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王座-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听了中年汉子的无心之言,薛老三只是得了灵感,猜到自己可能又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

待到老头儿这个故事讲完,满满地全是还债和愧疚心里,薛老三已然找准了老头儿缘何在云锦村民闹腾之事上,倾向老百姓的心理根源。

再到此刻,他薛老三一句“您不愿出山助我,只怕和这个故事有关”出口,老头儿惊得险些被烧着的柴火灼了手,至此,他已然完全印证了心中所想。

“老伯,唉,您真是用心良苦,可您想过没,光靠他们这样闹腾,啥时候才是头,噢,每次闹完了,要么分两条鱼,要么分三块钱,可这三块钱,两条鱼济得甚事儿?”

说话儿,薛老三站起身来,揭开烟气蒸腾的锅盖,拿了只剩半截木柄的铲子,在锅里翻了翻,一锅红薯稀饭,已经熬得有七八分熟了,干实实,黄莹莹,甜香扑鼻。

铛,铛……

老头儿从腰间抽出旱烟袋,用力在灶沿上一阵猛敲,嘿道:“你薛书记肯定是官家娃儿出身,三块钱,两条鱼在你哪里是济不得啥子事,但在老百姓这儿,就是天大的事儿,两条鱼,一家人能开心吃上半个月,三块钱够一个娃儿一年的报名费,这是小事?”

老头儿不接茬儿,薛老三还没办法,可这一接茬儿,他这儿全活了,伸手将锅盖盖了,在一边的小板凳上坐了,笑着道:“您老可别强词夺理,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我可没说两条鱼,三块钱不重要。”

第三百零三章说服

“我的意思是,对,咱还拿你的比喻来说,您方才说了,两条鱼能让一家人高兴吃上半拉月,三块钱够一个娃娃一年的报名费,可您老想过没,这两条鱼再省着吃,也就半拉月,可半拉月以后呢,不该苦还得苦,该馋还得馋么?至于,那三块钱的事儿,充其量也就够个报名费,可娃娃们要上学,不是只要报名费就成了的,笔本墨水,水包文具,哪个不要钱,就咱们云锦的老百姓,承担得起么?

老头儿哑然,闷了头抽烟,他没念过书,一点文化也是加入部队后学的,跟文字打过最多交道的还是主席语录,这样的水平,自然不可能是薛老三的对手。

老头儿闷头抽烟,汩汩的烟气快撵上锅里的动静儿,半晌,梗着脖子道:“我不听别的,你们当官的要是有能耐,云锦的群众就不会受穷,不受穷就不会闹腾,你是云锦的书记,我问问你,云锦普通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基本开支是多少,农田产量是多少,人均提留是多少……”

薛向默然,他不是不知道这些数据,而是实在说不出口,因为真实的数据,实在有些吓人。

且按那个数据看,政府非但不是在利民,反倒有横征暴敛的嫌疑。

“说啊,你怎么不说?”

老头儿用力敲着烟锅,瞪着薛向道:“我就跟你摊开了说,这些年,云锦的老百姓不靠着闹腾,混些补助,这日子早都过不下去喽,你当老百姓都不怕死,不要命,当兵的都端着枪来了,还扑扑往上冲?不是!但凡有丁点儿活路,谁愿意不要命,实在是穷得没办法喽。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嘛……”

薛老三算是看出来了,眼前的老头儿哪里只是完全符合党章上那夸张要求的党员,分明就是领袖说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看透此点,薛老三就看透了老头儿的底牌,看透了底牌,这局自然就没有输得道理。

却说,此刻,老头儿神情激动,义愤难平,薛老三知晓。这当口。跟老头儿说什么都白搭。干脆不理会老头儿,抄起灶沿上的土碗,径自揭开锅盖,也不用锅铲。伸碗就进锅里舀了满满当当一碗,拣过筷子,就稀里呼噜地往嘴里扒拉起来,边扒拉,还边嚷嚷着不错,评价起这红薯稀饭的成色。

老头儿正瞧得木木瞪瞪,薛老三第二碗已然下肚,又伸碗入锅。

这下,老头儿急了。从灶边的水缸抢起把秃了皮的木瓢,学了薛老三模样,入锅舀起半瓢,这才松了气儿,“你小子饿死鬼投胎?这可是我老头子一天的口粮。叫你小子一搅合,中午饭都没地儿寻摸。”

说话儿,弯腰从坛子里,拣出个炭黑的酱萝卜,拿水冲了冲,对半切了,抛一半进薛老三碗里,“行了,吃晚饭,赶紧走人,你这大肚汉,我老头子可养不起。”

薛老三小心的咬下小块儿酱萝卜,扒拉一大口稀饭,含糊道:“您老这也太抠门了,我好歹也是堂堂一区委书记,您拿这稀饭咸菜招待我,我都没嫌您,您反倒嫌起我来!”

老头儿瞪眼道,“怎么?瞧不起稀饭、咸菜?云锦的老百姓要是顿顿都吃得起红薯稀饭配酱萝卜,你小子就用不着来缠我老头子了,那时,你就想人家闹腾,也没人愿意闹腾了。”

“您这话说得可过了,我哪有瞧不起,瞧不起,我能吃这样?您老太敏感了。“

薛老三连连摇头,三两下扒完,丢了碗筷,“实话实说,让云锦的老百姓顿顿吃得起红薯稀饭配酱萝卜,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芝麻大的事儿!”

“芝麻大的事儿?”

蹭地,老头儿站了起来,“芝麻大的事儿,你小子立马给老子办喽!”

薛老三盯着他道:“您老还真别当我瞎白话,您要说家家顿顿大鱼大肉,我暂时可能力有不逮,可要说顿顿红薯稀饭配酱萝卜,一年,顶了天的一年,我一准儿办了,但前提是您老得配合我工作!”

“一年?真的!”

老头儿眼睛险些飞出眶去,怔怔许久,眼中精光逐渐黯淡,摇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你小子诳我老头子,你又不是财神爷,能拉金尿银!”

老头子有为民之心不假,做过相当级别的干部不错,但思维还是农民式的,眼界极窄,盯着的就是眼前的仨瓜俩枣,如何看得长远,在他眼里,二十万口子吃饭,就是登天一般的困难。

“怎么不可能,新区的事儿,您老也了解吧,短短一个月功夫,我解决了六千多人用工,向云锦群众输送现金近四十万元,这可是实打实的成绩!”

“四十万,这是真的,他们挣了这么多?”

老头儿满脸的难以置信,他知道新区管委会在大搞基建,也知道那边人头不少,可没想到竟能挣这许多钱,“你一天给他们开多少来着?按你说的这四十万,怕得有一块吧。”

“两块,就两块!”

薛向伸手比了个二,知晓老头儿吃惊,心中却无甚得意。

这年月的,工农剪刀差依旧惊人,普通工人一月能拿到六十多了,农民全年纯收入摊薄到单月也不过十几二十几。

其实,工地用工,薛老三开个一天一块,也都有的是人抢着干,开了两块,简直成了打破头的营生,也就难怪施工队那帮人万分不愿意解散。

而薛老三之所以开如此高的工价,除了以利结人心外,也的确是想给当地的百姓做些利益输送。

瞧见老头眼中疑惑更甚,薛老三笑着道:“您要是不信,不用我跟您拿账单,你随便找人打听就是,五六千人,干了三十来天,一人一天两元,到底是多少钱,您自个儿算。”

“可,这……”

老头儿实是信了,可心中纠结愈甚。

薛老三察言观色,知晓老头儿心中防线松动,继续猛攻,“您的心情我理解,可总靠对抗政府,获取补助,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新区的规划,我已经想通了,我可以跟您详谈我的执政思路,另外,对我个人,您可能还不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向您详细地做个自我介绍,尤其是本人在另外两地的任职情况……”

薛老师三顿时化身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疯狂地自我推销,这家伙雄辩滔滔,偏生口才极佳,像讲故事一般,讲起了自己在靠山屯,萧山的任职经历。

老头儿时而惊呼“什么,分田到户就是你小子捣腾出来的”,时而大喊“不可能,政府不征粮,各单位怎么运转,你莫糊弄我老头子”,间或拼命挥手“这么快,就富成这样了,你当天上在下钱雨啊”……

老头儿不能算是极好的听众,却是最好的捧哏,他哪里不明,薛老三就细细与他分说。

待话音落定,薛老三从公文包里,抽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一叠旧报纸,递过了老头儿。

老头儿茫然接过,初始不知薛老三缘何如此,待看了第一页头版头条的标题《分田到户是资c阶级的复辟》,眼睛便挪不开了,继而翻开第二张,第三张……

募地,长叹一声,“说吧,要我老头子做什么,我这把老骨头就卖给你了,只希望我老头子闭眼前,能瞧见乡亲们顿顿能吃上干实的红薯稀饭配酱萝卜!”

说来,老头回转心意,自是这些旧报纸之功。

原来,这些旧报纸,是薛老三来前,为做自我推销,刻意准备的,皆是历年涉及到薛老三主政地方掀起的思想界的论战风暴,从分田到户,到免除农业税以及免费教育等。

这一叠报纸上的论战精髓,只勉强识字水平的老头儿看不懂,可那字里行间的“薛向”却是瞧得分明,由此可见,薛向先前所言非虚。

而如此一个好干部,能干部,履职云锦,他王二娃又有什么理由不鼎立支持。?

就冲人家干成的那一桩桩大事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打实的成绩,他王二娃就必须得供其驱驰。

“好,好,你小子是好样的,好样的,苍天开眼啊,云锦这回算是有救了,说,你照直说,要我老头子干什么,对了,你还是先说最快多久,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老头喟叹罢,猛地兴奋起来,拉着薛向的臂膀摇晃个不停,一肚子问题也喷将出来。

薛老三也不矫情,先是跟老头儿描绘了一番云锦将来的锦绣前程,随即,便道出了来意,无非有二。

其一,请老爷子担任云锦新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协助新区人大主任卫兰同志,尽快完成云锦新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其二,拜托老爷子,尽可能在近期阻止新区内的村民啸聚一处。

却说,薛向方道出来意,老爷子便连连摆手,“你太想当然了,我老头子没那么大本事,这两样恐怕是一样都完不成。”

第三百零四章腊八

“不错,我在当地是有些人望,可相比各村的宗族势力,根本算不得什么,就算由我出面,组织选举新区人大代表,这代表的帽子,也一定是各村现任势力抢走,至于第二个,阻止群众闹事儿,那就更不可能了,不说别的,年关快到了,眼下正是农闲,我估摸着距离下一次聚众也没多会儿功夫了,你做好准备。”

薛老三也没指望老爷子挥手遮天,解释道:“您说的,我都了解,实不相瞒,关于人大代表选举,我已经有了初步考量。”说着,薛老三便开诚布公,将那待选小组的组建和背后的作用,道将出来。

啪的一下,老头将吃空了的水瓢,顿在了灶台上,花白胡子直抖,“好好好,谋定后动,老谋深算,现在就是不看那些报纸,我老头子也相信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都是你小子做出来的了,有了这工作组打底,再有我老头子这张老脸,人代会你无须担心了。”

“不过,群众聚集的事儿,你还得放心上,渔利可不是一个村儿两个村儿的利益,闹将起来,你那个施工队根本压不住,备不齐他们还得偷摸往里掺和,我老头子更没这个本事平息纷争。”

薛老三郑重点头,“行,我听进去了,您老歇两天,过两天就来新区上班,我让人给您老捣腾一间办公室出来。”

“要啥办公室,我又不办公,就是有文件要学习,我拿家就是,另外,休息就更不要了,咱们现在就走,早解决早了。”

说话儿,不待薛老三应声,王二娃抓过墙上的狗皮军帽。径自撞出门去。

要说,王二娃其人,果非浪得虚名,由他牵头,云锦新区人民代表选举,迅速走上了正规,有施工队报团打底,再加上,区区人大代表,权柄并不重。倒没那么多人惦记。且王二娃使了大力气。各个村庄选举,都极为顺利,当选之人,百分之八十都出自施工队。

当然。这当选之人,基本是走得民主选举,皆是负一时人望的所在,要么是退伍老兵,要么是集体生活时的生产能手,要么是口碑过人的乡村名流,总体说来,薛老三对新的人大代表组成,万份满意。

然而。却没人意识到这是薛老三在温水煮青蛙,是对基层政权抢班夺权的开始。

…………………………

寒冬的早晨,光亮总是来得极晚,时近七点,暮色才终于不那么厚重。大雪过后,必有阴,这也正常。

橘黄的台灯下,薛老三埋头案牍,时而阅览文件,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敛眉,时而喜目,当最后一份文件被收拢时,终于搁笔起身。

又是一个通宵,若是寻常人,便是这般熬也熬死了,饶是薛老三这国术宗师,连续数夜不眠,也觉疲乏。

奈何,新区事物实在太多,什么各科室的人员调充,基建验收,防雪防灾,人代会召开,一桩桩一件件,都得他薛老三亲力亲为。

更何况,时下正值岁末,年关将近,各种年终总结大会召开频仍,各大办公室都以邀请到他薛书记这新区一号列席参会为荣,可偏偏新区组建是第一年,必须给底下的同志们打气,他薛老三是哪家来请都不好拒绝。

除此外,行署方面,他分管的旅游,招商,教育等方面的事儿,还得兼顾,大半年不去,年终总结大会再不去,那定然是不成的。

如此这般,薛老三顿时化身七十二变的孙猴子,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一天到晚,基本就连轴转了。

会越开越多,积下的文件也越来越多,白日开会无暇批复,也只能连夜熬着批了。

薛老三踱步窗边,伸手推开窗户,刺骨的北风,扑荡而来,激得人脑子一轻。

又是一夜大雪,万里遍银,层林尽裹,天与地被这单纯的白,连成了一条线。

这银色的世界,乍看无比新鲜,可一旦久观,满眼无他色,便又枯燥起来,薛老三晃了晃脖子,正待关窗,咿呀一声,门被打开了。

戴裕彬一手暖水瓶,一手食盒,快步行了进来。

“裕彬,你怎么回来了,那边的事儿这么快就忙活完了?”薛老三奇道。

这戴裕彬是前日被他派下基层,配合地委武装部门,执行一项公务,原料想,需些时日,哪知道这么快就回归了。

戴裕彬将食盒在薛向办公桌上搁了,扭开,老三样,三斤包子,一壶豆浆,一碟小咸菜,动作的当口,嘴上却是不慢,“看着麻烦,其实简单,也就是四十多个村子来回跑着烦人,原本就是上赶着都寻不着的好事儿,谁不是打破头了抢,还能不快?首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是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要把这好事儿,送到那帮家伙怀里。”

说着话,戴裕彬手上不慢,帮着薛老三布置着碗碟。

薛老三挥挥手,径自抓个包子咬了,含糊道:“这事儿先不提了,好事坏事儿,用不着多久,就见分晓了。”

戴裕彬点点头,忽道:“首长,后勤部门在分置年货呢,您那份儿我给您搁哪儿?”

薛向摆摆手,“不用了,我那份儿你和老江分了,你俩跟着我,一年到头地奔忙,没啥好送的,就这点儿东西以示心意了。”

戴裕彬也不矫情,却年薛向的年货也是这般处理,他知晓自家首长条件极好,总不能这点粮油米肉还千里迢迢运回家去。

“首长,那您几号走,我给您订火车票!”

“今年留云锦过年了,不回去了!”

薛向说得云淡风轻,戴裕彬却是惊得无以复加,“不回去了?您,您这是……”

薛向道:“用不着大惊小怪,就新区这情况,你觉得我能放心回去?”

薛向此问一出,戴裕彬即刻了然。

首长说得不错,新区草创,各单位本就没磨合好,再加上上有昏君,下有小人,首长这一离开,只怕大好局面,即刻倾覆。

前番还没怎么着呢,首长不过去明珠两天,这新区就被张彻等人巧计连环,折腾出惊天风浪,若首长回家过年,一走十好几天,再回来时,新区指不定还在不在呢。

“好好好,首长,既然您不回去了,我就大胆邀请了,请您这个春节在我家过,我家条件虽然艰苦,可胜在宽敞,我媳妇儿灶头的那两下本事还是不错……”

心念一定,戴裕彬竟对薛老三发出了邀请。

眼见戴裕彬就要滔滔难绝,薛老三连忙挥手叫停,“打住,打住,我可没你想得那般凄风苦雨,一人守着冷屋过年,家里边儿有人过来陪我过年。”

薛老三早早就打定主意,要留在云锦过年,小家伙方和他说了,放寒假了要来蜀中玩儿,薛老三便问了她,且让她转问家人,来德江过年如何。

当时,小家伙便欢呼叫出声来,她是个欢喜新奇的家伙,在京城过年早过腻了,且薛家门第高深,来往拜年的数不胜数,弄得小人儿想专心娱乐也是不能,如今,能到外地过年,那多新鲜,况且,那火遍学校的《世外高人》的拍摄地,就在德江,许多同学张罗寻仙,都没机会,她小人儿捷足先登,自然洋洋美哉!

更重要的是,每年春节,都是薛安远最繁忙之际,老头子多半不在家,若薛向也不回来,这年就完全没意思了,是以,小家伙方通报了消息,全家立时达成了共识,只待寒假来临,就齐齐奔赴蜀中。

却说,薛老三言道全家在德江过年,戴裕彬知晓再邀请就是不识趣,只说了请首长千万带着家人赏光到他家吃顿便饭,便按下了这个话题。

熄了谈性,薛老三便专心对付起早餐,方把最后一个包子咽进肚里,咚咚数下,门响了。

“您找谁?”

戴裕彬打开门,门外立着个不相识的慈祥老太太,胳膊上挎着个大红色食盒。

“是小戴吧,薛向在么?”

那老太太的回答,让戴裕彬吃了一惊。

不待他答话,薛老三先抢出声来,“卫阿姨,您怎么了,快请进请进,小戴,赶紧把火盆,不,把炭盆生一下。”

话音未落,人已抢上前来。

来人正是卫兰的姑妈卫格格。

“哎呀,这大冷天儿的,你这孩子怎么穿这么少,屋子里连个火盆也不点,这冻着了怎么是好,没听老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天气可了不得!唉,你们这些孩子啊,都一个样儿,兰子不也是,成天穿那么少,好似多穿一件,就跟要他命似的。”

卫阿姨快步上前,伸手在薛向的衣服上摸摸,惊斥出声,这场面极似责备不懂事姑爷的丈母娘。

见了卫阿姨,薛老三原有三分心慌,本来嘛,卫阿姨的心思,他这聪明人心里自如明镜儿,可其中隐情,他却不好提及,只能由卫兰自己说,要是由他来说,那跟打卫兰脸没啥区别。

第三百零五章邀请

这会儿,再见卫阿姨亲昵,天不怕,地不怕的活土匪心慌更甚,嘴上连声应着“是”,却是举手无措了。

好在,就在这时,戴裕彬端着炭盆行了进来,薛老三赶忙去接过,在一边的会客区放了,又招呼戴裕彬请卫阿姨就坐,他取了水杯去泡茶,这才遮掩过尴尬。

“嗯,这茶好,真香,薛向啊,看来你还挺有生活品味的嘛,和我家兰子差不多。”

卫阿姨品着极品大红袍,摆出的造型,分明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若是卫兰听见这话,估计得气死,她卫小姐追求些吃穿的精致,到卫阿姨嘴里可不是有品味,却是小资产阶级低级趣味。

薛老三连连谦虚,又使出浑身解数周旋卫阿姨,好容易寻着空当,这才问询卫阿姨所为何来。

“没旁的事儿,这不到腊八了嘛,做了些腊八粥给你送来,另外,昨个儿,兰子买了不少菜,我们也吃不了,今儿晚上,你过来帮着消灭一些,本来嘛,你孤身在外,过节越发不能冷清了,行了,你忙吧,我就不打扰你办公了,天冷,多穿衣多喝水,总是没错的……”

絮叨罢,不待薛向接口,卫阿姨便辞出门去。

“卫主任和首长关系竟然这般近?连卫主任的长辈都亲自来探望首长了,这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

卫阿姨突然造访,在戴裕彬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薛向瞥了他一眼,沉声道:“我和卫主任在辽东萧山时,也是一个班子的同志,这次来蜀中,竟然又和她搭班子,算是有缘。”

卫阿姨今日突然造访,势必落入有心人眼中,也就为谣言的诞生作了背书,薛老三这番解释。自然不是说给戴裕彬听的。

戴裕彬是个明白人,笑着道:“还真是缘分呢,传出去,没准儿能成美谈!”

………………

时近五点,冬日的傍晚已近昏暗,薛老三似没了头的苍蝇,在办公室内,踱来踱去,焦躁异常。

其实,自打卫阿姨离去后。他这心就定不下来了。按说。不过是吃饭,拿筷子取碗,往嘴巴里大吃二喝便罢,可薛老三清楚其中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儿。如何能镇定得下来。

若说他心中没那份遐思绮念,这事儿倒也简单了,堂堂之阵以待便可。

可偏偏他心中存了自己也无法否认的念想,且卫兰深情,他非草木沙石,又岂能感受不到。

看卫阿姨今日模样,显然卫兰并未对其言明自己已有妻室,晚宴上,卫阿姨若出唐突之语。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必定是两难局面。

正因有着此番焦虑,一下午,薛老三基本神思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