必要要在大王兵临下邳的时候,拿下兰陵和彭城!”

  孙权没有想到魏兵居然这么迅速,如今他也只能加快速度,他一边大步流星的走出了船舱,一边开始下达命令,冷声的道:“所有骑兵先行,汉升将军,汝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出现在徐州,震慑魏军,后勤方面,士元,你要把握好,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诺!”

  黄忠和庞统皆然深呼吸了一口气,相继点点头。

  “甘宁,彭城一战,我会直面曹操,兰陵城我交给你,以你麾下和郁洲山舰队加起来是三万海军,加上徐盛潘璋的先锋兵马一万,将军四万兵马,可有信心挡住夏侯惇兵锋南下!”

  “君侯放心,城在,甘宁在,城破,甘宁亡!”第一次独当一面的战役,甘宁决心已下,立下的军令状。

  “很好!”

  孙权闻言回头,微微一笑,目光看着甘宁,道:“我在彭城,彭城的后背就是兰陵,把后背交给你,我很放心,这一战是你扬名的机会,好好把握!”

  “诺!”

  甘宁有些激动。

  “属下黄林,拜见君侯!”黄林看着下船的孙权,急忙带着郁洲山将军的众将,走上来,躬身行礼。

  “黄将军,如今战况紧急,不必多礼!”孙权走上了郁洲山的地面,摆摆手,朗声的道:“从现在开始,你将会接受甘将军的统领,立刻带着你的兵马,准备上岸。”

  “诺!”

  黄林闻言,瞳孔微微收缩,目光打量了一眼孙权身后的甘宁,虽然有些意外,也有些不服,毕竟他和甘宁是平起平坐的,突然接受甘宁的统领,自然不甘心。

  但是孙权既然下令了,他也不敢去反对。

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猎于鲁 七


  合肥城。

  赵子龙披甲带剑,身后的披风迎风起舞,猎猎而响,修长而健壮的身躯站在城墙的最高之处。

  他的双眸静静的凝视着城外护城河的河流之水,涛涛的河水,奔流不息,他心中有一抹很复杂的思绪。

  如今的一切在他的心中,让他犹如如梦幻影,感觉到有些不真实。

  他赵云从来没有想到过,数年前仅仅不过是一个小小军侯的他,如今一跃身已经成为了吴国的骠骑大将军。

  手握重兵,位高权重。

  如今的他,即使比不上昔日的大汉朝名扬天下的冠军侯霍去病,也算是年少有为了。

  年仅二十有余,未到而立之年,挂冠骠骑大将军,他赵云足够让赵家,让常山,光宗耀祖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眼下天下依旧是一片的混乱,吴国有一统天下之心,作为武将来说的他,还有大把大把机会去建功立业,来日即使是想要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常山,总有一天,某会打回去了!”

  对于赵云来说,今日的一切,他已经很满足,若说是有遗憾,唯一遗憾的就是未能衣锦还乡,如今的常山依旧在晋国的统治之下。

  “将军,逍遥大营的骑兵,步卒,海军,各路兵马,已经全部准备就绪,等候将军下命令!”

  这时候,一个卫兵走上来,对着赵云的背影,轻轻的拱手,恭敬的禀报。

  “寿春有何动向?”

  卫兵的声音。让赵云迅速从自己的思绪之中回过神,面容变的严谨的起来,目光看着卫兵,问道。

  “禀报将军,如今寿春还是很一片的平静!”

  卫兵急忙的道:“斥候并没有发现夏侯渊有什么异常的动作!”

  “很好!”

  赵云走下了城墙。回到了合肥的一个军营,军营之中,逍遥大营的众将已经汇聚一堂,一个个蠢蠢欲动,战意冲天。

  “将军,此战某当为先锋!”

  看到赵云走进来。一个粗矿的校尉目光一亮,在众将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迅速的走出来,挺着大嗓门,道:“某必定以最短的时间。一战拿下回风岭关隘,让大军长驱直入,突破寿春城!”

  “滚犊子吧,张大块头,你是海军,去寿春的方向走的是江河路线,走个屁回风岭,拿下回风岭的任务。自然由某来完成。”

  这时候众人回过神来了,一个校尉挺着脸上一道狰狞的刀疤,走出来。大咧咧的道:“将军,某麾下三千儿郎,绝对是最精锐的吴国儿郎,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只要你一声令下。三日之内,回风岭的关隘必破!”

  “雷刀疤。你麾下的就是精锐,我麾下的儿郎就不是精锐了吗?”一个身影普通的中年。阴霾的道:“先锋任务,轮也该轮到我了吧!”

  “咋了,要不比比,看谁的才是精锐!”

  “比就比,老子还怕你了不成!”

  “你们比吧,我就不凑合了,这个先锋任务就交给我行了,等你们比完了,我一定拿下回风岭!”

  “滚!”

  ……

  大营之中为了争夺这个先锋的任务,一个个将领争的面红耳赤起来,这里最小的官阶就是校尉,几个中郎将,偏将军,都有些无可奈何的看着这一群战意凛然的手下。

  大营的角落出,作为资历最低的一个校尉,陈武抬头,目光看着这一群先前明明是很和气生财的好兄弟,一转眼就差点打起来,有些愣了。

  “都吵什么,都给我安静!”

  赵云看了一眼,心中微微有些苦笑,逍遥津是吴国和魏国的重要边界,长年驻守着超过五万以上精锐兵力。

  这群杀坯,没有抢到征战鲁国的任务,一个个心中憋着一股气,如今好不容易等来的一个任务,自然想要狠狠的打一场。

  不过赵云威严很重,他一开口,大帐之中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下来,虽然赵云的年纪不大,但是贵为骠骑大将军,向来治军严谨,他的麾下,一旦有人犯了军规,就算是亲卫也绝对不饶恕。

  “陈武!”

  “在!”陈武一愣,迅速的反应过来了。

  “回风岭,此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隘,若是我给你五千兵马,你有可有把握拿下?”

  赵子龙目光扫过众将,最后看了看角落出一直没有出声少年陈武。

  陈武,字子烈,今年不到二十岁,出身江东讲武堂,交州一战之中大放异彩,吴国立朝之后,江东讲武堂和江东书院毕业的文武学子都经过重新的分配,陈武分配到了合肥,领校尉之职,统领一部。

  “将军放心,属下愿意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若未能攻破回风岭,愿意提头来见!”

  陈武大喜,急忙走出来,躬身俯首,朗声的道。

  “命令汝部立刻出发,三日之内,汝若是未能拿下回风岭此处关隘,某唯你是问!”

  赵云很看好陈武,也许陈武是孙策的人,但是他并不在乎,军中也有派系的存在,他本身就是孙权的人,但是军中的汉子很爽直,没有朝堂上面表现对于不同党派排挤的那么严重,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只要有实力的就上。

  “诺!”

  陈武喜出望外,站起来,急匆匆的走的出去,准备开拔!

  “好了,你们不要看了,一个个老资历了,你们好意思和少年争功吗?”

  赵运环视了一眼,看着众将领一双双有些不甘心的眼睛,喝了一声。

  回风岭虽然是一个关隘,但是只有不到三千的魏兵,只要小心点,此战必胜。

  “将军,我们如果倾巢而出,会不会让合肥空虚啊?”

  这时候,一个谨慎的偏将军走出来,看着赵云,问道。

  “于将军,某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是认为,如果我们离开了,汝南的魏军若有精明者,会看准机会率兵南下,可对?”

  赵子龙微笑的道。

  “对!”

  这一员偏将军是江东老将了。

  “于将军,其实汝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能迅速的拿下寿春,击溃了夏侯渊,就能震慑汝南西部的魏军,魏国的兵力也不足,汝南的魏军本来就不多,况且距离合肥不远的柴桑有周泰将军,若是逍遥津关隘危险,他可以迅速的领兵上来支援,我们此战的目的是,越过寿春,借道汝南东部,杀上彭城,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赵子龙双眸眯起了一抹冷芒,杀气腾腾。

  这是后期的一个补充计划,魏国想要夺取鲁国的决心超出的孙坚的预料,东海郡的战况不明,孙坚只能动用赵云的逍遥大营的兵力,希望能阻挡曹操,给他攻下下邳争取时间。

  “诸位,这一仗打了是两个字,一个是奇,一个快!”

  赵子龙指着沙盘上的一个位置,双眸划过一抹果决,狠狠的道:“某已经尽起了逍遥大营六万精锐兵马,半个月之内,必须要击溃夏侯渊,夺取寿春城,借道汝南,直击彭城,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说起来容易,但是这一战的困难,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必须要看到麾下的将士有最大的士气。

  “诸将请共勉,此战若胜,某当为尔等请功!”

  “吾等必然为吴国死而后已!”

  众人听到赵子龙的话,并不是感到害怕,而是一个个显得兴奋无比,战意凛然。

  ————————————————————

  萧关。

  徐州和豫州的关隘,位于萧县和徐县之间的重要位置,距离彭城不远,是豫州进入下邳的必经之路,关隘两旁之重重叠叠的山峰,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之作用。

  张辽率领三万鲁国将士,依靠背后的徐县,镇守萧关。、

  咚咚咚!

  萧关上下,一阵阵擂鼓声之中,黄沙滚滚,箭矢乱飞,攻关和守关的血腥的厮杀已经进行的两日。

  整整两日,曹操的主力兵马未能突破萧关半步。

  “该死!”

  于禁骑在马背之上,目光冷然的看着巍峨的萧关,喝到:“小小的萧关居然敢拦某魏国大军,杀!”

  “杀!”

  魏兵也杀红眼了,激昂的战鼓声之中,如同潮水般杀了上去。

  魏军营寨。

  曹操的身影站在营寨了一个高地,目光死死的看着远处的萧光,关隘之上,关隘之下,皆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两日猛攻,魏军付出的巨大的伤亡,却迟迟未能拿下萧光,他的面容变的铁青了。

  “大王!”

  这时候,一袭白衣,温文尔雅的戏志才走了上来。

  “志才,不过是区区一个萧关而已,居然拦住的孤十万大军,此时为何也?”曹操叹气。

  “大王,萧关虽然险,可对魏军而言,不足为道。”

  戏志才微微一笑,笑容有些苦涩,道:“只不过守将的确是难缠之辈,张辽此人,此战他让某大开眼界,此将稳重而不失锐气,软硬不吃,不急不躁,坐拥萧关,等于是坐拥泰山般坚固!”

  “张辽,张文远!”

  曹操眯着眼睛,目光看着远方的一道身影,双眸之中有一抹复杂的思绪。

第三百四十三章 会猎于鲁 八


  “志才,可有招降此人之法?”

  前方激战连连,魏国营寨高地,有些寂静,曹操背负双手,沉吟了半响,转过身来,目光看着戏志才,双眸之中有一抹灼热而带着希冀的光芒,轻声的问道。

  “大王!”

  戏志才闻言,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轻声的道:“某曾经研究过此人的经历,此人与吕布乃是起于微末之兄弟,两人交情莫逆,吕布不死,难以策反!”

  “若是孤和你说,此人曾经瞒着吕布,不惜冒险,救过孤一命,汝可有法招降此人?”

  曹操想了想,轻声的道。

  “张辽救过大王?”

  戏志才闻言,面容一震,目光微微一亮。

  “昔日在雒阳城,孤一人一刀,刺杀于国贼董卓,惜败,董卓大怒,派遣义子吕布追杀孤,孤无路出城,遭到吕布所追杀,吕奉先此人虽然名声狼藉,但是他的确有真本事,仅仅半日,他便找到孤藏身之地!”

  曹操的声音不大,目光沉沉,仿佛在叙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语气有些沧桑有些怀念:“就在孤即将丧命之时,张辽出现,他忙着吕布,偷梁换柱,把孤救出,然后还在亲自把孤送出雒阳!”

  “此为何也?”

  戏志才目光微微一变,心中有些不明。

  “昔日孤也曾经问过张文远,汝为何要救孤?”

  曹操淡淡一笑,露出的一抹很复杂的笑容,然后道:“他告诉孤,孤这种人。不应该死在雒阳城!”

  “某明白了,张文远此子目光远大,他应该是一早便看好大王之才,心中有投靠之意,但其人忠义。为吕布兄弟之义所困,身不由己而已!”戏志才叹了一口气,有些惋惜的道。

  “志才,汝认为此人才能如何?”曹操心中也很惋惜,沉默不语,沉寂的很久。突然问道。

  “魏国麾下,若论勇武,不说大王两大宿卫,仅仅是两个夏侯将军他也未必能比得上,但是若论排兵布阵……”戏志才停顿了一下。目光闪闪,最后轻声的吐出的几个字:“他当为首!”

  “呵呵,有汝此言,孤知道该如何做了?”

  曹操笑了,然后对后面的几个亲卫大喝一声:“来人!”

  “大王!”

  一个亲兵小心翼翼的走上来,躬身的道。

  “立刻传孤之命令,鸣金收兵,众将立刻会中军之大营!”

  “诺!”

  传令兵匆匆的走了下去。

  “大王。汝是想?”

  戏志才闻言,面为微微一愣,眯起眼。看着曹操这动作,目光之中有一抹诧异。

  不打萧关,想要进入下邳,就要绕路,万一孙坚先一步拿下的下邳,魏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走。我们回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