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五十四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一)传说
那牧民看其面容,大约只有三十多岁的样子,但可能是由于常年受到天山风雪的侵蚀,因此面如刀削,脸上的皱纹也是极深,单凭这些特点乍眼看去,竟与普通的五十六岁的中老年人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人面色冰冷,言笑不苟,神色间极是生硬,看上去就像是一段枯木,不过这幅面容,倒也衬得山中寒风并不显得那么凛冽了。风塑人颜,人又衬风势,二者相辅相成,也称得上是相得其彰。
萧遥只看一眼,心中便暗暗想道:“这人好似从万年冰窟中爬出来的一般,难道住在天山的边民都长得这幅模样吗?”想虽这样想,但却仍是挥着手,热情地招呼道:“大哥。”说着便朝那人走了过去。
岂料,对方听到萧遥的招呼后,仅是扭头十分淡漠地看了他一眼后,便又转身而走。萧遥通过打听,早已知道此处的牧民世居于此,或许是因为不愿家园被外人打扰,因此并不十分好客,加上环境影响,人人都特别冷淡,尤其是对像自己这样贸然闯进天山的外人更是如此,虽算不上多么有敌意,可也绝不在他们的欢迎之列。此时萧遥见对方果然如此,苦笑一声,也不感到意外,便赶忙追了上去,道:“大哥,小弟从中原而来,想打探一些事情,还请大哥行个方便,暂且留步片刻。”说着掏出一锭银元宝递了过去,态度仍是十分和善。
那人看了一眼这银元宝,又看了一眼萧遥,冷冷地道:“什么事情?”双手却没去接这一锭银子。萧遥手伸在半空,一时间进退维谷,让也不是,不让也不是,多少显得有些尴尬,但他的反应何等之快,只是略一犹豫间,便又笑着道:“是小弟不懂事了,大哥久居此处,这等金银之物,自然是没多大用处的。山中苦寒,倒还不如一杯酒来得实在。”说着转身走到牛车之旁,找出来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打开封子,便让到了那人面前,手中的银元宝也借此机会收了起来。
那牧民见到这坛酒,脸上神色终于稍缓,鼻子也微微嗅了两下,顿时,一阵馥郁的酒香便随着寒风四溢而去。萧遥知道此处天寒地冻,牧民们平常为了抵御酷寒,外出之时都要带上一壶酒来暖身体,这是牧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酒在这里却没办法酿造,特别是好酒,统统都要指着从中原运来,因此这种东西,在天山脚下的市场上便属于是十分抢手的货物。萧遥了解了这一点后,思及这些边民并不欢迎外来者,因此此行便花了大价钱,专门带了上好的女儿红,打算作为叩门砖。此时见这一招奏效,他不禁松了一口气,接着试探道:“不知大哥高姓大名?这是正宗的绍兴女儿红,小弟刚才见您在山缝中采莲,体力消耗想必已是十分大了,不如喝口酒,提提神吧。”
那牧民听闻此言,看向萧遥的眼神中不禁少了一丝的冷淡之情,却也多了几分探询之意。他望了望那坛女儿红,终于开口道:“我叫杜大寻。这位公子看起来并不像是本地人,却不知来这里干什么?”
萧遥笑着倒出了一碗酒递给杜大寻,同时自己也倒了一碗,两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后,这才说道:“小弟名叫萧遥,乃是中原人士。实不相瞒,此番前来,只因听闻天山之中有一座灵鹫宫,百余年前威震江湖,无数强者都甘愿臣服,还曾搅得武林中掀起过一阵血雨腥风。小弟听到这个传说后,实在是有些好奇,便千里迢迢来到此处,准备一探究竟。不知大哥可曾听说过缥缈峰灵鹫宫这个名头?”
杜大寻一口喝尽碗中之物,禁不住舔了舔嘴唇,又将剩下的残留喝得涓滴不剩,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思索了一阵后,摇摇头道:“缥缈峰灵鹫宫?这可从来没听说过。此处地处西域,跟你们中原相隔甚远,怎么会有中原武林门派呢?”顿了一下后,他忽然接口问道:“你也是摩尼教的吗?”说话间,本已有所缓和的眼神中竟已又笼罩上了一层寒霜。
萧遥听到“摩尼教”这三个字,不禁心中一动,待见到杜大寻提及“摩尼教”时,竟又冷淡起来的神色,不由得疑惑道:“小弟并不是什么摩尼教徒,杜大哥为何如此说?”
杜大寻听萧遥如此说,脸色这才重又放缓道:“十几年前,便一直有白衣白衫,自称摩尼教信徒的人也在打听附近有没有武林门派,汉人什么的,后来找了几年,却什么都没有发现,这才渐渐离开。这些人在这里的时候无恶不作,不仅跟我们抢雪莲,还强迫我们帮他们找什么遗迹,若是稍有不从,便是又打又杀。从那之后,我们对于外人便有了戒备之心,生怕当年的一幕再次重现。你不是,那便好了。”
听到这里,萧遥顿时明白了这里的牧民如今为何对于外来者那般冷淡的原因,至于摩尼教为何也要寻找灵鹫宫,他一时间猜想不透,索性便不再去想,抱起坛子,又给杜大寻斟满了酒,转口问道:“杜大哥,那你知道这附近有没有一座常年云雾缭绕,但却并不是很高的山峰?或者与自古相传的坐落在山峰上的宫殿建筑有关的传说?”
杜大寻喝干了酒,道:“传说倒是有的,只不过那都是哄小孩子玩闹的。我小时候便听爷爷讲起过,这天山中确有一峰,上面住着西王母,而且也有人亲眼见到过,那峰上经常有人出没,且高来高去,还都是女子,十分奇异,这些女子就都是王母娘娘的婢女。”
“我那时十分向往,总想拜个神仙师父,或者找个仙女为妻,后来有一次采莲时,我便壮着胆子,带着绳索工具爬上了那座山峰。到了那里我才发现,虽然那山峰并不是很高,却出奇地险峻。后来,我发现峰上有个断崖,断崖之后,隐约间似乎确实有建筑物从缭绕的云雾中透出。当时我一见,便在心里想:‘这座山峰如此陡峭险峻,却还有人能在这上面盖房子?那不是神仙盖的又是什么?’想到那些仙女就住在断崖对面,我十分激动,可惜试了好多次,都过不去那个断崖,于是后来只能作罢。为这事,我还没少被人笑话。”
杜大寻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时,酒又喝了四五碗。这女儿红虽然好喝,但酒劲儿也是十足,说到后来,他的舌头便有些打转了。萧遥听到此处,却不由得一阵惊喜,心中砰砰直跳,强行按捺住心中喜悦问道:“杜大哥,你可知那有断崖的山峰叫什么?”
杜大寻道:“这里都叫神女峰。”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二)上山
听到“神女峰”的名字,萧遥微微一愣,但随即释然道:“缥缈峰那是灵鹫宫尚存的时候,对外在江湖上的称呼,大家只要一提,便都知道灵鹫宫是在缥缈峰上。可是当年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他们来拜见天山童姥的时候,却都是被蒙住了眼睛,这就说明天山童姥其实不愿被人知道灵鹫宫的所在。既然如此,那这众人皆知的缥缈峰的名号,或许也便是她为了掩人耳目,故意编造出来的,正如现在我提起缥缈峰,世居天山脚下的牧民反而不知道。这个神女峰,有可能才是缥缈峰的真正名字。”
想到这里,萧遥再无犹豫,对杜大寻道:“杜大哥,那神女峰坐落在何处?还请你指出位置,小弟自有重谢。”说着身子一侧,有意无意地便让出了视野,令杜大寻看到了那辆满载米面酒肉的牛车。
杜大寻既尝过了那坛上好女儿红的滋味,又知道萧遥此行对自己这些原住民并无歹意,戒备之心早就收了起来,这时再见到萧遥如此暗示,登时会意,笑着说道:“神女峰离此大概还有三百余里的路程,且一路上山高水险,十分难行,小兄弟你来自中原,这山中的环境可不如我熟悉。若是你自己孤身前往,恐怕不仅难以成行,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不如让我带着你过去,也算有个照应了。”萧遥带来的那一车东西在此处的价值自是不必多说,杜大寻世代放牧采莲,面对这种天降横财自是心动不已。但天山的牧民们民风淳朴,对外人虽然怀有戒惧之心,但那也是迫不得已,对于真正心存善意的客人,他们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因此杜大寻才决定亲自将萧遥带到目的地,为他多做一些事。
两人就地取材,直接就坐上牛车,摇摇晃晃地朝着缥缈峰而去。天山山脉地势雄伟,加之雪深山高,若非久居当地的牧民,外人走在这里,必会迷失其中。杜大寻虽说只有三十多岁,但他从小就在山涧险坡上采莲,因此十分熟悉道路,赶着牛车一路上七拐八绕,虽然速度不快,但却异常平稳,连一点小小的惊险意外都没碰见。
如此这般五日之后,杜大寻赶着车,待绕过一个山口之后,指着西北角上云雾中的一个山峰,向萧遥道:“小兄弟,这便是神女峰了。”
萧遥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但见远处那山峰云封雾锁,远远望去,若有若无。他心中一震,仔细观察了一阵后,才暗道:“这山峰看起来并不如何高大,而且此处云雾缭绕,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所谓的缥缈峰,恐怕指的正是如此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神激动,只想赶快上前,穿云破雾地查探一番才好。但收回目光略一估算,便知此时离着缥缈峰恐怕少说还有几十公里,有道是望山跑死马,这段距离在山里可不算近,因此只好强自稳住心神,只是一步步赶路。
待到得缥缈峰脚下时,已是第二日黄昏时分。日光从天边均匀地洒落在覆满纯白积雪的地面上,顺着无穷无尽的雪色银光看去,数峰之后,一轮暮阳正若隐若现地缓缓沉下,那些缭绕的云雾挡住光线后,此时竟呈现出一种极为温和的橘色光芒,使它包裹着的整座山峰也显得十分安宁神圣。见此奇景,萧遥也只得在心中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杜大寻将萧遥送到缥缈峰山脚下,并为他指出了上峰的路口后,赶着牛车告辞离去。这一趟对他来说,可谓是满载而归,同样地,对萧遥而言,那也是不虚此行。此时二人各取所需,彼此心中都十分喜悦。
待杜大寻渐渐远去,萧遥默然而立,站在缥缈峰下,见这里静悄悄地无半个人影,一片皑皑积雪之间,萌出几缕青青小草,现出四周一片宁静,心中为之一动,于是再不耽搁,当即迈步走上了山峰。缥缈峰山势奇峻,兼之还有十八处天险,寻常人绝难有力攀至峰顶,就比如眼前这条上峰的道路,坡度极陡就不说了,问题是中间有些地方还有断层,大的地方相隔几乎有一丈距离,若单靠攀爬的话,那是势难过去的。然而萧遥见状,却是毫不担心,提起一口真气,几乎足不点地地便一跃而去,那些小断崖更是一个抬步便可飞过,这一上峰,轻功强弱立时便可看出分晓,只是如此一来,真气耗损便比平时多了许多,但萧遥如今九阳神功已该修炼第四卷,内功修为较之张无忌也是不遑多让,因此足下生风,只想赶快到峰顶。
路上一处处天险走将过去,萧遥注意到每一处地方都有断刀折剑、削树碎石的痕迹。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仅凭这些,便能看出当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他略一思索,心中立刻明白了过来,这些痕迹恐怕就是当年那些叛乱的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所为。望着满目苍夷的景色,萧遥置身其中,有那么一瞬间,他竟仿佛听到了当年钧天部诸女和各洞各岛之主浴血奋战时的厮杀惨叫之声。
这样的情绪伴着他走过了断魂崖、失足岩、百丈涧。这些天险虽然横亘于天地间,百余年来,也确实挡住了许多的不速之客,但此时对于萧遥来说,却只是小菜一碟。他一路无惊无险地走来,忽然看到前方两片峭壁之间的一条铁索桥已被人用宝刀砍成两截。两处峭壁相距几达五丈,势难飞渡。
看到这座铁索桥,萧遥知道这恐怕便是接天桥了。他凝神细思,想起接天桥应是连通百丈涧和仙愁门两处天险之间的必经要道,然而虽说是桥,看眼前的情景,其实却只是一根铁链,横跨两边峭壁,下临乱石嶙峋的深谷。况且此时,那铁链还早被人一刀斩断,否则凭自己的功夫踏索而过,原非难事,但现在铁索分为两截,这五丈阔的深谷说宽不宽,可要一跃而过,却也非世间任何轻功所能。萧遥望着这断开的锁链俊眉微挑,眼神中突然寒芒一闪,猛地拔出玄铁剑,手腕微抖之间,刷地一声轻响,已将扣在峭壁石洞中的半截铁链斩了下来。
这段铁链留在此岸的约有二丈二三尺,萧遥斩下后抓住铁链,将玄铁剑重新背在身后,提气一跃,便向对岸纵了过去。他身凌峡谷,体内九阳真气滚滚运转,轻飘飘地便向前飞了过去,待离对岸还有两丈距离时,体内真气终于难以维系,身子蓦地开始下跌。便在此当口,萧遥忽然挥出铁链,卷住了对岸垂下的断链,只这么一借力,九阳真气寻根而生,身子沉而复起,只一个呼吸间,便已脚踏实地,落到了对岸。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三)废墟
过了接天桥,前路便是一条石径,弯弯曲曲地向前蔓延,然而这路却并非笔直,看其走向,既有通往山后的,也有直接通往峰顶的。萧遥不知灵鹫宫具体在什么位置,因此不愿漏过了任何一处地方,于是信步而行,便向着通往山后的那条路走去。
顺着石径,萧遥绕过一个山坳,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条石弄堂似的窄道。山间云雾飘绕,眼前数丈之内目不视物,他缓步而行,还没走出几步,却见不远处的地面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两具横置的枯骨,显然死去已有些年头了。见到这两具尸骨,萧遥心神一震,赶忙在四下里查看一番,却并未再见其他的尸体,想来这两人可能是半路遇袭,惨遭敌人杀害后,此处便成了他们的埋骨之地。见此情景,他又接着向前走去,然而绕了一圈下来,除了几处搏斗的痕迹外,再无其他有价值的发现,显然这里在缥缈峰上并非是什么重要的地方。不过萧遥倒也并不气馁,顺着小径,转而向峰顶快步行去,他越走越高,身周白雾越浓,不到一个时辰,便已到了缥缈峰绝顶,云雾之中,放眼都是松树。
见到这些粗壮气派的松树,萧遥心神一震,突然一阵喜悦。眼前这些松树虽然虬枝错节,看起来甚是杂乱,像是天然生成的,但它们栽种的位置却极为讲究,都是栽在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大道两侧,而那些青石都是长约八尺,宽约三尺,甚是整齐。虽然云遮雾绕,看不清楚远处的景色,但仅凭这一点,便足以断定这石板路绝非天然形成,而路两旁的松树也是人为栽种的,至于之所以看起来十分凌乱,那或许是因为这灵鹫宫覆灭之后,百余年来从未有人经营过这里,因此才逐渐地荒废了下来。萧遥踏上大道,没一会儿,身上便被云雾沾湿,但他却毫不在意,因为走过这条约有二里来长的青石大道后,石路尽处,赫然便有一座巨大的石堡巍然耸立,堡门左右各有一头石雕的猛鹫,高达三丈有余,尖喙巨爪,神骏非凡。
萧遥缓缓走到城堡门前,直到此时,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建筑带给他的震撼。毫无疑问,这处石堡,便是当年名震江湖,统御着中原武林沿海群雄的灵鹫宫了。
推开半掩着的堡门,萧遥闪身进入,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吃了一惊,只见偌大的庭院之中荒草丛生,地上还零零散散地丢着一些兵刃,目之所及,一派荒芜萧杀之景,其他地方由于有云雾遮盖,看的并不是十分清楚,但微风吹过时,却也能隐约看到那些缺了一角的楼阁、或者是倾颓的房舍。萧遥穿云破雾,随意行走在灵鹫宫之中,只见果然处处都已失去了生机,不少庭院早已坍塌,成了一堆碎石破瓦,而仅存的未被损坏的房屋,也大多被疯长的野草占据,除了透过一些保存完好的石雕,至今还能够感受到灵鹫宫当年的威风凛凛外,其他遗留下来的建筑,便统统都只能算是断壁残垣,目之所及,一片凝重。
见此情景,萧遥心中也是唏嘘不已,想道纵然是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却也抵不过时光荏苒,岁月催老。正在感慨间,他却突然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于是站定脚步,细细思索了起来。半晌之后,他忽然一拍大腿,望着这一片废墟,似是自言自语道:“有问题。”
一言方毕,他左右一看,径直朝着一块废石走去。那石头之前或许是旁边一座石屋的墙壁,此刻却与其他一些碎石一起,零零散散地洒落在了地上。萧遥走到石边,蹲下伸去用手一摸,一层厚厚的青苔泥顿时沾在了他的指尖上。搓了搓这层青苔,萧遥若有所思地站起身来,又看了看其他地方,脸上已布满了疑惑不解的神色。
原来,萧遥在见到灵鹫宫已成了一片断壁残垣的废墟后,忽然想到当年,那图谋合伙反叛天山童姥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们虽然攻上了缥缈峰,与钧天部诸女也确实发生了战斗,但后来虚竹凭着童姥所传的功力力挫群雄,后来又找到了密室,学会了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替这些人拔除了生死符。他以诚相待,以礼相敬,群豪虽都是桀傲不驯的人物,却也感恩怀德,心悦诚服,当时又有段誉在旁插科打诨,以言语使得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从此再无反叛之心,下山之时,个个都是千恩万谢而去,这群人如何会使灵鹫宫变成这幅模样呢?
正是思及此处,萧遥才猛然想起之前杜大寻无意间提到的摩尼教,说这些人几十年前也曾来打听过灵鹫宫,只是因为“全无影踪”,后来才悻悻离去。他并不是觉得杜大寻有意替摩尼教隐瞒,跟自己撒谎,而是想起或许当年的摩尼教徒使了一招瞒天过海,也许他们找到了灵鹫宫,也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但为了欺人耳目,所以才对外谎称什么也没找到,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将气都撒到了当地的牧民身上,打杀欺压一番后,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刚才他以手抠下一层青苔,正是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毕竟,若是当年虚竹难以服众,虽暂时压下了群豪造反,但后来却又被那些一直遭童姥欺压,且习惯了反复无常的洞主岛主们背信弃义地再度攻上缥缈峰,那么灵鹫宫成今天这个样子便也没什么奇怪,可要是摩尼教徒找到此处后出手毁灭的,这两者之间相隔的时间接近百年,这段时间并不算短,通过时光留在废墟上的一些痕迹,便可清清楚楚地看出来。
萧遥看那层青苔虽厚,且扎根极深,似乎像是百年前留下的痕迹,但他转念一想,这缥缈峰上云遮雾绕,湿气极大,青苔这种东西又是喜湿,若是摩尼教毁的灵鹫宫,此处环境如此潮湿,这几十年过去,多半也会如此。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拿不定主意。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四)密室
站在原地踌躇片刻,萧遥还是决定先暂时抛开这灵鹫宫的覆灭之谜,先专心办正事。就眼下而言,对他最重要的事情,自然还是要先找到那八荒**唯我独尊功,以及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这三门功夫乃是逍遥派镇派之宝,殊不闻当年天山童姥正是以此起家,打得中原群豪束手无策,纵然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却也只能为奴为婢,任凭灵鹫宫差遣驱使。而思及此处,一想到那生死符的威力,萧遥心中更是一阵激动。虽说这生死符手段阴狠,算不得光明正大的路子,说出来令人颇为不齿,但它却不失为一门极为合适的掌控异己的手段。在这纷乱的江湖和勾心斗角的朝堂之中,什么一诺千金,什么别无二心,统统都指望不住,唯有自身的实力和势力强大起来,这才是最可靠的保证,但自身的发展却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这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目标,若有生死符这样的东西在手,无疑是一大臂助。
想到这里,萧遥再不耽搁,当即找准方向,朝灵鹫宫的密室走去。在他的记忆中,这密室是在后花园的一座假山之下,然而时过境迁,宫殿倒塌时留下的那些碎石瓦砾堆得到处都是,其中块头较大的竖在地上,外表长满青苔后,倒真似假山一般,且因为年深日久,院落中处处长满了野草,哪里还能看出什么花园假山来?不过刀山火海都走过来的萧遥倒也没怎么在意这些小困难,他一寸寸地细细搜索,碰到拿不准的便使出九阳真气,将那些石块统统推离原来的位置,并扒开草丛,确定底下并无暗道之后,这才接着往下看。
不过忙活了大半天,他却仍是一无所获,推开的只不过都是些普通的断壁,地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虽然这样的举动对于体力和真气丝毫无损,但一次次的失望却在慢慢消耗着萧遥的耐心。在又一次失望地停手后,他决定先暂时休息,调整一下这种漫无目的的寻找方式。掏出水壶,他就近靠着一块大石,想先喝点水润润嗓子,然而就在此时,他的手刚摸到背后那一块大黑石时,便突然感到手感有异,似乎与先前那些石头都不太一样。察觉至此,萧遥眉梢微挑,心中一动,转身便去看那块黑石。
这石头粗略一看,外表上与其他那些石块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萧遥触手所及,却感觉石块的表面并不似先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