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烦气躁之下,艾伦。施瓦茨忍不住地爆了粗口。根本资本市场部的测算,这几天做空的一方至少卖出了150万股贝尔斯登的股票,占到贝尔斯登总股本的1。2%左右。虽然这些份额的股票并不能动摇贝尔斯登的根本,但是在短期内必然会导致贝尔斯登的股价下跌,进而给市场留下传播谣言的可能。

“我们是不是考虑进场托盘。又或者是制定一个赎回计划,毕竟目前的价格不算高,适当地回收一部分有助于股价上涨。”资本市场部的主管琼斯。麦肯米尔皱着眉头建议道。

琼斯。麦肯米尔是典型的华尔街中坚形象:西装革履、头发油亮、身材高大、雄心勃勃。在进入贝尔斯登之后,他就立志于要成为管理层当中的一员。凭借着出色的头脑和勤勉的工作,琼斯。麦肯米尔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贝尔斯登众多部门主管当中的一员,而且还是最年轻的一位,仅仅才35岁。

资本市场部的主要职责是为投资银行部提供市场分析,在为客户提供杠杆的决策中提供关于各种衍生品的专业建议,比如说股本的分配安排、债券发行的结构设计、估值、定价等,其功能类似于研究部和销售部的合体。但是因为贝尔斯登的销售部门特别强大,所以他们的资本市场部的销售功能被严重边缘化,只能向研究部这方面发展。

现在琼斯。麦肯米尔说出自家股票价格被低估的话,自然是他们内部研究的结果。不过即便是贝尔斯登的研究员,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全面的财务状况,所以对于琼斯。麦肯米尔的建议,艾伦。施瓦茨不置可否,沉默不语。

“再观察观察,如果对方在后面三个交易日还继续做空不收手的话,那我们就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沉默了半晌,施瓦茨终于下定决心,斩钉截铁地说道。

虽然内心里对施瓦茨的这个决定不太满意,但现在连对方到底是谁,做空的界限在哪,是否还有后招没有施展出来都不清楚,琼斯。麦肯米尔也知道这才是稳妥的应对之策。

就在他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怀中的手机突然嗡嗡地震动,琼斯。麦肯米尔掏出手机,只是瞄了一眼。立刻脸色大变,一边把手机屏幕举向艾伦。施瓦茨,一边急促地问道:“艾伦,这些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什么?”施瓦茨疑惑地看了对方一眼。接过手机只是略微地一扫,同样地脸色一变。怔怔地拿着手机看了好一会,他才缓慢地将手机递送回去,脸上已经变得再次古井无波,“是的。金融时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琼斯。麦肯米尔的黑莓手机,刚刚接收到了一封关于贝尔斯登的邮件。在邮件当中,转发的是伦敦金融时报关于新加坡星展银行终止和贝尔斯登结束交易的报道。报道当中援引了不愿意透露姓名交易员的话,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星展银行内部已经下达了一条命令,禁止和贝尔斯登做包括结算在内的一切交易。

在文章的背后,作者特意提到了因为新加坡星展银行的效应,已经有其他亚洲银行跟进,开始结束和贝尔斯登的交易。现在英国的本土银行也在考虑不再和贝尔斯登做交易对手的事情,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银行公开宣称过。

“这一切你早就知道了?”

看到施瓦茨的这副反应。琼斯哪里还不明白。他抱着头哀号道:“天呐,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怎么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啊?”

作为资本市场的老大,他自然很明白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性。其实在几分钟之前,他根本就没有把股价下跌当做一回事,因为只要管理层出来亮相,稍微暗示两句就能够让市场恢复信心。但现在这件事爆发出来,至少在短期之内想要挽救贝尔斯登股价的颓势已经很难了。

“放松点,伙计!”看着琼斯的一脸无奈,施瓦茨心有不忍。忍不住开口劝慰道,“就算是亚洲和英国的某些银行不和我们做交易,我们也不至于怎么样。放心吧,只要给我们充分的时间。我们依然可以让股价重新振作起来的。”

直到现在,他还在为股票价格的事情发愁,完全没有意识到做空一方的真正目的。

“股票,股价……”

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某个念头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琼斯的脑海当中,尽管是转瞬即逝。但还是被琼斯飞快转动的大脑给捕捉到了,“艾伦,艾伦,你老实地告诉我,现在公司方面的现金流情况如何?”

“什么?”施瓦茨怒斥道,随着这声高声质疑,他的脸色也明显地不悦起来。按照道理来说,这是只有到了一定级别的高管们才知道的秘密,而这个级别显然不包括琼斯。麦肯米尔。不过看到琼斯满眼的焦急之色,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可能语气过重,于是放缓了语气说道,“放心好了,琼斯,现在公司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十分充足,绝对能够保证公司正常运作。”

在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琼斯。麦肯米尔如蒙大赦,长松了一口气,捂着胸口有些后怕地说道:“抱歉,艾伦,请原谅我的无礼。就在刚才,我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可能,目前的这一切都是做空者搞出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力打压我们的股价,这些是市场上常见的伎俩。”

“你是说做空我们的是新加坡星展银行?”艾伦。施瓦茨脸色一变,这个对手实在是有点强大,虽然还不至于让他害怕,但是总归是麻烦。不过仔细想了想之后,他又找不出星展银行做空自己公司的可能,所以果断地摆了摆手,说道,“这不太可能,我找不出他们做空我们的理由。”

“不!不!不!”琼斯连连摇头,“我也认为不会是他们,他们的确没有做空我们的理由。但是我认为他们是受到别人的蛊惑,在谨慎之下选择不和我们做交易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空,毫无疑问,背后的黑手还没有出现,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的话,我们绝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施瓦茨的眉头已经高高蹙起了,他觉得琼斯的话言过于实。虽然他是经纪销售出身,但也见多了股市上演的波云诡谲,所以他认为这一次做空贝尔斯登股票的行动最多是到了某一低点后空头获利离场,不会动摇到贝尔斯登的根基。

只要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出来,今天低迷的股价会立刻扶摇直上,只要报表能够扭亏为盈的话。

“具体严重到哪一步现在还不好说!”琼斯。麦肯米尔见施瓦茨并不以为意,也不敢再将后果夸得太大,毕竟他的意见如果被施瓦茨采纳的话,今后可能会成为贝尔斯登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而一旦他的猜测是错误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毕竟这些东西都牵扯到成千上万的资金,“目前做空我们股票嫌疑最大的就是那些对冲基金,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财力来搅动市场。我们需要密切地注意他们的资金流向,如果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调集资金护盘。”

因为贝尔斯登是华尔街的顶级券商,所以很多对冲基金都利用它的渠道。虽然券商不能够查询对方的投资标的和仓位,但只要监控资金的流动走向和杠杆使用情况,高手还是能够猜测出一部分的投资情况。

“不会是他们!”施瓦茨这次的否定很坚决。

琼斯不知道的是,在星展银行和贝尔斯登断绝了交易之后,陆陆续续地又有几家银行和贝尔斯登断绝了交易关系。在金融时报报道出来之前,这些消息已经在小范围内开始流传,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有些客户开始要求撤回托管在贝尔斯登里面的资金,其中不少是亚洲客户,这是在所难免的。贝尔斯登方面也正有条不紊地将这部分资金退还给投资者们,数额在110亿美元左右。而在这股退款潮当中,没有一家对冲基金。

这就是施瓦茨为什么坚决否定做空贝尔斯登的机构不是对冲基金的原因,至少从目前看来,并不是他们。

PS:感谢书友kalm大神、屁股熊投来月票!

第七十三章巨人倒下(二)

三天之后,艾伦。施瓦茨意识到情况正在每况愈下,有些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他强烈要求公司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解决目前贝尔斯登困境的办法。

目前在华尔街流传着两则劲爆新闻,一则是贝尔斯登陷入到流动性紧缺状态的流言,另外一则是钟石被SEC控告进行内幕交易。

一般来说,被SEC控告内幕交易的新闻是绝对不能和贝尔斯登这样的巨头麻烦缠身相提并论的。但这一次因为主角的身份大有来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贝尔斯登的新闻更为轰动。很快这几天的报纸上大幅刊登的都是钟石的新闻:出生在华夏大陆,以金融市场起家,曾经涉足到英镑、伦敦铜等市场重大转折当中,甚至有传闻墨西哥比索贬值背后也有他的黑手,而那个时候他才十几岁。

随后这位金融天才举家搬居香港,并且在美国求学。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写出了奠定今天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的论文,并且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大放异彩,成功狙击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对香港的进攻。

沉寂了接近十年的这位卓越投资者在前年高调复出,并且公布一部分身家财产,据称他的身家已经进入世界前五。最为让人惊讶的是,在他高调亮相之余,美国资本市场上发生了震惊世人的“不凋花基金倒闭事件”。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实这两者有何联系,但时间上惊人的巧合却不得不让人深思。

尽管这位亿万富翁被SEC以内幕交易指控,保释金也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透露钟石先生到底牵扯到哪桩交易,涉及的金额是多少。但有消息指出,这些交易牵扯的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之多,不管最后钟石先生被控有罪还是和解,这都将是华尔街历史上针对个人或者机构数额最大的一笔指控。

贝尔斯登最顶层专供董事会召开会议的办公室内,一群大腹便便的董事们正翻阅着最近的报纸,对最近总是占据报纸头条的钟石展开热烈的讨论。

“上帝啊。这家伙真的那么富有吗?”一名穿着浅蓝色西装的董事放下报纸,下意识地往头上摸去,只是手掌刚接触到额头,才想起自己的头发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当下不得不尴尬地改为轻拍一下额头,并且故作夸张地感慨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奋斗了一辈子,居然没有别人一次内幕交易赚的多,或者说罚的多更为准确些。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这家伙肯定是做了非法的交易,否则他不可能赚取那么多的钱。”

“得了吧,亨特尔,把你装腔作势的这一套收起来吧!”另一名穿着深黑色西装的董事一声轻笑,嘴角边的不屑之色一览无遗,“说的好像自己是穷人一样。但谁不清楚这些年光是在股票上的分红,都足以保证你以后的生活无忧了。既然是这样,又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样呢?见鬼,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

虽然钟石的财富让人极为眼红,但是能坐进这间会议室内的人又有几个不是身家过亿的呢?而金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也的确不过是账面上的数字罢了。事实上坐在这间办公室内的人,手头上至少有着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贝尔斯登股票,还有几个在线上参加会议的董事,他们手头上的股份达到了惊人的45%左右,每年光是从贝尔斯登股票上的分红就要拿去一大部分,自然都不会是缺钱的主。

至于内幕交易,虽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但是钻法律空子的灰色交易,在座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牵扯过。所以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看来,钟石的这则新闻未必是新闻。仅仅只是一个可怜的家伙被SEC给逮住罢了。

“米克,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叫做亨特尔的那名董事冷冷一哼,朝着叫做米克的董事一撇眼,端起身前的咖啡猛喝一口。这才面带不悦地说道,“伙计们,你们难道没有从这则新闻里读出更多的东西来吗?如果这个叫做钟石的小家伙,所做的内幕交易是卖空我们贝尔斯登的股票,那这件事可就关系到我们在座的身家了!”

原本对两人斗嘴还持观望态度的众多董事一下子就愣住了,他们的确被亨特尔的这句话给吓到了。虽然说在很多时候这些人对很多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一旦牵扯到利益关系,尤其是和自身挂钩的利益关系,他们绝对会立刻转身变化成狼,狠狠地和对方撕咬一番。

狼性文化,正是这家华尔街巨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对于董事会的各位董事来说,他们要不是以前贝尔斯登的管理层,要不就是来自其他机构的投资人,能够让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只有一个理由,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理由:对贝尔斯登长期盈利看好的前景。

尽管亨特尔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拿出什么真凭实据来,但其他董事却纷纷开始思考起这样一个可能来,毕竟有着“不凋花基金”的前车之鉴,谁又敢说目前的情况纯属巧合呢?一时间整间会议室陷入到可怕的安静当中,董事们的脸色阴晴不定,目光闪烁不止,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不,这件事和他无关。”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际,艾伦。施瓦茨走了进来,一开口就断然否定道,很显然刚才出去接电话的他将一切都听进了耳朵当中。

电话是詹姆斯。凯恩打来的,他还在拉斯维加斯,即便是坐私人飞机也赶不回来,因此在给CEO艾伦。施瓦茨打了个询问详情的电话之后,凯恩决定不回纽约参加会议,也不参加视频会议,一切措施交给施瓦茨来处理,因为还有一场桥牌比赛在等着他开始。

第七十四章巨人倒下(三)

“是吗?”叫做米克的董事微微动容,仔细地盯着施瓦茨看了片刻,这才语气凝重地问道,“艾伦,你确定这件事和我们无关吗?还有,那位钟先生到底被指控什么内幕交易?”

施瓦茨看着他,又看了看其他翘首以盼的董事,冷静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的确和我们没有关系。根据斯坦利公司传来的消息,这位钟先生牵扯到他们股票的买卖,据说还和一位高管的工作失误有关,所以被SEC给盯上了。”

随着他说出这句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说被这样一个人物盯上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方并不是收购而是打压的情况下。只不过他们的轻松还没有持续太久,艾伦。施瓦茨就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先生们,请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主题上。现在我们的情况远比钟先生要糟糕得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恐怕我们支撑不了多久了。”

在金融时报爆出贝尔斯登可能陷入到流动性恐慌之后,仅仅过了几天的时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们纷纷要求赎回在贝尔斯登账户里的现金。尽管贝尔斯登方面已经全力地进行了挽留,但是对方似乎是铁了心,根本就不听贝尔斯登方面的解释,结果是在这段时间内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流失惊人,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抽回了足足800亿美元之多的资金。

“不是还有600亿的现金储备吗?”亨特尔一翻白眼,漫不经心地说道,“放轻松点,艾伦,虽然你坐上这个位置不久,但是我们对你的能力绝对信任。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抽回了资金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只要我们能够适时地补回资金就行了,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经历过。相反,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现金流的流失。而是目前股价下跌得太过厉害,已经对投资者构不成吸引,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将提升股价作为第一任务,而不是担心所谓的市场流言。”

亨特尔的话说到了大部分董事的心坎当中。因为这直接关乎到他们的身家财富,所以他们用频繁点头来表示他们的赞同,就连那个叫做米克的董事也不例外。

股东的代表是董事会,而艾伦。施瓦茨是职业经理人,双方并不是同一个阶层。相互间的利益各有不同,因此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在管理学上在几十年前就被发现了。而解决这一道德风险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将职业经理人纳入到这个阶层当中,以一部分的股票分红或者期权来拉拢他们,将他们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这样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目前的局势并不是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而是董事会的这群家伙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日益恶化的贝尔斯登财务状况。这让艾伦。施瓦茨很是为难。因为一来他不能得罪这些人,他们随时可以将自己解雇;第二则是目前的他还需要这些人的帮助。

“詹姆斯是怎么个打算?”

就在众人只关心股价,不关心现金流失的情况下,一道沙哑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众人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个连头发都已经苍白的老者时,竟然纷纷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原来说话的人是艾伦。格林伯格,这个已经八十岁的老者是贝尔斯登的前董事长,目前还是贝尔斯登董事会的成员之一。他西装革履,腰杆笔直,动作麻利。丝毫不见老态。和今天的投资银行家的唯一区别恐怕就是他不戴腕表,而是在右边胸口挂着怀表。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声,其他人自然是不得不听。艾伦。施瓦茨心中一喜,知道有了这位老爷子的支持。说不定自己即将提出的方案阻力会少上不少,当下连忙回答道:“格林伯格先生,詹姆斯现在在拉斯维加斯,赶不过来。不过我已经和他商议了一个方案,只要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就可以立即实施。根据我的估计。在短期内至少能够融到一部分的资金,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

虽然目前在贝尔斯登的账户上还有数亿美元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属于贝尔斯登所有。换句话说,如果所有者要抽走这部分资金的话,贝尔斯登就真的有可能陷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所以即便是为了以防万一,贝尔斯登都要找到新的资金来源。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先说说你们商议出来的方案吧!”艾伦。格林伯格哼了一声,对董事长在目前情况下还沉迷于桥牌很是不满,但他也无可奈何,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他当家的时候了,其他人尊敬他也不过是看在他资历老的份上。

“具体方案是这样的!”艾伦。施瓦茨一招手,门外等候已久的秘书抱着一叠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分发到每个董事的面前。趁着分发文件的空当,他借机解释道,“将一部分公司所持有的股权连同这栋大厦的所有权抵押出去,预计能够换来超过20亿美元左右的现金,这足以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了。”

贝尔斯登位于华尔街的总部大厦,目前的市价在15亿美元左右。加上再次抵押一部分股权,2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施瓦茨的这个建议却犹如在沸腾的油锅当中投下一颗水滴,整间会议室立刻炸了锅。

“什么?居然要抵押物业?”

“上帝啊,难道我们连自己的大楼都保不住了吗?”

“该死的詹姆斯,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靠谱的建议吗?见鬼,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保持安静,保持安静!”

在吵杂声中,格林伯格的声音显得格外地渺小,即便他站起身来喊了好几遍,众多董事们不满的嚷嚷声依然充斥着整间会议室。以至于格林伯格不得不拿起拐杖,重重地在红木会议桌上敲打了两下,这才重新恢复了安静。

“这一切都是未雨绸缪,如果情况真的糟糕到了那一步,恐怕留给我们的时间不足以让我们套现!”施瓦茨感激地朝着格林伯格看了一眼,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就接着说道,“当然,情况远没有糟糕到那一地步。而且就在最近,我打算公开亮相,针对目前市场上针对我们的流言进行逐一的反驳,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当听到施瓦茨决定公开亮相之后,所有的董事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一般来说这种公开性质的亮相虽然能够透露的信息不算多,但是基本上可以扭转因为舆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股票质押,虽然之前也曾经有过,不过现在因为股价下跌得厉害,所以恐怕份额会多一些。”格林伯格仔细地想了一番之后,皱着眉头说道,“但是现在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所以关于总部大楼抵押的方案还是先暂停一下,光是股份方面就足够了,我们不是还有600亿左右的资金吗?如果问题真的糟糕到那一步,再商量怎么抵押总部大楼也不迟。”

“另外,英国方面,看那位先生有没有兴趣再次收购股份,如果他有兴趣的话,公司持有的股份可以再让出一部分来。”格林伯格果断地说道,“只要有新的资金注入,我们就不愁渡不过目前的难关。”

所谓的“来自英国的那位先生”自然指的是约瑟夫。刘易斯,他并没有参加这一次的会议,不过他的代理人宣称,将同意董事会上所达成的协议。

PS:感谢书友cpower投来月票!BTW:大家再耐心等等,离开庭不远了~

第七十五章巨人倒下(四)

贝尔斯登董事会上众多大佬怎么都不会想到的是,作为贝尔斯登第一大个人股东的约瑟夫。刘易斯此时正在纽约,而且还在距离贝尔斯登不远的地方,量子基金的总部。

“乔治,你的目的到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