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不过是晚了一会儿,如何就该当斩,我看是上将军的军法有所偏差吧。”殷周有些笑嘻嘻的说道。

    韩信当即皱眉,“来人,将殷周拉下,今日午时斩杀于辕门,不得有误!”几名士兵不敢抗命,立即将殷周拉下,绑在辕门处,准备待时问斩。

    樊哙训兵毕,听闻殷周被缚在辕门,心下大惊,慌忙前往韩信营中求情,以望其能宽恕,在樊哙看来,不过是迟到的小事而已,不足为虑。

    帐中的韩信,见到樊哙前来,并未起身迎接,只是命士兵备座,“樊将军,何事如此匆忙,竟亲自前来营中问话?”韩信颇为直接的说道。

    樊哙略微挠头,“那个殷周乃是本将部下,今日所犯军法,本将愿意代为受之,不知上将军以为如何?”

    “樊将军可能还不知道重言军法,殷周所触犯之军法,按律当斩,难不成将军愿舍命保护自己的副将。”言语略显戏谑。

    樊哙本以为殷周不过是小错而已,今闻要被处死,当下便失了理智,扬言要到汉王身边为副将求情。

    韩信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只是命人将樊哙请出,不准再进上将军营帐,樊哙想去汉王身边求情,但此事却没有理,因此殷周竟被韩信部将斩杀于辕门外。

    樊哙见韩信并无人情可言,便与周勃等人商议,偏偏不受韩信安排,自作主张,每日只在营帐之中不出。

    韩信本是上将军,处理他们自然不成问题,奈何几位将军全部如此,若是军法处置,未免有些猖狂,毕竟他们都是老将。

    陆言听闻此事,当下便前往王宫求见汉王,此刻汉王正在饮茶,见陆言前来,立即迎入客厅,亲自备茶设座。

    “今天属年腊,侯爷为何不在学宫中生炉避寒,反来我王宫之中?”言语略显关怀。

    “兄长有所不知,自拜韩信为上将军之后,诸将不服,恐使得军中生出祸乱,特来禀报。”陆言手捧热茶,缓缓的说道。

    “那侯爷以为如何?”刘邦不以为然的说道,毕竟这个将军是陆言推荐的,因此诸多事情还是由他出面解决比较好。

    陆言略作思考,“兄长若是放心,子玉当然可以解决,今来禀报,就是想看兄长脸色行事。”

    “侯爷当真会说笑,既然如此,随侯爷即可。”刘邦很是直接的说道。

    见到刘邦此说,陆言心中便不在疑虑,当即出了宫门,修书一封由王陵交给韩信,其中意思就是告诉韩信,军营的事情随便搞,小将随便杀,大将有口气就行。

    韩信在营中接到陆言书信,脸色突现一抹冷笑,不待四将出营,韩信便吩咐四百士兵,前往四将军营外。

    樊哙正在帐内酣睡,听闻外面声音嘈杂,还未曾准备出营,哪知道营帐拔地而起,霎时间冷风寒气扑向樊哙脸颊。

    原来韩信命四百士兵是前去拆了四将的营帐,樊哙等人慌忙更衣,想要找韩信理论,却被诸多士兵拦在帐外。

    另有帛书贴在韩信帐外。

    书曰:“上将军告书,国无主难自立,军无法难自强,将与卒皆为兵,卒有罪尚可罚,免将军乎?今将不服军法,违抗军令,故而拆营,明日若犯,贬为士卒,而后再犯,汝辈之样,殷周为鉴,望自律!”

    “信出此言,王令也,汝等求王拜候亦是无用,戌时帐好,诸将安睡,明日不起,收回将军印绶,特此告诸将。”

    灌婴看到告示,心中稍微叹气,很是直截了当的走回了军营,“樊老弟,其治军如此之严,吾等还是遵循的好。”

第349章 陈平入蜀见汉王

    韩信见诸将不再惹事,心中快意许多,每日操练人马,半年未曾停歇,亦是使得汉军兵强马壮,诸将见状莫不遵从韩信军法。

    汉军训练不提,且说陈平因心中惶恐当夜便逃离了楚国,向着蜀地南郑赶去,身上还是带点钱财的,除此便无任何代步工具。

    晚间时刻才逃到黄河边,远近望去,只有一个船夫在江中划船,如今天下纷乱,草莽盗贼遍地皆是,陈平自然怀疑船夫有可能是水寇。

    但陈平更害怕的是有楚国的追兵,说实在的,这个时候陈平并未显露多少才华,项羽早就将他忘得一干二净,只是他太抬举自己了。

    在他看来今夜若是不渡河,明日或许又会被抓到楚国去,这些人就算是盗贼,想必也只是为了钱财,到时候我将钱财与他们即可。

    陈平计定,便对着船夫摇手呐喊,本来人家都准备收工了,见有一青壮年身负行囊,欲要渡河,既然如此,晚上多一单也无妨。

    那船夫当即将船化了过去,面色略显凶煞,不过陈平还是跳上了船,“船家,渡我去对面即可。”

    船夫只是点了点头,眼神对着陈平的行囊片刻不离,陈平见状,当即解下行囊,放在船板上,就在这时,船内又出来一名艄公。

    似乎与船夫像是父子关系,艄公稍微近前打量着陈平,眉头微皱,“身上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吗?”

    陈平不觉有些惊讶,这老头也太直接了吧,“在下从楚国而来,并未携带多少东西,包袱中略微有些盘缠罢了。”

    艄公上下打量着陈平,对他的言语似乎并不信任,陈平忽然计上心头,当即将自己的外衣脱掉,大概只余下一条裤子。

    而且故意将衣服甩在甲板上,并无任何沉重响声,可见其中并无任何金银珠宝,“船家辛苦了,不如就由在下划船吧,还请饶了小的一命。”

    艄公在此坐水寇还未见过如此直接的被劫者,心中大为高兴,遂不再与陈平计较,滑到对岸时,陈平面色淡定,并未捡起甲板上的衣服,直接向着南郑赶去。

    不过三日的时间,路过废丘诸地,略微行乞,便赶到了南郑,经过打听,知晓陆言在蜀地当老师,使得陈平大为欢喜,当即赶向南郑学宫。

    学宫外,陈平光着膀子,那时已经是寒冬腊月,上身冻的发红,不过脸上的笑意甚是浓厚,守卫见状,不觉有些皱眉。

    只当他是个傻子,本着济世救人的观念,守卫施舍了陈平一件外衣,示意其赶紧离开,莫要被叨扰王侯子弟学习。

    陈平在外披上外衣,稍微搓了搓手,似乎暖和了不少,“两位大人,在下从临淄赶来,有事禀告侯爷,路上因遇到盗贼,所以如此,还请禀告侯爷,临淄有事发生。”

    两守卫听闻此言,自然不敢耽搁,慌忙跑向学宫中,此刻刘盈尚与陆言学习,样子乖巧,按照秦朝年制,已经五岁有余。

    陆言见随从进来,当即放下手中的帛书,“此乃《孝经》,你且熟读,为师就在此询问,盈觉得如何?”

    “读阅不以外物而扰之,此乃性格之贵也。”刘盈很是低声地答道。

    “善也,你且说外面何事?”陆言又对着旁边的随从说道,那随从遂将外面的事情说了出来,听得陆言满脸茫然。

    “算了,将人带上来吧,记得梳洗打扮干净,另外在此备上热茶,免得招待不周。”陆言缓缓的说道。

    随从领命而下,刘盈有些疑惑地看着陆言,“老师,听随从所言,那人不过是一乞丐尔,何故如此招待?”

    “天下百姓皆有父母,吾为人师,亦如父母也,今人前来,当尽己所能,使之来如归家,盈心中可明白否?”陆言循循善诱道。

    刘盈当即叩首跪拜道:“学生明白了,师傅的意思是待人如子,不可区而待之。”

    陆言亦是点头,刘盈为人谦恭,当真从小便知,不过为人过于懦弱,长大之后易被束缚,也在情理之中。

    两人说话间,陈平亦是梳洗干净,从宫外赶来,见到陆言,当即躬身跪拜,“侯爷身处乱世,竟如此悠然,平当真佩服!”

    原来这些天陈平从彭城逃走,受尽苦楚,见到陆言这般潇洒,心中不免感叹,霎时间泪如雨下,很是让人怜悯。

    陆言见状,当即起身将陈平扶起,“先生与英布同出,竟沦落至此,看来于楚阴谋不如勇武啊。”

    “侯爷所言是也,平愿从此跟随侯爷左右,侍奉终生。”陈平颇为慨然的说道。

    “先生不必如此,明日我便举荐你于汉王,先生与兄长性格相仿,叙说大事,定会投机,得以重用。”陆言很是认真的说道。

    陈平略微叹息,许久才将情绪平复,看着室内的刘盈,不免有些惊讶,“侯爷有子?”

    “休得胡说,此乃汉王之嫡长子也,此处为学生,王宫为侄儿,仅此而已。”陆言慌忙解释道。

    旁边的刘盈被陈平这般挑逗,不免有些羞涩的低头,“盈儿,你且去对面读书,务必静心。”刘盈颔首,当即退下。

    室内,唯有陈陆二人,“侯爷,如今从临淄派出来的儒生将士,可有投汉者?”言语间不免有些好奇。

    陆言不觉大笑,“先生算否?若是算,那先生乃是第一人也。”

    陈平闻言,只是尴尬地挠了挠头,“侯爷先在此读书,我去看看房间收拾好了没有。”言罢便向着室外走去。

    “你好生休息一晚,明日我带你面见汉王,求得一官半职,免得终生有才无门。”陆言当即对着陈平喊道。

    次日清晨,汉王不早朝,陆言亲自带着陈平前往汉王宫觐见,刘邦正在宫中用膳,见到陆言前来,立即命人备座。

    陈平见状,不觉有些皱眉,古人最讲究礼节,刘邦这般颇为无礼,“兄长当真是脾性难改,先生莫要见怪。”陆言略微打趣的说道。

    “汉王如此,乃亲民之举也,平自然不怪。”陈平很是违心的说道,竟使得刘邦心中大喜,立即赐座,提名问姓。

第350章 遭诋毁陈平智解

    陈平经陆言引荐,也算是和汉王见了面,两人稍微聊了几句天下大势,颇为投机,刘邦直接破格提拔陈平为都尉,大致的职责乃是监护三军。

    陆言见状只是皱眉,“兄长,此职位未免有些高了,正所谓物极必反,这般封赏定会使得将官不满,事情可就难办了。”

    “侯爷说笑了,朕言出必行,岂会在乎他人的眼光,况先生当真有才。”刘邦不以为然的说道。

    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明显是两人性格相投,因此刘邦特别关怀,“兄长自己任的官职,日后可不要怀疑才是。”

    刘邦闻言,只是付之一笑,“先生乃是侯爷举荐,难不成真的没有大才?那郦生、子房之辈当如何解释?”

    “既然如此,就先让先生住在学宫吧,反正日后都要出蜀地,建造府苑什么的就免了吧。”陆言缓缓的说道,陈平自然没有问题。

    当日汉王任用陈平为都尉的事情,可谓是传遍了整个蜀地,众将官皆是不服,其中为代表的还是樊哙、周勃等人。

    自从刘邦入蜀以来,对沛县原班人马没有多少关怀,倒是很频繁的任用楚地逃过来的罪人,愤恨之情难以言表。

    于是乎,樊哙、周勃、夏侯婴便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卸官陈平,客厅之中,三人对坐,樊哙当即命人备上热茶,取出火炉。

    “两位可知,今日哙有何事?”樊哙当即端起茶杯,很是低声的问道。

    夏侯婴略显茫然,倒是周勃微微皱眉,“难不成是陈平竖子的事情,我听闻他乃楚国逃犯,来蜀地的时候衣衫褴褛,止有下衣,多亏侯爷仁德,赐予他衣食,未曾想大王竟然直接拜他为都尉,当真是岂有此理!”

    樊哙听了周勃的言语,亦是点头,“周将军见解是也,诸位或许不知,那陈平贪恋钱财,在楚国受贿,因而逃亡,如此大王或可贬低于他。”

    “只是贪恋钱财,未必会使得大王疏远陈平,大王心性亦是如此,岂会因自己之短还揣摩他人之陋习。”夏侯婴抚须说道。

    “非也,今大王乃是九五至尊,其品端德行无不是长者身份,岂可轻易承认自己的脾性,先按照如此上书,之后再做行商。”周勃很是直接的说道。

    三人计定,当即写下帛书,上面揭示了陈平在咸阳为官时,虽为博士,但仍旧贪财,喜好结交官宦,之后叛逃去楚,贵为九卿,其本性未改,不能为楚献策,却搜刮楚国百姓之钱财,其罪可恶!今陈平复来蜀地,秦楚乃是前车之鉴也。

    刘邦收到沛县老乡的谏书,心中对此并不知如何评价,只当是他们嫉妒陈平之才,所以并未有任何的反应。

    樊哙等人送出帛书多日,见到并未和预想的那般,陈平被排挤,反而是显得风平浪静,心中大为郁闷。

    周勃不待樊哙来请,就来到樊哙府上询问此事,两人饮茶,却不知如何开口,“周兄,看来夏侯婴说的对啊,大王似乎也是这样的脾性。”

    “我看并非如此,而是因为陈平贪财的事情不值得一提,某觉得应当再写谏书,不妨稍加润色,诋毁陈平如何?”周勃略显神秘的说道。

    樊哙脸色迷茫,“将军有何方法,尽管说出来,不必如此扭扭捏捏。”

    旁边的周勃稍微抿口温茶,“陈平之事迹我素有耳闻,早年丧父,跟随其兄过活,不就却被其兄送出求学,莫不是和其嫂有关系。”

    “陈平与其嫂有关系?此事不管是真是假,都可上言大王,如此**之人,不可大用!”樊哙很是认真的说道。

    这件事情要比贪财严重多了,盗嫂这种事情古今罕有,汉王得知定然重罚,两人当下便写书呈给汉王。

    刘邦前些时候看到陈平贪财的事情,心中对陈平的印象略微有些瑕疵,今日又听闻陈平盗嫂事情,不觉大怒。

    “此人乃是侯爷所荐,竟然如此不堪,我倒要看看侯爷有何说法!”刘邦拿着帛书,很是不悦的说道。

    然而刘邦还未出门,便又在殿前停下来了脚步,当初任用陈平的时候,陆言曾经有所规劝,不得太过提报,现在有事找他,定有说辞。

    既然不能找陆言,只有将陈平带到殿上,亲自询问,或可得知一二,心中计定,便命左右将陈平召见。

    不消片刻,陈平便从学宫赶来,刘邦照例赐茶备座,不过脸色有些不善,刘邦为人圆滑,自然在殿上不愿提出陈平盗嫂的事情。

    遂有些不悦的问道:“都尉之生平,我素有耳闻,初在咸阳,后又事魏,魏国势弱,复又投楚国,在楚有罪,又来投靠于我,不得不让我怀疑你的信义,都尉觉得不是吗?”

    陈平见状,脸色沉稳,当即回道:“启禀大王,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

    “初来落官咸阳,皆因为平南侯在咸阳,平心中敬仰,故而投身于咸阳,后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

    “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

    “逃出楚国时,受到水寇抢劫,因此我身无余物,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

    “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意思很明显,我跟随大王是大王知人善用,我贪财是因为我没有钱,我来到时候要是有钱,怎么可能会去贪财。

    刘邦听后,只觉得陈平性情爽快耿直,心中的疑虑也是打消了不少,直接又提拔为参乘,也是为了告诫沛县老乡,我已经重用陈平,你们也就别出言诋毁了。

    樊哙等人如何不知道刘邦用意,对此事也就不在过问,毕竟有件更大的事情等待着诸将商议。

第351章 明修栈道惑章邯

    陈平得刘邦信任不提,且说项羽出兵之事,可谓使得汉将大喜,萧何、陆言等人相议进宫,欲使汉王出兵收取关中以北之地,然后南下,占领彭城。

    但是中原诸侯颇多,大都是霸王党羽,因此最直接的就是先占下三秦之地,如此便可抢占先机,之后便可攻破河南,韩国,与楚形成对立之势。

    汉王宫中,刘邦坐在首位,萧何与陆言分做左右,此时的张良尚在韩国未回,大概破了三秦之地后,张良或可从颍川回来。

    “相国、侯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南郑日异月新,全仗二位之功也。”刘邦颇为得意的说道。

    陆言当即抿了口茶水,“兄长有所不知,那项羽出兵了,齐赵乱了,大梁尚不知所往,兄长欲图天下,此乃时机也。”

    “是啊,如今韩信练兵,据有十万,且吾等若是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或可从各地招兵几十万,如此和楚对立,天下便有机可得也。”萧何亦是慨然的说道。

    刘邦故作叹息,“今栈道烧绝,何以出兵,当真难题也,不知两位有何看法?”

    陈仓暗道的事情,刘邦已经从陆言那里得到口实,唯有萧何却不知道陈仓暗道,当初月下追韩信的时候,便是陈仓,不过那个时候云雨涧涨水,并无石桥,因此萧何并不知出兵之路,眉头微皱。

    “哎,这个事情确实有些棘手,不知道侯爷以为如何?”萧何反而有些无奈的问向陆言。

    旁边的陆言只是付之一笑,稍微摆手,“既然兄长已经将兵权交给了重言,那就所有的事情交给他来决断吧,吾等在此静待出蜀即可。”言语间不免有些打趣的意味。

    不待萧何回话,刘邦亦是说道:“相国如今将后方粮食整理完毕即可,至于出蜀的事情,韩将军会全力照办的。”

    两人说罢,不管萧何表情,竟往院内喝茶去了,“难不成大王真的只想偏安一隅?”萧何有些不信的自言道。

    次日,韩信便收到刘邦的诏书,大致的意思是,现在可以出关中掠地了,不过你身为大将,诸事皆由你来办,不得有任何闪失。

    韩信见书心中大喜,然而第一个对手却是章邯,当初来蜀地的时候,韩信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只觉得他当真有几分谋略。

    现下南郑诸多的将官皆以为出蜀地只有栈道一条路,而且又被张良设计烧掉,虽说出兵攻打雍王,但是无路可走啊。

    营帐之中,韩信居于首位,樊哙、周勃、王陵、夏侯婴、曹参、灌婴依次而坐,“诸位可知,那霸王已经出兵齐赵,各地皆因霸王弑杀义帝,心中不满,故而起兵反楚,吾等在蜀地练兵多日,合当出兵。”

    “将军所言极是,出兵未尝不可,只是兵路何在?”樊哙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众将皆是点头不去,在他们心中似乎只要栈道一条路,韩信见状,当即起身,“无路可走,自然是汉军铺路,栈道被烧,那就复造栈道!”

    樊哙闻言,当即向着韩信瞪去,“天下谁人不知蜀道艰险,到处都是怪石乱木,若是栈道修好,怕中原已定!”

    韩信在旁只是冷笑,“今命樊哙为主将,夏侯婴为副将,带兵五千,前往边蜀修栈道,两个月内,必须完工!”

    “吾等不去,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五千,就是五万,两月时间,也难以修好!”樊哙当即大喊道。

    韩信哪里管他是否愿意,当即立下军令,盖上印绶,命旁边的士兵交给樊哙,“军令如山,若是将军不能完成,当提头来见。”

    樊哙无语,只得默默接下军令,心中只觉得韩信是在报复自己,但细细一想,韩信既然这么说,或许边蜀两月真能修好。

    于是乎,樊哙和夏侯婴领兵五千,前往边蜀修栈道,然而樊哙到了地方才发现,五千人,就算十年也修不好,结果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胯夫无能,没想到记仇倒是挺仔细!”樊哙站在溪流旁,双手叉腰,心中暗骂道,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吩咐士兵前进。

    忙碌了十多天的时间,栈道修复的还没有百米长,废丘的章邯亦是得到樊哙修栈道的军情。

    恰好此时霸王也从彭城寄信过来,大致的意思是让章邯好好把守废丘,莫要使得汉王出蜀地。

    章邯在废丘都城中,司马欣这时也从栎阳赶了过来,章邯听闻久违的老同事赶来,慌忙置酒接待。

    客厅之中,二人对坐,皆是长吁短叹,感叹造化弄人,想当初乃是秦将,谁成想转眼全部成了楚将。

    酒过三巡,司马欣也开始说明来意,“章兄,吾此次前来,乃是奉亚父之命,有要事相告。”

    “原来如此,那亚父有何吩咐?”章邯很是淡然的问道。

    “今霸王出兵齐赵,共敖和英布皆是屯守封地,亚父担心汉王有出兵蜀地之举,使我前来告诫兄长,诸事小心,莫要被韩信突袭。”司马欣很是认真的说道。

    章邯听罢,不觉大笑,“那胯夫无才,没想到亚父竟如此重视!”

    “此话怎讲?”司马欣很是不解的问道。

    章邯当即举杯斟酒,“亚父所料不错,那胯夫被任命为汉上将军,确实有出兵之意,但是贤弟有所不知,那胯夫竟让樊哙带领五千将士,修边蜀栈道,意欲出兵,蜀地多山,道路艰险,若修栈道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