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年时间,孙权除了屯兵,就是备战。
这一战,他已经准备的很久了。
也差不多是时候亮剑了。
“末将遵命!”贺齐点点头。
“常年征战在外,朕有愧于你,此次允许你在金陵城与家人团聚一月,在返回烈焰军团!”孙权看着贺齐本来俊秀的脸庞现在黑黑瘦瘦的,心里面多少有些过不去。
“谢主隆恩!”
贺齐俯跪而下,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才离开御书房。
贺齐离开之后,孙权走进了御书房之中布置了一个军情推演厢房,厢房里面除了行军图,兵力布置图,还有就是一个个巨型的沙盘。
“朕在这里放两个军团,够吗?”孙权看着不列颠,喃喃的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的,但是跟在他身后的郭嘉知道,他是在问自己。
“陛下,主战场还是在西部!”
郭嘉走上来,指着沙盘,道:“下一个阶段的主战场一定在叙利亚,拿下叙利亚之后,就是安条克,在罗马帝国南部,埃及行省也是一个战场,只有从埃及行省,我们才能走南下的线条!”
“锦衣卫最近的报告,你看了吗?”
孙权听着郭嘉的分析,沉思的很久,才问道。
“已经看过了!”郭嘉点头:“罗马帝国在这两年之中,不仅仅是增兵,简直有些丧心病狂的征召青壮,兵力比之两年前,强大了布置一倍,听说塞维鲁这个强权的皇帝在罗马城杀了不少人,清洗了一批又一批反对他扩军的执政官,我感觉他是在自乱阵脚!”
“不!”
孙权闻言,却摇摇头,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闪烁一抹诡异的精芒:“朕反而认为,塞维鲁感受到了危险,所以他想要举国一战!”
“举国一战?”
“不要小看塞维鲁,他并不是像安息贵霜那般,是一个传承下来的安乐皇帝,他是一个雄主,一个在乱世之中起兵,扫平内乱外患的霸主!”
孙权不敢小看塞维鲁,他嘴角扬起一抹比较向往美好目标的笑容:“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对手,就算罗马帝国不敌我们的兵马,他的魄力也有可能抱着罗马帝国和我们同归于尽,如果可以,朕真的不想和他打,要是能把他耗死就好了!”
他迟迟不想开战,更多的原因是他想要这头霸主消耗在时间之中。
可惜,他不是很懂罗马帝国的历史,也不知道塞维鲁什么时候死。
最重要的是,历史早已经让他这个小蝴蝶给改变了。
耗死塞维鲁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陛下,要不派出刺客?”郭嘉道。
“难!”
孙权闻言,倒是并不感觉下作,这种两军交战,生死大战,刺杀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不过他还是摇摇头:“要是这一招成的话,恐怕李文优早就去做了,轮不到你我!”
“也对!”郭嘉点头,这种手段他不如李儒,他能想到了,李儒自然能想到了,李儒不去做,那就证明一点,根本没有机会!
“算了吧,我们再等等!”
孙权抬头,目光爆出一抹灿烂的战意:“朕只要积累的足够的实力,朕就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他罗马帝国,不管是谁,挡在朕面前,朕都把他们给灭了!”
************************************
八月过的很快。
进入天权五年的九月,孙权再一次的北上巡视拉开了,这一次北巡为期三个多月,行程倒是很简单,从金陵进入巴蜀,然后从巴蜀进入西凉,从西凉进入了北面的大草原。
视察大草原的形成很顺利。
走过大草原的一个个匈奴部落,孙权都忍不住有些流泪了,这里的匈奴百姓虽然说强悍,全民皆兵,但是他们在冬天太难熬了,进入冬天就饿死冻死一大堆。
孙权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这么多草原游牧民族都会南下掠夺。
不是他们的天性如此。
都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在草原上活下去,只有依靠掠夺,才能生存下来。
这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文昊,你认为朕该如何管理大草原!”孙权骑在马背上,看着身边的几个少年郎,淡淡的问道。
“皇兄,草原是一个大牧场,只要我们理顺这里的秩序,打通中原和这里的道路,我相信这里的百姓会活的比中原更加好!”
孙栋,孙文昊,他沉声的回答:“想要管理大草原,臣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定这里的秩序!”
“盛元,你说!”
“皇叔父,想要管理大草原,不难,臣侄认为,拿其部落领,臣其部落青壮,必可让他们归顺听命!”孙绍的回答就有些强势了。
孙权闻言,目光看着最后一个脸容和自己相识八成的少年。
“父皇,管理大草原,儿臣倒是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择其匈奴之臣,以匈奴管治匈奴,稳其,必可稳其民!”孙晟的回答有些作弊了。
“答案不错!”
孙权嘴角含笑,目光斜睨了一眼他身边的曹冲:“曹仓舒,你说是吗?”
“大皇子天资聪慧,自当见解非凡!”
曹冲心中一紧,若无其事的避开了孙权的眼光。
“呵呵!”
孙权笑了笑,不在说什么。
这一次孙权的北上,把几个小不点都带着,带着他们巡视各地,心里面多少有些对他们的历练和考核的意思,这太子之位,已经耽搁不了太久了,。
如果他想要亲征罗马帝国。
太子就必须要诞生。
国不可一日无君,他若是离开,最少让朝臣有一个寄托,这才能在稳得住朝纲。
三日之后,孙权为了稳定大草原,最后临时决议,让随行的新入阁的内阁大臣关靖和昔日的草原特别行政州的总督徐庶联手,组建一个一个西北行营,依靠西北行营,建立西北草原上的管理体系。
只要他们两个用心,西北草原,不用十年,就可以彻底的同化成为大吴疆域了。
之后孙权又去巡视了一下战象军团和新组建的匈奴军团。
战象军团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坐镇西北。
这里终究是朝廷控制力最薄弱的地方,必须要有兵力坐镇。
不过匈奴军团已经开始有西进的准备了。
匈奴军团建立之后,贾诩和杨修多少都明白,这将会是主战军团,逢战必上,多少有些炮灰的意思。
十一月,孙权北巡队伍进入幽州之地。
十一月下旬,孙权的北巡队伍进入辽东。
东北最后一个藏在黑山白水之间的势力,扶余国已经在今年六月,被祖茂亲自率军扫平,在这片大地之上,已经安稳了很多。
十二月下旬,孙权北巡队伍在海鲨军团舰队的保护之下,从东海进入长江,返回金陵城。
天权五年,在时间流逝之下,转眼之间就过去了。
进入了天权六年,大吴越来越鼎盛了。
天权六年,二月,工部和商部,联合民间二十一个商会,采用官商联合方式,开辟大运河第二段工程,也就是南起洛阳,直接北疆通往幽州的永济渠。
大运河成为了这两年内阁主打工程。
也是大吴朝建立以来最大的明星工程。
已经有很多读书人在报纸上表,这将会是将会是一个媲美长城的工程。
不过如今洛阳至广陵,沟通黄河淮水之间的通济渠还在动工之中,永济渠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就直接开工,让很多人都感觉当今朝廷的急促,但是对于工部商部联合民间商会这个举动,倒是让很多人赞同。
天权六年四月,因为宗人府的上奏,导致朝廷进入了紧张的气氛之中。
四月十二日,宗人府宗正,孙氏皇族当代族长孙静上奏,东宫空悬,不利于国,恳请陛下,为稳朝纲,决议太子之位。
同时他上奏九大孙氏皇族子弟的太子提名,作为入主东宫的人选。
这九个人,其中孙权的三个儿子都是提名的必须,第四个是孙栋,第五个是还有就是孙坚最小的儿子孙铭,第六个是孙家孙绍,第七个是孙辅,第八个是孙静次子,孙瑜,第九个是孙氏宗族的孙立。
因为他的提名,一下子让内阁和军机处甚至一直游历在朝政之外的御史台都变得的紧张起来了。
太子之位,其实在孙权继位的时候,就应该立下来。
但是孙权继位已经将近十年时间,却迟迟没有能定下来。
天权元年的泰山封禅之后,东宫悬空,好几个大臣上奏,应当立长子孙晟为太子,但是孙权并没有答应,而且宗人府也保持安静,这才不了了之。
如今宗人府突然爆,在朝武大臣看来,这不应该是宗人府的决定,更多的可能,应该是当今陛下孙权的指示。
也就是说,孙权准备挑选进入东宫的人选了。
这一下,众臣的心顿时火热起来了。8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东宫 一
紫禁宫城是大吴皇朝的心脏。
宫城很大,前为天坛广场,中央为朝议大殿和御书房还有禁卫军的军营,后为紫禁内殿,也即是后宫的所在,东为内阁大殿,西为军机阁。
大吴朝廷奉行着文武分治的森严制度,文官哪怕是一品的首辅,也不能调动军中的军队,除非能在朝廷议会上取得授权,不然号称文官之首的一品首辅根本没有半点调兵权利。
而武将,即使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上将军也难以号令地方的一县之长。
而紫禁宫城的东西之隔,是文武之别,平日除了赶赴中央朝议大殿召开会议之外,鲜少来往,策马赶路也要半天的时日才能走一趟。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高气爽。
张昭的轿子摇摇晃晃的从内阁大殿出发,向着西一路走来,最后停在了军机阁之前。
他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出了轿子,有些老迈的身躯停在门前,微微抬头,目光睁大,看着军机阁上方那闪亮的牌匾,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老夫还是第一次来这军机阁,此地不愧为我大吴朝廷的军事之心脏,气度不凡,十步之外,能感受到刀枪之锐气,此乃我大吴之鼎盛也!”
军机阁不比内阁,内阁虽然也有禁卫军守卫,但是没有军机阁这种森严而随时都爆发刀兵的气势。
这是文官和武官的区别!
“呵呵,张首辅过奖!”
这时候,军机阁之中,首尊程普率领军机处上下大臣,走了出来,迎了上来:“陛下曾言,我军机之锐,比不上内阁之稳,上马可的天下,可安天下的始终是内阁诸臣是也!”
“属下等,恭迎首辅大人莅临!”
一众军机处大臣连忙俯首恭请。
虽然文武有别,但是上下级别可是很清楚的,大吴朝廷如今还在征战之中,没有重文轻武之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内阁权利超越军机权利。
一品首辅,在朝廷来说,实际权力凌驾在军机首尊之上。
在名义上,军机首尊是没有资格代领朝廷议会,但是内阁首辅却是可以代领朝廷议会,这就是区别。
“诸位同僚莫要客气,老夫今日前来,乃是代替内阁众臣,参观的军机阁的各部门,还请各位同僚记住本分!”
张昭今日前来,并非正式,但是也代表着内阁和军机处的关系即将缓和一下。
“程首尊,军机处气度森严,老夫佩服啊!”
“张首辅请进!”
两人客气了一番,然后联袂走在最前面,一步步的走进了森严的军机阁之中。
张昭观摩的一个个部门之后,对军机处的制度颇有些满意。
一个庄严的大殿,程普屏退了所有人,单独一人和张昭对立而坐,在旁边奉茶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军机参谋。
“张首辅今日前来,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参观我这破破烂烂的军机处吧?”程普的心中其实明白张昭为何而来,但是他得沉住气,因为现在沉不住气的是内阁和张昭。
内阁次辅蒯良告老还乡在即,一旦蒯良退出朝廷的权力体系,那么在朝廷议会上,内阁将会缺少一席之位。
如果军机处这时候突入,内阁将会在朝廷议会上面临弱势。
朝廷议会十三席位置,是决定朝廷主政策的关键。
蒯良离开的朝廷议会,他的次辅之位军机处说不上话,自有内阁中人补上,但是朝廷议臣的位置,却由不得内阁决定,内阁不能在这个时候处于劣势。
“程首尊既已明我所意,有何必在这里明知故问!”
张昭轻轻的抿了一口清茶,他也表现的很淡定,虽然说这一次他是上门求援,但是大家其实都是半斤八两而已,内阁有内阁的难处,但是程普如今也面临程普的危险,他退了一步,可不是让程普进一步的。
“鲁王在去年十二月,位于新建立的鲁国王城,大开宗祠,把王爵之位,传位于其子吕重,以上将军之位,重掌控第二战区,传闻他上月已准备返回金陵,最次在十天之内,出现在金陵城!”
张昭轻飘飘的补上一句,嘴角扬起一抹冷漠的笑容。
吕布这一次回来是做什么的,所有人都知道。
他的爵位已经封到了顶,作为大吴朝第一尊王爵,还封了诸侯,鲁国经过数年的建立,已经初步稳定了,他在这个时候放弃了高高在上的王位,把自己的王国留给了儿子吕重,以吴朝将士的身份,返回金陵城。
这时候他自然是回来争取他人生的最后一个荣耀。
军机处首尊。
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位置。
按理说,他已经是鲁王,一方诸侯,如今的鲁国领昔日亚美尼亚的八成疆域,人口超越百万,按理说他是可以独立的坐镇一方,没有必要继续辅助大吴朝廷。
但是人总是贪心的。
得不到的才是他最想要的。
他为大吴朝廷征战杀伐无数,两次在军机首尊的位置上的失之交臂,这莫过于他的不甘心。
第一次,朝廷改革,军方老大程普因为执着旧制度,反对新政,最后潘凤上位,领军机首尊之位。
第二次,潘凤在汝南吃了大败仗,被贬下去,以稳民心,他本来是最有希望坐上军机首尊的位置,但是最后朝廷却让程普出山,导致再一次失之交臂。
这一次他卷土重来,携带第二战区的强势,凭借着在朝廷议会上已经稳住的优势,想要夺取军机首尊的位置,也是理所当让的事情。
“哼!”
程普闻言,瞳孔幽幽,虽然面不改色,但是他的拳头已经不禁开始攥紧起来,他冷哼一声:“吕奉先他就算回来又如何,我已稳坐泰山,就凭他,还撼动不了我。”
“吕奉先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撼动不了你,但是吕奉先加上一个赵子龙,还有周公瑾孙伯符的支持,在朝廷议会上,你可就要一败涂地了!”
张昭淡然的道:“去年十月,西部战场成立第四战区,赵子龙荣升战区总司令,在三月份的时候,他就已经返回京城了,如今却迟迟不返回西部,所为何也,你难道心中不清楚吗?”
赵云回来京城有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赵国公府向来低调,所以很多人并没有什么感觉。
“赵子龙?”
程普楞了一愣,眼眸微微的眯起来,目光有一丝阴霾:“为何是他?”
一直以来,他感觉赵云应该是超脱在他和潘凤吕布争锋之外的。
军中权利的争锋,年龄有时候也很重要的。
他程普,第一战区的潘凤,第二战区的吕布,如今都已经年岁不少,就算掌控首尊权利,也掌控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赵国公和江国公都是属于青壮一辈。
他们是第二代。
如今第一代掌权尚未完全退去,无论是孙策,赵云,诸葛亮,等人如何折腾,孙权都不会让他们上位,他们是无法坐上他的位置。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赵云会突然的帮助吕布。
“志同道合者,可为盟友!”
张昭看了程普一眼,淡淡的叹了一口气:“程首尊,你这些年的步子迈的太慢了,中原连续数年时间的止战,军中想要建立战功者,对你的执掌皆是失望,吕奉先和赵子龙都是坚定的主战派系,想要立刻出兵罗马,他们自然是一拍即合了!”
“混账!”
程普拍案而起:“止战戈,缓战端,积实力,扩兵力,这并非本首尊一人决议,乃是朝廷议会上的决议,与本首尊有何关系!”
“你乃军机首尊,与尔无关,与谁有关,陛下吗?”张昭冷冷的道。
程普做了这么多年军机首尊,如今都真的有些天真,若非他的老资历和稳重,恐怕早已经被孙权一撸到底了。
“他们这是党同伐异,是党争,可恶!”程普面容有些阴霾起来。
“不管如何,他们已经开战了,你想要继续稳坐首尊位置,必须要迎战!”张昭道:“我不想你下去,内阁能成为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敌人!”
“那张首辅有何高策?”程普冷静下来,问道。
“东宫!”
张昭沉默半响,吐出了两个字。
这是一个机会。
他们江东老臣的派系已经快要被逼的离开朝廷权利了。
他面对朱治,顾雍,鲁肃等人的步步紧逼,首辅这个位置估计也做不了多久,在这之前,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当天下承平了,当他在这个位置坐久了。
有些权利,他已经放不下了。
“东宫?”程普闻言,面容惊变,不禁吞咽了一口唾沫,瞪大眼眸看着他,低声的道:“张子布,你在玩火,陛下三申五令,内阁和军机处不得掺合东宫之争,我们如果掺合进去了,陛下他会放过我们!”
自从宗人府上‘立太子’的奏书,这大半个月的时间,朝廷之中暗流潮涌,但是明面之上,内阁和军机处,还有御史台这三架马车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
孙权希望下面的人争,但是却不希望他们这些人介入。
这时候介入,恐怕会惹了孙权。
“我们只是维持正统!”张昭嘴角扬起一抹淡然的笑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古以来,子承父业,那才是正统!”
何为正统,父传子,嫡子承位,才是正统。
“让我想想!”
程普考虑了一下,目光有些阴沉不定。
张昭也不说什么,只是一个人在喝茶,等待他的决定。
在这个军机阁的大殿里面,气氛有些宁静。
*************************************************************
北州。
总督府,后苑。
“姐,我得返回朝廷了!”
“你不是沐休一月吗,何事如此着急!”
总督孙伊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越长开就越漂亮,肤白貌美,精致的面容加上魔鬼般的身材,绝对是一个大美女,然而她穿着爽朗的劲装,颇有写英武威严之气。
作为一州总督,还是当今朝廷之上,唯一一个以女子之身,位临总督之位的孙伊,绝对是朝廷的一道风景线。
孙伊和孙栋是同母姐弟,在弟弟之中,她最疼的自然是孙栋这个兄弟。
她长年在外,作为封疆大吏,很少返回金陵城。
一般都是孙栋借着休沐时日,来看望她,与她一叙姐弟情。
“刚刚收到的消息,宗人府已经上奏了‘立太子’的奏本,我必须要赶紧返回朝廷!”孙栋一袭纯白色的长袍,身躯笔直,目光凌厉,仿如下山的猛虎。
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会引爆东宫之争。
这对他来说有些不利啊。
“这个时候宗人府突然上奏,恐怕不是孙静叔父的意思,是皇兄的意思!”孙伊从科举之后,进入翰林院,然后在孙权身边当差,耳染目濡,然后从许都县令一路往上爬,论智慧未必比得上她天资聪颖的弟弟,但是论政治敏感,她绝对比孙栋更加的敏锐。
“皇兄的意思?”孙栋瞳孔微微一遍:“姐姐的意思,皇兄要提前立太子!”
“要打仗了!”
“什么?”
“你还不明白吗?”孙伊目光看着他,道:“皇兄要亲征罗马,但是此离西域,万里之遥,无论是走海路,还是通过丝绸之路,危险都是有的,他必须要稳定朝纲,所以立太子是志在必行的事情!”
“原来如此,那我们岂不是……”孙栋面容微微一变。
这时候的他们,虽然说在朝廷之上已经有了一丝根基,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能超越孙晟天生的优势。
孙晟是孙权嫡长子。
这就是他天生的优势。
“也不是没希望!”
孙伊沉思了一遍,道:“虽说我当初是反对你介入这个凶险万分的夺嫡之争,但是你如今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算想要撤,恐怕已经为时已晚,这条路是没有回头的机会的,如今只有一条道走到黑,要么击倒他们,成为最后的赢家,要么一辈子出不了头,没有第三条路!”
“姐姐说的对!”
孙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