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府的书房之中,有点迷信的李斯也只是稍微沐浴更衣,老奴也是立即拿来诸多的竹简铺在木案上面。

    如今除了为诸多书籍分类,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李斯刚要下笔,外面的扶苏公子便来求见,老奴立即引见客厅之中。

    怎么说李斯也是扶苏的老岳丈,所以扶苏见面行的是晚辈礼,而不是官礼,李斯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沏茶备座。

    “公子前来所为何事啊?”李斯也是有些疑惑的问道,自从李氏回门一次之后,东宫和李府素来没有多少来往。

    “听说父王将焚书分类的事情交给了相国,不知道相国如何分类?”扶苏当即开门见山的说道,丝毫不隐瞒。

    李斯稍微顺了顺胡须,当即明白扶苏所来何事,只是这分类的事情,李斯心中也是没有底,自然不知道如何答话。

    “那依公子之见,应该如何分类?”李斯为扶苏斟满温茶,随即反问道。

    扶苏躬身接茶,“这个事情,父王交于相国,我也不好多说,但是有几点建议,希望相国采纳。”

    “公子心中既然有打算,说来听听也无妨,若是有理,老夫自然虚心采纳。”李斯缓缓的说道。

    在李斯看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扶苏日后必为秦朝二世,今日卖给他一个面子也是应该的,暂且听他说说也无妨。

    纵使得罪秦王,最好还是不要得罪扶苏,毕竟这天下早晚是子替父治,见到李斯如此表现,扶苏心中稍显满意。

    “依扶苏看来,书不过为诗书礼仪,琴棋书画,亦或是兵法策论、医农杂书,这些都是重中之重,如今焚书已定,莫不舍小取大,礼仪之书、琴棋书画之书,留不得,但是兵法策论,医农杂书便可以留下。”

    听了扶苏公子的建议,李斯只是点头,说来除了这些书还有历史传记,六国书法多数文物,既然扶苏没有提到,旁边的李斯也不补充,他要是没有说到,李斯便可以自行定夺,何必提出来自取烦恼。

    “不知公子可还有其他安排?”李斯淡然的问道。

    由于扶苏公子来的仓促,也没有多想,只是想到这一点,“相国如此就行,扶苏也无其他说明。”

    李斯慌忙摆手,“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最近小女和陆玉婉是否和睦,陆玉婉还有多少时日诞下子嗣?”

    见到李斯没来由的问起家事,扶苏有些茫然,殊不知李斯只是为了转移话题而已,身为人父,问子女事情也属正常。

    “两人相处和睦,婉儿还有些时日。”扶苏立即回答道。

    “如此甚好,到时候王上定会龙心大悦,大赦天下,公子也会得到王上宠幸。”李斯有些贺喜的说道。

    说的扶苏有些尴尬,当即起身告辞,“相国之意,扶苏心领了,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扶苏就先告辞了。”

    李斯也是起身相送,“老管家,天气炎热,去送送扶苏,老夫还有要事,就恕不远送了。”说罢立即躬身行礼。

    送走扶苏,李斯只是稍微舒了一口气,还好扶苏只是说出来这一点要求,李斯也是见机行事转移话题,使得扶苏不得不离开。

    回到书房之中,李斯把扶苏的安排写好之后,便又添了许多的条件,最后下来,唯一不列入焚书之中只有一小部分。

    其中分别包括医农杂记,秦朝史书,以及部分兵书,但是六国的书籍无论是何书,只要不是用小篆写的,全部焚烧,一律不留。

    整整忙活了半日,李斯也是分好了所有的书籍,次日下朝之后,李斯独自来到咸阳后宫椒兰殿之中。

    虽然是夏日,但是椒兰殿之中犹如秋季,原来自秦皇开始便有冰窟,用于藏冰,时至夏日不化,用来装饰宫殿。

    侍官禀告之后,李斯当即来到殿上,嬴政此刻正在吃着水果,眼神微眯,见到李斯到来,也没有起身,毕竟都是几十年的君臣了。

    “相国,安排你的事情可做好了?”嬴政慵懒的问道。

    李斯行礼之后,慌忙从袖中取出竹简,赵高接过直接呈给了床榻之上的嬴政,竹简上也就几百字。

    却是把书籍分类清清楚楚,嬴政看过也是点头,“相国果然是办事利落,如此分类最为妥当。”

    “多谢王上夸奖。”李斯有些得意的说道。

    “赵高,取笔来,我稍作改善。”嬴政看着竹简说道,赵高不敢怠慢,侍臣也是立即取出石墨。

    只见嬴政在竹简上修修改改,“相国,你可知道朕为何要听你的建议,焚天下书籍?”嬴政无意的问道。

    李斯不知其中道理,自然不敢回答,“还请王上明示。”

    “天下未定之前,诸侯效命于周室,法令思想如一,奈何周室势弱,诸侯并起,法令思想因地而异,因此朕要焚天下书,使百姓只读秦记,百年诸家法令思想因秦而合一。”嬴政淡然的说道。

    “王上圣明,臣下不知其意之深,实在惭愧。”李斯很是恭敬的说道。

    片刻时间,嬴政稍微放下手中墨笔,“赵高,你把竹简抄写一遍,写成诏书,颁布下去,令诸郡实行,若与其中所述不同之书,皆焚之。”

第139章 陆言受命监法令

    李斯送去分类竹书之后,嬴政当即在殿上修改,下令全国三十日之内焚烧违令竹简书籍,如若不行其令者,与书同焚。

    次日咸阳宫殿的诏书已经下达全国各地,不过殿上的群臣依旧是缄口不语,使得殿内的气氛有所尴尬。

    “莫非诸位爱卿以为朕做的不对?”嬴政看着下方,面色不善的说道。

    下列李斯当即出列,“王上所在之事乃是千秋伟业,不过此命令怕是有人不依,王上深居九宫,恐不能得知宫外之事,不如派人前往各地监察如何?”

    嬴政也是稍微点头,“朕也是觉得各地郡守有藏书的嫌疑,不知道相国以为谁最合适?”

    “臣下以为非平南侯无人能做此事,平南侯乃是朝中最少封侯之人,况且自从封侯之后未得荣归封地,此次都监各地郡守焚书之事也好,一来显示我大秦国威,用人不在年高,二来平南侯素来办事恭谨,若是应承下来,想必也是减少后顾之忧。”李斯缓缓的说道,好似和平南侯的关系很好一样。

    而李斯旁边的陆言有些茫然,这明显是把焚书的错事扣在自己的头上,简直是岂有此理。

    陆言也是准备出列,哪知道后面的张苍拉了一下陆言的衣袖,陆言回身想要说什么,张苍只是摇了摇头。

    “陆爱卿,你觉得此事如何?”嬴政颇有些信任的问道,若是此番推辞,定然惹来不快,不如当下应承,之后再说打算。

    “臣下也愿意为帝国解忧,前往各地郡守都监此事,只是臣孤身一人未免有些寂寥,臣想王上吩咐一名随从即可。”陆言淡然的说道。

    嬴政暂且不问陆言要何人随从前往,只要陆言同意嬴政便满心欢心,“陆爱卿想要何人随行,朕定会准予。”

    陆言略作思考,“皇陵处章邯章校尉,不知道王上以为如何?”嬴政只是有些疑惑,这陆言竟然想到了章邯。

    “既然如此,章邯也无妨,明日我便派遣他回来,让他随你前往各地都监。”嬴政当即摆手说道。

    之后商议诸多琐事便下朝而来,王绾和冯劫两人当即追上李斯,在朝堂之上两人便觉得不妥,只是没有说出来,以为李斯心中自有打算。

    “相国且留步。”王绾挥手说道,李斯在前面听到声音立即驻足,看着后面的王绾二人,当即躬身行礼。

    “王兄、太尉,莫非有什么事情吗?”李斯淡然的说道,心情似乎很是高兴,冯劫见状当即皱眉。

    “相国说要惩治平南侯,为何又要王上给他安排差事,岂不是让他更受王上信任。”冯劫很是直接的说了出来,王绾也是在一旁点头。

    “两位有所不知,这次平南侯定然会受到处罚,他心中根本就是反对焚书,如今前去哪里会全心全意办事,此行我会派人跟随,其中事情本相一目了然。”李斯颇显得意的说道,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若是这平南侯认真办事,肯定会受到世人唾骂,总之,不认真办事王上责罚,认真办事百姓责骂,看似美差,实则进退两难。”李斯又紧接着说道。

    两人听到李斯如此分析,不禁有些佩服,相国不愧是相国,此等计策当真是天衣无缝,纵使平南侯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么深。

    此刻的张府之中,陆言和张苍对坐,两人的眉头都是微皱,旁边的侍官递过茶水之后便退了出去。

    陆言只是稍微抿了一口,便了无心思的放下茶杯,“师傅,此事如何是好,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言语间颇显疑惑。

    “自然是不对劲,师兄此计乃是一石二鸟也,此去你也不用担心,诸事小心即可,就算办错了事情,想必王上也不会太过责罚。”张苍抚须说道。

    陆言只是点头,“我身为都监法令之人,出了咸阳莫非还有人监视我不成?”

    “师兄的人就在左右,纵使只有你和章邯两人,一举一动也是会被察觉。”张苍淡然的说道。

    陆言也不在多想,此事只能随机应变,没想到自己却落一个焚书都监,着实有些让人进退维谷。

    当日晚间,扶苏听说嬴政已经把诏令颁布天下,而且其中所焚烧之书甚多,唯有秦令稍微保留,心中很是愤懑。

    不等宫人劝阻,便独自跑到咸阳后殿之中,此刻嬴政还没有入睡,只是在宫中看着阿房宫的建筑,这阿房宫是嬴政目前最为关心的东西。

    “王上,扶苏公子闯进来了。”就在这时,一名侍臣从殿外狼狈跑来,慌忙跪在嬴政的面前。

    嬴政脸色陡然变得阴沉,赵高也是立即执扇,根本不敢说话,说罢扶苏公子便从宫殿外走了进来。

    “父王,儿臣有话要说。”扶苏当即跪在嬴政面前说道。

    嬴政稍微看了一眼扶苏,终究有些爱惜,当即摆了摆手,示意扶苏说下去,“父王,焚书之事已经颁布法令,但是所涵盖范围之广,实在匪夷所思。”

    “这都是朕亲自看的!”不等扶苏说完,嬴政紧接着说道。

    “可是,父王,这般焚书之法,容易失了民心,帝国将无根本啊,一般书画焚了即可,为何还要焚烧六国古籍。”扶苏言语之间有些发颤。

    嬴政稍微喝了一口温茶,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毕竟跪着的不是淳于越,而是自己的孩子。

    “六国作乱,朕当然要焚六国之书,使六国皆为愚民,纵使朕百年之后,那些流寇,那些贱民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嬴政有些深沉的说道。

    跪伏在地上的扶苏此刻显得很是无奈,“可是父王,若是帝国稳固,那些六国余民又会有什么理由造反呢?”声音很小,很是委屈。

    “你真是不懂朕之苦心,赵高,送扶苏回宫,罚禁闭一个月。”嬴政挥袖说道。

    “臣下遵命。”赵高低声说道,示意旁边的几名宦官扶起公子,很是小心的将扶苏送到咸阳东宫之中,父子之间的隔阂终于有些浮出水面,不过暂且还没有什么导火索,嬴政还是非常疼爱扶苏的。

第140章 颍川郡英布落草

    焚书诏令下达两日之后,陆言便开始收拾行李,此外皇陵处章邯也开始做交接工作,由于兵俑制作流程已经稳定,只需要派人监管就行。

    监管之人便是蒙毅和隗林,一个是建造专业户,一个是修陵专业户,如此一来,就是王上,也是放心章邯随行。

    咸阳东门外,陆言只是带了十多个侍官,特备一辆马车,另外准备良马数匹,此次出行的路段不过是临淄而已,焚书的同时看看自己的封地。

    虽然只有千户人家,但是古时也算一个小县城了,陆言思索之间,章邯也从东门背着包裹赶了过来。

    “侯爷久等了,在下交接事宜有所耽搁,还请侯爷见谅。”章邯很是恭敬的说道,旁边的侍官也是立即牵出来一匹良马走到章邯面前。

    “校尉乃是武将,子玉未备马车,只是准备了几匹良马,不知校尉以为如何?”陆言当即躬身行礼道。

    章邯哪敢嫌弃,立即上前拍了拍良马,只觉还不错,“章邯谢过侯爷。”说着便立即起身上马。

    陆言也不磨叽,转身上了马车,“校尉可知道我为何让你随我一同前往?”陆言显得无聊,随意问道。

    “还请侯爷说明。”章邯握着马缰说道,与陆言的马车只是并行,丝毫不敢逾越半分,哪怕是慢了一点也无妨。

    “此去乃是焚书,但自从我受封之后,再也没有回过临淄,只希望校尉在碭郡先行赶往临淄,安排诸事,与我再一同回咸阳。”陆言缓缓的说道。

    见到眼前的章邯,陆言突然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回去,只要章邯代劳就行,“章邯遵命,不知道侯爷在临淄封地可有什么吩咐。”

    “你到封地之后,告诉临淄郡守,封地之内不交任何税收,不罚任何奴隶,若是有人作乱,郡守可直接拿人,无须禀告。”陆言认真的说道,如此制度简直就是黄老之学的典范,只不过仅适用于小地方而已。

    章邯略感惊讶,“只是如此,朝堂的食禄可靠侯爷享用?似乎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匪夷所思。

    “如何不够,就算再少一半也够,莫非章校尉家中的粮食不够?回咸阳你尽管来府中取粮便是。”陆言颇有些打趣的说道。

    陆言说着无心,但是章邯听着有意,倒不是想要粮食,而是被陆言的人品打动,毕竟有钱了就没有必要把钱看的这么重了。

    期间说了几句家常话,便一路快马加鞭,只是半日的时间,便赶到颍川郡,郡守的划分也是相当有意思,越是靠近咸阳,郡守分的越小,越是往外扩大,郡守面积也就越大,可能是嬴政平定六国比较激动,后面就随意划分了。

    行至晚间,前方探路的士兵也是快马赶回,“启禀侯爷,前面乃是谷地,并无人烟,只有一块碑牌,上面写着桃花岭。”

    陆言听后也没有多放在心上,毕竟天下没人住的荒山野岭太多了,“命令士兵在此安营吧,但是周围竟然一个村子都没有。”

    章邯听到陆言安排,立即命令十多名士兵安营扎寨,稍微凑合一晚,明日再说,刚从咸阳出来一日,周边郡守几乎焚书都比较积极,毕竟是天子脚下,没有人敢不奉命,所以陆言也就没有多管,只是向着颍川郡这边赶来。

    一夜即过,并无任何事情,只是前方有些雾气弥漫,犹如人间仙境,收拾好行李,陆言的马车走在中间。

    此处之所以叫做桃花岭原来是桃树遍布,如今已经是夏日季节,桃子也都快要成熟,相当的喜人。

    不过这么多的桃子却没有一户人家说来也是奇怪,随着一队人马越走越深,陆言越觉得入了鬼怪之地,虽然不能迷信,但是吓人啊。

    就在这时,趁着雾气可以看到前方隐隐约约站着几名壮汉,章邯最为谨慎,手中已经握紧青铜剑,准备随时动手。

    “前方是何人挡道,竟然如此大胆!”章邯首先喊道,马车也停了下来,那几名壮汉也是向着马车这边走近。

    为首的脸上还有着秦印,明显是犯过罪的人物,样子也就三十多岁,长相有点勇猛,却没有络腮胡,后面的几个人也都差不多,都是路人脸。

    “你们这行人当真是胆大,没有看到这里荒无人烟,却还敢进来这桃花岭,莫不是活够了?”为首的壮汉有些得意的说道。

    章邯首先策马向前一步,“你是何人,为何在此行凶做贼!”

    “我不是别人,乃是你爷爷英布,看到老子脸上的印记没有,我可是犯过罪的,你们最好留下点什么东西,要不然别想从这里过去,反正爷爷我也不妨多做几件坏事!”那人有些不屑的说道。

    马车内的陆言听说是英布,心中自然奇怪,这老小子可是有名的大将,如今怎么却和一群蟊贼混在一起,仔细一想也有道理,如今是大秦天下,他还没有发迹,在这做贼,恐怕是不愿修骊山陵逃出来的。

    “原来是无知小贼,今日本校尉就替大秦解决你们这帮贼寇!”章邯说着便驱马向前,手中的铜剑对着英布挥舞过去。

    英布也不是吃素的料,当即侧身躲过,对着马腿就是一击,那马有些慌张,章邯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章邯也是立即勒紧马缰,正要转身再战几回合,陆言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两位且慢!”当即对着两人喊道。

    英布有些莽夫模样,但是心细,见到眼前的才是主人,也就不在和章邯一般计较,当即走到陆言的面前。

    见到陆言不过十八九岁,当即上前用手摸了一下陆言身上的衣料,章邯见状,立即下马前来护着陆言。

    “看够了吗?”陆言低声缓缓的说道。

    “这布料确实是好布料,就算是骊山陵的隗林老东西都穿不了这么好的布料,敢问这位爷是何人?”英布故作镇定的问道。

    章邯立即走向前来,“这位便是大秦平南侯兼太子伴读陆言陆子玉是也,你认得吗?”言语间很是恭敬。

    英布立即摸着下巴思考,最近咸阳中确实传出过两道命令,一个是全国焚书,一个是什么陆某某封侯,想来便是眼前的这位了。

第141章 英布知错听教诲

    英布看着双方人马不过势均力敌,若是打起来应该是赚不了多少,倒是把他骗上山去,趁着夜色杀人越货,定然是神不知鬼不觉。

    陆言眉头微皱,眼前这人竟然在这发起呆了,“英布,你本为六县人,年轻犯事被罚修造骊山陵,如今又跑到这里作乱,真是本性难移。”

    “你怎么知道我的事情?”刚才发呆的英布有些茫然的看着陆言,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我不仅知道这些,我还知道你被术士相过面,说是受刑之后便是大贵之身,可是那术士却没有告诉你,在此之前还要隐姓埋名几年吗?”陆言煞有其事的说道。

    就是章邯也有些懵比,“莫非先生也是通晓阴阳的术士,否则的话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英布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陆言只是笑笑,对付这等地痞,只有用“神”的力量,理论是没有多大用的,见到英布有些害怕,陆言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我非术士,也不通晓阴阳,但是有些事情我却了无指掌。”陆言更是紧接着说道,脸色变得更加神秘。

    英布终于有些受不住陆言的恐吓,什么晚上杀人越货的念头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只想着眼前的这个人能够饶了自己。

    “陆侯爷,你就饶了我吧,我虽然在此做贼,只是因为我为罪人,不能耕田行商,所以在此落草为寇,但是我从来没有做什么杀人的勾当,偶尔只是抢劫而已。”英布当即跪在地上说道。

    陆言本来也不是什么恶人,见到英布如此,立即命人从马车之中取出几匹绸缎和一些盘缠。

    “英布兄长快快请起。”陆言慌忙扶起英布说道,口中还称他为兄长,更是让英布有些受宠若惊。

    旁边的侍臣也把一些盘缠拿了过来,“兄长虽有大贵之气,但是在此处桃花岭行凶,徒增阴翳之气,日后大贵之气纵有,也会招来杀身之祸。”陆言淡淡的说道。

    对于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陆言突然间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骗骗古人还行,毕竟现在崇尚平等自由,谁会信那种东西。

    英布缓缓起身,根本不敢接陆言的东西,陆言反而是被英布请到了山上,山中有着十多间的木屋,其中的粮食也不少。

    安排好马匹,英布当即将陆言二人请到了木屋之中,倒上茶水,“陆侯爷多有得罪,不知道此次陆侯爷前往何处去啊?”英布恭敬的说道。

    “我前往碭郡,之后便回咸阳。”陆言接过温茶说道。

    本来英布想跟着陆言的,不过听他要回咸阳,英布内心还是有些拒绝的,“原来如此,侯爷尊贵之身,为何又会来此荒山野岭的。”

    “我只是前往各地都监焚书之事。”言语间颇显无奈,英布见状很是不解,那些书籍烧了就烧了,有什么无奈的,反正他是粗人一个,稍微认识几个大字,对于古籍并不敏感。

    三人对坐畅谈许久,对英布也稍微有点了解,虽然有些粗俗,但常怀侠义之心,和项伯倒是有几分相似。

    “这里坐山环水,周围又有桃树美景,若是你不在此为盗寇,或许会有诸多人家搬进来的。”陆言看着窗外说道。

    英布听后只是挠头,陆言见他头上的秦印,只觉得有些不妥,“校尉,麻烦你取出墨笔来,我写些文书交于英布兄长。”陆言心中颇有思索的说道。

    章邯不知陆言心中何意,立即从外面的侍官处取出墨笔,陆言取出布帛在上面稍微写了几行字,又用自己的印章盖了一下。

    大概意思是英布诚心悔改,此书可证明英布无罪什么的,况且上面有平南侯的掌印,陆言检查几遍见到无误便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