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前面二位挺高兴,陈平忽然说出这话,使得陆言有些茫然,“先生,难不成,后营出了什么事情?”

    “确实如此,由于出兵太久,后方粮草快要殆尽了,不如派四万骑兵直接攻杀匈奴,况且前面都是草原。”陈平认真的说道。

    “都是河流,如何过马?”陆言紧接着问道。

    “侯爷有所不知,那些河流多数都是浅滩,已经用壕沟的泥土填了进去,现在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便可开出土桥。”陈平信誓旦旦的说道。

    陆言听后没有当即回话,“此计甚好,容我考虑考虑。”陆言的权利虽然不小,但最终主事的依旧是蒙恬将军。

    是夜,陆言亲自来到蒙恬帐中,正在批阅军牌的蒙恬见到陆言,不免有些惊讶,当即备茶对坐,甚是恭敬。

    “督军深夜来此,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蒙恬很是疑惑的问道。

    陆言稍微点头,“前些时日我派陈平运输粮草,其中数量他最为熟悉,如今似乎有些麻烦,恐怕支持不了五天时间了。”

    “督军的意思是?速战速决?”蒙恬若有所思的说道。

    “河流全部用泥土填上,派出几万铁骑突袭匈奴营帐,成败在此一举,望将军莫要在迟疑,天不待吾等啊。”陆言缓缓的说道。

    蒙恬本来还想要周旋,听闻粮草不够,因此心中也变了想法,“匈奴只在二十余里外,如此行事似乎也无不妥。”

    “还请明日将军亲自带兵前往,用于威慑匈奴,匈奴见到秦军大举来攻,定会退兵,对其穷追,定可发现匈奴族民,掠其粮草,夺其马匹。”陆言信誓旦旦的说道。

    蒙恬稍微起身,只在帐中来回踱步,茶水也是逐渐温凉,“既然如此,今夜填充土桥,明日我率领四万骑兵前去会敌,剩下的士兵跟到二十余里处即可。”

    “将军英明,此战结束,便可回朝。”陆言有些激动的说道。

    次日清晨,蒙恬亲自整顿马匹,也不在与匈奴拼计谋,就来硬碰硬,和初次会战一般,四万马匹陆续过了河流交织出,路途也变得平坦,皆是盛草。

    匈奴哨兵见到秦军整装待命,心中亦是惊恐,慌忙禀告前贤王,听到哨兵如此说,前贤王也是知道了其中道理,明显是为了决一死战。

    前贤王现下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毕竟如此逃回去必会遭到头曼单于算计,贤王独自在营帐中想了一夜,匈奴首领终究是首领,弑杀首领难以成事,而且前贤王素来忠信,也不想因此毁了名节。

    “传令下去,和秦军死战,逃走者一律杀无赦!”前贤王突然硬气的说道。

    哨兵有些茫然的站在原地,平常谨慎的前贤王竟然会如此与秦军抗衡,“还不快去,莫非你想成为我军的刀下亡魂?”

    “小的这就去,这就去!”哨兵听后心中惊恐,立即传令三军,全部立于营帐之外,等着秦军的到来。

    东胡寒邪最为激动,似乎势要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果然不到片刻时间,蒙恬率领四万骑兵从南边赶来,其中便有着蒙恬的一万铁骑。

    “杀敌有赏,封侯食邑,皆在今日!”蒙恬手持长剑,很是高声的喊道。

    匈奴士兵见到秦军策马而来,竟无一人撤退,前贤王亦是策马当先,两军瞬间于草原上厮杀开来。

第231章 前贤王保节而亡

    蒙恬率骑兵而来,以为匈奴会闻讯北退,没想到蛮兵竟表现的如此英勇,两军皆是精锐,前贤王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依旧是意气风发。

    “此战就算是失败,也要使得秦军大伤元气!”前贤王语气低沉的喊道,旁边的东胡寒邪很是激动,当即持戟来到前贤王身边。

    “贤王,吾等战死于此处,亦不枉跟随贤王一场。”东胡寒邪有些苍凉的说道,可见并不看好匈奴士兵。

    “莫要如此说,过会儿由你带兵撤退,我在此断后。”前贤王刺死一名秦军,有些吃力的说道。

    “可是贤王如何脱身?”东胡寒邪说着,眼泪便有些不经意的流下,努力斩杀着旁边的秦军,战场之上,不分好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这么简单。

    “我回去有何下场,想必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你与首领意气相投,我已经和首领结下梁子,如若兵败,有何颜面回去,到时候定是被羞辱一番。”前贤王甩开弯刀说道。

    东胡寒邪听到前贤王如此说,心中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奋力撇开前贤王身边的秦军,防止前贤王受到伤害。

    蒙恬将军骑着战马,奋勇杀敌,看到前方来回周旋的两名匈奴将军,脸上只是冷笑,当即向着他们飞砍过去。

    前贤王见到有秦军主将过来,两人都是后退,“秦军不止这么多士兵,再过片刻你便带兵离开,禀报首领,就说前贤王因战而亡。”

    东胡寒邪听后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蒙恬将军的战马便将两人冲散,战场之上不时有人倒下哀嚎,亦或是四处乱砍,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就是赚了。

    两军交战半个时辰,陆言从后方快速带兵前来支援,前贤王见状,知道是敌方援军,当即下令撤军。

    东胡寒邪只得听从前贤王的命令,带着一万士兵向北方跑去,而此刻草原之上还有五千匈奴士兵,全部都是前贤王的忠诚将士。

    蒙恬见到东胡寒邪带兵而逃,便不再与前贤王计较,立即率领军队前去追赶,奈何前贤王将五千名士兵快速摆开,全部拦在蒙恬铁骑的面前。

    “全军听令,莫要停下,给我继续追!”蒙恬很是大声的喊道。

    而前贤王的将士哪个不是久经沙场,见到蒙恬的骑兵过来,立即有条不紊的躬身,用弯刀割向马腿,前面的骑兵如何会料到前贤王如此之策,但是回身已经来不及,皆是倒在匈奴士兵身上,可谓是两败俱伤。

    此刻陆言所率领的军队立即迎上前去,五千士兵纵使割断许多马匹,但依旧无济于事,只得且战且退。

    蒙恬见状,心中大怒,前往追杀东胡寒邪的兴趣少了许多,倒是对眼前的前贤王很是气愤,策马直奔前贤王而来。

    半个时辰不到,五千士兵全部阵亡,前贤王为了防止自己被侮辱,亦是宁死不屈,战死沙场,这才使得蒙恬脸色稍缓。

    “将军,为何不追前方逃走的士兵?”陆言走到蒙恬身边问道。

    “暂且由他们去吧,放归一万,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能耐,传令下去,全部撤军,回河套。”蒙恬看着远处的草原喊道。

    陆言无语,刚刚赶到这里,还没有杀人就下令撤军,此次战役秦军损失两万,匈奴损失三万有余,当真是死战。

    蒙恬撤军暂且不提,且说东胡寒邪带领一万的匈奴士兵,日夜不停地向着北方赶去,整整两天,才和先前的匈奴族民会合。

    阙氏与头曼单于听闻有匈奴士兵回来,慌忙出帐迎接,见到有些狼狈的东胡寒邪,不免有些皱眉。

    “贤王为何没有回来?”阙氏有些惊慌的问道,似乎已经知道了结果。

    东胡寒邪擦了把脸面,眼神很是惆怅,“贤王为保护吾等撤退,战死沙场。”阙氏听后差点摔倒,还好有头曼单于在其后扶着。

    “你去换身衣服,具体事情来我帐中认真禀报。”阙氏有些仓促的说道,扶额向着自己的帐内走去。

    东胡寒邪安排好士兵,随即换了一身衣服,便来到阙氏营帐之中,此时阙氏有些苍老的躺在床榻之上。

    见到寒邪过来,立即将旁边的头曼单于支走,阙氏有些吃力的从床上做起,示意寒邪不必如此拘礼。

    “贤王心中所想,你且说说吧。”阙氏颇显淡然的问道。

    “启禀太母,贤王带兵五万与秦军厮杀,力战不敌,遣走一万兵马,独自与秦军死战,方才有吾等苟活。”东胡寒邪含糊其辞的说道。

    阙氏有些气急,猛地拍了一下床榻,“说实话!”

    东胡寒邪知道阙氏聪慧,想来也是瞒不住,便认真道:“贤王素知自己与首领不和,此次带兵五万,自知不敌秦军,只是为了让部族迁离远些,贤王心中知道回营之后定会被首领责骂,使得族内不和,便让我托口说战死,保其名节,这样就能让部族稳定,使得叔侄间再也没有不和之信。”

    阙氏听到东胡寒邪如此说,心中瞬间万分惆怅,当即掩面痛哭,“贤王真乃当世之忠臣也!”

    “此事是否与首领说明?”东胡寒邪有些低声的问道。

    “罢了,我儿不识好歹,告知诸位族长,就说贤王为保全部族,力战而死,乃是匈奴之救星也。”阙氏稍微舒缓情绪说道。

    此次匈奴可以说是大伤,两年的时间一直蜗居在蒙古北部,头曼单于打仗不行,但是联络部族,治理草原倒是还有一套,几年的时间,诸多部族便再次归顺。

    而秦军三日的时间便回到黄河以南,全军驻扎在九原县内,当下便命人清点秦军死伤情况。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夏末,北定匈奴方且告一段落,其中斩杀蛮族十五万之多,而秦军损伤七万,其中不乏冻死,抢救无效死亡之人。

    蒙恬整顿十日,亲自发书送与咸阳,告知嬴政,陆言将不日返朝,嬴政这人倒是爽快,命令陆言带回三万兵马即可,剩下的全部留在北方修筑长城。

    当时长城只修了部分,涉间便会朝奏事,哪知道秦王心血来潮,竟然命令北定匈奴,另外涉间、苏角、蒙恬全部留在边疆,陆言王离等回朝议事即可。

第232章 琅琊路遇徐君房

    蒙恬受命留下五万兵马修筑长城暂且不提,而剩下的三万兵马全部由王离带队回咸阳,陆言生来不喜热闹,身边只有英布与陈平二人。

    打完仗不带兵的感觉就是爽,三人一辆马车,从九原县先行出发,王离带兵行动缓慢,因此陆言便可以游走诸多郡县,只要最后行程和王离一致便可。

    陆言按理本为齐人,陆母已经在咸阳,便有心想回趟老家,看望一下陆有之,顺便将陆子文的婚事传达给陆叔,当初陆子文结婚所拜高堂乃是陆母,这也使得陆言心中颇为过意不去,毕竟有失礼仪。

    陈平当初也是从齐地发迹,听得陆言此意,也没有多说,至于英布,自然听从安排,不敢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临淄问候陆有之不提,且说陆言在齐地游玩,却听闻琅琊有神仙,不觉有些惊讶,当时琅琊郡属于齐地,传的很是沸沸扬扬。

    陈平学习权谋术数,听闻此事,不免有些皱眉,陆言倒也觉得有些蹊跷,便顺路前往琅琊郡,而且神仙的事情,还是最近才传出来,从齐地随便找个人都说的头头是道。

    陆言前往琅琊郡,稍微打听,才得知原来当地被传为神仙的不是别人,正是徐君房,大众名叫徐福。

    当地人都说徐福是神仙,能治百病,博学多识,就差琅琊郡乡亲没有给他立庙堂了,半日的时间,陆言便来到了琅琊郡徐庄地。

    如今徐村可谓是车水马龙,本是村地,竟然会有诸多的富商大贾前来此处问道徐福,可见其名气之大,就像现在的大师一样,不过这徐福是真的有知识。

    抛却那些夸大的传言,都知道徐福擅长相面、航海、天文、医药等知识,并非伪学者,其师傅乃是鬼谷王禅祖师的亲待弟子,他徒弟自名甘罗。

    因此徐福一派,师资力量不亚于李斯一派,至于其他的诸子百家,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没落,且说徐福的师祖王禅祖师,其弟子皆是战国有名的人物,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搅动时局,非他们莫属。

    在往下一代,王禅祖师徒孙辈,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徐福、蒯通、郦食其,蒯通和郦食其也是楚汉相争的名人,最终蒯通凭借着一张好嘴,余生富贵,倒是郦食其有些可怜,在齐国被烹杀,全部都是蒯通的功劳。

    蒯通和郦食其可以说是秦末最后一代纵横家,而徐福这个人并不擅长这种权谋术数,所以其师傅便教他辟谷阴阳之法,俗称半仙。

    在当时,要想出名,其身世背景也相当重要,当然还有一些都是乡亲们宣传的,久而久之便被大众熟知,从而得到重用。

    闲话少叙,陆言找到徐福的庄院时,里面已经排满了长队,全部都是求徐福办事的,有求仙问药的,有相面看风水的,反正徐福是什么都干。

    英布见状,眉头微皱,“侯爷,这般众人,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莫不如回去吧。”言语中尽是不屑。

    陆言没有说话,当即看向了一旁的陈平,“侯爷,你看我干嘛,我也不想得罪里面的神仙呢。”

    “现在的人当真是迷信。”陆言心中暗道,随即从腰间取出挂牌,英布顺手接过,“侯爷,我去了啊。”

    “去吧去吧,别太得罪人啊。”陆言笑着说道。

    英布拿着平南侯的手牌,挤开众人,直接进到房屋之中,周围的人都是面色不善的看着英布。

    “看什么看!,我家侯爷来此,要是不想被抓的话,全部都给我闪开!”英布说罢当即将挂牌举起。

    旁边众人见状自然不敢多说,陆续散去,有钱的毕竟惹不起有权的,这时徐福的童子忽然觉得外面瞬间安静,心中疑惑,当即从内室走了出来。

    而英布赶走众人之后,立即将陆言请了进来,备座大厅,喝茶聊天解闷。徐童见到客厅仅有三人谈笑风生,不免有些惊讶。

    仔细记下三人面目,也没有与陆言等人答话,便慌忙跑到后室之中,而此刻徐福刚刚为眼前的人处理好事情,见到徐童进来,脸色微变。

    徐福面相宽大,眉重胡稀,两眼有神,最多也就四十岁的样子,穿着道家衣服,很是悠闲的坐在铺垫之上。

    “不去叫下一位客人,为何来此后室?”徐福当下质问道。

    “师傅,客人都走光了,只余下三人,一名凶神恶煞,一名流氓脾性,一名儒家风范,就在大厅品茶。”徐童慌忙答道。

    徐福听后,不觉有些惊讶,这三类人物如何能聚在一起,“行了,带我过去待见,不得无礼。”

    徐童听见,不敢怠慢,立即引着徐福来到大厅,见到果然有三人,皆如童子所说,“你先去备茶,片刻送上。”徐福言罢当即走了过去。

    陆言见到后厅有人出来,知是徐福,立即起身行礼,“敢问阁下可是徐公?”

    “正是,不知阁下何人?”徐福甚是恭敬的回道。

    旁边的陈平忽然起身,“你不是神仙吗?不妨算算眼前的人是谁?”言语中略有打趣的意味。

    徐福听后只是微笑,“在下学的是辟谷阴阳之法,略会相面,猜测名讳之事,并未习得。”

    陆言见其谦虚,觉得有些意思,“在下平南侯陆言陆子玉,久仰徐公大名。”陆言认真的回道。

    这时,童子也将茶水端了上来,四人相互叙礼介绍,“徐公声名在外,可否为吾等相面?”

    秦末时代,相面可是一门学问,而且陆言颇为感兴趣,可惜根本学不会,徐福见到陆言亲自询问,自然不敢拒绝。

    “敢问侯爷想问什么?”徐福低声问道。

    “身世,及年岁。”陆言抿口温茶淡然的说道。

    徐福点了点头,很是认真的观察陆言的面相,看了片刻,不觉皱眉,旁边的英布和陈平只当他是自导自演,并没有太过在意。

    “侯爷命运很是蹊跷。”徐福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

    “你这算命的术士,只会坑蒙拐骗,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莫要使我家侯爷久等!”英布在一旁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第233章 回咸阳略受封赏

    陆言慌忙示意英布莫要乱说,怎么说陆子玉也不是当世之人,或许徐福真的能看出来异样也说不准。

    “徐公有话但说无妨,子玉愿闻其详。”陆言表现的很是恭敬,徐福略作思考,同时为陆言斟满一杯温茶,脸色踌躇不定。

    “我观侯爷面相,寿命仅四十有余,倒不是命亡,而是其后模糊不清,而且侯爷本无富贵命,英年早亡才是,但如今却生龙活虎,当真是奇怪。”徐福缓缓的说道,表现的很是惊讶,根本不像是装的。

    陆言听后略作深思,他说我本英年早逝,确实如此,但是年岁四十之后便不知去向,不免使人生疑。

    “我就说这术士唬人的,侯爷莫要听他胡言。”英布有些安慰的说道。

    “这种事情我觉得很有可能,徐公辛苦了,不知徐公可能说出四十那年有什么异象吗?”陆言紧接着问道。

    徐福又让陆言伸出右手,看其寿命一脉延长至腕,分别在十二岁与四十岁处有折点,“侯爷十二岁那年出了事情,不过却死而复生还是?”徐福看着陆言问道。

    陆言听后心中大惊,“徐公所言极是,敢问四十那年会怎么样?”

    徐福稍微抚须,看着陆言右手四十的折点,“我观侯爷这等异人,四十之后异象有无在下不知,但是或许会从哪来回哪去,世事不变。”

    “徐公如此说,子玉心中不明,那我来此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陆言脱口而出道,使得旁边的陈平与英布各自茫然。

    “救一人,另外侯爷是否还有兄长,不再此间,或许他会告诉你。”徐福淡然的说道,陆言听后只是点头,便也不再多问,这徐福似乎知道的太多了,也不知道鬼谷亲传都教给他一些什么东西。

    当日徐福宴请三人,晚间留宿,之后便向着咸阳赶去,此年乃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夏,秦国国力正在逐渐强盛。

    经过十多日的时间,陆言也从齐地辗转回到咸阳,恰巧赶上王离的军队,而嬴政已经在行军台等候诸将。

    赵高先下文书,吩咐陆言等人将三万士兵交给章邯董翳等人,只准陆言王离面见皇帝,其余人皆由冯劫封赏。

    嬴政亦是亲自出迎,此话不说,当日宫中宴饮至晚间才结束,由于陆言已经封为平南侯,因此嬴政想将侯字改为公字。

    不过陆言最终还是婉言谢绝,嬴政便将陆言的封地改成五千户,虽然不比万户侯,但也算恩宠有加,陆言担心的是日后立功,可能就赏死了,因此只接受封地之赏。

    另外咸阳学宫已经建好,其中的都监府改成了宫教府,而咸阳学宫的宫教首是嬴政钦赐,就是平南侯陆言。

    这就意味着嬴政间接的送给了陆言一套房子,还在学宫之中,风景相当优美,陈平与英布全在学宫任教,皆是住在学宫内。

    此学宫目的就是要打造的和当年稷下学院一般,招揽四方学者,教授帝皇家的公子,使得帝国可以延续万年,当然这些都是嬴政的意思。

    陆言在都监府安顿下来,心中很是郁闷,因为张苍始终都不同意将自己家女儿这么早许配给陆言,当真是愁煞陆言,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张苍对自己的女婿要求很严格,尽管陆言现在已经二十,名利双收。

    就在陆言思索之间,胡亥又从外面闯了进来,不过脸色尚好,陆言见状慌忙躬身行礼,这么大的官职,终究不敌诸位公子天生优势。

    “公子这么晚前来,莫非有什么事情吗?”陆言颇显恭敬的问道。

    胡亥直接在陆言身前坐下,稍微抿了一口温茶,“子玉有所不知,你走之后,赵高再一次担任我的老师,父王拜他为中车府令。”

    “所以?公子前来究竟是为了什么,那赵高是如何教公子的?”陆言有些茫然的问道,没想到这赵高上位的速度挺快的。

    “他和你教学一样,对我不管不顾更甚,如今子玉回来了,不若代替赵高如何?”胡亥有些得意的说道。

    陆言稍微抿口茶水,“公子你都二十了,谁当你老师还不一样,你尽管吃喝玩乐,那赵高又能拿你怎么样。”

    “倒不是这个,那赵高不会制造玩物,而且还没有故事,不如子玉博学,他除了一手好字,什么都不会。”胡亥挠着头说道。

    陆言表示无语,“既然如此,这学宫不错,你在此住下不就行了,另外安排英布和陈平当你的老师,宫教府你可以随便住。”

    胡亥听了略微点头,“如此这般也行,不过我日后依旧住在望夷宫,每日来此找你玩不就行了。”

    “随你随你。”陆言说罢有些疲倦的躺下,这公子爷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啊。

    “对了,子玉这件事情我明日便向父王禀告,只叫赵高掌管文书就行。”胡亥丝毫不顾陆言是否劳累,竟在一旁招来歌姬。

    嬴政听闻胡亥的请求自然爽快答应,奈何旁边的赵高听到胡亥这般要求,不觉眉头微皱,但又不好说什么。

    诸位试想,赵高本是宦官,若是嬴政仙逝之后,谁还会重用他,扶苏吗?作为东宫太子不杀他就算不错了,细细算来,只有胡亥可以依靠。

    如今这陆言刚刚回来,胡亥就在王上面前禀明自己的心意,不愿赵高再做他的老师,其中缘由大可追究。

    而且赵高只是稍微接近一下胡亥,目的就是为了余生有个靠山,在他看来陆言这般做法就是不给他这个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