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在得严颜、庞德之助,在攻打四个月后,终于攻破洛阳与虎牢关,曹仁、司马懿与郝昭率领二万残部退到壶关,经过袁尚所镇守的邺城安全逃回濮阳,而大将耿纪被杀。

于是我集结在洛阳一线有内阁大臣诸葛亮、雍州大都督魏延、大将吕蒙、严颜、庞德、孟达、刘封等人率领7万兵马。

集结在谯城有军事庞统、豫州大都督张绣以及大将太史慈所统率的4万军马。

集结在寿春有扬州大都督甘宁,中郎将朱恒所统率的2万兵马。

当即我任命孟达为雍州大都督,任命苏飞为扬州大都督,任命魏延为并州大都督魏延、甘宁为徐州大都督,马超为青州大都督,积极准备北伐曹操与袁尚。

而这时荆州华佗给我来信,刘表又生病了,这一次病得不轻,要我即日南归。于是只好放缓北伐,与刘磐、黄叙、黄射、马云绿以及杨彪、杨修、孔融等人回到荆州,让向郎、张绣即日回到许昌,将许昌作为豫州治所管理豫州事务。在此间我已经征杨修为我府中幕僚。

第167章刘表去世

初统元年(公元209年)十月上旬,我赶回荆州,皇长孙刘相、内阁次辅蒯越、内阁大臣张松、贾诩等人率领群臣来迎接。一路匆匆赶到皇宫后,因为刘表生病不能上朝,于是与几位内阁大臣来到**刘表的卧室。一看满屋子的人都在,包括陈皇后、刘姸与几个嫔妃,紫凡、张娟、大乔、以及刘舒、刘丽、能够走路的刘梁,以及华佗几个大夫。

刘表看到我后非常高兴,也坐起来看着大家,我看他眼光中还有点其它牵挂,估计是因为蔡氏与刘琮的缘故吧。于是问陈皇后,怎么桂阳王没有来,还没有得到消息吗?他怎么走得这样慢?还有其它几个王爷也要通知下,父皇病得如此厉害,特想念几个老人的?还有雍州州牧蒯良,也要请回来。

刘表听到这里甚是欣慰,在与大家交待几句后,将我留在房中,大家也知道刘表有重事相商。

待大家走完以后,刘表说道:“如今看来不出五年天下必然一统,寡人恨不能看到天下一统的时候,这些事情只有压在我儿身上。”

我也哭着说他一定会好的,在前世我只亲身经历祖母去世时悲痛,爷爷与姥姥去世我都不在身边,因此特别感慨。

刘表说道:“此亦为命,但天幸我刘表有你这样个儿子,才不使汉室江山沦落到他人之手。想当初朕也想作一番事业,单枪匹马进入荆州,平定四方盗贼骚乱,而使荆州大治。但三年创业生活也抹掉朕的闯劲,再加上年事已高,故蹉跎如斯。后见我儿有大志,故鼎立支持,现在离恢复我高祖、光武的基业不远,朕实为含笑九泉。但不幸寡人没有看到天下一统的哪一天。”

刘表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儿继承大统后,一定要注意世家的力量,世家力量若借用得好也可成为助力,如寡人借助剻氏兄弟、与。。。。。力量,统一荆州。若吾儿真的要革除世家力量,要用温火去烤,不要使其突然暴发。”

我答道这我知道了,我先通过各郡国,国学院选拔一批寒士,慢慢的形成一种制度,如此一来,逐步削弱世家的力量。但在期间,我会通过征用一些有才学实干的世家子弟。永远不会抛弃征召品学兼优的世家子弟,这两个制度将并行下去。

刘表听后深以为然,说世家势力只要保持在一定范围,还是对朝廷有利的,如黄巾起义,最后都在世家的帮助下平定的。

我知道有的东西不能说服他,于是点头称是。这时刘表再说道:“我儿年富力强,统一中原后,断不可轻易对北方用兵,须知北方之患自古有之,断不可以为中原大地可以如此轻易平定。如武帝爷,英明神武,但是对北方用兵多年导致国力衰竭,这一点是为父特别不放心地。”

这点我可以理解,古人吗?观点当然这样,于是也点头应允。

此外刘表提到要我善待刘琮,在我面前承认刘琦母亲陈氏是被蔡氏所迫害而死,且答应他要为我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要我发誓要善待刘琮。既然我身上血是刘琦的,刘表答应为陈氏报仇,我也感觉心安理得了,发誓善待刘琮。

最后刘表要我对紫凡有始有终,不要如一些开明帝王如武帝、世祖那样行废后之举,让人奇怪的是,他说有本事的帝王,常常对皇后、太子要求特别严格。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世祖等人,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最后因为不满后妃太子,认为太子不如自己那样英明神武,断然废后与废除太子,终为小人所神。他认为我未来成就可比得上秦皇、汉武,因此在这点对我特别担心。

我一听这个,再想起历史上的杨坚、唐太宗、康熙,都逃不过这个定律,当即释然。整个心胸顿时豁然开朗,当即非常愉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末了,他向我讲述刘琦母亲陈氏遇害后,他是如何操心,紫凡一个小丫头如何照顾我,有次被蔡氏打板子,最后还被罚跪一天一夜。害怕蔡氏加害于我,凡是送给刘琦吃的东西,自己赏过没事后,才敢放心拿给刘琦吃,诸如此类。

另外,刘表还告诉我一个秘密,在陈氏收留紫凡的时候,因蔡琰当时新寡,也颇为喜欢小紫凡,母亲陈氏曾经向蔡琰保证,必定将小紫凡许配给我,如此才收留紫凡的。

我纳闷的问道,紫凡与蔡琰是不是还有什么关系?怎么母亲要作出这样的保证后,蔡琰才同意母亲收留小紫凡。要知道紫凡已经托了很多人寻找其生母了,但是多年来毫无结果。

刘表回答道,紫凡与蔡琰有没有关系,是何种关系?他也不知道,当时先母陈氏每天与蔡才女在一起,特别神秘,若要搞懂紫凡的生事,现在可能只有蔡琰这一个人知道了。

我好奇的问道:“紫凡可能是蔡琰女儿吗?紫凡已经与孩儿推想了各种结果,有这种结果吗?”

刘表沉思半响回答道:“朕不敢确定,在收留紫凡的时候,蔡琰已经二十四了,刚刚收留紫凡那几天,蔡才女对小紫凡特别溺爱,小紫凡也特别黏蔡才女。但他不敢判定紫凡与蔡才女是否有没有母子关系。”

听到这里,我也甚是感动,看来刘表还是关心刘琦的,否则这些东西怎么记得这样清楚,还有我深深感激紫凡,毕竟她照顾了我的肉身,若非她细心照顾,也许刘琦早就那个了,我怎么转世。

自到天黑了,刘表还是断断续续的讲一些陈年往事,虽然咳嗽非常厉害,但是给人感觉他不吐不快,且害怕再没有机会说似的。

服侍刘表吃完药睡了后,我才回到太子府。这时紫凡她们都还在,看来她们准备等我一起吃晚饭,虽然刚才吃了点,强忍着鼓鼓的肚子,再吃一顿。

当天晚上我决定与紫凡一起,自从闹泠战一来,我还没有与紫凡一起过。我告诉紫凡,在她年幼的时候,在母亲刚刚收留她的那几天,她特别黏蔡才女,蔡才女可能知道她的身世。

紫凡一个劲问我,她可能是蔡琰的女儿吗?蔡琰现在在那里,她好想马上见到蔡琰,好查明生世。

在没有得到肯定答复后,她非常失望。当天晚上,我与紫凡相拥一夜。

为了因应刘表可能病危的事件,第二天我任命黄叙为襄樊将军,于禁为副,总管襄樊城防务,任命黄射为羽林卫统领,总管皇宫保卫工作,而让王威与一百亲兵贴身保护我。

五日后刘琮与蔡氏来到襄樊,刘表让人将其带到一个四合院中,院内仅留下我、刘磐、刘琮、陈氏、蔡氏、紫凡,以及我那一百个侍卫。

在刘琮、蔡氏见了礼后,蔡氏哭得很凶,一个劲抱怨陈氏没有照看好刘表。刘表等了几分钟,蔡氏还没有停顿,于是打断她的话说道:“不用哭了,寡人知道这次是寡人大限,去年就感到力不从心,今年更甚,在寡人走之前有两件事要宣布。”

停了下说道:“寡人有两个儿子,古人说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怎能不相容,寡人要你们二人发誓,从今以后不许伤害对方。”

于是我与刘琮跪下发誓,兄弟二人必然合心,永不相负。

刘表见我们发完誓后,说道:“蔡氏跟我十四年了,寡人非常喜欢,不忍到了阴朝形影孤单,现特准备一杯酒与一卷白布赐于你,好在阴朝相伴”

蔡氏一听,当即瘫坐在地上,刘琮连忙跪下,向刘表与我磕头,万望能饶恕蔡氏罪过,看到只有十三岁的刘琮,我也有点不忍心。但是刘表当即呵斥了刘琮,说道:“此为父皇的决定,与你兄长没有关系,你也不要要求你兄长。”

最后蔡氏选择了毒酒,在旁边一个房间中喝毒酒而死。太监让我验尸,我说验什么验。

离开皇宫后心有点沉重,想到我在战争中杀死了太多的人,不忍有点现代人道主义心思。当晚我跑到大乔房间,想知道孙策的情况。

让我宽慰的是大乔跟孙策的五年,没有为孙策带来半点血脉,而孙策的骨肉是其前妻所生。我问小乔呢?大乔告诉我也是一样,吴国太曾经骂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想到这里我赶紧对她一阵安慰。大乔哭了很久,说道我妹妹在周瑜死后一定过得非常悲惨,太子能否将她接过来跟我住,我当即同意了。

她取下一个贴身玉佩,说小乔看到这个后自然会明白,于是我叫来一个侍卫,让他即刻带该玉佩到庐江去接人。且要求他不要声张,最好让人感觉小乔突然失踪似的。

初统元年(公元209年)十二月上旬,刘表驾崩于襄阳城,被尊称为大汉玄文皇帝,死后葬于襄阳以北六十里,贵妃蔡氏也因痛不欲生,在刘表死前自杀身亡,与刘表合葬。

初统元年(公元209年)十二月中旬,太子刘琦登基,尊陈氏为皇太后,封刘紫凡为皇后,封马云绿为贵妃,张娟为庄妃,大乔(陆芳)为明妃,立长子刘相为太子,封次子刘舒为粱王,封三子刘梁为西凉王。尊黄忠、庞德公为太傅,封王粲为太子太傅,封于禁为太子少傅。

此外在内朝中设立宗人府,以宛城王刘琬为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次年(公元210年)改元为大统元年。

以蒯越为内阁首辅,贾诩为次辅,张松、诸葛亮、杨彪为内阁大臣。六部官员与各州州牧与大都督都没有改变。

刘琦深感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缺乏,发出招贤令,凡有百里之才的,都可以报名应征。

让各地郡国学院,州立学院选派优秀学子于明年冬天到京都应试,凡通过应试的,在国学院学习一年都由朝廷授予相应官职。

此外为了延续多年来的征辟制度,每三年国家在世子中征辟一批才学品性高尚的世子。

最后,为了宣扬忠君爱国思想,刘琦手绘一面血色的龙旗作为我大汉国旗,将<团结就是力量>作为大汉国歌,将<男儿当自强>作为大汉军歌。

规定,每旬首日,皇宫及六部衙门、太子府、王爷府、各州、各郡、各县,郡国学院、州国学院、国学院,大汉三千人以上的军营都必须升大汉国旗,唱大汉国歌。

初统元年(公元209年)十二月下旬,在继承大位后五天,大汉皇帝刘琦率领内阁大臣、六部官员、以及参加新皇庆典的各位王爷,在皇宫广场前与皇后一起亲手升起了第一面大汉国旗,而当朝大臣三百余人共同高唱国歌。

大汉皇帝在升完国旗后,向全国臣民发出诏书:升国旗与唱国歌是为让全国臣民,官员,将军充分认识到创业艰难,守业更艰难,充分发挥忠君爱国思想,让人感到大汉皇帝在顺境与逆境中与所有臣民同在,故规定每旬首日戌时前必须升国旗,每旬末日酉时必须降国旗。除非战争状态,否则以大不敬论处主管官员。

当天早上,在太子府、州牧大堂、荆州大营中同时升起了大汉国旗,以此,将大汉皇帝纳入官员日常生活点滴之中。

第168章开科取士1

大统元年(公元210年)三月,我以刘相监国,在黄叙、王威护卫下,在张松、马良、向宠、杨修陪同下,带着张娟、马云绿、大乔巡游荆州周边郡县后,看到很多太守、县令对农业漠不关心,农历三月时,正是农耕时节,问了下农业、水利事务,竟然一问三不知,有的看到所播种子,居然不知所种何物?更不知灌溉的重要性,认为种子种到地里,粮食到时直接收割。

深感大汉官员对农业耕种,与商业运营非常不了解,很多官员根本不知农时、农田、农桑。发出诏告,农桑、商业乃国家大事,若农桑不震,天下饥荒,四海必然纷乱不止。若大汉国内不互通有无,必然导致盗贼四起,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昔日黄巾之乱漠不如此。为劝全国农桑,鼓励农民多开垦荒地,特成立农商部,主管与劝勉全国农桑、商务事宜,首任尚书为许靖,糜芳为侍郎。

农桑部官员与各地太守县令都应该有种地经历,且在各郡县,划出数亩土地,官员以体农事。大统元年三月,刘琦在荆州农田边与数十老农一起劳作一日,且向其请教农事,耕作方法。最后刘琦征一名耕种数十年的老农为劝农使,任期一年,年俸与县令相同,当年持天子节杖,替天子巡视农事。且下旨,每年农商部必选一经验丰富老农到京都,向皇帝传授耕种之法,替天子巡视天下农事。

大统初年(公元210年)七月中旬,我回到襄樊,此次共巡游了荆州、益州、雍州各地,此乃我大汉后方基地,看到没有存在大量荒地,因战乱而成为无主之地都被官员划分为公田,出租给无地农夫耕种,在一年耕种下来,多数农夫能得到自保,且各地实行的税收多是十抽一,官府出租地多是十抽三后,我非常欣慰,也夸奖与提拔了一些办事得力的官员。

此外,我还到各个郡学院参观,鼓励学子参加今秋的考试,对一些反映路途遥远,难以筹集路费的学子,我当时捐助了几名学子。一些郡国学院博士这样问我,皇上既然认为他学习成绩很好,可能高中,为何还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呢?

我回答道:“天下大事在于公,朕欣赏他,但他还应该在科举考试的战场上,与天下世子较量过程中证明自己。正如朕身边将士,都是朕所欣赏人,但是他们要获得提升,还是要在战场上去证明自己。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将军,如赵括一样,最终对国家是有害的。对于士子来说也一样,若自认为天下第一,但不敢参加科举,不敢为老百姓谋福利,那样与赵括何异?”

说完这个后,在座的学子纷纷鼓掌,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很多学子是寒门子弟,他们渴望证明自己,但是被世家所压迫,没有办法,因此都准备一试。

此外,我还考察了升国旗,唱国歌事宜,在经过三个月酝酿后,在多数地方都已经升起国旗,大家也都在唱国歌。

当然这一路我也惩罚了几个赎职官员,若那个根本不知农事,看到播的种子后竟然不知所种何物的官员,还有几个贪污犯,以及杀人没有处理的案件,都在事实明确后,当即明正典刑。

对几个没有升国旗的官员,我对其免职处理,对其上级官员罚俸处理。另外,有桂阳太守举报刘琮王府根本没有升国旗,我以其为我唯一兄弟,不忍心责难,且说父皇刚病逝,皇弟行为失常,乃兄长的错误。让宗人府派人加以训斥,督促其面壁五天。

刘相率领百官迎接,回到**后,看到一个陌生的人,准确是一个陌生的美女,我看了暗暗称奇,如此漂亮美女怎么没有早看到。

但是大乔一看到就扑了上去,抱住她痛哭,这是谁呢?我感觉犯疑惑,这时大乔将她带到我身边,说道:“皇上,这就是臣妾的小妹,小。。。。”

哦,我想起来了,于是说道:“这就是你小妹,名叫陆静是吗(小乔)?”

大乔也反映过来,说道:“陛下真好记性,正是我小妹陆静,失散两年多了。”

我想起应该是年前我命人去寻找,原来小乔跟随周家一直在迁移,现在刚迁移到零陵,这才被我派去的人找到,在昨天刚刚到达荆州,今天随亲卫进入皇宫。

紫凡她们听说是大乔的妹妹,一看我这样热心的去寻找就知道我的心思,都犯疑惑,皇上应该不是太贪色吗?怎么连续找两个已婚女子呢?但表面上没有说出来,反而表现出非常亲热的态度。

当天晚上我本来准备去找小乔的,但是看着紫凡心事重重的样子,想到她这几个月要辅佐太子监国的辛劳,并且想很多事情还是她先同意的好,免得又闹泠战,廷别扭的的。于是吃了晚饭就找个机会闪人,偷偷的追进她被窝里面,且让周围的宫女不得声张。

我躺在床上,夜很深了,怎么还没有来呢?我有点犯疑惑,先是静静的躺着,实在无聊,找了本书来看看。

掌灯过后半个时辰,才听到她的脚步声,边走边说:“公子去哪里,怎么一吃完饭就不见了,是不是又找那个小乔去了?唉,真让人操心。”

不久来到床前,坐在梳妆台前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摆弄,我轻手轻脚的走到她身后,居然没有反映。当即来了一个恶作剧,我用手蒙住她的眼睛。

她突然被我我蒙住眼睛,大叫,看到这里我大喜,用手捏住她的嘴巴,变调说道:“不要喊,你喊破喉咙也没有人理的,周围的人都被我用法术制住了。”

我知道她从小害怕鬼,相信神仙,顿了顿说道:“我是太上老君下凡,今日云游到这里,不想捉住了这样一个漂亮的小妞,抓回去陪我练丹”。

她这时吓倒了,说道:“太上老君,不要捉我,我明天让皇上,哦还有我儿子给你多烧点钱,还有树立金身。”

我问道:“此话当真”

她回答道:“当真。”

我用手算了下,说道:“你骗人,本君算了下,你没有什么钱?”

她这时说道:“我可以向公子要,他不给我求他,他不会不理我的?”

我问道:“你怎么这样肯定?”

她回答道:“我知道公子非常善良,对我也非常好,他听说我要用钱绝对会给我的,这是八年前公子见我不舒服,专门陪我去买的,还有旁边的兔子,是公子专门卖给我的。”

我说道:“正如你说,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也许你公子变心了呢?”

紫凡直摇头:“不会的,公子不会的,公子是好人。”

我转移话题道:“本君暂时相信你,但本君有个规矩,谁给我树一个金身,本君满足他三个要求,你现在说吧?”

紫凡想了半天说道:“第一,要公子健健康康,公子为了国家长年在外征战,我非常担心。第二,要公子永远喜欢我,不论他有多少嫔妃,一定要喜欢我,若公子不喜欢我的话,我生不如死。这时居然痛哭起来。〃

我有点慌乱,不过还是等待她的言语,片刻她说道:“第三,希望公子不要再找哪些有夫之妇,他是皇上,别人若议论他不好啊。”

我想了说道:“第三个本君不能满足你。”

这时紫凡说道:“我让公子给你塑造两个金身,三个,五个,十个?太上老君,要怎么样才可以啊?”

这时我松开他的眼睛,哈哈大笑,说道,“一百个也不可以,你拿我的钱来管束我,怎么行?”

边笑边倒到床上,这时她惊呆了,原来是我,并且最后还说我的坏话,连忙给我跪下说:“公子,紫凡作错了什么事情,你打我骂我就可以,但千万不要不理我?”

看到楚楚可怜的紫凡,我心大是怜悯,将她一下抱在我怀里,说道,我今日本来准备给你一个惊喜,但是你迟迟不到,刚才看到你发怔,作了一个恶作剧,你不会怪我吧。

她连忙说怎么会呢?恶作剧之后,让她找到童年时候的感觉,她很开心,公子永远是她的公子,也永远爱着她,这比什么事情都好,于是我用嘴巴封了她谈话,片刻就。。。。。。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我决定收小乔了,现在告诉她一声。她一听这个躲在被子里直哭,我只好安慰她,说道,过去皇帝都是**佳丽三千,我现在才四个,已经很节制了,当我要走的时候,她突然一把抱住我,说道:“公子,找两个正经人家的吧?小乔她。。。。”

我转身抱住她,又是一阵缠绵,说道:“我知道,但你知道,看到绝世美女,我欲罢不能啊,这件事情你先受委屈了。”

于是大步向外走去。

第169章开科取士2

当天我让内侍传话,由于旅途疲劳,明日早朝。于是招集内阁了解最近政务,蒯越说道:“皇上,御史台很多大臣上奏,要求皇上停止科举取士,有的人甚至反对皇上任命劝农使者,反对皇上颁布国旗国歌这样的命令。”

我问这主要是谁在反对,蒯越回答道:“反对者主要是孔融,他对上述三项都反对。”

我问道:“内阁什么意见?”

蒯越回答道:“对劝农使者,国旗国歌,大家都很赞同,认为皇上应该推行。对违令者予以严惩,老臣一直在内阁,看到很多地方农桑不兴,如何天下大治,因此大家都有定议。但对科举取士,老臣与杨文先持保留态度,而贾诩贾文和则赞成。”

于是我们探讨科举取士,张松则持支持态度,于是我决定拿到朝议上议议,我想只有越辩才会越明,否则大家都误解了那不好。

第二天组织廷议,毫无例外的是御史孔融要求暂停这三项政策,被大家一阵批评后决定只讨论科举取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