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品神眼-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阳岛还没有做好迎接台风的准备呢。

他回到岛上就找张彪问情况。

张彪挠挠头:“我可没听说啊。”

第三百六十章台风警报

这天晚间新闻,横江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突然播出省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大意是二十三号台风热带风暴中心目前位于东海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保持有九级,预计风暴中心将以每时十六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两日内将出现在澄海海域。

受其影响,白天到夜间,澄海东部、中部海面及东部沿海将出现偏东风八至九级,阵风十级,东部沿海出现风暴潮的可能性加大。

台风持续时间预计在四天至一周。

建议海上作业船只回港避风。沿海地区做好防风防潮工作;届时横江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雨,西部山区局部有暴雨,请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广大居民注意防范台风危害。

新闻里没有具体明海岛的防范措施,那还是因为这些海岛常年处在台风影响下,只要不是海啸之类的,都有一定的预防措施。

电视新闻播出的时候,张云阳正和与李青玉一起用午餐。

看到这条新闻。张云阳顿时紧张起来。

按照常识,台风来临,其海面上的破坏力可比陆地上要厉害得多。所以每逢这个时候,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都要进港避风。

那么云阳岛海域上的各个岛屿就是首当其冲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本来这里纬度偏高。常年受台风影响的情况并不多见,而黄色预警的级别也不是最高。但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往往疏于防范,实际造成的损害可能更大。

至于自己的云阳岛,人员不可能撤回陆地,必须留在上面坚守。岛屿的最高处半月峭壁距离海平面有四、五十米的样子,岩洞基地稍低一些,估计也得有四十米左右,四周都是岩石构造,坚固结实。而且位置在西面,作为人员避险的地方,按理是比较安全的。

再黄色预警级台风的能量还不至于对岛屿整体造成毁灭性破坏。

现在的关键是对于岛上各种设施及菜地作物的保护工作,必须马上着手进行,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想到这里,他三两口将碗中的米饭刨干净,随后搁下碗筷,起身拿出去找张彪。

随后又找来了姐妹俩等人。

张彪也算机灵,知道可能会有台风,已经观察一下午。

他想张云阳反映,海岛那边现在是阴天,海面已经起风,浪头不。

而两艘游艇停泊在云阳岛的天然码头,已经出现大潮,张彪将两艘船进行了固定,刚刚弄好。

张云阳明白,自己显然是无法离开了,只能在岛上抵抗这场风灾。

他交代了各种防范措施与重。

张彪作为岛上的主管领导,全权负责指挥各项事宜,并随时与他保持联系。

另外几个本地渔民出身的老人都跟着。

“记住,人员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到时候情况危急,任何设施都可以放弃,必须保障人身安全。出了事儿我可找你算账。”张云阳语气严肃地做出补充,省得几个子遇到事情不知轻重去冒险。

“我明白。你放心吧,我们也是见过风浪的。”张彪郑重地答应下来。

“人在阵地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两个双胞胎敢情是当作战斗啦,斗志昂扬,他们都是军人出身,张云阳头,表示放心。

“滚,一边儿待着去。”来顺儿扭头怒喝道。

接着,他跟家里所有人了台风预警的事情,房子估计没有什么大事儿,就是派人检查一下屋设施,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什么等,全部进行加固,防患于未然。

除此之外,那就是台风发生期间,所有人员尽可能不要在室外活动,随时关注气象局发布的信息。

简单明了地交代完事情,李青玉也跟着去帮忙。

张云阳接着又打电话给几个老板,通知台风预警。

主要是蔬菜和水果,还有鱼类的供应会停止。

几个老板也都表示理解,他们也接到了通知。

云阳岛上,张彪等人开始忙碌起来,尽管是傍晚了,那些工人们都知道台风即将来袭的消息,明白所剩时间不多,必须抓紧着手进行。

匆匆用餐之后,所有人开始进行抗灾准备。

整个岛上需要做防护的地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泄湖的堤岸要加固,二是菜地和水果树,要弄防风网,三就是天然码头,四为各处的住宅。

上次开始试建的那些鱼池,都是没有加固的,暴风和海浪是无情的,一旦冲垮池子,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所有劳动成果将顷刻间毁于一旦。

滩涂池子当初建设选址的时候,就对此有所考虑,因而建在西边,也就是冲着大陆的方向。而台风是从东南方向过来,与之不在一个面上。另外泥滩南边向海中伸出一条岬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这样结合起来安全系数就比较高了。

当然光是这样还不够,张彪领着人对养殖池堤坝进行加高加固,然后在上边用木桩、铁丝和渔网架设防护网。

这样做的好处是,阻挡海上漂浮物,还可以减少潮水和海浪对堤坝的冲击作用。

池中的原有水位也要降低三成左右,以应对大雨和潮水,所以众人搬来了抽水机将海水抽出去部分。

接下来,一帮子人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码头。这里是台风袭击的方向,虽然有个海湾,但估计扛不了多大的事儿。

游艇可是目前岛上最重要的家当,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自然容不得闪失。

在岸边用锤子打了两个木桩,分别绑上缆绳,这样加上原来的。一共就有三根绳子牵引着游艇。再加上沉底的铁锚,估计再大的风浪也不会把它冲走了。

而且还要加装大量的防撞设施,以免撞坏。

办完这件事情,这些人又去果树那边,对果树进行防护。

这要麻烦很多。

成年果树的根扎得很深,抗风能力极强。

但这些幼树移栽的时日尚短,自然还远达不到那种程度。能做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剩下的就看它们自身的造化了。

做完这些,对菜地来不及进行防护了,不过这个工作量相对较。

这些工作,只能留待明天再继续。

次日一大早,天空阴沉,下起了雨,风力也比昨天要大。吹得门扇哗哗作响。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气象台预警的正确性,台风已经越发逼近了。

张云阳走到高处进行观察。此时,海面已经褪去了往日温和的表情。借助风的力量,波浪开始加剧翻涌起来,泛着白沫,冲向礁石的浪头一浪比一浪高,发出隆隆的撞击声。

他脸色凝重,让大家抓紧时间吃早餐,然后披上雨衣,带着工具和苫布前往菜地和一些棚子,完成最后的防范措施。

岛上的菜地,基本上都是沿着南边往下的山坡开辟,当时也考虑了风灾的情况,选在尽量避免直接风的地方。

但岛上适宜种植的土地终究有限,中腹部的平地最好,那里已经盖房子来用。

所以其他地方受到台风的影响在所难免。

众人一起动手,按照昨天商量好的计划,先将所有藤架作物全部放倒,架子半截埋入土中。

由于苫布数量有限,只能选择菜地中相对脆弱和作物植株较高的部位进行覆盖。随后在苫布边缘压上石头和泥土。

雨量开始加大,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一个上午才完成了菜地的防护任务。

中途,张云阳来到临时的棚子,阴雨的天气,以及随风飘进的雨雾,让这里变得泥泞不堪。

张云阳就吩咐全部搬到他的房子里住着,直到台风结束,重新建固定的住所。

那些工人几乎要欢呼。

军人的住所好安排,而且他们主要人员都在另外一个岛上,那里的设施比较齐全。

中午大家来不及正经用午餐了,每人只是弄了几块海蛎子煎饼啃啃,然后继续工作。

直到下午四多钟,在大家的拼命努力之下,才做完了最后的工作。

这会儿,人人都是一身水一身泥,疲惫不堪。

此时雨已经转成了中雨,空气中弥漫着水雾,能见度降到了十米左右。

张云阳瞧瞧大致也就只能如此,于是招呼大伙儿休息。

现在只能等待台风的来临。

为了安全,房子上方的卫星电视天线被摘下,电视节目自然也别瞧了。

娱乐可以靠打牌和玩手机游戏代替。

好在现在装备有两个太阳能蓄电箱,省着儿的话,估计用上几天应该没问题。

房子里都是人,李青玉有不习惯,一直待在房间里不出来。

张云阳也不好意思去找她,就留在下面和男人们在一起。

“这鬼天气,真他玛的不爽。”张彪用毛巾擦着湿漉漉的头发,抱怨道。

一个中年男人起件趣事。

他以前有人在台风来临时听到有女人的尖叫声,以为是船只失事,所以找了很多人过去救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人。

这时候有人会不会是海中女妖。

这个传流传在渔民中间很久了,大家都有些害怕,后来才发觉是狂风吹响了一个大海螺。

“以前都一直海中女妖,还是一个海洋学者告诉我们的,他那会也在,就领着我们找到一个被吹上来的大海螺,我们帮他抬走还给我们三千块钱呢。”

这么大的海螺吗?

那人比划了一下大圆桌。

所有人都震惊了,真有这么大?

道海螺,张云阳倒是心念一动。

这只海螺,他还没来得及查呢。

开电脑将海螺的照片上传之后,很多跟帖,都这是一个新品种。

这时候,突然一个黑色头像的人加他。

张云阳开之后,那人要求视频看那只海螺,张云阳没答应。

那人墨迹了半天,才,这只应该是“我们国家”才有的厄运螺。

他到“我们国家”,那么显然是歪果仁,张云阳就多了个心眼,问他是哪国人。

那人果断的断线。

张云阳就再搜厄运螺,结果出来之后,张云阳就陷入沉思中。

第三百六十一章真够猛的

因为台风也没有办法出海,所以马局长通过电话致歉。

张云阳心说,你致歉有什么用呢。

这种海螺就是随着台风来的。

还真有记载,每次台风出现过后,台风眼的轨迹经过的海域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罕见的海螺。

而且这种海螺会随之落户下来,不过它习惯生活在深海,很少出现。

一旦出现就是一场厄运的开始。

以前一直以为是厄运缠身,不过张云阳知道那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毒素。

类似于僵尸体表的那种毒素。

科学上没有定义,然而中医上有一段话,大意是说这是尸毒,轻者苍老,重者致命。

海洋中怎么会有尸毒呢?海洋有一定的自我净化作用,很少会出现鬼魅之类的,像《加勒比海盗》里说的那些幽灵之类的,其实还是陆地生物,只不过生活在洋面上,让它生活在海里试试,十有八九会消失不见的。

张云阳想起来捕捞到厄运螺的地点——沉船。

这样就好解释了,沉船有封闭的空间,船上的尸体有时候会在水下保存很久,这就给喜欢吸食极度腐烂物质的厄运螺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尸毒也就这样产生,病保存在海螺体内。

张云阳打电话给马局长求证,还真是的,当时沉船里有大量的骸骨。

厄运螺最初出现的地方是南洋某个岛屿,这个特殊的海螺出现之后十年,整个岛屿的人都得了绝症。

那个歪果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是什么好心。

张云阳已经基本确定只有那个国家的人才知道这种海螺,因为根本没有实物对照。

张云阳要不是可以确定这是尸毒,也不能确定这就是厄运螺。

既然有了尸毒,那么毒死人很正常。

而且是比较明显症状。

张云阳知道这次台风一来,说不定就会带着厄运螺出现在其他的地方,很可能会是某个海滩,或者是被渔民捡到,那就是一场灾难。

因为在台风中,尸毒会被稀释,但是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大范围的传播,到时候就不是一个两个人得病。

虽然不致死,但是很危险。

这就和瘟疫没多少区别。

要不要在台风中心没有到达的时候冒一次险呢?

“来了,来了。”

外面叫嚷起来。

台风如期而至,夹带着中雨席卷了云阳岛海域。

天色阴沉沉的,乌云翻卷,将天空压得很低。刺耳的呼啸声中,大海露出了狰狞的一面,海面如同开锅一般地不住翻滚,泛起白沫,积聚成层层叠叠奔涌的浪头,越叠越高,凶狠地向岛屿扑来。

哗,一排浪头狠狠撞击在高耸的礁石上,发出震天的巨响,散开的水花和白雾弥漫在空中。

这排浪刚刚退下去,新的生力军又接踵而来,一副不摧毁一切誓不罢休的架势。

看着肆虐的台风,张云阳也就息了冒险的心思。

这次台风一连刮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清晨五点钟左右,才算基本从云阳岛海域过去,雨也跟着停了。

但天空中依旧乌云密布,不知何时才能放晴。

工人们早就在房子里憋坏了,大清早天刚蒙蒙亮就跑了出来,大口呼吸湿润的新鲜空气。

他们在张彪的安排下分成好几队,分别前往各处检查灾后的情况,张云阳也跟着出去看看。

“哇靠,真够猛的。”张彪指着北面山坡的迎风处,成排的树木都倒伏下来。

张云阳见状连连摇头,估计这股子台风对岛屿的损害不小,等着收拾烂摊子吧。

整个岛屿像这样的地方应该不少。

于是他招呼一声,让大家抓紧时间洗漱用早餐,然后准备工具干活儿,检查各处损失。

半个小时后,张彪带着手下先行抵达菜地,情况大体上还行,只有最靠东边的一张覆盖大苫布被吹跑,不见了踪影。

各种蔬菜作物以及篱笆墙免不了东倒西歪,蔫头耷脑,但大致看上去折断和连根拔起的不多,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这里不是正面迎风。

接着翻过山来到泄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死鱼。

只见滩上到处散落着水藻、树枝、死鱼、死螃蟹以及各种垃圾,狼藉一片。完全不复往日的美丽,令人叹息。

张云阳目光一转,看到果木区域,此时那里成了重灾区。

虽然事前采取预防措施,用树枝与竹竿做了三角支撑,但终究这些果树根基尚浅。

显然对抗不过这一级别的台风。

一个个倒伏的倒伏,歪斜的歪斜,有的连树根都翻出来了。

这时候马局长电话过来。

“你们要出发?”

张云阳也搞不清楚,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局的执法船这时候出去做什么。

马局长的理由居然是卫星实时监控发现,有一艘船只跟着台风出现在云阳岛外海,也就是沉船附近海域。

很显然这艘船要么是遇险,要么是趁机盗捕。

张云阳也是佩服那帮盗捕的,怎么会这样迫不及待呢?

马局长冷笑道:“这些唯利是图的家伙,就是打这个时间差,他吃定我们要救灾,没有办法出去执法,要是船大的话,在这里一下可以捞个几十吨。”

张云阳想想这里也没什么自己的事,就答应了。

马局长亲自带队出发,这让执法船的船长如临大敌一般。

执法船很先进,看起来不逊色游艇,只不过内部装修就差很多,就好比客轮一样,而且还要拥挤一点。

马局长歉意的说:“委屈你了,这次不能乘游艇出海,游艇太危险。”

张云阳点点头。

执法船自然是吨位重,设施比较齐全。

而且速度一点不慢。

开出去半天之后,临近黄昏,执法船的观察哨就发现了那艘船。

还真不是什么货轮,就是一艘渔船,不过是非常先进的大型渔船,有三百吨的样子,显然是仗着船体大,不怕风浪想要出来打捞一票的。

马局长等人有望远镜。

他拿过下属的一只递给张云阳。

镜头中,只见渔船头上印着三组外国文字,后甲板上站着几十人,正在进行捕捞作业。

船头多处灯火通明,已经进入夜间模式。

镜头顺势移动,这才发现,原来距离渔船一段距离的地方,竖立着三幅以上蓝灰色的背鳍,正不紧不慢地穿梭运动。

这是有鱼汛啊,随着台风裹挟着鱼群过来了,这几条显然是大鱼。

“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啊,起码有一百多公斤。”马局长有些兴奋。

大群的鱼还好点,也就是钱的事情,可是多年没有出现的蓝鳍金枪鱼就不一样了。

一来是重要的奢侈品。

二来这些金枪鱼出现在这一海域,说明这里的环境已经改变了,是临时因为台风好转,还是因为禁渔等措施逐步长期好转,那就要看分析了,总之这里的环境好了很多。

这还不能让马局长高兴吗?

妥妥的就是政绩啊。

不过很快马局长脸色阴沉下来了,几十吨鱼被偷捕过去还好说,这要是几百吨……

这是专属经济区,这可是本国的财产!

不过这也是公海,人家捞过界而已,只能驱离,不能过激。

“该死,恨不得用机枪突突了。”

张云阳想笑,这马局长居然也有这样一面,还以为他是政客呢,居然还是愤青。

正要放下望远镜,谁知镜头中却出现了异常情况。

只见两个黑皮猴子返回船舱,出来时一位手中抱着一大盘粗尼龙绳,另一位左手提着一只水桶,右手执一把三股倒刺鱼叉。

随后几人一起忙活,将粗尼龙绳绕到船尾的绞线盘上,又往绳头上拴着什么东西。

靠,瞧这副架势,这帮人早有预谋,分明是想要叉金枪鱼啊,真无耻。

好不容易有几条就像赶尽杀绝吗?

金枪鱼一百多公斤并不算大鱼。

这么大小价格并不高,正常的话是不应该捕杀的。

尤其是当着他国执法船的面,这是有挑衅的意味在里面。

“该死,那些猴子想用气动鱼叉炮抓金枪鱼了!”一名执法人员喊起来。

这些年来,由于近海污染,再加上过度捕捞和猎杀,像金枪鱼这样的大型海洋生物已经很少出现,难怪那些人如此珍惜。

张云阳看了一阵,总算搞清楚了,顿时感到一股子无名怒火直往上撞。

虽说自己对金枪鱼并无太大敏感,国家也只是将它列入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名单,实际执行的力度远逊于其它受保护动物。

但当今海洋中的金枪鱼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生态平衡出现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那头金枪鱼虽然大型食肉鱼类,但对渔业资源只有好处,来到云阳岛附近,不管怎么说好歹也算有点儿缘分。

如果在自己面前被别人公然猎杀,实在是无法忍受的一件事情。

两分钟后,随着发动机和螺旋桨推进器的轰鸣声响起,执法船快速向海面上的渔船方向驶去。

驾驶舱中,张云阳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一边在看马局长他们如何处置。

一个执法官用英语大声的说:“前方的渔船立刻停止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侵害,否则我方将执行必要措施,所引发的纠纷都将由鬼方承担,执法过程中我方将同步录像……”

所有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艘渔船上。

镜头中,渔船甲板上的人已经准备就绪,将挂着大块生肉的钓钩抛入海中。

而对于执法船置若罔闻。

不一会儿渔船发动,放慢速度往南部行进,一尊大炮模样的东西拉下了炮衣,鱼叉被倒插进去,两个人员在瞄准。

砰——

执法船广播之后没有看到对方理会,仗着吨位大明显不怕执法船。

马局长果断下令放礼炮。

这也是一种空气炮,不过直接是放出的声音。

金枪鱼们顿时变速变道。

对方渔船上的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顿时在对面哇哇大叫起来。

“他们在说什么?”

马局长呲着牙说:“还不是那一套,说这里自古以来是他们的渔场……”

张云阳嘿了一声:“还自古以来,我们在这里捕鱼的时候,他们的祖先还在树上呢。”

众人都笑了。

“不好!”船长大叫起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初次执法

那艘渔船居然全速冲过来,貌似想要撞沉执法船。

船长想要急转,张云阳一把按住他。

“你干什么?这是国家财产。”

驾驶舱里其他人想要过来帮忙,这时候可不管你是不是马局长带来的,想要大家同归于尽吗?总不能因为是凭着关系上船来玩就搞破坏吧?

“别担心,他们吓唬人呢。”

船长切了一声,用力想要摔开,可是张云阳的手纹丝不动。

“镇定,你越是怕了,他们越是嚣张。”

“你……”

马局长这时候说话了:“看看清楚,它的船后还挂着网呢,无非是一次机动操作让渔网拉得更开。”

船长看清楚之后,面带微微的脸红。

张云阳这才放开他。

果然渔船动了十几米再次停下。

“逼上去!”马局长沉稳的下令。

执法船再次加速启动,拉着一道白色尾流向渔船快速驶去。

行至渔船的右舷附近,船长急打方向盘,执法船尾部一甩,整个船体横了过来,激起一大片浪花,非常漂亮的拦在渔船的侧翼。

这样一来,只有执法船撞渔船,没有渔船撞执法船的可能。

利用执法船坚硬的船首,说不定真能撞他一个窟窿出来。

没等快艇停稳,喜子便拉开舱门跑了出去,石锁儿紧随其后。

“嗨!都停下来,停下来!谁让你们在这儿捕鱼的?”执法船一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