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大天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乎已经身陷绝境的李世民却丝毫不见忧惧之色,他甚至走到悬崖边上负手而立,放眼远眺。享受了一番俯瞰天下的乐趣。

耳边传来一阵鼓掌声,李世民回头看时,只见李靖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身后。

李靖一抖衣袖,脚下现出一个一大二小三块表面平滑的青石,伸手虚引道:“世民请坐。”说罢已毫不客气地先坐在一块较小的青石之上。

李世民拱手致谢,走上前来在李靖对面另一块较小的青石上坐下。

李靖举手在两人之间较大的青石表面上轻轻拂过,石上现出纵横十九道的棋盘和两个盛满黑白棋子的白玉砵。

“世民可还记得虬髯客?”

听到李靖的问题,李世民微微一愣后答道:“昔日在好友刘文静引见下曾有过一面之缘,难道李元帅识得其人?”

“那位虬髯公却是本帅妻兄。他曾与你对弈一局,结果输得极惨,心灰意冷之下扬帆出海,立誓不再理会中土之事。临去之前。他来见了本帅一面,叮嘱本帅若有机会,定要为他扳回一局。所以……”李靖指着棋盘道。“今日说不得要领教一下世民的棋艺了。”

李世民略一沉吟,拱手道:“既是李元帅有意指教。世民自当奉陪。”说罢从玉钵中先拈了一枚棋子,稳稳地按在棋盘上的天元之位。

不知过了多久。被困在幻境之中的李唐军兵将忽觉眼前景象再变,困住自己的大水凭空消失,又回到了先前与定世军对峙的战场,而他们失踪了许久的主将李世民便在前方与敌军主将李靖马头相对谈话。

“今日之事便如此了结,李唐与定世军从此两不相犯!”李世民脸色有些难看,“世民唯一的条件,便是请李元帅将我四弟放还。”

李靖微笑摆手,身后的亲兵将稍稍焦头烂额的李元霸送回阵前,李世民向后招手,有几名李唐军士卒奔上前来,抬起仍是手软脚软的李元霸返回本阵。

李靖对李世民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本帅这句话,还请世民带给令尊。”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世民必定转呈父皇,告辞!”

李靖望着李世民带领李唐人马离开,脸上现出一抹别有意味的笑容。

李唐军中,柴绍骑马赶上当先飞驰的李世民,压低声音问道:“如何?”

此刻李世民的神色早已恢复平日的雍容自若,半点不像受过挫折的样子,同样压低声音答了一句:“一切顺利。”

杨广的死亡宣告了大隋王朝的彻底覆灭,从此天下群雄再无顾忌,纷纷撕下那一层“抗暴义军”的面纱,为了争夺那人人渴望又独一无二的至尊之位而互相在征伐,战局之纷乱,战事之惨烈丝毫不下于昔年的战国七雄争鼎,汉末三国逐鹿。只苦了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百姓,他们好不容易熬到祸乱天下的暴君倒下,生活却没有得到半点改善,换了的统治者依旧每日强派下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强拉家中的丁壮甚至是老弱妇孺扔到残酷的战场上。

在这生民朝不保夕的乱世,却还存留这一方净土,那便是号称定世安民大元帅李靖下辖的领地。从江都返回之后,李靖却并未如其他的各方豪强般趁机大肆扩张,反而是守着差不多已经都拿到手中的河南之地沉寂下来。他整日里只顾着轻徭薄赋、鼓励耕织,又大力发展商业,颇有些“不务正业”的样子。但如此一来,四方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不断涌入这片乐土,他的领地倒是一日胜似一日的繁华兴盛起来。

随着人口和财富的日益增长,一些势力自然不免觊觎这块肥肉,但是在李靖杀鸡骇猴似的将几支进犯的势力连根拔起后,被贪欲冲昏头脑的人们才重新想起定世军的强悍,纷纷收敛了爪牙,再不敢正眼看李靖的领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玄武门之变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杨广暴虐无道,以致四方豪强蜂起,各据一方,争城夺地。在经过了一番惨烈至极的厮杀吞并之后,强存弱亡,渐渐显出天下一统的苗头。在已经所剩无几的势力之中,最有希望完成一统大业的,无疑是坐拥关中进而击败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几乎占据整个北方的李唐。

李唐虽日渐强盛,但那唐主李渊却不似一个做大事的人,自入主长安以后,便将政事委托太子李建成,军务交付次子秦王李世民,自己则钻进后宫三千粉黛之中尽情享乐,摆明一副贪淫好色的模样。总算他的儿子们着实争气,一个个允文允武,硬是在老子几乎完全撒手的情形下,将一个大唐国经营得蒸蒸日上。

这一日,李唐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结伴入宫。路上他们让各自的侍从护卫在身后拉开一段距离,兄弟二人并马而行,一面走一面低声叙谈。

李元吉问道:“大哥,父皇那边的事情已经准备得如何?”

李建成答道:“有了最后的那批‘材料’,应该差不多了。”

“大哥,”李元吉的脸上忽地现出一丝犹豫之色,“那件事情一旦发动,便是你我也一样……你当真从来没有过其他的想法?”

“闭嘴!”李建成一声低吼,声线如两根钢针狠狠刺入李元吉的双耳,他的脸色瞬间冷沉如冰,身上散溢出一丝极隐晦的气势锁定李元吉。“不要忘记你你我这一身血肉都是从何而来?你若再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休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李元吉脸色惨白。急忙分辩道:“大哥不要误会,你知道小弟一向以你马首是瞻。对父皇更是尊崇有加,只要是你们做出的决定,小弟是绝无二话的。”

“如此最好。”李建成的脸色稍稍缓和,又问道,“今日你又怎地突然想到问这样的话?”

李元吉迟疑一下后道:“前几天二哥来找我,含含糊糊地对小弟说着一些话,大致便是小弟方才问大哥的问题?”

“世民……”李建成有些踌躇,暗忖道,“世民向来心思重。难道当真有了别的想法?此次进宫却是要提醒父皇一声,事情进行到最后的关头,且不可功亏一篑。”

前方已到玄武门,兄弟二人回头看看随从因为未得召唤仍离得颇远,便也没有等候,径直策马进了宫门。他们刚刚从幽暗的门洞中穿过,身后的两扇大门倏地闭合,将他们的随从挡在外面。

两人惊愕回头,却发现身周景象已经大异。宫门、高墙、殿宇乃至广阔天地都一小时,胯下的战马竟是凭虚站在一片上下四方皆是灰蒙蒙一片混沌的奇异空间。

李建成变色道:“这是道门阵法?事情有变!四弟,用‘天魔血遁’闯出去!”

两人的身形同时从马背上飞起,两匹战马的躯体蓬地炸开。爆成两团血云将两人包裹在内,化作两道血光破空而去。

一个身着简朴灰布道袍的中年道士凭空出现,他遥望着瞬间便飞到这空间边缘的两道血光。轻笑道:“若是被你们两个脱身,贫道岂不是辱没了老师传下的这座‘两仪微尘阵’?”

他从袖中取出一片古朴无华的玉符。信手往空中一抛,口中念道:“生死幻灭如泡影。两仪等微尘!”

那玉符定在虚空之中,散发出一片蒙蒙青光,青光中隐隐现出日月星辰、崇山峻岭、江河湖海、莽林荒漠、奇禽异兽等幻相。随着青光弥散至整个空间,这些幻相由虚转实。刹那之间,这空间变成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世界。

幻生幻灭之间,这个世界已经历经无数次轮回,而在这世界之外,却只是短短的一瞬。对于外面的世界,李建成与李元吉只是凭空消失了短短三五次呼吸的时间便又重新出现,可是再出现是形象已经大变,两人的坐骑不翼而飞,本身也似经历了千百场惨烈战斗般浑身浴血,遍体鳞伤。

“道长是那位高人,为何要与我李唐为难?”李建成向着站在自己兄弟前方的道人艰难问道。此刻他们体内所受的伤害只会被体表的更严重千倍万倍,连站立的力气都已没有,只能相互依靠着勉力坐在地上。

那道士稽首道:“贫道文始,今日之事实乃情非得已,冒犯之处,尚请见谅!”

李建成惨然笑道:“原来是当年老子出关时所收的文始真人。天仙门徒,果然厉害。你既然向我兄弟二人下此杀手,定是已经知道了我们的秘密。我只是不明白,这些年来我们应该未露出丝毫破绽,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这……”昔日的关令尹喜,如今掌老子在人间道统的文始真人似有些难以启齿。

“难道……真的是他?”李建成察言观色,心中忽地升起一个不敢置信的念头,口中登时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李世民,出来!”

空气一阵波动,李世民的身形凭空出现在文始真人的身后。他转到前面,望着地上形象凄惨至极的两个兄弟,脸上神情复杂,唇齿无声开阖了几次,最终只干涩地唤了一声:“大哥,四弟。”

“你为何如此?”见到李世民时,李建成反而平静了下来,他吃力地伸手按住暴怒欲狂的李元吉,苦笑着问道。

“因为我不甘心!”面对兄长平静的质问,李世民反而激动起来,他握紧双拳嘶声喊道,“你们都知道,如果那件事情成功了,便意味着这方世界连同你我都将不复存在。我所拥有的一切,我的性命、我的女人、我的权力,将全部化作泡影。”

李建成摇头叹息:“你不甘心失去这些,所以便选择了背叛和出卖我们?”

李世民渐渐恢复了平静,他从腰间拔出一柄寒气凛冽的长剑,一步一步向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逼近,口中冷冷地道:“不错,我很早便已经有了决定——这些东西既然是我的,就没有人能拿走,便是……父皇也一样!”(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封魔,收官

太极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的北段,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李渊称帝后将其作为正宫,平日起居理政皆在此处当然,作为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皇帝,李渊在这宫中做的最多的还是宴饮歌舞。

在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进入玄武门的同时,五条人影凭空出现在太极宫的上空,其中的一个正是李靖,另外的三个道士分别是赤尻马猴真灵转生的徐洪客阐教人间道统昆仑派的初代掌教姜子牙以及号称地仙之祖的镇元子,最后却是一个面如冠玉墨髯及胸的白衣僧人。

“李靖携友前来拜访,望乞赐见”

随着李靖这一声喝出,太极宫的顶上的琉璃瓦无声无息的崩碎而后化为虚无,一个身着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缓缓升上虚空。

李靖在空中拱手为礼,微笑问道:“却不知该如何称呼?是魔祖秦帝还是唐皇?”

“魔祖秦帝俱成过往,诸位只称我李渊便是。”那男子喟叹道,随即望着那白衣僧人,“刘文静,朕早看出你的身份不简单,所以不惜亲自出手取你性命,不料你竟能以假死之法瞒过朕的耳目。看你如今的这身装扮,应该是出身佛门,却不知是哪一位大德转世。”

那僧人竟是传说几年前遭裴寂进谗而被李渊处死的开唐功臣之一刘文静,他双掌合十道:“贫僧前世为佛祖门下第二弟子,法号金蝉子,因盂兰盆会上怠慢佛法而被贬下界,不想竟与陛下有了这段君臣之缘。贫僧本来只知刘文静而不知金蝉子,幸得这位徐洪客道友点化,才得以觉醒本命元灵。并以金蝉脱壳之法在陛下手中侥幸逃得一命。”

李渊摇头笑道:“佛门最擅蛊惑人心,你与世民那逆子素来交好,想必他会走到今日这一步。少不了你的挑唆罢?”

金蝉子微微一笑,却并未出言反驳。

李渊又转向徐洪客道:“赤尻马猴能察阴阳。善晓天机,你能寻到金蝉子的转世之身也在情理之中。又加上你本是朕魔臂分化而出,想来发现朕身份的也是你了?”

徐洪客稽首道:“贫道见过本尊。本尊也说罗睺秦帝俱成过往,怎地还放不开当年的旧恨?何况天道有定,小数可易,大数难违,便是你的谋划能够成功,逆转时光重回远古神魔战场。也绝无可能改变战局。”

李渊大笑道:“我魔族行的便是逆天之道,你现在却教我天道有定?休以为你们胜算在握,朕以长安龙脉为阵基,以城内百万生灵为养料,以数百年收集的千万凶魂为阵眼而设的这座逆天溯流宙光大阵已经完成。只要朕心念一动,这大阵便立即发动,逆转时光将朕送回远古神魔战场,到时朕会用事实告诉你,天亦可逆,道亦可变”

李靖叹息道:“陛下以为我等既然在此。还能允许你发动阵法么?”

李渊狞笑道:“你们阻止得了吗?起阵”

无数由繁复玄奥的黑色线条凭空浮现在长安城的每一寸地面上,整整一千颗拳头大小内藏一万凶魂的幽暗珠子从地下升起,悬浮在十丈左右的空中。长安城内上至公卿权贵。下至贩夫走卒,在这一刻同时感觉到身周的天地似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泥沼,深陷其中的自己举步维艰,而体内的力量乃至精气迅速流失,若这情形持续下去,片刻之后长安城的百万生灵便要尽数化作干尸。

“起阵”李靖紧随着李渊发出一声厉喝。

镇元子当即将怀中所抱的一册古朴书卷向下抛去,那书卷落地时化作一片黄光,无穷无尽地向着四方延展开去。姜子牙则擎起怀抱的打神鞭向着天空一指,空中登时现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虚影。众神举手中的本命法宝,散发出漫天青色光华。青光交织成一座巨大无比的穹庐罩落下来。与地上的黄光相融,整座长安城变成了一方与外界隔绝的天地。

等这方天地闭合之后。李靖掌中现出九层八角五彩流光的玲珑宝塔:“请诸位道友全力相助,共降此魔”

密密麻麻微笑若蚊蚋的人形从宝塔各层的门户飞出,霎时间变成常人大小散布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人装束各异,有僧人有道士有书生有武士有商贾有乞丐,每一个最差也是结丹之境的修为,张果铁拐李钟离权张仲坚张出尘赫然亦在其中。

“天地,封魔”李靖身后现出第二元神,异口同声地扬声喝道,两具躯体中所有的法力涓滴不剩地融入这方天地。

“天地,封魔”十数万人间的修行之士齐声高喝,同样毫不迟疑地送出自己毕生修持的法力。

天地的青黄二色光华一下大盛之后向内收敛,整个空间开始一寸一寸的收缩。每收缩一寸,重新现出的长安城都恢复了原状,地上的阵图空中的珠子都消失不见,只有人们如大病一场般瘫倒在地上。

“这是什么?”李渊大骇。

李靖有些吃力地笑道:“这是以天书封神榜与镇元道友的地书演化的天地封魔大阵,陛下难道还不明白,其实你一早便入了道祖彀中,败局早定”

“嘿,鸿钧,好一个鸿钧”李渊冷笑,“但朕此次败了又如何?朕魔魂不灭,终有一日当卷土重来,与鸿钧再决输赢”

“陛下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李靖喟叹一声,“天地封魔阵”的青黄二色光华收敛的速度陡得加剧,瞬息之间便没入了位于大阵正中心的李渊体内。

悬浮在空中的李渊脸色剧变,身体陨石般向下坠落,所幸李世民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伸双臂将父亲接住。

“你对我做了什么?”李渊一把推开李世民,满面惊怒之色地向李靖喝问。

李靖缓缓从空中飘落下来,悠然道:“陛下的魔魂确是不毁不灭,但我们可以将其封印。这天地封魔阵会令陛下的魔魂永远沉睡下去,陛下你很快便会失去魔祖罗睺的所有能力乃至记忆,只会记得自己唐皇李渊的身份。等你这具肉身老去死亡,被封印的魔魂虽会另寻寄托,但只要天地封魔阵存在,它也只能继续沉睡下去。”

“你”李渊还要再说,双目却开始现出迷茫之色,李世民再次上前,半是搀扶半是强迫地将他带了下去。

此时在大阵中耗尽精力的一众修士稍稍恢复,纷纷来向李靖辞行。李靖一一致谢之后,将人一批批送走。

李靖笑着对身边的张出尘道:“丫头,若我推算的不错,封闭数百年的天门不日便将重开。到时我不免要返回天界料理一些事情,你是否要跟我回去?”

张出尘冷哼一声道:“当初是你说任我自由的,现在又说要我跟你回去,是否想要反悔?”

“丫头,我的意思是”

不等李靖再说,张出尘却道:“不过我现在也算你们李家的人,回去拜见几位姐姐也是应当。”

看到李靖脸上的愕然之色,张出尘有些羞赧,忙又补充道:“你不要误会,我却没有赖上你的意思。到时我最多住上三五天,然后还是要离开的。”

李靖摇头失笑,伸出手臂轻轻揽住了张出尘的纤腰:“离开是任你离开,但我可没说自己不会跟着。今后我空闲的时间应该会很多,到时全家人游戏红尘倒也不错。”

张出尘的俏脸上现出惊喜之色,轻轻依偎在李靖的怀中。

尾声并后记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外宣布李建成与李元吉因谋反而伏诛,并尊李渊为太上皇,迎着许多猜疑的目光和纷纷的谣言登上皇位,改年号为“贞观”。

李靖在人间的使命已经结束,只待天门重开,便要返回天界复命,自然不会再掺和到天下之争里面,他将自己那片绝无人敢于侵犯的领地交给一众属下看守治理,然后便很不负责任地陪张出尘去遨游天下。

当李世民终于千辛万苦地将各方势力荡平,使江山重归一统,天下太平之后,那毁弃五百余年的四座天门终于重启。李靖将唯一**与大唐之外的一片领土移交给早已望眼欲穿的李世民,然后携一众部属及精选的十万人马重返天界。

当年李靖在转生之前,已将本身修为封印在宝塔之内。再次经历一世人生之后,他对天地宇宙乃至自身的感悟认知也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回到天界摆脱人间对修为上限的桎梏后,他取回前世元神巅峰的修为后,终于踏出了最后一步,将纯阳元神散化之后寄托于真空,一跃而证天仙大道。

李靖证道天仙之后,诸天神明仙佛自然要来道贺。其间玉帝亲自到场,封李靖为“北极玄武大帝”,准其永掌北极天界,自主升赏杀伐,俨然已是自成一国。

此后天人两界又发生许多事情。比如大唐西部边界忽有一座形如手掌的山峰从天而降,山下压了一只据说是违反了天规的妖猴;又如不甘寂寞的张出尘聚集了一班剑修同道,在人间的峨眉山正式开宗立派;再比如李靖昔日的坐骑黑焰驹、如今的童子黑山偷溜下界,结交了一只名为木姬的树妖

凡此种种,李靖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多加干涉,毕竟那些都是属于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精彩

后记

全书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