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香江-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平海在胡娴面前谈起最近一段时间他和黄玉郞接触的成果,态度显得十分活跃,显然他认为这是从林宥伦手上抢下玉郞国际的最佳时机。

看到于平海跃跃欲试的样,胡娴只是在心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当初争夺《明报》的时候,于平海会输给林宥伦,两人在看问题的眼光差距确实很大。

林宥伦愿意保留黄玉郞的相关漫画著作权,却不愿意高价收购玉郞国际,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玉郞国际的辉煌是由黄玉郞而来,也将随黄玉郞而去。黄玉郞出狱之后如果能重新振作,玉郞国际依旧可以保住香港漫画界的龙头地位,但如果黄玉郞自己都已经丧失了斗志,玉郞国际实际上就只是一个空壳,靠着啃老本也许能维系上几年,但时间一长必然显现出颓势。

胡娴还注意到,林宥伦在媒体前透露出准备收购玉郞国际的想法,是在他到医院看望了受伤的马荣诚之后,很显然他和马荣诚之间应该是达成了某种约定,要是他放弃了对玉郞国际的收购,很可能会拉上马荣诚重新成立一家公司。

由林宥伦提供内容创意,马荣诚负责改编成漫画。到时候谁能阻止这家公司的崛起?

当然,如果于平海能成功狙击林宥伦并购玉郞国际,便能稍稍拖延一下《明报》集团扩张的脚步,而这几年《星岛日报》和《明报》明争暗斗,总是输多赢少,特别是在金像奖一事上,《明报》接手后将金像奖办得风生水起,《星岛》报业颜面无光,能在这事上扳回一局。胡娴的态度依旧是支持的。

谈话了关于玉郞国际的事情,胡娴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于平海说:“你可以看一下,这是今天出版的《明报》,从这一期开始。林宥伦的新作开始在报上连载。”

于平海这段时间忙着与黄玉郞谈判,对媒体上的消息倒不怎么关注,胡娴特意和他提起这件事,于平海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当初争夺《明报》时败给林宥伦,于平海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林宥伦还有一层作家的身份,这让林宥伦更容易得到金镛的认同,这时候听说林宥伦出新作。对于平海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读者反馈如何?”

“报纸上只连载了第一章,现在还看不出太多的东西。”胡娴语气平淡地解释了一句,接着马上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明报》这期在以往的发行量基础上特别加印了10万份。而我手上这份,都是高价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二手报,发行点的报纸,一早就已经被读者买光了。”

于平海嘴上不说。心里却倒抽一口凉气,《明报》的日发行量大约在15万份左右。而林宥伦的新作一连载,销量立刻翻了一番,撇开其他的不谈,林宥伦作品在香港的号召力确实无与伦比,这一点连于平海也不得不承认。

事实上不止是胡娴、于平海在关注着《明报》的发行情况,整个香港报界目光都聚集在《明报》身上,而这一整天,很多普通人讨论的话题都和《诛仙》有关。

巴士上,两个放学回家的男生就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你说张小凡和林惊羽谁会是主角?”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林惊羽了,你没看《昆仑》和《搜神记》里,主角都是那种非常聪明、天赋又好的类型,我感觉林惊羽就很符合这些特点。”

“可我感觉这一章内容描写张小凡好像更多一些欸,虽然他有些笨,但你不觉得他和林惊羽很像是金镛《射雕英雄传》郭靖和杨康的设定吗?”

“但也有可能是《搜神记》拓拔野和蚩尤的设定啊?很有可能是双主角,因为我记得林宥伦好像在什么地方说过,会有想法要写一部双主角的小说。”

两个男孩的争论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主意,旁边一个夹着公包、戴眼镜的青年人忍不住插嘴说:“林宥伦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指的肯定不是《诛仙》。”

两个男孩也不介意有陌生人插话进来,反而兴致勃勃地和那个眼镜男讨论了起来:“你这么肯定,有什么证据吗?”

眼镜男扶了扶眼镜,开始侃侃而谈:“当然有了,林宥伦说要写一部双主角的小说,这话是在他推荐《大唐双龙传》这部小说时说的,当时《明报》上专门有登过这篇章,因为《大唐双龙传》用的就是双主角,然后林宥伦说自己也从这部小说里获得了很多启发,然后会在《昆仑》的续集采用这种双主角的写法,但是现在这部《诛仙》,明显是他单独写的一个故事。”

“那你觉得谁会是男主角?”两个男孩接着又问道。

“这个其实很简单了,你们要是看过林宥伦所有的小说就会发现,他书的主角肯定是第一个出场,《诛仙》谁第一个出场?”

“张小凡!”

“林惊羽!”

两个男孩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又齐齐把目光转向眼镜男。

“你们说得都没错,事实上两人是一同出场,当时林惊羽和张小凡正在打闹,林惊羽在追,张小凡在跑,但是如果你们仔细看就会发现,张小凡的名字出现要早于林惊羽,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应该就是这部书的主角。”眼镜男脸上一副很笃定的表情。

两个男孩相互看了一眼,其一个从书包里拿出一份报纸,找到连载小说一看,果然正如眼镜男所说,张小凡的名字要先于林惊羽出现,不过以此就判定林惊羽是主角,理由还是有些牵强。

“喂,小鬼,你这份报纸卖不卖?”旁边一个爆炸头,穿着很时髦,戴墨镜的男开口问道。

“不卖!”那个男孩宝贝似的将报纸按在怀里,“这是我起了一个大早,跑了三家书报亭才买到的。”

“我出十块钱,你把这份报纸卖给我!”

墨镜男开出了五倍的价格,男孩脸上不禁露出犹豫的表情。

“我出十五块!”旁边一个留着板寸的男突然开口。

“喂,老兄,你存心和我过不去是不是?”墨镜男立刻就不干了,瞪着对方说道。

“怎么,你有意见?”

板寸头将衬衫袖卷了起来,手臂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纹身,墨镜男一见对方这架势,气势顿时若了几分,嘴里诺诺地说:“这是我先看上的。”

“谁出价高卖给谁,这个傻瓜都知道,你说呢,小鬼?”板寸头轻蔑地瞥了墨镜男一眼,然后朝拿着报纸的男笑了笑。

“你真准备出十五块钱买?”男孩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板寸头二话不说,拿出钱包数了十五块钱,递给男孩,然后直接把报纸从男孩手上拿了过来。

墨镜男在旁看得直跺脚,却有不敢插话,生怕惹恼了对方,下车就被一群烂仔拿刀追砍。

板寸头也不理他,直接展开报纸,在车上津津有味的就看了起来。

报纸上只有第一章,不过几千字,不到一会儿功夫就看完了。

板寸头意犹未尽地将报纸合上,拿在墨镜男眼前晃了晃,“十五块钱卖给你,要不要?”

墨镜男正想要拒绝,可看到板寸头眼满是威胁的意味,临时改口说:“要,我要。”

板寸头很满意地点点头,从墨镜男手上接过十五块钱,将报纸往墨镜男手里一塞,“兄弟,很上道嘛,以后有什么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报我的名号,记住了,我叫大飞!”

墨镜男心诋毁不已,全香港绰号叫大飞的人那么多,谁知道你是哪个大飞?不过表面上他还是很客气地向板寸头笑了笑,很小心地冲他手上要过了那份报纸。

墨镜男下车的时候,报纸上的小说连载他都已经看完了,可是花了十五块钱买的报纸,他又舍不得就这样扔掉,正犹豫着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墨镜男转头一看,是和他一起下车的一个年男。

对方笑呵呵地跟他说:“小伙,你手上这份报纸看完了吧?卖给我怎么样?”

“你出多少钱?”

“十块!”

“刚才你在车上也看到了,这是我出十五块买来的,你要就原价拿走。”墨镜男一脸坚决的表情。

“那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年男说完,转头就走,墨镜男急忙在后面喊住了他。

“十块就十块,卖给你了!”

(还有一更)

第388章诛仙一出,谁与争锋(下)

“马仔,今天你妈妈特意给你煲了鱼翅汤,赶快来趁热喝。本来自p。com”马荣诚的父亲提着一个保温盒,推开了病房门。

马荣诚手上还打着绷带,此时正在站在窗户边看外面的风景,听到父亲的声音,他把头转了过来。

“我已经闻到香气了。”马荣诚用力嗅了嗅鼻,说道。

马父解开保温盒,把汤盛到一个碗里,端给马荣诚。

“这么烫,怎么不用报纸垫一下?”马荣诚接过来发现碗有些烫手,有看父亲手上拿着一份报纸,很是不解。

“这可是我花了十块钱才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书报亭早就没得卖了。”马父宝将报纸翻开,找到《诛仙》连载的那个版面,递给马荣诚,“林宥伦的新作,我想你应该会很感兴趣。”

马荣诚将碗放下,拿过报纸一看,果然是林宥伦的新作连载。

只看了一个序章,马荣诚就感觉这部小说的设定很有意思,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之后,很少有人再尝试这种以古典风格的仙侠小说,马荣诚以前还想过要构思一个这方面的漫画,没想到林宥伦先一步就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好啦,你先喝汤,报纸一会儿再慢慢看。”

在马父的催促的下,马荣诚不得不放下报纸,先把鱼翅汤喝完,碗一放下,接着马上又把报纸拿了起来。

报纸上连载不多,一会儿工夫马荣诚就看完了,看完之后他止不住心潮澎湃,有种非常强烈的想要知道后面故事的冲动。

犹豫了片刻,马荣诚便决定给林宥伦打电话,讨要后面的书稿。而理由他都已经想好了,就说想要把《诛仙》改编成漫画。

马荣诚是单纯地被这个故事吸引,而无线这边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购买《诛仙》电视剧改编权,却是因为《诛仙》连载首日《明报》激增的发行量。

会议一开始,芳逸华就有言在先,无论是她还是邵毅夫,这次都不会出面,只能是下面人去求林宥伦。

林宥伦虽然没有直接插手无线的管理。但影响力却在逐步的渗透,比如说他负责开发的《好声音》现在已经成了无线的收视利器,每逢播出,基本上可以力压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甚至会达到第二名的两倍还多。

邵毅夫和芳逸华都能看出这种势头。但却没办法阻止,林宥伦这边也比较克制,虽然无线对其手上制作的节目有不小的依赖,但林宥伦并没有对无线的高层管理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这也打消了邵毅夫、芳逸华的一部分顾虑,但是让他们完全放心却又不可能。

这就造成了邵毅夫和芳逸华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想更多的依靠林宥伦。已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彻底压制住对手,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林宥伦对无线的影响太大,会过早地威胁他们对无线的控制。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这次明知《诛仙》改编电视剧版权会很抢手,邵毅夫和芳逸华还是忍住没有亲自去找林宥伦,就是不想给外人留下无线离开了林宥伦就做不好的印象。

当然《诛仙》的电视改编权一定要拿到手,芳逸华在会议上直接下了死命令。这可就让手下人有些为难了。

林宥伦现在是无线的董事,按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事只要无线这边开口,林宥伦肯定会答应,关键是价格的问题。

无线的电视剧一向都有很严格的成本控制,而要想买下《诛仙》的电视改编权,少了几百万肯定不行。

倒不是说林宥伦缺这几百万,而是他的身价和作品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要是少了那就是自掉身价,林宥伦在无线的占股只有5%,他不插手无线的管理决策,同样无线也不能对他有更多的要求。

“方小姐,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不直接找林先生购买版权,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双方联合拍摄这部电视剧。”粱加树提了一个建议。

“那电视剧的版权算哪边的?”芳逸华听完马上就问。

粱加树不假思索地说道:“香港由我们无线独家所有,香港之外的版权归属林先生,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合适。”

“我们在新马泰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电视台,难道到时候要播这部电视剧,还得从林先生手上去买吗?”曾丽珍历来和粱加树不对付,一有机会就和他唱反调。

“那曾小姐可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说服林先生?”粱加树反问道。

“我们在谈论的是你的方案,怎么又牵扯到我身上了?”曾丽珍完了手太极,又把皮球给踢了回去。

“曾小姐觉得我的方案不合适,然后你又提不出更合适的方案,那你这个时候反对究竟是什么意思?”粱加树没有明说曾丽珍在故意捣乱,但话里就是这个意思。

“你……”曾丽珍气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怒视这粱加树。

“够了!”芳逸华扫了在会议桌上针锋相对的粱加树、曾丽珍一眼,“我不是来听你们两个吵架的,丽珍你先坐下,加树你继续说。”

粱加树得意地望了曾丽珍一眼,整理了一下思路,说:“方小姐,我提出与林先生合作,主要是考虑到这部电视剧的题材特殊,需要用到不少电脑特效。亚视花了4000多万拍《搜神记》,最后还被观众骂那么惨,现在这部《诛仙》要拍出让观众满意的效果,只怕成本会比这更高,当然我们也可以压缩成本,但制作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而且林先生那边肯定不会同意。我相信林先生对《诛仙》的电视剧绝对会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很可能会选择与其他电视台合作,就像当年我们没有拿到《搜神记》的电视版权一样。”

芳逸华认真考虑了一会儿,示意粱加树接着往下说。

“合作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林先生自己投资拍这部电视剧,然后我们从他手上把香港的播映权买过来;另一种是我们也参与一部分的投资,然后电视剧在香港地区的版权归我们独家所有。实际上这两个方案需要投入的资金都差不多,不过后者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权,比如说可以向林先生推荐使用我们无线的演员、用我们的摄影棚,其实也就和我们自己拍这部电视剧差不多的效果,但资金却可以节省很多。”粱加树这般建议,等于是将电视剧制作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林宥伦,换成是和别人合作,他肯定不敢这么说,但是林宥伦身份特殊,不仅是无线的董事,同时也是原著小说的作者,由他来主导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旁人谁敢说能比他做得更好?

芳逸华最终还是被粱加树给说服了,同意他去试一试。

而同样跃跃欲试的还不止是无线,徐可在看了《诛仙》之后,脑立刻就产生要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念头。

徐可这么迫切,主要是还是因为6年前的那部《新蜀山剑侠》叫好而不叫座,留下来很深的遗憾。

那一次,徐可挑战香港电影传统和开创特技新路的努力最后以失败告终,受此挫折,他对技术电影开始有些心灰意冷,直到林宥伦拍出《黑夜传说》,电影特效技术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徐可那颗沉寂许久的心又慢慢地活络了起来。

林宥伦是以改造后的西片思路来制作香港的特效大片,徐可却想尝试在东方电影融入特效,取得更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效果。

一开始徐可并不确定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行得同,失败过一次之后,他变得更加的谨慎,等到刘韦强拍出《风云之雄霸天下》,以新颖的特效武功光影创造出新的武打模式,徐可才确定这条路确实走得通。

思路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徐可却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剧本,他曾想过要再次翻拍《蜀山剑侠传》,不过因为有上一次的失败,估计没有人会愿意再给他投资,而这次《诛仙》的面世,却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徐可深知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要说服林宥伦,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个让林宥伦满意的剧本。

这方面徐可倒是不缺思路和创意,只是他需要先看到《诛仙》的完整书稿,而这个只能他亲自去找林宥伦协商。

《诛仙》面试,一时间娱乐圈暗流涌动,不知多少双眼睛都盯住了这部小说的改编版权,马荣诚想要把小说改编成漫画,无线准备将小说拍成电视剧,徐可卯足了劲儿要拿下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这三方先后找上林宥伦,态度都非常的恳切,最后林宥伦只好一一答应了下来。

马荣诚的手还没有复原,改编漫画只达成了一个合作意向;而无线这边也要等小说连载完毕,结集出版后才考虑电视剧的开拍;最终书稿被徐可拿走,因为他急着要看完整部小说,然后才好进行剧本的改编。

至于电影版的演员名单,林宥伦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第389章十大美人

徐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看完了《诛仙》的整部书稿,在经过林宥伦的同意之后,留了一份复印稿,然后把原稿送了回来。◎p.com◎

借着送还书稿的机会,徐可还顺便试探起了林宥伦对改编电影主演人选的看法。

徐可在看完整部小说后,感觉书的人物关系和金镛的《笑傲江湖》有些相像:碧瑶对应任盈盈,同样都是魔教教主之女;田灵儿对应岳灵珊,青梅竹马的同门师兄妹,可惜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然还有一个陆雪琪,不过这是《诛仙》独有的人物。

以《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一男三女”的模式来对电影版的《诛仙》进行故事新编,将《诛仙》改编成一部仙侠版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这便是徐可初步的一个想法。

“我觉得既然是电影改编,思路就不必局限于小说,比如书略有提及的狐妖小白、周一仙的孙女小环这些人物都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林宥伦这话实际上是在暗示徐可,可以放开手脚去改编。

徐可听到这话,心里算是舒了一口气,他最担心林宥伦要求他按照原著小说来改编,这对于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他来说,无疑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林宥伦放宽了改编的限制,徐可正准备接着征询他关于角色演员人选的事情,保姆吴妈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

“林先生,《明报周刊》的胡先生已经到了。”

吴妈这么一说,林宥伦这才想起来,他今天还约了《明周》主编胡信哲见面。

第一届“香江群芳谱”经过3个月的投票评选,决出了今年的“十大美人”排行榜,胡信哲今天来就是向林宥伦汇报此事。

徐可见林宥伦还要接待其他访客。便打算起身告辞,但林宥伦却把他硬留了下来,“《明周》搞的这个评选,徐导演应该也有所耳闻,这个榜单如何,正好徐导演也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徐可总觉得林宥伦把他留下来,应该不是简单的只是想要听听自己的意见,但具体林宥伦心里是什么打算,这时候还有些让人猜不透。

胡信哲在吴妈的带领下走进林宥伦的书房。看到旁边沙发上还坐着一个徐可,微微一怔。

“这可真巧,徐导演也在?”胡信哲很友善地从徐可点点头,作为《明周》的主编,他和徐可也有过几次接触。也算是半个熟人。

“刚和林先生商量完一部电影的事情……”徐可笑着起身,和胡信哲握了握手。

林宥伦招呼胡信哲一起坐下,没等胡信哲开口,他便主动问道:“评选结果已经出来了?”

本来徐可在场,胡信哲还不想直接说这事,不过看林宥伦这意思,并不打算要避开徐可。所以胡信哲也就也没什么顾忌,直接就将这次“十大美人”的评选结果说了出来。

“第一名是钟楚虹,《明周》总共发放了5期的杂志选票,红姑一个人就拿下了12万8千多张得票。差不多是所有选票的五分之一,评审打分,她的得分也是最高。”

林宥伦听过之后点点头,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香港娱乐圈早几年就开始流传“再红红不过钟楚虹。再发发不过周闰发”的说法,在林宥伦还没有和钟楚虹认识之前。她就已经是香港一线的当红女星,后面又接拍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特效大片《黑夜传说》,一举奠定了其在香港第一女星的地位。

虽然钟楚虹这几年减少了接片量,但出演的都是高质量的影片,所以在很多影迷心目,她依旧是女神的完美化身,拿到第一应该说是名至实归。

徐可早料到了钟楚虹可以拿第一,别的不说,钟楚虹是在林宥伦身边最久的女人,《明周》弄这个美女排行榜,必然会考虑林宥伦的一部分想法,再加上钟楚虹本身就有排第一的资格,《明周》将她放在榜单的第一位,既讨了林宥伦的欢心,同时也不会影响榜单的权威性,看来为了弄这个榜单,胡信哲可是没少下功夫。

榜单上的第一位倒是很好猜,不过第二名是谁,就有些让人费思量了。

至少在徐可看来,有资格排第二的至少有两人,而这两人和林宥伦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所以谁排在前面,徐可也很好奇。

“排第二位的是林清霞,她的得票数有8万多张,不过评审打分很高……”胡信哲说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朝徐可看了一眼,“说起来这其还有徐导演不少的功劳。”

徐可面露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