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利地到达了枣园,胡大海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王亮简单的告别之后就离开了。

    他还有新的任务要去执行。

    “你就是王亮同志吧,主席正在屋里开会,稍等一下。”一个年级不大的小伙子盯着王亮看了许久,道。

    “你认识我?”王亮有些惊讶,自己应该是第一次见这个小伙子啊,还有自己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他怎么知道自己是王亮呢?

    “报纸上看的啊,第一个杀死日本中将的英雄,家喻户晓的人物嘛,再说毛主席和周书记经常念叨你,我这个做警卫员的怎么会不知道呢。”警卫员见王亮的年龄比自己大不到哪里去,便大了胆子,打开了话匣子。

    警卫员的这番话让王亮很是激动,什么?!

    太祖和大鸾经常念叨自己!

    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啊。

    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出名,太祖他老人家都知道自己。

    本来王亮还有些纳闷,按照历史线发展,大鸾同志现在应该在中央长江局当书记。

    不在延安啊。

    自己又不认识太祖,估计太祖也没有听过自己的名字。

    但现在听了警卫员的这番话,王亮激动的简直无以言表了。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啊,整天念叨自己,王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李,过来一下。”

    “哎。”听见有人喊自己,警卫员应了一声,立马就往屋子里跑去。

    过了没多久,叫小李的警卫员就出来了,冲王亮指了指一间窑洞,道:“进去吧,主席就在里面。”

    王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淡定,可是怎么能淡定得了呢?

    这种激动感,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当当当~

    门是闭着的,王亮礼貌性地敲了几下。

    “进来。”湖南口音,是湖南口音,王亮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太祖的声音。

    蓄著一头短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衬衫袖口卷到手臂中间,露出小麦色的皮肤,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

    见主席在低头看着些什么,王亮没敢说话,不是胆怯,是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敬重。

    “我的王大将军来喽,快座,快座,不必拘谨。”主席慈眉善目,很和蔼,很平易近人。

    王亮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当看见主席竟然亲自为自己倒水的时候,更是。。。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你去苏联

    王亮接过主席递过来的水,平复了下心情,问道:“主席,您知道我?”

    刚才自己一进屋,主席的那个“王大将军”喊得王亮快要脸红了。

    自己这点小本事怎么能称得上将军呢?

    主席点上了一支烟,笑呵呵地看着王亮,说道:“当然知道你了,一员虎将嘛,大鸾的眼光很不错嘛。为我党争取到了一个优秀的人才。你在宛平抗击日寇,击毙日军中将,在上海搞情报工作,相当于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根据地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嘛,打了好几场大胜仗,重挫了日寇,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个王大将军,受之无愧!”

    看起来主席对王亮很是欣赏。

    听了主席的这番话,王亮心里一惊,好家伙,虽然简洁,但是自己穿越来的这半年多的经历都囊括了进去。

    看来主席一直关注着自己啊。

    “主席,我,我还不够格,还需要努力。”王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像个羞愧的小孩子。

    不一会儿的功夫,主席的烟就吸完了,把烟蒂放在烟灰缸里扭了扭,道:“够格,绝对够格!”

    若干年后,被授予将军军衔的王亮想起这段历史来的时候,回味无穷。

    四十五岁的主席,二十岁出头的王亮,两人交谈了许久许久,说了很多,很多。

    “。。。。。。(此处省略无数字)”

    王亮跟主席探讨的是当下形式和对未来的展望,清楚的分析了八路军、新四军当下的条件。。。

    以及发展的方向。。。

    当然是开了金手指了,王亮把自己学的军事历史都展现了出来。

    王亮没敢把历史完完全全的说出来,只说了一个大概。

    主席一直在点头,表示认同的王亮看法。

    最后主席的一番总结让王亮不由得吸了口冷气。

    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这一系列的称号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主席最后的总结把王亮说的,还有王亮有意过滤掉的,都分析了出来。

    王亮能不吃惊吗?

    王亮甚至有些怀疑,主席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

    这怎么可能,王亮摇了摇头,很快就打消了自己这个想法,太扯了。

    聊了大概有四个多小时吧,最后在警卫员的反复提醒下,主席这才意犹未尽地邀王亮去吃饭。

    看得出来,他跟王亮的谈的很开心。

    主席原本就对王亮的印象不错,加上今天的谈话,很多观点的不谋而合,主席更像是找到了一个知己。

    主席经不住警卫员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去吃饭,邀请王亮道:“走吧,咱们吃饭去。”

    “主席,我就不。。。”王亮觉得这样有些不好,便想委婉的拒绝。

    王亮话还没说完整,主席就冲王亮摆了摆手,道:“拘谨什么嘛?扭扭捏捏的样子,小家子气了。我又不是老虎,还怕我吃了你不成吗?走吧,我的王大将军。”

    王亮苦笑,那好吧,只能去蹭一顿饭了。

    “好的,主席。”

    “这才对了嘛。”

    *******

    菜很简单,四菜一汤,都是小碟子,量不大。

    炒生菜、凉拌苦瓜、酸辣土豆丝,汤是小米粥。

    最后一个是硬菜,红烧肉,主席每顿饭是三菜一汤的,这次王亮来了,特意加了份红烧肉。

    主席最喜欢的菜就是红烧肉了,每隔两三周才开一顿荤,王亮这次算是有福气了。

    “主席,不知道您这才让我来延安是安排什么任务啊?”吃了一会饭,王亮才想起来正事还没说呢,便好奇地问主席道。

    主席哈哈一笑,随后又严肃下来,道:“哈哈,算是任务,也不算是任务。去苏联学习,伏龙芝军事学院,能不能完成这个不算任务的任务?”

    王亮听了一愣,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自己耳朵没有听错吧?

    现在去苏联?

    伏龙芝军事学院王亮自然知道。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

    伏龙芝军事学院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乃至世界的军事家摇篮。

    知名校友有刘伯。承,朱可夫,科涅夫,崔可夫,卢冬生。。。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所军校培养的可不是中下级军官,而是高级军官。

    主要培养团至军级的、具有广泛知识的合成军队指挥员。

    学员入学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担任过2年以上营级指挥官职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战斗素养,年龄在38岁以下,军衔为大尉或少校甚至更高。

    招生办法是领导推荐、逐个审查、择优录取。统考科目为俄语、数学、物理、文学、战术、技术装备等。

    王亮自己数了数上面那几个条件,自己好像基本上都不达标吧~

    王亮一激动,啪一下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回答道:“我能!”

    “好,好,好。坐下,坐下,这么激动干嘛。”见到王亮这模样,主席笑了笑,道。

    主席接着又道:“送你去苏联,可是要学习知识的,不是去度假的。这次跟你一块去的还有几位同志,过几天会有人安排你们出境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管理极为严格,但是能学到宝贵的知识。我们的老大哥已经胜利了,我们得多向这位老大哥学学习,取取经啊。”

    王亮连连点头,随后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主席,中国还被日寇侵占着,我,我。。。”

    “去学习老大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打击侵略者?放心吧,以后仗有的打。学制不是三年嘛,大鸾说你聪颖,看看你能不能用两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从这所世界顶级军校毕业。放心,仗少不了你打。”

    
………………………………

第三百八十七章

    注:为了防止河蟹大婶找麻烦,这里就不过多写王亮和主席接触的细节了。总之,主角很快就会回国的,十几章的事情,会很精彩的,出国就是为了建国后授衔做准备。还有,铺垫部分情节。王亮还是带独立团,还是干小鬼子,这点完全可以放心。求波月票可否?

    听完主席的话,王亮的担心也就烟消云散了。

    三年的学制,王亮完全有信心提前毕竟。

    凭借自己的智商,自己的基础,提前毕业根本就不叫事。

    抗日战争要打八年呢,这才是第二个年头,后面越打越激烈,不用怕没有仗可以打。

    还有,自己的确是军校毕业不假,学过一年半历史,一年指挥,但是这些都是纸上谈兵。

    虽然穿越过来打了不少恶仗、狠仗,但王亮的心里很清楚,自己能打赢,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自己的历史知识。

    如果有一天历史知识用完了呢?

    或者说不适应当下的环境呢?

    那么就惨了。

    所以王亮需要去充电,需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大兵团作战类型的。

    这是王亮最缺的。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解放军的军校指挥系都是针对基层军官设置的,至于大兵团作战,那是高级军事指挥系。

    高级军事指挥系自然是后来高级军官进修的地方,不面向地方高中生招收。

    王亮自然没有机会接触。

    诚然,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世界顶尖级的军校,极富有作战经验的教官,达的科技,机械化的军队,苏联老大哥那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王亮能猜测出主席让自己去伏龙芝军事学院是出于什么原因。

    自己要被重用了。

    王亮很清楚,经历了多次的波折,队伍里上过学,有文化的干部不多了。

    很多长都是行伍出身,知识上差点意思,严重的甚至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送他们去苏联学习,就有些折腾人了。

    所以主席特意挑选出了一批比较合适的干部,送往苏联,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这项工作已经不是第一次的进行了,之前的刘伯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等等都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

    当然,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王亮很幸运,成为了这次派往苏联中的一员。

    更幸运的是王亮受到了主席的亲自接见,留下了个不错的印象。

    “放心吧,主席,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王亮攥了攥拳头,目光炯炯有神,向太祖表决心道。

    “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啊,我和大鸾会一直关注你的。”主席点点头,笑道。

    饭毕,主席又邀王亮到窑洞里畅谈了两个多小时。

    “要走了,我送你一幅字,算是留作纪念吧。”说罢,主席来到书桌前,大笔一挥,在不大的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王亮看了大吃一惊,虽然是草体,略微潦草,但这四个字王亮还是能认出来是什么的。

    一代战将

    主席并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写。

    “赠王亮于延安,1938年2月14日。毛”

    王亮看的呆了,无价之宝啊,这绝对是无价之宝。

    历史上,主席少有为将军提过字的记载呢。

    那王亮就是第一个。

    说实话,主席对王亮的印象好到了极点。

    一是因为王亮的英勇事迹,杀死了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龟田中将,算是为抗战开了一个好头吧。

    二是因为王亮在上海潜伏期间,输送了很多重要的情报和机密。

    这些情报都是直接转到大鸾手里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鸾对王亮赞不绝口,那主席自然也是爱屋及乌的。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王亮才知道,自己当初从艾国民那里搞到的那份绝密名单,拯救了成百上千的人。

    三是因为王亮相貌英俊,谈吐不凡,有思想,很对太祖的胃口。

    经过一番交谈,主席甚是喜欢。

    写完之后,主席放下笔,问王亮道:“一代战将,我这四个字写的怎么样?可别说你担当不起啊,这是对你的一种激励。王亮,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王亮挺直腰板,回道:“很有气势,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的。”

    王亮直感觉自己全身的热血在沸腾,斗志昂扬。

    现在要是在他的面前放上二十个鬼子,给王亮一把大刀,王亮绝对能全部给砍死。

    这就是力量,伟人赋予的力量。

    这张字被王亮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来,找了一张油纸,一包。

    然后又弄了一个小盒,放到了盒子里面。

    王亮要随身携带着,这是无价之宝。

    它会激励着王亮一直向前。

    当王亮抵达苏联的时候,已经是2月21日了。

    除了王亮,还有七位学员,他们跟王亮一样,都是团职干部。

    不过王亮在他们当中是最年轻的。

    这七人的名字王亮耳熟能详,除了在后来的战斗牺牲掉的,都是开国将军。

    这里就不过多的提这七人了。

    1938年的苏联,虽然没有了战乱,但是还是处在阴云的笼罩之下。

    生活好了,事端也多了。

    斯大林动大清洗肃反运动,期间至少有大约15o万人被杀害,被害人总数至今为止不明,苏联境内劳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怀疑为“反动派”或者“间谍”的公民都会被关进劳教所,甚至被枪决。

    而且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不仅仅针对苏共中央,苏联军队高层,也针对普通苏联人民。

    所以说苏联的上空阴云笼罩,充斥着恐怖的气息。

    不过这一切和王亮他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虽然清洗在进行,但是对于王亮这些年轻军官来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他们的任务,是学习!

    资料:1955年全军次评定军衔时,按照韩先楚的资历,军委总部拟评为中将军衔上报。主席审阅时批示:韩有功,中晋上。仅仅六字,韩先楚成了开国上将之一。。

    《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叶申中校的讲话

    “嘿,伙计们,这是你们的军服,五分钟的时间,换上它们,然后去教室集合。不要迟到,否则你们会很惨的,我没有在开玩笑哦。”

    说话的是安德烈,负责王亮他们这批学员的一个助教。

    大尉军衔,是6军的一个副团长,年纪三十岁左右的样子。

    此时王亮他们刚分配完宿舍,安德烈就拎着一大兜娄军服过来,扔在了地上。

    学院的待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宿舍四人一间,很拥挤,很狭窄,开来老大哥并不是那么欢迎王亮他们。

    这是王亮的感觉。

    不过王亮他们丝毫没有怀疑这个安德烈大尉的话,很惨,他们在来时的路上就亲身体验了一遭。

    王亮他们刚到莫斯科火车的时候,去接他们的也是这个安德烈大尉。

    安德烈是开车去的,但是他丝毫没有让王亮他们上车的意思,只是说了一句,“嘿,伙计们,二十分钟之后在军校门口见到你们,不然你们会有苦头吃的。”

    王亮他们初来乍到的哪里知道军校的位置,加上语言不通,问也问不出来。

    情急之下在报亭买了一张莫斯科城市地图,一看不要紧,他们现在离学校的直线距离足足有五公里。

    注意,直线距离是五公里。

    五公里跑及格成绩是二十二分钟。

    而王亮他们买报纸就耽误了两三分钟,在不熟悉的莫斯科道路上七拐八拐的,能在二十分钟之内赶到才见鬼了呢。

    “嘿,伙计们,你们迟到了,该接受惩罚了。俯卧撑准备。”安德烈坏笑,用生硬的英语说道。

    王亮他们不以为意,不就是俯卧撑吗?

    虽然他们都是团级的干部,但是平时都是战斗在一线的,身子骨硬朗的很,俯卧撑根本就不叫事。

    听到安德烈的口令之后,八人都趴到地上准备好了。

    “五十组,你们可以吧?”安德烈摇摇头,不无担心地问道。

    “可以!”王亮他们一致感觉这是遭受到了莫大的嘲讽,不就五十个俯卧撑吗?这叫事?

    苏联人都这么山炮吗?

    但是接下来生的事情让王亮和战友们差点吐血了。

    “听我的口令,第一组,一,二,一,二”

    看到王亮他们诧异的目光,安德烈笑了笑,解释道:“伙计们,忘了告诉你们了,在我们这里,俯卧撑一组是八八拍的。”

    王亮心里咯噔一下,靠,那么这就是说他们需要做四百个俯卧撑。

    好吧,为了不丢脸,八人咬着牙完成了。

    可是胳膊,感觉不是自己的。

    这四百个俯卧撑可不是那样duangduang随便做。

    安德烈喊一的时候,下去,然后喊二的时候再上来。

    或许是安德烈要来个下马威,故意把一和二拉长,这样一来更加累人了。

    王亮他们不管那么多了,抓起一套衣服来就开始往身上穿,还好,赶到教室的时候在五分钟之内。

    “好了,欢迎咱们新来的八个中国同志,下面我说一下军校的规矩。”相比助教安德烈,班主任叶申中校就显得严肃的多了,对王亮他们这些中国的同志也很尊重。

    后来王亮才知道,这个叫叶申的中校是位战斗英雄,两次被授予列宁勋章。

    哦,这里说明一下,列宁勋章为苏联二战前的最高奖赏,是193o年4月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布命令设立的。

    根据勋章颁条例,此勋章可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中建立特殊功勋的个人、集体、机关、社会团体和部队。

    早年颇为珍贵,但后来愈愈滥,服役满25年就可被授予,总计颁了46万余枚。

    不过在1938年的今天,这枚勋章几百枚,还是很稀有的。

    能拥有两枚列宁勋章,可以值得骄傲了。

    更让叶申值得骄傲的是他的军衔虽然只是中校,但职务却是同等最高的,空降师的副师长。

    “中国新来的同志们,你们的学制是三年,当然,如果你们的成绩优异,可以提前结业。但是这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建校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不过我还是要讲。”

    “第一年学习基本战术理论和团攻防战术,第二年学习师战术和指挥,第三年学习集团军战役理论和指挥,毕业前两三个月还要学习方面军战役等有关知识。函授系课程设置和进度与基本系相同,但以自学为主,学满6个学期后准予参加毕业考试。”

    “学院强调全面提高学员的战役、战术和军事技术素养,培养学员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也就是说,时间很自由,自己去觅食,前提是三年后你们能通过考核毕业。”

    “下面介绍一下科目,合同战术、战役学、战争史、外队、经济学、外语、军事心理学、军事教育学、军事后勤学等。不死板,是本学院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训练中特别强调综合运用讲课、课堂讨论、自学、各种作业、各类演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战役、战术和军事技术素养,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培养的是高级军官,不是只会服从命令的下级军官和士兵,所以别想着让别人给你们下达命令,你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叶申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串,不过都是干货,有用的东西。

    王亮不敢分神,仔细地听着,同时不忘在本子上做笔记。

    不知不觉之中竟然找到了之前在海军潜艇学院上学时候的感觉,重回学霸的感觉还是挺棒的。

    王亮喜欢伏龙芝军校的这种氛围,自由不死板,不教条,这是最有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客观条件。

    看来自己有机会大展拳脚了。

    “还有,接下来你们八位同志每人会拿到一张纸,上面有选修科目,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勾一下。前提是你们这门课能顺利结业”

    “最后说一下,下次我再讲话的时候就不是用这蹩脚的英文了,说实话,我的英文糟糕透了。这也就是说,你们必须马上学会俄语,不然你们会在课堂上寸步难行。”

    “加油,同志们!”。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