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伯圭,而子龙常年跟随公孙伯圭征战沙场,深得其用兵之法,且这次子龙所率领的接应大军,主要为骑兵,故起用子龙为将。”

“子龙这句话就不对了,大丈夫处世,当上报国家,下报百姓。本大都督任用汝为将,是让汝立功,现在没有功劳不打紧,就害怕未来没有显赫战功,否则即使本都督器重,亦难服众。这望各位将军切记。”

显而易见,赵云渴望立功,在刘琦简单调动之下,士气大振,愉快的接受了命令。

刘琦见军事会议召集完成后,让刘坤拿出十副千里眼。在坐诸将这几天有听说作坊研发了一种新式武器,能够看清数里外的东西,此时魏延觅得袭击之所,也是拜此千里眼之功,纷纷眼睛注视着刘琦,渴望获得这副。

在座将军谋士拿到这新式武器后,都非常兴奋。特别是赵云、吕蒙二人,当得到这副千里眼后,手竟然有点颤动,看得出内心的激动。连连表示必杀敌立功,以报效刘琦的知遇之恩。

五日后,中军到达上庸关,贾诩出城来接,停顿一日后,与贾诩等人率领大军继续北行。

因荆州军是突然向张鲁部发动袭击,汉中军正与益州军在剑阁激战,因此一路防守非常薄弱。且加上前面有魏延、赵云两位猛将开路,一路势若破竹,前锋直逼汉中城下。

而刘琦所率大军,则沿途成为接收队长,在没有任何阻绕的状况下来到汉中城。

七月末与魏延,赵云部汇合,刚刚安营扎寨完成后,汉中使臣来报。

来者为张鲁谋士阎匍,张鲁是在三天前知道荆州大军已经攻破上庸,正向汉中进发,大惊,急招一干手下商议。

汉中本来只是益州的一个郡,张鲁在去年老母在成都被杀后,举全郡的力量起兵攻打刘璋,兵力早就吃紧,如今荆州刘表以同族之谊,毫无预警的就加入战团,不但攻破上庸城池,如今兵临汉中城下。

商议半天,没有结果,最后只有一面派出信使给剑阁的张卫,要其脱离杨怀后,大军回援汉中,一面派出使者前往荆州军大营,妄图让刘琦退兵。

简单了解情况后,刘琦当即端茶送客。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如今荆州兵临城下,双方已经撕破脸面,怎么能够你说退就退?

但是阎圃竟然妄图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荆州退兵。

当即让刘坤请出高祖遗传下来的配剑,简单说明道:“先生可以回去告诉张鲁,益州为荆州兄弟治所,岂能由旁人攻打。刘琦为高祖之后,世祖嫡亲,若是不能保护同宗的安全,又有何脸面称为高祖之后亦?”

阎圃坚称,张鲁是因受小人所害,其母在成都被害,故不得不起兵向刘璋讨一个说话而已?反问荆州为何攻打汉中,要什么条件方可罢兵?

刘琦笑道,当然是投降我荆州,如此荆州可以饶恕其罪过。要协商要谈判可以,但那是无条件的投降我荆州,如此我荆州才可能保全张鲁与帐下诸将的姓名。我刘琦是酷爱和平的,但是和平的方法就是你无条件投降我荆州。

阎圃威胁道,如今荆州强汉中弱,汉中以弱抗强,断难获胜。但是汉中城内虽然都是老弱残兵,但在剑阁还有张卫的四万大军,若是拼死一搏,亦可给荆州带来大的伤害。荆州断不可拒绝汉中张鲁好意,赶尽杀绝。

刘琦大笑;想到后世常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当即放言道,汉中唯一出路就是在今天日落前无条件投降我荆州,否则我枕戈待旦的将士,我荆州猛士将在明天早上前往占领汉中,到时本大都督不敢保证张鲁及其家人的姓名。”

“因此,谈判是可以,要和平解决争端是可以,但那有个前提,就是汉中如何落无条件投降”?

张鲁见求和不得,大怒,与阎圃一番计议后,召集汉中众将领与太守府。

张鲁哭丧着脸,让阎圃将刘琦原话传达之后,更是哭不出声。

众将领多番劝解后,张鲁哭声方才减弱,哭道:“刘琦贪得无厌,欺我太甚,欺负我汉中无人,欺负我五斗米教教徒向来以人为善,不愿意与世结仇。竟然要求我汉中无条件投降,竟然只考虑如何饶恕我汉中诸将性命,真是欺人太甚。我张鲁无能,鲁治理汉中,从未为大家带来片刻安宁。前日有刘璋斩杀老母之恨,今日有刘琦大军压境,刘琦要求大家无条件投降,遭遇到性命之忧。鲁不愿意再影响大家生计,决意自尽,以保全诸位将军。”

想汉中在张鲁治理下,早已经政教合一,张鲁一天到晚以五斗米教宗旨教导汉中文武,在汉中颇得人心。

如今竟然出现性命之忧,很多将领竟然出现不忍的表情。

阎圃见目的已经达到,出列道:“太守大人断不可如此,想太守大人待我等甚佳,怎能大难之日各自飞亦。如今我汉中城内还有万余大军,退敌无能,但可以凭借高墙防守。此外,二将军处仍然有四万大军,前日太守大人已经派出信使,不日将回师汉中,如此也有一战的本钱,如此也可与刘琦拼个鱼死网破。”

帐中诸将见阎圃如此说,纷纷跪下请求张鲁,请求张鲁不要自寻短见。

张鲁见目的已经达到,大喜,当即带领诸位将领爬上城楼,加强防卫。

刘琦见日落前张鲁没有投降之意,城头亦加强了防卫。当即升帐点兵,魏延赵云吕蒙等人都纷纷请战,考虑到魏延等人一路的辛苦,刘琦当即同意由吕蒙沙漠坷刘勋三人率领5000人马前去叫阵,命令诸葛亮、石滔等伐木制作投石车等攻城器械。

话说吕蒙刚到阵前,汉中军派出三员战将都被吕蒙挑于枪下,看得城楼上的张鲁大为肝火,急忙鸣金收兵,四门紧逼,固守代援。

而刘琦考虑到张卫大军正与杨怀大军对峙与剑阁,汉中几乎无军可派,也没有什么担心的,命令魏延为攻城总指挥直接指挥攻城。

汉中城墙还是很坚固的,魏延他们全力攻取数日无果,看着魏延他们眼中冒出的火气,刘琦连忙宽慰了下他们,汉中乃张鲁老巢,岂能轻易攻破,且攻打了十日,汉中城已经岌岌可危,早晚就可攻下,且今天有一彪人马已经攻上城楼,但因为后继人员没有跟进,最后被张鲁率领亲卫杀下城楼,虽然当时刘琦差点大骂魏延,但现在还是原谅了他。

经过数日交手,荆州诸将感觉汉中战力奇差,早已经视汉中无物亦,只是考虑如何攻破汉中城,如何接收汉中。

第71章夜袭

期间诸葛亮虽然多有提醒,要求刘琦注意张卫所率领的四万大军,刘琦大笑:“孔明你也见识过汉中军的战力,如何?如此军队,就是十万之众,也难奈何我刘琦,何况四万?另外,张卫与益州大都督杨怀对峙于剑阁一线,若是有异动,杨怀必然派出使者星夜赶往大营报告,汉中已经实力耗尽,何必如此小心?”

诸葛亮欲言又止,刘琦不以为意。来到三国后,虽然对诸葛亮还是很崇拜,但早已不像后世那样认为他是后算五百年的奇才。另外,诸葛亮性格过分谨慎也让刘琦一览无遗,打仗拼的是性命,若是过分谨慎,淡然七出祁山无功了。

刘琦现在才明白为何刘备死后,仿照孙策的安排,如张昭、周瑜般安排诸葛亮、李严的职位,如此看来,阅人无数的刘备,也认为诸葛亮过分保守,领军难有大作为。

当夜三更,刘琦正在梦中考虑如何接收汉中郡,如何谋取益州时,耳际传来阵阵喊杀声。

急忙穿上盔甲,呼唤亲兵,片刻周仓刘坤来到营中,告诉刘琦汉中军劫营,赶快逃命吧。

刘琦暗叹自己怎么流年不利,边走边想:蔡瑁他们被劫营而兵败,难道刘琦也会遭受此劫难吗?要知道刘琦为这个斩杀了张允,对蔡和实施了鼻刑啊。

难道是走夜路遇到鬼了,前段时间因为夜袭兵败,刘琦当众处罚了张允、蔡和,难道今天自己也要面对这种结局吗?

刚走到议事大帐,看见诸葛亮正襟危坐在一边,正在向传令兵传达命令,前世不是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吗?既然在敌军来袭的时候,我营中有诸葛亮在,大概也不必过分紧张,大概局势还没有到逃命的地步。

刘琦内心方渐渐安宁,笑着看诸葛亮发号施令。

诸葛亮看到刘琦非常平静的来到大帐,连忙起身迎接道:“大都督,外面传来喊杀声,亮估计汉中军夜袭,故暂代大都督督促将士。”

刘琦笑道:“孔明,甚好。不知敌情如何?”

诸葛亮摇了下扇子道:“目前前营、中军与左右营四营都发现敌人夜袭现象,只有后军向宠来报,敌人未夜袭其营,左右前营都联系不上。”

“为了尽快了解敌人夜袭情况,亮已经向前营与左右三营派出使者,严令各自谨守本营,防止被敌人所趁。另外,对营中喧哗者,逃跑者,立斩不赦。”

听到战报,刘琦感觉大惊,敌人同时袭击前营、中军、左右营四军,需要多么庞大的兵力,而汉中城原来仅仅一万老弱残兵,在刘琦猛攻数日后,早已经人疲马倦,怎么有如此强的实力前来夜袭荆州大军。

刘琦疑惑的看着诸葛亮道:“孔明兄,你说汉中军同时袭击我军四营,汉中城内只有数千老弱残兵,张鲁怎么积累起这样大的实力?”

诸葛亮边摇扇子,边说道:“亮最初也认为是汉中城内少量敌军夜袭,但不久发现四营同时被袭后,才感觉情形不对。将士反映,夜袭敌营将士也是操着汉中地方口音,但是其战力非汉中城内将士可比。如此亮怀疑为张卫大军。”

“张卫大军?这太神奇了?刘璋数万大军与其对峙于剑阁一线,剑阁离汉中有四百里远,张卫瞒过与其对峙的数万益州大军,从四百里前线回援汉中,真是不可思议?想刘琦自认为用兵能手,又有诸葛兄,贾文和等人相助,要做到这点,也是难亦?”

诸葛亮沉思片刻,良久说道:“大都督,若是刘璋军败,怎么会考虑到我军安危,也不会向我军通报张卫大军去处,若是如此,一般将领也能做到亦?”

刘琦先是暴怒,断言不可能,杨怀有数万大军,张卫数月未功,怎么能够轻易被张卫击败?良久,低头自语道:“从目前形势看,只有这种可能了!”

也怪刘琦不信,就是在四天前,杨怀六万大军被张卫四万大军所败,益州军将士不但被杀两万多,就是抗拒张鲁的门户剑阁关也在此战丢弃了。益州大都督杨怀突遭此惨败,慌忙领军向霞萌关逃窜,此时的杨怀正在大骂刘琦,哪有功夫管远在汉中的刘琦?

原来情形是这样的。

数天前巴蜀大都督杨怀听说荆州刘表已经派兵夹击张鲁。刘琦大军过处,如秋风扫落叶,旬日之间就攻破了上庸关,大军正向汉中进发。大喜,当即召集益州诸将军议事。

益州诸将听到这个惊天消息后,纷纷请战。声言如今刘琦兵临汉中城下,汉中旦夕之间将被攻破,在剑阁关前的数万汉中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早已风声鹤唳,将士归心似箭,主将也担心远在数百里外亲属的安危。如此形势,正是汉中军最为低靡时候,也是益州军一吐往日被汉中军所逼的痛苦。

杨怀一看,往日声言固守的众将居然都扬眉吐气,都纷纷请战后,也感觉是大破张卫大军的时候,以一吐往日的郁闷,以及稍稍改变因为兵败所遭到的责难。当即决定留五千将士守城外,其余部众全部出击,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也怪杨怀等人流年不利,他们什么都估算对了,就是没有估计到时差。因为刘琦大军非常隐蔽,就是占领上庸也没有走漏一人,以及于在荆州前锋到达汉中城下时,张鲁才知道上庸被占,急忙要求与荆州议和,急忙派出信使前往张卫军中。

但是就是如此,张鲁信使还是晚了一步,如今竟然还在路上,以及于张卫根本没有得到汉中被围,其老巢可能被端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张卫感到非常惊讶,看到往日困守险关的杨怀居然大军尽出,全线向汉中军进逼。

奇怪归奇怪,但也是张卫连日来求之不得的事情。杨怀等人退守剑阁,导致张卫等人数日无功,前段时间还因此被张鲁责难。

于是张卫也排兵布阵,四万大军也列阵完成,向益州军发起猛攻。

汉中军主要由五斗米教众组成,平日惟张氏兄弟马首是瞻,非常顽强。且近日连连数阵大败益州军,早已经占据心理优势。

故两军一接触,高下立分,汉中军一个个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而益州军最初凭借一股锐气,凭借汉中军知道上庸关被破,老巢汉中不保的侥幸,谁知居然碰到这帮不要命的教众。

于是不到半个时辰,益州军呈现溃败之势,杨怀见势不妙,怎么后路被端,汉中军居然如此勇猛?难道情势估计有误,难道汉中军不知道上庸关被占,刘琦数万大军正进逼汉中城下吗?

当即让手下亲兵高呼“荆州大军已经攻破上庸关,正进逼汉中城下。”妄图动摇汉中军军心。

但不到一柱香工夫,张卫看到汉中军居然由胜转败,士气低靡,一问才知道益州人竟然如此卑鄙,放出消息,说什么荆州大军攻破上庸关,汉中城旦夕可破。

当即大怒,命令随军道士当众掐算,当然道士一算,汉中与荆州刘表目前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此怎么可能攻破上庸关,如此荆州大军怎可进逼汉中城下。

汉中将士本来对杨怀所说的有点疑惑,现在一看随军道士一算,居然是益州人耍小聪明,当即群情激愤。两军对阵,奸诈是可以的,但不能如此奸诈卑鄙吧。

于是转过马头,大军向益州发起排山倒海的攻势。

益州人一看,汉中军根本不相信上庸关被破,老巢正被围攻,攻击竟然比刚才更猛,在简单抵抗后,不敌,兵败如山倒,如潮水般的向剑阁关门逃窜。

但是一来一往,很多汉中军混在益州军阵中,随着逃窜的益州军,有上千人冲进了城门,趁慌乱占领了城楼,引导汉中军杀进关来。

张卫率队正在攻击,突然看到关门旗帜变为汉中军大旗,一查听,原来有千人汉中军趁乱占领了城门。当即督导大军猛攻,杀进城来。

在关前益州军本来就兵败如山倒,刚一落脚,竟然听说关门被占,张卫数万大军正向关内涌来。

当即将军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将军,大家唯一共同的想法就是逃离这片混乱的战场,退到安全的地方。

如此阴差阳错,刘璋用来阻挡张鲁的坚固堡垒剑阁关就这样轻易的被张卫占领了。

害得杨怀一路向霞萌关逃窜,边逃窜边嘀咕,刘琦是不是骗我,数万大军前行数百里竟然能够隐蔽踪迹,竟然如此轻易的占领了上庸关,进逼汉中城。

越想越是气,以及于杨怀身边所有将军都怀疑不贰,最后杨怀手下大将高沛竟然向刘璋发了一封书信,公开质疑刘琦攻破上庸关,进逼汉中讯息的真实性。

当然这是后话,在刘璋受到高沛书札后,大怒,手下这帮将军怎么与别人比差距这么大呢?别人真真实实的做到千里行军不留痕迹,城池朝夕可下,而自己手下这帮将军不但失地,竟然荒唐到怀疑别人做事能力。

这件事当然成为一时美谈,蜀州大都督杨怀也因此掉了大都督位置,最后保留一个副都督,戴罪立功。

不说杨怀一路向霞萌关逃窜,单说张卫攻破剑阁,杀敌逃窜百里后,方回到大营,正准备庆祝汉中军大捷时,信使来报。

刘琦大军在二十日前攻破上庸关,大军已经兵临汉中城下。张鲁要求张卫不惜一切代价,率军回援汉中,以期到时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家人北投曹操或者西凉马腾。

张卫大惊,当即召集大将杨松前来商议。杨松听后大惊,怀疑讯息真实性。

张卫连连摇头道:“此为兄长亲笔信,断不可能有假。何况若是虚假信息,也不会在我军大败杨怀后知悉,应该是我军与杨怀对峙过程中传开。”

于是商议决定,张卫率领剩余的三万大军回援汉中。留下大将杨松率领数千老弱残兵,以防备新败的杨怀大军,

大军星夜兼程,这一日离汉中城还有二十余里的时候,张卫在此碰到张鲁的信使。

听到荆州军几次差点攻破汉中城墙,张鲁家中教众,老弱妇孺都已经上了城墙后,张卫大惊失色。

不过信使还带来一个好消息,荆州军一意攻城,甚是骄纵,根本没有将斥候分散,他一路南下四十余里,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伺候。

张卫在询问信使荆州军战力后,料想即使自己这3万大军投入汉中城内防守,亦难获胜,不如利用荆州军初到汉中,信息收集困难,也不知道自己这三万大军刚刚战败杨怀,对方讯息不明的有利条件,今晚率领大军夜袭荆州军军营。

料想黑夜中突然遭到袭击,荆州军必然军心涣散,大军离败亡不远矣。如此既然可以解汉中之围,又能打败荆州军,让张卫颇为自豪。

于是让大军就地宿营,天黑后率领2万精锐前来袭营。

张卫从小就在汉中,对汉中内外地形早已经了若指掌,在张鲁信使帮助下,于子时到达荆州军大营,同时发动攻势,妄图一举击溃荆州大军,解除汉中之围。

此时诸葛亮根据汉中军喊杀声,根据夜袭部队的声势,断言是张卫大军,刘琦初时不信,在一番计较后,也深信不疑了。

想不到杨怀数万大军就如此轻易的被张卫大败,想不到张卫大军北上数百里竟然未惊动敌军,看来张氏兄弟还是一个人物。

当然,刘琦也悔得鼻子都青了,自己完全凭借对历史的记载,估计对手,如此与纸上谈兵有何不同,看来自今日起,自己要切记切记。

但是没有时间给刘琦多想,外面喊杀声阵阵,由远及近,看来双方已经短兵相接了,是战还是撤,都需要尽快拿主意。

第72章何去何从?

这时贾诩来到大帐,了解情况后,声言:“主公,即使张卫战胜了杨怀,所部急行军四百余里,兵书言百里而厥上将军,何况百里乎?诩料其部人数最多两万,且早已疲惫不堪,今夜夜袭,不过存在侥幸心理,妄图通过夜袭来打乱我军部署,为其固守汉城赢得时间。

这时,守卫寨门将官来报,数千敌军向大营杀来,双方已经在寨门边短兵相接。

看着这个将官正在滴血的大刀,可以想象得到战事之激烈。

刘琦笑道:“既然张卫如此上心,我们做主人的怎么能失去礼数。周仓,集合亲兵,我们前去会下这个张卫。”

诸葛亮赶紧出列道:“大都督,断不可如此,如今敌情紧急,大都督怎么能够以身冒险亦?”

刘琦笑道:“如今敌情是紧急,因为将士们不知道他们的主帅是否与他们同在,不知道他们主帅是否再次抛弃了他们?因此,琦必须率领亲兵反击,以重整将士们的信心,以击败汉中大军。”

不过贾诩则赞成亲往迎敌,汉中部众本来就少,而我有四万精锐,战力早在汉中军之上,现时混乱,主要是大家没有一个主心骨,主要是敌情未明而已?

若是刘琦亲往迎敌,必然会大大激烈荆州军士气,也通过硬碰硬击败汉中军。何况,经验告诉贾诩,破夜袭者勇也。在黑夜中大营被偷袭后,守营的凭借的就是一个勇字,只有主帅表现出无畏,表现出勇气,方可稳定军心,击败偷袭的敌军。

“破夜袭者勇也,很好,贾文和先生,请看今天刘琦如何破夜袭,如何勇猛?”刘琦大笑中离开大帐。

听到这里,更加重刘琦心中的信心,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带领一干文武向寨门边扑去。

诸葛亮看未能阻止,也只好跟随在后,沿途要求一些将军保护,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刘琦一路前行,荆州将士看到刘琦不但没有后退,竟然率领铁卫向喊杀声最重的地方杀去,大惊,纷纷高呼大都督千岁,大都督千岁,以增强心中的勇气。

刘琦看到自己居然如此受到将士们厚爱,大喜,要求铁卫将大旗举得老高,以让更多将士看到他们的主帅正在前进,正在与敌人拼死搏击。

在遭遇最初的混乱后,荆州将士们找到了主心骨,帅旗是主帅所在的象征,在大家一片惊慌中,远远的看着帅旗升起,看着帅旗正勇敢的向敌人突击方向进发。于是,先前还惊慌失措的将士,不再像被袭时那样惊慌失措,勇敢的拿起手中的兵器,自觉的向帅旗方向聚拢。

如此,刘琦身边的将士越聚越多,向正在攻击大营的汉中军杀去。

战况异常惨烈,不断有人倒下,但是更多人随着荆州大都督的帅旗勇往直前,形成一把尖刀,缓慢的稳定的向前推移。

汉中军凭借的是一股勇气,在回援过程中,他们就是依靠义无反顾的勇气,四天急行军四百余里,在汉中城破前赶到汉中城下。他们凭借一股勇气,在人疲马倦时,居然黑夜行军二十余里,向荆州大营发起夜袭,妄图依靠自己勇气,摧毁荆州人攻击汉中的决心,妄图一举解除汉中之围。

但是,他们选错了对象,刘琦不是蔡瑁,更不是蔡和张允,在短暂慌乱之后,在明白己方实力占优之后,竟然不顾黑夜中慌乱的人群,向汉中军发动逆袭,以攻对攻,通过进攻来压制军中慌乱神色,通过对攻击垮对方,为各营恢复士气赢得时间按。

论单兵作战能力,论实战能力,汉中军怎能与荆州军相比,他们这几年多是在剑阁向益州军发动攻城战,但是野战经验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