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皇后全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诒蛔鹞匣剩墒穹祷爻ぐ玻有饲旃耸保谝蛘障邢疚奘拢蛴炙寄钇鹩胙罟箦兔峰汕椤J毖罟箦言谔幽阎兴廊ィ傥拊迪嗉6峰虼挡灰唬侣洳幻鳌:笥伤嘧谂扇耍谛拚婀劢峰一兀峰谛饲旃胄谙嗉⒐虬菰诘兀镁锰榭薏黄穑诮峰笃鸨ё。吮步患樱怀缮C峰∈芾渎溆肟嗄押螅孟袷窃偈酪鲈担衷谛饲旃匕樾冢幸D耗辍V豢上у幸J奔洳怀ぃ峰芸旎疾。痪帽阆扔谛诙ァJ毙诔な笔纯蓿⑶鬃孕聪碌课模怨箦裎溟缭帷

第二百零一章 张良娣唐肃宗李亨皇后

姓名:张良娣

生卒年:?~762年

籍贯:唐邓州向城(今河南邓县)

婚配:唐肃宗李亨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758年

子女:二子李佋(兴王)、李侗(定王)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挥师直取京师长安。

唐玄宗从长安出逃,当行至马嵬驿时,军队发生哗变,有逃难吏民跪在太子马首恳请太子主政,唐玄宗得报,立即颁布诏书,准太子李亨留驻马嵬驿主政监国,收拾残局。

太子妃良娣张氏与东宫太监李辅国劝说李亨顺应吏民百姓的要求,留马嵬驿统领各镇勤王之师,迎战叛军。

因为李亨曾任朔方节度使,在那里有一定的基础。朔方路途不远,又有朔方留守杜鸿渐和行军司马裴冕在那里镇守。经多年经营,兵精马壮。因此,李亨决定西去朔方灵武(今宁夏灵武)。征集兵马,再兵发长安。

这时,张良娣已有孕在身,随军西去朔方,餐风露宿,一路十分劳苦。李亨随从军卒为数不多,一路上和逃难百姓同行,杂混一处,更觉混乱。为了保障李亨的安全,每晚住宿,张良娣都将自己的被褥安置在前厅,让李亨住到后室,以防不测。李亨非常感恩。

不久,李亨、张良娣一行顺利到达了朔方灵武。广集各镇兵马,准备兴兵讨伐安史叛军。李光弼、郭子仪等人,闻知监国太子李亨已抵灵武,纷纷率部队前来会合。

抵达灵武以后,张良娣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佋。产下三天,张良娣不顾自己产后体虚,起身亲自带领随军女眷,为前线将士赶制战袍军服。使太子深受感动。

公元756年,在张良娣、李辅国及文武官员的要求下,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

肃宗即皇帝位后,立即诏令各部唐军,进剿叛军。李光弼、郭子仪率唐军及部分借用的回纥兵,大举进攻,很快就收复了京城长安。

公元758年,肃宗李亨、张良娣等返回长安,改年号为“乾元”。

肃宗回京后,即册晋张良娣为“淑妃”。同时,他又派人到成都接回太上皇李隆基,于城南兴庆宫居住。

接着,唐肃宗又任张淑妃的父亲张去逸为尚书省左仆射。母亲窦氏封义章县县主。姐姐封清河郡主。妹妹封郕国夫人。弟弟张清尚大宁公主,晋升为太常寺卿,张潜尚廷和公主。一家皆加爵升官,因此显贵。

公元758年,肃宗诏告天下,立张淑妃为皇后。

公元759年,为了加强对各方镇的控制,强调皇帝的权威,唐肃宗李亨诏令群臣重议帝号。经过廷议,上尊号为“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张皇后闻知,也要求为自己上尊号为“翊圣”,“翊圣”即为拥戴辅佐皇帝的圣贤之人。不想激起了朝臣的强烈反对。

恰好当天晚上,出现月食天象,京城内外,十分惊慌。朝中盛传,皇后阴德过盛,以阴压阳,因此天降灾象,以示惩戒。为避天灾,唐肃宗这才诏令三省各部,禁止为张皇后议上尊号。从此以后,唐肃宗对张皇后日渐疏远。

张氏既然已经做了皇后,当然也就希望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张皇后曾恳请肃宗立她生的儿子李佋为太子。遭到肃宗第三子建宁王李倓的强烈反对。不久,李佋夭折。从此张皇后和建宁王李倓结下了怨恨,并多次谗害李倓,终使肃宗下诏赐死了李倓。

太子李豫,率唐军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关中、河南一带得以安定。这样,太子李豫名震天下,万民翘首以待。

张皇后虽然常以李豫非嫡出为由,希望肃宗改立她的小儿子李侗为太子。但是,由于李侗年幼而李豫威望极高,加上李泌及朝中文武大臣又强烈反对,肃宗一直未予应允。特别是太上皇李隆基也极为反对,他格外喜爱李豫这个孙子。他认为,恢复李唐江山的重任,只有李豫才能承担。

张皇后由此深恨太上皇,于是勾结宦官李辅国,怀疑太上皇李隆基欲复帝位,多次密奏肃宗,要肃宗将太上皇迁出幽禁。此时,肃宗李亨因内外忧虑、心烦成疾,以致病危。

唐肃宗病后,张皇后乘机矫诏逼迫太上皇李隆基迁入西宫甘露殿,同时,又将高力士流放巫州(今四川巫山)。

太上皇李隆基被软禁甘露殿以后,染病不起。公元760年,太上皇李隆基病逝于甘露殿。

唐肃宗正在病中,闻此噩耗,病势更加严重。弥留之际,他终于颁布诏令,命太子李豫主政监国,掌管一切军国政事。

诏书颁布以后,太子李豫将继大统的局势已定。李辅国见肃宗命在旦夕,张皇后大势已去,转而投靠太子李豫。

张皇后见状十分恼怒,转而勾结肃宗第二子、越王李係,图谋贬废李豫,立李係为太子。

李係应允以后,张皇后立即假传圣旨,急召太子李豫到长生殿觐见,企图捕杀太子李豫。

张皇后所做所为,早有程元振的心腹太监密报了李辅国、程元振。李辅国等在凌霄门拦住了太子李豫,将张皇后的阴谋禀告了李豫,从而保太子未被杀害。

当天夜里,李辅国、程元振亲自率禁军冲入长生殿,唐肃宗于病榻上,忽见禁军冲入殿前,受到惊吓,当即毙命。

李辅国控制了局面以后,立即赶到后宫,将张皇后押解出宫,幽禁于别殿。

公元762年,太子李豫即皇帝位,是为代宗。

唐代宗经廷议议决,颁诏历数张皇后的罪薮,贬张皇后为“庶人”,后杀于宫中。张皇后族人及亲信,全部被杀。张皇后的弟弟张清、张潜亦被流放。

第二百零二章 吴氏唐肃宗李亨皇后

姓名:吴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唐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

婚配:唐肃宗李亨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李豫(唐代宗)

谥号:章敬皇后

吴皇后,太尉吴令珪之女,唐肃宗李亨皇后。她是一位貌美且性格谦柔的女子。

吴氏父吴令珪因罪罢官,后被囚而死。此时吴氏依唐制规定,遂以罪者之女的身份没入掖庭宫。吴氏初入掖庭,整日浇花、洒水,以杂役默默度日。后玄宗到太子李亨府,见太子好学,屋内书籍、乐器颇多,然且多有尘土,又不见服侍的宫女,遂令高力士为太子选妃。经高力士在掖庭宫仔细挑选,最后选吴氏等三位美女入太子府侍奉太子。吴氏时年16岁,聪明伶俐、性情柔和,且谦让知礼,对太子又十分关切体贴,太子对其亦颇为宠爱。不久吴氏怀孕,于玄宗开元十四年生下儿子,初取名李俶,后改名李豫,这就是后来继承帝位、做了17年皇帝的唐代宗。吴氏于18岁早逝,时李豫还小,李亨极为悲痛。

公元762年,即宝应元年,肃宗李亨病逝,李豫即位为代宗。时由郭子仪等大臣上奏,认为吴氏生前颇有母仪天下之质,应追尊为皇后,并与肃宗合葬。代宗纳群臣谏请,遂追谥生母为“章敬皇后”,并与肃宗李亨合葬于建陵。

第二百零三章 沈氏唐代宗李豫皇后

姓名:沈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唐吴兴(今浙江吴兴)

婚配:唐代宗李豫

封后时间:公元780年

子女:一子李适(即唐德宗)

谥号:睿真皇后

沈氏之族,世为冠族仕宦之家。玄宗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之女被选入东宫,为太子李亨长子广平王李豫妃。沈氏后生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

公元755年,即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攻陷长安,唐玄宗率嫔妃及皇子皇孙仓皇出逃往蜀,沈氏一步走迟,落于敌手,被安禄山乱兵解至东都洛阳。翌年,李亨即位为肃宗,其子李豫为兵马大元帅。在李豫率兵收复东都洛阳时,李豫与沈氏在洛阳宫中相逢,二人悲喜交集,相拥难离,但因军情紧急,未安置沈氏,便匆促北征。时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从安禄山叛,再次攻陷洛阳,沈氏又陷入敌营。当平定“安史之乱”后,唐代宗李豫遂派人寻找沈氏,然终未找见,从此沈氏失踪。

据人们推测,沈氏很可能是死于史思明乱军刀枪之下,时年约30岁。

公元780年,李适即位为德宗,尊生母沈氏为皇太后。后在德宗继续派人寻找母亲下落时,曾先后有人前来冒充,德宗均免罪释放。最终,德宗觉得寻母无望,便令人为母亲做了一套太后朝服,又选择吉日,将太后朝服奉迎于代宗元陵(今陕西富平县),附葬于代宗陵寝之侧。顺宗李诵(德宗长子)时,又追尊沈氏为太皇太后,谥为“睿真皇后”。

第二百零四章 独孤氏唐代宗李豫贵妃

姓名:独孤氏

生卒年:?~775年

籍贯:不详

婚配:唐代宗李豫

封号:贵妃

子女:一子李迥(被封为韩王)、一女华阳公主

谥号:贞懿皇后

独孤氏出身名门,她是工部尚书独孤颖之女。被代宗李豫封为贵妃。

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是肃宗长子,玄宗长孙。15岁被封为广平王,当时由玄宗做主,把李俶乳母之女沈珍珠给他当了侍女,第二年沈珍珠便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德宗李适,李俶与珍珠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后来,韩国夫人又把女儿崔氏嫁给了李俶,被册为王妃,崔氏倚仗其母杨氏的权势,极为骄纵,李俶并不喜欢她,可又惧她三分,因而,沈氏一直未能立为王妃。安史之乱发生后,杨家败亡,肃宗即位,玄宗成了太上皇,李俶也于至德三年(758年)被立为太子,并改名为李豫。

公元759年,即乾元二年,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从此,沈氏便下落不明。

太上皇李隆基看到太子李豫对崔妃非常冷漠,沈氏又踪迹全无,在李豫所居的东宫缺少一个李豫所中意的人,便派人去选士家女子到东宫侍奉太子。独孤氏因其貌德双全,能母仪天下而入选。她螓首蛾眉,肤若凝脂,生得特别美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一种摄人心扉的魅力。同时,她的性情十分宽仁慧达,善解人意,这些对处于忧愁焦虑寂寞之中的李豫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也正因为如此,使李豫思念沈氏的痴情终于有了一个寄托和着落。

公元762年,即宝应元年四月,太上皇李隆基忧郁而死,唐肃宗李亨也病危。此时,李辅国专权,张皇后也要受他挟制,两人致成嫌隙。张皇后因幼子仅3岁,恐太子李豫功高难制,她便趁李亨病危,要除掉李辅国与太子李豫,并谋立李係为太子。李辅国得知此事后,先期发难,和另一宦官程元振,带兵冲进殿中,杀死张皇后和皇子李係、李侗等,唐肃宗受惊而死。太子李豫即皇帝位于柩前,后被称为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更加喜爱独孤氏,独孤氏却并不因此而无视朝规,丝毫不肯干预朝政,只是一个心思服侍代宗,养育子女,闲暇之时,做一些女红,全然一种娴雅贤淑之风韵。代宗觉得独孤氏是最可亲近、信赖之人,每遇朝廷有疑难棘手的事,总想与独孤氏来商量定夺。但独孤氏总是对此再三避让,说:“妇人见识短浅,不应当参预国家大事,不然误了国家,岂不使皇上遭到非议?”代宗为了讨独孤氏的欢心,便派人寻访独孤氏的子侄辈,欲赐以官爵,独孤氏知道后,竭力辞谢说:“皇上的好心妾知道。妾能够服侍皇上已深感万幸,妾的亲戚却不该享受这非分之福。”代宗见独孤氏如此贤德明达,深受感动,对她更是爱怜有加,渐渐对别的妃嫔都冷落了。

尽管唐代宗李豫十分宠爱独孤氏,但他并没有册立她为皇后,仅在大历三年(768年)二月封她为贵妃,而虚皇后之位,等待着沈氏能够被寻找回来。对此,独孤氏十分理解李豫的一片苦心,因为李豫对沈氏依然一往情深,此时已立沈氏的亲生儿子李适为太子。同时,如果另外册立皇后,则会造成将来皇帝嗣位之争,造成兄弟相残的混乱局面,李豫本人就曾身受其苦,他不希望他的经历重演。

独孤氏入宫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李迥,后来被封为韩王。几年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华阳公主。华阳公主生得和她母亲一般美丽可爱,且聪明过人,悟性极好,十分乖巧。代宗对她十分喜爱,加之华阳公主又是他最宠爱的独孤贵妃所生,爱屋及乌,代宗更是爱若掌上明珠。华阳公主能够看代宗的脸色说话做事。当看到父皇高兴时,便让父皇陪她玩耍;当看到父皇忧愁时,便牵着父皇的手,撒着娇逗他,直到逗得他哈哈大笑为止。华阳公主自小便十分懂事听话,父母说好的事情,她总是模仿着去做;父母说不好的事情,她情愿放弃掉,而不去做。代宗与华阳公主在一块儿时总是特别开心。

公元774年,即大历九年,华阳公主突患重病,多方治疗均不奏效。代宗心急如焚,便令道教的宗师,接华阳公主到一所玄元皇帝庙中做道士女冠去修行,以期使她得到上苍的保佑,早日康复。道教宗师为华阳公主取名叫“琼华真人”。但华阳公主的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渐严重,及至病危,代宗亲临探视。华阳公主弥留之际,代宗不忍看到她痛苦的样子,难过得竟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可见他对华阳公主的疼爱有多么深。

华阳公主死后,代宗和独孤贵妃万分悲痛。代宗好几天不吃饭,不睡觉,很长时间没有上朝。文武大臣联名上谏,劝他以国家为重,宜节哀保重,“得失谬于毫厘,安危存于晷刻”。代宗这才开始听朝。可是独孤贵妃却因为日夜啼哭,过度哀伤悲痛,病倒在床,竟一病不起,于第二年五月便香消玉殒了。

代宗刚失去爱女,又失去了爱妃,他的精神处于崩溃之际。他在位的这些年,藩镇割据之势已经形成。朝政更是紊乱不堪,先是几个宦官乱政,李辅国自恃拥立代宗有功,专横跋扈,恣意妄行,后来代之者程元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继任者鱼朝恩也是天下共怨之。后来元载虽不是宦官,但也是一个弄权舞智、贪污奢侈之徒。此外,外患频起,国家经济每况愈下等,这些都使唐代宗焦头烂额,难以应付。能够使他得到暂时逃避和安慰的莫过于独孤贵妃和华阳公主了,可是这些也都没有了,他变得精神恍惚,形容憔悴,涕哭不止,抱着独孤氏的遗体不肯放手。经过一些元老大臣跪求着,他才把独孤氏的遗体收殓,把灵柩停在内殿。代宗吃饭、睡觉都伴着这灵柩,昼夜不肯离开。几个月都不上朝。满朝的文武大臣忧虑彷徨,天天在商议着劝谏代宗的话。其中有一位補阙官姚南仲,上了一道奏章,力劝皇上要养身节哀,说皇上宜上体祖宗付托之重,下慰贵妃九泉之心,也不该随意糟蹋自己的龙体,这才多少对代宗有点触动。

唐代宗追封独孤氏为贞懿皇后。他将独孤氏的灵柩停放在内殿多年不忍心埋葬。到大历十二年(777年),独孤皇后的遗体开始腐烂,实在无法再在内殿存放了,他才下旨,派人在长安城东、宫中能够看到的地方为独孤皇后治陵,以便能与她朝夕相见。后经姚南仲和群臣再三劝谏,代宗才下旨,把独孤皇后葬在庄陵安葬。

独孤皇后的死对唐代宗李豫的精神打击巨大。自此,他茶饭不思,时时默默流泪。过度哀伤所致,身体极度虚弱。

公元779年,即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李豫也病死于长安紫宸内殿。

第二百零五章 王氏唐德宗李适皇后

姓名:王氏

生卒年:?~786年

婚配:唐德宗李适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786年

子女:一子一女

谥号:昭德皇后

公元763年,唐代宗继位,封长子李适(即德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鲁王。这期间,李适纳出身名门的王氏为妻。不久,王氏生下一子,取名李诵,即后来的顺宗。李适很高兴,对她更加宠爱。

公元779年,代宗去世,李适即位,是为德宗,立即封王氏为淑妃,排在众嫔妃之首,行使皇后的权利。几年后,唐朝统治阶级内部爆发了泾原之乱,叛乱的将领占领了长安,德宗仓皇逃往陕西乾县,因出逃时仓促,连玉玺都忘了带,幸亏王淑妃心细,把玉玺藏在衣服里,待德宗因需要玉玺匆忙寻找时,王淑妃将大印交出,解了燃眉之急,此事为德宗夸奖不已。由于离开长安后几年的奔波,特别是女儿生下后即夭折,对王淑妃打击很大。回到长安后,王淑妃便一病不起。

公元786年年末,德宗宣布立王淑妃为皇后,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朝廷中文武百官都参加了这个仪式,甚至在病中的王皇后也挣扎着与百官见面。然而隆重的加冕典礼刚落下帷幕,王皇后便撒手归西,德宗悲伤万分,又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于皇陵园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赐谥号为“昭德皇后”。

第二百零六章 王珠唐德宗李适贵妃

姓名:王珠

生卒年:不详

婚配:唐德宗李适

封号:贵妃

封妃时间:约公元780年

德宗当太子的时候,有一个叫王承升的好朋友,二人均喜爱弹琴赋诗,志趣相投。

一次二人正在王承升家客厅中开怀畅饮,只听见后面书房中传出一阵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忽如鸾凤和鸣,忽如风涛怒吼,一曲弹罢,德宗拍案叫绝,追问是何人所弹。王承升回答是其妹王珠在弹琴。德宗也曾听说王承升之妹不仅姿色过人,而且棋琴书画无不精通。便让王承升请其妹出来相见。王承升见太子夸奖其妹,自然高兴,急忙进后院书房催其妹打扮与太子相见。但王珠久久不愿出来。王承升怕得罪太子,好说歹劝,王珠才来到前厅与太子施礼。德宗见王珠虽不施粉脂,却有天姿国色,止不住内心冲动,情不自禁地要上前扶她。但王珠却一溜身又进到屋里去了。

这次与王珠见面之后,德宗恋上了王珠,整日朝思暮想,饮食无味。皇太后得知此事后,就要纳王珠为太子妃。谁知无论怎么劝说,王珠也不愿进宫侍奉太子,她施缓兵之计说:“我现在年纪尚小,不懂得宫中礼节,如到宫中有失礼的地方,恐怕要连累家里人,望哥哥转告太子,待太子继承皇位,册立我为贵妃时,再进宫也不迟。”王承升知道其妹性情刚烈,如逼的过急,恐怕会闹出人命来。只好把这番话告诉了德宗。德宗虽想念王珠,却也无可奈何,再加上身边有王淑妃等嫔妃,对王珠之事也就冷淡下来。

公元780年,德宗即位,其原配王淑妃被封为皇后,但很快病死。德宗下诏,册立王珠为懿贵妃,并召她立即进宫。王珠万般无奈,因有前言在先,也只好服从命运安排,来到德宗身边。

自王珠进宫后,德宗与她形影不离。为讨好王贵妃,他把宫中收藏最好的宝珠串成衣服让王贵妃穿。王贵妃素来爱清洁,每天要洗3次澡,更3次衣。每当她洗澡更衣时,德宗都要派一大批宫女伺候,每当贵妃吃饭时,必有8个宫女端茶盛饭。特别是当王贵妃在宫内里活动时,几十个宫女、宦官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为让王贵妃欢喜,德宗还特地为她建造一座水晶楼。楼中以水晶为壁,人行室中,影在四壁,气派非凡。但尽管德宗对王珠百依百顺,她自进宫后还是不露笑脸,任凭德宗如何哄劝,她整日低头沉默,少言寡语,弄得德宗皇帝也不知如何对待才好。甚至对身边宦官说:“如见王贵妃一笑,即便皇位不要也在所不惜。”

水晶楼完工这天,德宗在此大宴宾客,然而王贵妃迟迟不到,德宗亲自派人去请,王贵妃突然跪在德宗身边,放声大哭。德宗大惊,问其缘由。王贵妃说:“万岁爷饶了我吧,我自知命薄,受不了您天大恩宠,也受不了宫廷中这般受拘束的生活。我自入宫以来,想念家中,心如刀割,又因宫中礼节繁琐,行动受监视,宛如狱中囚徒,所以饮食无味,睡卧不安。万岁爷如可怜我命小福薄,务求放妾出宫,还我自然,我将永远感激万岁爷天高地厚之恩。”德宗本来正在兴头上,听王贵妃说出这般话,大为扫兴,本想训斥她一番,但又见贵妃哭的像个泪人儿,只好悻悻而去。

德宗另外两个妃子,借机争宠,德宗对王贵妃也逐渐疏远。一次德宗又到王贵妃住处,看王珠头发散乱,身着宫女粗布衣服,正与宫女混在一起干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王珠见德宗后,只求让她出宫。德宗更是恼火,骂道:“你这贱骨头,无可救药!”立即下令除去王贵妃的名号,让她身穿入宫时的衣服,退回王承升家,并不准她嫁入仕宦之家。王承升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