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两个他自问能压得住。
可是要是他们最后选择彻底的连成一线,这就难免有些让他们的心中会生出一些野心来了。
这是一件不得不防的事情。
郭嘉只要等到年尾的军机会议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上位参谋部尚书,八部尚书之一,掌控军机大脑,权力自然不弱。
贾诩如今已经贵为匈奴军团的司令,掌控兵马十几万。
而荀彧,这个昔日曹魏王朝第一丞相,自从天权几年前被迫出山,现在也算是风生水起,西部五州巡阅使。
张郃是关中军团的司令。
钟繇这个后来者居上,一口气爬上了十三朝臣的位置,让曹魏系彻底的参与了最高决策的会议之中。
这自然让孙权有些忌惮。
比如荀彧。
西部五州完成整合之后,起码有千万人口,自然不弱,荀彧的能力也不凡,能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的人,无论是智慧能力还是处理政务的经验老练,都是一等一的。
他绝对有当今内阁首辅的能力,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出身,他想要扳倒张昭成为首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管理区区西部五州,对他来说自然毫无压力。
自从天权三年以来,西部五州开始连成一线,开始大力修路,以西州为中心,连同贵霜安息等地,然后在以西州为中转,连通中原,建造美好丝绸之路,在经济方面已经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现在就算中原的粮食不足,凭借西部五州的能力,还没有美索不达米亚州和北疆鲁国的支持,足够支持百万大军一年的粮草。
这就是当初孙权启用荀彧得到的一个成果。
成果是斐然的,可也有一些后遗症。
荀彧在曹魏阵型之中的有绝对的威望,他做大了之后,曹魏一系本来失去的向心力倒是凝聚起来了,以魏国公为主,中枢之上有郭嘉钟繇,外地方上荀彧,军中有张郃和贾诩,已经成气候了。
孙周系如今恐怕都未必比得上曹魏一系的巨大影响力。
“陛下担心他们有异心,会影响陛下的亲征计划!”
李儒听到孙权的询问,他阴沉的面容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了。
“天权三年的叛乱,朕可没忘记!”孙权一双琥珀晶莹的眼眸划过一抹森冷的光芒。
孙权说起这个,让李儒的神容之中有一抹冷意。
那是他锦衣卫的一个失职。
“陛下,贾诩他们最近很安分,就连荀彧,如今也一心投入西部五州!”李儒想了想,他还是保持冷静,理智分析。
“荀彧这个人朕倒是不怕,他是一个倔脾气的人,只要是认定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反反复复,就好像当年无论朕如何威迫利诱,他说不出山就不出山,如今他既然出山了,他就不会叛乱,这个珍惜羽毛的老家伙,宁可死,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一个不忠不义的名,所以当他出山为我大吴效命之时,朕甚至可以放过曹彰!”
孙权淡淡的道:“朕更加担心的是贾诩和郭嘉之间有什么联系,贾文和心思之沉,朕难猜一二,郭奉孝当初对大吴敌意很深,虽然朕花费了五六年时间安抚他,瓦解他的心思,才重用他,但是也难保他会反而复转!”
他担心的无非就是两个人。
一个毒士贾诩,一个鬼才郭嘉。
“陛下担忧甚是有理!”
李儒点点头,认可了孙权的担心,道:“可是说他们叛乱,倒是有些过了,因为叛乱必须是要有一面主旗帜的,如今曹氏经历了一次三年封府,恐怕没有这样的魄力……陛下难道是怀疑曹仓舒!”
“呵呵,朕倒不是怀疑曹仓舒!”
孙权笑了笑,摇摇头:“曹仓舒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他没有帝王之才,所以他绝不会发动叛变,他的目标已经很明显,他要把曹家经营为大吴第一世家,所以他选择了一条从龙之路!”
曹冲能让曹操托付整个曹氏,的确有几把刷子。
但是他的心不大。
“陛下,据我所知,曹仓舒并非真心支持大皇子!”李儒突然说了一句。
锦衣卫无孔不入,几个储君继承人之间的争锋,他虽不是很在意,但是这也关乎江山社稷,岂能不关注,所以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他清楚的很。
“哦?”
孙权闻言,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意外,问:“那他支持何人?”
“我感觉他更多的可能是和南陵侯志同道合!”
李儒考虑一下,直接说道。
以他如今的地位,只要孙权不对他失去信任,他就能一直稳坐泰山,他并不想要参与这些小儿科的东宫之争,这对他有些画蛇添足。
但是他并不介意提醒一下孙权。
“孙栋!”
孙权闻言,顿时笑了:“志同道合?这可是比礼贤下士更加有用的招揽之法啊,这小子的本事不小,把我们当年那一套学了有模有样的!”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要收缴人心,想要收缴人心,不是威胁,不是利诱,更多的是一个志同道合,这样才不会出卖。
“陛下有些太高看他了,如今的他,多少还嫩了一点!”李儒冷笑:“做事情尾巴太长,我一查就查出来了,我要是给他捅一捅,准保他和曹仓舒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仅会让东宫储君孙绍对他忌惮,就连大皇子对他也会穷追猛打!”
“老李,你这么大一个人,好意思和一个孩子计较吗?”
孙权斜睨了一眼这个阴险毒辣的老家伙:“他们的事情你就别去掺合!”
“诺!”
李儒其实也只是口头上说说,他还不至于要和那些小不点算计,这太丢他的身份了。
“曹彰最近如何?”孙权考虑了一下,感觉对付贾诩和郭嘉,还是从曹氏一族下手比较好。
“他如今已经归于太史慈的雪豹军团麾下,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张郃当初以他为先锋千里救援,倒是给太史慈留下了不少好印象,太史慈很重用他,不过对他还是有些防备心,盯的很紧,太史慈毕竟是孙周系的大将,他岂会不防着曹魏一系的人!”
“有太史慈盯着,朕倒是放心不少!”
孙权沉声的道:“对于郭嘉和贾诩,你还是要盯紧一点,但是绝对不能在面子上给他们难堪,要是让他们抓到了你锦衣卫的把柄,朕可一定不会轻绕锦衣卫!”
“臣明白!”
李儒当然知道这一点,孙权摆明要信任他们,对他们赋予重任,可也有些不放心,所以盯梢的任务就落在锦衣卫身上,而且不能露出一丁点痕迹,因为孙权绝不会承认,到时候背黑锅的一定是他。
“陛下,臣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
李儒沉默了很久,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说!”
“陛下既然从来不曾相信他们,为何还要如此重要他们?”这是李儒始终想不通的事情。
“重用是一回事,相信又是另外一回事!”
孙权明白李儒想要表达的意思:“你是不是想说,朕这是作茧自缚!”
“呵呵!”
李儒讪讪一笑,神情之中给出了一个很明显的回答,本来就是。
“老李,很多事情只要一天不发生,就不是事实!”孙权平静的道:“朕是君,君臣之道是信任,朕可疑心他们,但是只要他们一天不举旗叛变,他们就是朕信任而且依仗的名臣大将,如果朕都不能给他们信任,他们就会不会放心心扉接受大吴,这一点,朕比你看的明白!”
“我就怕陛下一片赤子之心却所托非人!”李儒道。
“滚,别说的这么暧昧!”
孙权给了他一个翻白眼的表情,嘴角扬起了一抹自信的笑容,道:“朕信任他们,是朕的本分,他们如果不过不尊他们的臣子本分,朕自然也会也没这么好说话!”
“在你看来,这也行是多此一举,但是在朕看来,这就是一种乐趣!”
孙权抬头看天,白雪皑皑一片,让他碧绿晶莹的眸子异常闪亮:“朕所坐的位置,就已经注定了朕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们打仗,君王如若不斗臣子,何为君王也!”
**********************************************************
冬去春来。
天权七年。
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龙抬头之后,就是万物开春的季节,这时候大吴军机处突然动起来了,一天之内,连续下达四道调兵军令,四大战区的兵力都调动起来了,让整个大吴朝廷都开始紧张了。
这已经说明的消停了三年之后,吴军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这一动,可不是小大小闹。
必然是石破天惊的一战。
“传令,第一战区雪豹军团主力向西移动三百里,必须靠近叙利亚!”
“传令,第二战区飞虎军团必须向安条克挺进!”
“传令,第三战区把江东军团向南移动八百海里,脱离不列颠的登陆,从罗马帝国西南疆域而登陆!”
“传令,第四战区,所有主力,必须尽快越过的波斯湾,陈兵于埃及行省边疆,准备杀入埃及行省!”
参谋部的军令通过军机处直接下达,他们布置一场倾力大战。
“我马上要赶回第一战区了!”诸葛亮向郭嘉告辞。
“嗯!”
郭嘉点点头:“去年十二月周公瑾就急急忙忙的赶回了第二战区,现在第二战区已经开始动兵了,第一战区也必须要加紧状态,这两个犄角必须要同时前进!”
“我明白!”
诸葛亮告辞之后,马不停蹄的向着长安出发,然后从长安向西,走丝绸之路,进入了西部,赶赴第二战区。
“我认为海鹰军团先动,起来海鹰军团可以沿着海路杀进去!”
“水路虽然好走,但是未必这么简单,当初海鹰军团杀入罗马海域的时候,已经惊动了罗马水师,他们一定会堵住叙利亚的水路,河道狭窄,想要越过,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前后夹击,机会还是有的!”
“说的对,我们在罗马海域不是有一支伏兵吗?”
“这一支伏兵当年的确留下了,但是情况如何并不明朗,想要依仗这一支伏兵杀入罗马海域,有些不太靠谱!”
“我认为立刻集中兵力,先拿下叙利亚,只要拿下叙利亚,就等于敲开了罗马帝国的大门!”
“叙利亚不是这么好大的,而且战场不大,我们要是聚集兵力在叙利亚,反而发挥不了我们大军的主要优势!”
军机处昼夜之间都是灯火通明,会议桌之上都是紧张的讨论。
如今稳坐首位军机首尊是吕布。
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位置上,瞳孔映照这面前那行军战略图,神色有些阴沉不定,他突然伸出手,压住了所有人的声音,沉声的问道:“匈奴军团现在位置在哪里?”
“已经进入泰西封了!”郭嘉回答。
“匈奴军团先动!”
吕布虎眸之中划过一抹犀利的光芒,斩钉截铁的道:“传我军令,四月之前,我要听到西部战场的擂鼓响起来,而且第一战,必须是匈奴军团先打响,其他军团原地待命!”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奏 中
天权七年,三月。
冬去春来春意暖,此时此刻,位于西部的安息疆域的三州之地都已经进入了冬雪融化,万物回春的一个季节,到处都洋溢这一股浓浓的春天气息。
西州。
西州疆域也就是昔日前朝汉室建立的西域都护府的疆域,当吴军长驱直入,把西域的几十个小国都降服了,就建立了西州总督府,主导西州。
不过现在西州地界之上,在整个西部疆域,说话的是西部五州巡阅府衙。
这座衙门建立在西州和贵霜州交界的葱岭东麓。
衙门之中。
荀彧和弘咨在书房之中的对立而坐,两人的面容都显得有些凝重,目光看着桌子上一份从中原来了诏书。
“朝廷休息了三年,看来是要憋不住了,是要准备对罗马帝国开战了!”
荀彧率先开口。
天权三年,曹彰叛乱,他为保曹彰性命,以出山入朝为代价,奉旨意西来,进入西州如今已经有几年时间,渐渐的适应了西州的生活环境。
刚刚成立西部五州巡阅府衙的时候,他一开始倒是有些不适应,有点想要得过且过的意思,就是出工不出力。
对他来说,为孙吴朝廷效命,心里面不好受多少有些背叛曹魏的意思。
但是这个形势比人强。
曹彰做了傻事,他不能见死不救,行刺孙权,那可是诛灭九祖的事情,孙权能这么大方已经不错了,他要是不能在这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大吴效命,孙权恐怕就会立刻翻脸,到时候护不住曹彰,还连累曹冲,他恐怕就再也没有颜面去面对曹操了。
他只能用尽全力去做事。
但是也只是尽力不尽心,他依旧有些抵触为大吴皇朝效命。
不过后来倒是有些变了。
西部的百姓太苦了。
这里不开化的部族太多,吃不饱饭的比比皆是,人命比一个蚂蚁还要贱,秩序混乱,盗贼四处,买卖人口,卖儿卖女的到处都是,让他这个读圣贤之书的儒门骄子看了有些难受。
所以他开始渐渐的去了解西部,了解西部五州。
然后……
他就生出想要改变西部五州之地的一种奢望。
为什么是奢望。
在他看来,孙权给他一个西部五州巡阅使估计只是一个空名头,不会给他什么权力。
可他明白西部巡阅使的权力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奢望,是一个能做到的希望。
西部巡阅使有很大的权力,统帅西部五州,一切政务皆归于其之领导,有权力罢免各州总督,副总督,总督长史,总督主簿,总督司马以下下的一切职务。
他一开始都不禁有些吃惊孙权居然有如此魄力。
他是荀彧,昔日曹魏王朝的第一臣子,对于大吴皇朝来说,就是心腹大患,能让他这一个区区的降臣来领导吴军付出了无数代价才夺取而来的西部五州,这可是需要很大很大的自信心和信任度才行。
就算荀彧心中依旧对孙权有些不齿和恨意,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绝世雄主。
之后开始撇除心中的抵触。
或者说是自我催眠:我所做的只是为了西部百姓,不是为了孙吴江山。
他开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对于西部五州的整顿和改建,想要富裕先要修路,他以西部五州巡阅府衙向五州总督府借款,然后和朝廷工部联合,加强对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保证五十里一个驿站,十里一亭的建造,大大的保证丝绸之路的安全,也引来了中原无数商家。
只要交易就是流通,数年之间,西部开始渐渐的繁荣起来,而且和中原之间的交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现在西部五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中原来的商队。
这就是一个进步。
随后他开始和大吴钱庄合作,以西部五州总督府赋税作抵押,贷款过一亿银元,开始修筑五州之间的驰道,大力改进水利,引进中原农业司推荐的玉米的番薯,保证粮食和道路的通畅。
数年下来,西部在他的领导之下,已经开始翻天覆地了。
而且荀彧大力的引用贵霜人安息人为官,补充进入各州总督府,也变相的稳定了当地的秩序。
“巡阅大人,朝廷要征战,那应该是军方的事情,与我们地方有和关系,我们如今能做什么?”弘咨沉声的问道。
弘咨当初调遣西来,一开始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愿意的。
他在礼部经营了十数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了庞大人脉,正要奔着礼部尚书的位置而去,一步登顶,虽然有伊籍为对手,但是他不介意和伊籍争锋,可却在最后他关头不战而败,一指调令,彻底失去了礼部尚书的宝座。
不过他也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既来之则安之。
作为大吴皇朝第一个驸马爷,娶了孙坚长女的他,本来不应该涉足官场,如果放在前朝他,他基本上一辈子不能施展才能。
如今能官至如此,他心中还有什么不满足。
带着这种心态进入西部巡阅衙门,更在荀彧身边,连连做了好几件大事,看着荀彧把西部五州从一穷二白变成如今的规模,他心中佩服不已,他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呆在中枢和在地方是两个不同的体验,特别他是从荀彧这个曹魏丞相身上学到了以前很多不会的本事。
荀彧的眼光。
荀彧的谋略。
荀彧的手段。
这都是他敬佩的。
他如今很敬重荀彧,视为师者。
“正所谓三军未行,粮草先走!”
荀彧嘴角勾勒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微微的眯眼,道:“朝廷备战数年,备粮倒是充足,但是你我都知道,从朝廷想要大规模的运粮进入西部还是十分困难,而且途中耗费很多,运送一百万石的粮食,从中就要消耗侍十分之二,这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朝廷一定会先从西部五州先去凑足粮草,除非粮草不足,朝廷才会选择从敦煌仓和长安主仓运送粮食过来!”
吴军为了备战了罗马帝国,在敦煌州和南海码头,各自建立的一个大型粮仓,用于运量西来做准备,在长安也修筑了一个补充粮仓,这几个粮仓里面积累的粮食,最少有几百万石。
但是运粮是一件很消耗的事情。
几千里,甚至上万里的距离,运送粮食不安全而且消耗极大。
所以荀彧很清楚,吴军一定会从先从西部凑足粮食。
“巡阅大人,去年我们西部五州算是一个大丰收,但是因为前两年和敦煌仓借去粮食,去年我们还了一笔,我们的储备粮草不是充足,泰西封仓和西州仓都只是处于百分之六十的状态!”
“凑足一百万石能吗?”
“挤一挤倒是有,玉米番薯居多,大米不多!”
“先挤出一百万石,全部运送去泰西封仓,然后准备把泰西封仓交给军方,至于他们几大战区之间的争抢,与我无关!”
荀彧沉声的道:“不仅仅是粮草,铁器,马匹消耗,我们都要负责,把这几年我封存下来的铁矿还有北疆马场,都交割给军方!”
“巡阅大人,这不应该是后勤司的责任吗?”
“朝廷之前让我来整合西部五州,就是整合西部资源,为的就是建立一个大型后勤补给线,从中原来到西部,无论是海路还是丝绸之路,目前来说,都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荀彧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一直为这事情筹备着。
“那我们西部巡阅衙门不是很吃亏吗,这些东西都是巡阅大人这几年的心血。”
“不吃亏!”
荀彧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我荀文若从来不吃亏,军政虽然是一家人,可早已经分家,我们西部巡阅衙门的东西,军方没这么好拿,吃多少,他们就要给我吐多少,我好不容易为西部五州积累下来的身家,可不会让他们军方一口吃了,这方面是可以和朝廷商议的,之所有要提前交出去,那是做一个姿态,早晚都要交出去的东西,我们先制人,可以杀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最近我们修筑的贵泰驰道继续资金,我相信大吴钱庄多少也看在朝廷面子,给我们一笔无息贷款吧!”
“巡阅大人高明!”
弘咨顿时明白荀彧的意思了,如今西部缺的是中原的支持,在军方吃的亏,一定会从商部还有大吴钱庄给统统拿回来,他不禁举起大拇指,赞了一声。
“这件事情你去负责!”荀彧道。
“属下保证不会让巡阅大人失望!”
弘咨点头领命。
*****************************************************
泰西封。
西北郊外。
一座巨大的军营屹立。
这是匈奴军团的军营。
匈奴军团是去年尚未入冬就已经从中原西北草原开拔,行军三个月,穿过了西州,进入安息疆域,然后立足泰西封城外。
大营立于一片宽敞的草地之上,军营的部署和其他军团不太一样,不建造营房,到处都是一顶一顶的的詹帐连绵不绝。
在詹帐交错之间,周围都树立着一座座高耸的瞭望台,大营方圆,两人高的木栏严严实实的包围着。
在军营上空最高处,飞扬的是一面迎风而猎的大吴金龙战旗,而周围一个个瞭望塔上,挂着的却是匈奴军团的标志,一面一面的黑色狼头的战旗。
草原向来是奉狼神的。
而匈奴各部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族旗,但是匈奴王庭所供奉的是狼头战旗,所以匈奴军团也已黑色狼头战旗为军旗。
主营帐之中。
贾诩才刚刚巡视各师的训练情况,返回大营,洗刷一番之后,吃了一顿比较带着匈奴特色的晚饭,就点燃油灯,摊开一本三十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