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皇后全传-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王之宷。王之宷在入刑部之前曾做过知县,对于审理案情,颇有手段。他虽未被委为梃击一案的审讯者。对此案没能公开审问,但既然身在刑部为官,自然总可想出些办法。他反复思考着,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何不请求管理牢饭,这样不就可以接近张差,并以此为诱饵,设法使张差招供呢?想好以后,王之宷就讨下了兼管牢饭的这个差事。他亲自率领狱卒给犯人一一送饭,唯独把张差放在了最后,使他早已感到饥饿难忍。当张差饥肠辘辘的时候,才眼看着王之宷等人慢慢腾腾地提一篮香喷喷饭菜走了过来。谁知走到张差跟前却让人把饭摆在一边,要张差供出实情,才能吃饭。此时的张差已经受了几次杖刑、体力早已不支,而且饭时又早已过了,在饿得再也难以忍受的情况下,语无伦次地说:“我是来告状的,你要问我什么?”又说:“打死我吧,什么都没用了!”王之宷令狱卒把饭送到张差的口边,又让两名狱卒紧紧地挟住他,不让他够到,就说:“看见啦,饭就在眼皮底下,只要实说了,马上就吃,若不然,只有饿死了!”张差经不住这一治,开始实说了。经过三番两问就已合盘托出,虽还不免有深藏不说的地方,但这些就足以说明问题了。那么张差究竟交待了一些什么?原来张差确是蓟州人,小名叫张五儿。他之所以来到北京是由他们乡里的马三舅和李外父,叫他跟着一个不知姓名的老公(民间习称内监为老公)来的。他们叫他一切都听从老公的吩咐,还说事成之后还可以给他几亩地。他进京后,进了一条不知是什么街名的大宅子,有个老公拿出饭来给他吃,并且对他说:“你去闯一闯,看见人就打死他。打死人,我们会救你的,快去吧。”说完,给了他一根枣木棒,并把他带进了后宰门,一直带到那宫门口。在那里,他打翻了一个看门的,但随后又来了很多的老公,他才被捉住了。
王之寀知道张差的供词还有许多不实之处,只要再来次大审,一定会把事情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于是,他把张差的供词,呈送给刑部侍郎张问达,请代为上奏。奏章中说依他看来,张差不疯不傻,而且很有胆量。希望能押送到文华殿,举行朝审,或交九卿科道和三法司共同会审也可。这样定会审出详情,抓住幕后的操纵者。张问达把王之寀奏章奏上以后,万历感到十分挠头,只好暂不批复,留中了事。但奏章的内容却不胫而走,朝中上下又一哄而起,其中促请最力的有大理寺远王士昌、行人司正陆大受、户部主事张庭、给事中姚永济等人。在陆大受的奏疏中,竟多处直书“奸戚”二字,矛头直接指向郑承宪等人。万历对此既感愤恨,可又拿他们没有办法,只有故伎重演,一概留中不予过问。此时的郑贵妃和她一家更是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断派人四出活动,但仍无法缓和这凶猛的来势。正在这时,说也无巧不成书,又有个叫过庭训的御史,也曾上疏言及此事,说这是“祸生肘腋,不容不闻”。万历把奏疏留中之后,这个过庭训竟移文到蓟州,要那里的地方官把张差原来表现如实奏上。蓟州知州戚延龄很快就给过御史来了回文,这个回文对郑贵妃一方极为有利。
文中说,张差确实是个疯子,他所以成疯,是由于郑贵妃要在蓟州修庙,派来内侍在那里设窑烧砖,居民把打来的柴草卖给窑上能很快获利。张差闻知就把家里的田产都变卖了,去抢着做柴薪生意。砖窑附近的人痛恨他抢夺生意,暗中把他的柴草都给烧了。张差向主持此事的内侍起诉,不料反被大骂了一通,因此就气疯了,手执木棍闯入京城想去告御状。这一回文与先前刘廷元的初审供词极相吻合,而且比那个供词更为详尽。这样一来反而有人怀疑郑家不断派人四出活动,能量极大,说不定蓟州知州戚延龄也事先受了郑家的贿赂,才如此这般地写。蓟州回文一到,郑家就像捞到了救命的稻草似的,又十分活跃起来,连初审的刘廷元也跟着重新多方活动起来。
万历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处置张差一个就完结了案。但经不住群臣们的一再抗争,万历只好降谕,命在五月二十一日由刑部会集十三司的司官和胡士相、王之寀等人,再行会审张差。这一回张差彻底招供,顿时朝野为之大震。他招出了以前没有说出的人名和地名:马三舅本名叫马三道,李外父本名叫李守才,那个不知姓名的老公是去修铁瓦厂的内侍庞保,他去的那所大宅,是朝阳门外内侍刘成的住宅。他还供认,是庞保和刘成让他去闯宫的。他们告诉他:“打死小爷(宫中太监称太子为小爷),有吃有穿”。张差还供出了他的同伙,他们一共5个人,他的姐夫孔道也是其中之一。
经此一审,案情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刑部有鉴于此,再也不能拖延了,马上行文蓟州,责令速拿马三道、李守才、孔道等人归案,并解京候审。又行疏请求,让法司到大内,拘传庞保和刘成对质。这样一来,连常常首鼠两端的首辅方从哲也竟和给事中何士晋等人上疏,请求务必穷追到底。朝中上下形成了一面倒的势态。万历也深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降旨,准予严办此案。
现在最紧张、最害怕的莫过于郑贵妃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跑到万历面前,一见面就连哭带嚎地要万历给她娘俩做主,不然的话,就要死在万历的面前。经此一闹腾。果然万历心酸起来,又是哄又是劝。最后万历想出了一条妙计,叹息着说而今只有太子能救得了你了。郑贵妃于是装出十分可怜的样子,抽泣着,来到太子宫殿,一见太子便俯身下拜。太子受惊不小,连忙回拜。郑贵妃顺势拉着太子的手,伤心地哭诉着求情,求太子救她们的命。太子也感到还是尽快了结的好。所以他听罢郑贵妃的哭诉以后,很痛快地答应了。群臣们虽不买账,也无可奈何了。
群臣刚一退,万历就急忙传旨,速斩张差。于是第二天张差便被押赴法场,一命呜呼了。也就在这一天,庞保和刘成也被押送到文华门听审。万历降旨给司礼监,让他们在内廷暗中处死了庞保、刘成。梃击—案至此算是草草了结,郑贵妃一家安然无恙。
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了。皇长子朱常洛在八月初登了皇位,是为明光宗。可他在位才30天。为什么在位只有这么几天呢?这还得从明末三大案的第二大案——红丸案说起。
梃击案了结以后,郑贵妃眼见皇太子的地位是不可动摇了,对自己的前途很是担忧。为将来着想,现在必须讨好皇太子。于是郑贵妃索性顺水推舟,借着感激皇太子在梃击案中的搭救之恩,极力接近皇太子,以改变长期的紧张关系。一段时间后,郑贵妃摸透了皇太子脾性,发现他跟其父万历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样的贪财好色,嗜酒使气。抓住了皇太子的弱点。郑贵妃就有了办法,她常常给皇太子送些珠宝、赏玩,至于金钱更不在话下了。她还在自己的宫中选出8名最为漂亮的美女,送给皇太子,让她们一定要尽心尽力服侍未来的皇上,使他心满意足。
吃足了苦头的皇太子,经梃击一案后,境况大有改观,饱暖思淫欲,皇太子开始放纵,整日耽于酒色之中。年纪尚不足40,却早已垮了身子。等到即位称帝时,已病得很重,没过几天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了。内医太监崔文升开了一剂泻药,光宗服后,腹泻不止,一日要拉三、四十次。后来,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一颗红丸,自称是仙丹。光宗服后,觉得精神大有好转。过了半日,李可灼又献上一颗,光宗再服之后,睡到次日凌晨,竟再也没有起来。此即为“红丸案”。
光宗一死,内外官员都归咎于李可灼。最后,李可灼充军,崔文升贬放南京,方从哲和郑贵妃却都躲了过去。红丸案也就这样收了场。光宗死后,她又唆使光宗李选俦霸居乾清宫,酿成“移宫”一案。在朝中正派官员主持之下,才挫败了郑贵妃的阴谋。
郑贵妃一手制造的三案,遗祸之深,为历代罕见,但她本人却屡次有惊无险,安然地度过了余生。
公元1630年郑贵妃去世,被谥为“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埋葬于银泉山。
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氏明神宗朱翊钧贵妃
姓名:王氏
生卒年:公元1563?~1612年
籍贯:明宣府(今河北宣化)
婚配:明神宗朱翊钧
封号:皇贵妃
封妃时间:公元1605年
子女:一子光宗朱常洛
谥号:温肃皇贵妃
追谥:孝靖皇太后
王氏,永宁伯王天端之女。王氏长得颇有姿色且善于侍奉。14岁被选入宫后,为神宗母亲慈宁宫宫女。
因王氏手疾眼快,侍奉李太后十分恭谨且体贴入微,所以深得李太后喜爱。一日,神宗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刚好李太后不在宫中,神宗见王氏年轻美貌,又聪明伶俐,遂与其私幸。说来也怪,神宗与皇后大婚几年,竟一直无子,然却“有意插花花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荫”,神宗与王氏偶尔就这么一次,王氏就怀孕了。之后,李太后发现王氏不时呕吐,数月后又见王氏的肚子大了起来,李太后知王氏怀孕,便安慰她不要害伯,只要说出真情,一切由太后做主。王氏立即跪拜在地,声泪俱下,斥责自己不该与神宗私会。太后立即召神宗询问,神宗因这次是私幸母亲的贴身侍女,故矢口否认此事。太后无奈,只好命人拿来“起居注”让神宗看,神宗这才承认。李太后当即对神宗说:“这不是坏事。吾老矣,尚无有孙。如果王氏能为你生个皇儿,乃我社稷之福也!你不要在乎王氏的婢女身份,常言讲母以子责,你可以加封她啊。”
公元1582年,即万历十年,神宗封王氏为才人,不久又晋封王氏为恭妃。恭妃于这年八月,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即光宗),但神宗对王恭妃母子并不喜爱,而是常把她冷落一旁。
时神宗宠爱郑贵妃及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询,太后、皇后及廷臣们见郑贵妃排斥皇长子,欲争立己子为太子,遂坚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终于1601年,即万历二十九年,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然王恭妃的封号仍无变动。直到1605年,太子喜得长子,由于大臣们的连连上奏,神宗才晋封王恭妃为皇贵妃。在此之前,由于王氏独自幽居,长期见不上儿子,终日悲伤、哭泣,以致双目失明。
公元1611年,王贵妃病重,太子得讯急忙前去探望,时宫门紧闭,太子久叩始开,母子相见,悲恸非常,左右皆泣。不久王贵妃死,时年50岁,谥“温肃皇贵妃”,葬于天寿山。其子光宗即位,然而他却只在位一个月便命归黄泉,后由王贵妃之孙、光宗之子熹宗即位,追谥祖母王贵妃为“孝靖皇太后”,并将祖母遗体迁葬于定陵,与神宗合葬。
第三百六十四章 郭氏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姓名:郭氏
生卒年:?~1613年
籍贯:明顺天府(今北京市)
婚配:明光宗朱常洛
封号:皇后(追封)
谥号:孝元贞皇后
郭氏是博平伯郭维城之女,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公元1601年,明神宗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册封郭氏为太子妃。时年太子20岁,郭氏年龄18岁。郭氏婚后生有一女,然不久夭亡,以后再无生育。
公元1613年,郭妃去世,时年约30岁。时朱常洛虽为太子,因是宫女所生,其母王氏又失宠受冷落,太子妃郭氏亦没有地位,故在郭氏死后一直停尸二年,也不筑墓落葬。直到1615年,才开始选择墓地,葬于泰陵之后的长岭。后太子朱常洛即位为光宗,然仅做皇帝一个月,尚未来得及追封郭氏即死去。据说,朱常洛因连服两粒“红丸”药而死。当时,神宗的贵妃郑氏,为讨好皇太子,便以朱常洛贪色之性,特意在宫中筛选了多名美女,送给朱常洛,让其尽情享受,以此讨好朱常洛。这样,朱常洛则不分白天黑夜,终日与这些美女缠绵作乐。因其淫欢过度,数日后即瘫软卧床不起。然他在力不支体的情况下,仍连服春药刺激壮阳,拼命与美女淫欢,终使他力竭病倒。一夜,朱常洛在病床上又要服用春药,侍臣遂给他拿来一粒“红丸”,然服用后没有动静,接着他又服一粒,这下“红丸”药力发作,使他一阵狂躁后,便两眼直瞪,一命归阴。朱常洛死,朝野震惊,议论纷纷,终酿成光宗朝“红丸疑案”,并引起明末宫廷内十分激烈的党派斗争。之后,虽将御医崔文升贬放出京,将鸿胪寺丞李可灼判处流放,然“红丸案”仍未完全了结。
后光宗之子朱由校即位为熹帝,追封其父爱妃郭氏为皇后,并上谥号为“孝元贞皇后”。又将其遗体迁葬至光宗庆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张嫣明熹宗朱由校皇后
姓名:张嫣(小字宝珠)
生卒年:?~1644年
籍贯:明祥符(今河南开封)
婚配:明熹宗朱由校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621年
尊号:懿安皇后
张嫣,体态柔美,聪明贤淑,知书达理,贤静有谋。明熹宗朱由校皇后。
朱由校由光宗才人王氏所生,王氏受逼早逝,朱由校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熹宗于16岁即位,当时客氏已34岁。客氏性淫不正,她这时仍同以前一样,每晚陪伴熹宗同睡,并挑逗熹宗与她淫欢,熹宗曾封她为“奉圣夫人”。廷臣们见此影响不好,便商量尽快为熹宗选立皇后。
公元1621年,张嫣被册封为皇后,时张嫣18岁。她的父亲张国纪因而被封为“太康伯”。熹宗大婚之后,廷臣们即将客氏赶出后宫。然熹宗因自幼一直与客氏同睡,已与客氏有难离难分之情,故客氏出宫后,熹宗则终日不悦,寝食不安。廷臣们无奈,只好又将客氏召回。此时,客氏淫性大发,其野心亦愈加膨胀,并先后与奸佞假太监魏朝、魏忠贤淫欢作乐,又整日与魏忠贤密谋策划,欲搅乱天下,乘机夺权。一日,太监魏朝见客氏在房中闲坐,便闯入房中挑逗客氏。客氏对魏朝毫无兴趣地说:“你这已被阉割不中用的东西,为何见了女人还要如此风骚。”魏朝忙说:“谁说我不中用,不信你来摸摸。”说话间,魏朝便拉着客氏的手,又很快从胯间掏出阳物,让客氏用手揣摸动情。客氏遂戏骂魏朝说:“你这个冒充太监的无赖,又如何安上了这个欺负人的东西?你今日犯到我客娘手中,我要向皇上告你欺君之罪。”客氏虽嘴上这么说,然却手握魏朝的阳物不放,并将魏朝牵至床上,与魏朝狂欢同奸起来。从此,俩人便你来我往。之后客氏又与另一个更为年轻标致的假太监魏忠贤(传说他曾与魏朝称兄道弟,并从魏朝那里学来接置阳物的秘方,使其阳物恢复还原)相爱私通,并与其情投意合,恰如一对恩爱夫妻。这样一来,魏朝与魏忠贤便经常争风吃醋,并有一次二人碰在一起,竟然厮打起来,都争着要独占客氏。这时的撕扯打闹声惊动了熹宗(因客氏常住在熹宗寝宫跟前),熹宗经内侍禀报,方知此事缘由。熹宗虽也与客氏同寝同欢,但均为由客氏挑逗所为。从熹宗生性而言,从不迷恋女色,故对色情之事看得很淡,此时熹宗命召三人入见,但并未恼火,只是依客氏之意,命魏朝出宫,仍将客氏与魏忠贤留在身边。从此,客氏与魏忠贤便更加紧密勾结,恃势在宫中横行霸道。
聪敏有识的张皇后,见客氏与魏忠贤图谋不轨,便一面向嘉宗进谏,历数二人之过,又当面警告斥责客氏,要其改过,否则将绳之以法。因此,客、魏二人便对张皇后怀恨在心,恶毒诬陷张皇后非张国纪之女,而是张国纪从野地里捡来的杂种,妄图以此废去张后,而立魏太监的侄孙女为皇后。烹宗派人落实,纯属无中生有,此事才算了结。
公元1623年,张皇后怀孕,客、魏二人又恨又怕,遂买通宫人,以关爱皇后为名,给皇后推拿按背,借此卑鄙手段暗做手脚,伤害胎儿,结果使皇后流产,并丧失了生育能力。
有一次熹宗来看望张皇后。张皇后正聚精会神地看书。熹宗走过来她都没发觉。熹宗问道:“是什么书,使你这般入迷,我也看一看好吗?”张皇后吓了一跳,连忙跪下请罪,然后,一字一句地说:“臣妾看的是《赵高传》。”赵高是秦王朝权相,曾把揽朝政,党同伐异,使秦朝很快就灭亡了。张皇后的答语别有深意,可是明熹宗听后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便略有所思地走了,但他很快就把张皇后的话忘到了脑后。
公元1627年,熹宗病危,早怀野心的客氏和魏忠贤,觉得时机已到,便勾结奸佞之辈,加紧了篡权准备。然颇有智谋的张皇后,早已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一面令人加强戒备、防范,一面由自己终日守在熹宗身边,不让他人接近,杜绝了魏忠贤乘机假传遗命的机会。张皇后又当机立断,劝谏熹宗传位于异母弟信王,熹宗纳谏,遂将信王朱由检召到跟前,命他以遗命即位为君。熹宗死,由信王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他感激皇嫂力荐之恩,尊皇嫂为“懿安皇后”。思宗即位后,立令清除阉党,魏忠贤见势不好,畏罪自杀;客氏被贬至浣衣局,杖刑而死。
公元1644年,李自成义军攻陷北京,张皇后自缢身亡。时年38岁。
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临命把张皇后的遗骸合葬在熹宗陵。
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氏明思宗朱由检皇后
姓名:周氏
生卒年:?~1644年
籍贯:明大兴(今北京大兴)
婚配:明思宗朱由检
封号:皇后
谥号:庄烈愍皇后
天启年间,周氏被选入信王朱由检府邸,后被册封为信王妃。信王即帝位,是为明思宗,亦称崇祯帝。她遂被立为皇后。
周皇后严谨慎重。有一次京师告急,周皇后婉转进言说:“我在南方尚有一家居室。”崇祯想详细问清楚,但因皇后不愿多讲,大概意在提醒崇祯南迁。
田贵妃受崇祯宠幸,因而恃宠生骄,周皇后常用礼仪来严束田贵妃。有一年元旦,天气十分寒冷,田贵妃来朝见周皇后,周皇后有意拖延时间,让田贵妃在外冻了许久,才让田贵妃进宫。进宫以后又过了很久才出来,坐在御座上受田贵妃的朝拜,而周皇后没有任何表示,一言不发。田贵妃只好扫兴而去。过了不久,袁贵妃也来朝见,两人欢声笑语,说笑不停。田贵妃听说以后,就跑到崇祯那里连哭带闹告起御状来了。后来,崇祯在交泰殿与周皇后言语不合,一气之下把周皇后推倒在地,周皇后也气得绝食以示抗议。崇祯事后深表悔恨,派人给周皇后送去赏赐给她的貂裀,以表示委婉的道歉。没过多久,田贵妃就被找个过错,申斥之后移居启祥宫反省,长达三月不召。
有一天,周皇后和崇祯在永和门赏花,看到兴头上,就启奏崇祯请求把田贵妃找来一起玩赏。崇祯不肯答应。周皇后说以前我那样对待田贵妃是为了挫一挫她的骄气,既是为她好,也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可没有私怨在里边。但崇祯还是不答应,周皇后索性说:“这事我做主了。赶快派人用车把田贵妃接来一起玩。”两人相见,前嫌尽弃,遂和好亲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攻陷京城。崇祯哭着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周皇后摇首道:“贱妾事陛下已18年了,您没有听进我一句话。所以才有了今日。”说着抱着皇太子、二王大声痛哭起来,然后派人护送出宫。崇祯随后令周皇后自裁。周皇后于是自缢而死。崇祯又命袁贵妃自缢,竟然绳子断了没死成。崇祯拔出长剑砍了她的肩膀,同时又砍了几个嫔妃,但袁贵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清世祖福临平定中原以后,谥周皇后为“庄烈愍皇后”,和崇祯同葬在田贵妃的寝园,取名叫思陵。
第五十七卷 南明后妃
第三百六十七章 曾氏南明唐王朱聿键皇后
姓名:曾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明南阳
婚配:南明唐王朱聿键
封号:皇后
尊号:思文皇后
谥号:孝毅襄皇后
公元1632年,朱聿键袭位为唐王,时年龄31岁。而他的妻子、诸生曾文彦的女儿曾氏才芳龄19。
曾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礼,唐王平时也喜好读书,博通典故。因此两人谈古论今,情趣相投。唐王把内政统统交给曾氏管理,被打理得井然有序。唐王欣喜万分,两人感情日好。
公元1636年秋,清兵犯关。北京宣布戒严。唐王激于义愤,毅然起兵北上勤王。不料却被崇祯帝以擅发护军勤王的罪名,废为庶入。安置在凤阳的高墙(就是监狱)。因为明朝的律令规定,没有奉到诏旨,是不得擅自出兵勤王的。在狱中,狱卒贪婪地向唐王勒索贿赂,不想此时的唐王已是一贫如洗。狱卒就想法子来折磨他。唐王哪里受得了这般皮肉饥饿之苦?他染上了重病,奄奄一息。曾氏惶急不堪,忽然想起了春秋时期介子推随晋文公流亡的故事。当时晋文公流亡在国外,也是奄奄一息,介子推就割下大腿上的肉,奉献晋文公。救活了晋文公,后来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她于是毫不犹豫地剜下了大腿的肉奉给唐王。唐王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