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笑了笑,摇摇头,然后道:“曹阳,你去把吴国爵位的详细消息给孤准备一份,孤要好好的想想,这个吴国的爵位需要变一变了!”
“诺!”
曹阳目光一亮,连忙点点头。
“今天还有夕阳,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快,去的也快,天快黑了,我们不去御书房了,去洛神殿!”
孙权沉声的道:“牵我的马来!”
“是!”
几个将士把孙权的狮龙给牵过来,孙权翻身上马,向着洛神殿奔跑而去。
当初建立的这个王宫太大了,走路坐轿子回去,都要大半天,所以出门都要备马,骑马是最快。
第八百二十三章 曹操的示弱
大魏帝都,雒阳城。△,
曹操一袭黑锦龙袍,魁梧的身躯安然的盘坐在清心殿的御案前方的位置上,他神色平静,目光沉寂,双手摆在书案上,一言不发。
大殿之下,戏志才,荀彧,张辽,贾诩……一个个的朝堂重臣皆然俯首而跪,一个个不敢抬头来看曹操。
这个大殿的气氛,仿佛压抑的让众人都呼吸不了。
许都城一战,吕布千里突袭,然后有杀出了许都,自吕布领着残兵杀入了舞阴,对于大魏来说,败局已定。
这一下,大魏朝丢脸可就丢大发了。
跪在殿下的大臣,他们心中如今可以想象的出曹操心里面的那种愤怒的想要杀人的心情,好不容易才搭好的舞台,却让吴国唱了一出大戏。
这种打脸,不要说曹操这个堂堂大魏朝的帝王,就算是他们这些臣子,心里面都臊得慌。
“陛下!”
良久,丞相荀彧才微微的抬起了头,双手拱起,对着曹操,想要说什么。
“你不用说,朕来说。”
曹操抬头,目光犹如刀芒,看了他一眼,然后轻轻的摆摆手,荀彧想说的话顿时堵在的喉咙里面的,仿佛说不出来。
“许都这一战,不是丢城,而是丢人,但是输了就是输的!”
曹操并没有他们想象之中的大发雷霆,反而显得异常的平静:“朕的煌煌大魏朝,征战南北十载,方成霸业,我们不是没有失败过,即使当年朕被董卓打的丢盔弃甲,仅剩下几千残兵。朕也不曾失去信心,朕从来不畏惧失败,要输得起,才能笑到最后。”
“陛下圣明,许都之败,皆然是吾等臣子无能。未能替陛下分忧,请陛下责罚!”
众臣闻言,心中有些惶恐,也有些羞愧。
“尔等乃是朕的爱卿,大魏的顶梁柱,都起来吧!”
曹操严肃的脸庞上却露出了一抹笑容,道:“许都之战我们虽然败了,败的一败涂地,但是在青州战役。我们却从吴国拿回来一个彩头,如今虽然被吴国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们大魏也不是太糟糕。”
青州一战,那是吴国搭好的一个舞台,气汹汹的出兵攻城略地,却被大魏走出来表演了一番,海上一战更是大涨了魏军建立海军,争锋海域的信心。
要说起来。大魏朝也算是拿回一个彩头了,最好不至于刚刚封禅。就被踩的一文不值。
“陛下,田丰刚刚传来消息,他已经把鞠义给放生了!”戏志才走上一步,低声的禀报道:“吴国方面逼得紧,若是不放人,立刻开战。他就擅自拿了主意,以十万石粮食为代价,换取鞠义返回吴国的一条路!”
“此事朕已知晓,田丰做的不错,朕很满意!”
曹操点点头。道:“他也不算是自作主张,青州局势万变,当初他南下,朕就已经许诺他可先斩后奏,把鞠义放了,也不算什么,朕倒是想要留下鞠义的人头,但是既然局势如此,放他一马也无所谓。
一个鞠义能换取吴国十万石粮食,这买卖做得过,元皓这么看都有些狮子大开口啊,不过吴国没有讨价还价,倒是挺重视这个太尉的!”
“陛下,吴王孙仲谋向来擅长于收买人心,他主张理念是人比一切都重要,所以他愿意出十万粮草,换取鞠义活路,微臣倒是不意外!”
贾诩沉声的道。
“这倒是,从当年东海一战之中朕就看出来了,当初夏侯追到了河边,他愿意自己留下来,也不愿意让麾下的兵卒掩护他渡河,此人的确有爱兵如子之威望!”
曹操站起来,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在这方面继续说下去,毕竟称赞自己的敌人,他还没有这么大胸襟。
他顿了顿,问道:“对了,如今东莱方面如何了?”
“贺齐已经退兵了!”戏志才回答的道。
“很好!”
曹操双眸爆出一抹锐利的光芒:“蔡瑁的这一战打的不错,虽败犹荣,在吴国海军甲天下的这方面,打出了我们大魏的气势,也算是挽回了许都战败后朝廷的声望,传朕之命令,加封他为列侯,赏赐万户,赐万金,候名,襄!”
“诺!”
戏志才点点头,道:“陛下,蔡瑁还有一个请求,他希望能辞去东莱郡守的职位,专心训练海军!”
“准,让他重建立大魏海军都督府,加大训练大魏海军的力度,他要什么,朕给他什么,但是朕希望能尽快看到一支可以与吴国争锋的海军舰队!”曹操点头。
“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会亲赴东莱一趟,督促其练兵!”
戏志才眼眸之中有一抹湛亮的光芒:“莱州湾一战之后,虽然元气大损,但是残活下来的都是精锐,加以训练,广阔的东海,必然有我们大魏的一席之地!”
“此言大善!”
曹操被戏志才这么一描述,眼眸之中仿佛能影像出那一幕来,兴奋的道:“若是有一日,朕能在孙仲谋最自傲的长处狠狠的打击他一番,必然可挫败他无往不利的气势!”
“陛下圣明!”
众臣看到曹操露出了笑脸,神情有些兴奋。
“文和!”半响后,曹操看了看贾诩。
“臣在!”
“孙仲谋加冕之心,已经昭然若揭,鬼卒方面可有消息,他到底何时候加冕?”曹操眯起眼眸,问道。
“明年,一月一!”
贾诩一字一言,声音清晰。
“呵呵!”
曹操沉吟了半响,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了几声,才道:“既然他吴国要封禅了,朕大魏朝不能太小气了吧!”
“陛下意下如何?”太常钟繇目光一动,问道。
“钟太常。你派出一支使者队伍,必须要有大魏宗师为主使,代替朕去金陵城替他贺一贺!”曹操平静的道:“他想要加冕,朕给足他面子,朕大魏,这这点气度还是要有的!”
“微臣明白了!”钟繇点点头。
殿下的众臣闻言。心中有些疑惑,就连戏志才和荀彧对视了一眼,却有些不明白的曹操这样做的意思。
“文若,志才,文远,文和你们留下,尔等下去吧!”
曹操揉揉自己的太阳穴,摆摆手,道。
“诺!”
众臣俯首行礼。然后鱼贯而出,离开了清心殿,宽敞的大殿里面,只有荀彧,戏志才,张辽,贾诩在站列着。
“尔等不明白朕为什么要对孙仲谋示弱,对吗?”
半响后。曹操抬头,微笑的问道。
“陛下。如今许都被攻破,大魏的气势本就有些不足,你还派人去给他孙仲谋道贺,这不是的等于认同了他孙仲谋称帝之能吗?”
戏志才沉声的道:“孙仲谋称帝,乃是忤逆我大魏之势,不派兵出击。已经是的底线了,为何还要道贺?”
“许都被千里突袭,朕心中很愤怒,朕甚至想过调集天下的所有兵马,和吴国决一死战。可朕最后忍住了!”
曹操刚朗的面容线条分明,声音平静而锵锵有力:“朕加冕之日,豪情壮志,莫过于天下而已,又有何惧也,天下奉魏,无可阻挡。
然而,孙仲谋的当头一棒,算是把朕这个刚刚加冕的大魏帝王给狠狠的打醒了,大魏还远远没有定鼎天下的能耐,所以,我们要忍。”
曹操说着,有些握紧了自己的拳头,面容狰狞起来:“朕示弱,是丢脸,丢曹家的脸,丢大魏的脸,但是为了大魏的未来,别说丢脸,就算这张脸被狠狠的划上几刀,朕也不在乎。
昔日勾践卧薪尝胆,示弱于夫差,方能以三千越甲而吞吴,今朕坐拥不止三十万以上的魏甲,若有卧薪尝胆之心,何以灭不了吴也!”
“陛下用心良苦,臣敬佩不已!”
四人闻言,心中悸动不已,眼眸皆然有些微微赤红,笼罩着一层层雾水,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有此之帝王,大魏何愁大事不成。
“好了,吴国之事,到此为止,我们终究一战,但是现在不是时候,青州一战之后,我们也好,吴国也罢,都需要修身养性一段时间,短时间之内,我们会有一段平静期!”
曹操继续的道:“许都一战之中,让朕看到了大魏朝堂和军方都很多的纰漏,孙仲谋当年有一句话,朕认为说的很好,历史不会倒退,只有不断的前进,大魏承接汉朝而来,无论是军队还是朝堂体制,皆然有些笼统和落后,我们要前进,就要需要接受新的改革!”
“陛下想要效仿大吴变法!”
荀彧瞳孔微微凝聚。
“要是变法说的有些过了!”
曹操摇头,道:“只能说,朕想要趁着这一段安静的气氛,整顿一下我们大魏的朝堂和军队,清扫尸位素餐之辈,凝聚上下一心,增强大魏实力。”
“陛下想要如何整顿?”戏志才问道。
“军方的事情,太尉府和大将军府商量之后,自己拿出一个方案!”曹操看着戏志才和张辽,道:“朕的要求很简单,可以适当的效仿一下吴国的变法,拿去编制笼统,吃空粮,战斗力不足的郡兵,成立以主力军将士的大营!”
“陛下,这样会牵起很大的风波的啊!”张辽倒吸了一口冷气。
“再大的风暴,朕也扛得住!”
曹操决绝的道:“许都一战,许都一战,六七万的郡兵居然挡不住不到六千的骑兵,朕养着他们有何用!”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会和大将军商议,尽量给陛下一个交代,但是必须,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戏志才闻言,面容肃然起来,许都一战之中,整个豫州的郡兵居然被几千骑兵给击溃,简直是奇耻大辱,曹操想要对这些郡兵下手,不是没有道理的。
“朕分得清轻重,你们自己拿主意!”
曹操也不是一个急躁的人,他沉声的道:“但是此事必须要去做,不能因为有危险,就搁置,大魏犹如朗朗朝阳,不是当年大汉的夕阳,它想要升上去,就要经历风雨,这点风风雨雨,朕的肩膀扛得住!”
“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张辽和戏志才对视一眼,慎重的点头。
“文若,至于朝堂,这是太子和陈群递上来的一份奏书,你来看看!”
“九品中正制?”
荀彧打开,目光一沉,细细的看了看,这是一个对于朝堂官吏编制的奏书,有点潦草,但是结构很明显。
以汉朝留下了官制为核心,融合了吴国官制的一些特点,甚至把吴国最新出产的科举政策也加上去,然后配合太子和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形成了一条官吏体系。
“陛下,朝堂改革,必须要谨慎,此奏书,微臣需要好好钻研一番,方能给出陛下意见!”荀彧合上奏书,恭敬的道。
“你办事向来谨慎,朕可安心!”曹操点点头,道:“这奏书,你带回去,朕给你十天时间,再来说说你的意见!”
“诺!”
“你们几个如今事情不小,早日准备,朕就不耽搁了,文和留下,你们退下吧!”
“是!”
荀彧和张辽戏志才几人也没有久留,他们踏着急速的脚步,离开了皇宫。
他们如今乃是大魏军政的顶梁柱,要是说日理万机,也不过分,时间可不是很空闲。
“文和,说说你的成果!”曹操目光有些阴冷,看着的贾诩,沉声的道。
“龚南,这是徐磊之后,我们找出的第二个当年汜水关之后就埋在我们身边的锦衣卫!”
贾诩道:“吕布和太史慈之所以这么容易逃出许都包围圈,此人可是立下大功的,他不仅仅是献上了许都城外的兵力分布图,还是烧了我们在许都的王宫,造成许都焚城的假象,然后利用百姓冲击我们营寨,牵住我们的兵力,帮助吕布和太史慈突围!”
“逮到他的没有?”曹操目光一抹冷意,这个人他并不陌生,可是他钦点的年轻一辈能臣。
“没有!”
贾诩道:“许都一战之后,他心中没有一丝侥幸的想法,既然暴露了,干净利落的就撤了,我虽然反应很快,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逮住他,让他逃回去了!”
“孙仲谋可用心良苦啊!”
曹操冷声的道:“朕留下来镇守许都的大臣都是他的暗子,想想都有些心寒,朕的身边,到底还有多少人是锦衣卫啊!”
“陛下,你身边肯定还有一个心腹是锦衣卫暗子!”
贾诩突然道:“我埋在锦衣卫的暗子,查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消息,锦衣卫在大魏最高负责人,是一个代号为‘老鼠’的人!
据说,此人在整个吴国只有孙仲谋一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即使李涅也不清楚他的本名和身份,要不是这一次突袭许都,锦衣卫需要掩盖消息,整个代号我都查不到,但是我感觉,他一定就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查!”
曹操双眸爆出一抹浓烈的杀意:“文和,朕给你权利,查朕身边的所有人,一定要把他给找出来,不然朕寝食难安!”
第八百二十四章 贾诩的算计
雒阳城的郊外,北侧邙山,嵩山峻岭之间,一个个陡峭的山峡交错不断。
一个隐蔽的训练营寨屹立在四面悬崖峭壁的中央盘地,这里便是整个大魏朝最黑暗的地方,鬼卒卫士最新建立的训练营。
夜色笼罩,火盆的光芒映照,整个训练营依旧有一股躁动的杀伐声音在回荡。
左侧,凿开的一个山洞房舍之中,一盏油灯的光芒,闪闪而亮。
“方石,我给你的资料整理出来了吗?”鬼卒大统领贾诩四平八稳的坐在石椅之上,目光看着的恭敬的站在中间面前的青年。
“大统领,这是我从你给我的资料之中,粗粗的整理的一番,初步标出一共有十二个有嫌疑的人选!”
方石是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四四方方的大脸,面容平静,言语干净利落,办事老到。
“这么快,我看看,宦官曹冷,凌宇?”
贾诩接过了资料之后,细细的翻看着这里面标出来的卷宗,然后低声自然自语:“这两个是一直跟着陛下的老心腹,他们追随陛下左右已经有十年了,能得到陛下身边最详细的消息,他们的确有些嫌疑,但是曹冷的时间对不上,你为什么把他列为嫌疑人?”
“曹冷是当年陛下祖父留下的一个小宦官,他一直在曹家服饰老太爷,按道理,不应该怀疑,但是他在初平元年。曾经销声匿迹一段时间,不能排除他的嫌疑!”
方石中规中矩的道:“陛下身边的人,皆然是陛下的心腹。要查陛下的心腹,那么就要把一切顺理成章对于陛下忠心的思想都摒除,哪怕有一丝嫌疑,都要查下去!”
“也对,小心一点无大错!”
贾诩点点头,很满意方石这个态度,然后继续对着资料的看下去:“曹渔。夏侯万,林崇。这都是御林军和虎豹骑的校尉之中,他们在战场上可是为陛下挡刀子的,被你列为嫌疑,你是怎么想的啊?”
“大王身边的人。除了内侍,宫女,后宫的妃子,也就是御林军和虎豹骑的将领对他最为接近,把他们列为第一阶层的嫌疑,属下认为理所当然!”
方石解析的道。
“那这个夏侯陵呢,他可是不是普通的夏侯家子弟,作为夏侯惇和夏侯渊的侄子,大魏朝的二代之中的佼佼者。他会有嫌疑吗?
你可要清楚,夏侯家和皇族曹家之间,打断骨头连着根。你这有些胡闹了,一个不小心,鬼卒将会引发整个夏侯家的怒火,可不是好玩的!”
贾诩目光如刃,死死的看着方石。
“大人,夏侯陵跟着陛下身边也有几年时间了△为小小的一个文吏,他和曹真曹休他们几个是一样。长年跟在陛下身边,都是陛下比较喜欢的宗族子弟。
属下认为,他的嫌疑不大,但是他毕竟初平元年才从老家投靠魏营,时间上,老鼠的嫌疑,他对得起上,查一查,有杀错,无放过。
当然,这个人身家清白,来历清楚,查不到什么东西,之所以一定要查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想要查陛下身边的暗子,牵涉很大,查夏侯陵不过是给其他所有人做一个榜样!”
方石解析的道:“鬼卒这是告诉所有人,陛下如今的心态,此事无论牵涉到谁,一查到底,任何人不例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查下去!”
“好,这一点,你倒是做的很好,连我都有些忽略了!”
贾诩满意的点点头,再看了看这些资料,并没有找到自己疑惑之处,便递会了给方石,道:“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去办了!”
“属下保证不负大统领的期望!”
方石点点头,然后带着资料,走出了和这个石洞房舍。
半响之后,安静的石屋之中有一道青年的人影从偏屋里面走出来,对着的贾诩恭敬的行礼:“父亲,孩儿认为,他所说的已经*不离十!”
“他难道没有故意漏掉什么人?”
贾诩眯着眼眸,看着的青年一眼,眼眸之中的光芒有一抹森冷。
“没有!”
贾穆想了想,却摇摇头,沉声的道:“他们筛选的整个过程,我都派了人去跟进,应该没有问题啊,而且,我认为他做的已经够仔细,连后宫的妃子他都牵涉进来了,是要有些铁面无私了!”
“呵呵呵,博文,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
贾诩摇摇头,道:“你还是经验不够,所以看不出他的小动作,他在无意之中,已经卖出了不少人情,就凭这个案子,他就能在鬼卒站稳脚步。”
“凭什么啊?”
“就凭他列出的嫌疑人之中,没有一个我们鬼卒自己人,还足够说明问题了!”
“父亲的意思,他有问题?”贾穆面色微微有些的阴冷。
“难说,方石是的昔日鹰扬卫仅存的头领,他当年对于晋国很忠心,挨过了我们七大鬼刑都没有选择投诚,最后是被我亲自用他比较在意的一件事情来逼降了的,按道理,他没有问题,有问题也应该是晋国的问题,牵涉不到锦衣卫!”
贾诩拳头莫名的微微有些攥紧,解析的声音却有些虚弱。
晋国的鹰扬卫已经成立了一个雏形,被鬼卒收编之后,成立了一个鬼卒麾下管理的鹰扬堂,专门用来对付自己人。
这个方石,他不是不怀疑过,但是结果却让自己的很放过,放心过头了,却有些不安,不安在哪里,有说不清楚。
所以这段时间,他一边用他,一边还在观察他。
“所以父亲要用他来查陛下身边的锦衣卫暗子!”贾穆倒吸一口冷气:“他扛得住吗?”
“这一次陛下给了我们的可是一个要命的活,陛下身边那一个不是来历不凡的人,靠山大的吓人,鬼卒如今查陛下身边的人,太烫手了,这个活,只能他来干!”
贾诩淡淡的道:“至于,他能不能扛住,就看他的本事了!”
“方石为什么会愿意揽下这一个活?”
“他没选择!”
贾诩耸耸肩膀,并不是很在意:“带着这个鹰扬卫投降大魏,融不进鬼卒,又想要立足,他们只有变成一条对于陛下忠心不二的疯狗,才能活下去。
鹰扬堂不仅仅盯着大魏朝堂,如今还是陛下用来盯着我们鬼卒一个眼线,方石如其说是我的手下,不如说是陛下的狗,是陛下盯着我的一个旗子!”
“原来父亲是在消耗鹰扬卫存留的力量!”
贾穆有点明白贾诩的用心了。
“鹰扬堂已经是我们鬼卒的一部分,我并不是很在意,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做大,适当的就要折掉这个雄鹰的翅膀,然后用来抓了老鼠,这个‘老鼠’一定要揪出来,不然,不仅仅陛下寝食难安,即使某家也不得安宁!”
贾诩冷冷的道。
吴国锦衣卫,是他贾诩最大的敌人,现在锦衣卫的人都已经埋到了大魏的心脏,不纠出来,谁也不放心。
“父亲,我们只有一个线索,很难查出来的!”贾穆苦笑:“初平元年到初平二年之间,投靠我们魏营之人,多如牛毛,这些年的血战下来,当年的小兵小卒,老将升官,一个个位高权重,手握兵权,如何查啊?”
“也不是自由一个消息,我们还有一个消息,我们自己没有查到锦衣卫暗子,反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