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在此时,站在博木贴身后的一人却突然站出来,道:“巴通将军说来说去,这如何才能稳妥地拿下全真教之计,却还是没说上来,反而领着大家在这里逗乐。战事紧急,我阿术没心情听你开玩笑。”

巴通闻言一愣,众人也随即止笑,一齐看向说话之人。这阿术乃是忽必烈手下第一猛将兀良合台的儿子,有道是虎父无犬子,他年纪虽然尚幼,其年不过二十,但已是屡立战功,否则此时哪有他说话的份儿?巴通素知阿术胸有纵横,此时既然开口,那定是已有了妙计,于是道:“那不知阿术将军有何妙计?”

阿术等的就是这句话,此时也不谦让,当即对萧遥一拱手,说道:“全真教既然一时难克,他们一旦求援,江湖上也会不断有援兵杀来,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先出三万精兵将全真教团团围住,只做试探进攻,全真教若是一旦求援,剩下的两万人便可出击,于通往终南山的各处要道设伏,狙击从中原武林赶来驰援的那些武林人士。而若是不求援的话,便可一鼓作气,攻下全真教。如此一来,岂不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议论纷纷。巴通沉默片刻,忽然大笑道:“阿术将军果然聪明过人,此计甚妙!”

萧遥此前只是听过阿术之名,并未见其人。这时他听阿术竟能想到这一点,也不禁在心中暗赞道:“此人果然与他父亲兀良合台一样,都是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四分五裂(下)

帐中众人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之辈,此时一听阿术所言,立刻便明白了他的作战意图,因此也都与萧遥一样,在心中赞道:“果然是一条好计谋。”阿术提出的这围点打援的战术,进可攻退可守,一方面既能达到攻灭全真教的战略目的,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不断地歼灭赶来驰援的救兵,从而让江湖中同存此心的人渐渐心生顾忌,只要杀的他们怕了,那便再也不会有谁来救助全真教。而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全真教自是如案上鱼肉,任人宰割,至于蒙古军队的威名,也会随之传扬出去,令中原群豪闻风丧胆。如此一来,便等于是一石二鸟,在打击了敌人的同时,还增加了自己的威望,不可谓不妙。

巴通刚才虽然被阿术抢白一通,但他生性豁达,心胸宽阔,又不是那种易于记仇的人,加之此时妙计在手,对阿术反而十分推崇。他与身边几人热烈地商议了一番后,觉得并无什么遗漏之处,于是转身对萧遥拱手道:“萧将军,阿术提出的计策甚妙,我等均无异议。是否照此行事,还请将军定夺。”

萧遥微微一笑,道:“阿术将军确实是人中龙凤,所提的这个围点打援的策略考虑周全,平稳之余,却也不失锐进,的确乃是一条妙计。”

阿术听到萧遥夸赞,当即单膝跪地,双手行礼,躬身道:“谢大将军夸奖。”

巴通见状,随之道:“那末将这就安排下去……”

一语未毕,却听萧遥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妙计归妙计,但是这条计策,此战并不能用。”

他刚才不吝赞言,对阿术大加夸耀,于是人人都以为萧遥已经认可了这条计策,这便等于已经为此次战斗定下了方向。岂料此时,他这位掌握兵符,拥有最终拍板权利的大将军却忽然又说此战不能用阿术的计策,这如何能不让众人感到摸不着头脑?须知军中无戏言,萧遥此时作为军中的最高统帅,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决定了手下那五万名兄弟的生死安,正因如此,之前那些副将们才会用充满质疑和戒备的眼光,来看萧遥这位看似文弱、只是奉旨上任的大将军,直至萧遥展露出自身实力后,他们才选择了接纳和相信。然而此时,萧遥的一句“妙计归妙计,但此战并不能用”却又让他们陷入了困惑之中:“既然是妙计,那为何不能用?若是不能用,你作为大将军,却又为何称赞是妙计?这岂非是自相矛盾吗?”

想到这里,众人心中顿时又升起了一阵疑虑,暗道:“这位萧大人虽然武功高强,颇具实力,但他毕竟从未领军打过仗,对于这行军部署、战略安排等,他究竟懂不懂?”这样的想法一旦出现,出于对手下数万兄弟性命的负责,相对而来的,便一定是对于萧遥的质疑甚至抗拒了。

见到面前众人突然间脸色不善,连刚才受到交口称赞的阿术也同样是剑眉微竖,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解与质疑交杂在一起的复杂神色。萧遥对此却是心知肚明,因此并不慌张,他对众人的目光视若不见,眼神在帐中扫了一圈后,只是缓缓道:“阿术将军此计,确实是考虑周全,既能料敌先机,将全真教的反应考虑在内,又能随机应变,想出半路狙击援兵这样的妙招,换做其他地方施展的话,此计都堪称完美。”

“但全真教坐落在终南山上,而终南山乃是秦岭山脉的一段。那秦岭山脉横亘东西,绵延千里,山中地形险峻,沟壑纵横,拥九州之险。此等地势,仅凭三万精兵,如何能做到将全真教封锁地滴水不漏?更何况,终南山乃是全真教那些牛鼻子老道们的老巢,他们对于如何脱身,山中有什么小路定是十分熟悉,说不得,他们历代积累,连逃生的暗道也是一应俱全。若按着阿术将军的计策,咱们一开始围而不攻,只是在外设伏狙击援兵,这自然没什么问题,可万一全真教得到了消息,知道救援无望后,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下定决心,干脆利用地势之便集体遁逃,以图保存实力,然后回头再率领中原群豪,跟咱们游斗起来?”

“同时,这所谓的‘打援’也有问题。依阿术将军的布置,是要分出两万人,然后分散到通往终南山的各处要道,堵截那些赶来增援的江湖救兵。这么做看起来是没错,但不知各位想过了没有,四面八方通往终南山的路何止千百条?咱们堵的了十条百条,却堵不了一门心思就是要绕过咱们的人。这两万人一旦分到陕西全境的话,每一条路上还剩下多少人?而且,咱们即将要面对的,还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且这些人极有可能结伴同行。咱们人要是少了的话,根本应付不了这些身怀绝技之人,但要是多了的话,其他地方却难免就会有漏网之鱼。虽说这些漏网之鱼对咱们最终攻灭全真教并无影响,可如此一来,却不知要因此而多损失多少手下的好兄弟。所以,阿术将军的这围点打援之计,极有可能变成既围不住,也打不过的局面。”

此言一出,顿时满堂皆惊。巴通愕然地望着萧遥,一时间张口难言。他是真的万万没想到,这位看起来一派书生模样的文官,对于战局,竟会有着比自己这久经沙场的老将还要透彻的理解和把握,这怎能让他不惊讶?而其他人与巴通的想法也大致相同。他们之前都以为,此次攻灭全真的战斗,就算忽必烈派了萧遥来,他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主帅,等到时候真的打起来时,像是出谋划策、率众冲杀这些事,最终还是自己这些人,所谓主帅,最多不过是起个压阵的作用罢了,所以对萧遥一直十分轻视。直到萧遥展露锋芒,这些人才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但那只是因为萧遥个人的英勇,所尊重的,也只是他个人,而非是因为他作为主帅。但现在,萧遥一语中的,直接指出了这个所有人都认为毫无纰漏的计划里存在的各种问题,这等敏锐的洞察力,这等一言而决的豪迈,还有那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完全就是一位优秀的主帅才能展现出的风采。如此转变,怎能不令巴通等人感到惊愕?

回过神来,众人细细品味,包括阿术自己,也都已隐约察觉出了这个计划的漏洞。可他毕竟顺风顺水惯了,这时陡然遇挫,心中难免不平,于是想了一下后,开口问道:“那不知萧将军还有何良策?末将洗耳恭听。”

萧遥轻笑一声,道:“这便是此战,忽必烈殿下定要由本将领军的意义所在。我知道诸位心中对萧某人定有不服,但有一事大家须知,这一战不同于两军对垒,沙场搏命,现在,我们的对手是一个江湖门派,那么这便不叫军事,也不叫战争了,这叫恩怨,叫厮杀。江湖事需江湖了,此战若是由各位将军用军事的手段来应对,其结果恐怕绝对是不堪设想。可是萧某生于草莽,长于江湖,对于这种事却是再了解不过,所以,才有萧某刚才的一番话,还望各位将军理解。”

巴通与博木贴等人一同道:“谨遵将军教诲,将军但有所命,末将无有不从。”神色已十分恭谨。

萧遥笑着点了点头,忽然面色一厉,道:“既然如此,帐下众将听令,各部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动,违者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又是一阵愕然。他们本以为这位主帅接下来会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谋鬼策,谁知,竟是命令众人都不得随意出动?那这算什么计谋?这样如何攻灭全真教?难不成,等着全真教的人都自杀不成?

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分五裂(四)预谋

萧遥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并不做任何解释。巴通思忖片刻,见其他人都与自己一样,眼神中充满着不解之意,想了一下后,终于还是率先开口,小心翼翼地问道:“萧将军,不知此举……却是为何?”

巴通一言出口,其他人议论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均是静等萧遥解释。萧遥待诸将群议稍复,帐内人声渐止后,这才悠悠开口道:“此战,其实四王子殿下与本将早就定下了对策。刚才本将便已说过,江湖事需江湖了,全真教贵为玄门正统,天下第一大教派,在武林中根基雄厚、势力通天自不必说,而像是这等规模的力量,那些江湖中人别说跟咱们现在一样,要将他们彻彻底底地连窝端踩在脚下,平日里,恐怕就连这般的心思也升不起半点。正因如此,所以此番覆灭全真,事关重大,不止是咱们,那些中原豪强,其实也都是虎视在侧,只要这件事咱们应对稍有不测,他们就一定会群起而攻之。但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存的,未必便都是救援全真教的心,十有**,反而是想借全真覆灭之事来个浑水摸鱼,从中分一杯羹。”

“全真教虽然树大招风,但毕竟它乃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就算其他门派对其有觊觎之心,可因为顾忌江湖道义,同时还有其他居心叵测、伺机而动者暗伏,因此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耐心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光明正大插手全真教的机会,否则一旦贸然出击,反而有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招来其他野心勃勃之辈,做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那种事。所以现在,咱们的大军只要一旦有所行动,便会立刻给他们提供一个最好的借口,更何况,咱们的蒙古军队现在还尚未征服中原,对他们来说仍属异族,这就更能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之心,插手的理由也就更加充分。”

“而想要避免这种让对方名正言顺,却让己方处处被动的局面,那就只能跟那些心存觊觎的中原群豪一样,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办法,让全真教自己乱起来。因为此时,整个中原武林都在等着出手,企图从全真教这块大肥肉中能分得一杯羹。一旦全真战火被引燃,那么谁还能忍住不出手?恐怕到时候的局面之混乱,真的能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既然如此,那么咱们要么就拥有能直接解决一切的力量,以压倒性的姿态令任何人升不起反抗之心,但这样的力量,仅凭现在咱们手中这五万兵马,显然是杯水车薪,难以达到的,所以,只能采取另一种办法,那就是直接抽身事外,渔翁得利。可是,现在局面如此,那些江湖豪强也并非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他们也能分析出其中利弊。既然如此,那自然也就没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而是都在等着那所谓的‘好机会’,然后自己再携众同上,争个你死我活。”

诸将听到此处,均已是恍然大悟。而众人心中深明之余,也对萧遥这等看问题的透彻与睿智,包括对于敌人各种心理的掌握,各方面势力的全盘思量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的阿术心中,对于萧遥已满是钦佩之意,对于刚才他的一番分析,也是越想越觉得丝丝入扣,有条有理。但他想着想着,却忽然觉察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且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番细思之下,终于忍不住,开口问出了心中的那一个疑惑:“可是萧将军,若是各方势力都这般投鼠忌器,按兵不动,要等着一个契机的话,那此时的局面岂不是反而成了一潭死水?谁都想动,却谁都不能动,这般相互牵掣,其结果只能是一直拖下去,可是拖得越久,全真教反而会越安全。那这又如何能达到咱们的目的呢?”

萧遥用赞誉的眼神望了阿术一眼,心道:“此人心思敏捷,才略智谋也都不逊于我,将来必成大器。若是可能的话,定要找机会收归己用。”

阿术一言惊醒梦中人,听到他的这番话,巴通和博木贴等人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问道:“是啊,萧将军,这却如何实现咱们攻灭全真教的目的?”

萧遥道:“各位稍安勿躁。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各方势力,包括咱们自己,确实是陷入了一种僵持的地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被人当枪使。但咱们不敢动,不代表全真教自己也不会动。而且似现在这种局面,其实破局的关键,正在全真教自己。正如各位刚才所言,不动固然无损,但也绝不可能有得,即便是想要乱中取胜,那首先也得乱起来才行。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么多势力互相牵制,谁敢轻举妄动?在一般人看来,那这事也就这么僵下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那些掌门或者帮主们的心思。”

“可是王爷的眼光,岂是那些江湖草莽之辈所能比的?对于现在的局面,其实他早有预见,也早就想到了此处,所以在本将前番领命,率众敕封少林寺的同时,已派了耶律大人率先铺垫。这件事的关键之处,便在于如何让全真教自己乱起来。只要全真内乱一起,而这场内乱又能在咱们的掌握中进行,那么这场战斗,咱们便已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到时候,其他势力就算眼见全真乱象已生,但投鼠忌器,也不敢轻举妄动。就算真的有胆大的,耐不住性子冲了出来,大家一拥而上,你争我夺,但咱们却早已捡了最大的便宜。而且,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还可以里应外合,与全真教联手抗敌。若真如此的话,那咱们趁势出兵,灭了中原武林也是名正言顺之事,如此一来,收获可就远超想象了。”

萧遥言及此处,众人这才算是彻底明白这一场战斗真正的安排和部署。包括阿术,帐中诸将谁都没想到,原来这一场看似普通,只是简单地要攻灭一个江湖教派的战斗,其意义竟是如此重大,连蒙哥可汗觊觎已久的中原武林,也能以此为契机趁势拿下。而他虽然嘴上说这完全是忽必烈的主意,但诸将哪能不明白,此计最初究竟是源自何人?思及此处,众人再望向萧遥的目光中,已变得十分尊敬,甚至有些莫名的畏惧在里面。

第三百八十七章 四分五裂(五)先锋位

主意既定,诸将同心同德,士气顿时间已是十分高涨,人人都恨不得立马开战。阿术率先请缨道:“萧将军,此战末将愿为先锋!”

巴通等人也一同跪下,大声对萧遥道:“末将也愿为先锋,请将军成全!”群情激昂,人人都是奋勇争先,似是生怕别人将这先锋之位抢了去。

萧遥端坐帅位,眼见这些蒙古将军们个个悍不畏死,一提起战斗来,简直比洞房花烛还要兴奋,心中不由地感慨道:“仅凭此一点,便不知要比我曾经见过的那些只知求和,每日里焚香祷告,祈求战火千万不要波及到自己身上的那些南宋将军们要强出多少倍了。”

他见众将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一时间倒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对于选择先锋这事儿,萧遥虽知一定要视对手而定,但究竟怎么个定法,他之前毕竟没真正做过一军统帅,因此在经验方面,还是略显不足的。

想到这里,他原本想说:“这先锋的人选,其实并非当务之急,各位大可不必现在就开始争夺。”但转念一想,却干脆道:“此战全真,局势复杂多变,且关系重大,只要稍有不慎,我军便可能折戟沉沙,吞下一场惨败。因此这先锋之位,须得由一位不仅勇猛过人,且才略心思俱是上佳之选的将军担任才可。不过本将接掌帅印时间尚短,对各位还不太熟悉,若是随意便指配的话,既是对各位、对此次战斗的不负责,也有任人唯亲的嫌疑。所以,本将现在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一问各位,谁能将本将的作战意图完全领会,那么谁便是此次的先锋之选。各位有何意见?”

众人一听,均觉此言十分有理,于是各无异议,都点头表示赞同。只是,诸将表面上侧耳静听,但心中却是都暗下决心,卯足了一股劲,脑海中更是思绪翻涌,谁也不甘居于人后。

其实,萧遥心中早已有了一个引乱全真的具体计划,但这计划因为过于出奇,因此他本不打算说出来,只想一步步慢慢来。但此时他见有此契机,且这先锋之选确实颇为头疼,于是才临机定夺,借此机会说了出来。此时,他微微一笑道:“咱们大军浩浩荡荡地集结于终南山下,此举其实早代表了与全真教战端已启,中原武林对于此事的议论更是沸沸扬扬,就差正式宣战了。”

巴通道:“没错,此时的局面各方都是心知肚明,只是因为咱们现在尚未对全真正式宣战,因此各方才没彻底撕破脸皮。但宣战之事需要主帅出面,之前萧将军还没到任,所以才拖了下来。现在将军既在,末将回去便开始起草战书,然后呈于将军,以期早日开战!”巴通对这先锋之位势在必得,而刚才萧遥也说了,谁能领会他的作战意图,那才授予此位,因此萧遥话音刚落,他便赶忙接口,既能显出自己紧跟主帅的思路,又能看到他求战若渴的决心。

其他人听到巴通抢先一步开口,一个个均是暗自扼腕,刚想叹息自己怎能如此轻易地就失了先机,有几人甚至已打算再度抢言,却听萧遥已开口道:“巴通将军不必*之过急。战书当然是要尽早起草,但这开战之事,却是急不得的。这段时间,咱们仍是按兵不动。”

众人闻言至此,当即为之一愣,暗道:“俗话说兵贵神速,既然下了战书宣了战,那自然就是要尽早开战。就算顾忌各方势力,主力一时间动弹不得,那也要想办法剪其羽翼,如何能按兵不动呢?”巴通也同有此惑,因此一时间呐呐不言。但有了之前萧遥的深谋在后,此时诸将已无一人再出言质疑,而是一个个都凝眉苦思,想要早他人一步,领会到萧遥此举的目的,帐中一时间寂然无声。

过了片刻,阿术突然开口道:“末将有一疑问,还想要请教萧将军。”

萧遥道:“但说无妨。”

阿术似是犹豫了一下后,这才开口小心翼翼地问道:“萧将军手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力量?”

此言一出,帐中有人顿时露出一副恍然惊悟的模样,有人却仍是满脸迷茫,不知阿术突然问这个问题的用意何在。而萧遥听他问出这个问题,已知他定是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赞许地看着他,点了点头道:“你确实不错。”

阿术一听到萧遥肯定的回答,便已知自己这先锋之位算是定下了,心中当即也长舒了一口气。他见同僚中仍有人大惑不解,在与萧遥做了一番眼神交流后,便傲然解释道:“各位,想必大家对于萧将军刚才所言的按兵不动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何如此。但其实,将军如此用兵,才真正是神来之笔。”

“中原武林帮派林立,虽然都不怎么强大,但胜在数量繁多,这还不包括那些走单帮的江湖中人。现在咱们跟全真教摆明了已是兵戈相见,再无回旋的余地,而全真教作为他们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如果此战被攻灭的话,有道是唇亡齿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管那些江湖帮派是否出于私心,也都必须要帮上一把。而咱们面对这些对手,虽然不足为惧,但等到时灭亡临安时,仍是不小的阻碍,所以此战,便是聚而灭之的最好机会,一旦错过,日后放虎归山,那就遗祸无穷了。”

“现在咱们的军队已在此集结,且并未有任何遮掩,一举一动都被那些中原门派看在眼里,这其实已是失了先机,因为不管咱们如何做,他们都能据此做出反应,若是此时直接开战,攻上终南山的话,对方群起而攻之,咱们唯有败落一途;而若是想要先对付这些暗伏在侧的江湖门派,一旦出手,那便是打草惊蛇,就算能灭了几个门派,但其他更多的作鸟兽散,待咱们撤兵后再聚到一起,那岂不等于是徒劳?因此,只能用计,在战前便让这些门派主动地聚到一起,跟全真教定下攻守同盟。如此一来,咱们的对手看似力量大为增加,实际上却是给咱们省了不少事。”

“而这个计策,我猜萧将军原本之意,便是打算利用对方全是江湖草莽,既无组织可言,相互间又无信任可取,说到底只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的弱点。刚才萧将军既然已经说了,手中尚有另外一股不为外人所知的力量,那么这股力量便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