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极北之地,大约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正如古籍上记载的那样,这里没有白天,只有黑夜。只有很少的时候,天空中才会出现一丝光亮,好像太阳要出来一样。不过?一会儿之后,光亮就消失了,只剩下无尽的黑夜。
适应这里的光线后,庄子克制着来自意念的感觉——寒冷,往纵深地带飞行。在他的眼前,除了漆黑一片还是漆黑一片。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突然有那么一天,天空中出现了光亮。接着!整个北极之地都沸腾了起来。在光亮的照射上,整个北极之地变得明亮起来。
庄子抬起头,四处看着。天空中仍然黑压压一片,大地上则是相反,洁白得耀眼。
就在这时!整个北极之地又沸腾了起来。一股强大地力量包裹着他,往光亮的地方扑去。他努力地挣扎着,结果!反抗无效。
在这股强大地力量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也跟“龙吸水”一样,不断地旋转起来。先是小范围的旋转,随着旋转的速度加快,范围逐渐扩大。
渐渐地!形成一个庞大地气漩,向着光亮的方向扑去。光亮越来越大,终于!看到了光亮的来源。太阳犹如一个深红色的火球,挂在遥远的天边。
气漩就好像吃奶的孩子看见娘亲一样,加快了速度,扑了过去。
庄子收回意念,把自己内视化无,从快速旋转、飞奔的气漩中挣脱出来,远远地观望着。
只见!气漩犹如一只鸟,展翅飞翔,飞向太阳。它的前端,就是鸟的尖嘴,后面是鸟的头部。在他的想象作用下,这只大鸟有着一双明亮地大眼睛。鸟的背部无限地宽大,鸟的翅膀一直伸展到了天边,好像天边的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者,志怪者也。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跟随在大鹏鸟的后面,一直到了南方的大海。大鹏鸟化为雨,才消停下来。
果然!古籍记载的不是妄言,都是确有其事啊!
探访完北极之地,庄子对天地之力更是感叹了!
从南海回来,庄子直接回到赵国,踏踏实实地寻找起了儿子。
第1024章 学堂里的屈先生
一日,杨湖办完事回来,拜见完岳丈、岳母,与妻子见面后,就去了山上。他已经三个月没有回来了,不知道老爹有没有出关。
临走的时候,老爹对他说了,要在山上闭关,一边等待杨延的消息。
到了山上,杨湖就感觉不对劲,茅草屋外面的广场上,都长满了杂草,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
“嗖!”
从茅草屋内窜出一只黑色的母狼,母狼见到杨湖后“嗷”地嚎叫一声,拖着大肚子钻进灌木丛中,消失不见。
“爹!”
杨湖哭叫一声,扑去茅草内,他以为老爹羽化飞升了,尸骨被母狼给吃了。
让他惊喜地是!没事!老爹还好好,端坐在堂屋内的木板床上。
“爹!”
杨湖趴在地上,给老爹磕了一个头。
“爹!我回来了!你还没有出关啊?爹!”说着,杨湖把头抬起来。
他这才发现:木板床上坐着的老爹,在渐渐地淡化。由开始时的真人慢慢地淡化成一个虚影,再慢慢地淡化成虚无。
“爹!呜呜呜……”
杨湖大哭,站起身来。
这时!他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在先前老爹盘腿修炼的地方,插着一把剑。
“墨家双剑!雄剑!”杨湖不由地惊叫起来。
关于墨家双剑的传说,他听得多了,可老爹却很少把墨家双剑拿出来。他见过,却没有机会把玩。
自从容儿娘死后,老爹就把墨家双剑收藏了起来,很少拿出来。每次拿出来,老爹都会很难过。
墨家双剑是雄雌双剑,是当年墨家专门为祖父庄不名和祖母戴六儿打造的。后来!由祖母给了老爹和容儿娘。雄剑给了老爹,雌剑给了容儿娘。容儿娘死后,雌剑又回到了老爹的手里。
“爹!”杨湖哭喊一声,上前把墨家双剑中的雄剑拿在手里,一边哭一边看着。
他这才知道!老爹走了,以及老爹留下宝剑的意思。
老爹把宝剑传给他,那意思是:他不再过来了,可他很牵挂你们。还有!把宝剑给他,也表示很想念娘亲,记得有他这一脉。
“爹!呜呜呜……”
杨湖又把宝剑放下,恭恭敬敬地朝着宝剑磕头。
他希望奇迹出现,还能再见老爹一面。
可是?老爹再也没有出现。
杨湖哭了好长时间,才收敛心神,没有下山,在山上闭关修炼起来。
正好!他有一段时间的假期,可以不问世事,一心修炼。
自然他出道以来,他还没有闭关过。
今日!与老爹一别,又得老爹传承的宝剑,他感觉自己有些悟道了。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十四年,楚顷襄王六年,韩厘王三年,魏昭王三年。
卫嗣君四十二年,卫嗣君去世,其子卫怀君继位。
杨湖退隐江湖,隐居在山上。
五十来岁的他,已经有了第四层后代。
儿孙们大多成为了先生,在楚国从事教育事业。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可一个个都能养家糊口,自给自食,比种地、从事手艺业、经商的人日子过得平稳些。
钱伯早已去世,他的儿孙继承了祖辈的事业,继续往来与大江南北,做传统生意。杨湖一直帮钱伯的后人做事,但他也在江南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在事业上,也小有成就。
可是?他觉得他的一生还是有遗憾的。最大地遗憾是,他没有能够找到亲哥杨延。
杨延与天涯无名大伯一直没有与他进行联系,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在他用一生的时间查找下,事情终于有了线索。
天涯无名大伯与焦寡妇成亲后,很快就生养了儿女。为了防止焦寡妇的养子纠缠,只得把她的所有产业都变卖了。然后!离开了陵阳山,往南方去了。
因为害怕焦寡妇前夫的儿子纠缠,所以!一直不敢回来,也不敢露面。
根据杨湖的调查,天涯无名大伯与焦大娘对杨延哥都很好,比对自己的儿女都好。杨延很听话,很懂事,也是一个少有的大个子。
根据健在的一些老年人讲,杨延与他的面貌差不多。
还有!山下的那个老妪,因为喜欢杨延,一直跟随着天涯无名一家人,当起了管家。
退隐后的杨湖,回到山上,除了修道之外,就是通过内视世界,按照线索继续查找下去,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哥哥,找到天涯无名大伯和焦大娘。
公元前292年,楚顷襄王七年,杨湖的大儿子回来探望老爹,见老爹隐居在山上,一副邋遢地样子,很是心疼。可见老爹精神很好,心里又感觉好受了一些。
“爹!我们学堂来了一位屈先生,人很有学问的。爹!”
杨湖看着儿子,没有说话。
“他是很有才学,可是?这人很偏执!我想向他传道,可是?人家根据听不进去!”
杨湖这才脸上露出了一个自嘲地笑容。
“爹!他知道祖父的事,他对祖父的评价不好,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哦?”杨湖这才脸色一变,问道:“他都说了些什么啊?”
“他不知道庄子是我祖父,才这样说的。不过?也不是什么坏话,是他理解错了,他不是真正地了解道家学说。所以!爹!我想说服他,让他明白人生!”
“屈先生?哪里人?”杨湖突然地想起了什么?急急地追问道。
记得老爹说过:宋国的庄氏一脉与楚国有很深的渊源,听说是楚庄王的公主所生,后代被赐姓为庄。再则!到了司城子罕时期,司城子罕又娶了楚国的屈公主,屈公主生养了祖母戴六儿……
“我们问他不说,好像是楚国的大官,犯了错误被流放过来的大官。”
“被流放过来的大官?不会是屈子吧?”杨湖惊问道。
“屈子?屈子是谁?”儿子问道。
“很可能是他!”杨湖点点头,说道:“你自然是说不过他了,就算老爹我?”
说到这里,杨湖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说道:“我都不一定能说服他。我?老爹我没有上过正统的学堂,都是你祖父和卖儿祖母教我的。他要是屈子的话?他可是皇亲国戚,是受过正统教育的人!”
“爹!”
“他还在学堂那边吗?”
“在!爹!”
“走!我去会会他!”
杨湖说着,从木板床上下来,推抻着儿子,往山下走去。
他要去会会屈子!
第1025章 屈原在陵阳山作诗
杨湖所说的屈子,也就是后世称颂的屈原。
杨湖在楚国居住了三十多年,加上他又常年在陵阳山一带做生意,接触的人相当地多,各方面的人都有接触。所以!对楚国的历史是很了解的,对楚国的现在情况,也是很了解的。
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o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在楚国朝堂上任过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变法,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这年屈原经过陵阳山,进入陵阳山的学堂讲学,准备了度余生。官场上的失败,让他很绝望。所以!变得很偏激。
楚王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赶出都城,不让他到处说事。
在都城的屈原,是一位不省事的主,到处进行煽动性的演说,要求楚国进行改革。在他的煽动下,聚集了大批支持者,结果严重影响了君王施政,和世袭贵族的利益。
结果!在世袭贵族的暗中手段下,屈原就被贬流放了。
流放到外地的屈原,身后是有楚国的官差看守的,让他生谋生路,但不许他到处游说。为了防止屈原到处演说,等到他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后,就会被官差押送着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
因为!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就得熟习那里的环境,你想对别人演说别人不一定理睬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屈原来到陵阳山的学堂,当了一名教书先生,与杨湖的儿女们成为校友。
屈原比杨湖小六七岁,这年四十多岁,可看上去却显得很老。杨湖的儿子都才三十多岁,在屈原面前是小娃娃。在学识方面,也比他们强。在见识方面,屈原当个楚国的大官。
杨湖的儿女虽然得到了大周守藏吏的亲传,可毕竟不是在大周念的书。再则!他们接受的教育都是口口相传,没有书籍可以查考的。他们没有课外读物和典籍资料,一切都是听大周守藏吏讲的。
可以说!有些东东,要是大周守藏吏记错了,传给他们的都是错误的。
而屈原不同,屈原接受的是正统教育。不仅先生是正儿八经的老师,而且!他的学习资料是齐全的,家里有典籍,还可以向别人借。再则!他在楚国当过高官,又接触了不少世人得不到书籍的。
所以!杨湖的儿女们根本不是屈原的对手。
所以!杨湖的大儿子不服,就借着回来看望老爹的机会,请老爹出山,会会这位屈先生。
屈原是一个瘦高个子,但是!他的身高在杨湖面前,就是矮子了,他比杨湖矮半个头。
由于是流放,穿着虽然是绸缎,可已经是打了补丁的绸缎了。由于瘦,衣服穿在身上显得空荡荡地。可见!在流放前的他,并不是这么瘦的。
还有!这件衣服可能是冬天穿的,因为没有多余的衣服穿,所以在这个季节穿起来更是显得空荡荡地。
“屈子!你就是屈子吧?”杨湖快人快语,见面之后就直接问道。
屈原脸色当场一变,压低声音说道:“我是流犯屈原,不敢报真名。身后有官差,不许我报真姓!我?”
屈原想解释一下,他是没有办法,只得自谋生路。不出来教书,他会饿死的。
“我是杨湖!在陵阳山一带,没有人不知道我杨湖的!我的儿女,都在这学堂内教书!没事!没事!”
杨湖说着,朝着大儿子点点头,认真地吩咐道:“一切听从屈子的,给予一切方便!他是屈子!屈子!”
“爹!我知道!爹!”
杨湖让儿媳备了一桌酒菜,与屈原饮酒长谈。
让杨湖一样感到失望,他没有能够解开屈原的心结,让他皈依道门。
后来!屈原又被押往别处。
屈原走后,杨湖的儿子收拾其房间,得其诗作一篇: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殻ъぶ掂蒂猓酪悸恰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佩衽以案志兮,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磕磕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浇岫唤赓猓煎坎皇汀
看完屈原的诗作,杨湖的大儿子不得不佩服,也为这样地大才不得重用而叹息!
可惜!屈先生又被押走了。要不然?他有把握劝说他皈依道门。因为!他找到了一个人的心结。
第1026章 说剑(一)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十四年,楚顷襄王六年,韩厘王三年,魏昭王三年。
卫嗣君四十二年,卫嗣君去世,其子卫怀君继位。
赵惠文王六年,庄子77岁。
这些年,庄子一直在赵国、燕国两地寻找儿子慎根的下落。大多时间,都停留在赵国。遗憾地是!仍然没有一点消息。
这些年赵国很乱,内乱不止。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01年,吴娃死,赵武灵王十分伤心,答应了吴娃死前的最后请求,立吴娃的儿子何为太子。
赵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赵何是赵武灵王次子,并非长子,长子是公子赵章。
公元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自称主父。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他看到高大的长子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公元前295年封赵章于代地,为安阳君。
赵惠文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95年,原太子章和辅相田不礼起兵反对赵惠文王,杀死了肥义。兵败后逃到主父赵武灵王所居的沙丘宫。
公子成和李兑派兵包围了沙丘宫,杀死叛乱的安阳君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
公子成随即下令,以主父赵武灵王窝藏反贼的罪名围困沙丘宫达三月之久,并断绝宫里的粮食和饮水的供应。最终饿死主父赵武灵王。
赵惠文王喜欢剑术,天下剑士蜂拥而来,与之切磋交流剑术,最多的时候,有三千余剑客。
这些剑客日夜在赵惠文王面前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
赵惠文王并不满意,觉得这些人剑术平平,他想找一位可以击败所有剑客的超级剑客。
就这样过去了三年,仍然没有找到那位超级剑客。由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招收剑客、寻找超级剑客的事情上面了,结果造成综合国力下降。
各国诸侯见赵国综合国力下降了,都在暗中联络,准备趁机攻打赵国。
赵国公子成见状,十分担忧,对贴身护卫们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我愿赠他千金。赵王要是再这样下去,不理朝政,赵国危也!”
这年的赵惠文王还没有称王,还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一切大事都要靠大臣等人辅佐。赵武灵王死后,大臣们完全凭借着忠诚,为其辅佐。要是赵惠文王长期这个下去的话,赵国危也!
有一个贴身护卫上前说道:“我认识庄子,我觉得庄子可以。”
“庄子?”公子成惊问道:“是不是那个道家学说传承人庄子?宋国的庄子?”
“回公子!正是宋国的庄子,道家学说传承人的那个庄子!”
“那他人呢?他在哪里?”公子成急急地问道。
庄子的大名,作为赵国的公子,他还是知道的。庄子不仅是学说传承人,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一名剑客。
对!听说他的剑术相当高超。还有!他有一把天下名剑——墨家双剑中的雄剑。
“在赵国!”
“在赵国?”公子成听了,顿时惊喜万分。
“我在郊外见过他,并且与他还有几分交情!”
于是!公子成就派这个贴身护卫携带千金厚礼来找庄子。
庄子在赵国又寻找了一遍,仍然没有寻到慎根的下落,正决定去燕国继续寻找。
这些年!他在赵国和燕国之间来回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有时!怀疑赵国的某个地方可能找漏掉了,他就一念之间去了赵国。有时!怀疑燕国的某个地方可能找漏掉了,他就一念之间又去了燕国。
这天!公子成的护卫找了过来,并向他献上了千金厚礼。
对于这种莫名其妙地礼物,庄子自然是不接受的。
知道对方为什么要送礼,这礼当不当收,庄子才会作出选择。对于自己应当得到的礼物,他是当仁不让的。
他的儿孙那么多,就不能多为儿孙存点银子,是不是?
不要白不要,傻子才不要!
凭本事挣的合法来的银子,不要你就是傻子。
当年在漆园的时候,七大恶人的银子他都敢收。当时的他,还是漆园的镇吏,还是个官。照收不误!不收白不收,收来了可以帮助那些贫困中的人,为什么不收呢?
当然!把银子收来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还因此而进了监狱或者是送了命,那才是傻比干的事。
“我家公子有事求你帮忙!所以!让我给你送厚礼了!”护卫老实地回答道。
他与庄子虽然不是很熟,可他对庄子很佩服。在不值班的时候,曾经的他还听过庄子讲道。对于道家学说,他有一些了解。他很想专心学道,可由于家庭负担重,无法放弃家庭,只能当了护卫。
“那?你家公子求我到底什么事啊?你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