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按照刘瑁之言,他哪里还能捞到好处?
杨奉当即跳出来反对,道:“启奏陛下,刘如意之言实乃反叛之语!东都洛阳,宗庙所在,纵然遭董卓贼寇烧毁,我大汉亦不能数典忘祖也!返回洛阳,实乃正道,望陛下三思!”
刘协未及多想,言道:“朕离开东都久矣,的确想念,朕……”
他的话尚未说完,戏忠咳咳两声,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刘司马已然讲述得十分明白,东都西都,饱受战乱,都成一片瓦砾,皆是杂草丛生。陛下已然住不得,请陛下移驾汉中,效法高祖。大丈夫不但要能伸能屈,更应能卧薪尝胆,方能成就我大汉中兴。移驾汉中,实乃我大汉中兴之不二佳图,望陛下从之。”
戏忠带头一说话,胡昭、郭嘉、徐庶、司马懿、石韬、崔钧、孟建等皆劝陛下从之。
汉献帝身边一帮旧臣,如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大司农朱儁、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等,廷尉正钟繇皆不置可否。
董承出班直指刘瑁道:“刘如意,汝莫非要劫持天子耶?”
刘瑁大怒道:“董承,汝本为贼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能跟随献帝,无非靠汝女儿董贵人也,有何能耐?敢如此跟我说话?”
董承道:“哼哼,便是因为我女儿,有当如何?”
刘瑁哈哈大笑道:“董承,汝可别忘了,我还是天子皇叔呢!”
“你……”董承这回可真是没法反驳。
昨日夜间,刘协刚刚令太仆韩融查过帝王谱系,刘瑁乃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孝景皇帝玄孙,论起辈分,乃是献帝叔父,故而称为“大汉皇叔”。
董承虽然仗着女儿是献帝宠妃,然却非正宫皇后,不过是个贵人。
此时的正宫皇后乃是伏寿伏皇后,年方十五岁,比献帝大一岁,徐州琅琊郡东武县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其父伏完,现为侍中。
如此比较起来,那董承还有何贵可言?
董承低头不语,脸沉似铁。
杨奉见董承抵挡不住,喝道:“陛下,我等冒死救陛下脱离李傕、郭汜等恶贼之手,欲东归旧都,以安陛下之心也。今翻若陛下听从刘瑁之言,我等宁肯去矣!”
“杨将军……”刘协伸手,欲加安抚,然亦不知如何说才好。
刘协如今已然十四岁,诸事明白。
自何进欲杀十常侍反被十常侍所杀开始,后又经历过过董卓极其部曲李傕、郭汜之乱,刀光剑影,流血杀戮,早已司空见惯,也非常明白,谁手握兵权,谁说话才有分量。
眼下,刘瑁兵强马壮,杨奉身边只剩下不足千余人,如何和刘瑁对敌?
故而,纵然他想说回东都,已不敢直言说出了。
刘瑁见此情景,立即跪伏于地,痛哭道:“陛下,臣瑁身为帝室之胄,大汉皇叔,和皇上乃是一家之人,岂能加害陛下耶?为今形势,天下大乱,超纲不振,贼寇横行,群雄割据,各自称霸一方,意欲图谋不轨。陛下若是不依靠自家人,反而寄希望于外臣,只能落入一个又一个董卓之手!”
刘瑁说到这里,想起钟繇曾经在天子面前,为曹操说过好话,可见其心中以为曹操乃为明主。
恐怕这也是钟繇在安邑之时,没有直接归附于他的原因。
方才他开口建议献帝随他前往汉中之时,那钟繇也没有当即劝解献帝,帮助于他,可见他心中并未打算跟随于他。
今翻趁此机会,说个道理出来,让众人接受他,而排斥关东诸侯,岂不应当?
刘瑁遂继续言道:“陛下,如今您不依靠自家人,反而寄希望于关东那些打来打去、争来争去的乱臣贼子们,假借权臣之手,而欲中兴我大汉,实乃与虎谋皮也!根本不可能!望陛下以退为进,驾幸汉中,奖励耕战,积蓄力量,不消三五载,当可重新扫平天下群雄,恢复大汉气运,到时重修东都洛阳,再立宗庙社稷,我等皇室后裔随时子孙,岁在甲子九泉之下,亦可笑对先人矣。”
刘瑁一番话,不但说得汉献帝刘协连连点头,就算是刘协身边一帮旧臣,也都看出这刘瑁实非凡俗之辈,而是心怀天下、心有谋略之辈,也都不敢多言。
既然天子应允,接下来一切皆顺理成章了。
刘瑁当即下令,所有人尽快收拾,三五日后起驾回汉中。
此时,河东太守王邑和内河太守张杨二人皆带来粮食布匹,献于天子驾前。
天子感动不已。
然两人皆不敢打刘瑁主意,故而对于刘瑁建议天子驾幸汉中之谋,也只得支持。
不过二人前来,倒是给他送来了两位谋士,一位乃是河东卫家的卫觊卫伯觎,另一位是张杨帐下的董昭蕫公仁……
第182章 子夜平乱
刘瑁着令五曲主将,将所需兵马粮草,分别自安邑、大阳调往郏县,准备出发回汉中。
一面派出流星马,星夜回汉中南郑,报于吴懿、荀攸、法正等,准备宫室及天子用具等,同时令其出兵,于子午谷外应接不暇没有。
诸事安排妥当,刘瑁下令,第五日辰时起驾。
河东太守王邑、河内太守张杨各自离去。
南匈奴右贤王去卑见刘瑁大军强盛,中间再也没有机会,也准备告辞回去。
此时,刘瑁方知,这回救驾,名义上乃是右贤王去卑带兵前来。
其实出兵只是,左贤王刘豹也带着他的那点残兵败将,随去卑前来战斗。
刘瑁见了他,冷冷一笑道:“怎么,左贤王,开悟了?知道学学你这位右贤王弟弟了?”
刘豹躬身下拜,不敢造次,只得连连点头。
“那好,看在你诚心归附的份儿上,我今翻不再责罚于你。他日我定会北上,替尔等逃回北方家园。”刘瑁夸下海口。
兄弟两个听了,皆拱手称谢。
刘瑁又道:“右贤王,此番前来,随我征战,未得实惠,是否心中不悦?”
去卑躬身道:“岂敢!”
刘瑁道:“尔等劳兵出征,我如何会亏待你们?今翻我已着人于安邑城中留下三万石粮草,加上之前汝带之粮草,当够汝部曲冬日所用。去吧,我已交代好,找河东太守王邑领取即可,然不许胡来,不然我早晚灭了尔等!”
去卑和刘豹听说,真乃意外之喜,高兴得伏地而拜。
只是他们听刘瑁如此警告,心中也都一凛,只得连连称是。
刘瑁离去之时,那左贤王刘豹忽然口头道:“如意公子,豹还有一事,请公子允准。”
“说来听听。”
“听说公子捉去我先给昆仑神的数名女奴,其中一人名蔡琰者,是个美人儿,望公子赐还!”刘豹竟敢直言索要。
刘瑁嗤地一声冷笑,瞪着他,问道:“我若是不给呢?”
去卑慌忙用胳膊碰碰刘豹。
那刘豹一怔,只得嘿嘿笑道:“不给……便请公子享用!”
刘瑁直起身来,道:“刘豹,我警告你,若是再敢在汉地劫掠人口,带去你们匈奴为奴,我早晚必斩杀于汝,我大汉子民雪恨!望你好自为之!”
刘豹见刘瑁言语之中,有杀气,不敢反驳,只得口口声声称是,随去卑渡河北向而回。
郏县最后一晚,刘瑁身居府中,心中却盘点着士卒之中的隐患。
刘瑁着人将戏忠、郭嘉、徐庶三人请来道:“诸位先生,今年定是个不眠之夜啊!”
众人以为然。
商议一翻,怀疑这最后一夜,定然不会平静,刘瑁遂叫来赵云、黄忠、许褚、甘宁、太史慈、张燕五路主将,安排一翻。
子夜时分,果然听到郏县城中,大街之上喊杀震天。
不多时,城中流星马来报,杨奉大军反了,正往公子府中杀来。
刘瑁正与戏忠等朱卫星先生下棋,听到这个消息,将棋子落下,抠起戏忠一枚棋子,并未回答探子之言,反而谓戏忠道:“志才,这枚棋子,我算是拿下了!”
戏忠道:“主公高明!”
此时,又有流星马来报,言说府门外大街上,许褚将军和杨奉手下大将徐晃大战起来,已经战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刘瑁听到徐晃二字,忽然想想起,杨奉帐下还有这么一位良将。
若不是流星马来报,险些忘了他。
若是今翻被许褚杀了,岂不可惜?
刘瑁当即将起身,道:“众位随我前往,收取这员良将。”
刘瑁披甲上马,在赵云及二百青龙卫的随身护卫之下,带着众位先生,冲出府衙,到得阵前。
果然见许褚于一将来回大战,来来往往,又战了二三十合,总共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刘瑁透过二人战阵,抬头望去,见对面军阵之中,杨奉身边,竟然有李乐、韩暹、胡才三人,知这三人定然被杨奉说服,故而谋反。
刘瑁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但等着杨奉等人钻进来。
此时杨奉以为突破许褚防线,便可冲进府衙,杀刘瑁,劫天子,反客为主,继续东归。
他想错了。
那几路兵马各有准备,之所以没有急着出现,乃是因为刘瑁尚未发出号令。
他让许褚一路护在府衙之前,其余四路,封锁四门,单等他一声炮响,四路大军才会从四门回攻。
如今贼首皆在此处,还等什么?
刘瑁当即着人放出号炮。
果然四门喊杀之声震天,黄忠、魏延自东门杀来,甘宁、蒋钦自北门杀来,太史慈、四营屠各自西门杀来,张燕、周泰自南门杀来。
许褚阵中,张辽带领众将士卒,冲杀过去。
那杨奉、李乐、韩暹、胡才等辈,何时见过如此之多的勇猛武将,早唬得魂魄不存,左冲右突,想突围而出。
可是,四面强敌,如何突得出去?
李乐回马想走,刚好迎着东路黄忠,被黄忠一刀砍下脑袋。
胡才见此,调转马头,往北而走,正欲甘宁天神一般,舞者双戟,将其插于马下。
杨奉、韩暹见东面、北面皆有强兵,只得调转马头,回南门而去。
没想到正撞见张燕、周泰。
那周泰徒步飞奔而上,靠着虎头盾保护,迎面撞向韩暹坐骑。
那马经受不住,翻身倒地。
张燕令军士一拥而上,将韩暹绑了。
杨奉欲从小巷西逃,正撞见太史慈一路兵马前来堵截。
只一合,太史慈用铁枪后头一捣,正中杨奉前胸。
杨奉仰面落马,被太史慈帐下徐和、张横二人一拥而上,活捉了。
这边许褚和徐晃大战,看看七八十合,又兼现场混战,杨奉大军四处奔逃,大半被斩首。
徐晃无心恋战,渐渐不敌,战马已失,突围无望,最终被张辽带兵围在垓心。
刘瑁道:“公明,我慕名已久,甚惜汝才,何不投我?”
徐晃道:“大丈夫随杨将军久矣,岂可忍心背离?如今兵败,有死而已!”
徐晃丢弃大斧,从地上拎起一把残剑,便向咽喉抹去。
赵云见此,拈弓搭箭,咻一声,透过重重人群,箭矢直射徐晃手中宝剑之上。
当啷一声,宝剑落地。
许褚趁机从马上跃起,扑向徐晃,将其摁倒在地……
第183章 汉中封赏
徐晃被缚,带到刘瑁面前。
刘瑁下马,亲释其缚,伸手将徐晃脸上血迹擦拭干净,又解下披风,披在徐晃身上。
“这……”徐晃见刘瑁如此,已被感动。
刘瑁道:“公明将军,杨奉、韩暹之徒,皆非立业之人,以将军良才,何必陪着受死?大丈夫当以有用之躯,为国家建功立业也!公明投我,实乃是报效国家,为天子出力。公明明白人,如何天子社稷于不顾,反而要追随杨奉、韩暹之贼寇而去?愿将军思之!”
“嗨!”徐晃叹道,“晃追随杨奉日久,实在不忍弃也。”
刘瑁身后,众位谋士皆至,中有河东卫觊,走出笑道:“徐公明,还认得我否?”
徐公明抬头看时,见是卫觊,躬身拜道:“伯觎先生莫非也追随……”
卫觊道:“不错,我已追随如意公子也。方才公子所言,乃是大仁大义也。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先臣择主而事,公明当世英雄,如何甘愿身陷泥淖,明珠投暗,也不愿弃暗投明?此为大丈夫所不取也!况且,将军看看,身后并无一兵一卒,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之辈,皆是乡野贼寇,并不足用,怕已成公子诸将刀下之鬼。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公明当速速归降,方是正途,何以如此执迷不悟耶?”
卫觊这一翻言语,令徐晃明白眼前境况。
徐晃再无犹豫,扑通跪在刘瑁面前,道:“主公在上,请受徐晃一拜!”
刘瑁又得了一员良将,高兴得很,慌忙将徐晃搀扶起身,众人回府。
黄忠、甘宁提来李乐、胡才之头,太史慈、周泰将杨奉、韩暹活捉带来。
韩暹扑通跪地,还想求饶,归附刘瑁。
刘瑁冷哼道:“韩暹,你没机会了。”
着令将杨奉、韩暹待下去,明日天子起驾,杀之祭旗。
杨奉、韩暹之乱,搞得郏县城中,大半夜喊杀震天。
翌日晨。
刘瑁拜见天子,告知昨夜杨奉、韩暹、李乐、胡才四人,欲阴谋叛乱,斩杀大臣,抢掠圣驾之事。
刘协听了,大吃一惊。
董承黑着脸,不敢说话。
刘瑁道:“陛下勿虑,叛乱已定,当可准时起驾,正好拿杨奉、韩暹二位贼人祭旗,请陛下允准。”
董承请求道:“陛下,自西都出发,兴义将军多有功劳,此番攻击刘司马,定有难处!刘司马虽然身为皇叔,然不过朝廷别部司马,安敢挟持天子诏令,斩杀将军耶?”
刘瑁怒道:“董贼,莫非汝乃杨奉、韩暹之同谋耶?若是,当一起斩之!”
刘协慌忙安抚刘瑁道:“皇叔息怒,皇丈请勿乱言。杨奉、韩暹既有谋反之意,攻伐之乱,如何留得?便如皇叔之意可也。”
“多谢陛下。”
刘瑁遂令任夔、何曼二人,带兵将杨奉、韩暹拉出,便于府衙之前砍下头颅,献于衙上。
汉献帝刘协及众位大臣见了,皆面如土色,魂不附体。
銮驾起行,西入函谷关,而后向西南,打算过青泥隘口,向西至穿过子午谷回汉中。
李傕、郭汜二贼军马,过潼关,奔向华阴方向;张济贼军屯弘农。
三路贼兵知刘瑁大军厉害,皆不敢上前攻击。
甘宁知李傕杀死了刘瑁的长兄刘范、次兄刘诞,遂建议分兵一路,追击李傕、郭汜,报两位公子之仇。
刘瑁叹息一回,道:“兴霸不必如此急躁。李傕、郭汜二贼,已是强弩之末,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成气候。待我等回到汉中,安置天子,稳住脚跟,再出兵攻打不迟。”
戏忠、郭嘉等众位谋士皆以为然。
刘瑁大军保护銮驾,一路平安,到达子午谷口。
吴懿、荀攸、法正、阎圃接着,早已将子午谷中道路疏通干净,迎接献帝入汉中南郑。
銮驾到南郑,盖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建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城楼。
封董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大司农朱儁、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正兼黄门侍郎钟繇等十数人为列侯。
封钟繇为将佐令,负责皇室宫殿的督建。
刘瑁自封为大将军南郑侯。
以戏忠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胡昭、司马懿为师友祭酒。
法正为随军长史,徐庶为留府长史,张松为司空曹椽。
程畿为典农校尉,卫觊为屯田校尉。
阎圃仍为汉中郡丞,将佐
庞羲为房陵令,黄权为阆中令。
崔钧为南江县长,石韬为城固县长,孟建为褒中县长,董昭为上庸县长。
黄忠为讨虏将军,甘宁为平虏将军,吴懿为安汉将军。
赵云、魏延、蒋钦、周泰、张辽、徐晃、杨任、张燕皆为牙门将军。
许褚、太史慈为都尉。
沈弥、娄发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
杜濩、朴胡、袁约为偏将,分别虚领巴西太守、巴东太守、巴郡太守。
任夔、何曼、杨怀、高沛、泠苞、邓贤、吴兰、雷铜、四营屠各、雁门乌桓为裨将。
孟达、杜长、徐和、张横、郝萌、成廉、孙轻、王当为校尉。
其余将士,皆有封赏。
自此,朝廷大权皆归于刘瑁。
朝廷大事,先禀报刘瑁,然后方奏天子。
刘瑁封赏诸事已毕,令徐庶督造大将军府,要求务必比三公府邸宏伟,然不得僭越。
徐庶明白,一力操办,保证不出差错。
刘瑁知徐庶办事牢靠,极为放心。
府邸建成,刘瑁令吴芃居住在内室正房,吴凤居住在侧室,未正式妾室身份,依然为吴氏侍女。
只是吴氏聪敏过人,这一回来,已然看出端倪,对凤儿不同别个,并不让她做什么下贱之事。
回来之后,刘瑁极为欣慰,好歹张玉兰说,这一年时光,吴氏对他还算亲近,并未折磨于她。
这也是刘瑁毅然决然,封吴懿为安汉将军之意。
他这是在感谢吴氏守护好了内室,让他放心。
貂蝉、蔡琰见过吴氏,皆居住在侧室。
吴芃拜见刘瑁,笑问:“夫君还要给我找来多少姐妹?我好准备房间!”
刘瑁听她之言,似有讥讽之意,回敬道:“三千佳丽!到时候夫人你想选哪一间?正房还是偏房?……”
第184章 奉诏罚罪
刘瑁自迎接献帝到汉中,修建宫廷,安置百官,看看冬去春来,当可大展宏图矣。
这一日,刘瑁设宴宴请武百官,道:“如今天子坐镇汉中,梁州大定,臣有谋,将士用命,士卒带甲十五万,正当开疆扩土之时,诸位以为,当从何处着手?”
早有戏忠出班谏言道:“大将军,当今天子在堂,当竖皇威。可启奏陛下下诏,令天下群雄前来朝觐天子。若群雄来朝,加官进爵,尽皆留在朝中,执牛耳以震慑天下,天下可立定也。”
郭嘉笑道:“志才兄,此计虽妙,却不见得有几个人回奉命吧?”
戏忠道:“若群雄不来朝拜,亦当朝贡,献上粮草锦帛,替我等供养天子,不亦宜乎?若不来朝拜,又不着人进贡,此乃反贼也。以后讨伐,便有口实!”
听完戏忠分析,刘瑁赞道:“甚善!我明日朝上觐见天子,讨个诏令!”
翌日。
献帝设朝,百官上殿,刘瑁领班奏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群雄争锋,皆为私利,忘却朝纲,微臣请天子下诏,着各州牧、刺史,朝见天子也。”
献帝不敢不从,即令按照刘瑁之意,刷下圣旨,誊抄十数份,加玺用印,派遣使者,送往各州牧、刺史手中。
数日之后,袁绍、刘备、刘表等各州牧、刺史皆上表请罪,理由五花八门,反正就是不能前来。
刘表不但上表请罪,还派出使者,送上财帛粮草无数,作为对天子的供奉,同时还向刘瑁专程送来书信,述祖追源,以表接连之意。
刘瑁厚待刘表使者,承诺改日禀奏天子,给予加封,着人好生安排使者于馆驿。
使者去后,刘瑁谓众谋士道:“刘表老儿,表面恭敬,其实和其它群雄一般,居心叵测。纳贡上表,来书达意,只想高枕无忧,越发见其虚伪,着实可恶!”
戏忠道:“主公,我有一计,可让刘表没那么容易高枕无忧。”
刘瑁道:“哦,志才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戏忠道:“此时刚出正月,曹操正出兵攻打豫州黄巾刘辟。以吾观之,无需一月,那刘辟定为曹操所破。刘辟破,豫州归曹操矣。主公可上书天子,将豫州赐封于刘表,令其进军讨伐黄巾贼寇刘辟。功成之日,刘表必与曹操争豫州,如此刘景升还可高枕无忧乎?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徐庶道:“志才兄,刘表冢中枯骨,只想自守,不想进取。虽有旨意,然其惧怕曹操,迁延不出,有当如何?”
戏忠笑道:“若其迁延不出,主公可再请天子下旨,问罪于他,那刘表上书进贡,以毫无过失来求得心安之心思,岂不落空?到时候刘表定然不会高枕无忧,说不定刘表还会上表请罪,再派使者前来进贡。”
众谋士以为可行,刘瑁着即请旨,派使者去讫。
不一日,使者过来,言说刘表表面依然答应出兵,配合曹操攻打豫州刘辟,且说身无寸功,不敢受禄,封赏豫州之事,奏请天子退回。
刘瑁见书,丢在地上,大骂刘表就是个软蛋。
有过十数日,斥候探报,果然刘表屯兵宛城,迁延不出,只有自守之意,并无进取之心。
一计失败,刘瑁越发气愤,大骂刘表乃是个老狐狸。
然至今未见曹操、刘璋上书请罪,心中气恼,便想请天子下诏,斥责二人。
便在此时,曹操派出的使者到来,言说路上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