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招大出洪七公和萧遥的意料之外;因此二人不由得都是同时惊呼出声。洪七公使出那一双“双管齐下”;本意只是在于退欧阳锋;令他无法再向萧遥发难;而他也知道欧阳锋此刻重伤未愈;料来也不敢托大应对;因此才毫无顾忌地使出了这一招;谁知;欧阳锋此刻蹿身直上;看样子竟然意欲自杀;这怎能不叫人吃惊?洪七公虽与之素有仇怨;但经年累斗之下;二人其实早已在心中惺惺相惜;虽互为对手;交往间极尽算计之能事;但等真到了这种面临生死的时刻;却也不愿这个相斗了大半生的老对手就此便死去。可问题是洪七公出招之时;已算定欧阳锋定会退避;因此并未准备后招;更没有什么别的变化;此刻事出突然;虽然凭着洪七公的功力;中途变招并非易事;可武功招数非攻即守;如此仓促变招;二人之中必有一伤。洪七公心思灵敏;瞬间便想到了此节;因此手上便不由得略一犹豫。而就是这一停顿;欧阳锋乘隙直上;右掌在洪七公击向自己百会穴的左掌一带;整个人已从洪七公的双掌之间飞身而过;用头撞向了他的胸口。

洪七公不料欧阳锋出此奇招;刚欲向后躲闪;脑海中却忽然灵光一闪;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临敌经验和对于欧阳锋武功招数的了解;让他立刻止住身形;不仅不再后退;反而挺身直上;看起来便似将胸口直接对上欧阳锋撞来的脑袋。萧遥在旁观看;见此情景;不由得大叫道:“不可!”话音刚落;随后出现的一幕更是令他目瞪口呆;只见欧阳锋竟在半空之中扭动身形;就好像要刻意避开洪七公的胸前要害一般;只是一晃而过;便到了洪七公的背后;挥拳朝着他的背心砸来。而洪七公由于刚才挺胸前冲;此刻身形前移;因此这诡异莫测、势大力沉的一拳竟砸了个空!

萧遥见洪七公堪堪避险;心思一转间;便已恍然大悟。原来欧阳锋这一招之中;既融合了灵蛇拳拳法;又融合了他白驼山瞬息千里的轻身功法。他创此奇招;本来是考虑到自己凭借迅捷的身法抢身直上;身形变幻间;对手那一招便已然失效;而自己欺身猛进;利用灵蛇拳让敌人以为已将自身来拳架开;使出拳的方位显得匪夷所思;然而却又在离敌最近之处突然变换方向攻击敌人;使敌人大感窘迫;进而失了先机;自己好忽施暗袭;洪七公背后那突如其来的一拳;便是由此而来。殊不料;欧阳锋固然是个武学奇人;但此刻他的对手却也是个天纵之才;洪七公料敌机先;之前看似蠢到极致地去将胸口送到欧阳锋的猛烈撞击之下;实则是已看出了此乃虚招;此刻若避之不及;转瞬而至的杀招一旦使出;那时候再想躲避可就来不及了。想明白了此节后;萧遥对于欧阳锋的武学造诣固然钦佩不已;而对于洪七公心思之机敏、武学知识之渊博;还有当机立断之下的果决之心;更是佩服地五体投地。

这一切说来缓慢;实则只在瞬息之间。待萧遥将二人的招数想明白后;他二人早已又斗了数十招。洪七公先前被欧阳锋以灵蛇拳寸劲暗伤;虽不严重;但在内伤未愈之下又添新伤;对于本身的功力发挥自然大有影响;此时萧遥眼见洪七公渐落下风;便有意上前相助。在心中暗道一声“得罪”后;萧遥当即挥拳直上。如此一来;场上形势立变;洪七公与萧遥携手共敌欧阳锋;这场争斗的胜负便已毫无悬念。待拆到一百七十九招时;欧阳锋一招“风蛇乱舞”欲攻洪七公时;萧遥当即在旁使出落英神剑掌里的一招“疾风骤雨”以快攻巧。欧阳锋此时正被洪七公以降龙十八掌紧紧缠住;面对萧遥的侧面夹攻;体内真气早已难以维系的他一个躲闪不及;前胸与左腹当即中招;整个人顿时如一片雨中落叶;被萧遥击飞了出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

欧阳锋经此一击;顿时委顿在地;脸色苍白;显然身体上已受了不轻的伤。二人本来就是谁都不想取欧阳锋的性命;此时见此情景;萧遥立即罢手停攻;洪七公也不再进击;都站在原地;看着欧阳锋的一举一动。过了片刻;还是洪七公率先开口;关切地问道:“老毒物;你感觉怎么样了?”

萧遥那两掌其实威力并不如何强劲;能够击中欧阳锋;多半还是占了洪七公一直牵制于他的便宜。这两掌若是换做以前;欧阳锋身强体壮之时;他根本就不放在眼中;凭着萧遥的功力;就是让他打上个十掌八掌的;那也并无大碍;可是此时他毕竟大伤初愈;功力还没全部恢复;这两掌一加于身;登时牵动旧伤;令他再难动弹了。此时听到洪七公的问话;欧阳锋浑浑噩噩地胡言乱语道:“乖儿子;快去杀了这两个奸贼;给义父报仇;快去;杀了欧阳锋;杀了欧阳锋!”言语不仅疯癫之至;连躺在地上说话时也是粗气连连;神情萎靡;看起来就像是市井中一个腐朽不堪、百疾缠身的羸弱老者;哪里还有半分位列天下五绝之一;在西域独霸天下的绝世高手的风采?

萧遥见此情景;心中不禁微觉欧阳锋此时的处境确实是十分可怜;无意间斜眼扫去;看到洪七公的脸色时;才发现原来他脸上也现出了一丝不忍之色。便在萧遥心中正犹豫着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时;却发现洪七公忽然迈步而前;伸出双手打算扶起欧阳锋。萧遥见状;心中一动;也赶忙跟了过去。可二人刚走到欧阳锋的身边;他却突然从地上鱼跃而起;双掌齐出;分别拍向了洪七公和萧遥二人的胸口。这一下虽事起突然;但欧阳锋此时已是强弩之末;这两掌哪里还有什么威胁可言?因此轻轻巧巧地便被二人躲了过去。击出这两掌之时;欧阳锋脚下无根;手上的力气又使得太足;因此一个站立不定;登时头重脚轻;踉跄着摔了出去;再次跌倒在地。

“唉……”洪七公叹了口气;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欧阳锋后;这才对萧遥缓缓说道:“老毒物这疯病看来是无法可医了;咱们就是想救;眼下却也无计可施。走吧;就留你义父在这里好好养伤;如果福缘不浅;相信有朝一日;他还是会好起来的。”

萧遥虽然甚不甘心;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布置的一切如此轻易地便化为泡影;可他也明白欧阳锋此时神志不清;疯疯癫癫;除非自己能将他的疯疾治愈;否则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那也是别无他法。想到这里;萧遥只得轻轻地点了点头;任由欧阳锋僵卧于地;与洪七公携手下山而去。

走在下山的小径之上;回忆此番华山之行;萧遥心中一时间感慨良多;不禁暗暗叹然道:“世间之事当真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此番自己能够得遇当世两大绝顶高手;这等机缘已是殊为难得;而且其实已得洪七公三日指点;加之后来又从二人以言语对拆招式的一番较量中渔翁得利;再次暗中学到了很多精微奥妙的武学知识;自己的武学修为和境界与数月之前刚到华山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己的这番收获其实已属极为难得的奇遇;纵然无法得到欧阳锋的传承;那也是瑕不掩瑜。”想到这里;萧遥看着身边的洪七公;不由知足地微微一笑。

二人走下华山;这一日已进了华阴境内。由于一路上;萧遥一直都在将自身体内的真气输入洪七公体内助其疗伤;因此洪七公的伤势复原地很快;此时已恢复了七八成的功力;脸色也是日渐红润;胃口更是一日大过一日。来到华阴县后;洪七公为弥补之前山中苦寒;并无多少美味的鸡鸭鱼肉以犒其胃;足其欲;因此二人在客栈之中甫一安定下来;洪七公每日里便大鱼大肉;好酒好菜地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萧遥每日里帮他整治食物;敦促店家做出洪七公点名要吃的那些菜肴;而看着一番辛苦后终于做出的那些珍馐美馔;饕餮盛宴;他也终于切身体会到了洪七公之所以爱美食如命的原因之所在了。

如此这般忽忽月余已过;洪七公的伤势终于大好;而想到自己在南方之时所见所闻却未曾有幸一尝的那些奇珍异味;他便再也无法按捺自己的渴望之情;对萧遥说道:“这里的东西老叫化已经吃腻了;这就要南下;再去找些好吃的来打打牙祭了。小子;咱们也就此别过;各奔东西了吧。”

萧遥虽早知有此一日;但等真到了离别之时;却也不禁心生不舍。自从二人从华山之上下来后;萧遥百般设计;先是以好言相求;继而以美食诱惑;费尽心思之下;才终于又让洪七公答允指点了几招武功。只是随着洪七公所传授的的武学知识愈益高深;此时洪七公指点萧遥的武功后;虽然论及威力自然是刚猛无铸;可如此一来;施展招式时所要消耗的内力却也是大幅增加;萧遥内功不济的弱点便渐渐暴露了出来。其实时至今日;萧遥的内功仍只是以九阴残篇所载的心法为主;古墓内功为辅;而当需要施展桃花岛绝技之时;还有与之相配的另外一套内功;虽不可谓不全;但这些内功顶多只能算是武林中的一流内功;算不得多么登峰造极;眼下若是有绝妙的招式在手而无绝妙的内功相辅;那也是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的。一念至此;萧遥虽颇为伤感;但既知自己的弱点所在;他是决计不会置之不理的;因此思虑再三之下;还是与洪七公挥泪而别。

离了华阴县后;洪七公飘然而去;不留行踪。萧遥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看了一眼通往南方宽阔而平坦的大道后;也随即踏上了旅途;一路马不停蹄地朝着少林寺赶去。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探少林

此番前往少林寺的意图;正是因为萧遥在洪七公的一番悉心指点下;明白了制约自己的武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瓶颈之所在;那便是自己的内功问题。虽然他之前在古墓之中;利用寒玉床日日苦修;一举奠定了其扎实的内功功底;为修炼桃花岛绝技和九阴残篇上的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当时他闭门造车;完全只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练习;凭他那时的武学修为和眼界;对于这些武功中最为精深和奥妙的地方根本不能窥觊一二;因此自然也谈不上能彻底地领会贯通。而真正的威力不能发挥出来;对于内力的要求自然也不会太高了。但此时洪七公指点一番;令萧遥得窥其中的无穷奥秘后;俗话说水涨船高;出招时的力道、招式中的诸般变化以及内力如何运转才能发挥到最大威力;诸如此类的一些窍门一旦领悟;内力消耗必然剧增;萧遥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想到自己此时无家可归;流落江湖;去哪里不是去;因此略一沉吟之下;思及倚天原著中;张无忌那高深莫测、威力无穷的九阳神功;才会动了前赴少林;打算密借宝经的念头。

此念甫定;萧遥再次踏上了南下的道路。上次他从长安出发;南下前往大理;途中虽略有收获;但最后仍落得个狼狈而归;可此番南下;他意在九阳真经;若是到时一旦得手;日后勤修苦练;那么跻身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之列自不在话下;而至于李莫愁此类的劲敌;那更是不在话下;那时宏图大展;当真是踌躇满志。一念至此;萧遥的心境已是大不相同;因此一路南下虽然风霜雨雪;经历颇为坎坷;可再也没有像先前北上时那般失魂落魄;神情茫然了。

如此这般日夜兼程;苦行不缀;半个月后;萧遥已再次站在了嵩山少林寺的山门之前。望着一切如旧的景色;想到上次送杨过来时的情景;他心中不不禁暗暗叹然。忽然间;一个声音传来;说道:“萧施主可是来看望天心小师弟的吗?”

萧遥循声望去;才发现说话之人;正是上次引领自己入寺的那名知客僧;当即双掌合十;微微一笑;说道:“大师还没忘了在下。”

那知客僧还礼道:“小僧怎敢忘了?上次会面之时;小僧见施主年纪轻轻;但武功却已十分了得;不由得甚是敬仰。平日里小僧甚少涉足江湖;对于武林中的英雄豪杰人物所知不多;因此当时便在心中暗暗记下了施主的姓名。”

萧遥第一次听见有人称他为武林中的“英雄豪杰人物”;此时听他言语间说的极为真诚有礼;心中也不由得飘然而动;说道:“大师过奖了。不知天心小师父此刻是否就在寺中?在下有一些俗务;恐怕要多有叨扰了。”萧遥虽然听到那番恭维之词时;心中也颇为欢喜;可他毕竟心智沉稳;在对于知客僧这番言辞的用意并未摸清之前;他还是不愿多受;因此便在不知不觉间转移了话题。而在称呼上;他也刻意与杨过拉开了距离;不称“兄弟”;而称“小师父”;为的也是免得到时自己“借经”失败;这些事情会因为二人关系太近而令他无法独善其身;影响了日后的大计。

那知客僧听萧遥询问杨过的下落;刚要开口回答;忽然间却有一阵呼喝之声穿过静谧的树林;传入了二人的耳畔。那知客僧凝目望去;不由得微微一笑;对萧遥说道:“那不是来了吗?”

萧遥扭头看去;只见在通往山下的宽大石阶之上;有一群着上身的僧人正挑着一担担水从山下疾奔而来。其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地间朔风如刀;寒意凛人;天空刮过的穴更像是一件件锋利的暗器;吹在面颊之上;令人隐隐作痛。而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下;那些僧人却一个个不着僧衣;人人双手上提着一桶冰冷刺骨的寒水;狂奔在冰天雪地之间;此情此景;当然要令不知情者暗暗惊诧了。

这群少林僧似乎是在比拼耐力和速度;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朝前疾奔;丝毫不肯落了下风。见到这样的练功方式;萧遥不禁微微一笑。忽然间;他眼前一亮;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极为熟悉而特别的身影。只见那身影与其他僧人略有不同;别的僧人都是双手平伸;手中各提一只木水桶奔行;而那个僧人却是在双臂之上又加挂了两只水桶;不仅如此;那僧人身上似乎还穿了一件极为坚硬沉重的衣物;因为他虽在快速奔跑之际;但那件衣服却没有丝毫的飘动;只是一上一下地来回轻微跳动着。这一切虽然与其他的僧人大为迥异;但真正让萧遥注意到他的;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在这群僧人的较量之中;他已将身后尚在追逐不休的十多名僧人远远甩在了身后;处在了遥遥领先的位置。冰天雪地之中;这一个身负重装、快速奔行的身影显得异常夺目。萧遥看着看着;也不由得暗暗赞道:“这群僧人虽身负重物;奔行之际却是举重若轻;而且在这冰天雪地之中顶风而行;此等内功修为当真了得。”想到这里;又不由得望向那奔在最前的身影;眼神中更是充满了赞许和喜悦之情。

少林寺前的石阶足有千阶之多;然而那身影奔行如电;不一会便已接近了山门之前。萧遥见此情景;刚想迎上前去;脚下刚行;然而心思一转间;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只见蓦地里;他的双手挟风带雪地一掌推出;竟迫得站在一旁;原本正欲开口讲话的知客僧一时间张口难言。

这双掌齐出的功夫;乃是萧遥得自洪七公点拨;苦思揣摩之下;从落英神剑掌中演化加工而成;不仅兼具了原有的迅猛灵巧之意;更增添了击出后的威力。此时甫一使出;当真是声势骇人。那身影原本正全力疾行;此时耳听得恶风袭至;当即更不多想;双手不动;双腿却已凌空弹起;对上了萧遥的双掌。便在此时;萧遥却忽然收力;躲在了一边。那僧人不料萧遥一触即退;双腿本已蓄足的劲道一时间无处发泄;足尖一点;旁边一棵碗口粗的杨树喀嚓一声;已被一脚踹中;瞬间断成了两截。

萧遥拍手笑道:“好功夫。”

那僧人踹断树干;立即转过身来;一见到萧遥;原本满面怒容的脸颊之上顿时被惊喜的表情所取代;高声欢叫道:“大哥!”

这僧人正是杨过。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印证

萧遥见杨过在自己突施袭击;且他身负重装的情况下;却依然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拆解;只这么一交手间;便已知他的功力在拜入少林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定然是突飞猛进;不由得心中大喜;迎上前去;单手搭在了他的左肩之上;亲热地说道:“兄弟;大哥好想你!”

杨过见到萧遥;心中极为欢喜;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顿了一顿后;才动情地问道:“大哥;这些日子;你过的还好吗?”

萧遥见杨过说的情真意切;心中也是颇为感动;说道:“大哥一切都好。兄弟;你这水桶赶快放下来休息一会吧。”说着;就要替他拿下水桶。

杨过赶忙说道:“大哥;不可。这是我练功所用;若是不得师父允可;谁都不能擅自放下的。”

此时萧遥已用手握住了那水桶的把手;欲待用力;忽然间却察觉到手中的感觉有异;他略一思索;立时便明白了原来这水桶竟并非木制;而是以钢铁所铸;单单这一只铁水桶;只怕便足有百十来斤重。察觉至此;萧遥心中的惊骇之意更甚;暗道少林武学扬名天下;果然并非是浪得虚名;此等苦修锻炼;当真非常人所能及。想到这里;对于杨过此时的内功修为之深更是有了切身的体会;赞不绝口道:“兄弟;你的武功修为大有进境;看来已在少林寺学到了真本事了。”

杨过挺着双臂说道:“大哥过奖了;若是没有大哥当初的帮助;又哪有小弟的今日?”便在此时;那些被杨过甩在身后的一众僧人才陆续赶到。见此情景;杨过微微一笑;说道:“大哥请先进寺中稍候片刻;待我们师兄弟练完功后;小弟便向师父告假;立即前来与大哥一叙。”说完身形一晃间;整个人便已进入了寺中;朝着一座禅院奔去。紧跟着;后面一众僧人也陆续冲进寺中;只是经过萧遥身边时;他发现这些僧人要么双臂已然无力支撑;软软地垂了下去;要么脚步沉重;虽仍能奔跑;但已全无健步如飞之态。如此这般两相对比之下;杨过刚才说话时中气十足;体态轻盈、一双胳膊犹如铁索横江;牢牢把持着四只铁水桶的样子;立时便试较出了各人的功力深浅。

那知客僧引着萧遥进入了待客厅;奉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之后便即离去。萧遥坐在茶室之中;等了半个多时辰后;终于见杨过穿着一身破旧不堪的僧衣走进了门来。见到杨过;萧遥率先迎了上去;说道:“兄弟;你可想煞哥哥了。”

杨过喜极而泣;扑上来说道:“大哥;小弟终于没辜负了你的期望。”说着;二人相扶而坐;谈起了自杨过拜入少林之后的种种事情。

原来;杨过自拜入少林;并从萧遥的口中得知“一梦如是”的秘密后;心中便就此记下了此节;无时无刻不在寻机而动。只是;他初入少林;不仅辈分低微;而且行动也颇不自由;每日里的早课晚课自不必多说;其他时间要么与其他师兄弟们一块练功;要么就是被抽调去打扫卫生;或是侍候师父师叔的饮食起居等繁琐事务;一时一刻也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不过万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虽然杨过乃是带艺投师;可一来他年纪尚幼;少林寺中对他并没有多少提防之心;二来萧遥前番教他的那一套说辞也是大有效果;既然同为佛门弟子;那么在哪里学艺其实并无什么区别;加之杨过自己也是天资聪颖;少林寺的入门武功;像是罗汉拳和金刚掌都是一学就会;武功修为与日俱进;而少林僧众又都是以慈悲为怀;根本没人像他在全真教时;赵志敬那般苛刻地对待于他;因此杨过很快便从一众僧俗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少林寺“天”字辈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每日里也无须再做什么端茶倒水、扫地擦拭之类的杂活;只要参禅静修;专心练功就好。一名弟子从拜入少林门下到杨过这种状态;少则要熬三四年;多则五六年;只能等来了新弟子后;才能脱离打杂的阶段;而杨过前后则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既有空余时间;那么一心想要学得精妙武学;将来为父报仇的杨过自然便开始谋划起了心中的种种打算。他心中对于萧遥之前临走时特意提及的菩提院中“一梦如是”的故事一直都十分留心;此时一得机会;便时时窥视于侧;而机会也在不知不觉间便到来了。俗话说天灾难测;这一年的盛夏时节;一场滂沱的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尚且不休;雨水积少成多;汇聚成河;从少室山上滚滚而下;霎时间便将山下的那些村落毫不留情地损毁殆尽。少林寺坐落在山腰之畔;地势很高;洪水自然淹不到;可无数的百姓却遭了秧。他们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命一众少林弟子下山开粥棚、搭茅屋以普度众生;而杨过便在此时觑准机会;趁寺中各处看守力量虚弱之时;趁机偷入菩提院中;按着萧遥之前的指点;果真在铜镜之上启动机关;从镜后的密道之中取出了一部经书。杨过喜获神功;当即便看了起来;可翻阅数页后却发现;书上所载他无一能懂。其实;这却是怪萧遥当初一时大意;虽说了易筋经的秘密;却没有直接对杨过言明这易筋经遇水才能显形的秘密;因此此时才令杨过虽有幸观之;却仍不得要领。可是那也是事有凑巧;杨过见一时间无法参透易筋经的奥妙;便想先将经书转移位置藏起来;待日后再细细研究;于是把经书藏在了怀中后;便也下山而去;随众救援百姓。这样顶风冒雨地忙碌一番下来;杨过浑身上下早已被大雨淋透;待他稍有闲暇;回到寺中打算更换僧衣、藏好经书时;翻开再看;那遇水显形的秘密已是不攻自破。察觉到其中的诸般奥妙;杨过叹然之余;却也更加坚信;这是上天在助其得报父仇。因此他在得到易筋经后;便开始刻苦修炼经上的武功。只是他一直担心被人看出破绽;因此只得强抑住心中的好奇之心;经上的武功从不敢大肆修炼。虽然如此;可他也是深受其益;武学修为突飞猛进。

第二百三十七章 盗经

萧遥听到这里;对于杨过这番不知是天幸还是命定的经历;心中也是感慨良多。杨过知道萧遥此番前来少林;定然不止只是单纯地来看望自己;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