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大天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果然有军兵来报说叛军在城下讨战,李靖便即刻带了主将点一支人马出关迎敌。来到阵前,两军相对列阵之后,叛军阵中有一匹银合马踢踏踢踏地缓缓出来,马上端坐一员年轻的的将领。此人头上戴一顶束发金冠,身披龙鳞铠,面貌英俊,眼角眉梢透着凌人的骄狂之气,手中倒提一杆腾龙金枪。他在阵前勒住战马,向着商军阵中厉声喝道:“李靖何在,速来阵前搭话!”
“元帅,此人便是白山君请来的焦青。”高明在一旁向李靖指引道。
李靖点头,吩咐众将士紧守本阵,乘黑焰驹来到阵前,朗声道:“本帅便是李靖,你是何人?为何唤本帅出阵?”虽然已知对方姓名,但李靖还是明知故问,以免对方联想到自己这边有窥探敌营的手段。
焦青上下打量李靖一番,撇嘴哂道:“听白山君说李靖如何厉害,原来不过是个结丹不久的小辈。本人焦青,受好友白山君之托前来会你一会。”
李靖虽看不穿对方的修为,但比较以前见过的许多高人,也能推测出此人的修为应该到了比自己高一个层次还丹之境,已经将阴神结种纳入内丹孕化婴儿,恰如传说中的盘古的诞生一般。难怪白山君将此人搬来作为扭转败局的倚仗。
这些年来李靖多次与修为境界胜过自己的人交手,曾以筑基之境的修为击败结丹之境的乔坤、董全以及九夷族和巫教不少与结丹修为相当的高手。因此,看着焦青此刻显现出来的俯视自己的优越感,他心中颇不以为然,暗道:“胜负却不是完全由修为的境界决定的,否则大家也不必动手,见面后各自显露一下自己的境界便定出输赢,岂不是更加方便?”
缓缓抬起画戟指向对方,李靖冷然道:“既然阁下是白山君邀来的帮手,那本帅便不与你多费唇舌。撒马过来一战,你我在兵器之下见个输赢!”
因为出身的关系,焦青素来受人看重,此次接受白山君相邀前来助战,自袁朗以下满营将士都将其视为救星敬若天神。对于李靖不卑不亢之态,他心中暗自恚怒,喝了一声:“看枪!”将手中的腾龙金枪抖开了问心便刺。
李靖举画戟相迎,与焦青交手数十合后,发现此人武艺不在白山君之下。他想到对方修为毕竟高出自己一筹,若被他抢先一步或施法术,或用法宝,自己未必能胜,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待到又一个回合过去,两人圈回马来,李靖却不再催马上前,口中默诵真言,玲珑宝塔从头顶升起,在空中体积暴涨成高达百丈的庞然大物,向着焦青的头顶落下。此宝是圣皇轩辕用李靖已经毁坏的“镇狱峰”添加材料后重新炼制而成,除了新增了许多妙用之外,原本用来砸人的基本功能亦保留下来且增强了无数倍。
焦青抬头望见一座参天宝塔轰隆隆地从空中落下,只看其声势便知绝非自己可以正面相抗,只得化作一道青光遁走,只将一匹坐骑留下,被泰山压顶般落下的宝塔砸成一摊肉泥。
“焦兄,你没事罢?”见焦青身化青光逃回阵中,白山君急忙上前来问候。
焦青又羞又恼,转头看看阵上收回宝塔的李靖,恶狠狠地道:“白兄,我们暂且收兵回营。今夜我要让商军的整座城池化为泽国,满城生灵俱为鱼鳖!”
双方各自收兵后,到了夜间,焦青孤身出来军营,乘一阵清风升上高空,将身一抖现出本相,却是一条头生三角、体长数里的青色蛟龙。他先不去落雁关,反而折向北方飞去,一路风驰电掣,霎时间便来到北海边上。焦青向着北海张开城门般大小的血盆之口凭空一吸,无穷海水立刻倒卷而上,源源不绝地进入他的口中。约莫小半个时辰,焦青估计腹内的海水已足以将落雁关淹没,这才住了口,转身又向回飞。
“元帅,大事不好!”收兵回城之后,李靖估计焦青不会善罢甘休,便令高明和高觉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先前焦青现出原形只是他们已是吃了一惊,到后来看着他的所作所为,立时猜到他的用力,不由得面如土色,急忙来向李靖示警。
第一百二十章移形换影,祸水旁流
(更新说明:今后白天的第一更不变,还是在14:00前后,晚上的第二更移到21:00前后)
听了高明和高觉所言,李靖的脸色却依然平静如昔。他告知两人不要声张,以免动摇关内军民之心,此事自己会亲自解决。
安抚下两人后,李靖转身到了帅府后院,脚下乘一阵清风直上九霄。今夜正值月圆,他在高空乘着朗月的清辉低头下望,雄伟的落雁关已经变得只有一张方桌的桌面般大小;在落雁关的北方,则是显得更加渺小的叛军大营。
李靖探手入怀,取出应妞妞强烈要求,始终贴身收藏的太虚镜,镜面朝向下方,如烟如雾、如水如霜的青蒙蒙光华喷薄而出,与天上明月的皎洁月光融为一体倾泻而下,瞬间笼罩了视野所及的广阔区域……
焦青仍保持着蛟龙本相,排云驭气疾飞而回。眼见得下面出现了袁朗的军营,他也不停留,继续向北飞行,霎时间来到落雁关的上空。他瞪着一双车轮般大小的眼睛向下望了一阵,蓦地仰头发出一声响彻方圆九天十地的雄浑长吟,而后将头向下一垂,滔滔海水从城门大小的巨口中倾泻而出,其势如天河决堤,万丈飞瀑携着雷霆万钧之力向着下方的落雁城灌了下去。
伴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轰然巨响,焦青眼前的景象化作无数青蒙蒙的光点四下飘散。等再定神看清下面的情形时,焦青的两只巨大的眼珠差点瞪出眶外,下方哪里是落雁关,分明是自己刚刚在上方经过的袁朗大营,而此刻整座军营已经变成一片泽国,无数原本在睡梦之中的袁军将士在水中载浮载沉,水面上密密麻麻地尽是人头。
原来先前李靖以太虚镜的神光将落雁城和叛军大营都笼罩在其中后,用了一个移形换影的术法,将两地的影像向北方平移,使落雁城的影像正好覆盖在叛军大营之上。而且这影像只有从上方向下看才会看到,以至于叛军大营中竟无一人发现己方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落雁城的替死羔羊。
虽然不知道其中的详细情形,但焦青也已猜到自己被人愚弄,结果弄出这么一场绝对会贻笑天下的乌龙。他登时怒发如狂,张口发出一声饱含无边怨愤的震天咆哮,俯身向着已显出真身的落雁城冲下。尽管腹内贮藏的海水已经尽数浇在自己人的头上,但他有信心凭着自己强横无匹的蛟龙真身,照样能将整座城池掀个天翻地覆。
便在焦青俯身下冲之时,上方的一处虚空发出一阵轻微波动,现出李靖的身形。此刻的李靖已将玲珑宝塔托在右掌,他低头看看被怒火冲昏头脑,丝毫未曾警戒身后的焦青,脸上现出一抹戏谑之色,轻笑道:“你这姿势摆得实在太帅,令我不砸你都好意思了。”口中说着,托着宝塔的右手向下一翻,宝塔无声无息且不带一丝劲气风压,自生而下向着焦青的头顶砸了下去。
焦青终究是修为已臻还丹之境的高手,虽然怒火萦怀,却仍保留了一丝警惕。在下冲之时,他本能的感到有莫大的危险临头,转头一看,却见一座已经暴涨到百丈高下的巨塔当头砸来。眼看已经来不及闪避,焦青只得将心一横,缩头弓背,用脊背代替头颅接下了宝塔这一击。
“蓬”地一声大响中,焦青背上的鳞甲纷飞,鲜血喷溅如泉。一声凄厉之极的嘶吼伴着大团的血沫从口中发出,虽免了一死却已身受重伤的焦青拼着最后一丝力气发动遁法,巨大的身体化作一道青光瞬间消失。
李靖收回宝塔,望着焦青消失的方向轻轻叹息,此次和这条蛟龙的仇却是结大了,以后怕是还少不了麻烦。摇摇头暂时将此事抛在一边,他再去看下面叛军大营的情形。因为叛军的大营安在一片平坦之地,焦青灌下的大水在片刻之后便分流向四面八方。但就是这片刻之功,也令得叛军将士死伤惨重。
知道此刻是破敌的最佳时机,李靖不再耽搁,借遁法急速返回落雁关中。因为城外的巨大变故,商军众将都已聚集到帅府来等候李靖做出指示。李靖当即调兵遣将,派出丁策、陈奇、郑伦分别率一支人马出关,分三路去收拾残局。
遭受了这场飞来横祸的叛军本已死伤无数,被大水冲散的亦是不计其数,等水退了之后自知己方必败而逃亡的又是不少。如今留在因受雪岭四圣庇护而躲过一劫的袁朗身边的叛军已十不存一,如何能够抵挡士气如虹的三路商军。他们甚至不曾接战,远远地望见商军来攻便已仓皇而逃。
三路人马当先衔尾追击,李靖亲率大军随后接应,将叛军残兵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所有先前被叛军占据的城池一座接一座地收复回来。
袁朗一直逃回了老窝朔州,发动剩余的所有人马死守城池。守着这座袁氏家族经营了数代、地险粮足又颇得人心的城池,袁朗还是很有几分底气的。只盼着敌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之下粮饷供应难以为继,便只有撤军一途。到时自己依然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岂知李靖在分派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后,悍然动用了压箱底的攻城利器——邬文化。袁朗自认为坚若铜墙的朔州在邬文化五千斤重的飞锤之下便如薄纸般脆弱。邬文化绕城奔行一周,向着四面的城墙挥出十二锤,轻轻松松地轰出十二处比城门还要宽敞的缺口。早已蓄势以待的商军由缺口蜂拥而入,转眼之间城池便已易手。
走投无路的袁朗在府中杀尽妻儿后自尽身亡。雪岭四圣却没有兴趣为袁朗陪葬,早在城破之前便已弃了袁朗借遁法而走。他们在走时还留了一招后手,带走了袁朗的幼子袁福通。
自出兵之日至攻陷朔州,前后用时不足一年,北方的这场乱事便在李靖的手中彻底平息。李靖请旨班师,朝中传回的旨意却说北方初定,为防边境有失,要李靖率大军暂时驻扎此地。
李靖在北方一留便是两年,便在这一年的二月,帝乙驾崩,太子殷受继位,是为纣王。
新君继位,自不免大封文武,有平定北方大功的李靖自然亦在受封之列。他很快便接到纣王的圣旨,称扫北大元帅功高盖世,封爵护国侯,划出大商东北方的重镇陈塘关方圆四百里之地相赐,准其世袭罔替为一方诸侯。
接了圣旨后,李靖摇头失笑,遥望朝歌方向忖道:“你这是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么?”
第二卷《小兵大将》终,请关注第三卷《东海扬波》。
第一百二十一章入主陈塘关
等李靖接了圣旨,那传旨的奉御官陪笑道:“恭喜李侯爷高升,陛下另有旨意,着侯爷尽管交割兵符印信,让这十几万大军尽快班师回朝。军中的其他诸位将军也要随大军一起回朝歌,届时陛下另有封赏。”
李靖目中微微闪过一丝冷色,面上依然含笑道:“那是自然,有劳贵使暂到偏帐歇息,待我将大军将士的名册并辎重粮饷的账目整理清楚,连同兵符印信一柄交还。”
那奉御官还要再说什么时,忽地见到李靖帐下众将个个面有怒色,心中不觉微微一寒,话到嘴边又转了个意思:“那是自然,侯爷尽管慢慢整理,下官不着急,不着急。”
李靖点头,让人请奉御官下去好生招待。
那奉御官出帐之后,年岁最幼又是李靖徒弟的辛环第一个跳了起来,大叫道:“师父,那新君处事好生不公!徒儿听说原来与师父品级相同的黄飞虎已被加封为镇国武成王。若论战功,黄飞虎如何能与师父相比!凭甚他贵为王爵,在朝中坐享尊荣,师父却要去那偏远的陈塘关?”
一旁的郑伦愤然冷笑道:“凭甚?自然凭的是他妹妹是新君的西宫娘娘!”
“住口!”李靖变色怒喝,“飞虎兄与我少年相交,他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岂是会凭借裙带关系钻营的小人?至于大王的意思,更不是你我为臣者可以置喙评论的!”
众将素来敬畏李靖。见他发怒,都不敢再说,只是脸上的愤愤不平之色总是难掩。其中李靖的四个弟子方弼、方相、邬文化、辛环彼此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道:“既然师父要走,我们这官儿做不做也没什么意思了,我们愿意随师父一起去陈塘关!”
“正是,正是!”陈奇和郑伦都笑了起来,同声道,“我们二人也愿追随元帅!”
丁策、郭宸、董忠亦向李靖拱手,丁策恳切地道:“我兄弟三人蒙元帅简拔与微末之际。早已立志终生追随以报知遇之恩,此去陈塘关。也算我们兄弟一份!”
殷破败随后站出来,言简意赅地道:“末将誓死追随元帅!”
高明、高觉二人随后表态,旗帜鲜明地表示愿意追随李靖。如今他们的本体尚在李靖的宝塔之内,不过这却不是李靖以此要挟。而是两人自己的要求。李靖宝塔之内的安全性自不必说,其中蕴含的水土两系罡煞之炁都对他们的本体大有裨益。尝到甜头之后,两人特意拜求李靖,让本体在宝塔中借了一块地方长住下来。
而后其他偏副将领纷纷开口,表示了继续追随李靖的意愿,唯一未曾表态的便只有雷开一人。
“雷开,你怎么说?”殷破败的脸色有些阴沉地向他问道。
雷开有些尴尬地向着李靖抱拳道:“元帅,末将本心也欲相随,奈何末将世居朝歌。家中老小怕是故土难离,因此……”
“雷开你……”脾气最为火爆的辛环当场便要发作。
李靖挥手止住辛环,转向雷开毫不介意地笑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雷将军,本帅只希望你日后不要忘了大家数载袍泽的情分。”
雷开面有愧色,一言不发地垂首退了下去。
此后李靖便开始准备交还兵权和转赴陈塘关事宜。这消息传开之后,追随李靖数年的十数万士卒均大为不平,纷纷表示愿意跟自家元帅前往陈塘关。
李靖知道营中众将跟自己走了问题不大,若是将这十几万大军一并拐走。怕是立即便会给安上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想来如今的那位纣王陛下会很乐意看到此事发生。所以他好言安慰了众人。只把军中没有家室拖累又愿意追随自己的士卒挑选出来,合共三万余人,而后大笔一挥将他们划入了战场阵亡的名单。从此这三万余人便在大商军的序列中消失,摇身一变成为李靖的私兵。
数日后,李靖将整理后的兵符印信、名册账目交还给奉御官,算是正式交卸了扫北大元帅的职务。随后他安排了丁策带着方弼和方相兄弟二人随大军返回朝歌去接众将的家眷,自己则率领其余兵将启程转赴陈塘关上任。
在李靖卸任之后,崇侯虎趋炎附势的本性暴露无遗。几年来嘘寒问暖的嘴脸立即收了起来,平日里隔三差五送来军中的犒赏也不见了踪影,甚至连续派了几个使者前来,表面上问李靖何时启程,自己是否有什么可以效劳之处,实则分明是逐客之意。倒是崇黑虎对自己兄长的做法颇有微词,几次劝说无效后,一气之下甩手离开崇城,自去刚刚获封的曹州去了。
李靖对此只是一笑置之,择日收拾了人马启程。路上无话,非止一日到了陈塘关。城内原有大小官员,听说受封护国侯,从此将执掌陈塘关方圆四百里之地生杀大权的李靖到来,急忙高接远迎将李靖一行人让到城中。
接收了陈塘关方圆四百里之内的人口户籍、军队名册、府库账目等,李靖正式成为这一片领地的主人。他事先以对自己的领地做了详细的了解,所以有条不紊地对跟随自己的众将做了安排。
陈塘关东临大海,正南、西南、正西、正北还有四座县城亦在李靖的封地之内,分别为定海、闻安、灞县和青梧,李靖便以陈奇为定海县总兵、郑伦为闻安县总兵、郭宸为灞县总兵、董忠为青梧县总兵,各自率兵三千驻守,拱卫陈塘关。李靖如今已是一方之主,自然不便再兼任三军统帅,便将帅位留给了尚未到来的丁策,又让殷破败继续掌管辎重粮饷,其余众将仍在军中听用。至于陈塘关和四县原来的官员,愿意留下的量其才具酌情录用,不愿者发放川资任凭自便。
诸般大小事务让李靖前后忙了一个多月的光景,才算将领地内的一切大致理顺,由上到下各个衙署重新正常运转起来。比打了一场大仗还要心力交瘁的李靖总算能稍稍放松一下,心中盘算着自己手下大将不少,却还缺少一个总揽政务之人,以后一定要多多留心,看看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人才。到时和丁策一个理政,一个治军,自己便可以再过上逍遥安乐的日子了。
这一天李靖正在由原来的城守府改作侯府的银安殿中理事,辛环急匆匆跑了进来,满脸喜色地嚷道:“师父,丁元帅和两位师兄护送着大队车辆到了,如今正要进城。”(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大搬家
听了辛环的话,李靖腾地站起身来,拔腿便向外走。黑焰驹和三足金蟾两个家伙闲来无事正在银安殿外嬉戏。见李靖急匆匆出来,三足金蟾“呱”地叫了一声,后腿用力一撑,窜到了黑焰驹的头顶。黑焰驹亦轻嘶一声,发足奔到李靖身边。
李靖翻身跃到黑焰驹的背上,也不用鞭策驱使,黑焰驹撒开四蹄便向外面奔去。
这些天黑焰驹和金蟾已经结伴将陈塘关的大街小巷走了个遍,对道路非常熟悉,三转两绕,穿街过巷,片刻之间便到了西城门下,正好看到丁策一马当先,身后是一列长长的车队,远远地望见方氏兄弟跟在车队的后面压阵。
“末将丁策拜见侯爷!”丁策也看到了李靖迎面疾驰而来,忙滚鞍下马快步抢上前来抱拳施礼。
李靖也从黑焰驹上下来,紧走几步将丁策双手托住,笑道:“丁元帅一路辛苦,不必多礼!”
“元帅?”丁策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靖脸上现出戏谑之色,说道:“本爵已经将三军统帅的位子预留给你,并且通报了陈塘关的上上下下。有句话需要说在前面,既然丁元帅已经归来,以后这军中事务还是交由你全权做主。若无大事,千万不要来烦本爵!”
丁策脸上现出苦笑,心中却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满足感觉。
说笑了两句后。丁策低声道:“侯爷,此次李老大人和老夫人、殷老爷夫妇一起来了。”
李靖微微一愣,因为父亲在朝中任职。殷仲达又有“炼锋号”的生意要经营,他本以为此次只有妻儿会来。先前还在盘算着如何劝说对勤恳敬业的父亲告老请辞,再鼓动殷仲达将生意的中心转移,而后便将四位老人都接到陈塘关,却没料到他们此次竟是一起来了。
他心中猜测其中必定有事,但此刻却不是细问的时候,急忙让丁策引着自己去见礼。
此刻后面马车上的李秉直夫妇、殷仲达夫妇听人报说李靖来迎接。都已从马车上下来,正往这边看来。
李靖看着又显得苍老了一些的四位老人。心中微微一颤,忙抢步上前,依次向着四老施以大礼。
施礼已毕,李秉直看着如今已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的儿子。心中大是欣慰,少有地表示了几句赞赏后,吩咐道:“快去后面看看雪娘和两个孩子罢!这三年多来,着实苦了他们。”
李靖向后望去,却见殷雪娘也已从马车上下来,手中牵着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儿,身后侍立着香兰和紫燕。
“夫人!”李靖远远的招呼一声,快步走上前去——在公共场合,他自然不能像私下里一样称呼妻子闺名。
殷雪娘也低声唤了一声:“夫君!”
两人四目相视。不用多说什么,彼此自然明白对方的情意。
见走过来时,两个孩子却有些怕生地躲到了母亲身后。殷雪娘摇头笑道:“一别三年。连儿子都不认识你了。金吒、木吒,这便是你们的爹爹。忘了娘亲是怎样教你们的吗,还不快出来见礼!”
两个孩子显然很有些敬畏母亲,闻言后乖乖地站了出来走到李靖面前。他们先偷眼打量一下,李靖出征之时金吒只有两岁,木吒则是尚在襁褓之中。两个小小的脑瓜里实在没有对父亲的印象。但看到满面温和笑容的李靖时,究竟是父子连心。两个孩子心中都自然而然地生出亲近之意,原先的紧张和畏惧一扫而空,一起规规矩矩地下拜道:“孩儿金吒(木吒),见过爹爹!”
“好孩子!”李靖哈哈大笑,张开双臂将两个孩子抱了起来,原地连转了三个圈子。
两个孩子先是惊叫一声,随即觉得很是有趣,双臂搂紧李靖的脖颈,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小的心眼儿里,都感觉这个刚刚见面的爹爹似乎比向来严肃的娘亲要好相处得多了。
“两个小家伙,还记得姐姐我么?”李靖身上青光一闪,妞妞现身出来。这几年她多数时间都在太虚镜内睡觉,只间或露面几次。
木吒自然已经完全没有了对于妞妞的印象,金吒却还隐隐约约记得这个曾陪自己玩耍的小姐姐,当即让李靖将自己放下,大喊了一声:“妞妞姐姐!”张开两只小手向着妞妞跑了过去。
“停!”妞妞忽地平伸双臂,双掌掌心向前将金吒挡住,而后走到眼巴巴望着她的金吒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比了比高矮,似乎有些不满意地摇了摇头,蓦地将小小的身躯向上一挺,整个人蓦地长高了一截,比本来已经和她齐平的金吒高出一个头,相貌也由原来五六岁的小女孩长到七八岁的模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