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秦霸途-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会有五国。”嬴政笃定地说道,“此次楚王发出纵约,想必也是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声望。既然上一次齐国错过了,想必这一次也不会贸然趟这趟浑水。”

    白起点点头,“不错,自昭王之后,齐国与我秦国素来进水不犯河水。如今的齐王健,性格懦弱,想必也不会有胆子来。只是,老臣担心……”

    “虎符吗?”不等白起说完,嬴政直接说道。

    “正是!”白起眼中一亮,既然嬴政能如此从容不迫地说出来,想必早就已经有了决策。

    一年前,蒙骜遭遇大败最大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如今,五国极有可能再次来犯。而秦国最为精锐的蓝田大营虎符,却是掌握在了白起手中。秦国可能将会再次面临,有兵不能用的尴尬地步。

    “师叔,你说,若是蓝田大营无法调用。我那父王会怎么做呢?”

    “想必大王只能动用函谷和霸上大营的军力了。只是,函谷兵力太少,不过五万。霸上大营哪怕扩增了,也只有十五万,而且大多未曾经过训练,战力肯定比不上原先的霸上大营。”

    “是啊,函谷虽精却少,霸上大营训练不足。但这样,才有机会名正言顺地彻底掌握霸上和函谷两处大营不是吗?”

    “公子,你是说……”白起显然被嬴政的谋划震惊到了。

    “师叔不要忘了,嬴成蟜那里可是还挂着个霸上监军的职位呢。”嬴政嘴角微微勾起,吕不韦之前的谋划想不到这么快就可以实现了。

    当初,嬴成蟜在毫无名望之时被硬生生推上监军此等重要职位。本就难以让基础的军士臣服,军中的流言蜚语不过都是靠着蒙骜的声望压着罢了,想必那些不懂军务的魏凡等人还在洋洋得意之中吧。

    现在,若是五国联军再次犯境,按照魏凡等人的想法,必定会要想尽千方百计地将嬴成蟜留在咸阳这安全之地。怎么可能会将他送去战场?

    只不过,如此一来,嬴成蟜在军中的地位将会彻底跌入谷底。

    曾经执掌了秦国将近半个世纪的嬴政心中自然清楚,最基础的军士对于秦国这个以军功论荣耀的国家是多么重要。

    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注定不会令常年游走在生死之间的士卒服气。即便成了王,也坐不稳王位。

    “老臣明白了,老臣这就派人去军中散播流言……”白起点点头,很快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嗯,有劳师叔了。”

    与此同时,秦王宫中,也同样收到了楚国所发出的纵约。

    秦王嬴子楚一脸阴沉地看着手中刚刚由黑冰台所传递来的情报。

    一年前,五国攻秦的事情,如今仿佛还一一在目。现在战事不过刚刚结束了几个月的时间,楚国居然再发纵约,一时间,嬴子楚心急如焚。

    “大王,您怎么了?”殿外,未经通报的芈文直接走入殿中,见嬴子楚脸色不好看,开口问道。

    “哦?爱妃来了啊。”见芈文进来了,嬴子楚连忙将手中的帛书压在一卷竹简之下。

    “大王,如今已经入秋了,天气也越来越冷,还请大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是。”芈文依偎着秦王坐下,柔声说道。

    嬴子楚笑了笑,凑到芈文的耳边,轻声说道:“若是真的担心寡人的身子,那爱妃可不要在勾引寡人了!”

    “呀!讨厌!”芈文佯装嗔怒地说道。

    “哈哈哈!”嬴子楚哈哈大笑。

    “大王,现在也是时候用晚膳了,臣妾已经在奉文宫内准备好了酒菜,不如就将这些政务待到奉文宫内处理吧。”

    “嗯,也好。”嬴子楚站起身,揉了揉肩膀,准备向大殿之外走去。

    “嗯?怎么了?”嬴子楚刚走两步,见芈文未曾跟上来,转头过来问道。

    “啊,没什么。臣妾正想为大王整理一下政务呢。”芈文有些慌乱地说道。

    “哎,那些东西让内侍们整理吧。”嬴子楚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甚是疲惫地说道。

    “喏……”芈文重新换上一张笑脸,走上前,搂着嬴子楚的手臂,向着殿外走去。

    ……

    第二日一早,当嬴子楚在芈文的催促之下,有些不情愿地前去处理政务后。芈文,便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华阳太后的寝宫。

    “太后!”

    “太后!”

    芈文还未进入寝宫,就有些焦急地喊了出来。

    正在修建盆草的华阳太后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地说道:“怎么了,毛毛糙糙的?”

    “太后……”芈文略微喘了两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昨日,臣妾在大王那里,看到了一份密件。”

    “密件?”华阳夫人手中的剪刀微微一顿,问道。

    “是的,上面写着,楚王已经向其他肴东六国发出了纵约。臣妾担心,若是六国纵约一成。恐怕大秦与六国之间将会再有一场血战,倒是,蟜儿他……”芈文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以芈文对嬴子楚的了解,嬴子楚即便派兵出征,也只会让蒙骜为帅。而蒙骜的直系,正是赢成蟜所在的霸上军。这就意味着,只要开战,嬴成蟜就有极大的机率会上战场。

    嬴成蟜如今不过才十四岁,当年她备受嬴子楚冷落的时候,唯一的寄托就在嬴成蟜身上,此时一想到嬴成蟜可能要冒着风险,随军出征,她心中便万分焦急。

    听了芈文的话,华阳夫人微蹙眉头,有些不愉地呵斥道:“嬴室的男儿,都需上战场,建功立业,这是秦国历来的规矩。况且,蟜儿他身为监军,又不是上战场厮杀去的,你担心什么?”

    “可是,太后,这是六国合纵啊!恐怕到时六国联军会不下五十万,这与寻常的战役一样吗?那些公子王孙,多少真正上战场的,太后您还不了解吗?”听了华阳太后的话,芈文非但没有镇定下来,反而哭得更凶了。

    可是,不论芈文哭得有多凶,华阳太后都不为所动。

    “太后,蟜儿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啊,若是让那嬴政登上了王位,指不定赵姬那贱人会怎样对我们呢!”芈文见华阳太后无动于衷,又开口说道。

    这句话令华阳太后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脸色也阴沉了起来。

    只不过,与芈文不同。陪伴了先王嬴柱几十年的华阳太后心中很清楚,若是将嬴成蟜换下,那嬴成蟜日后将会再也无法插足到军中。即便能登位称王,也会留下巨大的隐患。

    一时间,华阳太后,也觉得有些棘手了。

    PS:今天宰了一下养了好久的秦时明月,干将莫邪居然成了田赐的佩剑!我TM一直猜的是越王八剑之首的揜日,剧组还有节操没,之前的暗示都忘了吗?辛苦的我还要想办法把这吹回来。哎,新的一周,求**荐票安慰下。
………………………………

第一百三十章 东出(九)

    楚国合纵的消息瞒不了多久,很快黑冰台埋藏在六国之间的细作便有了其余五国的回音。

    果然,正如嬴政所料的那般。肴东六国之中,燕,赵,韩,魏,因为上一次打败了秦国,尝到了合纵的甜头,很快就同意了合纵。而齐国,则再次游离在五国之外。

    尽管嬴子楚因蓝田虎符丢失而对着朝中大臣一瞒再瞒,但五国之间,越来越频繁的兵马粮草调动,到最后几乎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了。

    秦国朝堂大殿

    嬴子楚面无神情地底下略显兴奋的老秦世家和阴沉无比的楚系人。

    大战将起,对于以战为本的老秦世家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送军功的时机。秦人闻战而喜的秉性,可不单单只局限于普通的老百姓,越往上对战功的渴望就越为强烈。尽管是五国合纵,但秦人又不止一次打败过合纵。所以,这次的五国合纵,在他们看来,依旧是一次立军功的机会。

    相反,楚系则以文事仕于秦。大部分的战事,楚系的人都插不上手。自然也沾染不了那由战争带来的巨大红利。

    如此一来,就意味着战争过后,秦系的力量声望将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加上此时的楚系分为两派,本就是力量最为薄弱的时候。到时候,说不定甚至连新兴的肴东系都比不上。可以说,此时的楚系几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刻了。

    “大王,肴东五国如今再次合纵,此时正当时我大秦一雪前耻之时。只要大王下令,我老秦人,必东出函谷,踏平五国杂碎!”一个胡子花白的老秦世家将领,义愤填膺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的大臣站了出来,其中不乏很多肴东系的人物。

    “诸位爱卿所言有理,寡人深有所感!”嬴子楚站起身来,浑身散发出一股威严之气。

    底下的秦系与肴东系不少臣子露出喜悦的神采来,但嬴子楚却是话锋一转,又问道:“何人可当帅者?”

    嬴子楚此言一出,两系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反倒是楚系的大臣们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态。

    一军之帅,无疑将是战争的主导者,同时也将会获得最大的功勋。如此大的一份功劳,怎么可能拱手让与对方呢?

    不过是短暂的沉默之后,两系之间便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嬴子楚嘴角闪过一丝微笑,足足等到两派争夺了将近一刻钟,才不慌不忙地又说道:“此次出战,寡人欲抽调十万郡兵,外加扩增的霸上大营与函谷大营,共计三十万,以战五国联军!”

    随着嬴子楚的话音一落,朝堂之上却是顿时陷入了安静之中。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嬴子楚,眼神之中写满了疑惑。

    “大王,不知此次五国联军有多少人?”一个肴东系的大臣问道。

    “具黑冰台所传消息,极有可能会是赵魏燕三国各出十万,韩国五万,楚国十五万,总计五十万!”嬴子楚面色沉重地说道。

    “啊?”

    “这!”

    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大王,霸上大营刚刚重组不过短短数月不到,而函谷之军不过五万。十万郡兵,更是连重组的霸上大营都比不上。如此战力,恐怕将会不是五国联军之手啊!”此刻,作为老秦系之首的司马钧也忍不住了,开口说道。

    “是啊,大王!如此,不异于送将士们去死啊!还请大王,派出蓝田大营!”

    “请大王,派出蓝田大营!”

    一时间,群臣都同一了口径,苦苦劝说道。

    “哎!”嬴子楚轻叹一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诸位爱卿,寡人何尝不知如此呢?只是,我大秦力压肴东六国百余年而不衰,靠的不过是函谷之险,进可攻退可守。若是调动蓝田精锐,固然与五国野战的胜率会高出很多。可是,一旦战事有失,五国大军必定兵犯函谷,到时,何人可保函谷万无一失?函谷易手,国都咸阳当如何?”

    “……”

    群臣互相对视几眼,尽管嬴子楚说的头头是道,丝毫挑不出一点毛病。但,一众大臣还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函谷,乃我大秦之国门。肴东之地可尽失,而函谷不可失!”嬴子楚冷下声来,扫过一众大臣说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臣等附议!”面对秦王的威压,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大臣们,也只能表示赞同了。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认为,何人可担此大任!”嬴子楚又缓缓坐会王位,眼中带着几分笑意注视着殿下的群臣。

    “大王,臣以为,霸上大营如今乃是蒙骜将军一手组建。理当由蒙将军挂帅才是……”老秦系之首,司马钧舔着脸说道。

    朝堂之上肴东系的大臣脸色一变,心中纷纷暗骂司马钧无耻之极。这个理由,分明是他们之前用来替蒙骜争取帅位的理由。现在,知道出关作战的极为危险,居然又用这条理由推蒙骜挂帅。

    到时候蒙骜若是败了,恐怕性命不保,哪怕是胜了,也必定是惨胜,得不到太多的功勋。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既然司马钧做得初一,他们肴东系的人也敢做十五。

    “大王,臣以为,蒙骜将军新败不久。若是挂帅,可能三军不服。还是由王翦将军挂帅为佳!”一个肴东系的大臣跳出来说道。说完还带着一脸戏虐地看着老秦系中的一位大臣,原因无他,这个理由正是这个老秦系的大臣先前提出来反对蒙骜挂帅的。

    一时间,大殿之上忽然充斥起一份诡异的气息来。秦系与肴东系的大臣们互相大眼瞪小眼,用着先前对方的理由,来攻讦对方。

    倒是先前忧心忡忡的楚系人,此时到成了事外之人,整暇以望,倒像是一群吃瓜群众。

    “大王!”一声深沉却极为洪亮有力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顿时盖过了那些依旧在吵吵闹闹的大臣们。

    “蒙将军!不要啊!”站在蒙骜身旁,一个肴东系的军官微微拉拉蒙骜的袖子,低声提醒道。

    可是,蒙骜却是置若罔闻,一甩袖子,出列道:“老臣愿挂帅,迎击五国之军!”

    “蒙卿……”嬴子楚见蒙骜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从头至尾都未曾说过话,一直闭目养神的吕不韦,也张开了眼睛,一缕精光一闪而逝。

    “蒙家至忠至义,果然名不虚传……”站在碧水池前的嬴政心中不由自主地赞赏道。

    尽管嬴政早早就知道蒙家世代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家教,但这样的忠义之臣,不论看几眼,心中的总会生出一丝佩服之情。

    先前一众喋喋不休的大臣们,也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哪怕明知胜少败多,还能有如此魄力站出来,足以让他们汗颜。如此骨气,哪怕是一直事不关己的楚系大臣们,也是频频点头。

    只是,满朝尽是佩服赞许之色的大臣们不同,站在碧水池另一侧的公子嬴成蟜却是露出了一副慌乱之色。

    嬴成蟜是早早就知道五国联合之事的,只不过,开始的他同群臣想的一样,这是一个上阵杀敌得战功的好机会。

    可是,当知道自己的父王居然要将最为精锐的蓝田大营弃之不用的时候,心中便开始慌了。

    嬴成蟜是想上战场不假,可这并不代表着他想参加一场胜面远远低于败面的战争。

    眼看着秦王嬴子楚就要敲定出军之帅了,一旦话音落下,就是想改也难了。嬴成蟜心中不由得大急,一个劲的向着底下的魏凡使以颜色。

    早早就接到华阳太后暗示的魏凡此时自然也看到了嬴成蟜那焦急的神色,几番犹豫之后,还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大王,此战凶多吉少,如今公子成蟜还身处监军之职,若是出个三长两短,恐乃王室不幸!”

    魏凡话音刚落,便遭到了一众满朝文武那鄙视的眼神。连带着,看嬴成蟜的神色也显得极为怪异。

    坐在最前端的吕不韦嘴角微微勾起,看着嬴成蟜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怜悯,又带着几分同情之色。

    PS:这周的推荐没有上周给力啊,有推荐票的小伙伴们,不要吝啬手中的推荐票啊。使劲砸啊!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东出(完)

    蒙骜与嬴成蟜,一个甘愿为国赴死的老臣,与一个贪生怕死的王室公子,两者一前一后,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嬴子楚眉头微蹙,心中有几分犹豫。

    近日以来,嬴子楚对芈文愈发宠爱,爱屋及乌之下,嬴子楚也极为关照自己的这个小儿子。加上对太子嬴政的天然忌惮,嬴子楚还真的不希望嬴成蟜随军参加一场风险极大的战事。

    但是,一介臣子尚能为国为君王尽忠,身为王室之子,却是贪生怕死,这着实是让人有些不耻。

    嬴子楚也不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堂而皇之地说出罢免嬴子楚职务的话来。否则,这样不但会寒了蒙骜的心,更会寒了即将为秦国出征的将士的心。

    就在嬴子楚百思不得解决之法时,殿下传来了一道声音。

    “父王,儿臣愿待蟜弟,随军出征!”

    嬴政转过身,对着端坐在大殿之上的嬴子楚拱手作揖说道。

    “太子!不可!”

    “不可啊太子!”

    顿时,大殿之下,不少秦系的大臣高呼道。

    开玩笑,嬴政可是他们看好,全力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怎么可能让他冒这样的风险呢?

    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还不让楚系捡了便宜?眼看着楚系如今分崩离析,秦系的人怎么可能再给他们一点机会呢?

    “太子。此事不妥!”此时,吕不韦也忍不住开口了,与秦系一样,眼看着嬴成蟜已经被他坑了一大把,嬴政正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呢,他可不会让嬴政去战场冒险。

    “太子万金之躯,乃是一国储君。此战太过凶险,一旦开战,双方将近百万之人,恐难以顾忌太子。”蒙骜也拱拱手说道。

    但,谁知,嬴政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蒙将军与诸位大人不要再说了。蟜弟本是霸上监军,大战在即,蟜弟因年幼不宜出战,若是王室之中无人出战,恐寒霸上之军心。霸上大军乃是此战主力,寒了霸上大军的军心,恐怕这战事就败了一半了……”

    嬴政说得声情并茂,将朝堂上的许多性格直爽的将官们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是一众文官也是沉默不语。

    寂静之下,嬴成蟜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紫。生性还不太成熟的他,心中是当真信了嬴政的话。羞愤之下,恨不得立刻离开大殿。

    吕不韦眉头微挑,却是心中不免担心起来:“我的太子殿下啊,你说的如此完美无瑕,恐怕大王……”

    果然,吕不韦的心思还没有想完,高坐在大殿王座上的嬴子楚便开口了:“太子所言有理。我嬴室男儿,哪有畏战之说。若不是蟜儿如今连十五都不到,寡人也定让其入行伍之中!”

    “只是,贸然撤去蟜儿之职,恐军心不稳。如此,当真需要一与蟜儿地位相等的王室子孙……”嬴子楚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矮,脸上露出一副极为不忍的神态。

    “父王,儿臣愿与三十万袍泽共赴沙场!”嬴政露出一副坚定的神色,铿锵有力地说道。

    “这……”嬴子楚依旧是犹豫不决的样子。

    “请大王派太子监军!”就在嬴子楚一副犹豫不决的时候,魏凡再次硬着头皮跳了出来。

    当然,这下又惹来不少白眼。甚至一些同魏凡相同阵营的楚系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好!”嬴子楚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狠狠一挥拳头,说道:“既然政儿有这份魄力,父王自当支持!”

    “多谢父王!”嬴政深深弯下腰,长揖道。

    “当真要随军出征?”眼见王命已成,嬴政居然还是丝毫后悔的意思都没有,吕不韦心中不由得大为吃惊。

    以吕不韦对嬴政的了解,吕不韦心中自然清楚嬴政的心思是多么的深。吕不韦绝不相信,嬴政会毫无把握地参加到这么一场胜少败多的战事之中。

    “你的底牌是什么呢?”吕不韦捋捋胡须,有些阴沉地盯着嬴政。

    “退朝!”

    朝会在一太监的尖嗓门下结束了。可嬴政的名望却是如同坐火箭般,开始提升。

    离开朝堂之时,不少大臣都主动地靠过来,与嬴政打起招呼来。其中,大部分皆是些将官。

    如今的嬴政,在这些将官看来,无疑是一个上得了战场,入得了朝堂的不世奇才,是日后秦国再次大兴的不二之君。无形之中,也成了嬴政的第一批脑残粉。

    当然,不仅仅是限于朝堂之上,军中大营,嬴政奋勇之名也在白起的刻意推动下迅速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咱们的监军公子成蟜被大王撤去了之位!”一个消息灵通的士兵说道。

    “啊?没听说公子成蟜犯了什么错啊,怎么就撤去了职位呢?”旁边一个老实巴交模样的士兵不解地问道。

    “笨!没听说这次出关作战要面对五国五十万兵马吗?那公子成蟜是怕死呗!”另一个灵活点的士兵一拍他的脑袋,骂道。

    “怕死?”那老实巴交的士兵仿佛听见了最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咱们秦人什么时候怕死过了!”

    “笨!那可是公子!还跟你一个小小的公士一样?那性命可是比你我金贵得多!”先前的士兵又拍了一巴掌说道。

    “诶,诶,你可别乱说啊!”消息灵通的士兵一脸不忿地说道,“太子殿下可是亲自向大王请得了监军之职啊!”

    “什么!”

    “什么!”

    两个士兵同时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

    “哎,听说太子殿下是不愿寒了众将士的心,故才愿与我们这些人共赴战场的……”消息灵通的士兵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

    另外两个士兵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沉默不语,不一会儿就各自走开了。

    “诶,知道吗……”

    军中枯燥无味,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很快传遍整个军营。没过多久,太子嬴政爱兵如子之名便牢牢地印刻在了每个将士心中,甚至不少将士被嬴政之举而感动哭了。

    然而,还没等这些将士们感动完,又有人提起了嬴政小小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