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客气了。”黄承彦道,“今日受公子大恩,平生实难报答也。”
黄承彦并不问他如何知晓他之姓名,或许以为是其女儿黄月英告知的。
“先生切莫如此说,折煞如意也。黄先生及家眷在此稍歇,我等前去,解了当阳之祸,再和先生畅谈,如何?”刘瑁诚恳相邀。
“承彦遵命。公子小心。”黄承彦拱手拜别。
刘瑁翻身上马,令娄发保护好诸位,他便带领四十锦帆卫,再次回到当阳城门正西,准备一战……
第41章 活捉贼首
此时,那黑衣头领已然非常气恼,一脚踹在庞季胸前,怒吼道:“庞季,快快叫开城门,不然我一刀将尔脑袋砍下!”
“哈哈哈哈!好啊,来呀!”庞季毫不畏惧,跳将起来,朗声吼叫。
那贼匪头子怒不可遏,咔嚓一刀砍在庞季肩头,那庞季顿时惨叫起来。
刘瑁已经准备好进攻,单等寻到时机,救下庞季,他便不会犹豫,定然飞骑前往救助。
不料,庞季落在贼手,早有小半个时辰,那贼匪再无耐性可言。
此时一刀砍在庞季肩头,让他越发不敢立即动身前往。
一旦他发号施令,冲上前去,那庞季必死无疑。
只是不出兵,庞季恐怕也难以脱身了。
刘瑁只是不忍,带众人隐藏树林荒草之中,稍待片刻。
不想此时竟然看到那黑衣贼匪,令两位贼兵将庞季架起,用小刀一片片将他身上之肉割下来朝着城头示众。
残忍的家伙,他们竟然在凌迟庞季!
那贼匪一边凌迟,一边哈哈大笑,残忍至极,疯狂至极!
刘瑁再也忍无可忍了,期望贼匪住手,寻得战机,绝无可能。
刘瑁急忙将骨哨拿起,嘶嘶吹响。
夜空中,哨笛之声传播很远。
当阳县城西门南北两侧也传来了骨哨之声。
“冲啊——”
“杀呀——”
几乎同时,喊杀之声三面响起。
那黑衣贼众不知有多少人马朝他们冲杀,更不知道哪里来的天兵天将,顿时乱作一团,无心恋战,私下遁逃。
刘瑁带领锦帆卫宛如离弦之箭,从后方直冲黑衣贼匪军阵后方。
贼匪无心抵挡,瞬间让开一条大路。
刘瑁横冲直撞,一直冲到城门口,和两位黑衣匪首面对面相对而立。
此时,左右阵脚皆是混乱一片。
甘宁手执双戟,沈弥舞动大刀,两人砍瓜切菜一般,朝着中间冲杀。
黑衣匪首见大势已去,极为恼怒,其中一名匪首一手揪着庞季脑袋上的发髻,一手握着柳叶长刀,横在庞季咽喉之上。
“汝等是何人?”黑衣贼匪喝问。
“恶贼,既然敢劫掠百姓,攻取县城,如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刘瑁反问。
另一名黑衣匪首道:“兄长,情况紧急,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杀了庞季老儿,速速撤退才是!”
那揪着庞季发髻之匪首眼中冷光一闪,将手中柳叶刀轻轻在庞季咽喉之上径直一拉。
血浆汩汩冒出,喷溅起来,宛如一道红凌。
刘瑁和庞季绝望的双眼对视着,仿佛听到了他灵魂之呐喊。
刘瑁实未见到过如此恶毒之人,再无言语好讲,胯动踏雪火龙驹,舞起龙吟霸王枪,朝着杀死庞季的贼匪一枪刺出。
那贼匪并不恋战,转身后撤,翻身上马,接过兵卒递过之朴刀,便想逃走。
旁边几名贴身兵卒举起武器,朝着刘瑁攻击过来。
刘瑁霸王枪力道雄浑,招者死,磕着亡,几个兵卒如何抵挡得住?
刘瑁斩杀几名贼兵,回身追赶贼首。
那二贼首实未想到刘瑁武功如此之高,更为想到坐骑如此迅捷灵动,未等他们逃出几步,刘瑁便已追上。
二贼首高声喊道:“兄长先走,我自挡之。”
那二贼首舞动手中长枪,企图抵挡刘瑁追击。
他哪里知道,刘瑁此时功夫,已远非此等小股盗匪可比。
刘瑁霸王枪舞动起来,不过五六个回合,早将贼将一枪搠于马下。
刘瑁还想回身追赶那杀死庞季之贼首,便听到甘宁大喝一声,接着贼首一声惊呼。
刘瑁拔出霸王枪,抬头看时,那甘宁已然将贼首抓在手中,举过头顶,便欲摔下。
若是甘宁将贼首这么使劲儿一摔,那小子定然一命呜呼,顿时了账。
关键时刻,刘瑁急忙喝道:“兴霸留他一命!”
幸好甘宁臂膀之上,力气巨大,饶是那贼首已被摔下,千钧一发之际,甘宁力道回收,还是保住了贼首一命。
命能保住,然则甘宁这用力一摔,早将贼首摔得哇哇大家,浑身散架,一时难以爬起。
甘宁让军士将贼首绑了。
余下贼众,丧魂落魄,抱头鼠窜,四散逃命。
刘瑁汇合甘宁、沈弥、蒯五及所有兵卒,回马向西追赶。
刘瑁担心那些向西逃亡之兵卒与娄发等人相遇,万一动起手来,娄发带领二十名锦帆卫,既要对敌,又要保护一众百姓,如何确保万全?
为此,刘瑁丝毫不敢耽搁,回马向西狂奔,直到与娄发等人汇合,这才一路向东,前往当阳县城。
此时,城门已然打开,当阳县长名傅巽者出城门早将庞季尸首用白布遮掩了。
刘瑁立在庞季尸体前边,默哀片刻,概叹一回,方才向那傅巽施礼见面。
相见之后,傅巽道:“公子无需为庞季概叹,庞季才智不足,忠烈有余,为主献身,势所必然也。”
刘瑁听此人出言非凡,方才相互认识。
这傅巽,字公悌,北地泥阳人,乃西汉昭帝时义阳侯傅介子后人。
刘瑁似有印象,知道此人容貌端正,博学多闻,极善评论时人。
此时看来,史书记载不差。
傅巽又对刘瑁解围之事感谢一回,众人进城,傅巽便在县衙后堂招待诸位,另于县衙外搭建帐篷,收留流民。
沈弥来报战况,说锦帆卫只有一人轻伤,并无兵卒死亡。
沈弥汇报之时,蒯五面有愧色。
晚饭之时,众人对饮,刘瑁极力与黄承彦推心置腹,纵论天下,想以此来打动其人。
不想那黄承彦志趣高妙,并无出世之意,婉言谢绝于他,只说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之处,定当全力报答今日救命之恩。
刘瑁虽有些失望,依然感谢一回。
就在刘瑁与黄承彦、傅巽纵论之时,黄月英并未和母亲躲在侧室歇息,反而偷听他们谈话。
刘瑁早就留意到屏风后有人偷听,便知是那黄月英,越发表现得潇洒自如,侃侃而谈,早把情窦初开的黄月英迷得七荤八素,不知所以了。
晚饭之后,夜已深,傅巽将众人安置妥当,自当离去。
黄承彦也和刘瑁告辞,准备回房歇息,不想那黄月英还想继续和刘瑁纵论一翻。
在黄承彦之再三催促下,黄月英方才起身,恋恋不舍,准备离开……
第42章 纵马一吻
众人去后,甘宁走上前来,禀告道:“公子,蒯五已经看过,说那贼首他认得,便是江夏贼张虎,被杀死的贼首便是陈生,我等对那张虎如何处置?”
刘瑁一听,不禁一怔。
庞季随蒯异度单骑前往襄阳,说服的便是这江夏贼张虎、陈生,这帮人如何又在此处为非作歹?
刘瑁一时实难寻思明白。
有关这张虎、陈生之事,刘瑁倒是有些记忆。
刘表单骑入荆州之后,采用蒯越之谋,请宗贼五十五人赴宴,就于宴上将其全部斩杀,一并袭取他们之部众。
只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
荆州之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
至此,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如此说来,张虎、陈生已然投降刘表,而今为何有暗中反叛,再次干起这贼匪勾当,实在让人费解。
从张虎、陈生打劫还要身穿玄衣,面遮黑布来看,显然担心有人认出他们。
可见,二人并不敢明目张胆反叛刘表,暗中出没,不过是想打劫财物罢了。
今日,这些贼人驱众欲令傅巽打开当阳县城城门,定然是想干票大的,洗劫当阳县库。
合当二人该败,恰巧遇到了刘瑁和庞季二人。
刘瑁心中想知道缘由,便和甘宁来到绑缚张虎的大槐树旁,想询问清楚。
便在此时,那已然回去的县长傅巽慌里慌张,跑进后衙,来见诸位。
“祸事了!祸事了!”
“何事惊慌?”刘瑁迎上,“县长慢慢说来。”
“慢……慢慢慢不得……”傅巽结结巴巴道,“城下,贼匪去而复返……”
未等傅巽说完,那甘宁便哇哇大叫起来:“贼匪军,知我甘宁在此,还敢再来,找死!公子无忧,看我甘宁去去便回!”
不等刘瑁分派,那甘宁披坚执锐,纵马而去。
沈弥、娄发急忙带领一百锦帆卫,飞奔出城,为甘宁压阵。
黄承彦等已然受到惊扰,起身出屋,询问究竟。
傅巽将贼匪去而复返之事说了,让黄承彦最好呆在县衙,莫要出去,免得受到殃及。
不想那黄承彦微微寻思,疑惑不解,道:“怎会有此等事?”
刘瑁见黄承彦言语微妙,便问:“先生有何不妥?”
“事有蹊跷。贼匪只有两位首领,一位被公子斩杀,另一位被活捉,按说,贼匪不该如此快再次聚集起来,去而复返才是啊?”
刘瑁道:“荆州贼匪多为宗贼,贼匪之间多有沾亲带故,这些人见两位首领丢了,过来拼命也是有的,黄先生,何怪之有?”
黄承彦虽然承认他所言有理,然则,还是不愿相信,见刘瑁纵身上马,便要出去,黄承彦也要跟着出去。
就在黄承彦刚要踏出县衙之时,身后黄月英飞奔而来,哭着闹着,也要跟去。
黄承彦喝道:“英儿,这是打仗,女孩儿家家的,休要胡闹!快回去,好好陪伴你娘。”
黄月英只是不肯,硬说是娘让她跟来,照顾爹爹的。
黄承彦说不过他,只得随她跟来。
那刘瑁让傅巽和黄承彦等在后慢慢过来,他欲跨马直奔城门。
不想,那黄月英冲上来,高声叫道:“如意公子休去,可否带月英一同前往?”
“啊?如何带得?”刘瑁讶然
“自然和公子乘马前往。”
“可我只有一马,如何乘得两人?月英妹妹,实在不妥,我看你还是和黄先生慢慢过来吧。”
刘瑁望了望黄承彦,心知此等人读书多,被封建思想毒害很深,定然不会同意黄月英之言,他也不会触此霉头多问。
果然,黄承彦厉声喝道:“英儿休要胡说,快过来。”
不想,那黄月英飞奔他身下,朝他伸出一只玉手。
刘瑁见她手腕白皙娇嫩,根本不像肤黑之人,心中一荡,伸手抓住她之玉腕,手臂使劲,将他带上马去,放在身前。
“黄先生,勿要嗔怒。情形紧急,无需多想。从此之后,我和月英如兄妹一般,请先生切勿见怪!”
刘瑁说完,不等黄承彦回答,双腿一夹,狂奔而去。
那黄承彦在后边气得差点吐血,一时想到刘瑁心底坦荡,颇有君子之风,不似奸邪宵小,便又放心许多。
刘瑁怀抱美人,策马狂奔,难免和黄月英身体贴着身体,肌肤挨着肌肤,春心荡漾,忍不住鼻尖凑在黄月英耳根之上,细嗅淡淡体香,竟是神魂颠倒,妙不可言。
马儿四蹄欢腾,刘瑁一时失神,鼻尖嘴唇贴在黄月英脸上,啵,就这么轻轻浅浅地一口吻在她耳根之上。
那黄月英忍不住浑身一阵颤栗,脑袋一歪,遮掩耳根。
虽是夜晚,接着城头亮光,刘瑁还是能够辨识得出,黄月英耳根赤红一片。
黄月英并未呵斥责骂,刘瑁嘴唇慌忙离开,也不知说什么好。
如此两人都未说话,倒是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趣。
眼看着到达城门,刘瑁担心出去有失,伤了黄月英,便将踏雪火龙驹留在城门之下,他亲自带着黄月英,登上城门观看。
此时,甘宁、沈弥、娄发已然在城门下列开阵势。
锦帆卫手中举着火把,准备夜战。
刘瑁放眼眺望,对面军阵严整,竟然有两三千人之多。
只是这些人多半身穿黑皮甲,和之前贼匪所穿夜行衣衫不太一样。
“莫非不是贼匪?”刘瑁心中暗自思忖。
此时,战鼓擂响,甘宁举起双戟,哇呀呀一阵大叫,冲到阵前嚷道:“逮!贼将不知死活,去而复回,是要找死吗?谁来出阵,吃你爷爷两戟!”
对面军阵之中,一人拍马而出,手持大斧,更不答话,朝着甘宁兜头砍来。
甘宁单戟架住,另一只戟反击来将面门。
来将躲开,两马交错,如此你来我往,大战二十余合,来将渐落下风。
刘瑁看得清楚,来将根本不是甘宁对手。
再有不用十数回合,甘宁定然可以战败来将。
此时,对面军阵门旗之下,又一人舞刀而出,来加攻甘宁。
甘宁半点不惧,独战两人。
又战十余回合,那使刀之人一个不慎,被甘宁一戟打落马下。
使斧大将离得稍远,无法施救,眼看使刀之人便要丧命甘宁戟下,城头忽有人高喊:“戟下留人!……”
第43章 蔡瑁受辱
刘瑁讶然,毕竟喊出“戟下留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在他身边的黄月英。
那城下眼看要下杀手的甘宁,听到城头喊声,立即住手,回望高喊:“是谁在喊?”
那黄月英道:“甘将军,是小女子黄月英。请甘将军让那将报上姓名,然后下手不迟。”
刘瑁心想也对,毕竟在他看来,此次前来之兵将和张虎等贼匪似有不同。
甘宁痛下杀手,如若有所误会,岂不遗恨无穷?
刘瑁亦高声命道:“兴霸,勿要急切之间取其性命,听黄小姐之言,先让贼将报上名来。”
就在他们喊话之时,城下使斧之将已经胯马甘宁身前,只是,甘宁戟下压着一人,那使斧之将不敢贸然进攻罢了。
甘宁听得刘瑁吩咐,大声应道:“是,甘宁这便问问。”
那甘宁回头,喝问倒地之将:“贼将何人,报上名来?是不是张虎、陈生同伙?”
那倒在地上之将怒道:“汝是何人?敢来问我?汝先报上名来!”
甘宁见此将倒在地上,仍有愤愤不平之意,一时兴起,怒道:“死到临头,还敢嘴硬,莫非不怕甘兴霸手中双戟否?”
那使斧将军听到甘宁道出“甘兴霸”三字,厉声问:“喂,汝莫不是临江甘宁甘兴霸乎?”
“嘿嘿,正是俺也。”甘宁粗声笑道,“喂,那砍柴的,你倒是知道俺?快快报上汝之姓名,休要啰嗦。”
使斧将军一听,勃然大怒道:“甘宁休要猖狂,我这大斧便可取尔脑袋!告诉你吾之大名,吓死你!吾乃南阳宛城人,姓文,名聘,字仲业,可曾听说否?”
“文聘?哦——”甘宁拖长声音笑道,“没听过!”
甘宁此言,差点没将文聘气得吐血。
刘瑁在城头之上,听到那使斧大将竟是文聘,自然知道此人之名,只是不知被甘宁打落在地之将又是哪位?
刘瑁高声喊道:“兴霸,莫要斗气,来人定然是荆州之将,好生报上姓名。”
那甘宁虽然性急,然对于刘瑁之命,自是一力奉行。
“遵命,公子。”甘宁应一声,道,“刚才这文什么武什么的已经说了,某乃巴郡临江人,甘宁甘兴霸也。”
那倒在地上之人听了,立即喝道:“甘兴霸,还不拿开汝之双戟,莫非是要向我荆州挑战么?”
甘宁自然也明白过来,来人并非贼匪,乃是荆州兵将,便将双戟拿开。
使斧大将身后过来几名兵卒,慌忙将倒地之将搀扶起身,护在其身前,担心甘宁再次进攻。
“吾乃襄阳蔡瑁,字德珪。”蔡瑁极不耐烦地自我介绍一下,冷言问道,“甘宁,汝乃益州之将,如何会来我荆州之地?莫不是你反出益州,要投靠我荆州乎?”
甘宁哈哈大笑道:“蔡德珪好自负也,汝等荆州有何人物,值得我甘宁投靠?哼哼,今日若非看在公子面上,吾手中双戟早已落下,取尔性命矣!”
甘宁此话一出,那蔡瑁立即脸色铁青,宛如受了莫大耻辱一般。
“甘兴霸莫非欺我益州无人耶?”
蔡瑁被甘宁打下马,本就心中愤懑,又有甘宁如此轻视侮谩,以为奇耻大辱!
“哼哼,天色昏暗,未见其人也。”
甘宁早对蔡瑁自负之相心中不服,此时便言语挑之。
蔡瑁便要发作,城头黄月英已然听到蔡瑁之名,高高跳起,喊道:“舅舅有惊无险,无大碍吧?英儿在此!”
刘瑁听她此番言语,怔怔然,不禁皱眉细心思索。
俄而,刘瑁恍然,方才想到,这黄月英之母蔡氏,应是蔡瑁大姐,而那刘表后妻蔡氏当是蔡瑁二姐。
来此当阳地界,自从遇到黄月英之后,一直想方设法解救百姓,杀散贼匪,一时竟忘记了他们还有这层关系。
想到此,刘瑁顿时高兴起来。
此番,他救了黄承彦夫妇,黄月英之母蔡氏定然极为感激于他。
且黄承彦乃是极为心善之人,明日前往荆州,若遇危险,黄承彦和蔡氏定然会全力相助。
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这岂非预示着他此番出使荆州,有惊无险乎?
刘瑁正自高兴,便听城头之下,蔡瑁回首应道:“英儿?莫非你是月英?”
“正是英儿,舅舅,无妨吧?”黄月英在城头活蹦乱跳,舞动双臂。
那蔡瑁看到黄月英身边站着一个陌生男子,又问:“英儿,你身边乃是何人?”
黄月英回首望了一眼刘瑁,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喊道:“舅舅稍待,我和刘公子这便下城开门。”
刘瑁和黄月英走下城头,刚好遇到黄承彦和当阳县长傅巽跑来。
那黄月英也顾不得多说,只是拉着黄承彦道:“爹爹,快城门,外边乃是舅舅兵将。”
“舅舅?”黄承彦满脸惊异。
那傅巽对于黄承彦一家已然了解,此时一听,脸色陡变,结结巴巴道:“莫非……城外来人乃是镇南将军军师蔡德珪否?”
“正是。”黄月英撅起小嘴,骄傲地应道,“傅叔叔,我看您还是快些打开城门,晚了小心那蔡军师要你性命。”
黄承彦见黄月英如此说话,脸色一沉,喝道:“英儿,休要如此对你傅叔叔说话。”
“无妨!无妨!”傅巽应着,早已经一路小跑,飞奔城门,嚷嚷着让军士开门。
城门打开,众人走出城去,相互见过,果然来将乃是蔡瑁和文聘。
那蔡瑁带领三千兵卒而来,知道当阳城中狭小,便让文聘就于城外安营扎寨,暂时歇马。
文聘领命而去。
蔡瑁大摇大摆,进入当阳衙门,傅巽过来拜见。
蔡瑁质问为何开门迎接如此迟也,而且还让益州之将前来阻止。
傅巽惊慌,支支吾吾,一时说不周全。
黄承彦便将前事备细说了一遍,极力调和,说一切皆是一场误会。
那蔡瑁听了前因,对于庞季之死极为痛心。
然对于刘瑁这个益州特使竟是视而不见,只是询问傅巽:“张虎何在?”
傅巽急忙引领蔡瑁前往后院,来见大槐树之上绑缚结实之贼匪张虎……
第44章 荆襄无人
“张虎,近来荆襄之地有一伙贼匪,神出鬼没,四处劫掠,莫非便是尔等?”蔡瑁厉声问。
那张虎一阵冷笑,言道:“蔡瑁,既已落入汝等之手,怕是我说什么,都以保全性命了吧?哈哈,老子不怕死!没错,就是我张虎和陈生带领族人所为,又当如何?”
“既已投降主公,为何再度叛之?”蔡瑁为之侧目。
“蔡瑁,我等原本据守襄阳,归附之后,刘表老儿让汝等在襄阳练兵,族中财货,皆为尔等盘剥殆尽。族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不为匪,莫非让我族人如关中流民一般,皆饿死荒野乎?”
说起此事,张虎仿佛满腹委屈,极为伤感。
“竟为此事?”蔡瑁颇为惊讶,似并无安抚之意。
“竟为此事!”张虎回答得斩钉截铁。
“张虎,汝之族人,果真是贼性不改!”蔡瑁冷哼一声,背过身去,便要离开,最后丢下一句,“在此荆州地面,汝之全族将不复存在矣!来人!”
随蔡瑁进城的几个贴身士卒,上前拱手道:“将军?”
“明日午时,斩其头颅,送至襄阳,悬于南门之上,示众三日。若有敢前往祭奠求葬者,一律格杀!”
“是!”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