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拉雪橇!”刘瑁不禁震惊了。
这丫的诸葛孔明果真是个奇才!
这种时代的人,竟然能够有这种奇思妙想!
在刘瑁看来,这狗拉雪橇应该更适合他这种武功高强的人才对。
然则他一开始便有了要制作“木牛流马”的心思,反而思维受到了局限。
再加上黄射相助,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诸葛亮没有“木牛流马”的概念,或许看到天降大雪,又不知道看到什么,受到启发,竟然搞出了“狗拉雪橇”的拉风之举!
果然是天纵奇才啊!……
第260章 姻缘天定
意料之中,诸葛亮这“狗拉雪橇”的拉风之举一旦出现,立即便引起了现场一片轰动。
这种狗拉雪橇的玩意儿,年轻人和小孩都十分喜欢,玩起来太刺激了。
只是一点,这几只狗拉着一个平板,多少显得寒酸了。
诸葛亮驾驶着雪橇,来到黄承彦面前,令狗停下来,向前拜见。
黄承彦看到诸葛亮创意如此新颖独特,十分高兴,笑呵呵地迎接。
刘瑁身为大将军,这点胸怀还是有的。
再说,这个题目是黄承彦出的,自然是想让诸葛亮发挥好。
从眼前情形看,发挥不错。
然黄月英所出题目,乃是要自己选择夫婿,定有深意。
就算这一局达成平局,都合格,然下一局决定权在黄月英手中。
她若是没有十分把握,会能出这样的题目?
如此看来,黄月英定然是想好的。
刘瑁是以并不大信。
还有一层,他到此娶了这黄月英自然是目的之一,接取诸葛亮小弟,为他效命,也是目的之一。
他的计谋不能只成功一半!
退一万步,这诸葛亮还是他喜欢的小兄弟,对他终究还是有点胸怀的。
看到比他的木牛流马还拉风的雪橇,连他自己也喜欢的不得了。
刘瑁道:“孔明贤弟,你这奇思妙想果然高妙,佩服!佩服!”
诸葛亮似乎没想到他的情敌兼竞争对手,心胸如此开阔,急忙还礼道:“兄长过奖,你的木牛流马,机括复杂,才是诸葛亮无法想象的。”
两个人各自恭维一翻,兄弟之情,越发投契。
黄承彦请来了庞德公、庞统、司马徽以及徐庶四人。
连他在内五个人,作为本次较量的裁判。
这二人娶亲到来,五个人早已经惊讶万分了。
各自翘起大拇指,都说不错。
再三寻思之后,五个人觉得应该让诸葛亮和刘瑁二人解读一下他们的发明创造,到底有何内涵,然后定出好坏来。
诸葛亮笑道:“既然我和兄长的发明都符合了黄先生的‘三不’要求,那么这次解读,就算做我们的第二个题目吧。若是两个题目还是不分上下,便在阿英身上,做出第三个选择好了。”
“如此甚好。”庞德公点头赞赏。
五位裁判也都同意。
诸葛亮道:“那我便先来。”
诸葛亮指其“狗拉雪橇”道:“做此雪橇,乃是天将瑞雪之时,灵机一动,出此妙想,此乃天时也。亮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伐门外翠竹,聚邻里黄狗,做成雪橇,接住大雪铺地之便利,风行其上,此乃地理也。利用其刺激之特点,万人空巷,前来观看,赢得赞赏,此乃人和也。亮此番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皆全,岂有不胜之理?”
听他分析过,司马徽赞赏不已,众人也都感觉有理。
黄承彦倨傲地说:“大将军对于这木牛流马,又有何论?”
刘瑁道:“诸位先生请了,瑁以为,我这发明创造只体现出了一个字。”
“那个字?”庞统问。
“仁。”刘瑁道。
“仁?”众人只是不解。
“没错,就是仁。”刘瑁道,“孟子说:‘仁者爱人’。我这木牛流马,前边木马为月儿妹妹所创,后边木轱辘车乃是我自己设计。如此一前一后,前呼后应,两人巧思妙想,合于一车之上,这不是充分体现了我对月儿妹妹的爱慕之意吗?此乃小爱也。此木牛流马一出,可自行走动,后边还可拉动数百斤重物,山地行走,如履平地,若是农人用木牛流马运送粮食柴草,岂不是事半功倍?此乃造福万民之创造也,如此岂非是某一腔爱民之心的体现?此乃大爱也。由此小爱和大爱,不但爱人,还有爱民,此非孟圣人之‘仁者’耶?”
刘瑁此论,当即赢得一片喝彩掌声。
便是诸葛亮自己,也忍不住鼓掌叫好。
刘瑁这一翻高论,不但征服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个小弟,就连其它几位见多识广、自以为是当世智者的老先生,也对他崇拜有加。
更不用提赵云、刘云、马云禄、法正、周瑜、黄S几个人了。
没有争议,刘瑁此论,较之诸葛亮要高妙许多。
这一轮,自然也是刘瑁占了上风。
然刘瑁极为谦卑,拉住诸葛亮的手,言道:“贤弟此论,合天时、地利、人和大道,可见贤弟胸中有丘壑,将来必定成就一翻大业。众人无疑,我以为,这两局也算作平局。不如就将这姻缘交给老天吧。”
刘瑁如此说,倒叫黄承彦感觉到自己过于偏执了。
刘瑁并非他想想的那种,成为了大将军,便心中没有百姓,没有爱人了。
刘瑁最后这一论,也让黄承彦最终接受了他。
既然刘瑁如此襟怀坦白,别人只有佩服,自然无话可说。
黄月英也显得十分公平,从房间里放出话来,着人给两人穿上同样的新郎衣服,头上蒙上同样的红色盖头,就连他自己也蒙上盖头。
也就是说,三个人各自都相互难以看到对方。
在邻家小妹的引导之下,全靠黄月英手触二人外貌去选择。
黄月英放出话来,纯粹让老天帮他选择。
如此,黄承彦更是说不出话来。
黄月英丑女亲手择婿的佳话传开,门里门外都站满了人,争先恐后,见证者一出佳话。
黄承彦等五个裁判就在现场,大家眼睁睁看着这一切进行。
在邻家小妹的引领下,黄月英站在两个人对面,开始摸起来。
他先是被带到了诸葛亮面前,从头往下摸,当他拉住诸葛亮的手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
黄承彦心中反而有点失落,好像女儿选择了诸葛亮反倒是一种错误似的。
可就在众人以为黄月英要拉着诸葛亮走的时候,忽然她又将手放开了。
紧接着,黄月英被带到刘瑁面前。
她开始从刘瑁的头摸起,一点点往下摸,一直摸到他的手。
当黄月英拉住刘瑁的手的一瞬间,已经确定了她寻找的人就是他!
刘瑁心中也一下明了了,也紧紧抓住黄月英的手,再也不松开。
黄月英转过身来,头上盖头都没有揭下,言道:“我命中注定的郎君就是他……”
第261章 揭去面纱
当黄月英扯住刘瑁的手,并将他拉到身边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人头上都顶着红盖头,谁也看不见谁,黄月英怎么就认得那么准呢?
别人不知,刘瑁在黄月英拉到他的手,并且在他手的虎口处摸了摸,心中便一切都明白了。
当初在荆州之时,他曾经和黄月英私自相会。
说到动情处,黄月英在他左手的虎口部位咬了两排新月一般的牙印儿。
正是那两排新月一般的牙印儿,虽然已经经历过三年之久,摸上去依然十分明显。
黄月英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出了这个题目。
开始刘瑁还没有明白这小妮子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是他,现在总算一切真相大白了。
然在场其他人并不知晓,所有人都讶然,果真以为他们是姻缘天定了。
“既然是姻缘天定,那我们还有什么好说得呢?我们只有恭喜大将军了!”庞统笑道。
诸葛亮听到庞统的话,知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一把将头顶的红盖头抓下来,难以避免的,极为伤心。
“怎么会……”诸葛亮简直不敢相信。
刘瑁也一把扯下头上的红盖头,谓诸葛亮道:“孔明贤弟,我们这也算公平较量,你不会……”
“不!”诸葛亮断然拒绝,随即脸上换了一副笑容,道,“兄长,我是说,我会祝福你,而且祝福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众人知晓,这诸葛亮虽说年轻,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不至于如此狭隘,相信他口中所说,也是他心中所想。
刘瑁放开黄月英的手,拉住诸葛亮的手,道:“贤弟,大丈夫何患无妻?天下美女多如云,以后这事儿包在兄弟身上,我一定会给兄弟寻觅一个温良贤淑、貌美如花的美女。”
诸葛亮哈哈笑道:“那我岂不是要用黄先生之丑女,换来一个貌美如花的美女么?”
既然黄月英已经成了诸葛亮的嫂子,心中没了要追寻黄月英之心,这一句话自然便成了他这个兄弟的一句玩笑话。
正是这一句玩笑话,说明诸葛亮已经接受了眼前的事实。
他这一句话,倒是给周围的提了个醒。
一边的庞统笑道:“阿英姐姐,早听说你有言在先,只有你选定了夫婿,你这丑貌才能向世人公开。此时,既然夫婿已经选定,总该向大家公开你的丑貌了吧?”
“对!对!揭下你的红盖头,让大家看看你到底长得有多丑?”
这些起哄的人,恐怕也都是等着看笑话的。
毕竟这黄月英从小脸上便遮着一块面纱,方圆百里,谁不知道黄承彦有个聪明伶俐、武功超强但貌丑无比的丑女?
不管这些人怎么吵闹,刘瑁都不会动摇要娶黄月英的决心。
毕竟她的相貌,刘瑁早已经在荆州私会之时,独自见识过了。
四周的人起哄,使得刘云和赵云两个人护在刘瑁身边。
赵云暗道:“主公,要不要将这些人驱散?”
“为何?”刘瑁反问。
赵云道:“这些人如此吵闹,显然是想看主公笑话。”
刘瑁道:“子龙误会了。这些人吵闹,实在是因为月儿妹妹从小便用白纱遮面,世人皆未见过她的真实面目,又因世人一直传说她貌丑无比,故而如此。然世人都未见过月儿妹妹的真实面貌,又怎知她貌美貌丑?再说,我来此和月儿妹妹成亲,并非为她美貌,而是几次相遇,天赐良缘,视为红粉知己,如此而已。若是世人都想看,让他们看看便是,何必要驱散他们?”
“只是……”赵云还是有些担心,“若是黄姑娘她的相貌……到时候主公可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怎么会?”刘瑁坚持道。
黄月英听到刘瑁这番话,拉着他的手,越发拽得紧了。
那似乎在表示,她越发爱他了。
然其他人可不知晓。
那庞德公严肃地对庞统道:“士元,你和大将军也是兄弟相称,如何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看看看看,现在惹得这些村人愚夫们跟着起哄,如何干休?”
庞统不以为意,笑道:“叔父,所谓‘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的,既然如意哥哥已经和月英姐姐在一起了,又怎么可以不想见呢?与其到时候大将军知晓相貌之后反悔,倒不是此时当着众人的面儿,让他们相互见了,这样我的如意哥哥接受还是不接受,只需要人前放句话来,方才应当。”
“你……你你你你……放肆!……”庞德公神情慌急,叱责庞统。
显然,庞统这个做法,对黄月英好,说不定对诸葛亮也有利。
毕竟大家都知道黄月英乃是丑女。
刘瑁身为大将军,身边自然不缺少女人。
若是娶亲之后,刘瑁发现黄月英真是个丑女,而且丑得不行,到时候再将黄月英抛弃,那可不是他庞统他的同窗好友诸葛亮想看到的。
眼前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庞统一说出来,庞德公便知晓庞统之意。
诸葛亮不禁对庞统有多了几分兄弟情义。
刘瑁自然不能遮着掩着,让人悬心,当即向黄月英躬身施礼,言道:“月儿妹妹……”
“你还叫我月儿妹妹么?”黄月英隔着盖头反问。
刘瑁急忙开口,叫道:“娘子以为,士元贤弟之言若何?不知娘子可否在众人面前揭下盖头,去除面纱,让世人见证娘子容貌?”
黄月英道个万福,还礼毕,言道:“一切听从郎君之命!”
黄承彦上前一步,道:“贤婿,你果真要让我女儿在人前揭下盖头,去除面纱?”
“当然。”刘瑁道,“岳父大人,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美是丑,岂是我娘子能够决定的?还不是您这个做父亲的给的?若是因为您给了丑陋的面貌,而让我家娘子****白纱遮面,羞见世人,这岂不是颠倒是非,不论黑白?我娘子貌丑倒还罢了,若是貌丑,娘子更应直面于世,而岳父倒是可以从此白纱遮面了!”
众人听了刘瑁一翻“高论”,都不禁哈哈大笑。
“郎君之言,甚合吾意!我带着劳什子已经十几年了,今日终于可以揭去面纱了!……”
当黄月英揭去面纱的一瞬间,在场的四邻八舍的人,都忍不住惊呆了……
第262章 侠女西游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这句谚语乃是诸葛亮决心接受黄承彦的说合,想要娶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之后在乡中传出的。
若是按照立时发展规律,怕是这谚语要一直留传下去了。
因为历史上诸葛亮娶了黄月英之后,黄月英作为诸葛亮的媳妇儿,一直操持家务,成为诸葛亮的贤内助,再也没有机会抛头露面。
或许也正是为此,历史上对于黄月英的真实面貌并未留传下来。
认为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貌丑,也多半是基于这句谚语。
而自从在荆州,刘瑁见过过黄月英之后,方知世人对于黄月英相貌的认识,实际上是不实的。
他可不会受儒家思想的禁锢,认为女人就不能抛头露面,就不会直面世人。
既然黄月英美貌如花,为何不让世人知晓?还要让他背上千古丑女的坏名声?
故而刘瑁宁肯黄月英在众人面前揭去面纱,直面世人。
也让世人知晓,他黄月英之真实相貌。
黄月英揭去面纱的一瞬间,三里五乡、东邻西舍的人都惊呆了。
十几年来,不是一直传说黄承彦的女儿是个丑女么?
此时,眼前,这哪里是丑女?简直是美若天仙一般的人物!
伴随着一片惊呼,就连庞德公和司马徽、周瑜、徐庶、法正等人都看待了,更不要说庞统、诸葛亮这两个生瓜蛋子,以及四邻八舍的那些正值荷尔蒙旺盛期的小青年,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村夫野老了。
在场之人之中,只有三个人并不显得惊讶,除了刘瑁之外,就是黄月英的父母黄承彦和父亲蔡氏了。
“这……这这这……”庞德公嘴巴都结巴了,“老黄,你这是怎么回事?不是一直说阿英貌丑么?这哪里是丑?这明明就是九天仙女儿嘛!要是世人早知贤侄女如此样貌,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踏破门槛,前来提亲哩。”
黄承彦和蔡氏都不禁笑起来。
还是水镜先生聪敏过人,当即言道:“庞德公,莫不是这正是阿承之心思?”
庞德公一时也明白过来。
黄承彦笑道:“两位既然明白了,也不必我多说了,不知几位是否明白?”
黄承彦望着诸葛亮、庞统和刘瑁。
“这个……”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似乎已经明白。
但二人都不说,倒是看着刘瑁。
刘瑁言道:“这有何难?以我猜测,岳父大人是怕那些世家公子哥儿知晓阿英貌美如花,踏破门槛来提亲,打扰了岳父岳母大人的清静吧?岳父大人本是安陆黄氏世家之后,岳母本也是荆州蔡氏名媛,汝等家世背景,自不必说,世人本就意欲攀附。若是再知晓阿英貌美,岂不是更加趋之若鹜?到时候就算岳父岳母躲进神山,怕是也不得一天安宁了。”
刘瑁一番话,让黄承彦夫妇颌首而笑。
他说得一点没错。
想一想,黄承彦乃是安陆黄氏世家之后,才华卓著,不知道多少人想和他结交。
更为甚者,他的妻子蔡氏,乃是荆州蔡讽的大女儿。
这才蔡氏的亲兄弟就是蔡瑁,才是的亲妹妹就是刘表的后妻蔡氏。
如此权势熏天的家族,怎么可能没有人意欲结交?
除非那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确信黄承彦的女儿是个极丑极丑的女人,不然,恐怕前来提前的人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了。
现在好了,真相揭开,多少青年回去要撞头,多少想要升官发财的人,失去了这个机会,遗恨万年了。
因缘已定,众人也都无话可说,刘瑁自然完胜,成功得到美人。
当天,刘瑁便用他的木牛流马,将黄月英娶到他下榻的地方,两人入了洞房。
当然,刘瑁入洞房的这一天,村头雪地之上,有人在对着一轮明月痴痴发呆……
在她身后,还有一个人,却在黑魆魆的树后,暗暗地望着她发呆。
那望月之人便是马云禄,而在树后的人正是赵云。
受到马云禄的拒绝,赵云一直担心再次被拒绝,再也不敢上前表白,只能在她身后默默守候。
过了数日,刘瑁担心汉中有变,向黄承彦夫妇请求带着黄月英离开。
蔡氏满面凄然,再三叮嘱刘瑁,一定要善待他的女儿。
刘瑁自然答应。
黄承彦却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以后阿英就交给你了!”
不但如此,再次几日,刘瑁和诸葛亮、庞统相谈甚欢。
邀请两人出山,随他一起扫平四海,征伐天下。
庞德公和司马徽都说,二人三年学业有成,也该出山了。
诸葛亮和庞统当即参拜刘瑁为主公。
这一日出发之时,刘瑁和黄月英拜别黄承彦夫妇,而诸葛亮和庞统也分别拜辞家人以及庞德公、司马徽两位老师。
众人出襄阳,取道西行,直奔汉中。
路上过房陵、上庸,直到城固,分别见了庞羲、董昭和石韬。
刘瑁查看三人管理之县中情形,皆是丰饶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多有兴盛。
刘瑁重重夸奖三人,当即下令提升三人为郡守,随他们一同前往汉中,之后上任。
三人皆感谢刘瑁大恩。
刘瑁和黄月英新婚燕尔,两个人一路上便是双宿双飞,好不快活。
那黄月英本有一身武艺,再加上从小娇惯坏了的,仿佛一只小燕子,到处乱飞。
这一日,他们行到城固,暂住于此。
眼看着离汉中南郑只剩下四五十里路程,那黄月英只想避开大队人马,单独闯闯江湖。
刘瑁自然舍命相陪。
再说,他们也不是撩下军国大事不管,只不过是想从城固出发,离开大军,两个人逍遥快活,乔装改扮,直奔汉中南郑而已。
刘瑁自然答应,临行之时,给赵云留书一封,令其勿要担心他们,只管回南郑便是。
他两个倒好,仗着武功了得,乔装改扮,趁夜冲出营盘,消失在漫漫夜色之中。
刘瑁怀里揽着黄月英,两个人感受着寒夜的清凉气息,抬头望着头顶一轮明月,不知道有多自由,多快活!
刘瑁发现,历史上的月亮似乎比后世的月亮更圆更亮呢……
第263章 夜探伏府
当晚,刘瑁和黄月英同乘踏雪火龙驹,朝着南郑飞奔。
这踏雪火龙驹乃宝马良驹,速度极快,半个多时辰,早到了南郑城下。
刘瑁和黄月英做了一翻乔装打扮,虽然坐下高头大马,手中霸王枪,都十分威武,然毕竟衣着朴素,且怀里抱着女子,怎么也不想大将军。
守门官早已经关闭城门,说什么也不让刘瑁进去。
刘瑁问:“今夜东门守将是谁?”
那守门士卒见刘瑁以上衣着朴素,不耐烦地说道:“守门将军大人,也是你能问的?城门已闭,明日辰时开门进城。去去去,休要喧闹。”
刘瑁忽然将手中龙吟霸王枪搭在守门士卒肩膀之上,道:“快去叫,不然……”
那守门士卒却不是个软岔子,想趁着刘瑁不备立即逃开。
那守门士卒将手中长枪突然格挡,当啷一声,竟然将刘瑁挡墙格挡量尺。
这家伙快速向后逃开。
与此同时,守门士卒大叫一声,守门的十几个士卒手里挺着长枪,围攻上来。
没等刘瑁动手,黄月英纵身跃起,空中抽出腰间佩剑,唰唰唰一阵舞动,十数人手中长剑当啷啷全部落地。
便在此时,早有守城士卒飞奔而来。
那人尚未到近前,便纵身跃起,挺枪朝着黄月英刺来。
黄月英箭法了得,然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