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汉纵横家-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下咸阳未下,秦朝终究存在,那秦朝尚在,章邯便有反叛之心,因此微臣认为还是全部斩杀,最为稳妥。”
义帝二人听罢,无不心惊,当即连忙摆手,“爱卿听朕一言,此事万万不可,他们乃是降兵,若是杀降兵,吾等便和暴秦无异,这般行事,岂不是失了天下民心。”
“是啊,霸王虽然担忧章邯反叛,但是秦军皆是无辜之人,不若遣返好些,杀降的话,日后各方难以臣服啊。”刘邦亦是紧接着说道。
项羽见到这刘邦刚才还奉承自己,这会又同意义帝的看法,只当他是反复小人,心中很是不高兴。
“启禀陛下,若是吾等前去咸阳,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渡过漳水,陛下能否守住?”项羽很是直接的说道。
只一句话,使得两人无话可说,义帝心知不可得罪项羽,便有些服软的说道:“那项爱卿以为该如何行事?朕自会派人解决。”
项羽并未直接开口,反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刘邦,“难道汉王觉得陛下这样做不对吗?”
刘邦知道义帝有些屈服项羽,自己又是义帝庇护,还是先听从义帝的意见比较好,于是乎,便笑着说道:“霸王思虑周全,乃是吾等之过也。”
这才稍微使得项羽心情好转,“既然如此,陛下便将三秦王召来,后面的事情微臣自会解决。”
义帝无奈,只得颔首听命,“项爱卿辛苦了,朕即刻就遣人召来三秦王,只是当以何意召他们前来?”
“自然是以封地为名,将蜀地外围分给他们即可,反正只要章邯前来即可。”项羽淡然的说道。
其实项羽心中早有杀了章邯为叔父报仇之意,奈何章邯已经封号,而且多次示好,项羽也就放弃了杀他的念头。
次日清晨,章邯、董翳、司马欣各自受到义帝诏书,三人觉得此等诏书定然不会有假,况且一直住在漳水旁也不是长久之策,应当封地归还。
当日便带领几名随从前往吴中,二十万大军驻守在新安,项羽得到密报说是章邯三人已经出发,心中大喜。
于是乎,将龙且、钟离昧两位爱将召入帐内,两人并不知霸王何意,现下四方安定,诸侯割据,并无甚要事才对。
项羽见到二将前来,立即将手中的帛书交给两人,“汝二人带领五万将士,趁着秦军无主,速去速回。”
“大王,这般行事未免有些不妥,他们已经降了啊。”钟离昧有些不安的说道。
“当年白起尚且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这又有何不可,尔等速速行事,莫要等到章邯回到屯兵处,使得事情棘手。”项羽皱眉道。
钟离昧见状也不在多说,两人率领五万楚军,秘密前行,并未使得章邯等人有所察觉,只是半日的时间,便赶到新安屯兵处。
龙且与钟离昧先派哨兵查探秦军驻兵处,之后便先遣部队骑马踏营放火,然后分兵两路,截杀逃走的秦军,一夜之间,杀死秦军数十万之众,另外的秦军全部投降,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第328章 奸宦赵高诛全族
余下的十万秦卒,全部用麻绳缚住手脚,当天和尸体一同掩埋在新安城中,而章邯在吴中丝毫不知道此事。
钟离昧等人将二十万秦军解决之后,又秘密潜回吴中,奈何五万人马,怎么可能不被别人知道,而且不到半日的时间,整个吴中都知道义帝杀降,派钟离昧等人前去执行,此话不言而喻,直指项羽。
身在吴中的章邯听闻此事,心中大惊,慌忙回到驿站,这时董翳和司马欣也已经等候多时,三人的封地也全部确定。
室内,章邯在其中来回踱步,一时间还有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毕竟那些人马可都是他手底下的,此举无异于断其左膀右臂。
“章兄,此事定是那项籍所为,当初吾等杀了他的叔父,因此怀恨在心,杀我们不得,便杀了我们的将士,当真是卑鄙!”董翳握拳道。
“现下二十万兵马全部没了,多说无益,吾等应当速速离开,否则身家性命都要栽在那项籍手中。”司马欣在旁有些惶恐的说道。
章邯只是略微颔首,“既然如此,新安就不用回去了,不若趁机向义帝借兵五千,前往封地,免得有后顾之忧。”
“万万使不得,吾等若是折返,引得项籍小儿不高兴,到最后兵马借不来,自己的性命都难以担保。”司马欣无奈的说道。
“我看还是直接回封地吧,到时候在本地招兵买马未尝不可。”董翳直接甩手道。
章邯此刻心中并无良策,只得听从董翳所言,三人连夜向着废丘方向赶去,项羽听闻章邯等人闻讯而逃,心中大喜,遂准备与义帝计议攻打咸阳之事。
吴中只是不提,且看现下的咸阳,大权依旧处于赵高的手中,子婴虽然被立为三世,犹如傀儡一般。
本来想要试探周围的人是忠于秦朝还是忠于赵高,但是细细回想,若是试探不成,最后自己又会被赵高解决,立下四世。
恰巧当日子婴在朝中无聊,翻阅胡亥未批阅的奏章,正好看见当初函谷关守将的奏折,其中不止一封,皆是指明赵高罪状的谏书。
如此之人,为何没有被赵高除掉,而是一直压着,原因很简单,此人若是死了,函谷关就无人可守,大秦就算彻底完了。
子婴看完守将的谏书之后,心情大好,遂想与他见面,但是贸然召见,未免起疑,不若亲自拜访,才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乎,当日子婴便将赵高召来,很是谨慎的询问函谷关事宜,赵高也全部如实回答,这才知道关外已经有楚军驻扎。
子婴当即起身为赵高斟满清茶,“丞相,如今函谷关危难,不若朕亲**问守将,增加将士信心,定能攻克楚军。”
赵高手持茶杯,脸色飘忽不定,想来这子婴应该不会认识函谷关守将,而且自从子婴即位以来,还未行过公事,此次出行,正好例行公事,也说明自己并未擅权,所有诸多事情全部都是由王上做主的。
“启禀王上,此举乃是好事,老臣这就去安排人手。”赵高很是淡然的说道。
子婴当下茫然,没想到这赵高竟然同意了,“丞相辛苦了,趁着楚军未动,明日便前往函谷关,交代诸多事宜。”
次日清晨,子婴便带领几名侍官前往函谷关,阎乐等人随行,如今条件有限,搞不了大排场,君王也只能骑马前进。
函谷关守将听闻子婴前来,心中大为惶恐,立即带人十里相迎,丝毫不敢有怠慢之意。
不过见到子婴之后,守将却眉头微皱,没想到现在这种时刻,赵高还要派自己的女婿监视君王,实在可恨。
“来人,将王上随从全部围住,我与王上亲自会话。”守将蒙放颇为淡然的说道。
阎乐见状,知道形势不对,准备调转马头撤离此处,但是蒙放的军队已经拦在后面,根本逃不掉。
“蒙放!安敢如此!”阎乐有些发怒的喊道。
蒙放只是冷笑,“这里是函谷关,不是咸阳宫,王上来这里就是为了恢复王位而来,你等随行,不过送死罢了!”
子婴在一旁见到蒙放如此,心中大为感动,“将军真乃秦之忠臣也,子婴跪拜。”言罢便要下马叩首。
还好蒙放反应极快,当即挽住子婴,“王上在咸阳宫中受苦,乃是微臣之过也,何来让王上跪拜之理,只是现下该当如何?”
子婴有些不善的看着阎乐,“敢问将军,楚军有无动静否?”
“暂时还没有。”蒙放躬身行礼道。
“既然如此,将阎乐这等逆臣杀了,带领一千人马随我回宫,杀了赵高等人,也算是为破败的大秦延续多日。”言语间尽是痛恨。
旁边的阎乐见状,当即下马跪拜道:“启禀王上,此乃都是赵高撺掇,微臣依旧是忠于王上的,还请王上恕罪啊。”
子婴当即甩袖转身,蒙放知其意,当即命令周围的士兵一涌而上,随从和阎乐皆被斩杀,取下首级。
随后,蒙放稍微安排好函谷关事宜,便随子婴一同返朝,前后不过半日的时间,赵高此刻正在咸阳宫中品茶赏花,对于局势反转一无所知。
蒙放并未先行入宫,而是向东门的赵府赶去,带领一百人,进到府中,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格杀勿论,为奸臣卖力者,便是死罪。
至于子婴则是带着几百人直接前往咸阳宫殿,赵高听闻脚步声,心中很是疑惑,刚出宫门,便与子婴撞在一处。
“王上,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后面的士兵是怎么回事?”赵高很是茫然的问道。
子婴并未答话,对着后面稍微摆手,阎乐的首级直接被扔到赵高的面前,“丞相,不好意思,你的女婿被失手杀了。”
赵高见状,连忙下跪,有些失措的说道:“王上乃是九五至尊,杀谁都无妨,老臣并不介怀。”
“呵呵,这话可是丞相说的?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气了。”言罢当即拔出腰间配剑,直接刺入赵高的腹中。
“赵高奸宦,死不足惜!”
第329章 先入咸阳者王也
子婴与蒙放两人合力将赵府一门全部斩杀殆尽,所有党羽亦是拔除,这才使得咸阳城中拨云见日,有那么几天的清净生活。
蒙放帮助子婴清理完咸阳事之后,便继续回到函谷关把守,子婴也开始四处招贤纳才,奈何国之将亡,多做皆是无益,如今的秦朝止有咸阳那么大的一片地方而已。
咸阳赵高亡暂不提,且说吴中章邯所带秦军被项羽坑杀之后,义帝所在之地便无任何后顾之忧,咸阳拿下在此一举。
奈何义帝对于项羽并不是很放心,若是派他前去咸阳的话,以他的性格,咸阳百姓定会受到项羽的抢掠。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这坑杀秦卒的非义帝,乃是项羽也,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此也算是失人心之举。
楚王宫之中,义帝有些无奈的坐在后殿之中,攻打咸阳的不二人选在义帝看来乃是刘邦,此人最起码懂得礼贤下士,很有长者风范,虽然义帝不知道都是刘邦装出来的。
恰巧这时刘邦也来为义帝请安,便被义帝请到内室之中,刘邦自然是受宠若惊,两人对坐,义帝面色难堪。
“刘爱卿,你可知朕让你来所谓何事?”楚义帝很是低声的说道。
“启禀陛下,莫不是忧心咸阳的诸事,亦或是项羽勇略震主?”刘邦也不含糊,很是直接的说道。
旁边的义帝连忙点头,“爱卿所言二者合一,项籍坑杀二十万秦卒,略有残暴之名,朕害怕项籍入咸阳,行不轨之事,因此想请爱卿前来商议。”
刘邦略微明白其中意思,“陛下乃是九五至尊,为何诸事皆要依从那项籍小儿,此攻打咸阳之事,陛下全可由心而来,量那项籍也不敢胡作非为。”
“现下河北十三王,义帝若有不测,臣立即昭告天下,为义帝而行兵戈,那项籍得知自己失礼,自无话可说。”
义帝被刘邦这么一挑拨,亦是觉得有理,面色很是高兴,“刘爱卿当真是朕之肱骨,且与我偏殿饮酒,此事我已有定夺。”
而项羽府上,范增听说已经将二十万秦卒坑杀的事情,心中只是叹息,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接下来谋咸阳才是大事。
客厅之中,举座皆是项羽部下,唯有那韩信,范增虽然多次举荐,项羽才勉强给他一个执戟郎中,站在门旁把守。
“今天下诸事已定,唯有咸阳尚在秦手中,本王意欲其中夺取,不知诸位有何意见?”项羽很是豪气的说道。
“大王功高盖世,理应如此,不过此事还应与义帝商议,之后再做定夺,毕竟义帝乃是诸王之首。”陈平在旁突然说道。
项羽端着酒杯,有些皱眉的立在原地,“爱卿所言极是也,明日我便奏请义帝,诸位且慢用。”只是陈平一句话,使得宴会不欢而散。
次日清晨,不待项羽禀报,义帝便宣召上朝,凡在吴中未就国者,皆应上朝,这也使得当日朝堂很是热闹,左右文臣武将不下几百人。
项羽和刘邦分别立于两侧,君臣叙礼完毕,义帝首先向着旁边的侍臣摆摆手,那侍臣慌忙取出帛书在殿前朗读。
书曰:“朕乃楚国王室遗落,起于草野之中,幸蒙武信君垂爱,立为义帝,掌天下之事,理万民之政,封十八诸侯王,内外有贤臣能将,佐助朕治秦之落世。”
“而今四方兵戈暂停,咸阳之君未除,四海之内,王可多封,君不可有二,朕思虑再三,欲发兵咸阳,除秦之暴政,与诸位爱卿共享盛世。”
侍官读罢,殿内很是安静,原本项羽就想做这件事情,虽然义帝写了诏书,但是也无人敢和项羽争高低。
高座上的义帝陡然看向了刘邦,昨日商议的很好,那就颁布诏令之后,刘邦首先出列接下此事。
而刘邦此刻有些无奈的看向四周,竟无一人出列,项羽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威严,亦是不肯早早出列应承发兵咸阳之事。
刘邦这时也顾不了那多,当即出列,躬身行礼道:“臣知陛下圣心忧虑,愿意带兵前往咸阳,擒了三世,献于陛下。”
义帝听罢,自然是满心欢喜,当即回道:“刘爱卿当真是为国为民,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伐咸阳之事就交于汉王,朕即刻拟诏。”
项羽见状心中大怒,这两人一唱一和,简直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立即出列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
“霸王以为哪里不可?”义帝此刻丝毫不畏惧项羽,略有气势的问道。
“咸阳乃是秦国国都,始皇帝之居所,始皇帝之尊天下谁人可以比拟,咸阳之地自然不可谁人都可攻打,某素知汉王为人,不过是沛县一小吏尔,尝为盗贼,举兵未能攻下丰县,却来投靠义帝,时至今日,灭秦却无尺寸之功,试问汉王有何能耐前往咸阳,肆意占据始皇帝之起卧地。”项羽缓缓的说道。
殿上之人听罢,无不有些鄙夷的看向刘邦,就是刘邦本人也有些惭愧的低下头,不敢与项羽对视。
“霸王此言差矣,今灭咸阳何须谈往事,壮士不言他日之勇,亦不言他日之卑,且看今朝胜负。”义帝却先开口说道。
刘邦见到义帝为其撑腰,脸色稍微有些缓和,“启禀王上,微臣愿随霸王一同攻打咸阳,不知以为如何?”
言罢,不待义帝开口,项羽有些不高兴的看向了刘邦,“某乃楚国王室,汝一沛县小吏,何故与我争高低,不怕羞耶?”
“吾与贤弟共同侍奉义帝,而今自是同朝之臣,楚国王室如何?沛县小吏如何?眼下有别乎?”刘邦语气淡然的说道。
义帝见两人不肯罢休,想来皆是自己之过也,需想的一个万全之法,才能平息二王心中不满。
计定,义帝当即起身示意二人入列,“两位爱卿,都是国之肱骨,不可因此小事伤了和气,朕有一言,现下二王并无封地,不若分兵攻打咸阳,先入咸阳者王也,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第330章 汉军至子婴纳降
项羽观义帝意思,此事定是要刘邦掺和,心想若是在殿上力争,未免落下口舌,莫不如先按照义帝这般吩咐,到时候就算刘邦先入关,未必守得住咸阳。
“吾等谨遵陛下安排,莫敢不从。”项羽首先躬身行礼道。
刘邦见状,亦是心中大喜,如今樊哙兵在函谷关,攻破函谷关进入咸阳,不过是一道命令的事情。
两人下殿之后,范增听闻此事,只是叹息,找项羽理论,项羽毕竟年轻气盛,事情做了决定,别人很难再左右其想法。
张良与萧何早在府中等候刘邦多时,见到汉王归府,慌忙向前询问事宜,“大王吗,咸阳可拿下否?”
刘邦只是付之一笑,立即将帛书摆在案牍前,示意萧何执笔,“写封书信交给樊哙,让他速速攻打函谷关,吾等带一万兵马随后就到,务必在此之前攻破函谷关,如此大事可成矣。”
几人议定,择日便与项羽分道而行,目标都是咸阳,但是刘邦走的是下游,路程稍远,表面上以为是不敢和项羽争锋,故意避其锋芒,实际上早已经派出密信。
函谷十里的樊哙接到刘邦的信封心中大喜,立即召集周勃灌婴二人,营帐之中,三人坐定,樊哙将布帛摆在了中间。
“大王要吾等出兵,此事当速速行之,如今在此驻兵近一个月,迟迟未能出兵,想必那秦军早就不将吾等重视,趁夜色攻关,可一举得胜。”灌婴低声说道。
樊哙听言亦是点头,“只是汉兵两万,秦军将士尚未可知啊。”
旁边的周勃当即站起,“如何不可知,某猜测最多不到一万,当时章邯调兵的时候共四十万,王离带兵十万,全部都是从咸阳皇陵处调出,此乃是民夫也,可见函谷关并无精兵,不过都是傀儡也。”
“周兄所言有理,就算有多余的士兵也会交到咸阳,岂会独留在函谷关,还是速速出兵的好。”灌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道。
樊哙见到二人如此笃定,也就不再忸忸怩怩,立即点兵,准备夜袭函谷关,而此刻的函谷关内,由于汉兵久驻不攻,自然懈怠不少。
平常不过千人把守关口而已,就是蒙放对于汉兵也很失望,就算派秦军前去骚扰,那汉兵依旧如病猫一般,卧着不动。
是也,樊哙带领两千精兵,先行赶到关口,绕过把守关口的千人,向前行进五里,直接来到城楼前。
上面的人更少,加起来不到百十人,于是樊哙便命令士兵退回,在二里外分散开来,这时,周勃和灌婴带大部队直接来到关口。
秦军千人见状心中大惊,慌忙撤退,周勃命小股部队前去追赶,而那些准备回去报信的秦士兵,却被樊哙所带领的人拦截,全部斩杀殆尽。
樊哙来此就是为了斩杀逃跑的关口秦军,若是贸然攻城,势必打草惊蛇,丑时,大军全部来到城下,汉兵千人各持竹梯绳索悄悄登城。
不消片刻,城口便被占领,大军一拥而入,函谷关内的蒙放正在酣睡,听闻此消息,立即派人前去反扑。
奈何汉军势大,秦军果真是一万不足,皆被汉军冲散,四处潜逃,蒙放身为将领,自然是以身殉国。
函谷关破,樊哙便将汉军全部驻扎在关中,以待汉王,次日清晨,子婴正在处理国政,准备向各郡发动进攻。
忽有秦军来报,汉军已经破了函谷关,霎时间,子婴心中万念俱灰,立即召集群臣商议该当如何。
咸阳宫中,一班大臣,全部都是面面相觑,这种情况下就差一个人站出来说投降,但是又害怕子婴不准,被拉出去斩头。
这时又有侍官来报,说是平南侯归朝,原来陆言离开吴中之后,并未回临淄,一直隐蔽的住在张府之中,就是希望有生之年看到赵高被诛杀悬首。
子婴听闻平南侯来咸阳宫,以为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慌忙命人将平南侯带到殿上,以王侯之礼待之。
“陆侯即来,大秦有救否?”子婴很是低声的问道。
陆言当即对着子婴行跪拜大礼,“臣平南侯愧对两代先帝,未能诛杀赵高奸宦,以至于大秦有今日之患,如今天下被十八王并分,已无回天之望。”
“臣今日前来止有一大逆不道之言,望君能够保秦国宗庙,投降汉军,如此免得身遭屠戮。”
子婴听罢只是在殿上来回踱步,“没想到平南侯对大秦也如此绝望,诸位爱卿以为朕该当如何?
”臣等望王上保全秦国宗庙!”众臣皆是跪拜道。
见到群臣皆是如此,子婴无法,只得命人准备投降事宜,待到汉王来咸阳,便出城投降,望厚待之。
片刻,群臣退下,殿上只留下平南侯与秦三世子婴,十年之前,这里还是始皇帝与群臣共论一统六国的场所,转眼之间,竟成了秦三世与群臣共论投降事宜的场所,当真是造化弄人。
“平南侯此刻不走,莫非还有什么事情吩咐?”子婴缓缓的问道。
陆言稍微叹息,躬身行礼道:“臣请王上投降之后移驾临淄,尚可保全身家性命,留在此处,若是西楚霸王前来,性命忧矣。”
“此乃朕先祖之地,如何可弃之,纵使投降子婴也不愿前往他处,平南侯莫要再劝慰朕了。”子婴缓缓的说道。
陆言见状,也就不再多说,当即回到张府之中,不到五日的时间,刘邦便先带领人马来到函谷关,命人说服子婴投降。
而使者还未到咸阳,子婴就已经派人出城纳降,刘邦自然顺理成章的先入咸阳,子婴在咸阳城门口,裸露半身,亲迎汉王。
刘邦见到子婴如此,心中大为快意,直接任命子婴为相,位与萧何齐平,可见刘邦此人还算有点礼义德行。
本是小吏,见到咸阳如此豪华,刘邦对其他的事情全然不顾,径直向着咸阳宫走去,欲与诸位将士趁机敛财,使得其地痞本性显露无遗。
没想到刘邦刚到咸阳宫就被吓了一跳,此刻萧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