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宝美利坚-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沐晨颠了颠手里的铁锤,尼玛。看来这盗博物馆还真是一件力气活,没几把子力气,还真就砸不碎他们家的玻璃呢。

在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那幅鸿篇巨著,他微微一笑,抬手一挥,这幅被赞誉为世界顶级艺术的佳作,紫光一闪,就被他收入了自己的紫玉空间。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已经被收入囊中了,但是这斯坦因密室里,可不光只有这顾恺之的画作呢。

金沐晨扭头一看,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嘿嘿,这密室里面的东西,老子要抢光,掳光,清光!

这斯坦因密室,对于英国人来说,也许会被他们当成是英国人的骄傲,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里确实不折不扣的耻辱。

因为这个密室里,珍藏的几乎,全都是来至中国的古代绢画,除了那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之外,还有五百多幅中国古代的绢画。

而这些画,全都是清末的英国文物贩子,斯坦因从中国,靠着坑蒙拐骗,偷运到英国的。

后来他把这些古画,和历史典籍,一部分送给了当初资助他在中国‘盗宝’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现在就留在了印度。

而另外一部分,他则是卖给了大英博物馆,当时为了能让东印度公司满意,他就把很多绢画撕成两半来充数,由此可见当初这批国宝,被这些洋鬼子给糟践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而这大英博物馆居然为了纪念这个文物贩子,对博物馆的‘贡献’,居然还把这个珍藏他贩卖给大英博物馆绢画的展厅,给命名为了‘斯坦因密室’!

由此可见这帮白皮鬼畜的操蛋,显然他们并没有把那斯坦因做过的龌龊事,当成事很丢脸的事情,反倒是把他当成了一种骄傲!

草你姥姥的,老子今天就让你们再也没得骄傲!

金沐晨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这时候不由得是满脸狰狞,杀气腾腾的往那些藏品处走去。

这密室呈长方形,有三四米宽,十几米长,西侧的墙壁上就是那副顾恺之的画作,而东侧的墙壁上,则是满满的一长排的货架,而这些货架上摆放的就都是当年那斯坦因,从中国倒腾回来的绢画。

这些绢画说来也很有来头,是敦煌的绢画,这样的绢画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也不多见,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的所有博物馆,没有一家收藏有敦煌的绢画。

而世界上收藏敦煌绢画最全的两家,居然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枫丹白露宫。

现在想想,真是有够操蛋,自己国家创作的历史文明遗迹,结果居然成了两个强盗家里的展品,自己本国的人民,居然根本无缘能亲眼目睹一遍。

一想到这些,金沐晨心里就只有一个字能表达他现在的感情,那就是:草!

这些绢画,主要是从唐朝时期开始创造的,那个时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画师们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画外,还会将他们的信仰和虔诚绘在素绢之上,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宋初。

而他们画在绢布上的画作,和当时留下的一些经书,就被存放在了敦煌石壁上凿出来的一个石窟里,那个石窟被当地的僧人命名为藏经洞!

后来敦煌寺庙的僧人们封闭藏经洞时,这些色彩绚丽、技法成熟的艺术珍品和文书、和经卷就一起被码放其中。

1900年,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并且打开,近千年的绢画大多保存完好。

7年以后,英国人斯坦因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赞助第二次踏上了丝绸之路的探险之旅。在敦煌休整时,一个姓蒋的师爷告诉他藏经洞的事情。

于是斯坦因用4个马蹄银大概200两白银,廉价骗购了藏经洞敦煌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

这些东西都是王道士从洞里取出的,也许是对价钱不太满意,这王道士在拿绢画时多了一个心眼,专门挑那些破旧的塞给斯坦因,总共大概500件。

但是这王道士哪里知道,那些绢画越是破旧,就意味着它们更古老更有价值。

后来证实,他给斯坦因的破旧绢画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绢画中的精髓。

而剩下来较新的绢画也没有能留在中国,被法国人伯希和一扫而空,全部带回巴黎,那些画大多是五代和北宋时代的。

这就是斯坦因密室里这些敦煌绢画的来历了,只不过这斯坦因非常混蛋,那些绢画中有很多都被他撕成两半,送给东印度公司抵数了。

这些绢画历经千年,本来就非常脆弱,把斯坦因这么一番折腾,等剩下这些到了大英博物馆的手里的时候,基本已经是千疮百孔的状态了。

而当时大英博物馆对这些绢画也并不太重视,就那么随意的锁在盒子里,放进了这斯坦因密室。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梳理国家宝藏,这才发现当年的敦煌绢画,自己国内居然一副都没有,而英国佬,这时候也才知道,自己手里绢画的重要性。

于是立马重视起来,然后开始找人来装裱,只可惜他们根本就不懂中国绢画的装裱技术,居然把这些绢画给装裱在了牛皮纸上,由于绢本身有伸缩性,粘贴时展开不够或过度,都会对这些绢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坏,结果他们这么一番折腾,到时弄坏了不少绢画,比如造成许多菩萨脸部身体变形,又或者绢画直接破损。

一想到这些,金沐晨就把这些白皮鬼畜的祖宗八辈都给问候了一遍。

今天既然老子来到这里,这些宝贝,你们就一件也甭想留了,抢光,掳光,清光,老子就让你们见识一番,老子的三光政策…

第329章列国文物之精华

看看手表,不知不觉之间,居然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多,在想继续搜刮下去,好像有些困难。

毕竟这个博物馆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实在是太多,而且它不像波士顿美术馆那样,只专门针对某一项艺术品特藏。

这里的藏品非常的庞杂,光是展出出来的就有三百多万件,所以想要在搜刮一些好东西出来的话,恐怕时间上就不会太够了。

金沐晨只能去寻找那些精品来拿,但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到底都是什么呢?

关于这些,金沐晨来之前,也做了调查,首先就要数埃及展馆里的那些木乃伊,据说有些还是法老的木乃伊。

可是作为一名古董爱好者,对于这些上千年的干尸,金沐晨可不感兴趣,真是搞不懂这些白皮鬼畜的恶趣味,几千年的干尸,有什么好看的,居然还被他们当成宝贝,历尽千辛万苦的从埃及给偷出来。

这个镇馆之宝就算了,而被当做是二号镇馆之宝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塑,金沐晨只过去看了一眼,就给跪了。

这东西怎么说呢,几千年前的希腊古文明,能够雕刻出这样的大理石雕像,确实是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东西个头也特么太大了。

占了整整一个展厅,那农神庙的格式,就和金沐晨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的圣斗士星矢哪部动画片里面的黄金十二宫的格局差不多。

只不过这农神庙的规格,可没有动画片里那么宏伟。而且损毁的也非常严重,尽管被大英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精修过,可却也依旧没能恢复到原来的完整模样。

就连站在神庙门口的两座仙女石雕的头都已经不知去向了,而且这些大理石雕像。虽然没有动画片里那么宏伟,可是也是动辄高达数米,重量超过几吨。

本来金沐晨才紫玉空间里地方就不太多了,如果在搞这么一套石雕进去,那他就不用装别的了。

想了又想,金沐晨干脆把这神庙里最精华的那部分给拿走算了。

在神庙的前面。有一块大理石雕刻的女神雕像,这就是这座神庙的精华之所在,海中仙女碑!

这块纪念碑,就是大名鼎鼎的涅瑞伊得斯纪念碑了!

上面的文字主要记载的,就是古希腊人堆那位海中仙女的想象。以及给她献祭的经文。

金沐晨一挥手,这块纪念碑就被他收入了囊中。

在往前走,4号展厅的转口,一块花岗岩材质的石碑,就映入眼帘。

这块石碑同样属于埃及馆,而且也是同样被大英博物馆当做镇馆之宝的罗塞塔石碑。

这块石碑之所以会这么重要,是因为上面刻着的那些歪歪扭扭的象形文字,如果没有这些文字。很多古埃及的历史,都将无法被翻译过来。

关于埃及和埃及之前的历史,就根本无从考证。所以从考古学上而言,这块石碑的意义非常重要,它就是一本古埃及文字的字典。

金沐晨也很想把这块石碑带走,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这块石碑的块头,实在是太大。吨位也不轻,想想自己紫玉空间里的剩余空间。还是算了。

一楼的中国馆已经光顾了一遍,所以一楼除了这么几个重要的展厅。基本也就没什么值得金沐晨动手的东西了。

说实话金沐晨真的很想像当年英国人,在圆明园那样,临走的时候,在这博物馆里放上一把火,把这象征英国人骄傲的地方给烧了。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这博物馆里收藏的东西,可不光有英国的国宝,还有很多是属于世界各国的国宝。

就比如那些他没能带走的中国瓷器,还有这些希腊,和埃及的古董文物,这些可都是属于人家的东西,自己想要烧了英国的宝贝,可不能把它们给连带上。

所以金沐晨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忍住了。

三楼已经去了一遍,哪里出了斯坦因密室之外,其他没什么值得下手的东西,二楼等会再去,因为在去之前,金沐晨还要在去一趟地下室。

因为在地下室的展厅立面,可还有几件被英国人当成镇馆之宝的宝贝呢。

比如21号展厅的摩索拉斯王陵,这摩索拉斯王陵,大概是公元前353年,一个位于现在土耳其南部的名叫哈利卡那苏斯的希腊城邦的国王,摩索拉斯,为他和他的夫人修建的。

后来也同样被英国人用非常不光彩的手段,给盗回了英国,这座王陵其实就和前面看过的那个希腊神庙非常类似,都是又大理石雕刻组成的。

只不过神庙的建筑形式类似宫殿,而这王陵的建筑形式,则非常像金字塔。

英国人当初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居然把这么一整套王陵,都从土耳其给搬了过来。

这王陵的占地面积可不小,而且那些石雕,就和之前那希腊农神庙的非常类似,大理石雕刻而成,体量大,质量重。

金沐晨就算想搬,也不可能全都搬走,所以他就同样选择这王陵最精华的部分来拿,那就是在王陵内石棺前面的两尊,摩索拉斯国王和他夫人的神话版的大理石雕像,全都被他纳入囊中。

说实话一想起这两件雕像是人家墓葬的看门警卫,金沐晨就心里一阵犯膈应,毕竟和死人沾边的东西,在他这个中国人眼里看来很是晦气。

但是这东西怎么说呢,咱们中国人看来是非常犯膈应,但是对于西方这些白皮鬼畜而言,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宝贝。

就比如之前安迪送给杰西的那个亚述国王的雕像,说白了那玩意也是从人家坟里扒出来的,可也一样价值数百万,所以西方人在古董方面的口味,可是和他们的审美一样,让咱们中国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才是真正的荤素不忌。

逛完了这二十一号展厅,金沐晨就来到了旁边的二十五号展厅。

这二十五号展厅里,同样放着一套被大英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的东西,那就是来至非洲的贝宁铜像。

可能子啊很多人的印象里,非洲一直就是一个蛮荒之地,从被发现开始,一直到现在,哪里很多地方的很多人都在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他们被欧洲人发现的时候,甚至还依旧生活在原始社会。

所以那些黑人,根本就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文明,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古董,和艺术品传世。

这可能是很多人听说非洲古董之后的第一个想法,甚至很多人听到非洲古董,可能脑子里马上就会想起。

那些穿在黑皮肤姑娘身上的草裙,还有他们挂在脖子上的骨雕,各种鱼刺,狼牙什么的。

事实上非洲大陆从诞生到现在,在那片大陆上曾经孕育过很多文明,哪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蛮荒之地。

即便那些黑人的脑容量确实低,但是他们也曾经创造过历史和文明。

现在留下的遗迹就是证明,比如埃塞俄比亚的方尖碑,马里的图书馆,津巴布韦的石头城,南非的岩画等等,而这其中非洲文明留下的艺术品中,最为突出的佼佼者,就要数这贝宁铜像了。

贝宁王国发源于西非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热带丛林的深处,是一个中世纪时期形成的黑人王国,他的历史有800年,而这段期间,这个国家一直是非洲大陆发达的文化中心之一。

而青铜艺术在这里诞生,并且发展成熟走向艺术的顶峰,正是贝宁王国作为一个文明的象征。

贝宁王国历史上从未使用过文字,贝宁人一直通过铸造或雕刻在青铜或象牙上的图像记录他们的历史。

人们可以从国王与王后的雕像、反映宫廷生活的浮雕中看到贝宁王国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贝宁的青铜雕刻在13世纪后就逐步演变成一种宫廷艺术。当时的贝宁国王供养着众多的艺术工匠,所有的作品为宫廷所有。

大小不同的人物雕像和表现狩猎与战争场景的浮雕装饰在王宫的大厅、梁柱和回廊之上,15世纪至17世纪,贝宁王国的青铜作品更富有现实色彩,看上去更加生动逼真。

而到了19世纪奴隶贸易吞噬乐整个非洲大陆,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瓜分这片土地。

有着古老文明的贝宁王国在英国殖民者的炮火中被灭亡了,大部分青铜艺术珍品因被掠夺而流散到世界各地。

而大英博物馆收藏才这些,则是那些流失海外的贝宁铜像中,最精华的一部分,可以说这些铜像,记载了非洲大陆上唯一的一个文明的诞生,发展,兴盛,再到衰亡的整个过程,这些铜像对非洲人来说,不亚于我们中国人眼里的四库全书。

既然来了,那就当然不能放过,这可是金沐晨感兴趣的为数不多的黑非洲的东西,这里一共收藏了60几件铜像,都是从当年贝宁王宫的木柱上抠下来的,金沐晨挥了挥手,带走所有铜像,只留下满地的碎玻璃…

第330章满地狼藉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楼下的东西,已经劫掠一空了,剩下的当然是楼上的工作要扫尾了。

二楼可还放着不少好东西呢,这里当然也不能放过。

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金沐晨已经光顾了五个,剩下的五个,当然也不能放过。

白天的时候,他抽了个空,把那些传说中的几大镇馆之宝,全都扫荡了一遍,虽然没怎么细看,但是不少好东西,也都记在了脑子里。

就比如楼上,70号展厅的波特兰花瓶。

这只花瓶,可是古罗马时期留存下来的一件顶级的宝石玻璃制品了。

这只花瓶,最早是被汉密尔顿公爵在罗马得到的,后来转让给了波特兰公爵夫人,然后又被大英博物馆借来展示的。

只不过在1845年的时候,这只花瓶被一个来至爱尔兰的愤怒青年给砸的粉碎…

后来是被大英博物馆的人费劲了千辛万苦才找齐的200多块碎片,重新拼接而成的。

这只古罗马花瓶,当初被鉴定为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期间的作品,壶身为陶器,但是在壶身上却又非常精美的玻璃浮雕,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人,是通过什么技术手段,来完成这件作品的。

这件作品一道了大英博物馆之手,就被当时的鉴定家门认为是大英博物馆最精美的艺术品之一。

这一点从后来,他们找齐了碎片,并且积极修复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这件宝贝的重视。

反之当年从中国劫掠来的那些绢画,可就没有被这样认真的对待过了,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整理国家档案的时候,发现国内居然没有一件敦煌的绢画。

这样一来。那些绢画才引起了英国人的重视,而他们之所以会很重视,也并不是因为那些绢画本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而是因为奇货可居的心里。

甚至是带着几分轻蔑和羞辱的态度才重视起来的,想想看你们中国的东西。可你们手里都没有,但是我们手里才有,这样的事情,如果让每个英国人知道,该能提升他们多少的民族自豪感?

而至于你们中国人怎么想。我们才不关心。

正是这样的态度,才造成了后来他们在修复那些绢画的时候,胡乱修复,最后导致那些绢画部分严重受损的事情发生。

每当想起这些,金沐晨就难掩自己心头的愤怒。

现在站在这只波特兰花瓶的面前,金沐晨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帮英国佬之所以这么重视这只花瓶,恐怕主要愿意还是因为这是他们白人文明的祖宗留下的贵重遗物吧?

尽管英国本土历史和古罗马有过一些纠葛。但其实牵扯程度并不算很深,但是这帮英国人,甚至大洋另外一边的美国人。却总喜欢以罗马帝国的后人而自居。

嘿嘿,今天老子就让你们好好的‘骄傲’一回!

金沐晨抬手就是一锤,不过这一锤他可没收力,一锤子下去,不但是将这存放波特兰花瓶的玻璃柜给砸的粉碎,连带着里面那只花瓶。也直接变成的霏粉…

怎么样?被人倔了祖坟的感觉好受吗?

想想当年你们英国人在我们中国做的一切,贩卖鸦片。数不清的入侵,正是因为你们这帮王八蛋。我们才陷入了那不断割地赔款的一百年屈辱。

那些年来,死在战乱,贫困中的中国人都不知凡几,这些都是你们种下的因。

当年你们不是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吗?今天老子也让你们尝尝这老窝被端的滋味!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金沐晨转身出了这间展厅,然后来到了另外一边的42号厅,这里可这博物馆里为数不多的存放正宗英国古董文物的地方。

金沐晨首先光顾的就是放在左手边的撒腾胡船遗物,这可是一整船的金银珠宝,和各种武士盔甲。

这艘船可是公元7世纪的时候,东盎格利亚国王雷德沃尔德的船葬墓室。

公元五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盎格鲁人穿越英吉利海峡,入侵英国建立了盎格鲁…萨克森王国,不过那时候他们的国土面积在大不列颠岛上只占一小部分。

之后的数百年里,大不列颠岛上一只呈现出一种战国群雄的阶段,直到后来这位东盎格利亚国王的子孙,长者爱德华结束了七国时代,统一了英国,建立了威克塞斯王朝!

所以这位雷德沃尔德国王,几乎可以算得上现在大部分英国人的祖宗。

当年你的子孙,在我的国家做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今天我做的不过事讨回一点小小的利息而已。

金沐晨站在这艘船葬的前面,暗笑一声,然后就开始挥锤相向。

咣啷啷几下子下去,那些装着珠宝,国王的金腰带,还有镶满了各种宝石的王冠的柜台,全都灰飞烟灭,然后那些珠宝,国王的金腰带,以及王冠,全都落入了金沐晨的紫玉空间里。

至于那些盔甲和各种刀剑,金沐晨挑了最好的一套锁子甲和头盔,以及一把双手剑,剩余的其他吗…

嘿嘿,就好好尝尝我铁锤的味道吧。

当年你们的子孙,在我们的国家也干过差不多的事情,但凡是带不走的,也不会给你留下,全都砸碎,砸不烂的就直接烧光。

和你的子孙干的那些事情比起来,我做的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一时间42号展厅里,响彻了打铁的声音,很快那些刀剑就被敲了个稀巴烂,还有那些盔甲,也被砸的是坑坑洼洼,很多地方都被砸漏,砸瘪。

这样的东西,如果想要修复,除非回炉重造,否则根本就别想修复了。

只不过如果回炉重造的话,那这些东西,还能算古董了吗?

不过那些,金沐晨可管不着,这时候他的视线,已经转移到42号展厅里的另外一套好东西上面了。

这东西也非常有来头,这是一套精美的西洋象棋。

这东西是在1831年4月11日苏格兰古董协会上被展出之前的某个时间被发现的,而被发现的地点,则是在路易斯群岛的乌伊格的某个沙丘中的一个小石块室里。

因为最开始发现的时候,大家并不了解他的价值,所以关于这套西洋棋的记载也比较含混不清。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棋子,全部是由海象牙和鲸鱼齿精心制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国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骑在坐骑上的骑士、站立的狱卒和士兵,都被制成方尖碑的样式。

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推断,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来至于12世纪的挪威。

不过不管它到底来至哪里,它那精美的做工,以及绝佳的材质,让这套西洋棋,一经收藏就被大英博物馆当成了镇馆之宝,毕竟这可是他们白人老祖宗的智慧的体现。

不过现在么,嘿嘿,我轻轻地来了,挥一挥手带走了象棋,但是却留下了满地的狼藉…

金沐晨除了42号展厅,终于体会到那首口水歌的精髓之所在了,要的就是这个feel,倍儿爽!

再快步往前,不远处的44号展厅里,同样还有一件镇馆之宝,这件宝贝可是英国人的骄傲。

1610年制造的卡斯博瑞公园的塔钟,在那个年代,完全靠重力的原理,制造出这样一尊精美的计时器,英国人想必相当的自豪。

只不过今天么,小爷的紫玉空间快要满了,对于装下这么一尊塔钟没什么兴趣,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