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丰冷飚飚的道。
哒哒哒!
魏军将士的脚步再一次响起,把营帐围了密不透风,大门处,刀刃和矛尖相对而列。
“好啊!”
陈宫看了看,又坐回去:“我今天还不走了,两军交锋,不杀来使,你今天斩了我,明天这规矩可就乱了,对了,我可听说了,大魏好像要出使金陵城,为首的还是一个王子,不知能他能不能回得去!”
“规矩不能凌驾大魏利益至上!”
田丰闻言,冷冷一笑,平静的道:“我可以为大魏,坏了规矩,至于我们大魏的人能不能从金陵城回得去,那就要看他的命了,最少,我现在留下你,魏朝会少死很多人!”
“你可以试试!”
陈宫毫不妥协,争锋相对:“我陈宫若是怕死,就不会来,我倒是想要看看谁死的人比较多一点!”
两人对立,相隔一书案,四目相对之间,眼芒绽放,犹如刀刃,大帐里面的气氛顿时幽冷了起来,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仿佛一点就爆炸。
ps:
本来今天休息,想要补上欠债的,但是前两天的出差,太累了,整整的睡了一天,到六点才起床,洗澡吃饭,时间又过去了,只码出了两更。
上个月欠下的债还没有还,这个月又欠了两更,希望这几天能还掉,嘿嘿!!
第八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谈判
梁浦县城,大帐之内,田丰和陈宫皆然站立起来,隔着书案,四目对视,目光之中火星四射,气势之中冷冽的对持着
大帐之外,刀斧手列阵,煞气逼人。
魏军两大猛将,臧霸和孙观手持大刀而等待着,只要田丰一声令下,他们就直接冲进去,把陈宫剁成肉酱。
“大哥,他们谈崩了,这个陈宫可是吴国重臣,我要亲手干掉他!”孙观有些蠢蠢欲动。
“再等等!”
臧霸低沉的声音杀气凛然,道:“田大人还没有开口,只要田大人发号施令,某家亲自剁了他,以告慰奉高大战之败,然后我们再灭了鞠义。”
两人靠近门帘,努力的听着大帐里面的谈论,等待着冲进去的机会,可最终的结果让他们两个大老粗大汗淋漓。
“田长史,吓唬我,好玩吗?”冷寂之后,陈宫率先开口。
“挺好玩的!”
田丰刚硬的声音也平静了下来,柔和了不少,笑了笑,道:“如果要是没有许都的事情,我还真想要和你们好好打一场,可惜了,这样都唬不住你!”
许都被突袭,青州战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一战吴国不想打了,但是魏朝也撑不住了,所以谈判是必然的事情。
“你得了吧!”
陈宫摇晃了一下脑袋,微笑的道:“我们言归正传,说说你真正的条件吧,不要狮子大开口,浪费你我的时间!”
“靠!”
此时此刻,大帐之外的两人被雷的不轻,臧霸有些涨红着脸:“难道刚才他们叫的这么强硬。都在演戏不成?”
“大哥,刚才他们应该是在试探对方的底线!”
孙观也忍不住擦擦自己的冷汗:“读书人的心思多,谈几句话都暗藏玄机,我们这些军旅粗人,可未必能懂得他们的意思!”
“丫的!”臧霸使劲的摇晃了一下大脑袋:“这些读书人还真的不能得罪,如果这一次要是让我去谈。还不得让这个陈公台唬得死死的!”
营帐之内,陈宫和田丰两人开始了这一次的真正的谈判,之前叫得在欢都是在试探对付对于停战的底线而已。
哪一方露出了一丝底气不足,哪一方在这一次的停战谈判之中就要吃大亏了。
“陈副司长,吴国想要停战,我们大魏也不想继续下去,让青州劳民伤财,但是最基本的一点,你们的兵马退出东莱和北海。在青州任何一个角落有吴军驻扎,这一战就肯定打下去!”
田丰淡淡的道:“青州是我们大魏的,这是不可置疑,也是不可商量的!”
“我们也没想要吞下青州,为表示诚意,在我走进你军营的时候,东莱方面我们已经退兵了,至于北海的兵马……你什么时候放人。我们就什么时候退兵!”
陈宫淡淡的道:“对于我来说,退兵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让我相信,你会放人,不然你出尔反尔,等到我退兵,一口气吞了梁父山,我找谁说理去啊?”
“你不相信我?”田丰声音有些委屈。看起来十分真诚。
“你能想相信我吗?”陈宫不为所动,反问的道。
“不能!”田丰干脆的道。
“那不就得了!”陈宫摊摊手。
“好吧,要我们先放人也可以!”
田丰眸光一闪,一抹的璀璨的光芒迸射而出:“但是你们作为进攻一方,如今还败局初定。想要全身而退,必须要付出一点代价!”
“说来听听!”
陈宫拿起酒壶,给自己的酒鼎倒了一杯清酒。
“如果我让你们把琅邪吐出来呢?”田丰试探了一下。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陈宫斩钉截铁的道。
“呵呵,开玩笑而已,这样吧,我们大魏的粮食一直是一个缺口,青州这一战,最少耗费我青州这些年积累的粮草!”
田丰嘴角微微扬起一丝自然的笑容:“我要十万石的粮草,换你们一个吴国太尉,这买卖,你们不亏啊!”
“亏大了,当年我们换几万人加上一个琅邪,也就十万粮草,如今,横看竖看,我们吴国都是在割地赔款啊!”
陈宫目光冷然,道:“粮食我丢得起,但是吴国的名誉,我丢不起,就算你不放人,鞠义的本事你很清楚,他未必杀不出来!”
“我知道!”
田丰倒是没有否认这一头,道:“鞠义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他的确有机会杀出来,但是,我既然能把他堵在山上,我就有六成的把握,灭了他,就算干不掉他,他麾下的将士,一个也活不了,上千吴国将士,你要是忍心,我倒是无所谓!”
“打蛇打七寸,还是让你逮住了我们的把柄!”
陈宫叹了一口气,道:“但是十万石粮草,多了点吧,给个老实价!”
“这时候,你和我讨价还价,实为不利!”
田丰坦然的道:“你要是想要降价,的确有余地,我们就谈一个三五天,我无所谓,但是你认为山上的鞠义能支持住吗,据我们的斥候回报,他们昨天连最后一匹马都杀了,上千人,饿死了,就不太好了!”
“你狠!”
陈宫咬咬牙,道:“这粮草我出了!”
田丰拖个一两天,自己也奈何不了他,但是鞠义还真的等不得了,所以,这粮草出也要出,不出也要出。
在吴国,向来以人为重,不要说山上还有一个一个太尉,就算仅仅是千余残兵,那可不是十万粮草可以计算了。
“吴国可真大方!”
田丰闻言,瞳孔微微有些收缩。
陈宫答应的太爽快,让他意识到了一点,自己开价太小了,而且,吴国比自己想象之中。恐怕要富裕的多。
————————————————————————————————
十一月,初冬时节。
这个时候的金陵城,温度越来越冷了,虽然还没有飘雪而下,但是今年的冬天,寒风冽冽。明显比昔年要气温要低几分。
军机阁。
孙权裹着一件大虎袄,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中央,双手翻来覆去的烤着火盆,很有耐心的等待着前方的战报。
如今两方前线,西面在突围,东面在谈判,这些消息,他都想要急速的知道结果。一刻也坐不住。
“大王,刚刚飞鸽传书,泰山方面已经谈妥了!”徐庶走进来,低声的禀报:“退兵加上十万粮草,换取停战!”
“鞠义回来没有?”孙权目光一亮,连忙问道。
“陈宫亲自接应他们下山,如今已经安全的退出泰山,返回琅邪了。不过三三团伤亡很大,死伤超过三分之二!”
徐庶沉声的道:“攻打奉高的时候还好。打得快,撤的也迅速,但是他们被围困,在山上熬了几天,好些重伤员都熬不过去,所以增添了不少伤亡!”
“一个团就敢去打作为泰山治所的奉高城。能有三分之一活着回来,已经算是万幸了!”
孙权嘴角有一抹苦涩的笑容:“泰山这一战,要不是鞠义当机立断,第三师和第四师都要被郭奉孝给吞了,如今以这个伤亡换取第三师和第四师的主力。孤应该高兴的。
鞠义打仗,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他比较合适前线,看来我把他放在金陵城主持大局,有点用错人了!”
“大王此言差矣!”
徐庶摇摇头,道:“鞠义毕竟是降将,把他放在中央,最少有我们盯着,大家都能安心,要是放在前线,独领兵权,军机处恐怕就要疑神疑鬼了!”
“也对,他还得在中枢多待几年,才能外放!”孙权点点头,降将就是降将,就算他心中没有任何的异心,也必须要经过群臣的考验。
“贺齐回来了吗?”孙权继续问道。
“已经回来了,昨夜连夜从海上退回了郁洲山,坐镇烈焰军的大局,调节四方兵力的退兵,第三师和第四师也开始着手退出北海!”
“这一战,贺齐吃了大亏,还是在海上吃的亏,最后孤又强迫他退兵,连一个发泄的机会都没有,心中压抑着不少怒气,你们参谋司派些参谋去开解开解他!”
孙权想了想,道:“让他安安心,好好整顿一下大战之后的烈焰大营,孤没有和他秋后算账的意思。”
“是!”徐庶点点头。
“对了,在荆州方面,还没有消息吗?”这才是孙权要等待的消息:“吕布有没有突围出来了?”
“上午刚刚传回来的消息!”
徐庶摊开一份卷宗,低声的禀报:“一天前,吕布和太史慈已经冲出了许都城的防线,正在竭力南下,不过他们后面有虎豹骑在追杀,魏帝曹操派出了典韦和徐晃,领骑兵两万,一路追杀!”
“看来曹孟德是恼羞成怒了!”孙权冷笑:“孤让他丢脸,他想让孤丢了两方猛将不成?”
“大王,他能不怒吗?”
徐庶沉声的道:“作为魏朝的前都城,如今都被我们吴国的兵马给攻破,简直在他魏朝的脸上狠狠的甩了一巴掌,现在,估计魏朝上下都有些人心动荡,他想要安抚下人心来起码都要一年半载!”
“效果没这么大!”
孙权摇摇头:“曹孟德安抚人心还是有一套的,一个许都城,终究只是过去的朝都而已,顶多算是一个陪都,而且现在还被夺回去了,对于魏朝来说,丢一下脸而已,实际上,作用不大,影响不了魏朝民心!”
突击许都,对魏朝是打脸,但是打脸归打脸,对于魏朝的实力,伤害不大,魏朝也算是有点根基,曹操豫州十年,人心早已经稳住了。
“大王,那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就只是在他脸上打他一巴掌?”
“呵呵,你错了,这一战对于魏朝伤害不大,但是对于我们吴国,却意义重大!”
孙权解析的道:“今天我们能突袭许都,明天我们就能拿下雒阳,这是一种一往无前的信心,也算是瓦解了魏朝封禅压在我百姓头顶上的这一座大山,我们大吴的百姓,不会在认为魏朝就是天下之主。这一战,对于我们封禅加冕,有着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力,这也是为什么孤会不顾两大猛将的安危,一定要他们突袭许都的原因!”
“原来如此,可惜,在青州方面,我们吃了大亏啊!”徐庶咬着牙,道:“要不大吴封禅,就更加完美了!”
“事情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啊,这一战也不是没有效果的,对于贺齐来说,吃一亏,长一智,对于海军来说,这一战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动力!”
孙权淡淡的道:“没有对手的日子,只能原地踏步,只有对手的压迫,才能让我们的海军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吴封禅的前奏
金陵城,一夜悄然无声的过去,然而无声无息之中,天地为这一座城池披上了一件银装。
今年金陵城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了,小雪飘飘而下,轻柔而不算很冷,湛洁于天地之间。
清晨,这一座披上银装,平静之中的吴国都城,突然之间变的有些的风起云涌起来。
“卖报卖报,朝堂公文,明年一月一日,大吴封禅,天下皆可观之!”
“今日头条,大王欲称帝,大吴鼎定天下,快来看!”
“军机日报,军机日报,许都一战,战神吕布打出大吴气势,大挫魏朝之势,为大王加冕,增添荣光!”
“大吴日报,内阁民生数据宣称,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大吴当盛,逐鹿中原,天下归一,诸侯奉吴!”
“……”
天上的小雪的飘飘之中,一个个年纪不大的小报童开始走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之中,高声的吆喝之间卖出一份份承载着吴国封禅消息的报纸。
这些报纸的头条,基本上都是大吴封禅,吴王加冕的头条。
“大王终于要加冕为帝了!”
“如今的天下虽然没有统一,但是我们大吴已经占据天下优势,而且大王天纵奇才,加冕《
为帝,理所当然!”
“大吴封禅,可安定民心,定鼎天下,此乃大喜事也!”
“……”
整个金陵城都开始沸腾起来了,吴国建立好些年了,不说其他的,在江东六郡,民心早已经稳固。
百姓对于‘吴’的认可度很高,即使还没有洗脱几百年‘汉’留下的影响。也不会影响一个作为吴国人的荣誉和骄傲。
大吴封禅,天下便是吴人为尊。
而孙权,自从他登上王位之后,在军事上强势对外,平北疆之乱,强势夺取并州。杀入西川益州郡,都是开疆辟土之功。
在朝堂,一场变法,他已经洗去了孙坚的影子,孙策的影响,成为一个一言九鼎,已经可以接近独裁的君主。
而在民间,他的政策也努力的改善百姓的生活,工部不断的建立官道。在水里方面连连开渠,不说其他的,仅仅说江东百姓,如今生活越来越好。
所以他无论在军方,朝堂,还是民间,王者的威望是越来愈高。
如今军方将领,还是朝堂上的官吏。或者是金陵的百姓,对于孙权要加冕为帝的信息。大部分是持着兴奋和赞声。
……
内阁大殿。
一个宽敞而庄严的大堂之上,首辅张昭盘坐首位之上,正在和众大臣召开内阁议会,一张大大的圆桌之上,坐着一个个内阁大臣。
内阁在变法之初而成立,孙权亲自定内阁制度。最开始一共是十二席位内阁大臣,一席首辅,三席次辅,八席郡辅。
但是每一个内阁大臣在吴国都是位高权重,任何一个名额都绝对不能将就。而内阁建立的年头还是比较小,底蕴不足,所以凑来凑去也凑不足十二席位置。
如今内阁大臣的编制,首辅张昭,次辅周瑜,蒯良,朱治。
接下来是鲁肃,鲁肃的位置是内阁秘书长,职务是内阁大管家,然后是吏部尚书顾雍,刑部尚书沈符,工部尚书刘晔,礼部尚书华歆。
内阁和军机处商讨之后,六部尚书之中,兵部尚书陆俊不入阁。
而坐在最后面的是,第十席内阁大臣就是的钱塘侯,如今的国舅爷,吴景。吴景在变法之初,反对变法,一直被空置。
他是在上个月的时候,才入阁,成为第十席的内阁大臣。
这可耗费了孙坚旧部不少的心思,以宗人府宗正孙静和狂狮大营主将祖茂为首,联名推荐,还有张昭的蓄意的操作之下,最后才让孙权松口。
说句不好听了,内阁就是吴国一个小朝廷,内阁大臣就是派系的代表,吴景能入阁,说明了孙坚一系的人,要重返朝堂中枢。
如今内阁只有十席大臣的之位,尚缺两席之位。
当然,内阁之中还有一个荣誉大臣,这个所谓的荣誉大臣,就是他没有内阁大臣的权利,却可以监督整个内阁的运作。
这个人自然就是御史台的张纮。
张纮作为监督内阁的大臣,在内阁每一次会议他都有旁听的权利,但是没有建议或者提议的权利。
这一次内阁议会,萦绕的是封禅之事,封禅之事关乎国体,大方略已经定,但是在细节方面,一丝都马虎不得。
会议持续了一天,张昭看了一眼刘晔:“子扬。”
“首辅大人!”刘晔放下笔,连忙站起来。
“封禅台,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工!”张昭道:“大王的意思,这一次封禅不在王宫,而是放在钟山之上,钟山乃是金陵最高的山峰,封禅的场面一定要大,只有钟山能容纳最多的百姓去观礼!”
“首辅大人,明天我会亲自去选地址,封禅台的草图已经出来,我们工部就算不吃不喝,也一定会在一个月之内把封禅台建造好!”刘晔点点头。
“这就好!”
张昭对于这个工部尚书的办事能力还是信得过了。
“元叹!”
半响之后,张昭转过头,目光看着的吏部尚书顾雍,道:“郡守大议会要在封禅之前举行,各方郡守,有些地方遥远的,已经开始向金陵城赶了。
大王加冕,此乃吴国庆典,这些郡守刚刚好可以为大吴诸位,这方面,你要做好,绝对不能因为郡守大会让金陵城有一丝的躁动!”
“属下明白!”
顾雍深呼吸了一口气,吏部在考勤大扫荡之中弄得虎头蛇尾,在天下郡守丢了不少分,必须要靠这一次大会扳回点威压。
“沈阁老!”张昭看着刑部尚书,道:“金陵城治安方面,军方不宜去调动。还需要麻烦神捕司,封禅在即,有心观礼者,必然四方而来,金陵人口暴增,安全隐患要做好!”
“首辅大人放心。神捕司不会大王失望的!”
沈符浑浊的眼眸划过一抹锐利的光芒。
吴国的神捕司是孙权以后世的警察系统为模型而建立的,如今已经渐渐的在各地成型,维护地方治安,追凶缉盗。
“大吴封禅在即,不愿意看到我们大吴鼎盛的人,比比皆是,国内多少会有些人想要生事!”
张昭神情肃然,眼眸锐利:“这将会考验我们内阁的能力的一次机会,若是我们不能安抚好百姓的民心。让大王顺顺利利的加冕,我们就是失职!”
“首辅大人请放心,吾等必然竭尽全力,辅助大王,登基为帝,绝对不会让大吴有一丝乱象丛生之景!”
众臣自信满满的道。
散会之后,礼部尚书华歆选择留了下来,看着张昭。欲言不言半天,才开口:“首辅大人。大王一旦加冕,这后位,该如何定夺?”
“礼部是什么意思?”
“天无二日,亦然没有双月映照的道理!”华歆沉声的道:“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对于民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岂能含糊!”
“这事情大王可不是这么想的!”张昭叹了一口气:“大王对两位王后的疼爱。你是清楚的,他恐怕不想委屈任何一个!”
“我们也不能由着他啊!”华歆道:“大吴礼仪,关乎大王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岂能模糊和马虎!”
“此事我会好好的和大王谈谈!”
张昭脸庞有些的苦涩,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一旦大王加冕,空置已久的东宫之位就名正言顺起来,这需要一个人入驻,大王有二子,皆然未成年,要是商东宫之位,也是大王逆鳞!”
就在内阁大会议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孙权正在带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松的脚步,从军机阁的大殿走出来。
他在军机阁苦侯了三天之间,终于等到了吕布的消息。
今日凌晨,吕布和太史慈领着仅存的三千骑兵不到,终于从豫州一口气逃入了舞阴,所幸运的是,舞阴还在石韬的手上。
进入了舞阴,汇合石韬兵马,就意味着,吕布已经彻底的脱险了。
这一战,魏军如果要是再想打,他们面对的就不是一个吕布,而是整个飞虎大营十几万主力兵力的北上。
“呼——孤总算松了一口气!”
孙权走出军机阁,看着夕阳光芒,吐出了一口浊气,心情愉快,脚步也轻松了不少。
他这些天就担心吕布和太史慈回不来,如今能回来,这一战已经是定局,曹操这一口怨气恐怕要自己的吞下去了。
“大王,吕布将军立下如此功劳,你是不是也该赏赐一下,以告慰军心!”贴身宦官曹阳低声的建议道。
“赏是要赏的,他为孤加冕帝位,而孤身战许都,此乃大功一件,但是不是现在!”
孙权笑了笑,摇摇头,然后道:“曹阳,你去把吴国爵位的详细消息给孤准备一份,孤要好好的想想,这个吴国的爵位需要变一变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