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鉴定师-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轻云。你这最后一种书体,行书,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先让你的章草书体,转化为今草。”王羲之目光看向陈逸,缓缓的说道。
这一幅行法,让他真正知道了陈逸的书法水平达到了什么境界。一种自创的书体,这确实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不过,却也让他内心更加的喜悦。
在金庭,虽然有着一些好友陪伴,游山玩水,也不是特别无聊,但是能够与他交流书法者。却是十分的稀少,陈逸的到来。无疑可以让他的生活,从此变得丰富起来。
听到王羲之的话语,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喜色,拱了拱手,“谢过先生。”
而这一番话,也让许询眼睛一亮。将章草化为今草,这确实可以提升草书的能力,现在许多人练习章草,大多都是以此为踏板,做到更好的掌控今草。
能够像陈逸这般。章草到达如此地步者,少之又少,以这样的章草做为基础,所转化而成的今草,成就难以估量啊。
“哈哈,你小楷学自于我,又何须这般客气,子敬,拿着笔墨纸砚到楼上的凉亭之中,玄度,轻云,子重,我们先上楼。”王羲之大笑了一声,然后对几人说道。
陈逸却是没有跟随他们一块上楼,而是来到了桌前,“子敬,我与你一同拿笔墨纸砚。”
“先生,我自己可以的,你无须帮忙。”王献之连忙摆手说道。
“哈哈,子敬我这可不是帮你的忙,是想更快的到楼上,学习书法而已。”陈逸半开玩笑的说道。
王献之十分聪慧,岂能听不出陈逸话语中的意思,他没有再拒绝,而是点了点头。
随后,陈逸带着纸砚,而王献之拿着笔墨,走到了楼阁之上,这一处楼阁,共有三层,而他们现在所来到的,正是这第三层,完全是一处凉亭,四周没有窗户,只有几根支柱顶部的柱子。
在这处凉亭之上,有着几张桌子,恐怕王羲之常与一些好友在此聚会畅谈。
陈逸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放眼望去,面上却是露出了一抹惊讶,在这凉亭四周,皆有不同的风景,足可以让人心旷神怡。
其中一面,是王府前方的竹林,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飘飘荡荡,十分的养眼。
而在另外一面,不远处正有一条小湖,其中有片片荷花开放,湖水清澈见底,他们在这里,已然可以望到里面游动的金鱼。
最后两面的风景,则是王府之中的一些花草树木,各有千秋,争奇斗艳,这一处凉亭,可谓是看尽风景。
陈逸面上露出了浓浓的感叹,王羲之在移居金庭时,恐怕是寻找了许多处地方,如此风景美好之地,在现代,想要寻找到,也只有进入一些深山之中了。
在此处楼阁之人,饮酒赋诗,畅谈交流,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抬眼即可望见不同的风景,让人几乎不会产生厌倦感。
此时,王羲之正和许询,王操之站在一处围栏前,望着外面的风景,这几处桌子都是与围栏十分的近,就算坐下来,也是无法影响到众人观看风景的视线。
听到他们二人的声音,王羲之转过身来,不由一笑,“轻云,你看这处凉亭的景色如何。”
“难得一见,凉亭四面,皆有四种不同的风景,让人在不同的方向,可以观看到另外的景色,处在其中,无论是学习,亦或是玩乐,都是一种享受。”陈逸面带笑容的说道。
王羲之点了点头,“轻云一语道出了此处之妙,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学习交流书法的地方,不知你可满意。”
“先生,你的问题,我之前已经答过了。”陈逸微微一笑,看着凉亭外的风景说道。
王羲之稍稍思索了一下,不禁一笑,“哈哈,确实如此,无论是学习,还是玩乐,都是一种享受,好了,现在开始你的草书转化之旅吧。”
说着,王羲之带着几人来到了放有笔墨纸砚的桌子上,由于这次是书体转化的学习,所以,所拿来的纸,并不是蚕茧纸,而是普通的麻纸。
麻纸可以说是现在所用最多的纸张品种,是经过东汉蔡伦改进后的一种纸张,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出来的强韧纸张,不说在东晋,哪怕就算是后世的隋唐五代,无论是图书,还是碑帖装裱,都是多用麻纸。
宋元时,已然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明清时期,使用更为稀少,而到了现代,这种古代的麻纸,想要仿造,都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情。
“轻云,你此时先在纸上,写一幅今草出来,不要去想你之前看过的那些今草,只以你的章草为基础,进行书写,此次是为了学习之用,所以无须书写一篇文章,书写一首数十字的诗即可。”王羲之指着桌上的笔墨纸砚,朝着陈逸说道。
想要使得陈逸的章草转化为今草,他的教导,或许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陈逸的悟性,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唯唯诺诺,只听别人教导之人所写出来的书法,和一个自我感悟的人,所写出来的书法,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陈逸轻轻点了点头,昨天他已然进行了实验,只不过写出来的今草,实在不怎么能看得入眼,不过,却是比他刚开始所创造出的行体,要好得多。
研好墨后,他提起毛笔,开始在纸上书写起来,他所书写的是汉代最有名气的一首诗,名为长歌行,其中一段话,可以说是名传千古,被许多人奉为育人至理,那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整首诗全文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写这数十字的古诗之时,陈逸所用的笔法,亦是以他的章草为基础,只不过写出来的字迹,却是十分的糟糕,时间用的比章草还多一些。
看到陈逸书写的状态和动作,王羲之轻轻一笑,他让陈逸行书写一遍,就是要找到其不足的地方,然后对症下药。
虽然他昨天已经仔细研究过陈逸的章草,但是对于一位书法家来说,最了解自己书法的,不是别人,而就是自己,这点,他非常的清楚,所以,他只能做为引导,而不能将转化的一些过程,全盘的交给陈逸,那样,所转化而来的章草,就会成为他的想法而筑就的东西,并没有陈逸自己拥有的书法。
书写别人的书法,或许会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位书法大师。
等到陈逸写完之后,众人皆围上前去,看了看这一张麻纸上所写的字迹。
对于这首汉代著名的长歌行,他们都毫不陌生,只不过这所书写出来的今草字迹,却是有些让人摇头叹息,与陈逸的章草水平相比,差得太远了,这其中还带着浓浓的章草笔法,只不过是将章草连贯起来罢了。
而王羲之,看着这一幅书法,面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如果没有见到陈逸的行书,他觉得这转化书体,并不会那般容易,所消耗的时间或许也会很长。
可是陈逸所自创的行体出现之后,他心中已然知道,将章草,转化为今草,或许会有困难,但不过是犹如土鸡瓦狗罢了,当然,这还是需要看陈逸的悟性如何。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风景带来的感悟
想到陈逸的悟性,王羲之面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一个克服了无数困难,能够自创出一种新书体的人,悟性又怎么会差呢,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融合众多名家的章草,更不可能自创出书体。
许询看到陈逸这一幅转化而来的书法,不禁摇了摇头,许多人拿章草当跳板,只学了一些皮毛,所以,这些人根本无需转化,直接学习今草就可以了,或者说,以他们对章草的理解,根本不可能进行转化。
而陈逸现在对于这种章草书体,十分的精通,仿佛深入骨髓了一般,自然不可能一时转化过来。
对于书法,他有鉴赏之力,此时也根本想不出办法,来让陈逸的书体转化,变得容易一些,不过看旁边王羲之的面上充满笑容,应该是内心已有了打算。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自己身上,王羲之微微一笑,“轻云,你觉得自己书体转化方面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思索,书法术的感悟,是一次次不断练习而慢慢的给予,随着书法水平的提升,感悟也会提升,如果刚刚学习一种书法,那么书法术根本不可能给予像王羲之这般书法大师的感悟。
否则的话,他创造新的书体,也不会连续练习研究了数年,才终于完成。
这次由章草书体转化为今草,虽然比创造一种新书体要容易一些,但是却也是存在着困难。
他的内心不断回想着自己书写时的过程,然后缓缓的说道:“先生。我觉得最大的缺陷。就是对章草的依赖。不知不觉间,总会在一些地方,使用章草的笔法,使得写出来的草书,就犹如连贯起来的章草一样。”
“缺陷是对了,可是却并不是不知不觉,抬起头,看看前方的景色。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让你来到这个地方书写。”王羲之轻轻摇了摇头,指着桌子前方的风景说道。
此时他们所在的地方,正对着那一处湖水,里面的鱼成群结队的游动,荷花在随风摇曳,看起来极为美丽。
陈逸缓缓的抬起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小湖,感悟,是练习书法最为重要的内容,没有感悟。又如何能写出具有灵性的书法,从此处看来。就知道王羲之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大师,更是一位合格的师傅,不会将一些东西直接的讲解,而是要进行明悟。
悟透了,所由此转化而成的书法,自然是充满着灵性,悟不透,也只能选择让王羲之直接讲出来,那样的话,或许与自己感悟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效果却会不同,心境亦是会变得不一样。
其他三处的风景,大多是花草植物,而唯有他面对的这一处风景,则是一处湖水,绿绿的荷叶上,此时绽放着粉白色的花朵,看起来极为美丽。
在这片湖水之中,除了这美丽至极的荷花之外,还有一些鱼类不断的游动,在其中,他还发现了有几只金黄色的鲤鱼出现,时不时的飞上水面,跃过荷花,然后落入水中,看起来十分的赏心悦目,更是充满了自由。
望着美丽的荷花,望着湖水中自由快乐的鱼群,陈逸的面上渐渐露出了一抹明悟之色,心中明白了王羲之所说的话语。
“多谢先生,让我通过此处风景,感悟到了转化书体的关键所在。”陈逸面上带着明悟之色,朝着王羲之拱手说道。
王羲之轻轻点头一笑,然后说道:“轻云,无需谢我,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感悟,可否告诉我们,你都感悟到了什么。”
以陈逸的悟性而言,能够通过这处风景,感悟到转化书体的一些关键,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他还需要确认一下,并且让旁边的许询,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知道陈逸的感悟。
虽然这转化书体的学习,是他专门为陈逸所准备的,但其中,也有影响自己两个孩子的想法。
陈逸转过头,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湖水之中,然后缓缓的说道:“在我面前的这处风景,是一处湖水,其中最为令人注目的,便是这美丽的荷花和自由游动的鱼群。”
“其中,游动的鱼群,代表着自由,随心所欲,而这正是今草所需要的东西,我之前以章草为基础,书写今草时,却是太过于规矩,瞻前顾后,写着写着,就会将章草的习惯带入进去。”
“这一片鱼群,这一片风景,让我感受到了心旷神怡,让我的心境得到了放松,书写今草,不必考虑什么,放开自己的心灵即是,这就是我在鱼群中的感悟。”
他确实是考虑的太多了,恨不得将自己想到的一些东西,都在书体转化中实现,从而使得他今草的书写速度,甚至还比不上章草,写出来书法,无非是连贯的章草罢了。
听到陈逸的话语,王羲之微微颔首,这正是他让陈逸感悟的关键所在,书法虽然有着章法的存在,但却是留了极大的空间,让创作者加入自己的笔意和感悟,特别是草书,更是如此,唯有放开心灵,才能写出好的草书。
旁边的王操之和王献之两兄弟,也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不远处的风景,他们觉得,如果换了自己,或许也会回答上来,但却不会有陈逸这般的迅速。
许询的面上露出了一抹佩服,王羲之的教导方法十分的高明,陈逸的悟性,更是让人惊叹,通过外面的风景,就可以感悟出书法至理,实在是玄之又玄。
“除了鱼群之外,带给我更大感悟的,便是荷花,荷花是君子之花,由淤泥之中扎根而生,但是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亭亭玉立,却是非常的纯洁,全身不沾染一片尘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说着,陈逸的目光放在了那一片美丽的荷花之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让我感悟到了书体转化的一些道理,虽然纯洁的荷花之上,不会沾染任何的淤泥,但是,它却是由淤泥而生,没有淤泥,它们亦是无法生存。”
“而书体转化也是一样,章草就像是淤泥,是今草的根基,更是今草的养份,以章草作为养份,来由此生长出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今草来。”
“那一片鱼群,让我明悟了书体转化时的心境,而这一处荷花,则是让我明悟了书体转化最为重要的关键,可以说,此处风景,角答了我心中对书体转化的一些疑惑,没有先生的提醒,我此时恐怕还陷入疑惑之中。”
陈逸面带感慨的说道,同时向王羲之再次拱了拱手,书体转化,并不是完全需要以章草为基础,在其上转化,而是需要将章草当做养份,吸收入今草之中。
完全以章草为基础,那么就算能够转化,所转化而成的,也不过是另一种带着今草气息的章草而已,而通过吸收章草为养份,所由此转化出来的,就如同荷花一样,有着淤泥的养份和一些气息,但却是与淤泥毫不相同。
此时此刻,听到了陈逸这接下来的话语,许询,王操之兄弟俩,甚至于王羲之的面上,都是露出了一抹惊色。
王羲之的内心充满了惊异,他之前让陈逸观看风景,所想要让其感悟的,也只是这一处风景自然自由的气息而已,放开心境,顺其自然,方能使得书体顺利的转化,而不能刻意的控制和强求。
他没有想到,陈逸竟然从这处风景中的荷花上,领悟到了更加关键的东西,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简直是太妙了,还有陈逸的那一段解释,章草就像是淤泥,是今草的养份。
在此基础上转化而来的今草,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或许有着章草的气息和养分,但是却与章草并不相同,比章草更加的优秀。
陈逸想到了他所没有想到的东西,由这荷花所感悟到的,比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还要高明。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陈逸的悟性,超出了他的意料,无怪乎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君子之花,妙,太妙了,太妙了。”此时,一旁的许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拍着手掌大赞道。
对于荷花,许多文人和画家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汉代乐府歌辞盛行时,产生了许多优美的采莲曲谣,之前他觉得这些描述荷花的曲谣还不错,可是现在,与陈逸这一段话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这可以说是他听到过的,最能代表荷花的句子,仅仅十余字,便将荷花的品质表现了出来,让人为之向往。
听到许询的话语,陈逸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无奈,他实在不是故意的,只是随口就说出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段名句,出自于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之中。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从中衬托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从中表示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之世风的鄙弃。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爱莲说
而这荷花之所以会成为君子之花,就是因为周敦颐的这段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许多文人雅士奉为至理,只是说说简单,能够做到者,十人之中,又有几人呢。
许询的话语,让现场几人都是回过神来,王操之和王献之面带惊色的望着陈逸,那一段名子确实妙不可言,可是让他们震惊的,露出却是陈逸的悟性。
从鱼群之中,他们或许会和陈逸一样,悟出那些道理,可是在荷花之上,他们恐怕却是无法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至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章草为养份,吸收入今草之中,仿佛让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般。
自从与父亲移居金庭之后,这楼阁之上,他们也是常常过来游玩,那一处小湖,是他们最喜欢的风景,可是看到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却是无法感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东西。
或许是他们没有处在陈逸转化书体的情况之中,但是,他们觉得,就算处在这样的情况之中,在荷花之上,他们也不可能感悟得到。
从昨天陈逸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便从陈逸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与陈逸比起来,他们相差太多太多了。
“确实是妙不可言,轻云,对于这处风景,你的感悟之深,出乎了我的意料,更加让人惊叹的则是由荷花所领悟到的东西,堪称精彩至极。那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荷花最好的描述。你由此悟出来的道理,就像你所说的,会成为你书体转化最为关键的所在。”
说到这里,王羲之感慨万千,“有了你这番感悟,由此而转化的今草,或许会更加的精妙绝伦。”
“先生过奖了,有了你的提醒。我才会去感悟,否则的话,就算看到荷花,恐怕也想不到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那一段对于荷花的描述,使得我心中产生了一些感悟。”
陈逸拱手一笑,提起荷花,恐怕现代许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段话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想起这段话。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悟出来,但是正是靠着这段话为引导,他才能得到感悟。
这时,许询忍不住的说道:“陈公子,这一段对荷花的最好描述的句子,是你所创作出来的吗。”
陈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并不是我创作出来的,而是在我从隐居之地出来,游历之时,在一座城镇,与一位老夫子结识,而这段话,正是此人一篇文章里的话语。”
“哦,竟然是一篇文章里的话语,陈公子,能否将这篇文章写出来。”许询面上露出了惊喜之色,这段话语精妙至极,这篇文章想必也是一般无二。
陈逸自然答应了下来,这一段名话既然由自己口中说出,那就让它现于世间吧,“许先生,我也是正有此意,既然这段话语,这些荷花,让我有了如此的感悟,那么这一篇文章,就以我转化的书体,进行书写吧,看看与之前有何不同。”
“如此甚好,看看这段感悟,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王羲之点了点头,十分赞同的说道。
陈逸微微一笑,并没有着急着去书写,铺好纸张后,他的目光,便放在了不远处的湖水之中,代表着纯洁的粉白色荷花,看着那随着水波,随着微风,不断摇动的花朵,他运起了顶级书法术,刹那间,一阵阵的感悟涌入脑海之中。
感受着这些由书法术带来的感悟,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微笑,这些感悟,都是之前在转换书体时,所没有出现的,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
换句话说,这由书法术所产生的感悟,完完全全是由他刚才从风景中悟通了一些道理,才得到的,当然,如果由王羲之说出来,他知道了之后,也会有这些感悟,只是,却并没有他自己悟通的那般深刻。
看着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内心的感悟似乎更加的浓郁,随后,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站在桌前,感悟着脑海中所涌入的这些东西。
而旁边的众人,看到陈逸这般模样,丝毫没有任何的着急,因为他们从陈逸的身上,似乎感受到了一股非常浓郁的气息。
感受着这股气息,许询面上露出了异色,难道陈逸这才刚刚感悟,所写出来的书法,就会与之前不同吗,他摇了摇头,或许会有一点不同,但绝不会太多。
书法一道,虽然也需要感悟,但是却也是需要通过练习,来将感悟到的东西,一点点融入书法之中。
感悟的差不多时,陈逸缓缓睁开了眼睛,那一双并不算很大的眼睛之中,却是充满神韵,随后,他拿起毛笔,蘸了些墨水,开始书写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来。
爱莲说全文字数并不多,可是从中流露出的道理,却是发人深思,其全文如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文章由宋代之人创作,所以,里面出现了一些在此时还没有出现的人物或是字符,比如陶渊明,比如李唐。
关于这些内容,陈逸之前就已然想到,并且将它们予以替换,没有了陶渊明,还有其他喜爱菊花的著名文人雅士。
在书写的过程中,脑海中的感悟不断的涌来,让他的笔下更加的出神。
写完整段文字之后,陈逸缓缓的收笔而立,看向自己所书写的这一篇爱莲说,面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