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瑁道:“太史将军,我等这便下马,在这断木之上坐了说话,可好?”
太史慈见刘瑁如此有礼,道:“但凭尊意。”
两人遂下马,各自坐了断木一截。
刘瑁道:“吾闻将军大义,单枪匹马,解孔北海之围,真乃世之英雄也!”
“文先生过奖。”
“只是阁下如此英雄,如何会投入刘正礼帐下?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以在下之见,将军所栖之木绝非顶天之木,将军所事之主亦非贤明之主也。将军如此英雄,如苍鹰猛鸷,正当翱翔九天,鹏程万里;怎可如燕雀,寄予勾栏瓦舍,碌碌一生耶?”
太史慈哈哈笑道:“先生好大口气,只是某不敢苟同。刘正礼乃皇室宗亲,躬行仁义,礼贤下士,何为不明耶?”
刘瑁道:“吾知太史将军乃刘正礼同乡,投其麾下,自然对其期望甚高,定想成就一翻功业。然以我看来,那刘正礼华丽严肃,喜好品评他人,非拥兵自重、成就功业之人。即便帐下有将军这般虎将,他也未必肯用。”
“哈哈哈哈。”太史慈笑道,“先生莫非神仙也?有未卜先知之术?这我倒不信。此时正由孙策、吴景兵马进攻,曲阿危在旦夕,吾料孙策大军进攻之日,必是主公用我之时。主公帐下其他人,果能敌得过孙伯符耶?既抵不过,主公如何会不用我?”
“将军如此说,正是不解刘正礼之为人也。”刘瑁还想相劝。
太史慈反问道:“那先生如何得知我主公为人?”
刘瑁听他之言,果然对刘繇寄希望甚大,再者怕是太史慈投入其帐下不久,尚无机会表现,此时实难说服,沉吟片刻,遂道:“将军,文某愿与将军打个赌,如何?”
“打赌?”太史慈奇道,“赌甚?”
刘瑁道:“将军仁义,武艺精良,有当世称雄之力。某不才,流落江湖,亦有称雄之志。今见将军,心甚爱慕,若不能得将军,实乃平生之憾。为结交将军,共谋天下,我愿与将军豪赌一生。若我胜,将军甘心投我,为我大将;若将军胜,我将带领属下将佐追随将军,决不相负。”
太史慈眉头紧皱,实未想到刘瑁能下这翻赌注。
不过太史慈粗通谋略,亦知眼前刘瑁数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抵十万大军。
若是能得到这数人,胜过刘繇给他千军万马。
然太史慈并非头脑发热之辈,寻思片刻,问:“怎么个赌法?”
刘瑁道:“方法极为简单。当前曲阿面临孙策攻击,吾料无需多久,刘正礼必败,而且,首次出兵,刘正礼定然不会用将军也。”
太史慈不信。
刘瑁笑道:“我知将军必然不信,此亦无妨。为得将军,某愿携部曲四人,甘做将军帐下小卒,为将军摇旗呐喊,随将军冲锋陷阵,与将军同进同退,当面验证吾言也。”
太史慈沉吟良久,疑之,试探道:“先生五人不会是孙策细作吧?”
刘瑁仰天大笑道:“太史将军真乃心细如发之人。将军若不放心,可派士卒监视我等可也。”
太史慈笑道:“此时正值关键之时,不可不小心谨慎。先生勿怪,此番赌约,我应下了。只是让先生做我帐下小卒,可谓委屈了先生,不如……”
刘瑁忙止之道:“并不委屈,将军勿要多虑。要知道,吾并无意为刘正礼效力,实乃为将军耳!”
太史慈遂罢。
既有赌约,二人出林,来到众人身边。
刘瑁向黄忠等宣布,愿为小卒,跟随太史将军。
众人不解,欲当面询问。
刘瑁以目阻止诸位。
众人只得唯命是从。
五人随太史慈一行人出了曲阿,径到秣陵地界,探得孙策大军自濡须坞,有沿江东下之意。
太史慈等人当即回转,回到曲阿,回报刘繇。
刘繇令太史慈带领斥候队伍,继续侦查敌情。
不过三五日,刘繇闻说孙策大军前来,急聚众将商议。
太史慈急忙披挂,绰枪上马,要去建功。
刘瑁早探得消息,急忙拦住,言道:“将军不会忘记我等林中赌约吧?”
太史慈道:“某言出必践,怎会忘记?我料主公必重用于我也。”
“便请将军带我等前往!”刘瑁躬身请求。
太史慈道:“好,上马……”
第130章 螳螂捕蝉
曲阿县衙。
刘繇聚众计议,言说孙策进兵攻打,如何应敌。
刘瑁只带领任魏延跟在太史慈身后,且看刘繇如何分派。
刘繇部曲张英道:“某愿领兵屯于牛渚,孙伯符纵有百万之众,焉能近乎?”
言未毕,刘瑁身前,太史慈高声叫道:“某愿为前部先锋!”
太史慈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齐刷刷向他望来,甚为诧异。
此亦无他,和刘繇用人有关。
据史书记载,太史慈投靠刘繇之初,有人谏言令太史慈为大将。
刘繇笑道:“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可见,刘繇用的都是什么人。
此时县衙之中,不会有人留意到刘瑁和魏延。
一则二人从来未在刘繇帐中出现过,二则二人皆为小将,看年纪皆不过二十岁上下,谁会放在眼中?
但听得刘繇言道:“子义年纪尚轻,未可担此重任,只在吾左右听命便是。”
太史慈低头沉思,心中不悦。
魏延以目视刘瑁,暗含笑意。
刘瑁明白,魏延这是在说他预言已中。
刘繇便让张英领兵,前往牛渚据孙策。
散帐之后,回到营中。
太史慈唉声叹气,心中愤懑。
刘瑁笑道:“将军何必愤懑?此乃意料中事耳!”
太史慈并不认同,道:“先生莫要骄傲,此不过是汝恰巧言中而已。”
“是是是。”刘瑁道,“一次言中,当属偶然。你我当再试之可也。”
太史慈遂问:“先生以为,张将军此去战果如何?”
“必败无疑,又何必问?”刘瑁断然道。
太史慈脸色乌青,冷喝道:“先生不可信口开河。张英乃主公帐下大将,数有战功,大军尚未开拔,如何便可断言胜负?”
“哈哈哈哈!”刘瑁仰天笑道,“岂不闻‘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乎?孙伯符乃世之英雄,英姿勃发,身负父仇,早晚必为江东之主也。目今他帐下谋士有周瑜、鲁肃、张纮、张昭,武将有程普、黄盖、韩当、徐盛等,又有吴景、孙贲为后援,张英岂是对手?”
太史慈沉吟不语。
刘瑁道:“不光如此。江东之地,英杰辈出。目下孙伯符袭其先父孙台之虎威,远近闻名,山野草莽多有主动前往投之者。孙策离开寿春,前往历阳投奔其舅父吴景途中,陆续便有五六千人相投,还有周瑜及其叔父丹阳太守周尚粮草士卒相助,足见其号召力之强。此次孙伯符带兵攻打曲阿,张英应敌,吾料必有草莽从后捣乱,相助孙策,以为觐见之礼也。”
太史慈极为诧异,摇头而笑道:“先生此言太过肯定了吧?若能料定,某甘愿拜服也。”
“如若不信,我等一起前往察看。”刘瑁道。
太史慈道:“汝知我无法擅离职守,故而如此说来,我可不信。”
刘瑁思忖片刻,道:“将军不能去,这我理解,不过刘瑁可不能错过此等招降英雄之机。将军可派遣两名小校,随我等一同前往,作为见证,看我等怎生擒得贼人。”
太史慈着实不信,然见刘瑁言之凿凿,好奇心起,遂道:“好,若不如君言,这便算你输也。”
“甘愿认输。”刘瑁拱手道。
太史慈道:“既如此我助三名什长并带领三十名小卒一同前往,一为见证,二为相助。不管怎么说,先生此行,乃为我军除去后患,我当相助。”
刘瑁反问道:“将军不怕我是细作,带兵直接前往,抄了张英后路耶?”
“先生不会。”太史慈道,“若是想抄前方后路,倒不如在这后方大营之中趁机放一把火,岂不是震动更大?”
刘瑁道:“将军有谋略!我等前去准备,便即随军起行。”
刘瑁辞别太史慈出来,黄忠四人都对刘瑁之言感到惊奇,提出质疑。
甘宁极为过火,笑道:“公子啊,您看到了吗?刚才您一翻胡言乱语,将那太史慈说得目瞪口呆!哈哈!”
“放屁!”刘瑁叱道,“甘兴霸,你才胡言乱语呢。公子我什么时候胡言乱语过?”
甘兴霸心直口快,自知失言,连忙道歉,嘿嘿笑道:“公子恕罪,您知道甘宁可没有对您不敬之意。”
“谅你也不敢!”刘瑁言语霸道,竟是丝毫不让。
“是是是。”甘宁承认,“只是方才公子所言,盗贼袭张英之后,会有此种事乎?”
“怎会没有?”刘瑁道,“我刘如意从来不说虚妄之言!看来你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这回也让尔等见识见识本公子能掐会算之本事!”
“城汝所言,宁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甘宁道。
“那你就等着五体投地吧。”
翌日,刘瑁带领四将及太史慈分拨给他的三十名士卒,暗中随着张英大军,前往牛渚。
那张英带兵至牛渚,将十万军粮屯于邸阁。
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大战于牛渚滩上。
三通鼓罢,张英大骂,黄盖便纵马而出,与张英交战。
刘瑁将三十名士卒分别分给黄忠、甘宁、魏延三人,每人带领十人小队,由什长相助,分别埋伏于张英大营后方屯粮之邸阁周围。
甘宁疑惑不解,道:“公子,莫非真会有人从后方偷袭军营?”
刘瑁道:“吾已看过,偷袭者若想成功,必定偷入寨中,放火烧其粮草。无人放火,公子认输,任你处罚。若是有人放火,汝等捉拿不住,我可要军法侍候!”
甘宁等三人拱手称是。
前阵已然开始交战,刘瑁和甘宁、任夔一队,便在邸阁正后方,并未看到有什么贼人潜入营中。
忽听得两军阵前,喊杀震天,应是黄盖和张英已然开始大战。
张英军营之中,仍然毫无动静。
刘瑁暗自思忖,莫非三国之中所写有误?
正当疑惑不解之时,忽见张英军中大乱,紧接着邸阁屯粮之地大火冲天。
刘瑁心中大喜,道:“果然有人放火,甘宁、任夔,吾料贼人放火之后,必从此正后方撤离,给我堵好喽,万勿令其走脱。”
“是!”
甘宁拱手领命,留下两名士卒保护刘瑁,他与任夔带领剩余八九人暗暗靠近张英后寨寨门。
便在此时,但看到寨门之中冲出一彪人来,约有数百人,皆彪悍粗壮,高大威猛,意欲夺路逃走。
甘宁大喝一声道:“贼将休走,甘宁来也!……”
第131章 黄雀在后
那贼将并未想到,寨札后门外尚有伏兵,听到甘宁猛然一声喊,唬得一跳。
甘宁手握双戟,下马步行,带领十余人直冲上去,勇猛无敌,势不可挡,抬眼见为首两员虎将,一人手执虎头盾与大刀,另一人手持铁剑,带领贼众冲杀出来。
甘宁迎上,接住那虎将恶斗。
那虎将大刀刀法纯属,虎头盾格挡应手,展眼于人群之中过了数招,竟是不分胜负。
二贼将身后虽有二三百人,然其刚刚在张英营中放火,已然引起营中士卒将佐追杀。
此时甘宁虽只有十数人拦截,怎奈贼将无心恋战,一时尚能抵挡。
便在此时,左有魏延,右有黄忠,带兵冲杀上来。
二贼抵挡不住,落荒而逃,贼众四散。
刘瑁和任夔纵马而来,远远看到,甘宁还在与那黑大汉厮杀,便高声喊道:“汉升、长,快去助甘兴霸一臂之力,定要活捉那黑汉!”
黄忠、魏延听见,纵马上前,左右加攻,困住黑汉。
那甘宁和黑汉拼得不出上下,然黄忠觑准时机,纵马上前,借助纵马威势,大喝一声,抡起卷云刀,一刀撩起,斩杀过去。
那黑汉不敢怠慢,紧握手中大刀,格挡黄忠卷云刀,但听得当啷一声巨响,那黑汉庞大身躯飞起,重重倒在地上,手中大刀也落在丈余之外。
甘宁趁机将手中双戟朝着黑汉面门插下,那黑汉慌忙用虎头盾挡住,向旁边一甩,竟将甘宁手中双戟拨开。
甘宁哇哇大叫,声势吓人,纵身扑上,单凭身躯,重重压住黑汉。
两个人便这般在地上滚来滚去,扭在一起。
黄忠令士卒扑上,协助甘宁将黑汉重重压在底下。
这回饶是黑汉力大无比,一时也无能为力,难以逃脱。
众士卒绳捆索绑,活捉了黑汉。
旁边白面持剑一将,杀了数名魏延手下士卒,见黑汉被捉,慌忙带人前来营救。
魏延舞动大刀,接住大战。
那白面将虽是双脚步行,然身法灵活,和魏延缠斗起来。
魏延在马上,舞大刀,一时竟战他不下。
黄忠拍马舞刀,狂吼一声,便在白面将举起黑剑之时,一刀磕飞。
魏延趁机攻上,将大刀横拍在贼将背上。
贼将大惊失色,还以为大刀将他斩为两段,双腿一软,扑倒在地。
士卒涌上,一并捆了。
刘瑁着即命令众将,将二人拿了,捆住手脚,丢在马上,迅速撤离。
刘瑁带人撤出二三里路,寻个山中隐蔽之处,方才下马,让人将两个贼将押来。
“说说吧,汝等是何人?为何在营中放火?”刘瑁问。
那黑汉冷哼道:“哼,爷爷就是要放火,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嗯,气性还挺大。”刘瑁笑道,“尔等不说,好,那便让我来猜猜。你这黑厮,颇有蛮力,若非汉升一刀将你手中大刀磕飞,怕是甘兴霸一时还战你不下。我猜你定是周泰吧?”
那黑汉一怔,急问:“你是何人?如何知道俺?”
甘宁早对刘瑁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便在黑汉屁股上一脚,叱道:“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天底下哪有俺们公子不知道的?”
“你……”周泰便要起身,意欲与甘宁搏命。
刘瑁急止住,道:“幼平莫要生气,兴霸便是直性子,并无坏心。”
“哼!”周泰冷哼一声,兀自呲牙咧嘴。
刘瑁遂道:“某乃益州刘瑁,字如意,已得汉中为根据者也。此番驱驰千里,到此江东,实为二位英雄也。”
“益州刘如意?莫非公子乃益州牧刘璋之兄乎?”蒋钦问。
“正是。”
“公子既知周泰,可知我否?”
刘瑁笑道:“如何不知?这黑汉既是周泰,那汝定是和周幼平于扬子江中劫掠为生的九江寿春人蒋钦喽?”
蒋钦一听,神情诧异,道:“公子如何得知我等?”
刘瑁笑道:“我欲寻访天下贤才猛将,如何不知二人大名?群雄不用尔等,乃是群雄皆无目之人也。吾慕名二位久矣。”
刘瑁言罢,上前欲将二人身上绳索解开。
众人不知其意,都想劝阻。
刘瑁笑道:“无妨。周泰、蒋钦,虽聚人于扬子江中,劫掠为生,然亦是为生活所逼,迫不得已耳。若我能给他们进身之阶,荣华富贵,二位贤弟会不肝脑涂地,以身相报乎?”
刘瑁说着,便亲自将二人身上绳索解开。
那周泰瞟了甘宁一眼,转头谓刘瑁道:“公子何以这般相信我和公奕?难道汝就不怕我二人趁机逃脱?”
刘瑁呵呵笑道:“非我夸口,虽说汝武艺精良,且有一身力气,然能逃得过我身边四将之手否?”
周泰道:“哼,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若是你们其中一人,哪个我都不服!”
“汝确定此言并未夸大?”刘瑁望了望黄忠,反问于他。
周泰翻起眼皮,看到黄忠,讪笑道:“嗯,刚才这老将一刀,力道非凡,吾不敢确定。除他之外,任谁我皆不惧!”
刘瑁哈哈笑道:“周幼平真乃天真淳朴者也,此话较合实际。”
甘宁听得,气得哇哇大叫,还要和周泰比试。
刘瑁喝道:“早晚有尔等比试之时,如何便要在此时?甘兴霸,休要坏我大事!”
刘瑁遂令甘宁带领剩余二十来名士卒退在数丈之外,严防追兵。
刘瑁遂谓周泰、蒋钦道:“二位英雄,趁着张英在前阵与孙策对敌,汝等便于后方放火,必是想暗中相助孙伯符,意欲投靠,以为觐见之礼也。”
周泰、蒋钦所为,被刘瑁一语道破,皆面面相觑,惊诧不已。
刘瑁道:“汝等勿惊,吾早已算准二位兄弟会来,故而在此相待,实欲结交二位英雄也。瑁不才,当令汝二人上阵杀敌,身为将军,扬名于世,福荫子孙,不知二位贤弟可否愿投?”
周泰、蒋钦皆跪地道:“既已被擒,如何不投?公子相貌堂堂,英明睿智,又有汉中为根据,将来必成大业,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刘瑁见他二人情缘相投,十分高兴,忙将二人搀起,言道:“吾得周幼平、蒋公奕二人,如虎添翼也!”
蒋钦道:“公子,我等聚集五六百人于扬子江中为匪,方才一阵厮杀,部曲皆散,我愿前往江中,召集流散部曲,前来相见!”
周泰亦道:“某也愿往。”
黄忠、魏延皆欲劝阻刘瑁,勿令二人前往。
刘瑁不以为意,笑道:“好!二位将军速去速回,我等便于此处等待,日落为限……”
第132章 神机妙算
周泰、蒋钦二人去后,刘瑁等人探看前方战况。
不过一个时辰,那孙策兵马便已完全攻破张英大营。
张英带兵仓皇逃串,躲进深山,将士多有投降流散者。
刘瑁众人身着刘繇部曲服饰,见此情况,急领黄忠、甘宁、魏延各自带领属下,收集散乱逃串之张英士卒,得兵六七百人。
然则刘瑁身边原本只剩二十来名士卒,无法和孙策大军抗衡,邸阁粮草兵器皆落入孙策之手。
刘瑁看看天色向晚,知周泰、蒋钦若真心投降,也快回来了,便带领将士回到相约之地。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依然不见二将回来。
甘宁、魏延等皆以为两人贼性不改,怕是又回扬子江中去了。
再不然,定是二人见孙策大军所向披靡,转投孙策也是极为可能的。
刘瑁只是不言,坚信蒋钦、周泰定会来投。
如此又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直到戌时,方见东南角上一队人马摸黑奔来。
黄忠、甘宁等急令众人隐蔽,担心是孙策部曲。
等人马近前,刘瑁一眼便认出,为首二人正是周泰、蒋钦也。
刘瑁大喜,走上前去,接住二人,笑道:“吾知二位将军定不负我也,今果不其然!”
周泰、蒋钦拱手拜倒,异口同声道:“经过白日一战,众皆流散,急切之间,难以聚齐。我等四方寻觅,方得原先兄弟两百六十余人也。”
刘瑁道:“便是只有二位兄弟前来,瑁便已心满意足矣,何况今又带来这许多弟兄。周泰、蒋钦,吾暂且拜二位为我帐下校尉,待他日有功,定当大加封赏!”
二人拜谢。
刘瑁来时,向太史慈借了三十名士卒,此时收了两位大将不说,还收罗聚集士卒上千人,这趟真可算没白跑。
刘瑁带领队伍回见太史慈。
太史慈惊奇不已,连问张英战况以及他手下这些士卒何来?
便是甘宁,也着实没有想到,刘瑁如此神机妙算,竟然能够算到周泰、蒋钦二人火烧后寨。
见太史慈询问,不等刘瑁言说,甘宁便在太史慈大帐之中,眉飞色舞地讲述起来。
太史慈听得目瞪口呆,怎么也不敢相信,真会有盗贼袭营。
太史慈目视随刘瑁前往之什长,什长皆言,甘宁所言俱是事实。
太史慈只得信了。
俄而,太史慈指着周泰、蒋钦二人喝道:“来人,将这两位贼人拿下!”
帐外进来数名士侍卫,便想拿人。
刘瑁忙道:“子义且慢。周幼平、蒋公奕二人已然投靠于我,将军何故还要捉拿他二人?”
“先生,这二人于张将军后寨放火,致使我军败北。我既知是他二人所为,定要将其拿下,绑缚主公面前,交由主公处置,方是正理。”太史慈道。
刘瑁笑道:“子义此言差矣。我之前已然言明,张英此战必败。即使无他二人后寨放火捣乱,那张英亦难敌孙策大军。既然如此,又何必夸大他二人之过?再说,此时周、蒋二将已然投靠于我,不看僧面看佛面,莫非子义真不给我这个脸面么?”
太史慈望着刘瑁,沉吟再三,遂道:“先生说哪里话来?既然先生开口,我便暂且饶过他二人,只是先生可要将他二人看好喽,切不可在我这营中生事。”
“某拿性命担保,断然不会。”刘瑁下了保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