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汉纵横家-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两个怎么来了?莫非有什么事情吗?”李斯脸色疑惑的问道。
“吾等听闻扶苏不能越权,相国定然会担下此任,如今王上求仙心切,第一件事肯定是征调三万民夫,因此特来商议。”王绾颇为透彻的说道。
李斯坐在首位,抿了口温茶,便颔首称是,“那韩终乃一方士,竟能如此得到王上信任,却不如徐福那般低调隐忍,开口便是修建仙宫,当真是狂妄至极。”
一旁的冯劫很是不屑的说道,李斯示意其莫要多说,“如今只要征调出三万人,那韩终必死无疑!”
“那可是三万,不是三百,相国深思啊。”王绾紧接着说道。
李斯却是突然起身,脸色微笑,“各地郡守先呈罪犯,若是不够,那就强征,到时候仙宫修建完成之后,民夫遣送回故地,罪犯送去修建皇陵和朝宫前殿。”
“相国莫要担忧,就算这些人不够,还有一类人没有用,各地的郡守士兵,因此事情可成。”冯劫低声说道。
王绾听罢,连忙摆手,“宁可用民,不可用地方士兵,如今新法虽好,但是止不住各地遭灾,若是农民反了,士兵都在咸阳,怕是应接不暇。”
“两位先回去吧,我自有办法。”李斯见二人没什么主意,眼神笃定的说道。
冯劫二人见状,亦是不再多说,当日,李斯便写了诏书,下发各地,最先响应的自然是三川郡,之后便是东郡诸地。
十日的时间内,由各地小吏押送罪犯以及民夫送往咸阳,另外每家若被征调壮丁,皆有赏赐,仙宫修好之后立即遣返。
每郡郡守必须出人两千,另外九江郡以及百越三郡,还有北方上郡皆不在征调之内,尽管如此,各地几乎都是罪犯和平民各占一半。
殊不知,纵使征调有赏,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不愿意前来修建,倒不是因为累,而是修建仙宫的流言蜚语太多。
还有一方面就是钦天台的名声不好,内部都知道钦天台的人是如何死的,但是外部一律宣布为职权滥用,很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鞭笞民众,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民众征调完毕,各地怨言不断,皆说王上慕仙,不修国事,李斯紧接着又下诏,若是当地有妖言惑众者,不问缘由,全部腰斩,才使得此事稍微平息。
第248章 韩终亡徐公思出
宫教府中,陆言听闻李斯未到半月的时间,便将事情完成,心中自然大惊,恰巧此时扶苏公子又派人来请陆言议事。
扶苏虽然禁在东宫,但一直关注着朝中局势,听闻嬴政执意征调民夫,最为关键的是李斯还给办成了,如何不让扶苏担忧。
陆言免冠换身常服,便向着东宫赶去,前院之中,扶苏已经备好茶水,见到陆言前来,立即赐座斟茶。
“公子,何故如此,急召子玉?”陆言心知扶苏心意,却故作不知的问道。
扶苏稍微放下茶壶,眉头略皱,“父王征调民夫的事情已经完成,只是这三万之众都是何人?难道子玉不知?”
“此事全部由李相国接办,子玉确实不知,不过当日我听闻相国所说,似乎都是各地郡守的罪犯,全部押到咸阳,用作劳役。”陆言恭敬的回道。
“相国如何能够找来三万罪犯,此事定有蹊跷,还请子玉查明,禀告王上,治罪于相国,放归百姓。”扶苏有些急切的说道。
陆言听此,如何能够答应,查出李斯强征民夫,他自然脱不了干系,最终受益者何人?无非那帮方士。
“公子,事到如今,为何你还不明白相国的意思?此举不过是赶走咸阳方士,招来的三万民众完全可以优待,但方士若得权,天下必大乱,此乃舍小取大,望公子三思。”陆言很是诚恳的说道。
扶苏听罢,沉默不语,一时间似乎有些筹措,“我知相国好意,这些人征调来到咸阳,被父王知道,如何还能回去,皇陵、阿房宫、驰道,哪个不在修建,当初若不是因为新法,怎么会有民夫遣返,现如今父王的神志不清,尔等不该一味迎合。”
前院的气氛很是尴尬,还好这时玉婉牵着嬴卫走了过来,“子玉,这么多天没有来东宫,嬴卫对你甚是思念。”
院中的陆言见到嬴卫脸色红润,穿着短袍,行动很是稚嫩,慌忙前去抱起嬴卫,“没想到小外甥都这么大了,北定匈奴的时候还不会走呢?”
陆言说话间示意玉婉前去安慰扶苏,嬴卫见到被陆言抱起,只是低头,“怎么了,难道还嫌弃我吗?”
“不是,母后说男子不应该如此亲密,但是卫喜欢陆舅舅抱着,害怕母后责罚,所以如此。”嬴卫有些低声的说道。
“小卫儿,我告诉你啊,亲与情,如此不为过,常人不可如此,至亲本家却可以,以免疏亲远情,懂否?”陆言很是认真的教导着嬴卫。
不一时,旁边扶苏的心情似乎也是平复了几分,有些不情愿的走到陆言面前,“子玉,是我多虑了,不知父王面前最大的敌人是那般方士,还请子玉见谅。”
陆言缓缓放下嬴卫,“公子能想通也是吾等的福分,诸事由子玉和相国,定不会让公子失望的,还有就是,嬴卫也不小了,日后进学宫让陈平授予他才学吧,宜早不宜迟。”
旁边的玉婉听闻慌忙走了过来,“子玉言之有理,明日我便差人去办,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子玉便去忙吧。”
陆言当即拱手告辞,走出院外,亦是长舒一口气,只要扶苏能知道最根本的祸事乃方士,就不算愚钝。
椒兰殿中,嬴政听闻李斯十日之内便召集三万之众,心中甚喜,随即下令即刻修建仙宫,另外让韩终前往齐地求仙问药,随从不过两人而已。
只有两名随从,终究是其自作孽,当初韩终亲口说出,仙人不喜俗事,因此嬴政便应了他的心意,只许他两名随从。
当日韩终求药,唯有石生前来,见到韩终这般境遇,不免有些长吁短叹,“韩兄啊,人不知足,难有长盛不衰。”
“你懂什么,我只是去求药,此去必回。”韩终略有气势的说道。
石生见到韩终如此,亦是无话,当即作别而辞,陆言虽在宫教府,对于韩终的事情亦是相当在意,原来那两名随从皆是陆言的手下。
行路三日,韩终才算距离咸阳稍远,两名随从倒也警觉,趁着韩终夜色入睡之际,手起刀落,韩终亡于碭郡附近。
两名随从将韩终埋在山中,换了身行头便赶回宫教府报信,陆言听闻韩终已死,也就不在多问,遂送与二人诸多钱财,让他们归回故乡。
嬴政遣走韩终之后,便不再过问,此刻仙宫才是嬴政最为关注的地方,而李斯等人听闻韩终身死,无非暗地里相互庆贺,帝国将能延续。
所有人都在欢喜,唯有一人,闷闷不乐,那自然是奉常司的徐福,诸位试想,侯生韩终皆被李斯等人设计逐走,亦或是杀死,徐福与他们有何差异。
说起来都算是方士,徐福不过比较谨慎罢了,但是人难保不出错,尤其是不顺了陆言和李斯的心意,定然会被斩杀于无形之中。
况且嬴政每日虽然服用仙药,却不如从前那般催促,有的时候赵高还不亲自来拿丹药,可见徐福的地位在不断的下降。
若是有一日,嬴政知道自己在骗他,那岂不是要千刀万剐,若想全身而退,须向王上表明心意,应当出海才是。
毕竟出海和游山不一样,海上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而山中求仙很容易被人戳破,徐福这般也成了众多方士中的人生赢家。
而且出海必须隆重,不能像韩终那般,我须当说海外仙人需要祭祀,正所谓仙药难求,需用帝国之物来换才可。
因此徐福每日将炼丹的时间缩短,全部都在思索自己的出海的事上,到时候就算找不到仙山,也能在海中找到存活之地。
徐福虽然计划的很好,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与王上说明,只得暂留奉常司,缓解和赵高的关系,等待时机。
钦天台的韩终求药离去之后,当然这是大众看法,只有诸多高层知道韩终已死,钦天台的方士变得都很低调,不敢轻易出头,每日恪尽职责。
嬴政对此也不过问,只是让他们监管修建仙宫,奉常司处,徐福将自己所需物品全部列好,只待呈给王上。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冬,慕仙台先一步竣工,用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徐福奉命在慕仙台之上祭祀尧舜,文武百官随嬴政前去观瞻行礼。
第249章 徐福借祀言出海
说来也是徐福有运,因此得而出海,自慕仙台建好之后,咸阳城郊一直下雪,接连几日,未曾有停下的迹象。
诸位试想,从嬴政做梦以来,每日都希望慕仙台早日建成,然后举行祭祀之礼,虽有雨雪,嬴政并未有停下亦或延迟的意思。
祭祀尧舜当日,天气大雪,奈何始皇帝执意要前往慕仙台,纵使李斯等人也难阻止,徐福本想拖两天举行,得知嬴政心思,只得前往慕仙台,映雪而祭。
想来天公作美,祭祀仪式才刚刚开始,空中大雪骤停,突然出现白日高挂,此不过是正常的天气变化罢了,嬴政本来信仙,见到此种变化,心中大喜。
立即命徐福高台作法,嬴政亲自拜天,殊不知本是祭祀尧舜,为何要拜天,无非嬴政心血来潮,如此做乃是不尊祖制,然众将官,却无人敢开口。
徐福亦知嬴政违礼,为迎合王上,立即吩咐下去改为祭天,方才使得气氛缓和,待到祭祀完毕,嬴政愈是觉得徐福做事稳妥。
陆言对于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很了解,只是站在台下静观其变,本来所有礼仪完毕,应当起驾回宫。
就在嬴政还没有下台的时候,徐福猛然跪在了其后,“启禀王上,今日祭祀,大雪忽停,乃是念王上心诚,因此臣下觉得此时出海寻仙定能有所得。”
嬴政听罢,忽又想起当初韩终与侯生出外寻仙求药,几乎都是陆爱卿所逼,反观徐福竟然亲自要求出海,可见应有此事,否则岂不是大言不惭。
“徐先生出海所需何物,尽管说来,朕一律应允。”嬴政颇为兴奋的说道。
徐福见到王上答应,当即跪拜答话,“臣以为仙人之所以住在仙山海岛,无非是喜爱人间之生活,因此拜望仙岛,所带之物应皆产自帝国,另派一千名童男童女,与仙人做为守门童,如此或可成。”
嬴政听罢,连忙扶起徐福,下方的陆言听闻徐福所说,心中亦是疑惑,莫不是这徐福受到了什么打击,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这般想到出海。
“师侄啊,这也不是坏事,徐福出海之后,咸阳便没有了聪明的方士,王上也不会再这般留恋仙途。”李斯颇为和蔼的说道。
这些时日,陆言和李斯同在一个战线上,都在为打到方士作斗争,赵高生来和李斯不算和谐,见到陆言整日与相国谈论,心中难免不悦。
就在陆言思索之间,嬴政竟与徐福挽手入殿,其余人皆在其后随行,众人看了不免有些皱眉,毕竟这么礼遇一个方士,着实不妥。
祭祀完毕,百官回殿,嬴政脸色很是高兴,“刚才徐先生所说,朕觉得很有道理,大雪忽停,为何赶在今日,此乃吉兆,徐先生愿赴海外,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陆言对此也不想多说,他这时稍微同意李斯的意见,即徐福为最后一个方士,走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启禀陛下,臣觉得不妥,如此出海带走帝国诸多财物,难免有些可疑,不若日后再议。”王绾首先出列说道。
嬴政听罢眉头微皱,“王右相,海外的蓬莱乃是仙岛,朕亦是吃了徐先生的丹药才会有现在之精神,况且,帝国富饶万里,何必在乎这些东西。”
李斯见到王绾还要反驳,慌忙拉了一下他的衣袖,王绾不解其意,只得退回队列,因此同意徐福出海。
但是所有的事务并不在咸阳安排,全部由会稽郡安排,当初召集民夫的时候,会稽郡并未交出罪犯和民夫,此次也算是补上罪责了。
会稽郡靠海,其郡守殷通平时只是稍微管理,听闻王上有诏书,要求其建造百艘大船,须在来年开春完成,否则免官回家。
殷通听闻此事,心中大惊,如何还顾本郡百姓,遂下令先交船再修船,原来会稽郡乃是沿海郡守,因此其中商船自然不少,如今殷通也不管是否有人使用,只要符合王上所说的船舶,全部征为国用。
闲话少叙,奉常司之中,陆言与徐福对坐,两人脸色都比较淡然,“徐公,王上求仙之心有解吗?”
“王上因梦慕仙,尔来已有半年余,只能说忽冷忽热,很难琢磨,君房此次自告出海,也是因为此事,某日王上若不热衷求仙,吾这般方士皆是死无葬身之地。”徐福颇有些担忧的说道。
陆言亦是觉得有理,“汝向王上要童男童女,以及诸多谷物之种,莫不是想要在海上寻找一处休养生息之所。”
“大概如此,先代鬼谷隐世不出,遁入大道,我亦当如此,纵横一派颇有才学,我为辟谷之学,只得见好就收,腹中知识难为王上所用。”
陆言也不在多问,“敢问徐公走后,这奉常司和钦天台你可有合适人选?”
“依在下看来,钦天台留之无用,不如禀明王上,撤销此职位,独留奉常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即可,奉常司亦不必设置奉常。”
“君房告诫侯爷一句话,王上心性不定,神志有些萎靡,这些时间能够避世就避世,待到扶苏公子即位的时候再出山。”徐福很是低声的说道。
陆言听罢只是苦笑,“君房之意,子玉心领了,奈何我就怕最后即位的不是扶苏公子,而是另有其人。”
徐福见到陆言面色惆怅,也就不再多问,公元前二百一十三年春初,徐福带领一千名童年童女从咸阳出发,先行赶往会稽。
会稽郡守殷通早在末年就已经准备好所有的船舶,徐福只是带人过来,殷通为了讨好王上,船上所有的谷种以及食物全部备好。
徐福此次出行,大船百十艘,小船八九十艘,还有一艘徐福亲自乘坐的,其船身上和下共计三层,两边还有小船作为支撑点,小船之中装满了货物和淡水,大船全部让人居住,可谓耗资巨大。
殷通亲自为徐福送行,自然引来不少会稽郡的豪商前来观看,毕竟其中有许多的船只都是自己家的,强行被官府征走,只是象征性的补贴一些,赶来看最后一眼也是值得的。
第250章 侯生寻友遇卢生
徐福出海不提,且说陆言与徐君房谈话之后,心中亦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今王上求仙心切,还需开导一下扶苏公子才是。
在此之前,那自然也要征求李斯的意见,这些天李斯心情亦是烦闷,前些时候他听说了许多嬴政的错事,虽然谏过几次,每次皆是石沉大海,如何不忧。
相国府中,李斯对于朝政也不比以往用心了,之所以继续在朝为官,无非是放不下眼前的富贵名声。
在院内赏梅的李斯,听闻陆言前来,脸色只是微笑,当初二人势成水火,如今却亲的俨然师徒一般,当真是世事难定。
老奴备茶,客厅之中,两人对坐,窗外的梅花已经开始凋零,倒是绿叶愈加青骢,“师侄,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敢问师伯,那三万民夫的事情可压下去了。”陆言很是直接的说道,丝毫也不想怪外抹角。
李斯听罢只是微笑,“压下去了,可惜民心有些散了,若是王上还这般求仙执迷,恐怕帝国将覆水难收。”
“师伯,吾等虽不如周公、伊尹,但是未尝不可效仿其行事。”陆言抿口温茶,很是低声的说道。
旁边的李斯闻言大惊,周公暂且不说,伊尹可是谋废立之人,陆言心意亦是劝慰李斯动此想法,让始皇帝退位,迎立扶苏公子。
“师侄莫要胡说,吾等没有伊尹之才,如何能行大逆不道之事,况且王上心性不定,事情败露,三族皆诛杀!”李斯面色惊恐的说道。
陆言来时也想到李斯会如此说,毕竟这么大的年纪,余生出事,得不偿失,况且秦王强势,李斯最为清楚。
“师伯觉得,我将此话说与扶苏公子,效果如何?”陆言紧接着问道。
李斯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起了外面的梅花,“花都快要落了,师侄啊,这朝纲怕是需要你来担着了。”
“扶苏公子温良谦恭,熟读经史子集,如此妄行废立之说,大逆不道之事,他如何肯为之,你还是不要引起公子不快,免得疏远于你。”李斯缓缓的说道。
古人之思想毕竟太过顽固,陆言亦是觉得李斯有理,遂打消了前往东宫面见扶苏公子的念头,只希望仙宫建成之后嬴政能消停会儿。
咸阳风平浪静不说,且看侯生自从被陆言用计逐出咸阳之后,当然明面上是找师友,而这个侯生并不甘心。
一开始被命令出去寻找师友,心中亦是恐惧,只怕陆言会派人将他截杀,奈何是他多想了,由于他是第一个方士,因此也就没有多少人注意,也使得他逃出升天。
换做旁人自然是寻找一块良田,好生休养便是,可他侯生偏偏是个无才有志的人物,想当初自己也是奉常,位列九卿,现如今却沦落至此,当真是可恶。
于是乎,侯生便前往齐地琅琊,寻找有名的方士,联和起来,希望能够得到重用,说来也巧,经过多方打听,侯生还真遇到了一个厉害人物。
此人名叫卢生,三十多岁,相貌平常,略显儒雅,他本不为琅琊人所熟知,但是徐福走后,他就能排上号了,而且经过几番抬举,大有超过徐福的趋势。
侯生心想我虽然是被逐出,但名义上却是寻访道友,今卢生在此,我何不与他商议,故作为我的师兄,一同前往咸阳任职。
侯生计定,便独自前往齐地,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见卢生,诉说自己前来的缘由,奈何卢生并非庸人,咸阳城中的事情他岂非不知道,但是侯生毕竟有机会接近王上,因此卢生心中便觉得和侯生见一面还是有必要的。
侯生听闻卢生同意面见自己,心中大喜,由童子引路,前往山中会见卢生,毕竟高人都在山上,当然也有修仙问道之人。
两人一见如故,都是想凭借着对方扶摇直上,如何不这般奉承,“侯兄,咸阳之中如今发生了诸多事情,你可知道?”
侯生远道而来,只顾赶路,如何得知咸阳中的事情,卢生遂将其中事情全部道来,侯生听罢,心中大惊,竟有不回咸阳之念。
“没想到韩终竟被陆子玉害死,徐福却渡船出海,当真是奇怪。”侯生有些感叹的说道。
“这倒也不奇怪,徐福与韩终都是方士,徐福虽然蒙蔽圣上,但是并未做出谋伤天害理之事,而韩终刚上任大司天使便启禀王上修建仙宫,其中道理你可明白?”卢生略有深意的说道。
“你是说,我们只要不残害百姓就行?”侯生有些皱眉的说道。
卢生则是同意的点了点头,为其斟满温茶,侯生想到这里不觉有些憋屈,自己并未行任何错事,竟然会被陆言算计,可细细一想,他却留着自己的性命,也算平南侯仁慈。
“敢问卢先生可愿为我的师兄,与我一同回咸阳?”侯生终究还是忍不住荣华富贵,有些激动的问道。
卢生故作摇头,“这个事情不好办,王上心性不定,实难揣摩,容我考虑一晚,明日便会给你答复。”
侯生见状也不在强求,容他考虑便是,“既然如此,在下就先告辞了,希望卢兄好生思量。”
送走侯生,卢生心中喜忧参半,在这荒山野岭之中,自然不如咸阳富丽堂皇,然而出海的已经出海,不好与王上提及。
细看游山求仙的几个方士,侯生命大,免得一死,韩终贪财,终是亡命,我如果再入咸阳,当以何种理由觐见,当真是让卢生伤透了脑筋。
苦思半夜,卢生猛然间心中大喜,仙人实在不能再用,到时候在殿上只说海上有仙人,而山上只有真人。
何为真人?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不是真正的仙人,而是从人修炼而成,可以长生之人,如此一说,要比仙人更加的容易接触。
但是真人也居住在山中,不食人间烟火,凡人若得拜访,也能求得仙药,助自己长生,这个人设要比仙人高明的多,因此卢生计定,若是见到王上就用这般说法。
第251章 嬴政免朕称真人
次日清晨,侯生很早就来拜会卢生,希望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而卢生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就差一个引荐的机会,当下便答应侯生的请求,做了他的师兄。
两人私下商议,秘密回咸阳,直接觐见王上,告知真人事迹,在嬴政信任之前,此事暂且不让平南侯等人知道即可。
而嬴政自韩终、徐福求仙问药之后,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