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鉴定师-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白老倒是有些兴趣的望着陈逸,对于刚才陈逸说他们是玉雕文化的活化石,他却是十分的赞同。
许多当初厂里的玉雕师,或退休,或自谋生路,而他们,可以说是南方玉雕厂最后的几个人而已,自然可以称得上是活化石。
“哦,想不到陈小友如此年轻,却是一名古玩鉴定师,既然陈小友想要看看我们岭州的玉雕文化,那么就跟我们一同进来吧,虽不至于让你们满意,但让你们大饱眼福,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姜伟和陈逸二人的话语,古老面上露出了惊讶之色,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伙子,竟会是一名古玩鉴定师,他不禁充满了好奇,姜伟身为一个跨国珠宝企业的总经理,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跟一个知识不够的年轻人混迹在一块,更加不会带着这年轻人来到他们这里。
如此的话,说明这位陈小友,古玩知识一定十分的丰富了。
对于古老请姜伟和陈逸进去,一旁的白老倒是没有意见,如果只是姜伟一个人,那么他说什么也不会说其进去,对于这位说话有趣的小伙子,他的心中不禁有了一些好感。
“古老,白老,请稍等,我把血狼放进车里。”陈逸拍了拍血狼的脑袋,面上带着些歉意说道。
白老看着这条在陈逸身旁有些老实的狗,面上不禁露出了笑容,“陈小友,你这条狗看起来十分的老实,就让它跟着我们一块进去吧,帮我们赶走了那个让人厌恶的人,总不能连门都不让它进吧。”
“白老,这样合适吗。”陈逸不禁有些迟疑,血狼的性格,他十分的清楚,对他的命令可谓是言听计从,而且十分的聪明,从来不会伤害任何无辜的人。
“陈小友,老白说的对,这样嫉恶如仇的狗,怎能将其拒之门外呢,进去吧。”古老笑着说道,刚才在陈逸的身旁,这条狗一直老老实实的趴在地上,而且眼神之中,并不似其他狗那般的凶恶,这是他放心的原因之一。
“好吧,多谢古老,白老。”陈逸点了点头,不再拒绝,拍了拍血狼的脑袋,让其站了起来,和姜伟一同,跟随在古老二人身后,走进了院子里。
第二百六十六章玉雕工厂
走入了院子,这一处建筑,比陈逸所想象的还要小一些,不过与玉雕厂仅剩的十余人比起来,自然就显得非常大了。
院子中有几处房屋,其中一处看起来应该是生产车间,而另外的房屋,估计就是休息所用。
进入这里,一眼就知道自己来到的是艺术雕刻工厂,院子里四处堆放着一些雕刻完成或者未完成的产品,更有些零零落落的废料夹杂在其中。
走到近处,陈逸稍稍看了几眼,不禁一笑,这摆放在院子里的雕刻物品,有些是劣质的寿山石雕刻而成的,有些则是便宜的棒子玉和熊罗斯国的玉石。
棒子玉中稍好一些的能卖到一千块一公斤,质量差的直接论个卖,其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而且硬度和密度也相差不远,只不过在质量上却是属于低档玉,所以常常被一些不法商贩当做和田玉来卖。
有些玉雕的练手之作,自然不可能每次练习,都用和田玉,那么这些便宜的玉石或者说寿山石,便是最佳的选择。
只不过,这些由低劣玉石所雕刻而成的玉器,其中很多都是精致之物,有些人物动物都是栩栩如生,如果换上好料子,恐怕绝对是精品之作,通过这些玉雕,也是让陈逸知道了这些最后存留下来的玉雕师傅的技术十分的厉害。
也只有这些真正领悟了玉雕本意的人,才会如此的坚持保护岭州的玉雕文化。而没有半点放弃的意思。
“呵呵,陈小友,你能看出这些都是什么玉吗。”看到陈逸面上的表情。古老不禁笑着问道,是不是对玉石了解,仅此一个问题,便能够知道。
陈逸不禁一笑,他得到鉴定系统之后,接触最多的除了瓷器之外,便是这玉器。古玩市场地摊上,最多的也是各种玉石制成的玉器,可以说争奇斗艳。有塑料的,有玻璃的,有石头的,还有碎玉挤压而成的。稍高档次的便是棒子玉。熊罗斯玉,或者是一些质量低的独山玉,可以说让他见识了华夏多种玉石。
同样,通过不断的鉴定和分析这些玉石,陈逸现在甚至不用手摸,仅仅细看几眼,便能知道这些玉石的种类。
“古老,这一件玉壶是棒子玉制成的。这一件人物雕刻则是用寿山石雕成,而这些零散的玉佩。则是用熊罗斯的玉制成的。”陈逸笑了笑,指着旁边堆放的一些玉器,一一的说道。
看到陈逸仅仅望了几眼,根本没有用手触摸,便知道了这些玉器的用料,古老和白老两位老爷子的面上,露出了惊异之色,这等眼力,如果换做是他们这些常年接触玉石的玉雕大师倒也罢了,如此年轻,便有这般眼力,简直让人惊叹。
对于陈逸的这种表现,姜伟面色如常,陈逸能够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城中,淘到很多的宝贝,这足以说明了其眼力如何。
同样,他也有些庆幸,这次带上陈逸,是一个对的选择,否则,以刚才这两位老爷子正在气头上的情形,根本不会让他进院子里来,正是靠着陈逸的话语,他才能得以进来,当然,其中还有着血狼的功劳。
“陈小友,棒子玉与和田玉如此相像,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这时,古老不禁再次问道,如此让人惊叹的事情,他实在有些无法相信,或许说陈逸是瞎蒙的,一时蒙对了。
如此说用眼睛看出这是什么原料,还有一些难度的话,说出一些玉石之间的区别,这更加难不倒陈逸,鉴定一些玉器时,其信息之中就包含了这些原料的特点,对于这些,他记忆的非常深刻。
“古老,棒子玉虽然与和田玉十分相似,但是在一些懂玉之人的眼中,还是有着区别的,和田玉质地纯正细腻,有云雾状的玉花,油脂感强烈,而棒子玉质地较粗,就像这件玉壶一样,有着较强的颗粒感,光泽也不柔和,抛光之后,更是有一层蜡感。”陈逸指着面前的玉壶,笑着向古老讲着两者之间的区别。
听到陈逸再次完美的回答,古老二人面上更加惊异,看起来这小伙子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的简单啊。
“陈小友,不知你来自于哪里,跟随哪位大师学得鉴定。”白老忍不住的问道,如此年轻,便有着这般的眼力,其师傅定然不凡。
陈逸面上带着歉意,然后说道:“白老,我来自于浩阳,至于我师傅,实在抱歉,我现在也只是师傅的一个记名弟子,所以,他老人家的名讳不敢提及,望白老能够谅解。”
“陈小友,没什么,以你现在的眼力,任何师傅都会以你为荣的,走,我们进生产间看看吧,里面有我们的几位好友在雕刻着玉器。”古老摇头笑了笑,毫不在意的说道,然后便带着陈逸二人,向生产间而去。
在他看来,陈逸不以自己师傅为依仗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现在一些人,自己能力不行,却是仗着有一个师傅或者说亲戚之类的,到处横行霸道,这种人,才是最令人讨厌的,陈逸如此眼力,却依然不愿透露师傅是谁,无意之间,又使他们对陈逸增加了一些好感。
在进去之间,陈逸让血狼呆在了院子里,白老则是笑了笑,说自己在院子里陪着它,对于这条让他解了气的狗,他可是十分的喜爱。
陈逸特意交待了血狼几句,这才向生产间而去,进入生产间,他们便看到了十几台机器摆放在其中,而有几位老爷子,正在几台机器上忙碌着。
在西方等一些发达国家,一些首饰等艺术品,大多都是用机器自动加工而成的。
只不过在华夏,从古代到现代,玉雕的过程,都是离开不了手工。
以人的手工,融入感情,才能够制成精美绝伦的玉雕,那些西方的首饰工艺品,根本就是一个模子制作出来的。
这一处生产间,看起来非常大,可是只摆放了十几台机器,其他地方不免显得有些空旷,“陈小友,我们这里在一二十年前,可是有着几十年机器,上百人在此工人,昔日这里也不过是我们玉雕厂的一个车间而已,现在却是成为了我们玉雕厂最后的阵地。”看着这生产间的空旷,古老不禁有些感叹的说道。
正是由于陈逸关于文化的一些理解,让他产生了共鸣,并且刚才的玉石问题上,让他产生了好感,这才对其如此叙述,否则,换了姜伟来到这里,根本不会让姜伟这般轻易的来到生产间参观。
几位老爷子看起来都在六十左右,一个个精神抖擞,此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前来,一个个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上或者桌子上的玉石。
“陈小友,对于玉雕,你了解多少呢。”古老并没有急着带陈逸二人前去机器前观看,而是笑着向陈逸问道。
陈逸沉吟了一下,然后如实的回答道,“古老,我对玉器的一些特点,了解的很多,但是对于玉雕的过程,却是知道的十分稀少,只是知道玉器是用人工雕刻打磨而成的。”
“陈小友,告诉你,实际上玉器并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石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研磨出来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这就代表着玉器的加工过程,一般行话不会叫做玉雕,而叫琢玉,只不过为了更便于理解,不知不觉间,便称之为了玉雕,走吧,正好其中一位老头要做一件玉佩,我们可以从头到尾的观看玉器的制作过程,也算是为陈小友解开玉雕的神秘面纱。”
听到陈逸的话语,古老笑着向陈逸讲述了一些玉雕的知识,让陈逸不禁感觉到收获丰厚。
玉雕玉雕,听多了,自然认为玉器是雕刻出来的,却没想到是用一些硬度大的东西一点点琢出来的。
在走到这些机器周围时,陈逸发现了旁边一些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玉器,大致一看,约有几十件之多,而且每一件都是十分的精美,看其玉料,与外面的劣质玉料大不相同,这是用了真正的和田玉或者翡翠雕琢而成。
这时,他们走到了一个机器旁边,一位老人正拿着一块玉石,正比对着什么,察觉到他们的来临,顿时抬起头,看了看,然后扶了扶眼睛,有些不悦的说道:“古老头,不是说了,不要让人来打扰我们吗,怎么又带着人来了,今天轮到你和老白值班,这有些不合格啊。”
“咳,这两位对于我们玉雕文化十分的好奇,而且这位陈小友,是一位鉴定师,对于玉石文化有些了解,所以我带着他们来看看,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我们岭州玉雕,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古老咳嗽了一声,然后笑着说道。
这老人看了看陈逸二人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哦,鉴定师,那好,让他们不要说话,静静的在旁边观看就是。”
第二百六十七章玉器的制作
“这位小友,不知你喜爱什么模样的玉器,我可以帮你做出来。”忽然,在机器后坐着的那名老人向着陈逸问道,他是知道古老刚才说这小伙子是鉴定师,对玉石文化有些了解,既然如此,那么就看他知不知道这些基本的常识。
“老爷子,有句话叫做因材施艺,不是我想要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要看这玉石适合什么,根据人的意志,无疑会损害大自然赋予玉石的灵性。”陈逸微微一笑,朝着这老人说道。
听到这番话语,这老人有些讶异,然后点头一笑,自顾自的在玉石上画了起来,而古老则是欣慰一笑,没想到陈逸心思灵敏,没有上这老头的当,回答的有理有据,这说明了其对玉石文化确实有着了解。
这老人手中所拿的是一块椭圆形的玉石,看着其中间靠下的地方,有一部分突起,老人拿起毛笔,在这玉石上圆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人形轮廓,而这个轮廓所代表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正是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以这块玉佩的特点来看,制作这弥勒佛可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那中间靠下突起的地方,正好可以作为弥勒佛的圆圆的肚子。
弥勒佛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在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那张比吃了蜜都甜的笑脸,二则是那一个圆滚滚的肚子。
看着老人随手几笔,便将这弥勒佛的轮廓在并不平整的玉石上勾勒了出来,陈逸面上带着认真。仔细观看着老人的动作。
学习玉雕。自然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否则,只是根据自己内心所想去雕,那么雕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会是失败品。
“陈小友,因材施艺,就是根据这块玉料的颜色,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玉料。而且要尽量摒弃玉石上的一些绺裂暇疵,让玉石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看着陈逸认真观看的表情,一旁的古老不禁笑着说道。
这块玉石勾好模样之后,便被这老人拿到一些机器上进行雕琢,很快,一个大概的弥勒佛形态,便被琢磨了出来。
只不过,现在有了形状之后,之前画在平面玉石上的毛笔轮廓已然看不到了。这一次,老人再次拿起细细的毛笔。在这个立体的玉石轮廓上画上了细节,以便于进一步雕出立体的形状。
在古老的一些介绍下,陈逸不禁对于琢玉一些主要的工具,有了最为基本的了解。
据古老说,这只不过是制作小件玉器的工具而已,如果制作大型玉雕,那么自然无法使用这些机器。
在机器上每一次的琢磨和修整,都用了不同规格的工具,让陈逸不禁有些大开眼界,如果他不来到这里观看的话,对于玉石的雕刻,根本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刚才的琢磨出轮廓,只是玉器的粗雕,而接下来便是细雕,只不过据古老介绍,粗雕比起细雕来更加的重要,因为这不是绘画,画错了还可以撕了重画,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难回头,粗雕可以说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如果在粗雕上出了错误,那么这块玉石,就算不废,能够利用的空间,也是非常的少了。
粗雕出轮廓,细雕便是对玉石造型进一步的精细勘划,使表现的图画从粗雕的轮廓状态,进入精确塑造出真实,逼真,有动作,有表情的细微雕琢过程。
其中在琢磨修整形状和细节时,拿到机器上的次数,无法计算,每一次都要进入观看,然后再继续雕琢。
陈逸不禁有些感叹,玉雕工作比起绘画更加的需要耐心,否则,一旦有一个地方琢磨错误,那么之前的工作,就全部毁于一旦了。
这老人的动作十分的熟练,那不断旋转的机器仿佛长了眼一般,很快,整块玉石从轮廓状态,已然变成了一个张开笑脸,挺着肚子的弥勒佛。
这个过程,也让陈逸看的有些惊心动魄,在修磨脸部的细节时,老人直接将弥勒佛的脸在机器上打磨,稍有不慎,估计这玉佩就要废了,可是老人的动作十分的平稳,在打磨过后,弥勒佛的脸更加的圆润,脸上的笑容也是更加的灿烂。
这使得陈逸再次感叹,玉雕没有耐心不行,但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魄,同样也不行。
至此,弥勒佛从平面图,到形状,现在已然到了有模有样的程度,脸部细微的表情,还有手脚,都已然雕琢了出来,甚至于穿绳子的圆孔,也是在这其间,被钻了出来。
同样,古老也为他简单介绍了老人琢玉时的一些知识,只是最为基础的而已,并不是太过高深的东西,哪怕如此,也是让陈逸受益匪浅。
这就跟学了绘画,能够更好的鉴定画作一样,现在真正看过了解玉石的雕琢过程,就算他没有机会去学,也会对他以后鉴定玉器产生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弥勒佛已然有模有样,但是还需要经过最后的抛光,将表面因为打磨而形成的一些棱角,修饰平整,让整件玉佩,变得更加光滑。
抛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工作,哪怕是一些玉雕大师,将玉器琢磨的十分精细,但玉件的表面却依然是粗糙的,这样无疑是影响了玉石圆润光滑的美感。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工作,只是如同脸部的整形,那么接下来的抛光,便是去除脸部的一些色斑之类的东西,让整个脸变得更加完美。
一个有青春痘,色斑的脸,与一张洁白无暇的脸,哪一个更加美丽,这自然不用多说,而抛光,就是肩负着使玉器变成这样的重任。
抛光跟陈逸所想象的差不多,有砂轮机,也有砂纸,砂布,不过这般小件的东西,自然是用砂布或者砂纸来抛光。
在这件弥勒佛玉佩上,老人拿起砂纸不断的来回打磨着,模样十分的认真,打磨的过程,更加的枯燥无味,有时候,一个地方,要打磨多次。
过了约有十多分钟,在老人娴熟的技巧下,这件弥勒佛玉佩可以说正式完工,在清水里洗了一下,老人将其放在了桌子上。
而陈逸看着桌子上这个光鲜而明亮,晶莹剔透的弥勒佛玉佩,面上露出了惊异之色。
这玉佩雕琢的过程,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奇迹,从之前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玉石,慢慢的成形,到现在,看着这弥勒佛的笑脸,任何人都不禁会受到感染。
陈逸十分的感叹,没想到靠着这些普通的工具,竟可以让玉石变成想要的形态,这比绘画看起来更加的艰难。
绘画的话,学个几个月,基本上一些简单的西洋画和国画,都能够画出来了,可是这玉雕学个几个月,估计才仅仅是入门而已。
怪不得许多人不愿意去学玉雕,美术出身的人,根本不愁发展前途,如果将浪费在玉雕上的十年,去其他的行业,估计就算不成顶尖,也会成为中坚人物。
“陈小友,感受如何。”看着陈逸的面色,古老不禁笑着问道。
“古老,我终于明白玉石文化,为何会在华夏文化在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原因就是因为这玉石是我们华夏人民一点点心血的结晶,每一件玉器的诞生,都是倾注了玉雕师傅的辛勤汗水以及他们的情感。”
陈逸摇头一笑,“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戴着美丽的玉佩,看似极为风光,可是没有雕玉师傅的努力,何来他们的风光,玉石文化能够不断的发展,其中虽然有着那些文人雅士的功劳,但是最重要的却是雕玉师傅不断钻研,将玉石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的成果。”
没有见识过玉器雕琢出来的过程,陈逸不会有如此感想,可是这次看着一块其貌不扬的玉佩,在老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弥勒佛,他的内心自然而然的充满了惊叹。
“陈小友,没想到你会有如此深的感受,我们只不过是制作者,而那些佩戴玉佩的人,却是传播者,就像你所说的,玉石文化能够发展到现在,有我们的功劳,但是那些传播者的功劳同样不可或缺,一些高水平的赏玉之人,或者说比我们更加重要。”
“我们雕琢出来一些完美的玉器,可是如果没有水平相应的赏玉之人,那么在普通人眼中,我们这玉器上的一些特点,就无法体现出来,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充满着利益,一些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便宜而简单的玉器,这些由人工经过复杂工艺所作出来的玉器,欣赏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听到陈逸的话语,古老笑着说道,语气中不免有些唏嘘。
姜伟此时也是点了点头,“是啊,就像玉雕厂已经退休的美术大师蓝老所主持制作的玉雕子母球《新世纪的春天》一样,用重达十八吨的整块南玉雕成,雕成之后,重达三吨,采用镂雕技法,外表雕有牡丹,木棉,画眉等多种花鸟图案,球内套叠了八个球层,还有四面四个子球,都可以自由转动,可以说是岭州玉雕最高技艺的体现。”
“据说蓝老为了雕刻这件东西,在家里养了七十多笼鸟,创作构思了一年之久才完成,最后获得了工艺百花奖最高奖项金奖,可是却一直没有欣赏它的人出现,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在了岭州市职工疗养院。”
第二百六十八章鉴定玉佩
“想不到姜先生也知道我们的往事,这件玉雕,可以说是我们玉雕厂最后的辉煌之作,虽然是岭州玉雕技艺之最,但却无人欣赏,这也使得我们明白了一切要跟随市场,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与时俱进。”
说到这,古老笑着摇了摇头,“只不过,我们明白的有些晚,而玉雕厂所属公司的领导,根本没有了让玉雕厂复兴的想法,现在,所剩的也只是我们几个坚持着岭南玉雕最后阵地的老头子而已。”
“古老头,这些都是往事,有我们在,岭州玉雕的技术,就不会失传,对了,陈小友,你不是鉴定师吗,以你的眼光来鉴定鉴定我所雕琢出来的这块玉佩如何,价值几何,有什么缺陷。”听着古老的话语,坐在机器旁的那名老人感叹一笑,然后望着陈逸,忽然说道。
这个小伙子虽然年轻,可是一些说法,却是说得十分的有意义,根本不像是这个年纪所应该有的,他不禁对陈逸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下。
“老余,你个老头子,陈小友,能够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拘谨,我们不会在意的。”听到这老人的话语,古老有些责怪的说道。
陈逸如此年轻,虽然是鉴定师,但所拥有的恐怕只是最为基本的鉴定知识而已,这余老头让陈逸鉴定出价值,还要鉴定出缺陷,这不是为难别人吗,碰到这么一个有趣的小伙子不容易,他可不想让余老头搞得人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