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比别人优秀、优越,不然!他就没有幸福感。

  自信来源于自强自立,不依赖、不指望别人伸出援手。

  一个种地的农民,他懂得种地,他就有优越感和成就感。一个种地的农民他不懂得种地但是他勤劳,效仿别人也把庄稼种好,他一样有优越感和成就感。

  一个人的优越感和成就感是要去寻找的,每个人身上都有,找到了,你就会感觉到幸福。

  如果你是一个攀比的人,那么!你永远没有优越感和成就感。本来你是一个农民,你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你既懂得种地又勤劳,可你偏偏要与富二代比。那么!你只有自卑和挫败!

  一个农民懂得种地又勤劳,可他的本性不想当农民,但也不想当富二代。他知道自己当不了富二代,他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想走出故乡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并且能生存下去。如果他的梦想实现了,他一样有优越感和成就感。尽管他回来时除了故乡的云外,一无所有。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梦想要实际。实现了,他就能有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一个人的梦想不实际,又这山看着那山高,又喜欢攀比,那么!这个人就完蛋了,永远体会不到优越感和成就感,永远得不到幸福。

  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庸俗之人,那么!这个人也完蛋了,永远体会不到优越感和成就感,永远得不到幸福。

  “其实!我是不需要去赌命的!”听了杨朱的讲道,黑衣人在反省自己的人生。

  杨朱讲道,通俗易懂,举出生活中的事例,身边的事例,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听得进去

  “我家在乡下,家里就我一个成年人。我爹服过兵役受过伤,弟弟还未成年,家里就我一个劳力,是不需要再服兵役的。可我就是想改变现状,以后不要再辛苦劳作了,才去赌命的。

  别人出去闯荡是因为他们要服兵役,在老家乡下住不下去了才躲出去的。而我!就是羡慕别人家里过得比我家好,才出去赌命的!我这是攀比惹的祸!……”

  听了黑衣人的话,杨朱表扬道:“这就对了!不要与别人攀比!你管别人过得有多好?只要每天有饭吃,能够保持一天的营养,你管别人家吃什么?哪怕是山珍海味!

  根据老子祖师和前辈们说,吃得多、吃得好并不一定就能身体好!有时!山珍海味还顶不上一碗菜糊糊!饮食方面讲究的是营养搭配,而不是口味。所以说,吃山珍海味什么地,吃的只是感觉,并没有实际意义,并不是代表身体都能全面接收里面的营养!

  在住的上面,茅草屋一样住人,山洞里面一样住人。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住在树上呢!是不是?所以!我们不必要羡慕君王住宫殿。只要能住人,晚上能睡一个好觉,有安全感,能够遮风挡雨就行了,一切以实用为主。

  要是你攀比了,你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感,永远找不到自信!干吗跟别人比?他们过他们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他们活在他们的世界里,我活在我的世界里,我要为我自己而活,我不会看着别人的脸色而活……”

  讲完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杨朱就要开始讲如何治世了。

  在夹缝中求生存是不得已,是被动!那么?道家又如何主动呢?

  如果让道家来管理社会,道家将会如何呢?用自然无为?避让居后等等?

  非也!

  杨朱认为:乱世用兵、治世用法、盛世用儒、道家治心!

  只有先治心,然后才谈治世。治心难,治心之人是大才。治世易,治世之人是小才。

  治心之人可以留芬万世,造福万世。

  而治世之才只能造福一方、造福一时或者造福一世。能够造福一世或几世的治世之才,都能算得上大才了。能够造福于几世的治世之才,一定也是一个治心之才。就目前来讲,一定是道家,一定是大隐隐于朝的高人。

  “我一定要做一个治心之才!”

  庄周在心里发着狠!

  目睹了战争带来的后果,看到了那些逃离家园的难民,以及他的身世,听了师父的话后,庄周显得很激动。

  虽然他只有十岁,可他自幼跟随在师公禽滑厘身边听经,他的理解能力超于常人。听了这么多天师父杨朱的讲解,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师父杨朱就是一个治心大才,跟随他学道、学习治心之术没错。

  师父杨朱奔走列国,将道学传播开来。他也一定要向师父那样,让天下人都学道,天下人心一统,治世起来就容易多了。一定要把道学领悟透,学习学习再学习。

  现在的他,觉得自己对道学方面,还是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无论师父怎么解释给他听,可他就是听不懂。师父说,他的年龄还没有达到。师父说,有些事小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说大人对男女之事的感觉。


第118章 乱世用兵


  见大家对生存学很感兴趣,杨朱又用了一天时间,来解答大家的提问。直到其他人都厌烦了,没有人再好意思提问了为止。第二天,便开始谈治世,谈“乱世用兵”。

  初夏时节,蒙县的天气还不是那么热。不过!站在太阳底下晒还是让人微微地出汗。讲台下的人,一个个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好像夜空中的星星。

  讲台上,禽滑厘走了,墨家弟子没有上来。只剩下杨朱师徒、天涯无名和黑衣人,以及几个道家的护法士。

  讲完道,讲完人类的命运,讲完人性的自私,讲完一毛不拔,讲完生存学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些人生哲学、世界观和宇宙观后,再来讲如何治世就容易多了。

  有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处理世事自然就得心应手,容易多了。

  “……乱世用兵,首先!我们要来说一下什么叫乱世?乱世在于一个‘乱’字!什么叫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我行我素,自立为王,打破了原先的格局,这就叫乱。”

  给乱下了定义之后,杨朱又列举出了不少事例来说明。

  比如说:大周天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周了,已经乱了,名存实亡。大周天下已经被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大诸侯给瓜分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乱世中,你如果还遵守礼法,遵守周制,遵守大周的律法,你就迂腐了,你就被动了,你就不会变通了。大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已经不存在了,你还遵守那个礼法、制度做什么?

  到了这个时候,等于是已经改朝换代了。你要是还遵守大周的礼法、制度,你等于是在对抗新的制度。

  事实上也证明了,诸侯君王和大部分人都已经不遵守了。诸侯君王们已经制定出了他们推行的礼法、制度,你要是还遵守,你不是傻子你就是一根筋。

  到了这个乱的时期,谁掌握着权力你就遵守谁的律法,这叫适应环境。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生存下去。不然!你就是乱民叛逆。随便给你扣一顶帽子,权力掌控者想让你死你必死,想让你活你才能活。

  如果是单纯地改朝换代的话,做一个顺民也就是了。可是?在乱的时期并不是乱一下就好了,而是继续在乱。胜者为王败者寇,一朝君王一朝律法,换了君王律法又变了。你刚刚改变了观念开始遵守新法,可又换律法了。你遵守新法,旧势力收拾你,说你不遵守新律法;你遵守老律法,新势力又来收拾你,说你不遵守律法。反正!你不是权力掌控者,你就不是人!

  “……孔子为什么无法推行他的主张?就是因为他生逢乱世。在孔子时期,周制基本上已经废了。此时的周制、周礼等等的东东不仅仅成为摆设,而且已经成为束缚人民的枷锁。君王们需要用周制、周礼等等的时候,就会把周制、周礼等等东东拿出来治你的罪。当你遵守大周律法、礼仪的时候,人家又向你推销新法。

  反正!这个时期,你不是权力掌控者,你什么也不是!你只能任人摆布!

  所以!儒家不能治乱世。

  因为!乱世时期已经没有人遵守律法了。一切律法都废了,一切由权力掌控者说了算。别人让你生你才能生,别人让你死你就得死。到了此时!生存是第一位,人们的第一想法是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

  在乱世时期,法家也无法法制!没有人遵纪守法,人人都犯法了,你要是用法,天下人都是罪人!

  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兵家,用兵,用武力先解决乱世局面,一统天下。然后!用法制天下。待到人心稳定,再以儒家思想治之!……”

  说到乱世,说到大周律法、礼仪已废,说到世人不知遵守哪个律法,听谁的还是不听自保,生存是第一位时,讲台下又有人起哄了起来。不用说,是儒家弟子。他们用什么“忠、信、礼、义”等等来教条。

  有人说要忠诚于大周,要效仿先贤大德伯夷、叔齐,商朝灭亡后“不食周粟”而死;有人说不管乱世乱到什么程度,我们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我们要讲诚信、礼节、义……

  也有道家弟子站出来反驳,说:“杨朱先生先前讲如何做人的时候,我听你们在教条如何治国;现在!杨朱先生讲治国、治理乱世的时候,你们又跳出来讲如何做人?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你这不操蛋吗?

  新的一轮争论开始了,对于“乱世用兵”的理论,最反对的人是儒家弟子。

  几乎所有儒家弟子都给杨朱扣了一顶大帽子,认为杨朱是在鼓噪大周天下的子民造/反。用兵一统天下那不是造/反么?

  争论是正常现象,在战国时期,学习儒家学说的人很多。儒家学说虽然有一定地道理,可由于在乱世,没有多少人遵守。生逢乱世,生存是第一位。周制以废,礼崩乐坏,孔子都没有推广成功,儒家弟子的呼声自然很快就被其他学说门派的声音给压下去了。

  “兵者!武力也!”

  讲台上,杨朱又开始了演讲。

  “武!止戈为武!止戈也!停战也!休也!武的意思是讲,以武止武!而不是停战!停战是目的!以武止武是手段!也有人说,止戈为武是不动武。那是误解!那是在和平时期!尽量不要动武,以免劳民伤财,生灵涂炭。那是指不要去搞侵略,而不是指绝对不能用武!当别人手里拿着武器来杀你了,你也止戈为武吗?

  兵者止戈也!兵者保家卫国!怎么能说武是止戈为武不能用武呢?

  以武统一天下,只有天下一统,权力集中,才能以法治国。不然?只在某个地方执行律法,而在其他地方不执行,就会造成天下执法不公,天下人不服。法治是在天下一统的基础上,才能实行推广的……”

  关于“乱世用兵”论题,杨朱又用了三天,用来解释什么叫“乱”,在什么样地情况下,才可以用兵!不解释清楚什么叫乱,就会被人扣上大帽子,说你是在鼓噪别人造/反!或者!说你反/社/会什么地。

  要是被人扣上了“造/反”的大帽子,杨朱又将无法继续讲道了。在这之前,他已经经历过了。在这之前,道家就是因为宣扬“乱世用兵”等理论,遭受到墨家的追剿。

  总之一句话,你想让大周天下的人觉醒,就有人感到害怕。天下傻子少了,他们就不好骗人了。没有了傻子,某些人就无法继续作威作福。


第119章 治世用法


  服侍完师父的晚餐、洗夜事宜,庄周并没有进屋,而是靠在门外,看着天空发呆。

  黑衣人手腕上的伤好多了,不再整天疼痛。他已经彻底地服了杨朱,要拜杨朱为师。但杨朱没有答应他,只是继续对他进行讲道。每天晚上,黑衣人都会跪在杨朱的床前,请教学问,尽弟子之礼。

  天涯无名还是不放心黑衣人,担心这个计谋家在施什么手段,站在一边护法。作为计谋家的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其实!哪里是什么计谋家?谋略家?而是!阴谋家、阴险家!是一群危险分子!

  天空中一轮明月,慈祥地照在大地上。墨家分坛内外,渐渐地安静下来。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了小鸟的欢叫声,好像归家的人向着爹娘诉说一样。

  看着那一轮明月,庄周的眼泪悄悄地下来了。娘走了有一段时间了,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他又想娘了。不知道娘现在在哪里,平安否?还有!青儿姐也没有消息。还有!小师妹也没有半点消息。

  让他最担心的还是小师妹慎容儿。毕竟!慎容儿还小,比他还小。还有她的武功,也没有青儿姐好。她的手里有一把墨家双剑中的雌剑,虽然是宝剑,可也容易招惹是非。

  “庄儿!过来!”

  这时!师父在喊他。

  庄周抹了一把眼泪,调整了一下情绪,走进屋子。脱了鞋,上床盘腿坐下。

  “想你娘了?”师父问。

  “嗯!”

  “为师还有几天讲道,讲完‘治世用法’和‘盛世用儒’之后,就带你去归隐。等到学成之后,才会准你下山的!你要想好了?要么?你跟随师父侍奉师父终老,要么?你去找你的小师妹,去找你娘!两条路随便你选,师父不会怪你的!”

  “师父!呜呜呜!”庄周哭道:“我给师父磕头了,发誓了,认师为父,我愿意侍奉师父终老,决不中途下山。”

  “那你娘怎么办呢?你的小师妹怎么办呢?”杨朱问。

  “我想我娘!呜呜呜!我也想容儿!呜呜呜!我也想青儿姐!呜呜呜……”

  “嗯!这就对了!想是应该的!等你学成回来,你还可以见到你娘和你的容儿师妹!至于你的青儿姐!你就放心好了!我已经把她交给天涯无名了,天涯无名已经答应我,照顾她一生一世!”

  天涯无名站在一边动了动身子,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师父?”庄周停止了哭,问道:“青儿姐会答应跟天涯无名哥走么?”

  “这个?”杨朱答不上来。

  “我会照顾好她的!”天涯无名说:“不管她答应不答应,我都会照顾她的,这是我对师伯的承诺,照顾她一生一世周全!”

  “你是作为我杨朱的传人,道学继承人、传道者,你可能照顾不谁!庄周!你的一生还需要别人来保护,需要无数护法士来保护你的周全!将来会有无数护法士为你护法,为你送命。所以!你不宜成家生子!你以后会明白的!不是无情,而是无奈……”

  “呜呜呜……”

  “你想好了么?”杨朱问。

  庄周哭着说道:“我愿意!为了宋国!我愿意!”

  “不是宋国!是天下!是天下所有人!”

  杨朱纠正道:“不仅仅是宋国,是大周天下,要包括天底下所有人!大周天下以外的人!要有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的宏愿,才能领悟人之常情!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懂么?好了!为师不要求你现在就懂,你的年龄摆在这里,有些感悟,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才能领悟出来的。”

  第二天,杨朱开始讲“治世用法”。

  自从讲“乱世用兵”后,讲台下面的人又多了一些。其中!来了不少宋国的探子。他们害怕杨朱煽动众人谋反,特意来探虚实的。在蒙县墨家分坛外面,也秘密聚集了铁骑,准备随时做出反应。

  讲完法治的重要性后,杨朱还特别提到了卫鞅。

  卫鞅入秦,终于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秦国将进行法治,全面大改革。不过!在还没有进行改革之前,一些谣传就传遍天下诸侯各国了。

  “……卫鞅变法,法未变而声名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大力支持的。如果真的改革成功了,坚持下去了,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秦国的国力。可他却伤害了世袭贵族的利益,是以牺牲世袭贵族利益为代价的。

  所以!必然会招致世袭贵族的反对!而这些世袭贵族的势力相当强大,联合起来完全可以颠覆秦国。所以!卫鞅变法能否成功,还是要看秦孝公能否全力支持,以武护法!

  如果其他诸侯国利用秦国内乱的机会攻打秦国,就有可能将秦国灭亡。法治失败,卫鞅必死,天下世袭贵族不能容他。同理!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卫鞅变法成功,秦孝公寿终,秦国又将面临一次危机。变法成果能否继续,又成了问题。

  所以!我认为,只有一统天下,以武力护法进行法治,才能保持万无一失!还有就是!后继必须有人。不然!法治又将中途而废……”

  杨朱的观点,还是以武力护法。武不可废!止戈为武,只有消灭了一切反对力量,才能保证法治社会,不然都是空谈。还有一条就是,必须后继有人。不然!前功尽弃!

  “法治也有一定地弊端,法治也有不公的时候,还有!法治无情!”

  讲完目前大周的形式,法家面临的情况,杨朱又开始讲法治也存在弊端的问题。

  “律法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你有律法规定,我就可以利用律法规定来陷害我的仇家。你是我的仇家,我先利用律法规定来把你整死。至于以后的事,哪怕是案发后把我揪出来了,我情愿!

  我争又争不过你,打又打不过你,我又说不过你!让大家来评理我又没有理。可我就是不服你,我就是要整死你!这个时候,利用律法来收拾人,是最好不过地办法!

  法有不公,这是其一不公!还有其二不公就是一刀切!有那么一个律法规定摆在那里,就把所有人的路堵死了。……

  还有!就是法治无情!法只讲事实根据,不讲情由!还有法的连坐!往往会牵连无辜……”


第120章 盛世用儒


  对于法治天下,杨朱是赞同的。

  但是!他看到了法治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弊端。可是!天地万物都是需要一个法度的,一个行为准则的。没有准则又不行,治理天下没有法制是不行地。

  既然是弊端,又无法避免,也只能感叹而已!劝说世人要遵纪守法,尽量不要让嫉恨、嫉妒你的人得逞。天下这么大,人口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真是!林子大了,里面什么鸟都有。谁知道你怎么就得罪人了?是不是?

  到了法治天下的时候,就可以用儒家学说来辅助了。儒家承袭于周制,实践于社会,功绩可见。再说!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人们都传承着祖辈们的记忆。天下不乱了,人们急切需要礼制等等什么地道理行为规范。

  讲完法治,杨朱便开始讲“盛世用儒”这一命题。

  第二天早上,以看庄周武功剑法为由,杨朱到了小树林里。

  师父的到来,让庄周感觉意外。

  自从宋家镇回来,师父就没有教过他武功、剑法,只在屋内传授他道家武功心法、道家的呼吸吐呐之术。

  “庄儿!”师父来到庄周面前,小声地说道:“今天讲‘盛世用儒’,为师不想再讲下去了。为师已经准备好了两匹快马,中午前后将偷偷地走人!懂么?你也准备一下,我们随时准备走人!……”

  此事只有他和天涯无名、庄周三人知道,所有护法士一个不带。不然!那就不是隐居了。

  “师父!”

  听说今天就走,庄周的眼泪流下来了。

  上次一个人义无反顾离开墨家分坛,一点也不留恋。这次!却突然地有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

  这次离开,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这里毕竟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地方,生他养他的地方。还有!跟随师父走了,娘呢?又要与娘分开。还有!小师妹容儿,她现在在哪里?还有!师公到底归隐在哪里,还能不能再见到他?

  “什么东东都不要带!就带上最重要地!比如说你的宝剑。衣服什么地我们可以在路上买,懂么?不哭!长大了就要离开故乡!男儿志在四方!四海为家!儿女情长成不了大事!”

  “嗯!”

  “你把你的墨家九剑练给我看看,长进没有?还有你的双剑合壁!”

  “嗯!”

  庄周忍住眼泪,挥舞起手中的宝剑,一招一势地练了起来!

  吃过早餐,按照师父杨朱的意思,别的什么也没有带,就带了那把宝剑,跟平时一样,来到讲台这边。天涯无名没有来,黑衣人跟往常一样,跟了过来。

  对于儒家学说,杨朱曾经深入、系统地研究过。他没有作过多地评判,也没有作过分地讲解。只是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了一下解释,说,在乱世的时候,这些都是束缚别人思想的枷锁。生逢乱世,生存是第一位。

  “……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我们才能尽一个子女的孝道,孝养双亲。悌也一样!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我们才能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才能做到一切。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纯粹地只为了自己活着而不去尽孝,不管父母、兄弟姐妹们的死活,甚至!还陷害父母和兄弟姐妹……

  孝要讲,但是不要太过分了。过犹不及,过分地宣扬,就会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