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新的一年,新的气氛,初平五年,七日,公孙度一家人,一百多口人,乘坐江东海军的战船,离开辽东,去了江东面见孙坚。
随后,平州代理刺史孙策正式下令,从辽东郡,辽东属国,玄菟郡,乐浪郡,都相继罢免的无数的官吏。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公孙家的死忠,站稳脚步的江东,自然不会留下这等祸根,公孙家在辽东历史,正式的幻灭。
从此之后,江东孙家才是辽东的主宰。
这一日,襄平城之中,天空之中依旧下着小雪花,不过冰冷的雪花无法阻止即将沸腾的一股气氛。
孙权在平州牧府邸面前演出这么一出千金买马骨,表现出江东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让城中无数人才心动。
随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平州牧府开始全城,全郡,整个平州四地,都相继贴出的大红告示,告示上声明,江东会在每一个郡都设立一座招贤馆,又能者,皆然可来投靠。
告示上声明,江东如今新入辽东,求才若渴,只要是人才,不论出处,不论过往,不论身份,有一技之长既然可以上门。
如果说先前的千金买马骨是一层铺满地的火油,那么招贤馆的成立就是那个点燃这片熊熊烈火的火星。
一下子整个辽东都沸腾起来了。
襄平城之中的招贤馆的大门一开,上门的人才络绎不绝。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辽东之上,除了乐浪太守,辽东太守之外,辽东属国却国相,玄菟郡缺郡守,下面的官吏更是空虚不少,这等好机会,自然有无数郁郁不得志的人冒险上门,就算是陷阵也会拼死一试。
辽东虽然是一个苦寒之地,但是从东胡的历史开始,无数的汉人迁移而来,近乎千年来的发展,即使比不上中原,也不会落后很多,人才还是有的。
而这个地方昔日乃是无数朝廷通缉犯的逃难之地,这些人难免有一些偏门的技能,这一下满足的孙权的不少心思,各方各面的人才都有。
……
白马义从的临时军营在襄平城南,先前是辽东郡兵的一个校场。
天空之上,小雪如花,点点滴滴的飘坠而落,军营的中军大帐之中,赵云脱下头盔,依旧披着精甲,身躯散发出无尽的煞气,目光幽幽。
在他之下,还有三个白马义从的屯长,一屯,兵若百人左右。
这三人都是他得力的手下,他曲下一共有三百五十名白马将士,这些人大半是常山同乡所组成,在他的训练之下,个个都是忠心不二的精锐。
“几位,汝等皆然是某是生死兄弟,曾经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今日我赵子龙不想骗你们,我们不是被借去的,而是被放弃的,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是幽州铁骑白马义从了。”
赵云的目光有一丝的阴霾,凝视着三人,坦然的道:“乐冬用五千石的粮食,把我们卖给的江东,幽州某是不愿意再回,如今我等有两个选择,要么留下来,要么解甲归乡,各自某出路,你们的意见如何?”
“军候,此事下面的兄弟皆然清楚,汝勇闯州府邸的消息已经传遍的襄平,我想问,如今你有何决定?”
其中一个身体有些发福,眯着小眼睛,隐约之中一抹精明的光芒划过,这是许良,性格有些斤斤计较,不过对赵云忠心不二,他坚定的道:“幽州弃吾等,此乃耻辱,吾等代表我麾下的将士,表态,绝对不愿意再返回幽州,我之命乃是你从战场之上救下来的,我只相信你赵子龙,无论军候有何决定,某一定服从。”
“子龙,是你把我们赵家庄的兄弟带出来的,赵家的兄弟们都等着你的决定。”
中间的那个壮硕的汉子,一脸的凶相,是赵云的堂兄,赵齐,练气境的武将,赵家庄崇武,从赵家庄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青壮之兵。
“赵大哥,某相信你不会害常山的儿郎的,某绝对服从你的决定。
左边那个沉默寡言的青年叫陈方,也是常山人,昔日赵云从常山征募青壮,他便开始追随赵云。
“如今情势,某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赵云长身而起,目光凝视着帐外的点点雪花,眸子之中有一丝的无奈般的惆怅和愤然:“此乃某对不起你们啊,昔日汝等随某家兵出常山,以为可以凭借胯下马,掌中枪,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可是当初的六百多的兄弟仅剩下这点,却被无情的抛弃。”
“子龙,某听街市传言,那日在州牧府邸门前,江东权公子曾言,若是汝愿意留下,以白马校尉待之,可当真?”堂兄赵齐突然低声的问道。
“应为之不假!”
赵云目光微微一动,他相信孙权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说假话:“孙仲谋花费心思,不惜五千石的粮食,留下我等,必然是重视。”
对于这一点,赵云坚信不疑。
“既然如此,幽州我们回不去了,不如就留下来呗!”赵齐目光之中一抹灼热。
“可是,昔日某曾经答应过玄德公,若是有一天某不在公孙瓒麾下效力,定当投奔他而去。”赵云的心结在这里:“如今玄德公在徐州好像也有一片基业,某想要去看一看。”
“赵大哥,刘备此人如何,我等不知,但是他真的能看重你吗,若是看重,昔日他就把他从公孙瓒手上要走的,以他和公孙瓒的关系,要不到呢?”
陈方闻言吗,突然出声,他曾经见过刘备,而且对刘备的感官不太好,刘备给他总有一种太做作的感觉。
他看着赵云,目光清澈,轻声的劝道:“大哥三思啊!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大哥汝绝对是有本事的人,论勇武,即使公孙瓒都不如,论派兵布阵,乐冬更是比不上你,所以昔日我等才愿意随大哥征战沙场,生死无怨,可是我们这些我们逢战必先,无数兄弟倒下了,立功无数,可幽州可有人看到?”
“军候,权公子愿意以五千粮食把我等留下,就算我等愿意离开,恐怕离不开辽东。”许良目光微微一眯,轻轻的提前学道。
“他当众许下诺言,难道还敢反悔不成。”赵云心中微微一骇然,面容有些清冷。
“军候,有些只是场面话,你认为这个权公子是何等人?”
“很阴险!”
赵云冷冷的道。
“但是不能否认,他的确看重我们,愿意送出五千石的粮食,换取我等的效忠,用尽心机,他会乖乖的放我们离开辽东,城中不能下手,城外人烟稀少的时候,他不会围杀我们吗?”
不是许良想的太阴险,而是他本来就是一个商贾出身,心中一直有一种强烈的等价心里。
江东花费的这么多,不惜五千石粮石,难道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他不相信。
“你等都愿意留在辽东?”赵云突然醒悟过来了,目光突然看着三人,大声的问道:“我要听真话。”
“对不起!”
三人面容微微一震,对视的一眼,在赵云如同刀子般的眼神之下,最后同时点了点头。
不想升官的兵,不是好兵,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做炮灰,默默无闻的死在战场上,如今襄平城之中传遍了,只要赵云留下,最少就是一个校尉,他们几个自然也能水涨船高。
而且是幽州对不起他们,又不是他们对不起幽州,所以他们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原来你们都有这个心思。”
赵云心中有些失落,面容苦笑。
他不惜冒险,勇闯州牧府邸,闹出这么一出,倒是让孙权趁机,收买他麾下三大心腹的忠心。
“军候,幽州负我,江东重我,我等的确想要留下,不过军候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许良绝无二话。”许良看到的赵云的表情,面容一肃,坚定的道。
“子龙我们也会尊重你的选择,绝无二话。”
数年的血战,他们对赵云可是死心塌地的,赵齐和陈方立马坚定的表态。
“某知道!”
不仅仅是同乡,还都是刀枪箭雨之中并肩杀出来的兄弟,赵云自然不会怀疑他们的忠诚,长叹的一声,道:“你们想出去,某好好想一想。”
“诺!”三人起身,走了出去。
“孙仲谋,这又是你的手段,你的热情真让某为难啊!”
赵云叹了一声,双眸之中迸射出一抹清冷的傲气。
他虽然骄傲,面对孙权如此**裸的招揽,他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男儿征战沙场,为国为民。
那是盛世。
如今却是一片的混乱天下,乱世之中,有家无国,男儿征战,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是也。
常山赵家庄,多少父老乡亲把自家的儿郎交到了他手中,不就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让常山赵家,门楣光大吗?
若是没有机会就算了,如今机会就摆在面前,他不能辜负常山父老乡亲的期望。
“玄德公,对不起了!”
赵云不是一个拖拖拉拉的人,他在雪中的军营,整整站立的一天,看着雪落雪停,心中终于有的决定。
——————————————
这三天,孙权寝食难安,患得患失,第三天的下午,孙权终于得到了一个他期待的答复,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赵云的选择,总算是功德圆满,要不然,他还真的有些接受不了自己亲手围剿前世心中的那个偶像级武将。
“哈哈哈,子龙,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来,进来坐!”
平州牧府邸,孙权亲自出来迎接,热情有些让赵云受宠若惊。
这时候,大堂之中的气氛有些严肃,江东的重要人物,一个个齐聚起来,周瑜,孙策,海军的周泰,薛州,车下虎士的徐盛潘璋,霸王铁骑的几个校尉,还有李涅,最先投靠江东的沓氏县令,如今的辽东郡代理郡守李固……
“公子,这……”赵云随着孙权走进来,一看,明显在开重要的会议,顿时有些想要识趣想要退出,毕竟如今他才刚刚投靠,还不算是江东的信任的心腹。
“你既然已经上门,就是已经做好的决定,从今往后,你就江东的人,江东用人用心,从来不怀疑,这是关于辽东以后的战略部署会议,你当参加。”孙权摆摆手,很信任的道,直接把他安置自己下面的位置,一下子吸引的无数人的眼球。
“诺!”
赵云深呼吸了一口气,有些感动的坐下来。
这是一种被人信任的感觉,他在公孙瓒哪里,从来没有过,即使当初他不顾一切的救了公孙瓒。
“大兄,赵子龙的正式任命,你来说吧!”孙权看着孙策,低声的道,家里还没有商量出平州刺史的人算,如今辽东,孙权有意识的让孙策领导,代理平州刺史。
“好!”
孙策当仁不让,直接站起来,大步走上来,笑了笑,伸出手,朗声的道:“赵子龙,欢迎你加入江东,从今往后,只要你不叛江东,江东绝不负你,今日,某以平州代理刺史,命汝为白马中郎将,秩千石,为江东建立一支轻骑兵,命为白马义从。”
这是时代没有专利权的,幽州有白马义从,江东也可以建立一支白马义从,如今江东有辽东,不缺战马,所以也不缺骑兵。
孙权和孙策商量之后,打算把孙策麾下的霸王铁骑转变为一支全新的重甲骑兵,那么必须就要在建立一支精锐的轻骑兵。
“白马中郎将?”赵云面容微微有些惊异,本来依旧一个校尉就已经顶天了,但是没想到孙权这么给力,一下去上到的中郎将。
这是孙权给他了一个惊喜,孙权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把赵云的抬得再高一点,这是他为以后江东的兵马大元帅铺的路。
孙策领教过赵云的武力,既然孙权如此坚定,也没有反对。
“赵云定当不负江东所期,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云反应迅速,沉稳冷静的面容都忍不住有些激动,站立起来,对着两个公子,单膝下跪,朗声的道。
从一个小小的军候,到秩千石的中郎将,这算是一步登天啊。
“起来吧,印绶,铜牌,铠甲……明日会送至汝府邸,襄平城之中已经给了留下的一座府邸,这段时间,你可以在辽东任何的骑兵之中筛选,早日建立的一支全新的白马义从。”孙策勉励的道。
“诺!”
赵云坚定的点头。
“子龙,坐下吧,这次会议刚刚开始,我们来继续商量,辽东的后续情况,以后的战略部署,还有东海的攻占,仲谋,此事还是你来说。”孙策如今也开始养成的一丝上位者的气势,淡淡的道。
“好!”
孙权点头,他愿意庇护在孙策的麾下,为孙策而效力,自从周瑜在去夷洲的路上给他说二弟一番话之后,他有意无意的,总是想要避免遮挡孙策的光芒
他很听命,二话不说走了出来,摆摆手,十几个孔武有力的将士抬着一个新落成的沙盘,走进来,众人目光神色微微一动,围了上来。
孙权看着沙盘,道:“诸位请看,这就是辽东,四面皆敌的辽东,虽然我们已经拿下辽东,但是辽东的情况有些复杂,我们先不说,还是先说说江东海军的发展吧,马韩,倭国,这是海军接下来的目标!”
“倭国?”
“马韩?”
这一个沙盘之上,辽东的地形比较清晰,只要海上的还有马韩和倭国的地形有些模糊,但是大致的位置,还是标出来的。
“大兄和周都督商量了之后,周泰,薛州,你了两个为攻取马韩和倭国的主将,除你们麾下的海军之外,我打算每人各给你们三千辽东的骑兵和七千步卒,合计一万兵马,加上说各自麾下舰队,一个攻取马韩,一个攻占倭国。”
“幼平兄,某不如汝,马韩毗邻于乐浪,还算有支援,马韩归某,如何?”薛州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如今领导一个大舰队都有些力不从心,马韩相对来说比倭国还对付的多。
“没问题。”
周泰目光闪闪,战意凛然,区区倭国,他必定能拿下。
a
a
第二百二十章 辽东战略 下
原来的平州牧府,如今重新挂牌,为平州刺史府邸。
宽阔的大堂之内,四方角落之中,火盆烈焰,一缕一缕的暖气氤氲,隔绝的屋外的寒冷,不过众人的气氛还是有些低沉。
海军的发展方向定下来之后,众人开始围着沙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一句话没一句的谈论着,话题只有一个,辽东安定和后续发展。
“对于辽东有什么看法,都来说说吧。”孙权一看这气氛,众人明显有些忌惮。
“各抒己见,无论错对!”孙策的目光一横,朗声的道。
两兄弟几人已经开口的,众人也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开始对着辽东的未来的战略开始韬略。
如今辽东大局基本上已定,虽然玄菟,辽东属国这些地方都还有一些县城僵持着,不愿意投降,但是问题不大。
如今公孙度,公孙康,公孙域都去的江东,想要死忠,也没有对象,他们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江东想要全盘接管辽东并不难,最多要点时间。
不过孙权孙策和周瑜这几个核心骨,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开的辽东,返回江东去了,这片他们花费无数精力,一手打下来的地盘,也是日后攻占幽州的基地,绝对不容有失。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的,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着急,想尽一切的办法,安稳,安定下辽东。
辽东的环境不比江东,这里很复杂,内忧外患。
如今江东军进驻这里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不到,没有影响力,虽然公孙度算是配合权利的交接,但是内部还是有很多问题。
最重要的是大量的位置悬空,孙策以雷霆之势,迅速拿下的不少官吏,消除的公孙度的隐患,但是这也让如今的辽东在管理的方面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当然,要补上这个缺口也不难,毕竟他们有江东在背后支持,以江东的底蕴,想要补充这些官吏位置,不存在什么压力。
而他们如今的外患就是外族,在辽东周围,毗邻无数外族,其中高句丽和乌丸是最大的隐患,其他的零零落落小部落也有不少。
不过公孙度也算是一个强势的诸侯,这些年打压了不少,最近这段时间还算是有一段的平静期。
孙权的担心的是,现在公孙度不在的,公孙度的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再了,这些外族恐怕会有心思,一旦这些外族蠢蠢欲动的时候,他们内部还没有整合完毕,自然会出现大问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要他们臣服,只有亲自的打服他们,不过如今辽东不宜兴兵。
辽东这片地方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这片黑山白水的确广阔无疆,向北,向东,都没有尽头,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加上辽东蜀国,四个郡国,构成大汉的东北边陲,不过其中的人口却少的可怜,地大人稀,呈现出荒凉的状态。
公孙度执掌辽东的时候,虽然号称有百万人口,但是这些天孙权等人检查卷宗,细细的加起来,也就八十万出头,还不如江东的一个吴郡。
人口太少,又分布的很散,就很难的发展起来。
“现在公孙度不在的,我们第一点是守住辽东,想要守住辽东,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
“我在辽东长大,对辽东也算是有些熟悉,辽东除的靠近海岸的边域,辽东算是四面皆敌,马韩人,高句丽人,扶余人,乌丸人,鲜卑人,太多的。”
“公孙度去年征战高句丽,算是把高句丽打怕了,三五年只能,高句丽不敢来访,如今最大的敌人是乌丸。”
“乌丸部落是辽东一直难以解决的一个大患,盘踞在辽东西北方向,其中还有不少的鲜卑部落。”
“其实在辽东属国毗邻的辽西和渔阳之地,好像还有不少刘虞的残部,他们对辽东未必没有企图,这也要防。”
“如今最重要的是要把各郡的都尉定下来,不然定不下将士的心!”
“下面的人心还是有些动乱,我觉得在政策之上,还是要稳定辽东为主。”
大堂的气氛浓郁,孙权孙策两兄弟领头,下面众人也放开了,各抒己见,把自己对辽东的了解和想法表达出来。
这也是孙权想要看到的一种良性讨论会,集思广众,才能拿出最完美的战略方案。
“公瑾大哥,公孙度投降之后我们一共收拢的多少辽东兵马?”讨论的一轮,孙权的目光凝视着沙盘,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周瑜,低声问道。
“加起来,有八万多一点,目前还在整顿,这些都是公孙瓒的兵力,想要用,还要打散,或者调离辽东。”
周瑜目光微微一动,轻声的道:“这些兵马之中,其中骑兵占据一半,再辽东,不缺战马。”
辽东的全部兵力大概有十万之数,虽然这一次战役雷霆万钧,很迅速开始,很迅速的结束,仅仅只是一个防守,一个突击,就拿下的,但是战争始终是战争,还是有伤亡的,这其中伤亡也有上万人。
仅剩下来的辽东郡兵除的驻守在乐浪的三万兵力,其他的皆然集中的辽东郡了,公孙康和公孙域为了救回公孙度,倾巢而出。
玄菟和辽东属国明显的已经有些空虚了,所以他们必须要迅速的分配好,不能让辽东属国和玄菟郡一直空虚。
“八万?公孙度的兵力倒是不少了,这一部分的兵力,我们要给海军剥去两万,还有,我们当初从家里面借来的两万九江军,如今继续镇守辽东,不过有借有还,必须要还给家里两万兵马,征战辽东花费这么多,耗财耗力,时候给点成绩了,给家里送去两万骑兵,如何?”孙权眯着小眼睛,问道。
江东的兵种之中,欠缺的就是骑兵,有两万骑兵,无论是打荆州还打大交州,机动力都有一个绝对的保证。
“这个倒是一个好主意!”
周瑜和孙策对视的一眼,沉吟的片刻,孙策直接点头了,拍板了。
“不过剩下的下来的兵力,相对来说就有些少的,不足以镇压辽东的安稳。”周瑜眉头皱起,如今辽东四面皆敌,这点兵马就有些空虚了。
“也不一定,就算我们拿掉的一边,还是剩下来四万兵力,再加上两万的九江军,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征募上万青壮,加以训练,有几乎有七八万的兵马,只要没有大战役,稳定辽东,还是能做到的。”
孙权沉吟的一下,轻声的道。
“现在说这个有点早了,目前最大的问题的,父亲到底派谁来镇守辽东,平州刺史一日未到,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孙策叹了一口气,道。
他们安排这一切,说到底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平州刺史铺路,但是如果平州刺史是一个强硬的人,未必就全部接受他们的建议。
“也对,如今我们现在只有做好过渡的工作,迅速的稳定辽东,还是要等到新的平州刺史来,才能制定新的战略。”
孙权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