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匡政之路-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聊了近一个小时的工作,苏望发现蔡威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明晰了,效率也看着高了起来

正事聊完了,两人便轻松起来蔡威跟苏望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这位跟儿子年纪差不多的上级不仅思路很广,记忆特别好,做事非常注意细节,哦,也就是一丝不苟,发现什么问题都会摆到桌面上,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刚开始的蔡威还不大习惯,甚至有两次窘得出汗来了慢慢地也习惯了,跟上苏望的思路和节奏

蔡威递过去一支烟,苏望接过一看,呵呵一笑道:“老蔡,不错啊,都抽上中华烟了”

蔡威猜到苏望话里的意思,也呵呵一笑道:“前些日子,老爷子一位战友托他的部下顺路来看望老爷子,带了四条中华烟,被我没收了他年纪大了,气管不大好,已经被医生严令戒烟了”

“哈哈,老蔡,还是你牛,连蔡老爷子的烟都敢没收”

“苏县长,现在这世道变了,我前脚刚把老爷子的烟没收了,蔡浩后脚就顺手从我手里没收两条走了,你说这叫什么世道?”

笑了一会,蔡威夹着烟,吐了一口青烟,悠悠地说道:“苏县长,沈部长这段时间很活跃,上周刚跟老贺掐上了,前两天又跟夏部长对上了苏县长,你看是不是要想想办法让她消停一下”

“老蔡,有个人盯着我们的工作是件好事,如果总是一片歌功颂德声,我们可能不会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错误”

蔡威嘿嘿一笑道:“还是苏县长想得开”抽了两口烟,蔡威又开口道:“苏县长,最近有关老贺的谣言是越穿越凶了,主角还是县二中的那位女老师现在都传得活灵活现,好像有人亲眼看到他们在宾馆里开房一般”

“老蔡,你觉得老贺会不会真的有这事?”苏望想了一会问道,自从那晚酒醉后办了一件荒唐事,他对所谓的自制力就不大相信了

“苏县长,是不是真有这回事我还真说不好”蔡威闷头抽着烟也想了一会答道,“我只是听说过老贺跟这位女老师曾经关系很密切,好像还是老贺刚当上县交通局局长不久那位女老师家里有砂石场,想给县里公路养护段和修路工程提供砂石,所以托关系找到了老贺不过没过多久两人的关系就淡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想不到这次被翻了出来,十有是沈部长在幕后搞的小动作”

“嗯,老蔡,有空跟老贺谈谈”苏望听完心里没底了,看来贺五华跟那位中学女老师的关系的确不一般,至少曾经不一般过苏望想了想,只能这么说了

蔡威应了一声,又闷头把烟抽完,烟头一掐对苏望道:“苏县长,沈部长老是这样暗中煽风点火,我担心早晚会出事”

“老蔡,这根子还在戴记那里,沈部长只不过被摆出来的一只棋子而已”

“苏县长,那我们干脆那这只棋子吃掉算了”

苏望看了蔡威一眼,并不正面回答道:“老蔡,你对戴记应该很了解”

“苏县长,我对戴记还算是了解,他城府很深,心机很重”

“是啊,戴记如此老谋深算的人,怎么会任由沈部长跳出来呢?他就不怕枪打出头鸟?”

蔡威听完苏望的话,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沈玉霞现在是戴党生在县常委会上唯一的铁杆,还这么任由她四处撒欢,也不怕被人敲掉现在安孝诚和苏望联手已经越来越明显,他们俩要是沟通好了,真心要合力收拾一位统战部长,难度不会很大呀戴党生难道没有想到这点吗?不可能没想到,那么这事情就有点反常了

“老蔡,我也听说过戴记跟沈部长关系的传闻,无非是两人有地下情,所以戴记一手把沈部长提拔上来,我看没有那么简单通过我的观察以及我的直觉,我感觉是戴记在引着我们把矛头转向沈部长”

“苏县长,你的意思是沈部长那里是个大陷阱?”

“老蔡,你再好好回忆一下沈部长的履历”

蔡威眯着眼睛开始回忆起来,“沈部长是93年调到我们渠江县来的先任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95年转任县统战部部长,96年上的县常委”

“老蔡,你不觉得可疑吗?沈部长一到渠江县任职就是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短短三年时间就提升为副处级,上了县常委,戴党生真的有这个能耐吗?”

蔡威凝重地摇了摇头,戴党生是本地派老大不假,可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决定一个县常委的地步,除非他是要退下来,把沈玉霞作为“接班人”推上去

“而93年之前沈部长一直在朗州市地改市之前,即现在的榆湾区委上班,不声不响,毫不出众,而且跟戴记根本没有什么交集”

“苏县长,那这沈部长有什么来头?”蔡威有点疑地问道

“老蔡,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觉得沈玉霞长得跟一位市领导有点像,不要只往市委市政fu领导想,要想广一点”

蔡威想了几分钟,猛然一惊道:“市政协赵”

“老蔡,91年赵是地委副记,跟当时任地区行署专员的任谷泉争地委记失利,93年传出省里有意让赵退到政协去的消息,而就在那个时候沈部长被调到了渠江县”

“苏县长,你的意思是沈部长是赵的……”

“老蔡,沈部长的档案写着她是龙标县五道沟人,61年出生而赵59年至62年是五道沟公社的记,62年才调到南梁县”

听完苏望的话,蔡威已经非常明白了,看来沈玉霞十有是赵在五道沟留下的女儿想到这里,蔡威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市政协赵康才可是朗州市的老领导了,他在姚国良时代就已经是地区的领导之一了,资格比任谷泉还要老只是听说跟姚国良的关系不好,传说当时省里在确定继任地委记听取姚国良的意见时,姚国良推荐了任谷泉,没有推荐他,失去了重要的一票,所以才在地位记竞争中失利

可赵康才在朗州市资格太老了,提拔的干部遍布全市各县区,甚至省里也有他的老部下,当初戴党生只是个普通副县长,不知怎么的他的大儿子跟赵康才的二女儿对上眼,结了婚,有了这层关系,戴党生这才在赵康才的照拂下逐渐坐大

现在就算赵康才是市政协,却依然拥有不可轻视的实力,在市委、市政fu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万一真的把矛头指向了沈玉霞,戴党生再在调查过程中暗中把沈玉霞是赵康才私生女的消息散布出去,栽赃给苏望、蔡威这边,说是他们在调查取证时发掘出来的那他们可就是裤裆里沾上了黄泥巴,不是屎也是屎了这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地翻一位“德高望重”老领导的旧账,并赤地扒这位老领导脸皮的恶劣行为,会激起老领导老干部们的公愤届时就算是黄云才、詹利和都不好回护苏望和蔡威了

“苏县长,我们该怎么办?”蔡威有点头痛了,如此一来,这位沈部长还真成了大难题,投鼠忌器呀而且蔡威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接招了

“过两天我们不是要去市里参加会议,我找个时间单独拜访一下赵,把沈部长目前的一些情况说给他听听以他老人家的政治智慧,应该会明白戴党生在拿他的女儿当枪使,而且在拿他的当成一张牌来对付我们我想赵一旦明白这点,会采取合适的措施”

“苏县长,那就这样放过戴党生?”想到戴党生给自己刨了这么大一个坑,要不是苏望思虑深远,说不定就栽进去了,所以蔡威对戴党生也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老蔡,把戴记走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好处?没有这个共同的对手,我们和安记那边还能和以前那样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吗?”

蔡威想了一会,不由笑道:“苏县长提醒地对,我刚才有点了方寸我猜想如果赵知道戴记的阴谋诡计,肯定会把沈部长调走,也会狠狠地警告戴记在这种情况下,戴记应该会老实的,如此说来,我们应该还要帮他在县常委会补上一票,免得太势单力薄了”

“老蔡,你说的没错,不过我们应该在县委那边想办法,不能让麻烦留在我们政fu这边而且我们将来最主要的对手还是戴记,也必须是他”

“是啊苏县长,如果我们不和戴记隔三差五地闹下别扭,安记那边恐怕睡不安稳了”

“不过老蔡,戴记这人心计太重,这次挖的坑我偶尔察觉到了,要是再有下次,不见地还有这么好运,所以我们要抓张牌在手里”

“苏县长,你的意思是调查那家农家风味?不对,戴记既然心计这么重,恐怕农家风味也不会留下什么证据,而且那里就在县城边上,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一有风吹草动戴记应该会有察觉”

“老蔡,听说戴记的小儿子戴小嘉借着哥哥嫂嫂那边的关系,正把生意往市区做,听说已经开了一家歌舞厅,里面有点我已经跟榆湾区公安局的老宋打了招呼,让他暗中调查,看能不能挖到一些证据在手里”

“老宋,宋红阳?他是苏县长你的老部下,肯定听招呼”蔡威不由大笑起来

当晚,蔡威把跟苏望商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蔡卫红老爷子单独汇报了一遍,默然了许久,蔡卫红才叹息道:“苏县长此前跟我聊天时说道,做好一个领导,无非就是做事做人,其实他没有把本质说出来,那就是算事算人不过他应该做得很好了,你和小浩跟着他,应该错不了”

苏望却开始构思起答应省报编辑部王副主任的约稿,现在他手头上的事情很多,他不想让这篇文章打自己的计划写些什么呢?苏望想来想去想到了华翎电视;想起上个月向罗中令提及的东越省有一家打着科研机构却专门出售瘦肉精的“公司”;想起罗中令开始还不知道瘦肉精到底是什么意思,听完后却大吃一惊的情景;想到荆南省发生一起东越小商品的质量问题不由想到了一个命题,于是便开始提笔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进行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国内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的是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食品质量、服务质量,等等都是质量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企业诚信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连自己产品都做不好的企业怎么可能获得顾客们的信任呢?”

“于是有人呼吁要培养企业的良心,提高商人的道德,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部分唯利是图的商人的底线不是道德、良心,而是事败后被惩处的后果但是如果我们的政fu连这最后一关都把持不好,出现人情罚、地方保护主义罚、还有徇私舞弊罚,那么这些商人将会做出没有下限的事情”

“我曾经听一位深知国外情况的人说过,‘在法制健全的欧美其实你可以做任何事,只要不被抓住’这说明什么,说明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遵守内心深处本善的良心,也就是道德,部分我们眼中的‘坏人’也恪守着道德的底线,即不违法但是少部分在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忘却了道德的底线,如果不依照法律严惩他们,那对大部分遵守法律和道德的人们而言,是极度地不公平”

“所以法治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一切基础,没有法治,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我曾经到下面乡镇做调研,曾经发现少数乡镇派出所出现一些让人可气又可笑的事情小偷被群众扭送进来,尽管是惯犯,因为是熟人,批评几句就放出去了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办案经费有限,这种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小案件要是都一一处理,成本就太高了那么我就想一句,我们法律的成本是多少?难道在他们眼里,法律的尊严也可以用金钱物质来衡量吗?”

“在我个人看来,法治其实很简单,无法两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法可依我们现在做得越来越完善,现在需要加强的是执法必严只有执法必严,才会极大地减少质量问题等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

苏望觉得自己有些观点在目前还无法讲通透,只能借由质量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等“小问题”探讨一下这方面,算是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

写完之后,苏望想了想,还是打印了三份,分别寄给老师俞枢平、大师兄董怀安和罗中令,先请他们过目一遍,免得贸然发表犯政治错误如果可以再寄给省报社,反正时间也不急

……

第一部科级干部第二百五十四章路过(一)

第二百五十四章路过(一)

“苏县长,那我就先走了。非常文学。百度搜进入索请看小说网快速进入本站”安孝诚笑呵呵地说道。明天是六月三十,后天是七一。市里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张。今天下午召开市委全体会议,明天上午召开全市各县区、直属单位大会,晚上是党政机关文艺汇演。反正从今天下午开始,同为市委委员的苏望和安孝诚都需要忙到明天晚上。

安孝诚原本约好苏望一起去朗州市区,可惜苏望要顺路办件私事,只好请安孝诚先行,自己随后跟上。

车子沿着先沿着省道转到了富江镇的国道上,丁大山特意放缓车速,慢慢地驶过富江镇。现在的富江镇与苏望第一次来时完全不同了。它完成被划分为两个城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带着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痕迹,依然在幽静恬淡中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曾经有人强烈提议对老城区进行拆迁翻新,却被苏望一口否决了。

“一个城镇,哪怕是小小的镇,也不能只有明天而没有历史。”

在苏望的主持下,富江镇的城镇规划非常有特点。老城区在于修复和保持,扩建和完善了下水道系统,拆除了一些私人搭建、可能会带来消防等隐患的附属物。富江镇的老房子跟义陵县城的有所不同。义陵的老房子多是荆南风格的单户房子,多为木制结构,砖木混合的院子很少。而富江镇多是砖木混合的院子,带有浓郁的江淮、东越风格。这些院子现在少则住有两三户,多则住有六七户人家。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很多人都搬到那边去了,留在这里的住户越发地少了,也方便富江镇政府有条不紊地进行修缮工作。

新城区则分为商业区、物流区、行政教育区、居住区。紧挨着老城区的就是商业区,一大片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现在显得破旧的建筑全部被推倒,建成了小商品市场、商业步行街和农贸市场。而隔着主街道,原富江镇汽车站一片则成为物流区。汽车站被重新翻修,扩大了三倍的面积,并分为客运和货运区。货运区是客运区的数倍,包括已搬迁的农贸市场地盘。它刚好位于汽车站与火车站之间,再加上一条新修的直通码头的公路,将三者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在新的规划中,一条环城公路正在修建,它不仅让国道不再通过富江镇的主街道,避免交通堵塞,也将火车站另一边,与物流区同为一区的工业园真正地溶为一体。

行政教育区包括镇大院、新修的富江镇中学、富江镇中心小学,以及农行富江办事处、信用社、派出所、邮电所、电影院等等。

居住区则在商业区和行政教育区的左边,镇政府宿舍区、各单位宿舍区、商品房小区以及更偏一点,特意划出来出售地皮给居民们自己建房的区域。如果从上空鸟瞰整个富江镇区,你可以发现,依畔在曲水江附近的老城区就像是一幅陈韵久远的山水画,新城区则像一幅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现代画。

苏望没有嘱咐停下来,也没有让丁大山拐进镇大院,而是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一切,一直到穿过富江镇区才收回目光。

富江镇过去就是安溪镇。这个镇比起富江镇就差了很多。该镇多山,只有如镇区那样不多的盆地河谷,又没有什么丰富的煤矿等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较弱。但是它在国道边上,又靠近榆湾区,也就是市区,所以有一种难得的、稍逊于以前富江镇的繁华。不过现在它被富江镇拉得太远,以至于在水果、中药等方面成了富江镇的供应基地。

丁大山按照苏望的嘱咐,把车子开到安溪镇大院门口附近。苏望来这里不是视察工作,他是顺便来接一个人。

二表哥曾宜民和二表嫂戴小虹在97年就生了一个儿子曾传志。此前是曾宜民的丈母娘在帮忙带孩子,今年戴小虹的弟弟戴小军两口子生了一个儿子,没有人帮忙带。曾宜民的丈母娘只好从照顾外孙的战场转移到照顾孙子的战场。

可是曾宜民两口子都要上班,根本没有时间带小孩,而苏望的姨父姨妈曾惠永、姜秋月原本今年要退休的,可是学校师资比较紧张,把这两位特级教师又强留了一年。商量下来的结果是曾惠永两口子出钱,从安溪老家的亲属晚辈中找一位帮忙带才两岁多点的曾传志。选来选去,选中了曾惠永大姐的一个孙女,不过十七岁的周咏梅。而苏望受曾惠永电话之托,顺路把周咏梅带到市区曾宜民家去。

曾惠永老家在安溪镇靠山村,家里算是一户地主,有兄弟姐妹五人,曾惠永是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解放后,曾家因为地主成分,加上曾惠永的二个曾惠成随着国民党跑到了台湾去了,所以被彻底打倒。不过幸好,村里还念着曾惠永父亲以前的一些恩情,没有做得太过分。于是曾惠永的大哥曾惠安成了极其普通的山村农民,大姐曾惠玉则嫁到同属于安溪镇,但是更山里的十九里坳村。妹妹曾惠莲嫁到镇区边上的村子里,家境稍微好一点。曾惠永如果当初不是奇迹般地考上渠江县师范学校,估计现在跟他大哥一样,是个极其普通的农民。

按照约定,周咏梅先一天赶到姨婆曾惠莲家,住一晚,然后上午十点左右在安溪镇镇政府门口左右汇合。

安溪镇街面上看起来比富江镇要脏乱差多了,而且由于安溪镇地理位置的缘故,它是赶双日场,今天正好是阴历二十六,也就是赶场的日子,各种摊子摆满了国道两边和镇区的部分街道,十里八村的村民们形成一股股人流,缓缓地在其中流动着。

丁大山一打方向盘,从变得十分缓慢的车流中拐了出来,向通往镇大院的路上拐去,然后更加缓慢地在人流中爬动。

苏望通过车窗发现,这安溪镇路边的摊子和情景跟此前在麻水镇看到的差不多。各种木板临时搭建的摊子上摆满了各种日用品,甚至还有黑白电视机、风扇之类,不过相对而言少得可怜。

自从富江镇小商品市场正式开业,安溪镇村民们在购置这些“大件”时不再往市区跑了,也不愿在自家镇区购买了,而是愿意坐上二十分钟左右的车到富江镇去采购,那里不仅品种多,价格还跟市区的差不多。要知道,富江镇小商品市场覆盖着四个县近三十来个乡镇,一天的出货量吓得死人。所以那里的货源部分是到市区拿的批发价,还有部分直接到潭州去拿的。

丁大山好容易看到了一处空地,隔着镇大院不过十几米的信用社门口,他左打右打,终于把车子稳稳地停在那里了。

还没等苏望下车,从信用社门口走出一个工作人员,皱着眉头指着车子,嘴里在嘟囔着什么。

丁大山连忙下了车,迎了上去,不知跟那人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又指了指车牌,那人马上就变了模样,一脸的笑意,还给丁大山递烟过去,时不时向车子这边扯着脖子张望。

苏望走下车,叮嘱丁大山、范海阳在这里等着,然后眼睛大致扫了一圈,终于在旁边十来米远的一家小饭店里找到了目标。一个上穿水粉色衬衣、下穿着黑色裤子、蹬着一双人造革黑皮鞋的少女站在门口,正在向这边张望。而在店子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在跟店老板谈着什么。

苏望走进饭店,开口招呼道:“幺姑,让你久等了。”

曾惠莲闻声转过头,看到了苏望,一下子就从凳子上蹦了起来。“是苏县长来了。”

苏望是认识曾惠莲兄妹的,跟着姨父姨妈读书时,以及后来大表哥二表哥结婚、给姨父姨妈拜年都能经常碰到,所以也随着曾宜国兄妹,叫曾惠安大伯,叫曾惠玉大姑,叫曾惠莲幺姑。

以前曾惠莲他们也是直接叫苏望名字,把他当成一个晚辈。可是自从苏望到渠江赴任之后,称呼就改了,尽管曾惠永再三说苏望不管当什么官都是大家的晚辈,还是按辈分叫,可是曾惠莲兄妹这边都没人听他的。

听到曾惠莲的声音,店老板和旁桌正在吃东西的客人不由大吃一惊,闪烁的目光不停地在苏望和曾惠莲身上飘动着。

曾惠莲却很享受这种眼神,在她看来,这都是自家三哥的缘故。当初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三哥考上了学堂,吃上公家饭,为家里争了光。三个子女也教育得好,个个都吃上了公家饭,还在市里上班。更了不得是教出一个好外甥,居然成了渠江县的县长。这当然是曾家的光荣了。

虽然曾惠永再三招呼,苏望还是照顾了曾惠莲这边一番。曾惠莲三兄妹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婿被安排进了富江镇两个厂子上班,一个参军回来的孙子更是被招进安溪镇派出所当了协警,只是这些都是曾伟亮出面办理的。

“苏县长,我们没来多久,才坐了一会。”曾惠莲满脸笑容地说道。这时走进一位穿着协警衣服的青年,他刚才一直在饭店附近转悠着。

“幺姑,”青年先叫了一声曾惠莲,然后转过头来,腼腆地招呼道:“苏县长。”

曾惠莲脸上露出一丝不满,似乎在恼怒这侄儿应该先招呼苏望而不是自己。

“苏县长,他就是曾宜全,大哥的孙子。”曾惠莲先介绍了一下,然后转过去说道:“宜全,你这么大个人了还不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