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胜经过藏荼这么一点拨,便觉得这个事情还需要从新规划,心中反而希望匈奴与陈豨联和,这样的话赵代之地便征战不断,如此燕地尚可保存。

    而张胜心中虽然明白,但是卢绾却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到张胜多日未回,不免有些惶恐,若是张胜与陈豨联合,燕地将难以保存。

    细细想来张胜所作所为,皆是欲离开燕国,若是不谋反,为何欣然领命,前往匈奴,卢绾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

    于是乎,便在王府内写下一封书信,令人交于刘邦,大致意思就是张胜有可能谋反,还是将他家中妻子看紧点好,否则将无以牵制此人。

   

第459章 燕王派使往代地

    刘邦赶到上郡的时候,卢绾恰巧将张胜的书信寄来,大致意思就是张胜身为燕国重臣,竟与陈豨等人造逆谋反,当收其妻子以为牵制。

    如今刘邦心中对陈豨的事情相当气愤,今听说张胜又与陈豨合谋,更是火上浇油,当下便命人将张胜全族逮捕,以待处理,而囚禁张胜全族之人正是卢绾。

    张胜前往匈奴许久未归,并不是什么都没干,他现在的目标就是促使陈豨与匈奴联和,然后合力攻打燕国,形成焦灼局势,只要赵代燕战事不断,燕国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卢绾身在燕国,正好与陈豨对立,若是再加上匈奴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与之对抗,便有心迁怒于张胜全家。

    而张胜何尝不知卢绾的为人,因此解决好匈奴诸事之后,便匆忙赶回燕国,欲向卢绾说明此事,从中商议对策。

    燕国王宫内,卢绾心中甚是惆怅,欲趁着陈豨与匈奴未和之前,先发制人,将代地隐患消除,恰巧这个时候张胜也从匈奴赶了回来。

    卢绾听闻此事,颇为动怒,当即命人将张胜带进殿上,说来两人也都是老朋友,卢绾见到张胜气定神闲站在自己面前,不觉有些无奈和生气。

    “公此番出使匈奴,本应助燕灭代,何故多日不回,某更是听闻,公反助陈豨与匈奴联和,当真是居心叵测,今某已经禀明陛下,欲斩杀汝等全族。”陈豨颇为生气地说道。

    张胜听罢,显得很是惊讶,“启禀大王,微臣这般行事,完全是为了大王啊,今陈豨不与匈奴联和,燕国将亡也。”

    卢绾面色飘忽不定,“此话何意?难不成某还有杀身之祸?”

    “微臣虽不知道其中缘由,但今韩王信、陈豨、藏荼皆无好下场,陛下之心,昭然若揭,欲要立刘氏为王,而除去天下异姓之王也。”张胜很是认真的说道。

    卢绾在旁,只是自作思量,想来似乎就是这个道理,自己纵使和刘邦的关系好,但吕雉也不是好惹的,况且异姓王最近两年被诛杀数人,刘邦对此应该也早有安排。

    心中计定,便对着旁边的张胜说道:“公所言甚是有理,不知下步该若何?今陈豨与匈奴联和,某若不去攻打他们,他们自不会放过某也。”

    “大王不必忧虑,今可派人先前往代地,吾等秘密与陈豨议和,不再发兵攻打,使得陈豨无后顾之忧,待时,就算皇帝前来,也无话可说,毕竟前些时候与陈豨鏖战数日,兵多势弱,此乃常情也。”张胜略微计议道。

    卢绾亦是觉得有理,今刘邦正在率军前来,趁此机会,早与陈豨议和,免得被他人发现,禀告刘邦,使得自己身首异处,而且今天下已定,刘邦对与诸侯王更是日益担忧,自己这个燕王的位置恐怕也做不了多久,还是谋划下未来之事比较重要。

    张胜见卢绾似乎已经动心,便觉得此事有成,当即跪拜地上,很是动情地哭诉道:“今臣蒙恩,为国不辞劳苦,还请大王将妻儿放出,臣感激不尽。”

    卢绾这才想起来此事,立即上前将张胜扶起,“公莫要担忧,公之妻儿现在府中,择日便送回。”

    “大王难道未将臣之事告诉陛下,若是陛下知晓,大王岂可违背,否则诸事未成,反连累大王也。”张胜很是无奈的说道。

    …“这个事情自然好办,天底下尽是替罪之羊,你且在府上侯着,明日便从属地牢狱中找来数十人,顶上去,公自然无事。”卢绾颇为淡然说道。

    张胜在旁心中大喜,“微臣多谢大王厚爱,臣愿作燕与匈奴使者,为大王日后谋一条生路,也算报答大王再造之恩。”

    于是乎,两边便瞒着刘邦,随便杀了十几个替罪羊,然后上报皇帝,说是张胜满门,刘邦见到帛书,加上心中信任卢绾,也就没有多做计较,此事也算圆满解决。

    卢绾听了张胜的建议之后,当即便差人前往代地与陈豨商议,近几个月来,代地与燕地频频交战,使得陈豨难以扩张自己的领土,最近这些天燕地突然没了动静,也使得陈豨有些惊讶,他根本猜不透卢绾到底在搞什么鬼东西。

    此次燕王所派使者乃是范齐,燕国大夫,陈豨刚和匈奴结盟,欲要攻打燕地,今又听闻燕使前来,更是有些不晓得其中道理。

    但细细想来,燕王多日未曾出战,又派使者前来,欲要讲和也说不准,陈豨想到这里,心中大为激动,立即以上宾之礼接待范齐。

    陈豨府内,两人叙礼毕,气氛很是宁静,范齐见状,只得当先开口道:“某今日前来代地,不过欲要和两家之好罢了。”

    “燕王前些时日,对吾代地数次讨伐,为何今日却派使者前来讲和,使得本王颇为怀疑,还请使者详说。”陈豨故作镇定的问道,其实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范齐略作思考,“古人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言我家大王自是心知肚明,当初淮阴侯韩信,带领数万汉军,踏平燕赵齐,可谓立下汗马功劳,然今却被吕雉斩杀于未央宫钟室,当真可悲也;梁王彭越,联和诸侯,助汉王垓下消灭项羽,其功亦不可小觑,然却被吕雉屠戮与东都洛阳,其罪何在?而今大王,天下既定,为陛下扫平赵代,治理军民,创下一方盛世,未曾想陛下不加封于大人,反要诛杀,可见侍奉陛下犹如侍奉虎狼也,稍有不意,尸骨无存。”

    “而我家大王亦是心存此忧虑,若是帮助陛下扫清赵代,其功劳亦可与彭越之辈比肩,而今卢绾已为燕王,陛下无可赏,自是赐死。”

    陈豨听罢,沉吟良久,方才低声说道:“公所言甚是有理,不知燕王欲助我,还是作壁上观?”

    “燕王势力不如汉军,因此不敢轻易出兵协助大王,若是真到迫不得已的时刻,燕、代、匈奴联兵也未尝不可,另外还请代王小心汉军,某之言已经转达,剩下的事情代王自行决定即可。”范齐很是认真地说道。
第460章 汉代两军战赵地

    陈豨听了范齐的话,自是欣喜,只要卢绾不出兵,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如此便有喘息的机会,与汉军作战。

    而此时刘邦已经率军赶到邯郸驻兵,却有探兵来报,说燕代两地已经多日不曾交战,卢绾一直龟缩于燕地王都城中。

    汉营内,刘邦居于首位,听闻此事,并未急于开口,而是看向了左右之人,“诸君可知卢绾为何如此?莫不是欲要和陈豨勾结。”

    陈平素来知晓刘邦和卢绾的关系,颇为识趣的说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并非如此,倒是有可能燕王得知匈奴与陈豨联和,其兵力不敌,只得固守王都,若是不小心前往交战,很有可能被两军夹击。”

    刘邦略微颔首,这时旁边的樊哙当即起身说道:“陛下此刻可派人前往燕地,吾等现在邯郸,燕王若是出兵,两面夹击,这般代郡自然可破。”

    对于这个事情,陈平看的最透彻,赵地正上方是匈奴地区,东上风便是燕地,想来前些时候卢绾很是奋力而战。

    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动静,着实不让人深思,然卢绾出兵前后发生的事情共那么两件,韩信被杀,彭越被杀,这就是卢绾所能得到的消息。

    这样杀王的事情传出,卢绾怎么可能还会在为大汉卖力,此也是他不出兵的原因,今樊哙让卢绾出兵,其结果肯定是卢绾称病,刘邦若是再三下诏,搞不好卢绾就真的反汉了,为今之计就是不用去管卢绾,待到解决陈豨之事后,那时的卢绾当真就是孤掌难鸣。

    就在陈平思索间,刘邦却觉得樊哙说的有道理,当即向着陈平问道:“先生觉得樊将军此言若何,朕以为可行。”

    陈平见状,反应很快,当即辩解道:“微臣以为此事不可行,今燕地尚在赵与匈奴之间,且今匈奴还未出兵,若燕王带兵前来支援,燕地定然空虚,到时候匈奴趁机占领燕地,如此燕王将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岂不是害了燕王之命。”

    “而今燕王与代王交战数次,想必双方皆已经疲敝,今陛下带兵直取代地即可,至于燕王在陈豨军队后方,这就是隐患,陛下何故要摘除敌方所忧,而使我军陷入两难境地呢?”

    刘邦遂听从陈平计策,暂时不召见卢绾,让其固守即可,在此之前,汉代两军的实力应当了解,汉军数十万,主帅刘邦,诸将曹参、樊哙等。

    代地拥兵亦是将近数十万,其中陈豨手下大将侯敞、张春,以及匈奴左右贤王还未赶来,占据的主要城池有曲逆城、聊城、太原、东垣、灵丘等地。

    汉军驻扎在邯郸城附近,还好刘邦听从了陈平的建议,未去燕地让卢绾出兵,否则燕王出兵真的很难说是帮助谁。

    陈豨得知汉军已来,便命令侯敞先驻守曲逆城,观察汉军态势,若兵精将广,便退而不攻,若士卒长途跋涉,疲敝劳苦,便一举击破。

    侯敞为人高傲,自以为和燕王交战数次,便不把汉军放在眼中,殊不知卢绾为人并不擅长攻城略地,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还要别人交代。

    樊哙听闻陈豨已经派兵前往曲逆城,便向刘邦请示,率军一万前去攻打,刘邦素知樊哙勇武,便准其带兵迎敌。

    于是乎,樊哙领兵先行,准备先让汉军夺得首胜,曲逆城外二十里,樊哙直接驻兵不行,然后命数队人马前去曲逆城叫骂。

    侯敞自视为武将,未曾想刚来驻守曲逆城就有汉军叫骂,当真有些低看代军,而且那汉军是不远千里而来,代军则是以逸待劳,若是出去迎战,哪有失败的道理。

    因此,侯敞不顾诸将阻拦,亲自率领三千代军,前往城外迎敌,樊哙只是命人叫骂了一个上午,没想到这小子就出城对战,看来确实有些高看他了。

    樊哙也不含糊,当下带领全部军队出营对战,两军恰在曲逆城外十里相遇,樊哙当即止住大军,独身策马而去。

    侯敞见状,亦是不甘弱了气势,当即上前答话,樊哙首先开口道:“来者乃是何路叛将,速速报上名来,某便取你首级领赏。”

    “本将乃代王帐下侯敞是也,阁下莫不是汉江樊哙,某素闻汝好战,今日可愿与某一战!”侯敞很是直接的说道。

    樊哙在旁,稍微嗤笑,“小将而已!”言罢直接持枪上前,侯敞反应也是相当迅速,立即举起长戟,挡住樊哙的挥下来长枪。

    侯敞未曾想到樊哙的力气竟如此之大,当即震得虎口发麻,而樊哙丝毫不给侯敞喘息机会,抽回长枪,转而刺向侯敞胸前。

    侯敞身体快速偏开,尽管如此,左肩依旧被刺伤,两人交战不过五个回合,侯敞身已负伤,只得策马向后逃去。

    然樊哙已经抓住机会,岂容这厮逃回阵中,后方的樊哙立即将手中的长枪投出,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侯敞的后背。

    那侯敞直接应声倒地,汉军立即挥旗,士卒一涌而上,代军大败,樊哙见汉军士气高涨,直接命人前去攻城,而侯敞则是被割下首级,悬于三军之前。

    曲逆城中的叛军见到侯敞被杀,无不惊讶,当即命令士卒好生布防,又命人前去通知陈豨,尽快赶来支援。

    但是代军的士气大跌,人心大乱,根本不想固守城池,樊哙看准时机,独自站在城下喊道:“今叛军侯敞已被天军诛杀,况陈豨据边疆之地,无中原之广阔,难以雄踞一方,今汝等若是投降,必会以礼相待,还望诸君深思。”

    本来城门楼上的代军已经有些混乱,又听到樊哙喊话,几乎人人皆有投降之心,不待副将反应,他身边的代军直接将其刺杀。

    然后对着旁边喊道:“诸位,吾等父母皆在中原,何故受制于反贼,今若投降,便可以回去孝父母,养妻子,岂不美哉!”

    话音刚落,代军皆是摇旗响应,遂将城门打开,放汉军入城,因此并未废多大的兵力,便将曲逆城占领。

    樊哙安排好诸事之后,便命人将刘邦请来,此时周昌也在邯郸附近响应刘邦号召,这也使得陈豨稍微处于劣势。
第461章 张春率军守聊城

    侯敞于曲逆城被樊哙斩杀,此事传到东垣,陈豨闻言,颇为震惊,立即下达诏书,希望张春莫要如侯敞一般大意轻敌,务必要守住聊城。

    而且聊城附近还有太原等地,后方的东垣也会派兵支援,反正陈豨想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不要怕,我们有的是兵,也不要强上,我们以逸待劳,可以缓。

    汉军占领曲逆城之后,士气大振,刘邦亲自率军前往聊城,曹参、樊哙为左右副将,势要拿下聊城,实话说,刘邦带兵打仗确实有些不擅长。

    但在刘邦看来,樊哙这种莽夫都能拿下曲逆城,而且并未损失太多的兵力,他刘邦自然要比自己的妹夫强一点,也从侧面说明陈豨的大将不过如此而已。

    数万大军在刘邦的指引下,浩浩荡荡的向着聊城赶去,张春早知侯敞被樊哙打败,这也是汉军士气大盛的原因,目前张春心中只想暂避锋芒,待到汉军士气消磨殆尽,再出兵与其交战。

    城外,汉军整顿完毕,加上赵代之地多丘陵,刘邦也就未急于进兵,当下便召集诸将商议如何攻占聊城。

    樊哙因占据曲逆城,脸色颇显高傲,不待众人答话,便首先起身说道:“今三军皆到,那聊地不过小城,何须放在眼中,陛下在此守候,某带兵前往三日便可破城。”

    刘邦闻言,倒也来了兴趣,“将军当真有雄心壮志,不过汝需多少兵力可攻破聊城,朕自会给予,若是能够占领,朕自会大赏。”

    樊哙上次攻占曲逆城带领汉军万余人,而且他败了侯敞之后,从城中得知,侯敞乃是陈豨旁边的大将,想来其诸将亦是不过尔尔,心中也就低看了代军。

    “陛下此次给予五千兵马即可,弓箭手两千,今聊城纵使铜墙铁壁,也挡不住汉军气势,若是两军久居不下,日后定难攻破。”樊哙很是直接的说道。

    刘邦亦是觉得有理,正要将兵符交给樊哙,旁边的陈平突然起身,立即行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妥,还请陛下再三思量。”

    “今破曲逆城不过数日,陈豨心中定然大惊,如此这般,那聊城的防御定会比曲逆城好上百倍,而且大将应该属于谨慎行事一类,因此强攻不可,还需另想他法。”

    听到陈平这么说,樊哙也是急了,当即对着陈平喊道:“公说的似乎有理,敢问公现在可有方法将聊城攻破。”

    陈平刚才只是反对樊哙的做法,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方案来应对,因此被樊哙追问,只得低头不语,似在思考办法。

    这时旁边的刘邦已经将兵符交给了樊哙,“先生所虑甚是,然未免有些高看陈豨的军队,侯敞尚一战而死,张春何人也,朕闻所未闻。”

    樊哙接过兵符之后,有些嘲讽地看了陈平一眼,当即向着外面走去,“公且看某如何攻下聊城,斩下那张春首级。”

    于是乎,樊哙带领七千汉军向着聊城逼近,在其五里外驻扎,不过这次樊哙无论怎么派兵辱骂骚扰,聊城皆不出兵迎战。

    聊城内,张春每日请士卒饮酒,不时询问城外情况,见到樊哙如此,当下便嗤笑道:“樊哙真乃莽汉也,兵法何时有云,战前辱骂敌军之法?”

    接连数日,樊哙见聊城毫无动静,不免有些焦急,前些时候从帐中出来的时候已经夸下海口,如此草草守兵,回去定会被陈平嗤笑。

    樊哙想到这里,便与诸将商议,准备夜袭聊城,诸将闻言皆觉得有理,今辱骂多日张春不敢迎战,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或许真是窝囊,不敢来战汉军,第二种则是熟读兵书,颇知用兵之道,在樊哙看来,那陈豨帐中如何会有将才,张春之辈定是属于第一种,不过这次樊哙真的猜错了。

    是夜,樊哙整顿五千兵马,先让两千弓箭手在前,后方汉军架起云梯紧随其后,樊哙在前,见到城楼之上并无敌军,心中不免大喜。

    当即让士兵架起云梯,准备攻城,此时旁边的副将却感到有诈,当即前往樊哙身边禀告,“启禀将军,纵使平常小城,也会有百余人轮流站岗,今聊城之上并无一人,实在过于蹊跷,不若先行撤军,再做观察。”

    樊哙闻言,心中大怒,“今兵临城下,乃是绝佳机会,公竟说出如此丧气之话,本将命你速去指挥,不得有误!”

    那副将见樊哙对于聊城执念太大,不敢在劝,只得退到后方,指挥士卒徐徐上前,然而汉军刚将云梯架起。

    聊城之上,瞬间火光冲天,樊哙竟不知何故,就在这时,张春忽然从城门楼上站了起来,映着火光,有些鄙夷的看着樊哙。

    “汉将匹夫,本将在此等候多时了,想来开始便用骂战而激战的,必是激进之人,看来汉将不过如此!”

    张春喊话罢,不待樊哙反应,那火光突然升起,并非火把,而是前面灼烧的弓箭,张春右手一挥,万箭齐发,同时射向城外。

    仅仅两轮,汉军损失过半,樊哙只得命人撤军,而这时,聊城城门大开,冲出诸多代军,追着汉军就是一轮厮杀。

    此战至清晨,樊哙率领七千汉军,几乎全部损失,仅余下百余人逃回汉营,张春见状,也就不在急追,立即撤军回防,以免汉军趁虚而入。

    樊哙回到帐中,满面羞愧,刘邦见到自己的妹夫这般狼狈,眉头紧皱,“此不过数十天,七千将士竟被全部斩杀,尔当如何定罪!”

    刘邦说着看向了一旁的廷官,那廷官有些颤颤巍巍的说道:“启禀陛下,樊将军兵败,损失汉兵七千,按律当斩。”

    樊哙闻言,甚是惊慌,当即跪拜在地上,有些哭诉地说道:“望陛下念在当初作战有功,还请陛下饶命,今后定当戴罪立功!”

    刘邦似乎也有意掩护,眼神随即扫向周围,曹参见状,似乎明白了刘邦的意思,很是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之败,日后也可补回,陛下暂且饶过樊将军,免得因一战而损一将。”

    “既然如此,就依卿言。”刘邦亦是接过话头说道。
第462章 曹参轻骑断粮道

    樊哙由于失利,损失汉军近七千人,遇事倒也谨慎了不少,但是将败主忧啊,这也使得刘邦心中很是烦闷,不知如何破敌。

    然次出兵之时,陈平多次阻拦,想来此刻应当有制敌之道,此番过去,稍微说些歉意的话,或可解围。

    因此,刘邦也就不但耽搁时间,当即命人将陈平请进帐中,其脸色确实有些不悦,“先生次阻拦出兵之事,朕深感欣慰,奈何朕一时冲动,竟做出如此愚钝之举,今先生尚在帐中,乃是朕之福分,还请先生出谋划策,攻破聊城,如此便可进军东垣,回到长安指日可待,先生想必也不愿久留赵代之地吧。”

    陈平如何不知刘邦的意思,既然君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了,还是要给他一点台阶下的,否则做臣子的早晚要去见阎王。

    “微臣起于草莽,能有今日之官位,乃是陛下所赐,今聊城未破,微臣自当出谋划策,换取天下安定。”陈平缓缓的说道。

    刘邦听罢,心中大喜,“先生还请赐教,朕绝不会再用樊哙,朕心中也知道,先生一直都看好曹参,先生若有计策,朕定用曹参。”

    陈平略微颔首,曹参确实要比樊哙理智的多,“今聊城前后仅有东垣,张春早就在城中驻守,而未曾有缺粮的征兆,何也,其粮皆是从东垣运送而来。”

    “某素闻在东垣与聊城之间有条甬道,乃是陈豨运粮所用,陛下可派人截断粮道,然后大军围住聊城,同时在其西北两处设下埋伏,如此聊城尚可攻破。”

    刘邦在旁,脸色茫然,“北处设伏可击退陈豨所率领的代军,朕对于西处设伏颇有见解,未免有些浪费兵力的感觉。”

    “陛下有所不知,探兵有言,匈奴与陈豨勾结,而今却无任何匈奴士卒前来,可见匈奴还未出兵,若是匈奴出兵,定会从西率军,因此必须埋伏西侧,不管有无匈奴士卒,必须设伏,正所谓有备而无患。”陈平颇为淡然的说道。

    刘邦亦是恍然大悟,“先生当真神机妙算,处事缜密,朕佩服至极。”

    当日,刘邦便按照陈平的计划,先在西北两处设伏,至于粮道则是曹参带领千余轻骑前去截断。

    这些粮食没有必要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