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1年,这位费萨尔王子的第三位夫人曼莎低调到香港旅游,并没有知会这里的领事馆,所以在安保方面难免有所不足。结果也不知道怎么消息就泄露了,来自中东的宗教激进团队派了数十人来到香港,秘密地绑架了这位费萨尔王子的夫人,并且索要1亿美元的赎金。由于人生地不熟,费萨尔王子只能一方面筹集资金,另外一方面秘密求助于香港本土势力。
作为全港最大的石虎保全,自然被重金委托寻找曼莎,这件事最终惊动了钟石。随后整个香港道上的人物都被惊动了,古惑仔们在港岛、九龙和新界到处找人,甚至连澳门的一些江湖人士也都被巨额花红所打动,漂洋过海地来香港找人。在掘地三尺之后,这些人最终在大屿山附近的渔村被找到,在曼莎夫人被成功解救之后,钟石也算是和费萨尔王子结交上了。
由于没有知会警方,尽管香港政府高层对整件事心知肚明,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公开出面,这份功劳自然就落在了钟石的头上。在将这些宗教激进分子移交给费萨尔王子方面的人手之后,整件事再次出现戏剧化的一幕,在经历了严刑拷问之后,这些人竟然供出了一个大阴谋,即他们的首领准备在合适的时候袭击美国。
虽然在明面上亲美,但在暗地里,沙特王室和这些宗教激进分子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一次对方实在是玩得太大了,所要绑架人质的赎金也是为这桩事件所准备的。在得知这件事之后,整个沙特王室都开始行动起来,紧急地和这些宗教激进分子进行了切割。
PS:感谢书友daweiwe、开心珞巴投来月票!
第四十六章巅峰论剑(下)
后来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三架飞机分别撞向双子塔和五角大楼,震撼了整个世界。而那些宗教激进分子也被世人称为恐怖分子,为此美国不惜发动了两场局部战争,将两个政权彻底消灭。
正是有了之前的彻底切割,所以沙特王室在这些事情上受到的指责并不算大。而为了报答钟石的恩情,在费萨尔王子的安排下,沙特王室向钟石低价转让了五口盛产石油的油井,而伊拉克战争一爆发,这些油井立刻身价百倍,成为钟石巨大财富帝国当中的一部分。
“其实我也不是很肯定,总觉得关于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个市场还有持续恶化的风险,即便美联储已经出手了。”望着双子塔方面,钟石叹了一口气,有些感慨地说道。
听到钟石这么说,费萨尔王子的脸色顿时变得肃穆起来,他可不认为钟石这是在敷衍自己,要知道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说不出道理来,但冥冥之间总有种感觉在提醒着自己。当然,费萨尔王子单纯地认为,这是真主对他的预警。
“喂,英国的那件事情,不会是你做的吧?”
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费萨尔王子忍不住发问道。他说的自然是发生在前几天,北岩银行挤兑的事件。
这几年随着石油资本的增长,中东国家对海外投资的需求也开始强烈地增长起来,富庶的欧洲自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除了进入地产行业外,他们还涉足航空、金融等领域,甚至有些富豪还一掷千金,买了个足球队玩玩。
由于地理原因,中东国家的财富更倾向于到欧罗巴大陆上去寻找机会,而不是漂洋过海地到美洲大陆,这和俄罗斯寡头喜爱伦敦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对于发生在欧洲的事情,阿拉伯财团都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尽管在某些时候他们也受到本土财团的警惕。但他们还是将整个欧洲看做他们的后花园,极力阻止其他财团的觊觎。当知道北岩银行发生挤兑危机的时候,费萨尔王子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北岩银行真的出现了问题,而是背后有人在搞鬼。按照获利最大的原则,自然是做空北岩银行股票的人。
但是通过调查,费萨尔王子和他的智囊团并没有发现有超级财团的介入,尽管北岩银行的股票跌去了接近九成的市值,但各种迹象表明。这只是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个智囊提醒他,不要把事情只局限在北岩银行本身,或许这件事和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有关。
一想到自己刚刚和斯坦利公司签下了高达2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协议,这边就发生了挤兑的事情,费萨尔王子忍不住遍体生寒。在稳定下心神之后,他开始一个个地思索,到底是谁在背后策划了这件事。想来想去,目标只有一个,即钟石。也只有他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和偌大的雄心来策划这样一桩震惊市场的大事。
于是就有了双方这一次的见面。
这是费萨尔王子最想知道的问题,但他很好地掩饰住了自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诘问,因为这可能触怒对方。在叙旧完了之后,他这才切入到正题,而且是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什么事?”钟石微微有些错愕,不过很快就明白过来费萨尔王子所说的,当下轻轻摇头反驳,“这怎么可能?你当我能控制住整个英镑拆借的利率吗?即便我能做到,我也不大可能去做空北岩银行。要知道这可能会触怒英格兰银行,继而对我展开调查的。怎么,你在那家银行里有股份?”
“股份倒是没有,就是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种事情,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在钟石说话的时候,费萨尔王子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对方。自始至终,钟石都没有躲避对方的逼视,眼神清澈透亮,神态自然诚恳。很显然要不他是伪装高手,要不就是在说真话。费萨尔王子自然相信是后者,因为对方实在是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即便是对方出招,此时钟石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他也对对方无计可施。
“都是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惹的祸!”钟石并不清楚就在这一刻间,费萨尔王子的心中已经闪过如此多的心思,他皱着眉头分析道,“看来这件事越演越烈,不止是美国本土,而且已经蔓延到英国市场上了,我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费萨尔王子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苍白无比,毫无血色,尽管他的皮肤本来就白皙无比。但此时突然从天边闪过一道闪电,在那一瞬间钟石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脸上甚至连青色的血管都能够看得清楚无比。
电光转瞬即逝,费萨尔王子久久地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半晌他才不无苦涩地问道:“钟先生,真主赐予我的最可靠、最忠诚的朋友,这一次你一定要帮帮我,告诉我该怎么办。”
“好了,别装可怜了!”钟石却不以为然,笑眯眯地看着费萨尔王子夸张的表演,说道,“在你得知我没有买下这笔债券的情况下,想必你也做了另一手的准备了吧。我相信,以你的精明程度,绝对不会让如此一大笔的资金白白地损失掉,你说是吧。”
“嘿嘿,果然什么都瞒不住你!”费萨尔王子的脸色变幻不定了片刻,最后展颜一笑,重新恢复起先前的那副淡淡的傲慢状,冲着钟石竖了个大拇指后,他满心钦佩地说道,“的确如此。当我听到你没有买下这笔债券的时候,我就给自己预留了一个后路。只是没想到,情况竟然会变化得如此之快,快得超出了我的想象。你等着,我马上就打电话,取消这笔交易!”
“不着急!”钟石摆摆手,朝着远处极目远眺,悠然叹息道,“暴风雨终于要来了!”
话音刚落,一道轰雷就在他们的头顶响起,随即暴雨如注,从天空倾泻而来。
PS:感谢书友俺大叔的又一次重金打赏!
第四十七章史上第一亏损(一)
就在暴雨倾泻下来的那一刻,费萨尔王子的电话也打到了斯坦利公司的总部,告诉他们这笔交易取消了。
约翰。马克,曾经在斯坦利公司待了超过25年的时间,当从杜克大学毕业之后,他就从斯坦利的管培生开始做起,一步步晋升到了管理层的顶尖位置。虽然其间曾经因为权力斗争而被迫离开过斯坦利公司,但在外面的经历却让他的威信越发高涨。最终在05年,他又重新回到了斯坦利公司,担任斯坦利公司全球主席兼CEO一职。
作为一个个性鲜明、雷厉风行的管理者,约翰。马克上台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成本削减,同时鼓励更多地使用自有资金参与各种交易,尤其是FICC业务。在他的指示下,风险控制部门的预警机制被放宽,交易员们开始进入一些高风险的交易当中,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和危险的领域,甚至是一些斯坦利公司并不是很擅长的领域。在这种激进的策略下,斯坦利公司的净收入每个季度都飞快增长,其中交易业务带来的收入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状态,在06年11月份披露的季度财报当中,交易收入为23。17亿美元,而到了07年2月份,这个数字就激增到了41。58亿美元,5月份披露的财报当中,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骇人的48。38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利息和股利之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将投资银行业务所带来的收入远远地抛到脑后。
尽管在07年8月份披露的季度报表当中,交易所得收入仅仅为13。81亿美元,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被投资银行业务所带来的16。59亿美元甩在身后,但这是市场行情不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出现危机所致,并不是交易员的能力或者策略出现问题。可即便如此,在这个季度,斯坦利公司依然有79。39亿美元的净收入入账。
但在交易部吃进了金额高达300亿美元的房屋抵押贷款之后。这一切夸张的盈利立刻戛然而止。评级优的债券还能够保持相应的价格,而那些违约风险大增的债券价格则一日千里,跌得不成样子,几乎跌去了一半。而在整个投资组合当中。这部分债券足足占据了一半的份额。
约翰。马克是在一切都已经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才知道这件事的。作为CEO的他,并不是很清楚公司内部所做的每一笔交易,但是每一笔亏损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更何况是这笔可以堪称华尔街乃至整个金融界最大的一笔亏损交易。
幸好到目前为止,距离公开季度财务报表还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斯坦利内部处理和消化这一笔烂账。于是在约翰。马克的牵头下,斯坦利的交易部门发动全球的交易网络,试图寻找一个可能潜在的买家。
在出售的过程中,钟石的香港财团、费萨尔王子的财团都进入到斯坦利交易销售部门的视线当中,他们也和斯坦利的谈判团队进行了接触,最终在讨价还价当中,这笔债券最终还是成交了。
虽然说和费萨尔王子的团队达成了协议,但约翰。马克仍然不放心,因为在这份意向合约当中,对方完全可以在现在或者是第一付款期或者是第二付款期内撕毁合约。当初明明知道对方预留了余地。但因为自己一方急于出手,而且对方报价也是最高,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虽然还没有完全出售出去这部分债券,不过约翰。马克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部分。只是没几天,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北岩银行挤兑事件让他的心又悬了起来,自然这不是因为北岩银行和斯坦利公司有什么密切的业务往来,而是因为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危机蔓延到了英国,尽管在现在看来,其影响的规模和力度都还有待观察。
天色暗了下来,远处传来电闪雷鸣。没多久。整个天地之间就被一片白茫茫的水汽所笼罩,只能隐约地看见窗外的灯光。约翰。马克长叹一口气,收回目光,重新回到舒服的大班椅上。在他的案头堆积了一叠厚厚的文件。在文件当中,除了要处理的交易权限事宜之外,还有繁杂的内部斗争。
出了如此大的一桩事,必然要有人站出来负责,即便这些债券最后会成功出售出去。约翰。马克在思索着,怎么样借助这一次机会将公司当中的异己给排除出去。首先他想要清理的是联席总裁佐伊。克鲁斯,其次是首席风险官汤姆。道莱尔。其中克鲁斯是上一届留下的老臣,必须要清理,而汤姆。道莱尔则纯粹是替他背了黑锅,但这个时候可不是讲情面的时候。
“你好,我是约翰。”
就在约翰。马克反复掂量之际,手头边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放下笔后接起电话,先是表明了身份,表情还算是轻松,但很快整张脸就沉了下去,因为他听到了一个在这个时候绝对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费萨尔王子的财团毁约了,宁愿拼着数亿美元的保证金不要,也要单方面地终止收购合约。这距离他们达成收购协议,也不过仅仅三四天的时间。而且整个过程当中,最让人气愤的是,费萨尔王子方面只给出一个口头上的通知,甚至连正式的文件也懒得出具。
虽然早就知道中东财团在商业活动当中不按常理出牌,但不讲究到这个地步,约翰。马克还是第一次见到。缓缓地放下电话之后,他虽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但微微抽动的脸皮已经显示出他内心极为不平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心理准备,但约翰。马克仍然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快地出尔反尔,简直把这桩生意当做了儿戏。
背后的原因约翰。马克自然心知肚明,毫无例外地就是北岩银行的挤兑风波带来的连锁反应,这让对方感到了后怕。只是对于目前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市场而言,约翰。马克根本就无法引导或者掌控。事实上,不要说他,就连格林斯潘都不敢说能够对其进行引导或者说掌控。
PS:感谢书友昨晚不是我投来月票!这几天时间紧迫,写的字数少了些,希望大家见谅,等过一段时间再多写点~
第四十八章史上第一亏损(二)
作为华尔街鼎鼎大名的人物,约翰。马克和古德曼的约翰。保尔森一起,已经成为新一任华盛顿财政部长的热门人选。尽管媒体一再炒作,但事实上,约翰。马克对进入布什政府的内阁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支持的是下一任民主党的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尽管此时民主党内部的总统候选人还没有出来,但呼声最高的无疑是曾经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而作为和华夏关系尤其好的金融界人士,如果希拉里能够成功入主白宫的话,约翰。马克无疑是能够利用其影响力为美国资本打开华夏市场的关键性人物。
“对,华夏!”
就像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约翰。马克突然想起了一个可能,那就是将这部分债券甩手卖给华夏的主权基金。
再来说说这些年华夏经济的发展,在发生了9。11之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直奉行的重返东亚,遏制华夏的战略第一次开始了调整。因为自从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本土第一次受到如此大规模的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之后,宗教极端势力和某些邪恶轴心国家就成为了美国首要对付的目标。在这种战略的支配下,美国果断地放弃了遏制华夏的政策,开始和西方社会联起手来对付这些国家和势力,为此他们甚至和华夏达成了某些协议,将一些对华夏图谋不利的团队划分为恐怖分子行列。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的外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专心闷头发展经济的华夏在这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长进,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8%以上,而FDI(外国直接投资)也是连年增长,各种资金蜂拥而入寻找高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经济俨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极。
问题出现在华夏经济增长的模式上,这是一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低廉人力成本加工出来的各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尽管华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内需占据经济增长的比率远远低于出口所拉动的比率。而华夏又是一个不容许民间持有外币的国度,因此随着投资和出口的增加,国家累积了大量的外币。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元。
自然,这些美元不可能在国内流通,那么只能到美元流通的地区去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市场就成为了华夏投资的首选,毕竟这些资金不可能放在账户里睡大觉。为了管理这些资金。华夏政府专门成立了华夏投资基金公司,参照新加坡、挪威和阿拉伯某些国家的做法,聘用专业人士,成立主权基金来打理这些资金。
这些接近上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美国国债市场,因为这个市场有足够的容量,风险几乎为零,而且还有一定的收益,毕竟美国政府不可能破产。而剩余的其他部分资金,据说华夏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员正在市场上四处寻找目标。
因为是华金公司股东的关系。斯坦利公司和华夏的金融界高层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华投购入美国国债的时候,斯坦利公司一直在其中充当着掮客的角色,因此和华投的高层也很熟悉,甚至在某些时候都熟悉了对方头脑人物的性格和操作风格。
尽管华夏人大多比较精明,但是约翰。马克也不是吃素的,他很清楚如果不搭配点甜头的话,对方肯定不会轻易上当。略微思索之间,他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又仔仔细细地考量了一番,约翰。马克越发地觉得自己的这个主意是个近乎完美的计谋。保证华夏的那些人在不明就里当中就会投入到这个陷阱当中。就在这个时候,桌面上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和刚才接电话时候那种沉重的心情不同的是,这一次约翰。马克的心情十分愉悦。
“你好。我是约翰。哦,原来是乔治,最近身体怎么样,我的老伙计?”
摁下话筒后,约翰。马克很快地听出对方的声音来,乔治。索罗斯。华尔街上的巨头之一,同时也是他几十年的老朋友。原本他还想调侃对方几句,但索罗斯的下一句话立刻就让他面色大变。
“约翰,听说你们的交易告吹了?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约翰。马克这一次真的是心中大为震撼,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几分钟之前才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索罗斯竟然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面色阴晴不定了半晌之后,他才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承认道:“是的,乔治,交易的确告吹了。不过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知到这个消息的?还有,你是准备做空我们的股票吗?”
对于这个一向以凶横著称的家伙,约翰。马克不得不留一手,毕竟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世界,无论对谁都要加以防范。
话筒对面的索罗斯立刻就轻笑了起来,他自然是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当下否认道:“约翰,如果没有这通电话的话,我恐怕就会做空你们公司了,不过现在显然不可能了。现在我有一个想法,说不定能够坑那个香港钟一把,你看怎么样?”
“什么?”约翰。马克一张脸顿时苦了起来,“怎么你和那个家伙没完没了了?我可告诉你,我可不想因此卷入到你们的恩怨当中,除非你能够把我们的债券全部吞下去!”
“这怎么可能?”索罗斯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对约翰。马克的意见很不满意,不过沉默了半晌之后,他突然诡异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说道,“约翰,其实这一次非常简单,斯坦利方面连一个美元都不需要出,只需要有人将这个消息悄悄地放给他,我就不相信他能顶住做空斯坦利大赚一把的诱惑!”
PS:感谢书友小齐文明奇迹、子夜独行、俺大叔对本书的重金打赏!作者表示感激不尽~~
第四十九章史上第一亏损(三)
在索罗斯说完之后,约翰。马克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是索罗斯要借SEC的手来收拾钟石。
在1929年发生股灾之后,美国政府方面痛定思痛,开始对资本市场的各种黑幕进行严厉打击。1933年通过了《证券法》,1934年通过了《交易法》,并根据这两部法律成立了美国证监会,即SEC。这个管辖资本市场的机构拥有着几乎无边无界的权力,而且直接对总统负责。它可以调查任何人、任何对象,当事人还不得拒绝。
最为厉害的是,这两部法律当中规定的集体诉讼权和辩方举证,几乎能够将任何一个有内幕交易嫌疑的机构彻底打垮。所谓的集体诉讼权,即如果有一个股民诉讼成功,那么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依据此案例时办理;而举证责任则是将举证的义务推给被告,如果被告不能够证明自己无罪的话,则会被判有罪,即“疑罪从有”。
自从这两部法律颁布并严格实施之后,美国的资本市场立刻焕然一新,而一个井然有序的金融市场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得不说的是,美国能从大萧条当中恢复过来,并且一举占据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数十年,和繁荣昌盛的金融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让金融市场如此鼎盛辉煌,其大部分的功劳则归结于这两部法律。
当然,这也不代表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就不存在内幕交易,事实上不管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市场,铤而走险的人每天都有,肮脏的交易时刻都在发生。但是在这里,一旦被SEC盯上,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是全世界金融市场中最为惨重的。就算是超级大财团,如果被SEC调查的话,尽管他们可以聘请全美最好的律师。但最终没有几个财团敢走向法庭,和控方进行唇枪舌战一番。他们只能私底下接受控方的和解条件,捏着鼻子出一大笔钱来“自认倒霉”。
而如果SEC盯上钟石的话,那么对于对方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尤其是在己方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