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电子帝国-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也就是说,以锂离子电池、镍铬和镍氢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装置的储能重量比更好,但铅酸电池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同等储能的情况下,铅酸电池可以做的体积更小,smartcity本身车子的体积就十分有限,似乎免维护的胶体蓄电池跟适合一些。
当然,锂电池、镍铬和镍氢电池比较娇气。手机电池见水就炸这一点他自然是知道的,要不为啥潜水艇到现在都还在用老掉牙的铅酸蓄电池呢。
但是林大老板也有自己的顾虑啊,“这个免维护胶体蓄电池的价格比传统的铅酸蓄电池高多少?比镍氢电池低多少?嗯。不是说铅酸蓄电池的污染比较厉害么?”
“屁的污染!”安德烈冷笑一声,不过可以理解,不说粗话的毛熊那能叫毛熊吗?“一般情况下,一辆车2至3年就要更换一次电池,美国每年生产的轿车数量在2000万辆左右,报废的数量也大致在这个数字上,这等于在美国。每年有3000万块旧的铅酸蓄电池退出市场,有3000万块新的蓄电池出现在市场上,这么大的数量怎么没人说污染?咱们采用几块电池?”
“那些该死的环保组织唧唧歪歪?好啊。咱们就说咱们的电池采用和各大汽车制造商一样的处理方案就行了……谁会傻的将旧电池丢掉啊,都是回收再利用的。”
哪怕是林铮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还真的很有道理,没错,哥们一年才用多少电池?才占全美国百分之几的蓄电池用量?但是随即。他就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但胶体电池的电压不能做的很小吧?我记得丰田普锐斯的镍氢电池组是288v、6a的?咱们若是使用胶体电池,那差不多就是48v、40a了吧?想要驱动40马力以上的永磁电机,最少也需要100v的电压才可以吧?”
有人说了,这根本不是问题,完全逆变嘛,48v你变成100v以上的电压很难吗?这当然不难,但问题在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瞬间放电!
是的,瞬间放电。电机刚刚开始运转的时候,这和汽车起步加速的时候是最耗油的一个道理。经过逆变之后,电池的电流上去了,可电压就上不去了,没办法瞬间释放太大的电流,也就没办法做好瞬间放电这个活儿,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搞一台能够在48v低电压情况下还好用的电动机。
说起这个问题安德烈就笑,“老板,这是我准备和您说的第二个问题。”
“嗯?”林铮愣了一下,点点头,“您说。”
“您那个smartcity的自重也就900公斤左右,我算了一下,如果使用胶体电池,因为省却了冷却系统和大大减轻了电池保护系统的自重,整个电池系统的自重其实也就比镍氢电池组重20%左右的重量,这么一来,整辆车的自重不会超过1100公斤,这么轻的车子,我们完全不用这么大功率和扭矩的电机,一台10千瓦、50牛。米的电机完全可以配合系统工作了,唯一的麻烦在于,整个系统的节油效果或许要差一点,在整个电动系统运行期间,发动机是不停的,但在车子的起步和加速阶段,电动机可以辅助发动机进行加速,最终达到节油的目的。”
林铮瞬间反应了过来:这不是……后世所谓的“轻混”吗!
轻混的节油效果怎么样?实话实说,还是很不错的,林铮开过一段时间的别克君越混动版,这就是一辆搭载了一套“轻混”系统的混合动力车,相比于传统动力、市区油耗在13个以上的君威,搭载了这套“轻混”系统的君越可以做到市区油耗7到8个,这就很了不得了,虽然跑高速时传统动力和轻混的君越差别不大,甚至可以说油耗差距在0。5个一下,但问题是不管什么车,跑高速都省油不是,正经大家还是在市区里用车比较多。
“10千瓦、50牛。米的参数有些小了,最少12千瓦、60牛。米,”沉吟了一下,林铮道,“如果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电动机的一个其他任何原动机都没法比的特性是,它可以做到0速度时最大扭矩,即在即将起步而没有起步的时候输出最大扭矩,这样一来,发动机避免了最好有的起步和加速阶段,油耗自然也就降低了。
“12千瓦、60牛。米?”安德烈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但还是点点头,“有些困难,不过我们可以做出来。”
“这么一套系统的话,成本可以控制在多少?”林铮目光炯炯的望着安德烈,他可是很清楚,后世的某国产厂家可以将这套轻混系统做到成本不高于5000的,那可是在2013年,就算现在,国内的科技水平发展相对较差,那不应该有一倍以上的差距才是,况且人家还是用的磷酸铁锂这种价格更贵的电池组呢。
第387章总统有请
“大约2000到2500美元。”安德烈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数字。
2000至2500美元,那就是17000至20000元rmb,这个数字当真是偏差的有些离谱了。
“多了……”林铮的眉头立刻拧了起来,下面的人有点儿自己的小算盘,这个林铮能理解,老人家都说过了么,d外不d,帝王思想;d外无派,千奇百怪,人吃五谷杂粮,有点儿自己的小算盘太正常了,但理解归理解,并不意味着他会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他竖起一根指头,“10000,放在我们国内做,最多不会超过10000,还是rmb,等到后期规模效应上来了之后,我有把握将成本降低到5000以下,你信不信?”
安德烈有些不太想要承认这个数字,但还是那句话,老板不知道也就罢了,老板若对技术上稍稍了解一点,再安排个合理的审核制度,下面的人能做手脚的地方也当真不错,他终于还是苦笑着点点头,“这个……要等到大规模生产之后才有可能。”
这就是安德烈变相的承认自己之前说的话有水分了,林铮也不欲做的太过分,“这是我们的成本,当然,到时候怎么宣传那就是我们的事儿了……但是这个胶体电池技术……”皱着眉头想了想,连自己车上的电池也不是免维护的胶体蓄电池,那就是现阶段条件下。国内的胶体电池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前苏联有成熟的胶体蓄电池技术吗?”
“没有,最好的胶体蓄电池技术在德国,”安德烈倒是对这里面的情况很清楚。“最好的胶体蓄电池技术要算是德国的阳光公司和哈根公司。”
哈根?这公司跟哈根达斯有什么关系吗?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既然国内没有胶体蓄电池技术,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死要钱的德国公司,虽然不能保证如果自己从德国人那里买电池的话,电池的价格会比比亚迪镍氢电池的价格贵,但估计达到比亚迪镍氢电池价格的一半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区别。
想到届时德国人用那种“我卖给你东西是看得起你!”的嘴脸和自己说话。林大老板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这样吧,胶体电池这个思路。你们现在还进行技术路线的研究,是否要走这条路线我再考虑一下,但整体的思路就这样了,走‘轻混’的路线。”
“轻混?”安德烈思索了片刻。终于不得不承认老板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整个技术路线并不像是丰田普锐斯那样。而是走电动机在起步和加速阶段辅助的路子,“轻混”这个名字倒也真的是名副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走“轻混”的路子,整个混动系统的研发难度瞬间降低了差不过70%,成本降低的更多,如果是中型以上的车子那也就罢了,但对于格外注重成本的smartcity这种a000级别的小车来说。似乎这种方案是最合适的。
他终于点点头,“好的。那么之前确定的‘强混’技术方案我们是否还要走?”
既然现在商定的技术路线是“轻混”,那么之前商定的自然就是“强混”,这一点自然没有任何疑问。
“当然要走,走‘轻混’路线只是限于成本以及当前技术条件下无奈的选择,但‘强混’和纯电动才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林铮看了安德烈一眼,很奇怪这家伙怎么会这么想,“‘轻混’这个项目你找个觉得能承担这个研究任务的人来搞就行了,你还是要搞强混,对于纯电动也要展开预研,这才是我们未来。”
“明白了,”安德烈点点头,刚要说话,门外响起了李靖帆的声音,“老板,有位卢卡申科总统办公室的同志来找您。”
卢卡申科办公室的人来找自己?林铮愣了一下:卢卡申科办公室的人,那不就代表着卢卡申科本人的意愿么?他们来找自己做什么?可说是这么说,既然对方是总统办公室的人,他当然不能慢待了,连忙道,“快请进。”
说着,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林铮这边快步上前去开门,安德烈却是傻了:怎么?总统办公室的人竟然找到林铮这里来了?
总统办公室的人竟然会主动找上自己老板的门来,这委实有些出乎安德烈的想象,没错,现在的白俄罗斯是有些落魄,但再怎么落魄,那也是一国总统啊,能让总统的人主动找上门来,这其中的含义,太值得人琢磨了。知道自己老板的能量很大,但大到了这个份上,这就委实是有些……
安德烈的摇摇头,眼里却是亮的厉害:看来自己没跟错人!
……………………
“老板,这位是卢卡申科总统办公室的布奇科夫先生,”林铮刚走过一半的距离,得到了林铮命令的李靖帆已经推门进来,一个典型的白俄罗斯人种的30出头的中年男子跟在他的旁边,“布奇科夫先生,这位就是我们联创科技的总经理林铮先生。”
自然,这些话是由旁边的翻译转述的。
“林先生,你好,”布奇科夫点点头,热情的向林铮伸出了手,“卢卡申科总统让我带来了他的歉意,他高度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为了表示对诸位的欢迎,总统阁下今晚在总统府设宴,希望林先生您能参加。”
希望我能参加?林铮微微一愣,“布奇科夫先生,今晚的宴会……”
“准确的说,是一个晚餐,”布奇科夫很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意思,笑着点头承认了,“只有您和总统阁下,时间大约是2个小时。”
“咝……”布奇科夫的这话一出口,安德烈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他的时间都是高度宝贵的,卢卡申科这才刚刚成为总统,合纵、连横、打压异己……手上的事情千头万绪,可在这个时候竟然专程抽出2个小时来和自己的老板进行私人面谈,这个信号实在是太耐人寻味了。
林铮显然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但既然是卢卡申科向自己发出了邀请,自己能拒绝吗?对方可是一国总统啊,当即点头答应下来,“这是我的荣幸……布奇科夫先生,能否告诉我关于一些今晚的话题?我也好做些准备。”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总统的时间是宝贵的,能抽出2个时间来和一个远在万里之遥的家伙来个晚餐会,那真是太给面子了,但同样,既然能用2个小时的时间来和林铮聊天,还是比较私人的那种,那就说明的事情少不了,林铮提前做点儿功课那也是应该的。布奇科夫点点头,“主要是电信方面的一些事情。”
电信方面的事?林铮还真是没想到,在他想来,无论是别拉斯还是自己搞的这个电机项目都有可能,但电信项目?拜托啊,您好歹也是刚上任的总统,合适上来就关注这个项目吗?但想要涉足白俄罗斯电信行业也是林铮亲口对布西科说的,这个时候他还能说什么?说不得笑着点点头,“好的,我回头就准备一下,不过麻烦布奇科夫先生和机场方面打个招呼,我的飞机……”说到这,林铮抬腕看了下手表,笑着道,“原本是预定2个小时后起飞的。”
“没问题。”布奇科夫在来自之前自然是做了一些工作的,知道林铮原本预定在今天下午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赶赴美国,笑着点头道,对布奇科夫来说,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
“老板?”布奇科夫刚走,李靖帆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的老板,“这个……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沉吟了一会儿,林铮终于还是摇摇头,“不用,嗯,大使馆那边也不用打招呼。”
虽然不知道自己老板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吩咐,不过李靖帆还是点点头,老板既然这么吩咐了,那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
林铮琢磨了一下,既然暂时不用走了,那就干脆了解一下国内胶体蓄电池的发展现状好了,至于这个问题该问谁,那还用问吗,自然是问电池正搞的风生水起的船夫兄比较合适。
“胶体蓄电池?”船夫兄听的就一个劲的在笑,“咱们国内的确有这个东西,不过……那都是糊弄人的玩意儿。”
有了联创科技的照拂,比亚迪的起步就很好,现在已经是窗口市比较有名的高科技企业了,也因着林铮股东的身份,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好,甚至林铮已经和船夫打过了招呼,说他们正在搞混合驱动的汽车,只要船夫兄的电池有优势,将来需要的电池就从这边走货,因为这么一层关系,船夫兄已经在考虑开工建设第二座以镍氢电池为主的电池工厂了……之前建设的那个电池工厂,是镍铬电池工厂。
“嗯,这话是怎么说的?”林铮听的心里有些纳闷。
第388章涉足电池
“严格说起来,咱们国内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胶体蓄电池。”
“这不对吧?”听到船夫的这句话,林铮皱了下眉头,他既然是搞这个行业的,自然对电池的技术发展要保持一定的关注,虽然没有刻意关注过铅酸蓄电池,自己车上的电池也是老式的、需要添加电解液的维护蓄电池,但资料上在介绍电池的相关资料的时候总要有些对比资料,看得多了多少也知道些,“我记得在咱们国内,胶体蓄电池的挺火热的啊。”
船夫倒也不着恼,林铮不是电池这个行业里的人,听说过一些胶体蓄电池的情况,但对详细情况不了解,这太正常了,话说胡来,如果林铮对电池很了解,他还有必要给自己打这通电话么?说不得给林铮解释道:“火热是一回事,其实胶体蓄电池这个东西的商业价值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就被人看中了,开始进行胶体电池的研究开发。”
“不过因为那个时候国外对咱们的技术封锁可没打开,国内对胶体电池知之甚少……那时候的我们的研究所也只是知道胶体电解液只要成分是硅溶胶……就有能人就在不改变电池任何结构的情况下,用起动型电池充电后,将经处理的硅酸钠加入电池内,再加入硫酸电解液的方法生产所谓的‘胶体电池”,还号称这种胶体电池电池容量增加10%以上,寿命增加1。5~2倍。”
“这根本就不可能嘛!”林铮登时道。他虽然不是搞电池的,但移动设备的运行还不是要靠电池?不知道电池行业的发展那是没问题的,但对电池的特性有些了解却是本行业内必须要会的知识。这种所谓的“胶体电池”还敢自称电池容量增加10%以上、寿命增加1。5至2倍?“这不是典型的胡说八道么,实际容量只能达到同容量起动型电池的80%~85%就很不错了。”
“可不只是容量只有启动型电池的80%至85%咋地?”船夫听的一个劲的笑,“而且电池几十个周期后容量急剧下降。”
“嗯,这又是为什么?”林大老板听的有些好奇。
“很简单啊,硅溶胶封住pvc隔板微孔,隔板电阻增大,有些隔板甚至根本不导电。都不导电了,这电池还能用么?”船夫兄笑的越发的开心了,“当年‘海王牌’胶体蓄电池与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的那场官司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当时这场官司可都惊动辽&宁省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有关领导。”
“搞的这么大?”林铮听的吓了一跳。海王胶体蓄电池和沈蓄的那场官司当初可是闹的惊天动力,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当时自己还在学校里和同学“指点江山”了一番呢。
“什么大?无非雷声大雨点小而已,”船夫不屑的道,“知道最后怎么收场的么?最后该项发明人消失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可真是……”林铮只有苦笑的份儿了。按说都惊动省里的领导和部里的领导了,这算是大事了吧?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被撸掉几个人那是很正常吧?有人掉脑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那可是80年代末啊,可谁能想到竟然是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
“这算得了什么?”船夫哼了一声,“如果你知道随后在全国最少5个省份和直辖市先后出现了出售胶体电解液和生产胶体电池的厂家和研究所、而且出售的胶体电解液与前者大同小异,都是用10g隔板或玻璃棉隔板做成电池后加入那个硅溶胶就成了胶体电池了,更有甚者用贫液式密封蓄电池(agm)充电后。在极群上面加一层硅溶胶也成胶体电池了……你说,这件事有多操蛋?”
有些话船夫还没说。这些厂家的胶体电解液不但与之前那场官司当中的胶体电解液大同小异也就罢了,而且还一个个的都自称是“国内领先技术,质量与德国‘阳光电池’相媲美,甚至部分指标超过阳光电池”,这简直不是一般的恶心人。
“确实是……够操蛋的。”林铮也无语的点头,船夫虽然没说,但林铮也能想到,自那之后这种所谓的“胶体电池”还不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的“开花结果”?可问题来了,这些电池的性能根本不可能达到承诺的指标啊,接下来用户怨声载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实当初我们研究所也打算做胶体电池的,可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介入胶体电池的好时候,老百姓根本不认这个东西,甚至有些业内权威专家对胶体电池的评价是“利益驱动”,你说,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比上这个项目吗?”
这倒是真的,老百姓都对胶体电池起了怀疑了,那就说明市场前景很不乐观,首都电池研究所再上马这个项目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那就是我们只能用德国人的胶体电池或者镍氢电池?”林铮问道,这个问题才是林铮关心的。
“那倒也不是,其实在那之后,咱们国内还是在胶体电池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的,”虽然林铮的这个决定可能会对比亚迪的将来有些影响,但出于两个人的友谊,船夫还是很利索的对林铮解释,“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咱们国内的研究方向已经转向了用气相二氧化硅配置胶体电解液的正确轨道上,去年吧,国内已经有几个公司可以生产出性能接近国外胶体电池性能的胶体电池了,不过因为配方和制胶工艺没过关,生产的胶体电池性能不是很稳定,容量和耐高低温性能不是很理想,热失控现象经常发生……不过虽然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说起来咱们国内和国外在蓄电池方面的技术差距真的不大了,光胶体电池方面的专利就有几十个,只是都差了临门一脚。”
“这么说来,那就是只能用镍氢或者国外的胶体蓄电池了?”林铮有些不甘心。
“这个倒也不一定,”船夫沉吟了一下,“听说沈蓄正在和和德国哈根公司接触……嗯,这个哈根公司在胶体电池方面技术的造诣和阳光公司相当……有意从哈根公司引进全套胶体电池技术和设备,如果快的话大概明年就能生产出咱们国产的胶体电池,如果你打算用胶体电池,这个应该能符合你的要求,不过具体情况怎么样我还真不是很清楚,这样,我帮你问一下?”
“成,麻烦了。”林铮也没跟船夫客气。
……………………
船夫的动作倒是一点也不慢,不过半个小时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嗯,打听清楚了,双方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刚刚沈蓄那边还派出了第二批人到哈根去学习胶体电池制造技术,我在沈蓄的朋友说,如果一切顺利,到明年年初就能生产出国内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胶体电池,只要各项指标通过din标准的检测就能够得到哈根公司的认可,连客户都找到了。”
要到96年吗?林铮有些犹豫:按说现在自己就可以先用哈根公司的胶体电池做研究,只好沈蓄生产出了合格的胶体电池,之后直接用沈蓄的就是了,倒也不耽误事,成本上也绝对比直接从哈根公司或者阳光公司买电池有优势,但国企的毛病……那真是太严重了,如果是船夫那里的事儿,等一下就等一下,但沈蓄?哥们没和他们打过交道吖。
“老王,你给我说句实话,沈蓄那边的人,你觉得可信不可信?”略一犹豫,林铮向船夫问道。
“这个……该怎么说呢?”船夫兄顿时苦笑了,两边一边是自己的朋友,一边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若是林铮当真使用了沈蓄的胶体电池,必然不大可能从自己这边拿镍氢电池,但同样的,国企的那些老毛病他实在是太清楚了,前一两年或许没问题,但几年之后的事儿谁说得准?“我听说他们那边资金挺紧张的,如果你能在沈蓄那边入股的话,那问题倒不是很大。”
入股沈蓄?林铮还真是愣住了,他之前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听船夫这么说,林铮倒是有些心动了,2000年之后的国内,胶体电池的市场有多大他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看看满大街跑的各种各样的电动车吧,几乎所有的电动车全都使用的胶体电池。
嗯?是个不错的主意啊,后世听说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