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王刘璋算不上他的对手,但是刘备此人,还是谨慎点了,他相信最多两三年,刘备就能在蜀国反客为主。
刘璋和刘备。这两个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刘璋就算掌控主动优势。没有杀刘备,就是他最大的错,早晚有一天,他会被刘备吞了。
这一天的到来。也是吴军入川的时机。
不过在这之前,吴国要和蜀国好好玩玩,一步步的吞下一些蜀国不重视的疆域。
“曹阳!”孙权想了想,大声喝道。
“在!”
宦官曹阳就在殿外候着,闻言,连忙踏着迅速的步伐,走进来,对孙权躬身行礼。
“汝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替孤传一个口讯给莫从。孤要见一见廖豪,让他把廖豪从蜀国弄回来!”
孙权淡淡的道。
廖豪这些年一直在蜀国,他对西川的了解。比吴国如今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刻,超越法正之上。
对蜀过的战役,如今虽然连筹备之中都算不上,但是在他心中,越早有准备,越好。他必须要好好的从廖豪嘴里了解清楚蜀国的一切。
“诺!”
曹阳接令,迅速的离开了。
孙权依旧站在作战殿的一个沙盘旁边。目光凝视着沙盘上的蜀国的地形,在沉思着将来入川战役:“如果仅仅是从荆州入川,相对来说,目标太大,看来交州大营必要做好准备,将来好从西南方向入川!”
“大王,沈符老大人有事求见!”这时候,一个禁卫军将士来报。
“让他去御书房!”
孙权闻言,想了想,连忙道。
沈符算是老臣子了,如今已经介于半退休的状况,但是他是吴国新律法的主导者。
“诺!”
禁卫军将士闻言,迅速的走下去。
孙权连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前九卿之一的廷尉卿沈符是一个固执的老古董,对礼数这东西看的比命还重要。
和他会面,不想被喋喋不休的说教的话,还是整理的比较正经点好。
一刻钟之后,御书房。
“沈大人!”
孙权走进来,目光看着坐在的小厅位置上的锦衣老者,微微一笑:“久等了!”
说起来,他沈符还有些过节,当初抚恤金一案,他把廷尉的面子落尽,之后一段时间,沈符好像一头疯狗一样,把东侯府折腾了一个够。
他登基之后,沈符这个老臣子,第一时间是来请辞,他好说歹说,才把他留下来,作为制定新吴律的人选。
“符拜见大王!”
沈符看着孙权走进来,连忙站起来,都着孙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沈大人乃是大吴功臣,不必如此多礼!”
孙权摆摆手,坐下来,微笑道:“孤刚才在作战殿事情比较多,迟到了一点,让沈大人等了这么久,抱歉!”
“大王事务繁忙,臣能理解!”
沈符面无表情。
“你坐吧!”孙权大马金刀的坐在位置上,道:“老大人这时候进宫,是不是新律法已经出庐了!”
“嗯!”
沈符点头,他先是坐下来,然后把手中捧着的的一卷卷,厚厚的卷宗递给孙权,道:“这是最新的吴律规条,大王你要好好过目一下!”
“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孙权接过卷宗,眉头一挑,道:“沈大人,汝可要知道,孤以后将会以法治天下,这一部新的律法将会影响吴国万世基业,这事情可要谨慎!”
汉朝独尊儒家,以人行法,法不过人情。
孙权比较倾向以法治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一个天下,靠的不是人,只是死板的法规,每一条法规就是给人画了一个圈圈。
官是执法者,但是不能凌驾在法度之上,只有尊法,才能让一个国家稳定长久。
“大王,这是臣集合汉朝和秦朝流传下来的所有律法书籍,不仅仅邀请的朝中数位大臣,还邀请的德高望重司马微先生,郑玄祭酒,蔡邕祭酒,历经一个多月,才出来的草案,其中有很多需要修改,不过这必须要大王事先细细过目一遍!”
沈符拱手,为孙权细细的解析。
“这么多,孤看到什么时候啊?”孙权看着一叠叠的卷宗,有些苦着脸。
“大王,国之法度,乃是朝廷之根基,一丝一毫都不得有任何的出错!”沈符瞬间的眸光锐利,看着孙权,一字一言,嘱咐的道:“大王必须要仔仔细细,一一的过目!”
“孤明白!”
孙权闻言,连忙点点头,就算他不想,也必须要一条一条的看清楚。
变法,变的不仅仅是体制,连法度孙权都已经改了,新出土的吴国律法将会成为吴国千万百姓的规条。
这可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出错的。
接下来几天,孙权都是围绕着这一部新的吴国律法,新律法上面的每一条,他都要和沈符推敲一番。
“这一部律法,在刑法方面,有些苛刻了,过于倾向秦律,动不动就是连坐,这一点你们要松一松,严苛和暴政只是一线之差,严苛是约束,但是暴政是会让一个政权灭亡的!”
孙权对于这些一人犯罪,连坐家属的条规,深感厌恶。
“臣会在再改一改!”
沈符赞同,这方面他也不太满意。
这一部吴律是他集合的无数人说撰写的,加入的不少的心思,其中有些人的确倾向于秦朝苛刻到有些难以承受的法规。
“其本上这一部吴律,孤还是很满意的,不过还要加上一点,才算是整整稳住吴国天下的法规!”
孙权想了想,坐在书案之下,在这一部律法的首页,写了几个字:“君王犯法,与庶民同罪!”
“大王,这个?”
沈符目光一动,微微吃惊。
“孤要做到以法治天下,就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孙权收起笔墨,看着沈符,平静的道:“孤要告诉天下人,吴国的法度,上至君王,下至万民,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特殊,也无一例外!”(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内阁
九月,已经进入下旬了
今年入秋的时间比较早,金陵城已经走出了炎炎的夏日,这些天气温的骤然而降,凉意习习,落叶缤纷。
初秋唯美的一幕,在这一座雄伟的吴国都城浮现出来。
王城。
凤仪殿。
内殿厢房,孙权穿着一件比较单薄的睡衣,突然之间从梦中惊醒过来,从床榻上猛然的坐起来,身上有些大汗淋漓。
他目光看着着厢房之中古色古香的一幕,才松了一口气。
做梦,仿佛回到的现在,仿佛这一切都是虚幻的。
“有时候,我还真的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只是一个梦!”
他双手揉动着的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从床榻旁边拿起了一杯水,喝了一口,润润自己的干涩的喉咙,有些自言自语的道。
离奇的重生,上过战场,杀过人,金戈铁马,争霸天下,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到如今,他身居王位,权倾天下,心中却有些患得患失起来了。
生怕有一天,这一切都变成一场梦。
“夫君,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
这时候,蔡琰赤足踏着小木板的地面,端着一片刷洗的洗脸水走进来,把一件袍子披在孙权的身上,然后用湿毛巾拭擦着他额头上的冷汗,柔声的问道:“这么大冷汗,是不是做噩梦了?你这几天都没有睡好,在担心什么呢?”
“哪有这么多担心的事情,最近考虑的事情比较多而已!”
孙权听着娇妻清脆悦耳的声音,心中才踏实了一点点,他微微一笑,道:“而且我好像有些头痛。所以睡不好而已!”
“头痛?要不请张太医来看看?”蔡琰闻言,心中顿时有些担忧,连忙靠在他背后,双腿跪在床榻上,一双光滑的玉手为他揉动太阳穴,低声的道。
“没什么大碍。估计就是忙过头了!”
孙权享受着美人玉手的头部按摩,英俊的脸庞露出了一抹舒心的微笑,道:“国事繁忙,这年头,做大王的,估计都是累死的!”
古今往来,帝王命短,孙权在想,是不是考虑的事情太多。用脑过度啊!
“胡说八道!”
蔡琰闻言,娇嗔的道:“我家的夫君最长命!”
“这么晚了,你今天不用去书院啊?”孙权微微一笑,目光突然看到了窗前那个沙漏显示出来的时辰,连忙问道。
“今天书院放假!”
蔡琰微笑的道:“我也不仅仅是的书院的祭酒,还是当今的王后,后宫的事情,也要处理。所以以后都不经常去书院了,书院方面。我已经选了一个新祭酒!”
虽然孙权允许她出宫继续担任女子学院的祭酒,但是她毕竟是王后,很多事情要避讳,她已经在物色人来继任她的位置,书院只要隔三差五的去看看便好。
“是不是书院那边出了问题啊?”孙权目光微微一动,问道。
女人无才便是德。读书对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过于践踏礼法,所以江东女子书院这些年虽然开创了女子的新出路,但是成效并不大。
当初借着一股风气,入学的人不少。但是能坚持下来读书的女子却不多。
因为才女只是一个名,如今朝中并没有用女子为官的先例,读书出来了,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朝中有不少人提议,关闭女子书院,因为他们认为即使女子读书了也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嫁人,生儿育女,而如今书院的学生不多,读书对她们来说,失去了目标!”蔡琰想了想,才低声的道。
“这一点,我帮不了你!”孙权无奈的道:“读书是为了入仕,天下人都知道,但是凡事要循循渐进,女子地位卑微是传承了很多年的规矩,我也改不了,我这边敢用女子为官,明天就有大臣在宫门之前死谏!”
“我知道!”蔡琰点点头,孙权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努力了。
“给我十年,我能打开女子入仕的路途!”孙权伸出手,握着她柔软光滑的小手,坚定的道。
“我信心你!”蔡琰坚定道。
“对了,刚才你说忙后宫的事情,后宫有什么事情啊?”
孙权突然有些疑惑的问道,他就两个王后,而且还和平相处,应该没有小说桥段之中的那种勾心斗角的宫斗吧。
“这事情你不问,我也要好好和你说说,母后要给你纳妃!”
蔡琰笑了笑,眉角弯弯,宛如月儿般的好看,不过她为孙权按摩头部的手劲明显加了几分力,看着孙权,阴阳怪气的道:“不知咱们大王喜欢什么类型的,和臣妾好好的说说吧,让臣妾也好完成母后的任务!”
“纳妃?”
孙权闻言,一双琥珀晶莹般的眸子瞬间散发出一股狼的光芒,对于美女,男人都有一颗不满足的心,只不过是在乎能不能压制自己而已。
不过他一看自己媳妇这咬牙切齿的模样,连忙收敛起自己一副猪哥的样子,一本正经的道:“胡闹,本王可从来没有说过要纳妃,这事情和我没啥关系!”
“大王,你先把口水擦干净了在说这句话吧!”
蔡琰撇撇嘴,狠狠的捏了捏他的太阳穴,道。
“有吗?”
孙权连忙擦擦,还真的有几滴口水已经流出了嘴角,他拭擦干净之后,面不改色,深情款款的看着自己的妻子,道:“媳妇,你要相信我,我只爱你和小宓,此生有你们已经满足了,纳妃之事于我如浮云而已!”
虽然也有一颗贪婪的色狼之心,但是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纳妃的事情,在他心中,有蔡琰和甄宓,已经是一生之幸了。
后宫三千,他也就做做梦而已。
“大王。臣妾和小宓的心胸没有这么狭窄,如今汝并非一个小小的东侯,贵为吴国大王,身上背负孙氏宗室的重任,开枝散叶,是必须的。现在后宫冷淡,子嗣不继,诸臣上奏,为汝选妃,也是理所当然的!”
蔡琰跟了孙权十年,看着他从一个垂髻少年变成如今稳重的吴王,情根深种,每一个女人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是她也是一个识大体的人。
孙权只有两个媳妇和两个儿子。在朝中大臣看来,仅仅只有两个儿子对于继承人来说是不保障。
毕竟这个时代,夭折的几率太高的,谁也不能保证这两个小王子能平安的长大成人。
“原来是朝中大臣的建议啊,是舅舅和叔父吧!”
孙权碧眸闪烁冷芒,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他们还真的吃饱了撑着!”
吴景和孙静因为程普几人被孙权一棍子打掉,算是消停了不少,如今他们又冒头来给自己的找麻烦了。
选妃。亏他们想得出来,还怂恿母后来支持。真有他们的。
“舅舅和叔父是好心!”
蔡琰柔声的道:“此事我和小宓妹妹已经商量好了,在下个月,我们打算在全国为你举行选妃,挑选姿色过人,性格温和之女子,入驻后宫!”
“全国选妃?蔡姐姐。你怎么也和他们胡闹,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孙权摇摇头。
他握着蔡琰的玉手,道:“如今的后宫很好,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此事本王会亲自和母后说清楚。你和小宓别管了!”
“大王!”
蔡琰闻言,月眉一挑,正色的道:“此事不仅仅是舅舅和叔父的意思,也是朝中大臣的意愿,汝毕竟是一国之主,家事即国事!”
“我说了,这件事你别管,孤是不会选妃的,外人怎么想,汝管不了,很多事情,孤可以让步,但是这事情,没商量!”
孙权面色微微有些发冷,决绝的道:“孤虽然好色,但是孤唯情而动心,一个人的心不是很大,装下你和小宓,已经没地方了,一个人的爱也不是很多的,爱上你和小宓,对于孤来说,已经足够一生回味的了。”
“大王,我嫁给你,是我这一生的幸福!”
蔡琰听着孙权话,心中有些悸动,没有在说什么,柔软的娇躯轻轻的依偎在的孙权的怀中。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媳妇,现在还早,要不我们来做点运动吧!”孙权抱着这火热的娇躯,自然有些压制不住,早晨阳气大,所以狼心爆发,本性暴露,上下其手。
“讨厌,现在是白天啊!你真是一个暴君!”蔡琰感觉到某人的火辣辣的手掌,俏脸泛红,连忙想要坐起来。
“呵呵,谢谢媳妇的赞赏,作为一个暴君,就要学会白日宣淫!”
孙权把怀中的娇躯三两下剥成了一个光溜溜的小白兔,直接扔在的床榻之上,然后仿佛一头凶残的野狼般扑了上来。
芙蓉锦帐,春意翻滚……
————————————————————————————
孙权在娇妻的身上驰骋一番,把她折腾的下不了床之后,自己却浑身舒筋活络,精神好的不了,吃了早饭,哼着小曲,上班去了。
普通的臣子,还有沐休的时间,作为吴国大王,他连沐休的时间都没有,每天最少要去御书房看看,最新呈上来的奏书。
中午,御书房。
孙权拿起一份份的奏书,不断的批阅,手都差点发软了。
朝中如今处在变法的阶段,制度混乱,内阁和六部,都没有完全的上轨道,很多事物也就混乱起来了。
自然而然他这个大王也受到了波及,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就直接就呈上到他这里来了。
“大王,这是十月秋猎的行程!”鲁肃站在书案之前,把一份奏书递上来。
“这么快就安好行程了?”
孙权有些意外,接过奏书,看了看,眉头皱起:“这有些夸张了吧,孤就去北疆走一趟而已,需要出动几万将士相护吗?费财劳力,多不好啊!”
“大王,如今汝乃是吴国大王,身份尊贵无比,国内国外,多少人在盯着你啊,要想你的命,出动三万禁卫军护送,是必然的事情!”
鲁肃一本正经的道:“本来我还想要连北军也出动的,但是顾虑到如今金陵城的稳定,北军要震慑南军和西军,所以才减去了北军随行,大王,汝可亲口所言,行程和随行将士,皆然又臣来安排的,汝可不能反悔!”
“行!”孙权耸耸肩,道:“孤说不过你,这事情,你说了算!”
“大王此行,对于战后的北疆,意义巨大,所以臣还安排的吏部和户部的几个侍郎随行,以安抚北疆百姓!”鲁肃道。
“做得好!”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他此次秋猎北疆,最大任务,是亲自安抚一下战乱后的北疆,他了看奏书的行程,突然道:“不过子敬,这行程要改一改,孤不在金陵渡口上船,在这之前,孤要去一趟东治船坊,孤将会从东治渡口直接登船,去北疆!”
东治船坊,是吴国最大的造船工坊,自吴国出海以来,太湖的工坊搬去的东治,联合好几个小工坊,成立了一座大工坊,专门研究和建立海上行驶的战船。
“大王这是为何?”鲁肃微微皱眉:“去东治,会浪费大王不少时间的,这和我们行程有很大的冲突!”
“那就提早启程!”孙权淡淡的道:“东治船坊来消息,第一艘铁甲战舰即将下海,孤要亲自去看一看,这对吴国日后统治大海很重要!”
“诺!”鲁肃点点头。
“还有什么事情吗?”孙权把奏书放下,站起来,看看天色,然后舒展了自己的僵硬的手臂,道:“没啥事情,孤要回去吃饭了!”
“还有一件事情!”鲁肃连忙道。
“说!”
“大王,变法顺利进行,朝中制度已经完成的初步的改革,某家的位置有些尴尬了,是不是该换一换了?”鲁肃道。
他本来作为孙权一个后手,现在还维持着旧制度的位置,在新制度的朝堂上,便有些格格不入了。
“这事情汝不说,孤都忘记了!”
孙权闻言,恍然一悟,看着鲁肃严肃的神情,有些不好意思的讪讪一笑,道:“六部肯定没有你的位置了,二十四司部又有些委屈你了,去内阁吧,十大内阁大臣,你占一席之位,算是平衡一下张昭和周瑜之间的矛盾!”
张昭的老资格,周瑜是后起之秀,如今都在争夺内阁的掌控力度。
他们之间没有私怨,但是政治想法不一样,肯定有冲突。
就怕他们争的太过火了!
把鲁肃放进内阁,能平衡一下内阁的形势,这样还一举两得,最少能让内阁不会彻底的脱离在孙权的掌控之外。
毕竟无论张昭和周瑜,都不是孙权的心腹。
“诺!”
鲁肃点头领命之后,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目光看着孙权,明显有些抱怨的道:“大王,某倒是有点好像救火的了,哪里有火,汝就把某放在那里,而且还是架着烤的那种!”
“呵呵!”
孙权有些不好意思的的讪讪一笑,道:“能者多劳,这是孤对你的信任!”
“臣必须要好好谢谢大王的信任!”鲁肃翻起白眼,一本正经的道。
“不客气!”
孙权厚着脸皮,然后直接伸手送客:“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孤这里不留饭,你可以走!”
ps:
今天就一更!
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计划
金陵城东郊,钟山,初秋的季节,秋高气爽,秋风落叶,此时此刻,刚好是傍晚,残阳如血,晚霞如虹
金陵书院!
这一所映照在的夕阳的光芒之中的大书院,不时之间还传出一阵阵的朗朗的读书人。
这是如今吴国之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书院,金陵书院无论学子数量还是占地面积的规模,都已经超越了当今吴国的第一书院的江东书院。
当然,金陵书院的影响力还是无法和江东书院相提并论的。
江东书院依旧是天下第一的书院。
一个书院,出名靠的不是人数,不是规模,而是学子,如今江东书院的学子已经在朝堂之上崭头露角。
陆逊,步骘,苏门……等,第一批毕业的学子,如今都已经开始在吴国朝堂渐渐显露名声,但是金陵书院的学子才刚刚迈出书院的大门。
这两者之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祭酒书斋,屹立在的书院的最高处,有着一览众山小的地理位置。
书斋之中,香席铺地,檀香幽幽,郑玄和蔡邕两人相对而坐在的书案左右,一抹从窗户斜影而进的残阳光芒笼罩在他们有些的萧瑟驼背的身躯之上,有些的惆怅,也有些岁月版的沉淀。
书斋之中,还有第三个人,孙权作为一个小辈,坐在旁侧。
“康成兄,还是汝自在啊!”
蔡邕品了一口清茶,微微抬头,目光看着郑玄,叹了一口气,淡淡的道:“一入朝堂,永无宁日。老夫这大好的晚年,就让这小子给彻底毁掉了!”
言语之中,他还不忘记斜睨了一眼老老实实坐在旁边的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